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聖誕、元旦、除夕、農曆新年接踵而至,叫人心情興奮又期待。佳節當前,難免聚餐頻頻,狂歡過後出現消化不良、胃脹、便秘等腸胃狀况怎麼辦?糖尿病、腸道敏感、腎病人士又有什麼方法吃得開心又放心呢?要記住,暴飲暴食不單止令體重直線上升,更有機會導致三高、脂肪肝等問題;立即向醫生、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專家了解節日飲食宜忌、狂歡過後運動「急救術」等,讓大家吃得健康也開懷! 大時大節少不免跟家人朋友聚餐慶祝,歡度佳節的同時要避免暴飲暴食,以免節後出現消化不良、胃脹、便秘等腸胃問題。(網上圖片) 節日飲食宜忌 糖尿病患者要懂得「揀飲擇食」 【有片】點揀健康朱古力、糖果? 想送禮?甜蜜蜜的朱古力、糖果是不少人的熱選。不過,在選擇這些甜食時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呢?營養師教路,拆解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和進食分量都要得宜,即睇點揀朱古力、糖果,可以食得「有營啲」! 【糖尿飲食】節日美食當前要戒口兼控制血糖?營養師:糖尿病人「識飲識食」食得開心又放心(有片) 節日一個接一個,聚餐亦一個接一個。平日飲食要戒口的糖尿病人,怎樣在節日當前吃得盡興呢?有醫生就甜品、生果、酒類等分享「識飲識食」建議,營養師還提供多項糖尿飲食貼士,既可有效控制血糖,也可以在大時大節享用美食。 【糖尿飲食】不想血糖飇升?糖尿病人為三餐計計數 節日美食吃得開懷(有片)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揀飲擇食已是日常生活的指定動作。對糖尿病已有多年研究經驗的營養師指,計算食物分量十分重要,尤其是面對大量美食,更加要不忘「計數」,即使外出用餐,亦能做到盡興又安心! 【海味營養一覽】鮑魚、花膠、海參、瑤柱營養豐富 注意烹調慎防高鈉高脂陷阱 正所謂「冬大過年」,即使疫情下仍有不少人選擇參茸海味作為冬至飯的烹調材料。常見海味例如海參、花膠、鮑魚、瑤柱等均含有豐富營養,但海味的營養陷阱通常在於加入過多調味料,令菜式變得高脂及高鈉,烹調時要留意什麼呢? 新年油器食得精 煎堆切半唔爆表 今年1月已是農曆新年,想起傳統的煎堆、油角、芋蝦、笑口棗等新年小食便教人期待不已!營養師盤點6種傳統油器的熱量,究竟哪種最邪惡?哪種最「抵食」?自家製又會否健康一點? 【有片】營養標籤要識睇 健康有禮—餅乾、麵食有選擇 很多人都會選購餅乾、麵食等禮品送給親朋,不過在揀選餅乾和麵食時,原來單是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已經大有學問。尤其要送禮給長輩或患有「三高」等人士,怎樣才能夠送禮兼送上健康呢? 【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近年流行各種不同的減肥方法,例如斷食、生酮飲食法等,近年亦興起以蔬菜代替碳水化合物的「仿飯減肥法」,透過進食外觀與白飯相似的蔬菜,減少熱量和澱粉質的攝取。「仿飯」是什麼?營養師提醒,進行「仿飯減肥法」除了要注意以下3點外,也非人人適合,尤其是腸道敏感、腎病、糖尿病患者更要多加留意…… 經常外出用膳 易墮 5 個飲食陷阱 營養師教你飲食小改變 由內「營」到外(內附3日健康餐單) 節日假期接連外出用膳,容易墮入 5 個飲食陷阱,包括鹽分攝取過多、飲水少及蔬果量不足、多飲高糖飲料例如含糖咖啡、檸茶及珍珠奶茶等、經常吃煎炸食物,以及食無定時等,對身體內外健康都會構成不良影響。不妨參考營養師提供的健康餐單,把握在家的時間,吃得更清淡健康。 節日過後「急救」腸胃!免受消化不良、胃脹等困擾 【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醫生表示,吃得太急、太飽、太肥膩,飲用含咖啡因或有氣飲品,又或飲酒、食煙等,都與消化不良息息相關。聚餐吃得太豐富導致消化不良?醫生整理出以下5大建議,於節日前後提醒大家。 【消化不良】胃氣脹、胃痛、胃酸倒流 氣滯皆因暴飲暴食、思慮過度?中醫教改善脾胃氣滯 本身脾胃不佳的人士,聚餐時要多加留意食物的選擇,少吃肥膩、多油、太甜的滋膩食物,以免妨礙消化。同時建議採取「少食多餐」的模式,避免一次過進食大量食物,更不應暴飲暴食。用餐時要要細嚼慢嚥,不要吃得太急,或一邊進食一邊喝湯水、不停講話等,否則除了容易吞進過多空氣外,如果食物未充分嚼碎便進入胃部,便會增加胃腸負擔。 【便秘】3個簡易運動天天做 踢走便秘 排便暢順 無論是節日聚會,抑或盆菜、自助餐等大多「少菜多肉」,攝取過多動物脂肪而纖維太少;加上期間飲水量不足,或會導致大便較硬而難以排出。其實只要天天做一些簡易小運動,已有助促進腸道蠕動及強化肌肉力量,再配合攝取足夠的纖維和水份等飲食習慣,便可大大改善便秘問題。物理治療師示範了以下3個對紓緩便秘有一定效果的簡易運動,以供大家參考。 運動減重 怎樣做最有效? 【肥胖系列】減肥運動要訣 避免體重反彈 假期太放肆,過後就要下定決心瘦身了!減肥不能單靠控制飲食,還要配合運動,才可提升減肥效果,且避免體重反彈。有效的減肥運動必須包括帶氧運動、肌肉訓練及伸展運動,運動時間的長短及強度亦要達一定水平,才能見效。物理治療師張子偉解釋,跑步、游泳及踏單車都是理想的帶氧運動。那麼,初開始運動,應保持哪種時間長度及運動強度呢? 【跑步】超慢跑每分鐘180步減膝關節受力 注意4原則 配合HIIT訓練增減肥效果 日本和台灣流行超慢跑,跟着節拍以「慢」取勝,被稱為神奇瘦身跑法!另一邊廂,在香港的運動場上,快跑力有不逮,跑得慢又擔心被人笑「龜速」,究竟要點跑,燒脂才最明顯? 【減肥有法】帶氧運動中游水減肥效果顯著?活動熱量消耗計算有法 專家指出,相比其他帶氧運動,游水減肥效果更顯著,能同時鍛煉肌肉和心肺。哪一種泳式減肥最有效?冬泳會否消耗更多熱量? Read more

【減肥】BMI 25以上屬肥胖 醫學瘦身新招:藥物、縫胃手術、新一代減肥胃水球知多啲

【明報專訊】香港肥胖學會發表報告,自疫情爆發至今,近四成受訪者體重比2019年增逾一成!純粹是在家工作、少運動惹的禍?翻閱衛生署2014至20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有一半港人屬超重或肥胖,反映問題一直存在。不少人以減肥為終身事業,為何努力節食和運動卻瘦不下來?當肥胖引起併發症,就可能要藥物或手術幫助。究竟醫學瘦身有何新招,包括藥物、縫胃手術、新一代減肥胃水球的治療又是怎樣的呢? BMI達25屬肥胖 減肥醫學瘦身新招知多啲 肥胖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二型糖尿病等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亞洲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3以上屬超重,25以上為肥胖,世衛已將肥胖列為慢性疾病。 要踢走肥胖,控制飲食與恒常運動很重要;但香港肥胖學會主席、外科專科醫生徐俊苗表示,有時並非單靠兩者就可達到持續減重的效果。不少因素並非患者能夠控制,當中「生存機制」尤其關鍵。他解釋,節食和運動令熱量攝入量減少、消耗增加,體重開始下降時,身體為了避免偏離「平衡」,會觸發生存機制,體內「飢餓素」(ghrelin)上升增加飢餓感,抑壓食慾的「瘦素」(leptin)則會減少,「慢慢食多了都不自覺,令體重反彈」。 亦有研究發現,睡眠不足及減肥持續一段時間後,瘦素會下降、飢餓素上升,令肥胖人士更難減肥。一連串身體機制提升了減肥難度,患者或需尋求藥物或手術幫助。 用藥刺激飽肚信號 需飲食運動配合 BMI逾27.5可考慮藥物或其他治療,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袁美欣指,輕微肥胖(BMI<27.5)大多因不良生活習慣引起,可從生活方面調節,「但當BMI很高,甚至已出現肥胖併發症,要盡快用更有效方法減磅,否則(患者)很難開始做運動,無法運動又不能減磅,變相惡性循環,就要用藥衝破障礙」。 「下丘腦主宰身體很多基本功能,包括體重、能量管理等,當中有飽肚信號和飢餓信號,若荷爾蒙如飢餓素刺激飢餓信號,就會感到肚餓,而腸泌素GLP-1、瘦素、POMC等就會使人感覺飽肚。治療肥胖,就要刺激飽肚信號,並阻擋飢餓信號。」袁美欣指現時香港已註冊可用作肥胖症治療的藥物有4種,包括芬特明(phentermine)、納曲酮(naltrexone)/安非他酮(bupropion)、奧利司他(orlistat)及利拉魯肽(liraglutide),會根據患者情况而選擇。 「對於嗜甜患者,安非他酮與納曲酮的組合可能較有幫助。」袁美欣解釋,這兩種藥本身各自用作戒煙戒酒,用在減肥上可降低對甜食的渴望。藥物今年初才獲准在港使用,是最新用於治療肥胖症的藥物。兩者都針對可令胃口減弱的神經元POMC,安非他酮還可刺激多巴胺,更快增加滿足感,減少從食物獲取滿足感的需要;副作用有口乾、心跳加快、血壓上升、便秘等,不適用於25歲以下或65歲以上人士,以及情緒病、心臟病患者。 糖尿專用新藥 減磅中位數達17% 一般減肥藥物的減磅中位數為原本體重7%至10%,去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審批二型糖尿病藥物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用於肥胖症治療,其減磅中位數可達17%,「是目前成效最顯著的藥物」!但袁美欣補充,現時本港僅可用於二型糖尿病患身上。 司美格魯肽是利拉魯肽的進階版,病人從每日注射一針,變成每周一針。兩者都能模仿GLP-1,抑制食慾,「食物去到迴腸,腸道會分泌GLP-1,通知身體已有足夠食物在腸胃,大腦接收到信息後,就會產生飽肚感,並刺激胰島素分泌,減慢腸胃蠕動,增加飽腹感」。不過藥物導致腸胃活動減慢,可能會帶來飽滯感、作嘔作悶、便秘或肚瀉等副作用。 治療肥胖症,還可使用歷史悠久的芬特明,可促進代謝、抑制食慾;以及俗稱排油丸的奧利司他,阻擋腸道吸收油分。 袁美欣強調治療成功並不單靠藥物,曾有病人接受藥物治療後,體重大減40磅,但亦有個案因為副作用,用藥效果不理想,「很多人誤以為,醫生開藥吃完就會瘦,其實真正要醫好肥胖症,需要多方面配合,病人要付出努力,調節飲食與運動」。 縫胃限食量 毋須切胃可還原 中大醫院外科專科醫生、香港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主席黃健鴻指,根據國際肥胖外科聯合會亞太分會(IFSO-APC)及第二屆糖尿病外科手術峰會的指引,適合接受減重手術之亞洲人為: 1.BMI>35 2.BMI>30及患有嚴重肥胖相關疾病(如代謝綜合症、睡眠窒息、脂肪性肝炎等) 3.BMI達27.5,經藥物治療後血糖仍控制不佳的二型糖尿病患者 醫生會為符合以上標準的患者做評估,排除風險因素,判定是否適宜做手術。「這50、60年來有10多種減重手術,最普遍是縮胃和胃繞道手術。」黃健鴻指,其中縮胃手術佔全港減重手術約八成,「因為手術原理較簡單,純粹將胃容量縮小,限制進食量,但不影響維他命、礦物質等吸收」。手術透過腹腔鏡割走胃大彎,胃部剩下10%至20%容量,令患者進食小量食物後便有飽足感,同時減少胃部分泌「飢餓素」,降低肚餓感覺。手術後起初2年可減去多餘體重約六至七成,但約5年後胃部可能慢慢脹大,或當飲食習慣改變,體重可能回彈。另外,小部分病人術後有胃酸倒流,需長期服降胃酸藥控制。 必須食得慢,得爛,食得少 至於2017年才引入香港的內鏡縫胃術療程,是現時最新的內窺鏡減重手術,適合BMI超過27.5人士。黃健鴻表示,做法是以最新內窺鏡縫合裝置,經口腔進入胃內,將部分胃體摺疊縫合,從袋狀變成管狀(見右圖),限制食量。過程要全身麻醉,但毋須切除胃部,也可以還原。不過,縫合線可能刺穿胃或周圍器官,引致出血或穿孔風險;治療後患者不能接受正常胃黏膜檢查,不適合需要定期檢查胃的患者(如有胃癌家族史或胃癌高危者),而且「減重速度稍慢」。 黃健鴻強調,手術治療不是一勞永逸,患者要了解手術風險和對術後飲食改變有心理準備,「我們有句金句:『食得慢,得爛,食得少』」,如果術後吃太多或不仔細咀嚼,容易「頂住」和引致嘔吐;同時要改變生活習慣,否則減重效果也可能不理想,「有些個案縮胃後只減了10公斤」。 知多啲:新一代減肥胃水球 容易吞自動排出 胃水球治療肥胖症,在港已應用了10多年,近年有新一代胃水球,置入和取出都更方便。 胃水球佔據胃部約一半容量,可減少食量。外科專科醫生黃健鴻指出,舊式胃水球需以內窺鏡置入和取出,而2019年引入香港的新式胃水球,患者只需吞服一粒像指頭大小的膠囊,再通過接連膠囊的幼管注入生理鹽水來充滿胃水球。約4個月後,胃水球閥門自動打開,排出液體,膠囊亦隨之自然排出體外。 「它不是永久治療方式,而是一個踏腳石。」黃健鴻表示,療程平均可減去約10%至15%體重,但當水球排出身體後,體重有回升可能,「我們稱(治療期間)為『蜜月期』,讓體重去到一個較低水平,趁機多做運動、控制飲食」,之後要「靠自己」維持運動和飲食習慣以控制體重。 胃水球適合BMI 27.5以上,沒有胃潰瘍、裂孔疝氣等胃病及未曾接受胃部手術人士使用。另外,也可作為BMI超過50的人做減重或其他手術前的減重治療,降低麻醉風險。 文:張淑媚、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健康新知:「復瘦者聯盟」 減肥齊上齊落

【明報專訊】17歲的嘉嘉,體重75公斤。暑假與家人到沖繩旅行,發覺穿不上去年買的泳衣。回港後,與小學同學敘舊,同學說她最近又胖了! 為了減肥,嘉嘉決心戒掉早餐。但嘉嘉之後發覺上課時難以集中精神,11時開始肚餓,於是找來朱古力、糖果「頂肚」;捱到午餐時間,與同學去快餐店,通常都點燒味飯,因為太餓,每次都食光整碟飯。 她還聽同學介紹,花錢買代餐、瘦身茶、果醋,又試過生酮飲食法,還有最近流行的「魚蝦蟹減肥法」,她逐一嘗試,惟減肥未見效果!雖然知道運動有助減重,但嘉嘉覺得跑步辛苦,而且日間太忙,晚上要獨自去球場、公園又怕危險,打波又找不到伴,所以一直沒有做運動。 香港兩成中學生過重肥胖 不少年輕人像嘉嘉一樣有體重超標問題。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統計數字,2017至2018年香港小學生整體的過重及肥胖檢測率為17.6%,中學生則為19.9%。過重和肥胖的青少年很大可能在成年後持續肥胖,他們更大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如高膽固醇或高血壓,患上骨骼和關節疾病、脂肪肝、睡眠窒息症的風險亦較高。肥胖可以導致社交和心理的問題,例如受歧視、自我形象欠佳、自卑和缺乏自信。因此,預防過重和肥胖極為重要。 可是,欲速則不達,用不適當方法減肥會傷害身體。加上青少年面對社交生活及食物的誘惑,例如外出到快餐店用膳,都容易令他們在選擇食物時無所適從。還有學業壓力,令他們進食大量高脂、高糖的零食來減壓、提神,結果體重不跌反升。 要有效地控制體重,先應建立良好飲食、運動及生活習慣,但這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首先,要參照「健康飲食金字塔」比例進食不同種類食物,培養健康飲食習慣,不可偏食。每天三餐要平均分配,切勿忽略早餐。多吃蔬菜,選擇熱量較低的小食如水果、車厘茄、脫脂奶、煠粟米、栗子等。避免進食過多肉類、高糖分及高熱量食物,包括煎炸食品、高脂肪肉類、即食麵、肉腸、雞翼等、朱古力、糕點、汽水、雪糕等。 另外,要增加熱量消耗,定期做適量運動有效減少脂肪積聚、增強肌肉與心肺功能,同時幫助減壓。多參與有益身心的課外活動或興趣研習班,協助做家務,都能令控制體重的效果更持久。 5至17歲 每日最少60分鐘體能活動 世界衛生組織將體能活動定義為任何由骨骼肌所產生,並需要消耗能量的身體活動,包括工作期間的活動、遊戲活動、做家務和出行。5至17歲兒童或少年應每日做最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18歲或以上則應每星期做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或最少75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 然而,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於2011至2012年的統計,本港13至19歲青少年每天累積最少60分鐘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比率只有8.4%;而在一星期內最少有3天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時間達30分鐘,比率亦只有42.3%,數字反映本港青少年普遍運動量不足。 除學習正確的知識及掌握適當的方法之外,也需要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將目標細分成多個較小和較易做到的步驟,有助增加信心去實行。以嘉嘉為例,如果有具體的目標計劃,她覺得切實可行,成功的機會就會更高。然後嘉嘉就着自己訂立的目標籌劃細節,包括未來一周如何調節生活習慣、預計可能遇到的困難及解決辦法、檢討進展及作出進一步計劃。要持之以恆,除了要靠自己的努力,同路人或親戚朋友的支持同樣重要。 位於葵興的政府首間地區康健中心已經投入服務,希望加強公眾對疾病的預防意識,提升個人健康管理能力,及早診斷並治療慢性疾病,為慢性病患者提供疾病管理知識及支援。 康健中心 一站式減重支援 針對體重控制,中心舉辦了「復瘦者聯盟」及「日日食醒啲」等活動,由跨專業人士(包括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主持自我健康管理小組,讓參加者了解自己過重或肥胖狀况、飲食及生活習慣的問題所在,釐定合理及實際的體重目標,然後訂立改善計劃,透過講座、工作坊、小組討論、經驗分享、健康烹飪等學習健康知識及相關技巧訓練,達成減重目標。中心亦設有運動設施,讓市民與同路人一齊做運動,推動參加者持久運動的決心。 中心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六上午10:00至晚上8:00,方便學生、就業人士、家庭主婦、長者選擇時間合適的課程。中心護士亦會為參加者提供免費健康風險評估,與參加者訂立個人化的自我健康管理計劃。 詳情可瀏覽網址 www.fhb.gov.hk/dhc 文:蔡宇思醫生(食物及衛生局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長)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營養要識】牛油果籽減重瘦身 含山埃單寧酸 阻吸收鈣鐵 進食過量可致抽筋

【明報專訊】被視為「超級食物」的牛油果,常用作果醬或伴入沙律,含豐富鉀質、葉酸,還有維他命B、C、E等超過20種營養成分。 ▲再三考慮——雖有研究證實牛油果籽具多種營養功效,但營養師提醒不可把牛油果籽當作減肥恩物,進食前宜再三考慮。(Tomwang112@iStockphoto /資料圖片) 除了果肉,近期網上流傳,飲牛油果籽茶能減重收腰,外國亦有人將牛油果籽磨粉加入咖啡中飲用。營養師分析,牛油果籽茶的確幫助腸道消化,但並非人人適合,錯誤飲用反招血糖低、抽筋等風險。 為了減肥,你可以去到幾盡?坊間不時流傳各種偏方,近日網上熱捧牛油果籽茶,把牛油果籽切片,加入水中煲至茶色後飲用,標榜能減少便秘,達瘦身之效。betway体彩 註冊營養師柳慧欣表示,外國亦有人食用牛油果籽,以焗爐烘烤,再放入攪拌機磨成粉,加入冰沙飲用。有外國網站流傳食用牛油果籽,不但有助調節腸道功能,甚至能防止腫瘤生長。 未證實與減肥有直接關係 柳慧欣表示,「牛油果籽磨粉後,落到腸胃時會變啫喱狀,如同秋葵、麥皮等食物,富含水溶性纖維」,能減慢糖分吸收,令人有飽肚感,幫助腸道消化。她又引述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2013年發表的研究指,牛油果籽能改善高膽固醇問題,有助治療高血壓及糖尿病,並有效減少炎症。 然而牛油果籽茶是否減肥恩物,柳慧欣卻有保留,因現時相關文獻資料較少,暫未有研究證實牛油果籽與減肥有直接關係。她解釋,肥胖人士要控制體重,其中一個建議是多飲水,增加飽肚感及幫助排便消化,而相關的偏方建議飲用一公升的牛油果籽茶,若當真達瘦身之效,不一定歸功果籽,反跟飲水有最大關係,「一個人平日不太飲水,突然飲多一公升,其實毋須牛油果籽,都可以減肥」。 【健康減肥】減肥關鍵:還原基本步 驅走肥胖症 含山埃單寧酸 阻吸收鈣鐵 柳提醒,牛油果籽含有低量的杏素,含輕量有毒山埃,一份墨西哥研究早於2013年發現,老鼠接受高劑量的牛油果籽提取物後中毒死亡。該研究以每公斤2000毫克的牛油果籽提取物量計,發現老鼠服用後24小時內的死亡率高達八成。她又指,牛油果籽含有單寧酸,會阻礙人體吸收鈣及鐵。若要避免以上兩種有害物質,參考外國網站教人可先烘烤牛油果籽,再磨成粉食用,因果籽經烘烤過程後,內含的山埃毒性及單寧酸皆會消失。 ▲柳慧欣(受訪者提供) 血糖低不宜飲 腎弱恐抽筋 牛油果籽烘烤除毒後,又是否人人合用?柳慧欣指出,由於牛油果籽能降血糖,血糖低的人不宜飲用。 而且牛油果籽含鉀量高,腎臟較弱的人士若進食過量,可能會導致抽筋,「鉀負責掌管肌肉收縮,如果那人本身的鉀量高,都不太適宜飲牛油果籽水」。另外,牛油果籽富含維他命K,因此正服用薄血藥華法林(Warfarin)的人不宜食用,會與藥物引起相互作用。再者,果籽的化學結構與乳膠相似,對乳膠敏感的人士亦需小心食用。 除了牛油果籽荼,網上亦流傳牛油果油減肥法,每早空腹飲一茶匙可改善便秘,具減肥功效。柳慧欣表示,牛油果油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及血管有好處,亦可增加好膽固醇。但她提醒使用偏方的人士,飲用一茶匙的牛油果油後,需在其他飲食上扣減油分。 果肉最實際 食用營養高 不過,與其飲果籽茶或果油,不如直接食牛油果。柳慧欣指出,果油較昂貴,果籽的烘乾磨粉步驟亦相較繁複,認為食用牛油果肉最實際,具營養功效。牛油果肉富含維命他A、E,還有葉黃體素及玉米黃質,都是對眼睛有益的營養成分,能保護視力。 但她提醒,半個牛油果已有3至4茶匙油,因此不可當作「減肥恩物」,建議成人每周最多進食兩個牛油果,以免吸收過多油分。 文:鄧安琪 編輯:陳玥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減肥】想踢走冬日肥肉?營養師教授五招飲食祕決 令你越食越輕 【營養要識】豆腐多食無妨?痛風症患者, 脾胃,腎功能差人士慎食大豆製品 Read more

抗氧化麴酸劑量不明 甘酒美顏瘦身功效成疑

【明報專訊】潮流興懷舊,日本傳統飲品甘酒近期人氣高漲,被吹捧為「神仙水」,聲稱可滋補強身、減肥瘦身云云。甚至有護膚品加入甘酒成分,標榜有美白淡斑之效。孰真孰假? ▲甘酒護膚?——不少女性都注重皮膚的日常保養,到底除了塗護膚品,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養顏護膚?喝甘酒有沒有用?(kudou@iStockphoto) 大家對日本清酒該不會陌生,甘酒則可能比較少聽聞。甘酒是日本傳統飲品,大多以米麴和玄米(即糙米)或白米發酵而成。雖稱為酒,但其實只含小量酒精,甚至無酒精。註冊營養師盧綺欣指出,部分甘酒在釀製過程中,除了加入米麴,還有酒糟,但酒精濃度相當低,不足1%。 ▲盧綺欣(李祖怡攝) 麴酸常用於美白去斑產品 到底甘酒有什麼營養價值?對身體或皮膚有沒有好處?盧綺欣提到,其營養價值的來源主要是米,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另含有小量維他命B。碳水化合物會轉化為葡萄糖,為身體提供能量。而事實上,我們亦不難從日常膳食攝取到維他命B,肉類、雞蛋、五穀類等食物都含有維他命B雜。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續指,米麴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麴酸;麴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常見於美白、去斑等護膚產品。 ▲林嘉雯(李祖怡攝)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張群湘補充,甘酒類似中國的糯米酒,具有養血活血、祛風通絡、除濕養顏等功效。江浙一帶如上海,或者廣東的客家人都喜歡用它調養身體或產後調養。 ▲張群湘(資料圖片) 營養師:無食物可淡斑 維A、C助預防 甘酒熱潮吹到香港。日式商店、連鎖個人護理店、網上超市都找到不少以甘酒作招徠的飲品、保健品和護膚品。其中一種聲稱有美肌功效的即冲甘酒,含有麴菌、甘酒酵母、酵母菌、乳酸菌和天然米麴。盧綺欣表示:「此產品最主要營養來自碳水化合物,還額外添加了維他命B雜、乳酸菌等成分。」 這款即冲甘酒飲品標榜美白去黃,更聲稱15日見效,孰真孰假?不如先了解皮膚暗黃的成因。 ▲產品種類多——甘酒產品林林總總,包括飲品及護膚品,部分聲稱能美白淡斑。(鄭寶華、李祖怡攝) 林嘉雯解釋,皮膚暗黃的其中一個成因,與皮膚角質有關,尤其是40歲後的人士。「皮膚的新陳代謝,隨年齡增長而減慢。角質會囤積在皮膚上,當角質愈積愈厚,皮膚看起來色澤暗黃。」針對角質囤積致面黃,可以使用含果酸、水楊酸的產品,幫皮膚去角質。林對於甘酒能在短期內看到效果的說法存疑。她解釋,即使是藥用淡斑的產品,都要至少一個月才見到改善。盧綺欣補充,「色斑的形成是由於黑色素沉澱。沒有一種食物可以淡化色斑;不過,含豐富維他命A、C的食物有助對抗自由基的損害,減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從而減少黑色素沉澱,預防色斑生成。」 保質期逾一年 或非活性乳酸菌 另外,不少甘酒飲品稱可改善腸道健康,有些更標明加入乳酸菌。「產品雖列明含有乳酸菌,但相信不是活性乳酸菌。」盧綺欣解釋,若是活性,營養標籤通常會列明;活性乳酸菌須儲存於攝氏2至6度,否則質量會下降;此外,活性乳酸菌保質期一般很短,約5至21日。再看看產品的保質期超過一年,就推斷不是活性乳酸菌。她估計,乳酸菌並非活性,功效不及活性乳酸菌直接。 ▲(Butsaya@iStockphoto,設計圖片)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健康減肥】減肥冷知識 教你辨真假

只要在網上搜尋「減肥」、「瘦身」, 便會彈出各適其適的減肥方法或食譜。針灸減肥法﹖ 吃牛油果可瘦身﹖食肉可纖體﹖ betway体彩 高級營養師余思行強調, 這些網上流傳的減肥食療或飲食方法不可盡信。「 每個人的體質或食量都不同, 所以不能以同一個食療或餐單套用於不同人的身上,這些只是噱頭, 要小心選取是否適合自己。」 食肉減肥法是否健康? 早前有多位知名人士大力推崇的「食肉減肥法」 能有效達至減肥效果及保持健美。這個減肥法, 是每餐只可吃肉及菜,而碳水化合物或澱粉質(例如飯、麵、麵包) 都不可吃。營養師余思行指出,這「食肉減肥法」的確可以減磅, 但長久會導致健康出現問題,包括由於減少進食碳水化合物, 皮膚會變黃及乾、亦會使身體毒素積聚等。 最嚴重影響是由於進食太多肉類,對腸道負荷加重, 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故這項減肥方案並不理想。 牛油果未必能達至瘦身? 余思行稱,從營養師角度看,牛油果不屬瘦身適合進食的食物類, 反而是增加脂肪類食品。 原來吃一個牛油果已等於吃了360卡路里, 即相等於吃了八茶匙油。有研究指,牛油果如果仁般, 吃後會使人有飽肚感覺,而不再吃其他零食, 這只是錯覺使人以為可以減肥。因此, 牛油果吃得太多相反可使人變胖,而唯一好處是, 牛油果的脂肪是好脂肪,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所以牛油果是健康食品,但不可吃太多,每日最多只可吃四分一個。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肥胖系列】有片:食得精明 健康在望

Keep Fit一定要節食?Keep Fit一定無啖好食?這些減肥「金科玉律」已不入流, 今時今日只要「食得精明」,邊吃邊減肥可以說完全沒有難度。 余思行指,減肥並不等於節食 年約40歲的Ben自小已有胖胖身形的,由於父母是上海人, 家常飯總會加濃濃的油鹽糖等調味料。加上投身工作後, 常吃街外快餐,故體重一直有增無減。最高峰時有近260磅, 腰圍40吋。「其實我一直都想減肥,用了很多方法,包括節食、 戒食澱粉質、飲去水腫菜湯等,但效果不太理想。」 近年Ben的健康亦出現問題,包括血壓高, 經常有頭痛及頭暈情況。加上女兒兩年前出生後, 感到要保持身體健康才可照顧家庭,故決心減肥, 並尋求營養師及物理治療師協助。 betway体彩 高級營養師余思行指,減肥並不等於節食,「 識得挑選食物,才是減肥的智者」。她強調, 減肥亦必須三餐如常進食,缺一不可。只要食得精明, 亦能達至減肥效果。例如:吃雞肉不吃皮、檸檬茶走糖, 奶茶轉用脫脂奶等。 她說:「對每個減肥的個案,包括Ben, 我會先了解他們的日常飲食習慣, 在不影響他們的社交生活下調節飲食。從他們日常每餐飲食中, 盡量挑選那些可吃、那些不可吃的食物, 從而減少每日攝取500卡路里,一星期可望減一磅脂肪, 這已經很理想。」 經過半年的飲食調節, Ben已由260磅減至200磅左右。他表示, 減肥過程非常輕鬆。「我不用節食,反而學會如何精明飲食, 可保持食量又可達至減肥效果。例如,叉燒飯要瘦叉及走汁少飯、 多吃蔬果類等。現在人精神了,與囡囡玩時亦更開心。」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健康減肥】減肥消脂迎健康

「減肥」、「瘦身」是不少女士的人生目標。減肥除了令外表更容光煥發、更吸引外,其實令身體更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betway体彩 副院長陳煥堂醫生指,肥胖引起的身體問題,不單是關節疼痛,行動不便等,引發其他病症是全身性問題。肥胖人士很有可能伴隨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這些問題如沒有改善,久而久之,身體必然發出警號,各種長期病患或併發症有機會會一併出現。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肥胖問題,併發症包括:糖尿上眼損害視力、破壞腎臟及血管健康。而血壓長期過高亦會導致心血管、心臟受損等情況。所以陳煥堂醫生強調,肥胖引致的身體問題是非常廣泛及深遠,故絶對不容忽視。 香港人的肥胖情況亦令人關注,根據資料顯示香港有超過4成人士,BMI(體重指標)超過23或以上(BMI正常:18.5-22.9),情況不太理想。陳煥堂醫生指出,特別男士或年長人士,肥胖情況更為普遍,這可能與他們較為不注重運動及飲食有關,所以必須提升大眾的健康意識。 有見及此,betway体彩 於2016年底開始,在院內進行一個「Be Healthy Be Green健康綠活每一天」的計劃,為全醫院員工做簡單體檢及量度BMI,協助員工改善健康狀況及用正確方法減肥。 從BMI偏高同事中,有100名被邀請進行詳細的問卷調查了解飲食及生活習慣。另外,再從中挑選3名同事參與為期半年的免費減肥計劃。過程中有營養師提供健康餐單以及物理治療師教導適當的運動,從而提升員工健康意識。而計劃效果令人鼓舞,部分BMI超標(即過胖)的員工,參加計劃後體重已回復正常水平,員工對健康飲食及常做運動的意識亦大大提高。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有片:運動消閒】「HIIT狂操4分鐘 瘦身24小時」

【明報專訊】運動風雖然大熱,不過都市人較難抽出太多時間,所以短時間、高燒脂效率的HIIT(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強度間歇訓練)就備受熱捧,美國運動醫學院(ACSM)更預測,HIIT將成為2018年健身界熱門話題第一位。 其實HIIT在多年間不停進化,由當初每次要做接近20分鐘,進化到最新的4分鐘內做完,到底成效有幾高?時間縮短後效率會否大減?下面為你慢慢拆解。 ■運動處方 短時間收身 ‧初學者先做低運動量運動,例如緩步跑、踏單車等,為肌肉熱身 ‧留意高強度運動與低強度的運動時間 ‧注意動作以免扭傷關節及拉傷肌肉 ‧如體力不支切勿勉強,否則容易受傷 後續24小時 提高新陳代謝 HIIT在外國已流行多年,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林嘉舜指出,HIIT是一種短時間內完成的無氧運動,當中的動作主要集中鍛煉上身或下身,同時包含大量跳躍動作。「HIIT的特點是令運動者在短時間內,重複做出運動量極高的動作,從而令身體進入無氧狀態。無氧狀態下會大幅增加熱量消耗量,提高燃燒脂肪的效率。」由於無氧運動後,身體會出現後燃效應(afterburn effect),為了加速修補受損的肌肉、排除在肌肉內的乳酸,以及「還氧債」來重新回復體內的氧氣儲備,便會自動提高新陳代謝速度,而這情况會持續24小時,較不少運動為高。 而相比跑步、行山等運動,HIIT除了運動時間短,另一特別之處是心率數值在運動期間的變化,一般運動最大心率數值(MHR),建議為66%至70%;但林嘉舜表示,HIIT的MHR數值最高可達95%,「通常做HIIT過程中,MHR的數值應該保持80%至95%之間(高強度動作),就算在運動的『休息』期間,其MHR都應該維持在60%附近(即低強度動作及頻率較慢的動作),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因為如果強度不足,便無法利用後燃效應來加快新陳代謝,未能達到預期的消脂效果」。 高強度動作 愈長時間愈消脂 現時坊間興起的4分鐘版本,會否因時間太短便無法收身?林嘉舜說雖然確實會影響收身效果,但大前提是體力足夠。「對於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高強度訓練已非易事,更何况是不間斷地做?所以縮短時間,對新手亦有一定吸引力。另外,HIIT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亦要由整套動作中,高強度及低強度動作所佔時間決定。」 「舉例如果兩組HIIT動作同樣以10分鐘為目標,運動A的模式是輪流做20秒高強度動作及10秒低強度動作,運動B的模式則是輪流做40秒高強度動作及30秒低強度動作。由於運動B整體的低強度運動時間較長,所以雖然兩者同樣是做10分鐘,運動A的消脂效果會比運動B更加明顯,所以如主要是縮短低強度動作的時間,同樣能夠達到不錯的消脂效果。」 新手亂做 易傷筋腱關節 雖然HIIT有快速消脂效果,但運動時涉及大量高強度動作,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林嘉舜指尤其是對於一些少做運動的人,肌肉力量水平較低,貿然做HIIT很容易令肌肉、筋腱及關節勞損。「所以在HIIT運動前,必須先做低運動量的運動熱身,例如緩步跑、踏單車等;如做HIIT的過程中,發現體力不支便應停下,否則很容易受傷。同時,HIIT的跳躍、屈膝動作比較多,必須留意動作要正確,否則可能因屈膝時膝蓋太前,或跳躍時膝蓋內彎,而引致受傷。」此外,有心血管問題或高血壓人士,亦要先諮詢醫生意見,才可以開始做HIIT運動。 ■示範動作 新手做HIIT 高+低強度各30秒 坊間流傳多種不同版本的HIIT運動,林嘉舜表示,不同的HIIT訓練節奏都不同,所以必須評估自己的體能是否足以應付。對於一心想收身的人,他建議可先由30秒高強度運動配合30秒低強度運動的HIIT訓練開始,以減低身體負擔。另外,亦要留意如果涉及使用手掌支撐身體的動作時,留意手腕受力情况,最好使用輔助掌上壓的工具,以減輕手腕所承受的壓力。 以下介紹一些簡單的HIIT動作,用家可以30秒強/30秒弱的循環作基礎來練習,以達收身效果。 熱身運動 1.開合跳 做法:雙手放下,雙腳合上,站立成一直線。輕輕跳起,雙腿打開至較肩膊闊,雙手伸直向外翻起至頭頂,着地時手掌合十與身體成一直線,然後再跳起回復站立姿勢,重複動作。可在HIIT訓練前做開合跳,約2至3分鐘 循環運動 2.高抬腿 做法:站立後提起前臂掌心向下,屈曲至手踭成90度,提起左腳至左膝撞到左手手掌後放下,再提起右腳至右膝撞到右手手掌後放下,重複動作。留意上身腰背須保持挺直,非提起的腿則可屈膝,不宜站直 目的:訓練下身為主 3.深蹲 做法:雙手伸前並重疊雙掌,雙臂保持水平,雙腿跨開齊肩闊,上身蹲下直至膝蓋成90度,或大腿肌肉有拉緊的感覺為止,之後再站立,重複動作。須留意深蹲時雙膝位置不能超過腳尖,同時腰背須挺直,上身不能彎曲 目的:訓練下身為主 4.登山跑 做法:先在地上做出掌上壓的姿勢,之後左腳抬起至心腹之間位置,腳尖觸地,然後伸直,右腳重複動作 目的:訓練全身肌肉 5.俯後撐 做法:先屈膝並以雙手按在地上支撐身體,雙腳彈起向後伸直,令身體成掌上壓姿勢,再彈起下半身並屈曲雙腳回復最初姿勢;雙腿發力讓身體向上輕跳,雙手向上伸直並合十,屈膝回復至最初動作,重複以上動作 目的:訓練全身肌肉 示範: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學員謝志豪 文:勞耀全 圖:楊柏賢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