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便秘 增尿失禁風險 更年期易患骨質疏鬆症 教你運動3招改善問題

【明報專訊】不少中年婦女受尿失禁及骨質疏鬆困擾。調查發現,香港每3名婦女,便有1人受失禁困擾;而約半數婦女可能在更年期後患上骨質疏鬆症。透過恆常運動,就可以改善上述兩個問題。 相關文章:【尿失禁種類】3類中壓力性失禁最常見 產後或更年期女士正視「理遺」問題 預防有法7個Tips 港每3名婦女1人有失禁 肥胖、便秘增尿失禁風險 調查發現,香港每3名婦女,便有1名受失禁困擾,故強化骨盆底肌肉是有需要的,尤其是孕婦、停經前後女性,即使沒有任何徵狀,也應該透過會陰肌肉運動,增強盆腔內器官的承托力,以預防尿失禁、器官下垂或其他骨盆底肌無力的情况。 會陰肌肉運動 增盆腔器官承托力 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建議,有尿失禁和骨盆腔器官下垂的女士應要訓練骨盆底肌,亦即做骨盆底肌運動或會陰肌運動,又稱凱格爾式運動(Kegel exercise)。 研究顯示七成女性做了錯誤的骨盆底肌運動,以下是正確的骨盆底肌肉訓練: ‧坐下或躺下,保持身體放鬆,然後收緊會陰部肌肉,如忍大小便一樣的感覺,將注意力放在下盆肌肉及往上提,這樣可鍛煉肌肉收縮及放鬆。 ‧開始時吸氣提肛,將會陰肌肉往上提收縮,保持呼吸,維持肌肉收縮5至10秒,然後放鬆3至5秒,不要閉氣,重複8次,每天做3組。 多進食富纖維食物、飲水和運動 改善體重防便秘 當骨盆肌變得強壯時,可在站立姿勢或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正確的會陰肌收縮,配合日常生活如抱嬰兒及提起重物,可減輕或防止徵狀出現。如有疑問,建議向專業物理治療師查詢,以防做錯適得其反。 另外,維持健康的體重十分重要,因為肥胖會增加腹部肌肉壓力。至於便秘,則會令腹部過度用力排便,減弱陰肌力;慢性咳嗽亦會使骨盆肌力變弱。因此,建議選富含纖維的食物,並多喝水,配合運動,有助控制體重、預防便秘。 運動有效防65歲以上跌倒 骨質疏鬆症是指骨質量減少,增加骨折風險。多攝取鈣質、維持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都有助預防。約半數婦女可能在更年期後患上骨質疏鬆症,以致輕微碰撞或摔倒都會造成骨折。研究顯示,透過運動能有效預防65歲以上的人跌倒。 骨骼是活組織,對外來壓力會產生反應,透過運動可強化骨骼,所以運動是維持骨骼健康的最佳方法。骨骼強度和骨質密度取決於年輕時運動量多寡。 建議每星期至少運動3天,每次1小時 (每星期累積最少15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當中部分時間應做有重量負荷的運動,例如跑步、跳舞和球類運動等,持續運動直到老年,可幫助維持骨骼及肌肉的強度與平衡感,並減低跌倒的風險。 預防骨質疏鬆:負重運動/橡筋帶鍛煉 上肢運動 1.坐下,雙手各持橡筋帶兩端(圖A),舉至胸口慢慢拉開(圖B),停5秒 2.站立,固定橡筋帶,雙手各持橡筋帶兩端、輕微屈曲(圖C);雙手慢慢向後拉(圖D),停5秒 鍛煉大腿四頭肌 坐下,橡筋帶綁着雙腳(圖E),其中一腳伸直膝關節(圖F),停5秒,緩緩放下;然後另一隻腳重複動作 注意事項 ‧目標是增加上下肢肌肉力量 ‧循序漸進,不宜操之過急 ‧每天1節,重複動作5至10次 ‧訓練前檢查橡筋帶有否裂口,以免斷開 ‧訓練時,橡筋帶應在腳上綑綁最少一圈 ‧訓練後,橡筋帶用乾布清潔,收藏於陰涼處便可,切勿用水清洗及儲存於高溫環境,以免加速其損耗 相關文章:【骨折】骨質疏鬆無聲無息!切勿忽視腰痛臀部疼痛 補鈣30歲前已要開始?(附營養師飲食建議) 文:梁慧貞(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婦女健康專研組主席、物理治療師) 編輯:梁小玲 Read more

【肉毒中毒】常見症狀全身乏力、虛弱 盡快求醫 安全醫療應用肉毒桿菌毒素知多啲

肉毒桿菌是常見於生活環境中的細菌,其產生的神經毒素若透過傷口或食物進入人體可引致中毒。而肉毒桿菌較常存在於受污染的食物與泥土,醫生提醒公眾在日常亦應注意傷口的處理及避免進食有破損的罐頭,如懷疑出現肉毒中毒的症狀,如全身乏力、虛弱等,甚至影響及顱神經,病人更有可能出現視力模糊、口齒不清、吞嚥困難等,應盡快求醫。肉毒桿菌毒素毒性雖強,但如能安全應用,除可用在醫美範疇外,更在治療部分疾病上有重要效用。 相關文章:疫情下嘔吐疑染新冠?查找背後原因 小心腸胃炎作怪 照顧患者5大重點 酸性、無氧環境有利肉毒桿菌滋生 吃污染食物或傷口感染可肉毒中毒 betway体彩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指出,肉毒桿菌是一種於無氧環境和酸鹼度較低時有利生長的細菌,當肉毒桿菌生長時便會同時產生孢子,孢子會釋出神經毒素,人一旦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經傷口感染後便有機會中毒。 這較常見於自製的家居食物,例如罐頭或醃製食物,當肉毒桿菌未完全殺死而又存於密封的無氧環境,孢子便能產生並釋出毒素;此外,如傷口接觸到受肉毒桿菌毒素污染的物質,例如泥土,細菌就能依附在傷口上長出孢子並生產毒素,引致中毒。 阻隔大腦信息傳遞 致肌肉失控 由於人體的大腦和肌肉之間倚靠不同神經線聯繫,神經線之間需要透過神經傳導物質,將大腦的信號傳達至身體各部分肌肉,以達至肌肉控制,而這些神經毒素能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傳送,阻隔大腦對肌肉傳達信息,因此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 徐醫生指出,肉毒中毒常見症狀有全身乏力、虛弱等;如影響到顱神經,病人可能會視力模糊、口齒不清、吞嚥困難等;如影響到肌肉的控制,或引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有致命風險,因此如懷疑中毒,應立即求醫,避免因惡化至呼吸衰竭而未能及時安排支援性治療,如有需要會安排肉毒桿菌抗毒素治療。 相關文章:【吞嚥困難】3個常見特徵 嚴重可致肺炎、缺水 「嚥」得是福(姿治通鑑) 安全注射毒素 助停肌肉失控收縮 雖然肉毒桿菌毒素有致命風險,惟可作醫學應用。徐醫生解釋,其特性有助部分患有與肌肉不自主收縮有關疾病的病人,放鬆相關肌肉,例如眼瞼痙攣病人,因為眼瞼肌肉不自主收縮、跳動,影響生活;膀胱過度活躍症病人則因為膀胱肌肉不自覺收縮,造成失禁或尿瀕等問題,透過在相應位置局部注射安全劑量的肉毒桿菌毒素,有助阻隔神經信號的傳遞,以停止該部分肌肉不由自主的收縮。 他補充,人體可自行在一段時間後將毒素分解,重新釋放神經傳導物質,因此有需要的病人需約每2-3個月注射毒素,以維持治療效果。然而,並非任何病人均適用肉毒桿菌毒素作治療用途,例如重症肌無力症病人,因此不論是治療或醫美層面的運用,建議應先由醫生評估風險,再作合適安排。 相關文章:【尿失禁種類】3類中壓力性失禁最常見 產後或更年期女士正視「理遺」問題 預防有法7個Tips Read more

【尿失禁種類】3類中壓力性失禁最常見 產後或更年期女士正視「理遺」問題 預防有法7個Tips

產後或踏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機會受「理遺」問題困擾,即小便不由自主地滲漏,不但影響個人衞生,也為患者構成精神壓力。常見女性失禁有三類,分別是壓力性失禁、迫切性失禁和滿溢性失禁,有沒有方法可以預防呢?不妨參考以下7個Tips,從日常生活或運動習慣入手,有助改善骨盆底肌肉及膀胱的控制。 Read more

前列腺|男士排尿有困難?新手術方法治前列腺增生 減失禁、影響性功能風險

男士排尿有困難,有可能由良性前列腺增生導致,以往要改善上述問題,醫生很多時都會採用內窺鏡配合電刀,將增生的前列腺組織切除,惟這方法有較高風險令病人術後有失禁及影響性功能的情况。現時,醫生可選用新技術「Urolift」來為病人治療,手術毋須開刀,康復期較短,同時能減少副作用,惟需注意可接受此手術的病人需符合3個條件,未必人人適合。 Read more

【Young Old 健康】女性尿滲、失禁影響生活 物理治療訓練盆底肌有助改善

不少年長女士都會面對身體機能退化帶來的各種問題,其中尿滲、失禁十分普遍,嚴重更會影響日常生活。原來女性較男性出現失禁的機會高出一倍。不過,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吳婷婷指出,超過八成的女性失禁問題可透過非手術方式治療,包括物理治療,例如患者可以透過物理治療訓練盆底肌肉,學習自行控制小便,有助紓緩失禁情况。 Read more

【懷孕準備】 孕婦常見腰背痛、盆骨痛、失禁?勤做5類產前運動 提升體能生產更順利(附物理治療師提供:產前運動動作指引)

孕婦隨懷孕周數愈來愈長,腹部會逐漸變大,需承受額外重量之餘,重心亦會傾前,令她們容易感到疲倦,同時亦有機會出現姿勢不良、腰背痛、盆骨痛、失禁等問題。針對這些常見問題,孕婦應適時進行5類產前運動,把握14至27周的運動黃金期,提升體能,生產過程自然更順利。 Read more

【尿道炎】不是產婦獨有 子宮膀胱脫垂 非尿頻元兇

女性產後常受尿頻困擾。內地女星湯唯被新片拍檔爆出頻頻上廁,當場落淚。隨即有傳湯唯產後出現子宮和膀胱脫垂。 Read more

【肥胖系列】長期高血糖 破壞神經線

糖尿病人最怕受傷,一有傷口就提心吊膽,怕它惡化,甚至潰瘍。為何糖尿病人的傷口難癒合?原來長期高血糖會削弱毛細血管的血管壁,影響它提供氧氣和營養予神經纖維;另外高血糖亦會直接破壞神經纖維,導致糖尿病神經病變。 betway体彩 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強調,糖尿病人如能嚴格控制血糖水平,可降低出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風險高達60%。(網上圖片) betway体彩 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指,長期高血糖會干擾神經傳送信號的能力,影響病人的感覺及活動功能。糖尿病神經病變可根據受影響的神經線而分為四大類: 四類糖尿病神經病變 最常見的是「周圍神經病變」,病人的腳和腿最先受影響,其後是手和臂膀。病人會感到手腳麻木或感覺不到痛楚,亦有病人感到刺痛、燒灼或電刺激,晚上感覺更明顯;病人走路時疼痛;皮膚變得十分敏感,例如衣服輕微擦到身體都會感到痛楚;肌肉無力,行走困難;也有機會演變成嚴重的足部問題,例如潰瘍、感染、畸形、骨和關節疼痛等,嚴重的可能要截肢。 第二類是「自主神經病變」,它主要影響內臟,包括心臟、膀胱、胃部、腸臟、性器官和眼睛。病人會尿頻或尿失禁;便秘或腹瀉、食慾不振和嘔吐、吞嚥困難;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女性的陰道乾澀等性功能障礙;病人出汗較平時不一樣,可以是較多或較少;病人轉變姿勢時容易頭暈眼花,甚至昏厥。 第三類是「神經根和神經叢病變」,又稱為「糖尿病性肌肉萎縮」。病人的大腿或臀部會突然感到劇痛;大腿肌肉變得軟弱和萎縮,很難從椅子站起來;病人的體重會下降。這種神經病變通常發生在二型糖尿病患者和老年患者身上。 最後一類是「單發神經病變」,它可能會影響面部、軀幹或腿部的神經,病人同樣會突然感到劇痛,但通常不會造成長期的問題,症狀可以用藥物控制,神經功能通常會在數周或數月內漸漸恢復。大多數受影響的是中老年糖尿病人。 注意傷口情况 嚴格控制血糖水平 周醫生提醒,糖尿病人如果發現自己的傷口癒合緩慢或傷口感染、手或腳部疼痛至干擾日常工作或睡眠、頭暈、消化系統、排尿系統和性功能改變,必須求診。雖然這些症狀不一定代表神經已受損害,但是它們可能預示着其他的問題,需要醫生評估,及早診斷和治療可以預防更嚴重的問題。例如不癒合的腳部傷口,即使是輕微的,亦可以迅速演變成潰瘍。此外,如糖尿病人能嚴格控制血糖水平,可降低出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風險高達60%。糖尿病人最好能將餐前血糖水平控制在4.0-6.0 mmol/L;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水平應低於 8.0 mmol/L,而糖化血紅蛋白(HbA1c)則應維持在約6.5%或以下。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