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早期病徵、成因、治療等6個問題 警號:小便帶血、無痛楚 膀胱癌早醫保膀胱

【明報專訊】近日接連診治數名膀胱癌患者。相對其他較常見的癌症:如肺癌、乳癌或大腸癌,一般較少人提及膀胱癌。一旦確診,病人最關心是可否保留膀胱?可否不用造口和尿袋?膀胱癌治療有沒有新發展?綜合了數個最常遇到的問題作深入解說。逾75%患者65歲以上-男女比例4:1-根據香港癌症資料庫資料,2018年共有475人確診膀胱癌,逾75%為65歲以上長者,當中又以男性比例較高(男女比例約為4:1)。2018年有199人死於膀胱癌。膀胱屬於泌尿系統一部分,是一個空心肉質器官,負責收集和儲存尿液,處腹部下方。尿液在腎臟製造後,通過兩條輸尿管輸送到膀胱並儲存起來,到了膀胱感到滿溢的時候,就會經尿道把尿液排出體外。 Read more

磁力共振新技術 膀胱癌睇真啲

【明報專訊】影像檢查,對膀胱癌的診斷和治療十分重要。近年,多參數磁共振成像(mpMRI)技術迅速發展,成為膀胱癌其中一樣重要的影像檢查,讓醫生在術前更準確預計手術切除的範圍及深淺,減低殘留癌細胞風險,從而降低復發及死亡率。 在香港,膀胱癌每年有超過400宗新症,男性患者明顯比女性多,比例約3比1,常見於55至70歲人士身上。約80%的確診患者,皆屬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即淺表性膀胱癌(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癌細胞只長在黏膜或黏膜下層。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是淺表性膀胱癌的標準治療。 分辨侵蝕程度 mpMRI八成準 傳統診斷主要依賴電腦掃描,但它未能準確診斷肌肉層侵蝕的程度,準確度約35%至55%;磁力共振可以預先估計肌肉層的侵蝕情况,讓醫生在術前更好好計劃。而現在使用的多參數磁共振成像mpMRI,能更精準分辨癌細胞侵蝕的程度,準確度高達85%。 為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減低復發風險,2018年日本腹部放射線學會、歐洲泌尿影像學會和歐洲泌尿學會,基於mpMRI報告和數據評分系統(RADS)應用於乳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等成功經驗,共同署名發表「膀胱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vesical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VI-RADS)。VI-RADS對膀胱mpMRI檢查設備和技術要求提出了指導性建議,對MRI設備、技術規範、掃描參數及評估分類標準制定了規範,適用於從未接受過治療,或曾接受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的患者。 顯示腫瘤影響範圍 有助術前規劃 VI-RADS使用5點評分系統,為患者在接受治療前評分,來確定是否存在侵蝕性膀胱癌。它適用於原發性或復發性腫瘤的檢測、定位和準確分期,包括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和肌肉浸潤性膀胱癌之間的區別。而mpMRI可以顯示腫瘤局限於黏膜或黏膜下,有助醫生在手術前規劃,選擇合適手術;以及提供膀胱肌肉層侵蝕風險概率、確切位置和程度。 VI-RADS專家組強調,mpMRI克服了CT電腦掃描的局限,改善膀胱癌的診斷和準確分期。由於mpMRI具有極佳的軟組織對比度,除顯示腫瘤形態外,也提供組織細胞和血管的功能信息,並能區分肌肉和腫瘤周圍炎症的信號強度嚴重性和纖維化程度,從而降低假陽性機會率。此外,mpMRI無輻射,對於有計劃生育的年輕患者,意義尤其重要。 總括而言,VI-RADS有助於推動膀胱癌的診斷、分期、侵襲性預測和療效評估,而規範化的數據可在不同醫療單位間的互認、共享影像,節約醫療資源,也為基於醫學影像大數據的人工智能提供方便收集的醫學數據。 文:崔家倫(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編輯:廖偉龍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膀胱癌警號——無緣無故無痛血尿 最佳男主角:心臟病人排血尿 膀胱癌先兆? 最佳男主角:灌藥水浸泡膀胱治癌 【有片:男性健康】尿頻,點止前列腺阻路 膀胱、尿道、焦慮也可作怪 【肝炎與肝癌】新電療隔山打牛 激活免疫系統抗癌 Read more

膀胱癌警號——無緣無故無痛血尿

【明報專訊】血尿是膀胱癌一大警號,最大特點是無痛,而且無緣無故發生。有些人出現血尿是因為劇烈運動、過分勞累或結石而引起,會同時出現腹痛、腰痛、惡心、嘔吐等徵狀;膀胱癌的血尿卻多是無緣無故發生而且無痛。如果早期不處理,最後會出現小便困難、疼痛,甚至無法排尿。 治療癌症,現在目標不僅是清除癌細胞,更希望保留器官及其功能。幾十年來,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URBT)是淺表性膀胱癌的標準治療,目的是要將淺表癌腫瘤完全切除,並提供組織作化驗斷診,為癌症腫瘤分期。 多種切除術 徹底清除癌魔 不過,TURBT主要用於未侵蝕的膀胱癌,未必可以完全切除腫瘤底部,加上將腫瘤細胞切得零碎,令腫瘤細胞組織受破壞,無法提供理想的病理組織作分析,影響評估分期的準確度,癌細胞亦可能進入血液及傷口繼而擴散。研究顯示,TURBT最終癌細胞組織遺留率(Residual rate)高達35%。腫瘤碎裂分散並沉積在膀胱內,伺機「萌芽」,導致疾病早期復發。 而經尿道整塊膀胱腫瘤切除術(en-bloc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ERBT)或水刀(Hybridknife bladder tumo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BTESD),可完全切除腫瘤,保留腫瘤結構,病理科醫生更容易診斷肌肉侵蝕程度,希望減少遺留的癌細胞,減低病人需要再做手術的風險。而mpMRI精確的成像技術,有助保留膀胱的三聯治療(bladder-sparing trimodal therapy,TMT),即手術、放療、化療,徹底清除腫瘤。 相關文章: 最佳男主角:心臟病人排血尿 膀胱癌先兆? 最佳男主角:灌藥水浸泡膀胱治癌 【有片:男性健康】尿頻,點止前列腺阻路 膀胱、尿道、焦慮也可作怪 【肝炎與肝癌】新電療隔山打牛 激活免疫系統抗癌 【男性健康】最佳男主角:96歲就不能動手術? Read more

最佳男主角:灌藥水浸泡膀胱治癌

【明報專訊】男士踏入老年以後,泌尿系統或會漸漸產生若干問題,包括小便困難及尿頻等;如果同時伴隨沒有痛楚的血尿,或兼有體重減輕時就要小心,因為可能是膀胱癌的徵兆。我曾接觸過本身體格健康的病人,無故出現血尿,幸好盡快求診,才能揭發原來病人有膀胱癌。其中一個病人的腫瘤約3厘米大,屬於原位癌,須以手術配合化療醫治。這個病人因發現得早,所以仍可保留膀胱,毋須整個切除。 膀胱癌徵兆——男士踏入老年以後,如小便伴隨沒有痛楚的血尿,或兼有體重減輕,就有可能是患上膀胱癌的徵兆。(vchal@iStockphoto 膀胱癌患者以男性為主,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2012年的新症當中,男性佔282宗,女性則為102宗。現時已知的風險因素有不少,如有吸煙習慣,可增加5倍患病風險;而經常接觸化學製品如染髮劑,或是有遺傳因素,都會較旁人更易得病。如果患上的是非侵蝕性膀胱癌,可以接受化療,但做法並非打針或口服藥,而是在尿道插入軟管並灌入化療藥水,浸泡整個膀胱。 復發率達八成 也有患者要接受膀胱內卡介苗免疫療法(BCG),做法與化療相同,主要是作為術後治療,目標是讓身體產生抗體,殺死癌細胞,希望減少復發風險。BCG或會為患者帶來發燒或膀胱赤痛等副作用,有需要時醫生會處方止痛藥來紓緩。假如是肌層浸潤性(muscle-invasive)膀胱癌,為了防止患者的癌細胞擴散,或有需要切除整個膀胱。他們之後可以將輸尿管駁到小腸,並在小腹處造口及安裝小便造口袋,讓他們藉此排尿。此外,患者亦可選擇採用人造膀胱,便可毋須隨身攜帶尿袋。 要注意的是,由於膀胱癌的復發率高達七至八成,所以即使完成種種治療,仍要保持每3個月檢查一次。若是情况穩定,此後每半年亦要覆診,了解癌症有否死灰復燃。 文:傅錦峯(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香港男士健康學會召集人) Read more

排尿辨色 隱藏健康密碼 血尿事小?隨時癌先兆

尿液有不同顏色、氣味及稀濃度,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因當天喝過或進食的東西,影響排尿的顏色及氣味。雖然世上並沒有健康尿液的標準,但從尿液中,的確有可能看出一點端倪。 (圖:Good_Studio@iStockphoto) 根據最新文獻顯示,服用薄血藥的病人,可能會通過小便將潛藏的泌尿系統隱疾反映出來,所以病人不應掉以輕心。若有血尿情况出現,便應找專科醫生及早求醫,作進一步的詳細檢查。 小便成分主要為水分及氮化物等排出體外的代謝廢物,每天喝水量及進食食物種類,都會影響小便顏色、氣味,甚至成分。小便顏色通常為淡黃至深黃色,但若出現血紅色或像普洱茶般的深啡色,就應多加留意,前者可能與感染或癌症有關,後者或是肝膽疾病的徵狀。 今年Urology醫學期刊114期發表一份文獻,團隊就22項研究加以分析,在17.5萬名服食薄血藥病人當中看看他們的血尿風險,同時亦比較了5款近代最常用的薄血丸或通血管藥(即亞士匹靈、華法林、達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及氯吡多)。研究顯示,服用達比加群酯的病人出現嚴重血尿的情况,比服用華法林的病人高出近200倍,服用氯吡多則比服用亞士匹靈高1.2倍。另外,經檢查後發現,有血尿問題的人當中,患上泌尿系統疾病的病人有44%,患癌症的則有24%。 由此可見,若病人正在服食上述藥物而出現血尿,薄血藥可能將病人潛藏的泌尿系統隱疾或癌症反映出來,如泌尿系統結石、惡性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等。所以,大家不應掉以輕心、忽視血尿,應找專科醫生及早求醫。醫生會為病人掃描腎臟、泌尿系統,以及檢查小便等,看看有沒有癌細胞、生結石等情况,再作進一步治療。 屙血尿一年懶理 確診膀胱癌轉移 事實上,有不少市民在出現血尿時,起初會以為只是發炎,而自己購買藥物「治療」;有些男士會誤以為是性病,怕尷尬而拒絕求醫。曾有一名50多歲的男士因盆骨痛而前往看骨科醫生,照X光後發現為癌症轉移,要轉介至泌尿外科。但其實該男病人的血尿徵狀已有一年,最後確診為膀胱癌,由於延遲求醫,癌細胞已擴散,無法根治。 膀胱癌大致分兩類,包括「表淺性」,即癌症在膀胱內壁淺層,以及浸潤性膀胱癌,即癌細胞已侵蝕至膀胱深層肌肉。早期的治療方法相對簡單,可透過內視鏡經尿道進入膀胱內將腫瘤切除,術後須定期檢查以減低復發率。而第二類即浸潤性則須切除整個膀胱,由於膀胱用來儲存尿液,手術切除後,病人就須掛尿袋或靠「假膀胱」,排出腎臟製造出來的尿液。 沒有標準——世上沒有健康尿液的標準,但其顏色可看出一點端倪。(圖:Giorez@iStockphoto) 掛尿袋vs.假膀胱 掛尿袋為傳統的做法,醫生會為病人開一個造口,將輸尿管與部分腸道的一端相連接,腸的另一端則縫於腹部的一個造口上,尿液便直接從造口流至於腹部的「尿袋」內。而最近十多年亦有「假膀胱」的做法,醫生會將部分腸道作成假膀胱,再接駁輸尿管。但由於腸並不能像膀胱般「收縮」,病人並未能排清尿液,須「插喉」將剩餘尿液排出,更要自己清洗腸的分泌物,避免發炎及結石等情况出現。據醫學回顧研究及臨牀經驗,由於病人並不接受定時插喉導尿及清洗假膀胱,在過往十年中選擇做「假膀胱」重建手術的病人不是很多。 從以上個案可見,血尿可顯示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統疾病。市民平日除了應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外,一旦有血尿等身體不適,便應立即求醫,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 文:林建文(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男性健康】最佳男主角:96歲就不能動手術?

【明報專訊】何伯伯(化名)走進診症室時,行動靈活,毋須使用拐杖,精神奕奕,真不像一個九十六歲的老人。他一向身體健康,但在一年前開始無法排尿而要插尿喉,令他十分不適,很不喜歡這樣子,於是在家人陪同下前來泌尿外科,聽聽我的意見。之前有另一位醫生為他診斷,估計是前列腺增生,問題不大,惟用藥亦沒有太大改善;於是我向家屬建議,可以植入前列腺支架,作用是撐開尿道,不再受阻,之後便可自行排尿了。 (圖︰paylessimages@iStockphoto,設計圖片) 尊重病人意願 考慮風險 家人也有顧慮,畢竟何伯伯一把年紀,接受前列腺支架植入手術時即使是用「監察麻醉MAC」,會否也有生命危險?但他們很尊重何伯伯的意願,加上評估過後,預計手術風險不高,於是我便聯同麻醉科醫生動手術。說起來,我還是第一次為這麼大年紀的人動手術,最擔心是家人會否帶來壓力?幸好他們很明白事理,事情很順利展開了。 手術中發現潛藏膀胱癌 進入手術室,我們先以膀胱鏡檢查增生情况,再安放前列腺支架。沒想到這一檢查,竟發現何伯伯原來有個約三厘米的膀胱腫瘤(不是前列腺腫瘤),像個活塞似的堵塞膀胱頸位置,不止無法擺入前列腺支架,更要立即對付癌症,以免擴散。 年老非放棄積極治療理由 幸虧何伯伯的膀胱癌未算嚴重,沒有擴散;刮除腫瘤後,便可「根治」,我們亦同時處理了前列腺增生問題。兩個疾病一起出現,實屬少見,手術後,何伯伯三天後已出院,不止處理了癌症,而且可順利排尿,重拾生活質素。事後回想,幸好當時堅持要為何伯伯做膀胱鏡檢查,沒有因為他年長而心軟,才能夠找出潛藏的膀胱癌;要是拒絕為他治療,除了他餘生要繼續插尿喉,癌症亦可能在幾年後擴散,令他更為痛苦。 何伯伯的個案很罕見,也告訴我們,年老並非放棄積極治療的理由,只要患者身體條件許可,亦能接受手術。選對了方法,不止讓患者治了病,還可以舒適地生活,這亦是為醫者的責任。 文︰傅錦峯(香港男士健康學會召集人、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最佳男主角:心臟病人排血尿 膀胱癌先兆?

【明報專訊】膀胱癌較常出現在男性身上,成病原因多與遺傳有關,另外經常接觸化學製品如染髮劑,亦可增加患病風險;有吸煙習慣的人士,更可增加幾倍患病風險。不過,亦有些個案是難以辨明原因的,患者必須對徵狀提高警覺,才可避免惡化。 五十歲的Peter(化名),生活習慣正常,沒有吸煙習慣,最近無故出現血尿,無其他徵狀,一星期後他急急求診,安排入院,在麻醉科專科醫生監察麻醉的安全、無痛情况下,經尿道進行膀胱內視鏡檢查,發現膀胱有三厘米的腫瘤,憑經驗評估很大可能是惡性腫瘤,於是安排Peter翌日立即做手術。Peter的腫瘤雖然大,但未入侵肌肉層,所以毋須整個膀胱切除,可以用內窺鏡割掉腫瘤,隨即進行化療,減低復發風險——膀胱癌的復發率甚高,可達七至八成,因此患者在治療後,每三至四個月要檢查一次,兩年後每六個月檢查一次,比起其他癌症檢查頻密得多。 非侵蝕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主要是進行膀胱內化學治療(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chemotherapy),經尿道插入軟管,灌進藥水,直接浸泡膀胱,術後進行一次即可。此外,有部分高危患者亦要進行膀胱內卡介苗(BCG)免疫療法,是一種免疫系統治療,於手術後六星期開始,六次為一個療程,以導管將卡介苗輸送到膀胱,藉以令身體產生免疫力殺死癌細胞。膀胱內化學治療及膀胱內卡介苗免疫療法均要把藥直接灌進膀胱,但必須分開進行,才有療效。這種化療沒什麼副作用,但膀胱內卡介苗免疫療法可能令患者膀胱赤痛或發燒,有需要時可使用止痛藥輔助,是高危膀胱癌的標準治療。 服薄血藥 血尿徵狀提早顯露 血尿是膀胱癌的明顯徵狀,Peter的腫瘤生長迅速,幸好他沒有拖拉,盡快求醫;但小王(化名)便十分大意,他本身有心臟病,長期服用薄血藥,排血尿已達一年,最近才作檢查,發現膀胱有一厘米的腫瘤。或許你會奇怪,小王有徵狀達一年,為何腫瘤體積反而比Peter小?主因是小王正服用心臟科專用的薄血藥,令他血尿徵狀提早顯露,於是在病發初期便可揭發病情。若然患者服用的是抗血小板藥,亦可以有相同情况。因此,有服用心臟科藥物的人士,無故排血尿,就要多想一層,趕快向醫生查詢,勿耽誤病情。 文︰傅錦峯(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香港男士健康學會召集人) Read more

【有片】帶痛:或生結石 無痛:癌作怪? 屙血尿 唔痛驚過痛

【明報專訊】尿尿後,駭然發現廁盆染紅,大吃一跳。 血尿常見於40至80歲人士,同一徵狀,不同年齡病情大不同。年輕人血尿,大都是泌尿道結石引起,老年和煙民,就要擔心癌症來襲。 血尿,可以是內科,即腎科的疾病,亦可能是外科,即泌尿外科的問題。血尿究竟有何病因?如何分科? 血尿未必看得見? 「肉眼看不見的血尿,只是透過驗尿時發現紅血球,大多數是內科問題,轉介腎科跟進。」屯門醫院泌尿外科部副顧問醫生楊協和舉例指出,顯微鏡或試紙才能測出的血尿,可能是腎小球出現隙縫穿孔,導致紅血球泄漏。 至於看得見的血尿,多數是泌尿外科疾病,問題可能是出於腎臟、輸尿管、膀胱、前列腺,甚至是尿管。 ◆腎臟﹕結石、腫瘤、炎症 ◆膀胱﹕結石、腫瘤、炎症 ◆前列腺﹕前列腺肥大、炎症、腫瘤 ◆尿管﹕結石、腫瘤 「血尿伴隨痛楚,很大可能是結石,所以病人要留意自己有沒有出現痛楚,以及哪一個位置出現痛楚。」楊協和提醒,結石、腎腫瘤可發生在男或女性身上;另外,男士獨有的前列腺問題,女士常見的尿道炎,都可能導致血尿。 不同階段的血尿,能否反映不同疾病? 「小便前、中段帶血,多是前尿路問題,而中、後段有血,偏向是腎或前列腺的問題。」然而,楊協和指出,究竟是前、中、後段出現血尿,其實不容易判斷,所以不能作準。 顏色深淺未必反映病况 另外,可否從血尿顏色的深淺,判斷病情嚴重性? 「血色濃淡未必能反映病情嚴重性,舉例說,結石割損尿道,可能會流很多血;而惡性腫瘤可能只是一小處流血。」 一旦懷疑是腫瘤,視乎不同位置進行不同檢查。腎腫瘤可以透過電腦掃描或腎穿刺確診。楊醫生指出,抽取腎組織,透過皮外穿刺,從背部插針入腎臟抽取組織化驗。若懷疑是膀胱癌,就要由尿道伸入膀胱鏡做檢查,膀胱鏡可以由尿道上至膀胱,有些甚至可以上至輸尿管及腎盂,利用內窺鏡觀察有沒有異常組織。 不幸確診膀胱癌,如非入侵性,只需將腫瘤刮除。楊醫生表示,若屬入侵肌肉性膀胱腫瘤,就要將膀胱切除,然後利用一截小腸充當人造膀胱,接駁輸尿管和尿道。 文:鄭寶華、陳雅君 圖:黃志東、Giorez、Janeness@iStockphoto 編輯:王翠麗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 www.mingpaohealth.com/doc.htm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