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電療 最快5次搞掂

放射治療(電療)常用於治療前列腺癌。傳統電療總輻射劑量為76至78Gy,每天給予2Gy,所以電療需要38至39天。低分次放射線治療,可將電療次數縮減至20次,總劑量是60Gy;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只需5次,總劑量為37.25Gy。輻射總劑量減少,治療日數也減少,但三者療效和副作用相若,究竟如何做到? Read more

前列腺癌飇升 關男人長命事?尿頻、夜尿多、精液帶血 積極求醫治療方法多

本港的癌症個案有增無減,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共有2240宗前列腺癌新症個案,近20年來飇升接近4倍,升幅是各種癌症中最高,成為男性最常見癌症的第三位!以上數據,可能會令男士們憂心忡忡。不過,專家指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並未因個案增加而上升,尤其是現時不乏有效及新的治療方法,所以男士們一旦發覺有尿頻、夜尿多、排尿困難,以及尿液和精液帶血等症狀,應積極求醫診治,毋須過分驚恐。 Read more

【男性健康】最佳男主角:前列腺癌篩查 其實靠估?

【明報專訊】老陳是我的鄰居,年過五十,無甚病痛。最近一個與他年齡相近的朋友確診前列腺癌,令他憂心自己會否也有這個疾病。「你認為我是否應該接受前列腺癌篩查?但聽說檢查風險高,做了反而更壞。」的確,五十歲開始,男士患前列腺癌的風險便會上升,但不等於所有年長男性必然出事;即使是家有直系親屬如父親及兄弟曾患此病,又或體格肥胖,風險也只較別人為高而已。 癌症檢查——PSA指數的升降受多種因素影響,未必一定由腫瘤所致,最準確的方法是抽針檢查。(SasinParaksa@iStockphoto) 磁力共振導航定位 找出疑似腫瘤 基本的前列腺癌篩查包括肛門指檢,醫生以手指檢查男士的肛門,了解是否有不明硬塊存在;另外也要化驗血液中的前列腺特異抗原(total PSA),如果數字上升異常,那就需要更精準的檢查——抽取前列腺活組織化驗。對很多癌症而言,及早找出腫瘤並治療,有助減低惡化及死亡風險。不過,部分前列腺癌生長得極為緩慢,甚至直到年老患者因其他疾病去世後都還沒爆發出來;所以一經檢查揪出,醫生會與患者和家人研究不同的治療方案,以決定究竟是採取監察治療、荷爾蒙注射,抑或選擇微創手術會有較理想的成效。 另一方面,肛門指檢及PSA檢查也非百分百準確,特別是PSA指數的升降,除了受癌症影響,亦可能與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有關。換言之,PSA指數升高未必由腫瘤所致,但男士或要接受抽針檢查來確認,過程固然不好受,而且也有可能出現如尿頻或排尿困難等短期副作用,細菌感染個案則較罕見。儘管抽針檢查是確診前列腺癌的黃金標準,但傳統方法是在前列腺穿刺至少12針,如果剛好所有抽針位置都避開了腫瘤,那就會有走漏眼之虞了。 站在醫生立場,必須謹慎揀選適合的男士接受前列腺癌篩查,以免招來不必要的憂慮,以及避免過度檢查與治療。當然,有高危因素的男士,有必要定期接受檢查;至於沒有高危因素者而突然有前列腺癌徵狀,如排尿困難、尿頻、尿流緩慢、排尿時疼痛、血尿或精液有血,甚至有尿瀦留等,都不應怠慢,需立即尋求醫生協助。 即使有需要檢查,現今科技亦可帶來精準的診斷。前列腺健康指數(Prostate Health Index, PHI)顯示的癌症資料比起傳統PSA檢查更多;泌尿外科醫生亦可以磁力共振導航定位(MR / ultrasound fusion-guided targeted prostate biopsy)為患者找出前列腺中疑似有腫瘤的位置,於抽針時便可直達該處,大大提高命中率。男士與其胡思亂想,不如找醫生傾談,看看是否有需要檢查吧。 文:傅錦峯(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香港男士健康學會召集人) Read more

【男性健康】最佳男主角:PSA超標 患前列腺癌?

【明報專訊】不管是自願關注個人健康,還是因工作或其他需要,很多中老年男士曾接受身體檢查。在眾多驗身項目中,有個專屬男性的驗血項目,名為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指數;若然指數過高,接受檢驗者便彷彿與前列腺癌掛鈎,令男士膽戰心驚。其實大眾只要明白PSA是什麼一回事,就不會輕易被數字嚇壞。 超標因素多——PSA超標不一定是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尿道炎、急性尿瀦留都會令PSA上升。(jarun011@iStockphoto) 【有片】前列腺癌「生得慢」 一把年紀唔使理? 年老指數上升 未必與癌有關 PSA並非單純的癌指數,而是前列腺分泌出來的蛋白,走入血液的指標;如果前列腺出現異常狀况,例如癌症,便可令PSA指數升高。因此若數字高於4ng/mL,再配合其他條件,醫生便會懷疑是癌症所引致,會要求患者作進一步檢查。但要注意的是,PSA增加亦可與其他因素有關,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尿道炎、急性尿瀦留及剛射精等。年紀愈大的男性,其PSA指數也會上升,不一定與惡性腫瘤有關。 有研究指出,PSA值位於4至10ng/mL之間,只有約三成個案被確診為前列腺癌;10ng/mL的話,也只有一半是由癌症所致。那麼,拿着一份PSA超標的身體報告,真的就要直接去抽活檢嗎?其實我們常見的PSA是一個總數字,當中可再分為游離前列腺特異抗原指數(Free PSA)及前列腺健康指數(PHI),前者有助分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後者如果低於23,則多數並非癌症,可增加確診癌症的準確度。男士的PSA如有異常,可於之後幾個月內,驗血檢查Free PSA及PHI,若有不正常指數才安排其他檢查也不遲。 至於已經確診有前列腺癌,PSA指數便成為判斷癌症等級、治療效果及有否復發等的指標。醫生每每要費盡唇舌解釋PSA在不同情况下的意義,甚至在醫院做檢測時,因儀器各異,令檢驗出來的最低數值亦有所不同。對市民而言,解讀PSA並不容易,但只要多跟醫生溝通,了解當前健康情况,便可明白這些數字的用意,於抉擇做哪些檢查及治療時,可有更清晰的參考。 文:傅錦峯(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香港男士健康學會召集人) Read more

【男性健康】最佳男主角:前列腺癌抽針檢查新方向

前列腺癌是本地男士第三大常見癌症之一,多見於50歲或以上男性。跟其他癌症不同,部分前列腺癌生長緩慢,潛伏多年亦未見惡化或擴散,因此許多患者直至出現徵狀如血尿、尿頻或小便時刺痛等,才懂得求診,此時可能已屆中、晚期,或已有癌轉移。及早確診癌症,便可盡快制定對應治療,防止惡化,因此事前檢查十分重要。 (圖:janulla@iStockphoto) 傳統系統抽針 難辨腫瘤位置 經過肛門指探及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的驗血測試後,如察覺有異樣,便須作進一步的超聲波掃描抽針檢查,以確認徵狀是由良性的前列腺增生還是前列腺癌所引起。傳統的抽針檢查由超聲波(TRUS prostate biopsy)作為引導,患者可以接受「輕度麻醉」,再於前列腺兩邊分別6至7個位置抽取活組織化驗。 然而,超聲波影像未夠清晰,難以找出腫瘤位置,因此只可作系統抽針(systemic biopsy),有可能錯過了腫瘤部位。如果患者的前列腺特異抗原指數偏高,但抽針檢查沒有發現,那麼患者便要在若干時日後再作驗血檢查,以了解前列腺特異抗原有否上升,並由醫生決定是否再做抽針檢查。對患者而言,等待的時間既煎熬,又要再承受抽針檢查的痛苦及風險,實在令他們卻步。 磁力共振結合超聲波如GPS 拜科技進步所賜,近大半年本地引入磁力共振檢查前列腺癌技術(MRI-ultrasound fusion for guidance of targeted prostate biopsy),患者經評估後,如有需要,可先以磁力共振找出疑似腫瘤的位置,再在進行實時超聲波抽針檢查時,將磁力共振檢查的影像重疊,直達懷疑位置抽針——這猶如我們使用手機地圖時,可利用衛星導航,即時於地圖看見自己位處何方及目標的位置,更精準地尋找目的地。 減風險增確診率 儘管磁力共振技術已發展良久,但要放於前列腺癌檢測上,則必須先有儀器能將磁力共振影像結合超聲波影像,所以這項技術直至近年才興起。很多男士害怕接受抽針檢查,皆因有一定的風險;現在新技術可更準確地抽取活組織,提升確診成功率,相信可鼓勵更多男士接受檢查,提早治療。 文:傅錦峯(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香港男士健康學會召集人) Read more

知多啲:港人早期確診比率遜美日

【明報專訊】「香港人確診前列腺癌,約一半屬早期。相比外國,早期確診比率較低。」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姚銘廣說,以美國為例,確診前列腺癌的病人,八成屬早期,而日本亦超過七成。他估計,美國人對前列腺癌認知較高,而日本人的健康檢查較普及,都有助發現早期癌症。 影像清晰——磁力共振造影技術檢查,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列腺的位置、形態有沒有異常;如發現有腫瘤,也可以看清楚有否擴散及入侵周邊組織。(圖:受訪者提供) 在香港,不少病人是在身體檢查時發現PSA水平超標,跟進檢查而確診患癌。不過姚銘廣強調,PSA水平超標未必一定患癌,「前列腺發炎、肥大都會導致PSA指數上升,因此醫生需要了解病歷和臨牀徵狀,如家族病史,或透過肛門指檢,檢查前列腺的大小、有無結節或硬塊等,才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當有懷疑,就要做前列腺活檢,利用超聲波引導插入刺針抽出前列腺組織,交由病理學專科醫生用顯微鏡診斷前列腺有沒有癌細胞,以及判斷癌細胞的兇惡度。 手術後失禁 多屬短暫 一旦確診前列腺癌,接下來要做一個期數分析,利用磁力共振、針對前列腺的正電子掃描、同位素骨骼掃描等檢查屬早期或晚期,因為治療方法完全不同。如前列癌仍屬早期,癌細胞未擴散情况下,可以手術切除,根治癌症。病人最擔心的副作用,是失禁和影響勃起功能,姚銘廣指出,手術後失禁大都是短暫性,現在使用機械臂手術,手術後長期失禁的風險低於一成;至於勃起功能,則視乎手術有否切除神經線,「癌症愈早發現,愈有可能保留神經線,如果可以保留神經線,七至八成病人的勃起功能不受影響」。 愈早發現 愈大機會保性能力 如果前列腺癌處於晚期,標準是荷爾蒙治療,姚銘廣解釋,「前列腺癌依賴男性荷爾蒙睾丸酮生長,用針藥或手術切除睾丸,切斷睾丸酮供應,超過九成癌細胞就會枯死」。由於睾丸是男士性徵,較少人選擇把睾丸切除,大多數病人都會選擇針藥抑制男性荷爾蒙。無論選擇手術或針藥,治療副作用是性慾減退,容易疲倦和潮熱等。另外,如病人身體狀况許可,會建議同時接受化療,加強治療效果。 Read more

【有片】前列腺癌「生得慢」 一把年紀唔使理?

【明報專訊】前列腺癌發病率近年不斷上升,殺入香港男性常見癌症第3位,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對於前列腺癌的篩查和治療,存在很多爭議。有人提出,前列腺癌生長緩慢,過度檢查會導致不必要的治療,究竟實情如何? (插圖:杜思頴、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Dr_Microbe@iStockphoto) 姚:姚銘廣(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黃:黃希敏(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七八十歲無謂醫? 問:75歲長者確診前列腺癌,究竟醫不醫? 姚:前列腺癌半數生長緩慢,年過75歲確診,如果前列腺癌「唔惡」,醫生會傾向保守的觀察治療。 不過,始終要視乎病人身體情况,有不同考慮,例如:病人已經有其他慢性病,預計存活時間少於10年,如驗出的前列腺癌生長緩慢,不會影響存活時間,就傾向保守治療。 然而,當確診時前列腺癌已經擴散,代表腫瘤通常較惡,或需要積極治療。有一個年過80歲的病人,4星期前突然雙腳乏力,無法行走,需要輪椅代步;檢查發現是前列腺癌,並已擴散至脊骨。需要立即轉介骨科醫生安排脊骨手術,同時接受荷爾蒙治療抑制男性睾丸酮,縮小腫瘤,治療後病人可重新走動。 腫瘤「惡」與否是治療關鍵,抽取腫瘤細胞放在顯微鏡下,病理學專科醫生會根據細胞形態,按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分級,10為最高分。分數愈高,癌細胞愈惡,高於7分代表癌細胞擴散、致命風險較高。而確診時已是末期前列腺癌的病人,癌細胞通常較惡,格里森分數大都高達9至10分。 (圖:Dr_Microbe@iStockphoto) 「老人病」不用定期check? 問:前列腺癌發病率雖然不斷上升,但始終是一個「老人病」,究竟有沒有需要定期檢查? 姚: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前列腺癌於男性常見癌症排名第3,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過去10年前列腺癌患者大幅增加,2015年有1831人患前列腺癌,發病人數歷來最高,而且有持續上升趨勢。 但別以為前列腺癌只會發生在老人身上,我行醫經驗中,見過一個45歲牙醫確診前列腺癌。他在身體檢查中發現前列腺抗原(PSA)上升,於是找泌尿外科專科醫生跟進,肛門指檢前列腺亦沒有異樣,但因為他爸爸患有前列腺癌,加上他年輕但PSA上升,評估後決定進一步檢查,最終確診早期前列腺癌,透過手術切除前列腺,根治癌症。 (插圖:杜思頴) 兄弟有事,我走唔甩? 問:直系親屬患前列腺癌?家人患病風險會否增加?前列腺癌有什麼徵狀? 姚:根據外國研究,父親患有前列腺癌,兒子患病風險較常人高兩倍;如兄弟有人患病,風險則高3.3倍;如有兩位近親患病,風險則高5倍。 臨牀上經常見到兄弟同時患上前列腺癌。最近有一個60多歲男士,身體檢查報告發現前列腺抗原(PSA)上升,但肛門指檢前列腺沒有肥大,跟進檢查發現癌細胞,立即手術切除前列腺。這名男士的哥哥,得知弟弟中招,立即抽血檢查PSA,結果PSA指數亦超標,肛門指檢發現前列腺有硬塊,抽組織化驗確診前列腺癌,由於腫瘤較弟弟的大,要先接受荷爾蒙治療將腫瘤縮小,再施手術切割。 早期前列腺癌,癌細胞生長在前列腺周邊,不會壓迫尿道,所以沒有病徵。大多數的病人都是因為例行身體檢查而發現前列腺癌。當前列腺癌發展至晚期,癌細胞擴散,病人就會有骨痛、貧血等徵狀。 (圖:黃志東) 日急夜急中招了? 問:點解成日急小便?是前列腺癌嗎? 黃:病人如果因尿頻而求診,家庭醫生要先知道發病時間有多久,有否伴隨發炎病徵,如排尿痛、尿液渾濁、發燒或腹痛。 內科疾病如糖尿病、血鈣過高,或藥物影響如去水丸都可引致尿頻;另外,飲食習慣如喜歡飲咖啡、茶或酒精的人亦會出現尿頻。 年長男士有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腫瘤,小便可能變得頻密,但每次分量少,排尿起動困難,以及有排尿不清的感覺,夜尿亦常見。 還有,精神緊張都是尿頻其中一個病因。 姚:前列腺位於膀胱口,良性增生會影響尿道,出現排尿困難、尿頻等徵狀;但前列腺癌的癌細胞,不在尿道附近,所以未必影響排尿。早期前列腺癌未必有病徵,當開始有徵狀時,如骨痛、貧血,往往已是晚期。 評估風險——確診前列腺癌,醫生會根據病人年齡、身體狀况及癌細胞生長速度等,決定是否積極治療。(圖:monkeybusinessimages@iStockphoto) 血尿拉響警號? 問:小便有血,好驚,會否患上前列腺癌? 黃:尿液由腎臟製造,經輸尿管、膀胱,最後由尿道排出。男士的尿道被前列腺包着,所以以上任何一個器官有問題,都可以導致血尿,如腎臟或膀胱受細菌感染,腎和膀胱結石或腫瘤,前列腺肥大或腫瘤,都可以引致血尿。另外,內科疾病如腎小球腎炎,亦可引致血尿。 試過有人食完紅菜頭沙律,糞便和尿液都變成紅色,但這不是身體疾病,只是食物色素影響。醫生需要病人詳細病歷,或用試紙檢查病人尿液,亦可能要種菌、驗血,甚至X光、超聲波、電腦掃描等檢查。如有懷疑,或需轉介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做膀胱鏡或進一步治療。 指數超標——由於早期的前列腺癌沒有明顯徵狀,所以病人一般都是在身體檢查時,發現血液中的前列腺抗原指數比正常高,然後再通過其他檢查,確診前列腺癌。(圖:jarun011@iStockphoto) 血尿因素——尿液由腎臟製造,經輸尿管、膀胱、尿道,任何一個器官出問題,都可導致血尿。(圖:Giorez@iStockphoto) 文:鄭寶華 插圖:杜思頴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Dr_Microbe@iStockphoto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讀者MailBox】前列腺癌 開刀化療有得醫

【明報專訊】問:人到中年,近年排尿不暢順、未能排清,甚至有尿頻之苦。請問這是前列腺增生,還是前列腺癌的徵兆? 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有沒有關係? 前列腺增生不致癌 年過五旬宜驗身 答﹕兩者的病徵較相似,須由醫生診斷。「前列腺增生」較常見於中年男士,年齡愈大,患此病的風險愈高;但它主要是為生活帶來不便,與癌症沒有直接關係,不會導致前列腺癌。有些病徵則是前列腺癌特有的,尤其當癌細胞擴散到骨或膀胱的位置,患者或會感到骨痛、有血尿。不過,早期的前列腺癌亦可以無任何病徵或先兆,須靠前列腺特異抗原抽血檢查(PSA)或「肛探」來診斷。若PSA指數過高或前列腺出現明顯硬塊,便可能患上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本港男士第三大常見癌症,排名僅次於肺癌及大腸癌,死亡率則排第五,情况不容忽視,建議年過五旬的男士應定期做身體檢查。 切除睾丸或打荷爾蒙針 治療方面,前列腺增生一般以藥物治療為主,以紓緩患者排尿的不適和帶來的困擾。而較後期的前列腺癌則以荷爾蒙治療為第一線治療,因其癌細胞主要依賴男性荷爾蒙為生,透過減低男性荷爾蒙數目可以抑壓癌細胞生長。荷爾蒙治療常見有兩種:睾丸切除術及打荷爾蒙針。前者於香港較為流行,費用相對便宜,而且治療多為一次性;後者則在外國較為常見,但須長期使用才能有效。超過一半患者接受荷爾蒙治療後都有良好反應,早期癌症(一至三期)的病人及早治療,例如接受手術及放療會有治癒的機會。患者接受荷爾蒙治療須承受副作用的風險,例如容易抑鬱、疲倦、失去性慾,患骨質疏鬆症、心臟病的風險會上升。除了荷爾蒙治療,若出現癌擴散或荷爾蒙治療無反應者,亦可透過化療、服用新一代荷爾蒙藥等來控制病情,存活率亦可大大提高,做到「與病共存」。 文:張寬耀(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用卵巢癌藥醫前列腺癌? NGS配對 尋找隱藏救星

【明報專訊】新療法:次世代定序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81歲李先生的前列腺癌轉移,今年二月因頭痛頭暈入院,發現腦部有十多個腫瘤。接受電療、荷爾蒙治療後徵狀明顯減少,但三個月後,腦部新出現近20個腫瘤。 腫瘤如此兇惡,十分罕見。面對高齡及有其他慢性病的李先生,醫療團隊只能坐以待斃?基因檢測、標靶藥物如何幫助李先生安度82歲生日? 個案 老翁前列腺癌上腦 治療困難 李先生去年因肺炎住院,其間發現前列腺癌指數(PSA)稍高。時年81歲的他有慢性肺氣腫,不希望做前列腺穿刺檢查,便決定以保守治療,觀察PSA的走勢。 數月過去,李先生身體情况尚算穩定,PSA指數只是上升了少許。但今年2月李先生突然覺得頭暈頭痛,步履不穩。入院檢查竟發現腦部有十多個腫瘤,最大的一個直徑達3.5厘米,壓迫腦幹神經(圖一)。全身正電子掃描發現前列腺和盆腔淋巴為可疑的腫瘤源頭。 李先生病情十分危急。腦外科和麻醉科認為病人肺功能不好,且腦部血管有嚴重硬化,做開腦手術風險過高。病人也不希望冒太大風險。團隊為先生安排了立體定向放射手術(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以高準確度及高劑量的X光,針對腦部14個腫瘤進行放射治療。 SRS後,李先生的腦部病徵明顯減輕,團隊亦為李先生安排荷爾蒙治療,前列腺癌指數逐漸下降。SRS後一個月的磁力共振發現腦部腫瘤全部都明顯縮小了。 可是,SRS後三個月,磁力共振再次發現腦部出現了近20個新的腫瘤(圖二)。全身正電子掃描也發現盆腔和腹部的腫瘤數目增加了。 高齡兼慢性病患 化療風險大 荷爾蒙治療對前列腺癌的控制,通常都超過6至12個月,李先生病情在3個月內急速惡化着實罕見。若跟隨傳統的前列腺癌治療指引,李先生可能要考慮化學治療,但以逾80歲高齡且身體有慢性疾病的考慮下,化療風險實在太高,療效不太明顯,而且藥物未必能進入腦部控制腫瘤擴散。 團隊因此再次建議李先生,接受前列腺癌的穿刺活檢,嘗試從病理和分子診斷技術分析腫瘤,以尋求最好的治療方法。 病理分析是西方醫學的基石。傳統的腫瘤病理化驗主要是依靠醫生憑肉眼和經驗,在顯微鏡下分析細胞和組織的結構、形狀、分佈,再加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IHC)對腫瘤作出診斷和分類。 隨分子生物學的進步,近年基因分析的成本大大降低,同步分析數百以至上千個腫瘤基因已經可以在臨牀情况下執行。這技術突破名為「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這些基因變異資料為病理分析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基礎,令醫療團隊可以對每個病人在不同病情階段的腫瘤作個人化分析。 新抑制劑針對罕見基因 李先生最終接受了前列腺組織檢查。病理科醫生確定了李先生患有高度活躍「神經內分泌前列腺癌」,腫瘤帶有罕見的雙重「BRCAness」基因突變。BRCAness基因組首先在乳癌和卵巢癌中被發現,這類基因突變導致腫瘤基因有修復缺陷。新式藥物「PARP」抑制劑針對腫瘤細胞這一弱點,令本身基因已不穩定的腫瘤細胞,基因變得更不穩定,繼而引致腫瘤細胞死亡。 在大型臨牀試驗中,「PARP」抑制劑成功提高了卵巢癌病人的存活率。在卵巢癌以外,其他帶有BRCAness基因的腫瘤也很有可能有相似特徵。2015年11月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了首個報告,發現在16個帶有BRCAness基因的前列腺癌中,14個(88%)對PARP抑制劑有良好效果。一部分胰腺癌和「三陰性」乳癌對PARP抑制劑也有反應。 經詳細討論,李先生決定試用PARP抑制劑。服用兩周後,前列腺尿道病徵有明顯改善。四周後,磁力共振顯示腦部腫瘤縮小。八周後,大部分腦部腫瘤消失(圖三)。十月,李先生和眾孫兒度過了一個愉快的82歲生日。 文:林泰忠(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圖:受訪者提供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前列腺癌唔使醫? 醫生﹕ 未必 看病情「度身」治療

【明報專訊】編按﹕患上癌症,一直以來的治療方向是﹕第一時間用刀用電用毒殲滅所有癌細胞。但近年研究發現,前列腺癌發展緩慢,低風險的前列腺癌病人,不接受任何治療,與接受手術或電療的病人作比較,十年存活率相若。是否意味着「唔醫好過醫」? 腫瘤生長較慢 或多年未被發現 很多男士會問﹕「良性前列腺增生問題很常見,那患有前列腺癌的風險豈不是十分大?」的確,年過三十的男士,前列腺結構上會有改變而引發良性前列腺增生;但不代表一定與前列腺癌掛鈎,只有當細胞出現基因變異才會成為惡性腫瘤,亦即前列腺癌。可是,大部分前列腺癌的生長發展較緩慢,腫瘤可存在多年也未被發現。正因如此,及早發現可跟醫生商討並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2016年10月,《新英倫醫學期刊》發表了英國一項為期十年的研究報告。有研究中心於1999至2009年期間,為約8.2萬名年齡介乎50至69歲的男性進行「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測試」,發現內裏有二千多人確診患有早期低風險前列腺癌。1643名病人之後選擇加入這項研究,當中545人積極監察(不採取任何積極治療方案,只接受緊密監察)、553人選擇接受前列腺切除手術、545人則選擇俗稱電療的放射治療。該研究中心發現,十年後,三個方案的存活率相若(見表)。 研究﹕接受治療 腫瘤擴散人數較少 那麼,前列腺癌病人是否「什麼也不做」會更好?畢竟電療和手術都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和副作用,或會影響生活質素。但是,研究報告亦同時顯示,在545名積極監察的病人中,有33人有腫瘤擴散迹象;接受了手術的病人中,則只有13人有腫瘤擴散迹象。而發現有病情發展的人數,在積極監察那組別亦相對較高。 由此可見,儘管十年後的存活率相若,但不代表15、20年後的存活率也一樣。而且病情有可能隨時間惡化,所以病人應該跟醫生商量,再因應自己的實際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而非認為只接受積極監察便行。 與任何慢性疾病一樣,前列腺癌的治療目的也是為了延長壽命。醫生一般會根據病人的身體狀况、期望、家族史,甚至其父母的壽命,作為制定治療方案的考量。如78歲的病人沒有其他健康問題而父母的壽命亦較長的話,仍然可以考慮較積極的治療方案;相反,若65歲的病人同時有多種其他嚴重慢性疾病,便可能需要接受較保守的治療。 切前列腺仍可保性功能 面對高風險或中期的前列腺癌病人,過往多會採用電療和荷爾蒙藥物治療,但最近亦有研究顯示,切除手術配合其他輔助治療的存活率較電療高。故手術切除治療這方案在這批病人已較多被選擇採用。雖然前列腺切除手術在不少案例是「一了百了」的治療方案,但即使是微創手術,也有可能出現失禁或勃起功能障礙的問題;加上前列腺癌大多發生於年紀較大的男士當中,不是每名病人也適合進取的治療方案。對於癌症晚期的病人來說,更是不適用。 曾經有個年約50的男病人,出現尿頻的現象已有一段時間,但礙於面子問題而一直不肯就醫,最後因半夜不斷起牀小便,影響夫妻二人的睡眠質素,在妻子的要求和陪同下終於願意求醫。結果顯示他患有前列腺癌,經醫生說明各種治療方案後,妻子認為「可以切除腫瘤的話,就切咗佢啦!」,即使有可能影響性功能?她也說﹕「幾十歲冇所謂啦,切咗先啦,醫生!」我看了一看當事人,他一言不發卻欲言又止。同為男人,當然明白性功能受影響可不是「冇所謂」,而且病人的意願才最重要。最後因應病人病情及跟他獨自溝通過後,決定採取較新的治療方案——用達芬奇機械臂微創手術切除前列腺,保留了供應勃起功能的血管神經束,令病人繼續維持正常性功能。 荷爾蒙藥×化療藥 延長壽命 近年,對於在晚期才確診前列腺癌的病人,醫學界開始提倡荷爾蒙藥物及化療並用的混合治療。過往,醫生會在荷爾蒙藥物失效時才採用化療,但有研究發現,若於荷爾蒙藥物治療期間,在適合的病人身上同時配合化療藥物,能延長14至22個月的壽命。對晚期病人而言,這無疑是個福音。 ■前列腺癌/增生 徵狀相似 年長男性常有前列腺腫大的情况,通常是良性的前列腺增生,但徵狀與惡性腫瘤有很多相似之處﹕ ◆排尿困難 ◆排尿時刺痛 ◆排尿帶血 ◆排尿次數頻密(於晚間尤甚) ◆排尿不順或微弱,並且時有阻滯 註﹕前列腺癌通常第一個徵兆是背痛、臀部痛和骨盆痛,但此時癌細胞已經擴散到骨骼 資料來源:香港癌症基金會網頁 ■知多啲 前列腺癌誘因﹕年紀大 多肉少菜少運動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香港人亦愈來愈「西化」,快餐、多肉少菜的飲食文化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加上少做運動,間接造成不少健康問題。對於男士們而言,最擔心的莫過於患上前列腺癌。大家不要感到驚訝,因為近年本港前列腺癌的數字的確一直都在上升,所以男士們要更加關注前列腺健康。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腺體,位於膀胱頸與尿道之間,是負責分泌精液的主要器官,提供營養及輔助輸送精子。年紀大、男性荷爾蒙、遺傳因子、飲食習慣等,都是引致前列腺癌的誘因。 男士們平日應減少進食紅肉及動物脂肪的食物,一旦出現下尿道病徵,如尿頻、小便困難、小便或精液帶血等,便應盡快求醫,不要諱疾忌醫;同時,伴侶亦應給予支持和鼓勵,好讓另一半有信心和動力抗病。 文:姚銘廣(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