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中晚期大腸癌治療知多啲 術後縮短化療?免疫療法副作用少? 癌變可長逾10年 50歲起驗腸

【明報專訊】根據香港癌症資料庫2019年數據,大腸癌新症個案達5556宗,死亡個案達2174宗;兩項數字於眾多癌症中俱位列第二,僅次於肺癌。 中晚期大腸癌治療,近年不斷推陳出新:中期大腸癌病人手術後可縮短輔助化療,從而減輕副作用;晚期病人可透過全面基因測試配對合適標靶藥,以及用免疫治療作為第一線治療。 術後縮短化療 手腳麻痹機率下降 根據2019年香港癌症資料庫數據,約60%大腸癌患者於第一、二或三期確診,即表示癌症未有擴散至遠程器官,絕大部分患者均適合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達根治效果。而部分第二、三期患者,由於復發風險較高,醫生一般建議手術後接受輔助化療,以減低復發機率。以往病人需接受長達6個月的化療療程,一般會感到較辛苦,心理壓力也較大,而即使療程完畢,部分病人仍會持續手腳麻痹,影響日常生活。及至近年,研究顯示部分較低風險的第三期病人,只需接受3個月化療療程而療效相若,時間大幅縮減了一半,副作用也更少,手腳麻痹機率由以往40%下降至約15%,這無疑是病人一大喜訊。 順帶一提,病人經常詢問,標靶藥可否代替化療作為輔助治療;我的答案是否定,因至今的大型研究俱顯示標靶藥用於術後治療並無益處。 激活抗癌機能 副作用較少 如發現腫瘤時已達第四期,會以藥物為主要治療手段,主要是以混合式化療配合標靶藥物。主要標靶藥分為兩類,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單株抗體(anti-EGFR antibody)及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單株抗體(anti-VEGF antibody),此治療策略沿用了近10年。至近年有研究顯示,約5%的第四期腸癌病人屬於高「微衛星不穩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免疫治療比傳統化療加標靶藥於此類病人更為有效。 MSI是其中一個可用於免疫治療的生物標記(biomarker)。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會複製DNA,但有時會出錯,譬如細胞在紫外線照射下,引致基因損傷。正常情况下,身體會修復這些錯誤,但當修復系統未能糾正錯誤時,會導致基因微衛星序列改變,出現高微衛星不穩定(MSI-H),增加患癌風險。 免疫治療原理跟化療截然不同,是透過激活病人自身免疫系統的抗癌機能,消滅癌細胞;最常用的免疫治療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使用免疫治療最大好處,是副作用較少;而且一旦腫瘤對藥物有反應,就會產生「長尾效應」,即使治療結束,停止用藥,患者自身免疫系統仍會持續發揮抗癌作用,延長病人存活期的效果顯著。 全面驗基因 配對標靶藥 傳統上,絕大部分晚期腸癌患者也會檢查RAS基因,以確定是否適合採用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anti-EGFR)的標靶藥,但近年研究進一步顯示,不少基因變異如NTRK、HER2、BRAF等,也有相對應標靶藥可供採用;因此,病人可考慮接受較全面基因測試,以配對合適標靶藥。 除此以外,以往病人在第一、二線化療藥失效後,藥物選擇不多,但近年相繼推出了新的化療藥物;整體而言,傳統化療失效的病人,近年有更多治療選擇,有效延緩病情發展。 大腸癌新症個案,由2009年4335宗增至2019年5556宗,10年來整體呈上升趨勢,情况令人憂慮。 大腸屬於消化器官,主要功能是將未能吸收的食物渣滓轉變成糞便排出體外。大腸連接肛門最後一段是直腸,而直腸亦有短暫儲存糞便的功能。超過95%大腸癌屬於腺體癌(adenocarcinoma),由大腸黏膜腺細胞形成。由正常細胞變異成癌細胞的時間往往長達5至10年或以上,其間正常細胞會經過多次基因突變,其外觀亦會由正常黏膜變化成瘜肉,再由瘜肉轉變為腸癌。因此,大腸癌可以預防。 驗大便 照腸鏡 現時政府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為50至75歲市民提供篩查。參加者會首先接受大便隱血測試,檢驗有無肉眼看不見的微量血液。若有,會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及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避免演變成癌症。建議合資格人士參加計劃;如家族有大腸癌病史,應向專科醫生查詢是否需要早於50歲開始接受篩查,防患於未然。 文:蔣子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大腸癌】檢測糞便細菌基因M3新技術 可偵測小至5毫米、沒滲血瘜肉 中大醫學院:及早識別大腸癌靈敏度94%與大腸鏡相若

【明報專訊】大腸癌為本港癌症第二大殺手!中大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稱,大便隱血測試無法偵測早期、未滲血大腸瘜肉,導致假陰性。中大醫學院經過逾10年,研發出全球首創技術,透過檢測糞便4種細菌基因(M3)以偵測大腸癌,靈敏度高達94%。該技術亦擴展至偵測瘜肉復發,可檢測小至芝麻綠豆般約5毫米、沒滲血的瘜肉。團隊指出,新技術有助精準找出患者,讓他們及早接受大腸癌治療,同時減少非必要入侵性治療,減輕醫療系統負擔。 Read more

大腸癌|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24):「醫生,唔照腸得唔得?」

「醫生,可唔可以唔照腸呀?」「飲瀉水好辛苦嘛!」「驗大便隱血無嘢就唔怕啦?」「聽講可以驗血量度癌症指數?」「我怕生cancer,但我怕照腸又麻煩又辛苦……」以上都是很多市民對預防大腸癌望而卻步的一些原因。 Read more

癌症遺傳常見於乳腺癌及大腸癌 基因檢測查找高危致癌基因

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形成了個人的體格、個性和智力,有時卻連帶致癌基因也遺傳予下一代,怎辦?原來約有一成的癌症是由遺傳性致癌基因所致,當中乳腺癌及大腸癌更是較常見與遺傳有關的癌症。專家指透過基因檢測解讀個人的基因密碼,或能提早查找「高危」的致癌基因,繼而採取預防或治療等方法,減低潛在患癌或病變風險! Read more

【大腸癌】大腸癌 5 大高危因素 大便帶血勿混淆痔瘡 及早發現內視鏡可切除

Marvel超級英雄片《黑豹》男主角卓威博士文(Chadwick Boseman)前日因腸癌逝世,終年43歲,據其經理人證實,卓威博士文在2016年確診第三期腸癌。究竟早期大腸癌的徵狀是什麼呢?若發現大便帶血,可以是痔瘡或肛裂,亦有機會是大腸癌的徵狀。前者與大便習慣有關,並受飲食習慣、病人情緒及運動習慣影響,例如有否吸收足夠纖維、飲水是否充足等。醫生提醒,日常要注意4個不當的如廁習慣外,還要對5個大腸癌高危因素提高警覺!。。。。。 Read more

先電療再切除 根治直腸癌 或可保肛門 毋須永久造口

【明報專訊】大腸癌已躍升為香港頭號癌症。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報告,2014年有1900多個直腸癌(連肛門癌)的新增個案,平均確診年齡中位數約70歲。直腸位處大腸末端,肛門對上15厘米之內,協助身體消化及排泄的功能。對付直腸癌,一般以手術切除作為根治手段,但放射治療既是外科手術的最佳拍檔,也是手術以外的理想選擇。 Read more

醫徹中西:不同癌症 康復調理大不同

【明報專訊】癌症康復者利用中醫藥調理身體,改變身體的致癌環境,並修補因癌症或治療對身體造成的損傷,甚為重要。其實不同的癌症患者,康復後所需要的中藥治療方法並不是一模一樣。 以大腸癌為例,不少病人接受大腸手術後,發覺大便習慣有改變。因大腸減短了,加上化療後改變了腸道內微生物環境和腸道黏膜損傷,病人可能會長期肚瀉,進食後有消化不良或脹氣的情况。中醫看來是因為脾虛有濕,治療可運用以參苓白朮散為基礎的方藥,利用茯苓、白朮、黨參等中藥強化脾氣。臨牀所見,不少大腸癌康復者有淤塞和大腸濕熱的情况(註),這個時候在補脾氣的基礎上還要利用土茯苓、薏仁等清利濕熱的中藥,再適量加上活血化瘀的中藥以清除餘毒,否則一味進食補益中藥可能適得其反。此外,部分病人可能接受俗稱「O仔」(oxaliplatin)的化療藥,副作用是手足長期麻痺,可以用補氣血、舒經活絡的中藥治療,或加上針灸,亦有一定的效果。 乳癌康復病人需疏解鬱結 乳癌病人康復後所面對的問題,一般較其他癌症多。其中一樣是精神緊張、情緒低落,即中醫所講的肝氣鬱結。在中醫角度來說,乳癌病因是長期精神緊張、心理壓力過大引起肝氣鬱結,而肝的經絡正好穿過乳房,長期肝氣鬱結,再加上疾瘀等病理產物久積成癌。所以不少乳癌病人本身已經較精神緊張,再加上治療副作用,例如化療後引起脫髮、膚色指甲暗啞等影響了外表,進一步加劇精神緊張。治療除了要給予情緒開導,照顧者或家人給予精神支持外,亦可以加上中醫藥的針灸和中藥療法,以疏肝解鬱安神。至於病人在化療後引起的脫髮,可服用補血中藥,例如當歸、雞血藤、熟地或何首烏等(有說當歸含有雌性荷爾蒙,乳癌者忌用,此問題日後再細述)。但要注意的是,長期及大量進食何首烏,有可能導致肝損害,必須小心。所以無論用什麼中藥,必須先看中醫師,作適當處方,避免自己長期進食單味中藥。 此外,乳癌病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失眠,不少病人需要長期服食安眠藥。原因相信是多方面,有的是因為精神緊張,有的是因為擔心治療效果,有些是因為化療引起失眠等。外國有些研究發現針灸可減輕乳癌病人的失眠狀况。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和中醫藥學院正聯合做一項研究,利用針灸治療乳癌病人的失眠,有興趣參與者歡迎詢問(電話:5615 6391陳小姐)。 註:參考文章《醫徹中西:大腸癌=濕熱?》bit.ly/2NqwjtQ 文:蘇子謙(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相關文章: 中西藥隔8小時食 一樣相冲 體內相遇影響藥效 【中醫治療】中西合璧例子:蠔菇或減化療毒性 【中醫治療】醫徹中西:中藥調理防癌復發 長期作戰 醫徹中西:牙醫學中醫有什麼用? 【中醫治療】醫徹中西:中西醫合璧藍圖 Read more

伊人醫事:我每天看的瘜肉

【明報專訊】五叔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有好幾顆瘜肉,非常擔心:「聽說瘜肉可以變癌,我現在有4粒,豈不是有4倍風險?」 大腸瘜肉非常普遍。50歲後,三成人會有至少1顆。腸胃科醫生為病人做腸鏡檢查,有時難以靠肉眼分辨瘜肉的類型,於是切除後交由我們病理科診斷。 瘜肉是病理科醫生的「麵包牛油」,我在顯微鏡下看過的瘜肉,該有10幾萬顆吧?天天看,長年累月地重複做同一件事,就成了專業。 腺瘤性瘜肉可變癌 其餘多為良性 一般瘜肉,只幾毫米大小,間中有些可達2、3厘米。當中「腺瘤性瘜肉」(adenoma),有可能轉變成腺癌;其餘的大多為良性的「增生性瘜肉」(hyperplastic polyp)。另外,也有較少見的「炎性纖維樣瘜肉」、「PJ瘜肉症」、「幼年型瘜肉」、「炎性肌肉樣腺性瘜肉」、「淋巴瘜肉」、「憩室型瘜肉」等幾十種,各有不同的成因及後果,大多需要顯微鏡才能確診。 而「腺瘤性瘜肉」之中,又分為管腺瘤(TA)、絨毛腺瘤(VA)、管絨毛腺瘤(TVA)、齒狀腺瘤(SA)、無蒂鋸齒狀腺瘤(SSA)等。它們可被界定為低度、中度和高度細胞病變;病變的程度愈嚴重,變癌的風險也愈高。甚至有些腺瘤,已開始長出癌變,這時候我們少不了要仔細量度,提供癌腫的長度、深度、與切除面的距離等參數。 遺傳「瘜肉症候群」 增患癌風險 還有遺傳疾病導致的「瘜肉症候群」,令患者腸內長出數十個到數千個瘜肉,增加癌病風險,例子有: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FAP)、遺傳性非瘜肉結直腸癌綜合症(HNPCC)、遺傳性胃腸道瘜肉病伴黏膜皮膚色素沉着症(Peutz-Jeghers Polyposis Syndrome)、幼年型瘜肉症候群(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醫生除了治療瘜肉,還要留意其他器官有否受到影響,更需考慮為病人的家族成員進行基因測試,防患於未然。 對,單是幾毫米的大腸病變,已經要考慮以上所有的可能性;宏觀和微觀的思考,對醫生來說同樣重要。 我看了十多年瘜肉,很多時候一放上顯微鏡就知道是吉凶。但醫學這回事,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其中有無數介乎良性和惡性之間的個案;當遇上灰色地帶的時候,就要向同僚請教及商討,綜合眾人的經驗和判斷。 作出最後診斷時,必須考慮後果,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到病人的前景預測,以及往後的治療方式:究竟應馬上做手術切除結腸,還是可以保持觀望態度?是需要每年覆診檢查、還是隔5年才重做腸鏡?病理報告上的一字之差,結果可以謬之千里,因此理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有些人做腸鏡時切除了瘜肉,經病理化驗後發現是良性,便埋怨被醫生「騙財」,又大嘆白白擔心了一段日子。其實,瘜肉後果可大可小,對於醫生和病人自己來說,當然是「寧枉莫縱」,可以切除的,就盡量切除吧。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伊人醫事系列文章: 【男性健康】伊人醫事:男人做家務會長壽? 【營養要識】伊人醫事:愈吃愈聰明 伊人醫事:孩子肥肥白白真是好? 伊人醫事:罵我的教授 伊人醫事:玻璃片上的喜怒哀樂 其他伊人醫事系列文章 Read more

切除系膜 大腸癌連根拔起 新式微創手術增存活率

【明報專訊】2018年有超過5400個大腸癌新症,當中近七成為結腸癌,三成為較難治療的直腸癌。隨着醫學技術發達,形形色色的微創手術大行其道,對於選擇大腸癌的治療方案上,病人大多追求手術時間短、割除腫瘤同時想盡量保留大部分大腸。 可是,最理想的大腸癌治療,反而是需要較長的手術時間,以切除較多受影響淋巴組織及大腸。這才真正能增加存活率。 個案上升——大腸癌新症數字不斷上升,每年有逾2000人因大腸癌死亡;2018年有超過5400個大腸癌新症,當中近七成為結腸癌,三成為直腸癌。(yodiyim@iStockphoto) 杜絕「切唔晒」 減直腸癌復發風險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每年有逾2000人因大腸癌不治,而且每年新症不斷增加。大腸癌是指腸黏膜細胞出現不規律和不節制的分裂,並惡性入侵附近器官,而手術切除是目前唯一根治大腸癌的方法。人體的大腸約長1.6米,末段12至15厘米稱為直腸,直腸上接結腸下接肛門,位於肛門對上約12至15厘米的位置,主要負責儲存糞便至適當分量才經肛門排出。直腸藏於盆骨內,女性的在陰道後面,男性則在膀胱和前列腺後面,位置隱蔽,若腫瘤位置愈接近肛門,手術的難度愈高。 切除肛殺癌細胞 事實上,約100年前,傳統剖腹切除直腸手術已於西方出現。這種手術不但傷口很大,有時甚至需要連肛門一併切除,要以永久性的結腸造口代替肛門,對病人帶來極大的影響。而即使把肛門切掉,亦未必能把所有癌細胞一併切除。所以,從歷史數據看來,直腸癌患者即使動了手術,存活率亦不高。1982年,英國教授Heald發現直腸周圍有一片系膜,它完全包圍着與直腸附屬的所有脂肪組織、血管、神經和淋巴組織。他於是提倡「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沿着膜邊把整個直腸連同可能受癌細胞牽連或感染的脂肪及淋巴結一併切除,便能有效杜絕「切唔晒」的情况,大大減低復發風險。 盆腔內施手術 難度高 然而,要在狹窄的盆腔內做手術,確保切出來的系膜完整無破損,並不容易。雖然TME難度相對地高,但由於這能提升病人術後生存的機會,現在已成為不少國家治療直腸癌的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香港及世界各國的結直腸外科醫生,都藉着多年來的國際級研討會及現場的手術示範,去克服技術上的困難。 結腸癌 切除淋巴無礙身體 反觀,一般結腸癌的手術卻未見有大的改進。其實,早於2009年,德國霍恩貝格爾(Hohenberger)教授已提出全結腸系膜切除術的概念,應用到較普遍的結腸癌。霍恩貝格爾發現,與傳統剖腹切除腫瘤比較,接受傳統剖腹全結腸系膜切除術(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1329名結腸癌病人,5年存活率從以往82.1%上升至89.1%,而復發率亦同時從6.5%下跌至3.6%。CME的優點在於能從中央主動脈位置的根源,把供應給患有癌病一段結腸的主血管「連根拔起」,亦藉此把附在該段腸系膜的淋巴結清除。 (明報製圖) 研究指微創增失血、併發症風險 直至近年,微創手術愈來愈普遍,傳統結腸切除手術亦演變成微創結腸切除手術。於2017年,北京人民大學醫院教授Wang C.分析12個牽涉8586名病人作的研究,發現微創結腸切除手術下進行CME的病人,存活率比傳統手術沒有CME的高出近三成,但同時失血及術後併發症的風險則增加了。同年,德國霍恩貝格爾教授發表微創下進行CME的存活率為80.2%,遠低於傳統剖腹下進行CME的90%。由此可見,對於一般結腸癌,要在微創手術下進行一個優質的CME,並非易事。 誤判早期病 錯失化療機會 到了2018年,韓國全南國家醫科大學(Chonnam National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的金亨韓(Hyeong-Rok Kim)教授發表了微創CME,於不同時期的結腸癌有不同的存活率。當中第2期結腸癌病人(沒有淋巴結擴散),在微創舊式的結腸切除手術後的存活率為78%,微創CME則為92%。這個讓人吃驚的差異,極可能由於舊式手術沒有取出位置較近中央血管卻被癌細胞入侵的淋巴結,最終病人被誤判是2期。由於2期病者術後都被認定是早期病,所以不會像3期病者(有淋巴結擴散)接受化療。被誤診為2期的病人因此錯失了化療的機會,存活率大大下滑,並不出奇。 而在本港,醫院普遍使用舊式微創結腸切除手術,而非全結腸系膜切除術,主要因為全結腸系膜切除術需要技術培訓;加上病人往往不了解其原理,只着眼手術時間長短或價錢,所以大多不考慮。 曾有名病人選擇了接受傳統的結直腸切除手術,結果半年後發現主血管內有淋巴腺仍未切除,腫瘤仍存在,結果又再次動手術,耽誤了半年 選擇合適手術最重要 有人或會擔心全結腸系膜切除術把所有淋巴腺切除會為病人帶來影響,其實失去淋巴腺,病人術後或會在腹部出現較多淋巴液滲漏,但對身體無礙。反而,及早治療和選擇合適的切除手術才是最重要。曾有名病人選擇了接受傳統的結直腸切除手術,結果半年後發現主血管內有淋巴腺仍未切除,腫瘤仍存在,結果又再次動手術,耽誤了半年,對病人身心都帶來一定的影響,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身體「動多次刀」,因此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很重要。 其實,不論選擇哪一種大腸癌切除手術,病人應了解各手術的好處和風險,在考慮微創手術時,要懂得仔細分辨不同微創手術的差別,不要以為只有一種微創手術,而且不要只為追求手術時間短及保留器官較多。針對自己病情和減低復發率才是考慮目的。 預防大腸癌貼士:多菜少肉 每天運動30分鐘 【營養要識】煮得Smart:黃豆奶x鷹嘴豆 補充蛋白質 瘤言情深:地球很危險? 勿被飲食謬誤所困 【營養要識】殺人飲食排行榜 高鈉最攞命 醫學滿東華:虛擬大腸鏡檢查 媲美傳統大腸鏡 大腸癌篩查 阻截瘜肉成癌 文:張浩然(外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預防大腸癌貼士:多菜少肉 每天運動30分鐘

【明報專訊】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及美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於2007年出版了一份名為《食物、營養、體力活動與癌症預防》的研究報告,對於預防大腸癌有以下建議: (圖:yodiyim@iStockphoto) 保持體重均衡,避免肥胖 限制紅肉攝取量(如牛肉、豬肉和羊肉),以及避免進食加工肉類 限制飲用酒精飲品 增加進食不同種類的蔬果、全穀物和豆類食物 每天最少運動30分鐘 切勿吸煙 另外,50歲或以上人士應考慮接受大腸癌篩查。而患大腸癌風險較高人士,包括:有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患有遺傳性腸病、過往有大腸瘜肉、大腸長期發炎等,應諮詢醫生的意見,評估是否需要提早接受大腸癌篩查和增加篩查頻率。 【營養要識】煮得Smart:黃豆奶x鷹嘴豆 補充蛋白質 瘤言情深:地球很危險? 勿被飲食謬誤所困 【營養要識】殺人飲食排行榜 高鈉最攞命 醫學滿東華:虛擬大腸鏡檢查 媲美傳統大腸鏡 大腸癌篩查 阻截瘜肉成癌 【了解腸癌】預防大腸癌 從生活飲食習慣入手 資料來源: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衛生署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