【消化不良】 食滯便秘增磅點解決?營養師拆解消脂消腩補充劑迷思 教你3招「急救」

【明報專訊】節日聚餐一個接一個,假期外遊更離不開吃吃喝喝!「餓足全日」才去吃大餐會令血糖不穩?餐餐大魚大肉盡興過後,便秘了、增磅了或消化不良了,點解決?市面上有不同消脂消腩、排毒通便、減肥阻吸收的補充劑,聲稱有阻擋油分吸收、燃燒脂肪等功效,常見主要成分有白腎豆、甲殼素、L-carnitine(左旋肉鹼,或稱L-卡尼汀)、難消化性糊精,能否成為「最強後盾」,讓人大吃特吃也無後顧之憂?有何方法消滯通便?專家逐一拆解補充劑的迷思,還教你「食、飲、動」3招「急救」! 消化不良、便秘 長期服消脂消腩補充劑 可致營養失衡 1. 白腎豆 長期減肥功效未明 白腎豆,又叫白腰豆或白芸豆。萬侃表示,文獻指它含有α澱粉酶抑制劑,或能抑制消化和吸收碳水化合物,「有文獻指它對短期減肥有效,但參與研究對象很少,只有20多人,需更多研究證實它的長期效用」。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比較1周有3次或以上運動習慣的人,有吃和沒有吃白腎豆補充劑的減重效果一樣。 相關閲讀:【糖尿病】每天久坐逾6小時致二型糖尿病風險 每周100分鐘運動助控血糖 患者4點要注意:勿空腹、睡前運動 2. 甲殼素 吃過量可致肚脹肚瀉 「甲殼素是從甲殼類海鮮,例如蝦和蟹提取出來。」萬侃指,只有小量文獻證實甲殼素有助減肥和控制膽固醇。另外,如吃過量有可能導致肚脹、肚瀉,「對甲殼類海鮮敏感的人,當然不要吃」。 3. 左旋肉鹼 對肥胖者或有少許幫助 「很多補充劑都加入左旋肉鹼(一種胺基酸),稱能幫助減肥。它能將脂肪傳送到細胞生成能量,簡單來說就是燃燒脂肪,但研究未算是很成熟。」萬侃表示,有小型研究針對每周做4次運動的女性,38人分成兩組,一組吃左旋肉鹼補充劑,另一組沒有,8周後兩者體重沒有分別;「研究中,有人吃了補充劑後頭暈和肚瀉」。另一項小型研究則指,左旋肉鹼對減肥有些微幫助,研究結束時研究對象體重下降了約1.3公斤,「換句話說,仍需要更多數據證實(左旋肉鹼)對於有運動、比較active的人減重是否有效;而對少運動及肥胖人士就可能有少少幫助,但當然要配合飲食和運動,才最理想」。 4.難消化性糊精 纖維量未足 難消化性糊精是從粟米提取的一種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幫助排便、增加飽肚感、減少脂肪吸收、降低膽固醇和穩定血糖」。萬侃指,成人及青少年每日建議攝取不少於25克膳食纖維,以一款補充劑為例,建議每餐使用1包冲劑,內含5克難消化性糊精,「跟指示一日吃了15克,也未達建議的一日攝取量,所以不要倚賴補充劑」;如果日常吃不夠蔬果,補充劑就會有少許幫助,但最好還是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吃蔬果之餘亦可選擇紅米、糙米、全麥麵包等全穀物,增加纖維攝取量,預防便秘。 萬侃強調,補充劑只能短暫幫助,若補充劑有阻隔脂肪吸收效果,長期食用或不依照建議分量服食,可能影響營養素如脂溶性維他命A、D、E、K的吸收。 「留肚」食大餐 血糖不穩 「大吃大喝後才去補救,當然不太見效,吃的時候控制分量才最有效。」她提醒,「千萬不要有吃了補充劑就可以大吃特吃的心態」,熱量收支不平衡始終會令體重上升,而且吃得過飽也會引致不適,所以切記少食多滋味。開餐時留意膳食纖維(包括水果、蔬菜等)攝取量,「膳食纖維不能被人體吸收,但對腸道健康非常重要,是腸道的清道夫,亦可增加飽肚感,對控制體重有一定幫助」。 另外,千萬別「餓足全日」再去吃大餐,此舉除了令血糖不穩定,也不可能一次過攝取3餐所需營養,「每天應進食最少3份蔬菜和2份水果,但還要吃其他食物,一餐未必吃得下」。 文: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閲讀:【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知多啲:食、飲、動3招 急救壞肚皮 【明報專訊】哎呀!太興奮吃過頭了,有何方法消滯通便?註冊營養師萬侃教授「食、飲、動」3招,立即「急救」! 一、食水果、乳酪紓緩腹脹 選擇酵素含量較高水果,如木瓜、菠蘿、奇異果等幫助蛋白質分解,促進消化和吸收,減少腹脹、消化不良等徵狀。有便秘問題人士,可選「天然輕瀉劑」西梅。西梅富含膳食纖維和山梨糖醇,能把腸壁細胞的水分帶入腸道,刺激腸道蠕動,造成輕瀉。另外,麒麟果比火龍果含膳食纖維量更高,而且質地順滑,加強腸道蠕動,幫助排便。惟她提醒,有些人第一次吃麒麟果時身體不適應,要立即找廁所「解決」,所以建議(尤其是腸胃較敏感人士)去旅行時宜吃熟悉的水果。 至於乳酪含有益生菌,有益腸道健康,有助紓緩便秘,建議選低脂、原味乳酪較健康。 二、飲水喝茶助腸蠕動 吸收足夠水分,才可幫助腸道蠕動及排便。另外,有動物研究顯示普洱茶裏多酚成分可減緩油脂分解和吸收,降低三酸甘油脂,不過還需要更多臨牀研究證實功效;亦有小量研究指,綠茶兒茶素幫助燃燒脂肪和減腰圍。 三、動一動防便秘 吃飽後,坐着不動或立即躺下,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建議出外散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中醫貼士:飯前環繞肚臍按摩保健 【明報專訊】新冠初癒吃過頭 或致徵狀反覆 食得太放肆,不但會增磅,還會消化不良!註冊中醫鄧海君提醒,美食當前也要適可而止,「去旅行想嘗試不同食物無可厚非,應與朋友分享,不要一次過吃得太多」。另外,如果新冠初癒,飲食不節制,或會令徵狀反覆,「病好後也應食得清淡和不宜過飽」。 5穴位助改善胃痛便秘 鄧海君教路,在飯前或不太飽滯時用手掌環繞肚臍按摩腹部,可作日常保健。若有輕微胃氣脹、便秘,可順時針按100次,促進腸道蠕動、理氣通腑。再嚴重者,可靠疏通經絡來調節臟腑,以下5個穴位有助改善胃痛、胃酸倒流、便秘等問題。但當出現嚴重不適,如胃酸倒流至嘔酸、胃痛劇烈,按穴已無法紓緩,應盡早求醫,尋求中藥或針灸治療。 1. 太衝 (足厥陰肝經) 足背第1至2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功效:改善胃脹氣、胃酸倒流、火燒心等 2. 陷谷 (足陽明胃經) 足背第2、3蹠骨結合前的凹陷處 功效:改善胃脹氣、胃酸倒流等 3.足三里 (足陽明胃經) 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 功效:強壯脾胃,改善胃痛、胃脹氣、排便不順等 4.支溝 (手少陽三焦經) 外手腕橫紋上3寸,兩骨之間凹陷處 功效:改善胃脹氣、排便不順等 5.內關 (手厥陰心包經) 內手腕橫紋上2寸,在兩條筋之間 功效:改善胃痛、胃酸倒流、火燒心等 外遊備炒三仙茶消滯 鄧海君建議,旅行時可帶備含消食導滯藥材如山楂、神曲等的中成藥傍身,紓緩飽滯不適。她亦推介消食和胃的中藥茶飲炒三仙茶,預先製作隨身攜帶,出門可隨時消滯! 炒三仙茶 材料:谷芽10克、麥芽10克、山楂2克 做法:材料下鍋炒熱,加2碗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至小半碗即可,趁暖飲用; 或材料炒過後備用,需要時以熱水焗5分鐘後飲用 功效:消食導滯 注意事項:脾胃虛弱者、孕婦不適用 Read more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聖誕、元旦、除夕、農曆新年接踵而至,叫人心情興奮又期待。佳節當前,難免聚餐頻頻,狂歡過後出現消化不良、胃脹、便秘等腸胃狀况怎麼辦?糖尿病、腸道敏感、腎病人士又有什麼方法吃得開心又放心呢?要記住,暴飲暴食不單止令體重直線上升,更有機會導致三高、脂肪肝等問題;立即向醫生、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專家了解節日飲食宜忌、狂歡過後運動「急救術」等,讓大家吃得健康也開懷! 大時大節少不免跟家人朋友聚餐慶祝,歡度佳節的同時要避免暴飲暴食,以免節後出現消化不良、胃脹、便秘等腸胃問題。(網上圖片) 節日飲食宜忌 糖尿病患者要懂得「揀飲擇食」 【有片】點揀健康朱古力、糖果? 想送禮?甜蜜蜜的朱古力、糖果是不少人的熱選。不過,在選擇這些甜食時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呢?營養師教路,拆解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和進食分量都要得宜,即睇點揀朱古力、糖果,可以食得「有營啲」! 【糖尿飲食】節日美食當前要戒口兼控制血糖?營養師:糖尿病人「識飲識食」食得開心又放心(有片) 節日一個接一個,聚餐亦一個接一個。平日飲食要戒口的糖尿病人,怎樣在節日當前吃得盡興呢?有醫生就甜品、生果、酒類等分享「識飲識食」建議,營養師還提供多項糖尿飲食貼士,既可有效控制血糖,也可以在大時大節享用美食。 【糖尿飲食】不想血糖飇升?糖尿病人為三餐計計數 節日美食吃得開懷(有片)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揀飲擇食已是日常生活的指定動作。對糖尿病已有多年研究經驗的營養師指,計算食物分量十分重要,尤其是面對大量美食,更加要不忘「計數」,即使外出用餐,亦能做到盡興又安心! 【海味營養一覽】鮑魚、花膠、海參、瑤柱營養豐富 注意烹調慎防高鈉高脂陷阱 正所謂「冬大過年」,即使疫情下仍有不少人選擇參茸海味作為冬至飯的烹調材料。常見海味例如海參、花膠、鮑魚、瑤柱等均含有豐富營養,但海味的營養陷阱通常在於加入過多調味料,令菜式變得高脂及高鈉,烹調時要留意什麼呢? 新年油器食得精 煎堆切半唔爆表 今年1月已是農曆新年,想起傳統的煎堆、油角、芋蝦、笑口棗等新年小食便教人期待不已!營養師盤點6種傳統油器的熱量,究竟哪種最邪惡?哪種最「抵食」?自家製又會否健康一點? 【有片】營養標籤要識睇 健康有禮—餅乾、麵食有選擇 很多人都會選購餅乾、麵食等禮品送給親朋,不過在揀選餅乾和麵食時,原來單是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已經大有學問。尤其要送禮給長輩或患有「三高」等人士,怎樣才能夠送禮兼送上健康呢? 【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近年流行各種不同的減肥方法,例如斷食、生酮飲食法等,近年亦興起以蔬菜代替碳水化合物的「仿飯減肥法」,透過進食外觀與白飯相似的蔬菜,減少熱量和澱粉質的攝取。「仿飯」是什麼?營養師提醒,進行「仿飯減肥法」除了要注意以下3點外,也非人人適合,尤其是腸道敏感、腎病、糖尿病患者更要多加留意…… 經常外出用膳 易墮 5 個飲食陷阱 營養師教你飲食小改變 由內「營」到外(內附3日健康餐單) 節日假期接連外出用膳,容易墮入 5 個飲食陷阱,包括鹽分攝取過多、飲水少及蔬果量不足、多飲高糖飲料例如含糖咖啡、檸茶及珍珠奶茶等、經常吃煎炸食物,以及食無定時等,對身體內外健康都會構成不良影響。不妨參考營養師提供的健康餐單,把握在家的時間,吃得更清淡健康。 節日過後「急救」腸胃!免受消化不良、胃脹等困擾 【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醫生表示,吃得太急、太飽、太肥膩,飲用含咖啡因或有氣飲品,又或飲酒、食煙等,都與消化不良息息相關。聚餐吃得太豐富導致消化不良?醫生整理出以下5大建議,於節日前後提醒大家。 【消化不良】胃氣脹、胃痛、胃酸倒流 氣滯皆因暴飲暴食、思慮過度?中醫教改善脾胃氣滯 本身脾胃不佳的人士,聚餐時要多加留意食物的選擇,少吃肥膩、多油、太甜的滋膩食物,以免妨礙消化。同時建議採取「少食多餐」的模式,避免一次過進食大量食物,更不應暴飲暴食。用餐時要要細嚼慢嚥,不要吃得太急,或一邊進食一邊喝湯水、不停講話等,否則除了容易吞進過多空氣外,如果食物未充分嚼碎便進入胃部,便會增加胃腸負擔。 【便秘】3個簡易運動天天做 踢走便秘 排便暢順 無論是節日聚會,抑或盆菜、自助餐等大多「少菜多肉」,攝取過多動物脂肪而纖維太少;加上期間飲水量不足,或會導致大便較硬而難以排出。其實只要天天做一些簡易小運動,已有助促進腸道蠕動及強化肌肉力量,再配合攝取足夠的纖維和水份等飲食習慣,便可大大改善便秘問題。物理治療師示範了以下3個對紓緩便秘有一定效果的簡易運動,以供大家參考。 運動減重 怎樣做最有效? 【肥胖系列】減肥運動要訣 避免體重反彈 假期太放肆,過後就要下定決心瘦身了!減肥不能單靠控制飲食,還要配合運動,才可提升減肥效果,且避免體重反彈。有效的減肥運動必須包括帶氧運動、肌肉訓練及伸展運動,運動時間的長短及強度亦要達一定水平,才能見效。物理治療師張子偉解釋,跑步、游泳及踏單車都是理想的帶氧運動。那麼,初開始運動,應保持哪種時間長度及運動強度呢? 【跑步】超慢跑每分鐘180步減膝關節受力 注意4原則 配合HIIT訓練增減肥效果 日本和台灣流行超慢跑,跟着節拍以「慢」取勝,被稱為神奇瘦身跑法!另一邊廂,在香港的運動場上,快跑力有不逮,跑得慢又擔心被人笑「龜速」,究竟要點跑,燒脂才最明顯? 【減肥有法】帶氧運動中游水減肥效果顯著?活動熱量消耗計算有法 專家指出,相比其他帶氧運動,游水減肥效果更顯著,能同時鍛煉肌肉和心肺。哪一種泳式減肥最有效?冬泳會否消耗更多熱量? Read more

【小腸氣成因】皮下突出物以為是腫瘤?小腸氣卡住小腸 嚴重可致腸臟壞死 了解疝氣修補手術

當觸摸腹部時,可曾發現有突出物?當站立或咳嗽時腹部明顯有突出物,但在平臥時又會縮回去,這情况可能是小腸氣。這個突出物其實是因為體腔內器官突出而形成,也由於突出的器官多為小腸,因而稱為小腸氣 (醫學上稱為「疝氣」)。如果一直不理會,突出的部分會愈來愈多,甚至可能出現小腸「卡住」的情况。現時進行疝氣修補手術能否減低復發機會呢? 相關文章:便秘|3大成因 都市人易錯過排便黃金時機 持續便秘引發多種併發症 預防5個貼士 小腸氣(疝氣)成因常見於腹股溝、肚臍周邊 betway体彩 外科專科醫生鄺永恒醫生表示,小腸氣醫學上稱為「疝氣」,是指體內的器官通過身體腹壁缺口移動到外層,偏離了原本位置。鄺醫生解釋,身體腹腔內的各個空間是以不同的「通道」連接,例如腹股溝,即是男性輸精管連接睪丸的「通道」,由於睪丸是在腹腔內形成,再慢慢下移至陰囊,這個先天的「通道」就可以讓睪丸從腹腔內移動到腹腔外的陰囊。 不過,因為某些後天原因,例如長期便秘、慢性咳嗽、經常抬舉重物等,都會增加腹腔內壓力,導致這些「通道」擴大,讓小腸等內臟或脂肪容易偏移到另一個空間,形成疝氣。雖然男士和女士都有腹股溝,但男士一般腹股溝空間較大,也較大機會患上腹股溝疝氣。 除了腹股溝外,肚臍附近也是常見出現疝氣的位置。這是因為當人出生剪了臍帶後,肚臍會自動癒合,但仍屬較薄弱的地方,若後天經常抬舉重物或咳嗽等增加其腹腔內壓力,就會增加形成小腸氣的機會。 突出物誤以為是腫瘤腫塊或會卡住小腸影響血液供應 鄺醫生指出,疝氣很多時會形成一個突出物,病人或會誤以為是腫瘤,但疝氣所形成的突出物會「時出時入」,非像腫瘤般長時間突出。突出的腫塊除了影響外觀,還有機會卡住小腸,影響腸道暢通和血液供應,造成小腸梗阻,嚴重更會引致小腸壞死。除非病人不適合接受手術,否則一般都會建議進行手術修補,特別是當突出的器官無法推回原位的情况,都需要以外科手術去處理。 微創修補手術 填補薄弱肌膜 疝氣修補手術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用微創方式進行,在病人的下腹開3個小孔,放入一塊人工網膜覆蓋缺損的位置;人工網膜會與附近組織融合,強化腹壁內的缺損,令器官不再移位。不過如果病人已出現腸塞或壞死性現象,則需要進行傳統開放式手術修補。疝氣復發多在同一個位置,但現今手術技術發展成熟,復發機會少於百分之一至二。 「裂孔疝」:胃部擠上胸腔致胃酸倒流 不過,並非所有疝氣都會形成突出物,鄺醫生表示,疝氣可以只發生於腹腔內的空間而不外露。其中一個常見情况是食道和橫隔膜之間的「裂孔疝」,胃部被擠上了胸腔的位置,這類病人通常沒有徵狀,部分病人會因為胃酸倒流或「火燒心」,而進行胃鏡檢查時發現。「裂孔疝」患者主要透過藥物控制胃酸倒流情况,如徵狀嚴重至藥物無法控制,或病人不想長期服藥,亦可考慮以微創手術,把胃部拉回原位及修補缺口。 相關文章: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預防小腸氣注意3件事 要預防疝氣,鄺醫生提醒應注意以下3件事: 1. 進行舉重、負重等訓練時,應跟隨教練指引,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切忌「死谷」。 2. 如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的問題建議應諮詢醫生以控制徵狀。 3. 多吃蔬果和多喝水,保持大便暢通。 Read more

【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便秘或肚瀉 照大腸鏡無發炎病變 有可能腸易激作怪(醫學滿東華)

【明報專訊】阿麗(化名)是家庭主婦,較早前來覆診,主要是聽我解釋大腸鏡報告。然而,當她得知大腸鏡報告沒有異常後,並沒有因此感到高興,原因是她腹部脹痛問題已經困擾了幾個月,期望大腸鏡能找到原因,並處理根本問題。我遂笑着向她解釋,其實腸道沒有發炎及嚴重病變是好事,而她的症狀有可能是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引起。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大便習慣改變-便秘或肚瀉-腸易激綜合症並不罕見,估計香港現時患病率6.6%,目前醫學界還未完全了解其成因,但與不同因素,例如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都有關係。患者一般腹部脹痛已經持續或斷斷續續維持了一段時間,並有相關的大便習慣改變,如便秘或肚瀉等症狀。 Read more

【女性疾病】經前頭痛 便秘 風濕 血虧作怪 女性調治 養血溫陽並重

【明報專訊】女人靠血養,男人靠氣養。由於男女生理結構有別,女性有經、帶、胎、產,在這些過程中容易血虧。女性一旦血虧,身體就會陷入各種問題,生理功能首當其衝。中醫認為,一半以上女性疾病都和血虧有關,故只要把血養足,自然會好得很快。.便秘:部分女性便秘由肝火所致,但多數都跟血虧有關。體內血不足,腸道津液也會不足,容易便秘;補血猶如增液行舟,養血後便秘也可改善。.經前頭痛:部分女性月經前或經期時頭痛,發現這也是血虧的緣故。月經時血液流失更多,頭在人體最高點,若血量不足,供不上去,隨之出現頭痛。只要養足血,月經前的頭痛自然而解。 Read more

【健康減肥】假期暴食?肥胖、消化不良、便秘怎辦?專家教你有營飲食慎防三高、脂肪肝

農曆新年連續幾日假期窩在家中,加上疫情關係未能夠四出拜年,正餐以外,蘿蔔糕、年糕、煎堆、油角、糖果、朱古力……暴飲暴食指數直線上升,更隨時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等腸胃問題!怎辦?醫生、營養師提供了很多實用的飲食、健康、減肥攻略貼士,尤其是本身已是三高、脂肪肝等人士,更不能掉以輕心,以下的健康飲食法則,你又知道和實踐到多少呢? Read more

【痔瘡成因】痔瘡非「瘡」?4類人士高危 注意手術切除非一了百了 4招防復發

痔瘡是十分普遍的疾病,俗語有云「十個男人九個痔」,但原來痔瘡與性別無關,女士亦有機會受痔瘡困擾,而且任何年齡的人士都有機會患上。原來痔瘡其實並非一粒「瘡」,痔瘡出現初期未必會有明顯不適,但可能會有出血情况,當嚴重時痔瘡更會凸出,令患者感到無比痛楚。有醫生提醒,若痔瘡長期凸出,可以透過外科手術切除,但切除後並非一了百了,為什麼呢?注意以下4類人士較容易出現痔瘡! Read more

【骨質疏鬆】兩類鈣片:碳酸鈣 vs. 檸檬酸鈣 點揀好?長期補鈣增腎結石風險?(醫學滿東華)

【明報專訊】某天,一名女士在中心接受骨質密度檢查後,前來問道:「醫生說我有骨質疏鬆,鈣質攝取量不足,需要額外補充。哪隻牌子的鈣片適合我?」相信很多人面對貨架上林林總總的鈣片時,心中都產生這個疑問。當長者或更年期婦女從飲食中攝取鈣質不足時,鈣片可幫助補充,以預防或紓緩骨質疏鬆。不過,很多人擔心長期補鈣會否增加患腎結石的風險?要挑選適合自己的鈣片,首先可從種類入手。 Read more

【尿失禁種類】3類中壓力性失禁最常見 產後或更年期女士正視「理遺」問題 預防有法7個Tips

產後或踏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機會受「理遺」問題困擾,即小便不由自主地滲漏,不但影響個人衞生,也為患者構成精神壓力。常見女性失禁有三類,分別是壓力性失禁、迫切性失禁和滿溢性失禁,有沒有方法可以預防呢?不妨參考以下7個Tips,從日常生活或運動習慣入手,有助改善骨盆底肌肉及膀胱的控制。 Read more

針對大腸癌期數調整治療計劃 及早篩查預防勝治療(附:注意大腸癌先兆5大徵狀)

根據統計大腸癌是香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每年約有5600宗新症,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要治療大腸癌,醫生會透過一系列的檢查為病人的癌症期數,即使病人已屆第4期,仍有最新的治療方法可供選擇,有部分情况亦有望可以治癒。要避免大腸癌發展至嚴重階段才發現,除了密切留意5大病徵外,適時接受大腸癌篩查尤其重要。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