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便秘或肚瀉 照大腸鏡無發炎病變 有可能腸易激作怪(醫學滿東華)

【明報專訊】阿麗(化名)是家庭主婦,較早前來覆診,主要是聽我解釋大腸鏡報告。然而,當她得知大腸鏡報告沒有異常後,並沒有因此感到高興,原因是她腹部脹痛問題已經困擾了幾個月,期望大腸鏡能找到原因,並處理根本問題。我遂笑着向她解釋,其實腸道沒有發炎及嚴重病變是好事,而她的症狀有可能是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引起。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大便習慣改變-便秘或肚瀉-腸易激綜合症並不罕見,估計香港現時患病率6.6%,目前醫學界還未完全了解其成因,但與不同因素,例如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都有關係。患者一般腹部脹痛已經持續或斷斷續續維持了一段時間,並有相關的大便習慣改變,如便秘或肚瀉等症狀。 Read more

泄瀉4大成因 與痢疾徵狀有別 對付泄瀉先辨寒熱虛實(養生帖)

【明報專訊】泄瀉是什麼?與痢疾徵狀有何不同呢?泄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大便溏薄而勢緩者為泄,大便稀薄如水直下為瀉。此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夏秋兩季為多見,急慢性腸炎、腸結核、腸功能紊亂、腸易激綜合症等患者,可按中醫方式辨證治療。了解泄瀉4大成因: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和脾胃虛弱。 Read more

超加工食物是美味的健康殺手?4類加工食物你要識 營養師教你選擇4個貼士

加工食物已有多年歷史,初期主要是加入糖或鹽醃製,目的是為了延長食物保存期,而「超加工食物」(ultra-processed food)更額外加入鹽、糖、防腐及增味劑等添加物,雖然令食物能保存更長時間,惟高糖、高鹽及添加物等因素,對健康構成威脅,猶如「雙面刃」。 Read more

【益生菌】食益生菌有益腸胃健康?進食發酵食品3大注意事項

經常聽到益生菌有助腸胃健康,而市面上亦有不少產品標榜含有益生菌。究竟這類食品是否一定有益?多食發酵食品如泡菜、芝士、乳酪等對健康又會帶來什麼幫助?3大注意事項你要知! Read more

從「心」治療腸易激綜合症 患者常見的5個情况

腸易激綜合症屬於慢性功能性腸胃障礙,患者症狀因人而異。但心理因素有可能會令症狀持續、惡化或引發其他症狀。心理學家指出,如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可以與藥物治療同步進行,以達致相輔相成的效果。 Read more

【腸胃毛病系列】腸易激綜合症及慢性腸炎知多啲 多管齊下治療有法

香港人生活及工作緊張,又食無定時,腸胃容易出毛病。若腸胃不適持續一段時間,需要特別留意。而腸易激綜合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及慢性腸炎這兩種腸胃疾病,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醫生會透過不同的檢查進行診斷,然後按患者情况安排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多管齊下控制或紓緩病情。 腸易激綜合症屬功能性腸胃障礙 betway体彩 腸胃肝臟科中心主任、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陳安安醫生表示,腸易激綜合症是一功能性腸胃障礙,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及肚脹不適。女性患者居多,有機會是由壓力、情緖、飲食問題或天生腸道較為敏感而引致。另外,有研究顯示腸易激綜合症或與腦部傳遞物質血清素或腸道菌叢有關。 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病 影響範圍不一 至於慢性發炎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病均屬此類疾病,陳醫生指出,兩者雖同類,但病徵卻不同,影響範圍亦不一。潰瘍性結腸炎主要影響大腸的表層黏膜,病症以腹痛和腹瀉為主,排泄物中帶有黏液膿血,患者亦可能貧血、體重下降、出現關節炎、口腔潰瘍、虹膜炎或硬化性膽管炎;而克隆氏病卻不只是大腸,亦會影響小腸或甚至貫穿腸壁,因此有可能引發腸破穿、膿瘡瘻管等併發症。病人或會腹瀉、腹痛、體重下降及發燒等。雖然病因未明,但相信與基因因素、環境因素等有關。以往患者多為外國人,近年患有這兩種疾病的中國人數字急升,估計與逐漸西化的飲食習慣相關。 不同檢查診斷各類腸胃毛病 診斷方面,陳醫生說除了問症外,亦需要透過不同檢查以了解詳情。病人若已進行詳細檢查,排除其他身體機能問題或患病可能,就有機會是患有腸易激綜合症。倘若懷疑患上潰瘍性結腸炎,由於主要影響結直腸,利用結腸內視鏡可以為患者抽取活檢作診斷,同時亦可判斷發炎程度及影響範圍;而克隆氏病以腸鏡檢查,同時可抽取活檢病理化驗,又或者會以電腦掃描、電腦掃描腸造影檢查、磁力共振腸造影等檢查作診斷。 藥物+飲食+健康情緒 控制腸易激綜合症 腸易激綜合症藥物治療主要改善病徵,陳醫生表示,按照病人情况,可處方藥物紓緩便秘、腹瀉、腹脹等症狀,同時,患者亦要接受低FODMAP飲食治療,即低發酵性碳水化合物飲食。例如可以低 FODMAP的奇異果代替高FODMAP的芒果。保持正面心境及健康情緒亦是控制病情重要的一環。 藥物與手術治療 對付慢性發炎腸道疾病 而慢性發炎腸道疾病的治療,一般藥物治療多以穩定病情、抑制徵狀及預防併發症為主。手術方面則各異,潰瘍性結腸炎的手術可屬根治性,切除全部結直腸,並於末端迴腸作一個永久造口;克隆氏病則針對併發症,處理腸穿孔、出血、瘻管、腹腔膿腫等情况,術後復發率可達50%以上,而復發地方多在縫合附近。近年隨生物製劑的出現,亦有助患者控制發炎程度。 腸胃毛病系列文章 Read more

【過敏系列】排泄物變醫學界新星 糞便移植治腸易激?

【明報專訊】糞便是排泄物,是身體的廢物,如果說糞便可以救人,相信大家都會覺得驚訝。事實上,把正常人的糞便移植至患者腸道內,已成為一些疾病的治療新方向,其中一個研究,是針對嚴重腸易激綜合症。 糞便移植即是將健康捐贈者的糞便細菌轉移到病人體內,讓糞便內的細菌幫助患者恢復腸道細菌的平衡。由於同一家庭成員的腸道細菌成分相似,糞便移植的捐贈者主要為患者親人。(normaals、airdone@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都市人生活繁忙緊張,食不定時,偶然便秘或腹瀉都不是稀奇事;但如果因而忽視問題,分分鐘患上腸易激綜合症也不知道。在香港,每5名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當中,有4名不知道自己患病,以為只是生活壓力緊張導致的便秘或「間唔中食錯嘢肚屙」,甚至認為「最多食含有催瀉成分的藥物」或「食止屙丸囉」,殊不知或會對藥物造成依賴,加劇病情,分分鐘「手尾長」。 腸易激綜合症病因雖然未明,但有研究發現可能與炎症有關,其徵狀可以是腹瀉或便秘,或兩者皆有。以腹瀉為例,大多患者在病發初期自行服用止屙藥,的確可以止瀉,但若不正視問題根本,便會影響社交及生活,有時連「工都返唔到」,亦不敢坐長途車、出外旅遊。 現行抗生素療法昂貴 許多研究發現,腸道微菌叢(Gut Microbiota)與健康及疾病息息相關,當正常腸道微菌叢受到不良改變,出現腸道微生態失調(Gut Dysbiosis)時,會增加腸道疾病風險,其中一種便是腸易激綜合症。目前其中一個藥物治療是利用一些人體無法吸收的抗生素如利福昔明(Rifaximin),改善腸易激綜合症大部分徵狀。不過治療費用較高,兩星期的療程需要花費$1500至$2000不等。醫學界與科學家便開始循糞便移植的方向,研究治療腸易激的可能性。 糞便移植平衡腸道細菌 糞便移植是什麼?即是將健康捐贈者的糞便細菌轉移到病人體內,讓糞便內的細菌幫助患者恢復腸道細菌的平衡。而由於同一家庭成員的腸道細菌成分相似,糞便移植的捐贈者主要為患者親人,醫生一般會先為捐贈者抽血及糞便樣本化驗,以防患有大病或傳染病;會使用約50至100克糞便作移植。移植用糞便會加入生理鹽水,經過濾等處理後,即日透過喉管由鼻孔經食道、胃部至小腸,移植至患者小腸。患者在灌入細菌後數小時已發揮效用,減輕徵狀。 親人捐贈療效更佳 對很多人來說,糞便移植看似匪夷所思,但其實並非罕見。曾有患者連續每天都腹瀉近十次,體重急劇下降。經醫生建議下,他接受了兒子的健康糞便,最終把腸道內的惡菌治好且沒有復發。而在德國,就有醫學研究找來13名患有腸易激綜合症患者,接受健康捐贈者的糞便,放入小腸內,結果發現全部患者的腹瀉徵狀減輕,而且沒有不良反應。當中有7人接受了親人的健康糞便,他們的病情比其他6名患者改善得更多。 此外,挪威有研究組織於2015年1至10月期間,招募了90名年屆18至75歲的腸易激綜合症患者,以6人為一組,隨機分配患者接受藥物或糞便移植治療,最終有55名患者願意接受糞便移植、28名患者接受安慰劑。3個月後,醫護人員發現65%接受糞便移植和43%接受安慰劑的患者均有明顯的好轉;當中沒有人因接受糞便移植而有任何不良反應。 能否廣泛應用仍需觀望 不過,糞便移植目前仍在研究階段,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測試才能證實是否應用於醫學界,因此本港仍未普及。再者,即使捐贈者身體健康,「每天都有排便」,也不代表適合捐贈糞便。捐贈者年齡須介乎18至45歲、身體質量指數(BMI)必須在25或以下、沒有慢性疾病或家族病史,以及過去3個月未曾服用過胃藥、抗生素及益生菌等。 文:施蘊知(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俊杰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營養要識】知多啲:避免進食高腹鳴食物

【明報專訊】腸易激綜合症並不會致命,但對患者日常生活帶來困擾,如果不想病情嚴重至需要服用抗生素又或要接受糞便移植的階段,那麼便要病向淺中醫。醫生會因應病情處方止腸胃抽搐藥、止瀉藥或纖維補充劑等。 (資料圖片) 改善飲食習慣亦同樣重要,盡量避免進食高腹鳴食物(FODMAP),亦即可發酵性的寡糖、雙糖、單糖及多元醇的食物,這是存在於天然食材或食品添加物中的一群短鏈碳水化合物及糖醇。攝取過多時,無法在小腸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帶入水分、造成腹瀉;一旦經過腸道細菌發酵,會產生氣體並引起腹脹、腹痛。 另外天氣轉涼,港人最喜愛「煠下煠下」圍爐火鍋,腸易激綜合症患者亦應多加留意,不要攝取過量的FODMAP食物,除了少食洋葱、西蘭花等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外,火鍋醬汁配料,如蒜蓉、葱白等,亦應少食為妙。平日應少吃多餐,每天進食20至30克膳食纖維。由於病情與情緒有關,多做運動紓緩壓力亦有幫助。 Read more

【過敏系列】腸太激 生活難! 忽然肚瀉 一分鐘也無力忍

一緊張就肚瀉?食飽飯就肚痛?一有便意便要急急上廁所,等不到下一分鐘? 照腸鏡胃鏡,驗血驗大便,結果一切正常,究竟是什麼作怪? 「腸易激綜合症」不會併發嚴重疾病,卻對生活構成極大困擾,因為經常肚痛肚瀉,患者不敢外出,影響社交甚至工作。 ■問醫生 ◆大便反常,腸道正常? 問:什麼是腸易激綜合症? 吳: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俗稱腸敏感或腸躁症,因腸臟功能紊亂,屬功能性疾病。病人腸道結構正常,沒發炎,抽血、造影結果均正常;但卻腹痛、腹脹或腹部不適,大便習慣改變,例如一肚痛就要大便,大便次數增多(肚瀉)或減少(便秘),大便質地變得過硬或稀爛。另外,腸易激綜合症會重複發作,有一定頻率,例如一個月最少三四次,影響日常生活;若一年只有一兩次,不算是腸易激綜合症。 ◆腸炎腸癌病徵相似? 問:如何診斷腸易激綜合症? 吳:腸易激綜合症沒有特定的檢查或測試,因病人的腸結構正常,醫生通常透過臨牀病徵判斷,例如大便習慣有否改變,腸胃不適是否重複發作等。 但醫生要排除與腸易激綜合症徵狀十分相似的疾病,例如慢性腸炎、腸癌等。所以要查問病人有否出現令人擔心的病徵,如發燒、大便有黏液,以排除慢性腸炎;另會問病人是否大便有血,胃口減少,消瘦,及家族曾否患有腫瘤,以排除腸癌。 當有懷疑就需要進一步檢查,如抽血及驗大便。抽血是檢查病人有否貧血、肝腎功能是否正常及發炎指數;驗大便是看看大便有否隱血及發炎細胞。若病情持續沒有改善,就需要進一步檢查,包括大腸鏡檢查及電腦掃描。 ◆貧血、跌磅要小心? 問:肚痛肚瀉,為何不是腸易激綜合症? 鄭:若病人嚴重肚痛,又嘔又屙,大便帶血有黏液,或整體健康出問題,如:貧血、體重下降,就要留意,肚痛肚瀉可能不是腸易激綜合症引起,而是其他腸道疾病如慢性腸炎、腸癌,甚至非腸胃病所引起的較嚴重病症。因此,若病人遇到危險信號或有懷疑,不要自行診斷,要看醫生。 ◆無藥可根治? 問:家庭醫生對腸易激綜合症病人有什麼建議? 鄭:腸易激綜合症屬於慢性疾病,沒有特效藥可治癒,治療目標是紓緩病徵,減少腹部不適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家庭醫生會評估腸易激綜合症對病人的生活有何影響,例如排便習慣會否對病人上班、上學、家庭生活造成很大不便,並會評估病人的適應能力,想辦法協助他面對該病。 對於慢性疾病,家庭醫生亦要留意有否共存病症,例如腸易激綜合症患者或可能會患上痔瘡,情緒亦較容易出現緊張及焦慮。 醫生又要提醒病人若出現新病徵,切記不要把新病徵歸咎於已有的慢性疾病,要看醫生診斷,因病人有可能患有另一種疾病。 ◆戒食薯仔、豆類? 問:如何治療腸易激綜合症? 吳:腸易激綜合症不能根治,但是一種良性疾病,病人一般不會有嚴重併發症,亦不會增加患癌風險。一旦確診患上腸易激綜合症,醫生會提醒病人留意有否吃完某種食物後出現病徵,教導病人盡量避吃有關食物。若這不能紓緩病徵,醫生會視乎腸易激綜合症的徵狀,處方適當藥物給病人在有需要時服用,包括止肚痛藥、抗腸抽筋藥、止瀉藥或瀉藥;若病人以肚瀉為主就會開止瀉藥,便秘為主就會開瀉藥;如病人受情緒影響,醫生亦會處方抗抑鬱藥。 新的治療方向是從飲食着手的非藥物治療,避免進食高發酵性的碳水化合物,如薯仔、番薯、豆類、麥、牛奶中乳糖等,因這些食物會在腸道發酵產生氣體,令腸道發脹;或避免進食高濃度果糖的食物,如很甜的水果或已浸糖水的水果,以免細菌在腸道發酵產生氣體,引發腸易激綜合症。不過這方法並非人人見效,病人要自行試驗以看看效果。 鄭:健康生活對不少慢性疾病都有幫助,醫生會建議病人保持充足睡眠,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不吸煙飲酒,進食足夠蔬菜,不吃醃製及高糖高鹽食物,以及避吃一些會激發腸易激綜合症的食物。此外,一些紓緩運動如瑜伽、呼吸運動等亦有幫助。 文:陳子樂 插圖:杜思頴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