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聖誕、元旦、除夕、農曆新年接踵而至,叫人心情興奮又期待。佳節當前,難免聚餐頻頻,狂歡過後出現消化不良、胃脹、便秘等腸胃狀况怎麼辦?糖尿病、腸道敏感、腎病人士又有什麼方法吃得開心又放心呢?要記住,暴飲暴食不單止令體重直線上升,更有機會導致三高、脂肪肝等問題;立即向醫生、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專家了解節日飲食宜忌、狂歡過後運動「急救術」等,讓大家吃得健康也開懷! 大時大節少不免跟家人朋友聚餐慶祝,歡度佳節的同時要避免暴飲暴食,以免節後出現消化不良、胃脹、便秘等腸胃問題。(網上圖片) 節日飲食宜忌 糖尿病患者要懂得「揀飲擇食」 【有片】點揀健康朱古力、糖果? 想送禮?甜蜜蜜的朱古力、糖果是不少人的熱選。不過,在選擇這些甜食時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呢?營養師教路,拆解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和進食分量都要得宜,即睇點揀朱古力、糖果,可以食得「有營啲」! 【糖尿飲食】節日美食當前要戒口兼控制血糖?營養師:糖尿病人「識飲識食」食得開心又放心(有片) 節日一個接一個,聚餐亦一個接一個。平日飲食要戒口的糖尿病人,怎樣在節日當前吃得盡興呢?有醫生就甜品、生果、酒類等分享「識飲識食」建議,營養師還提供多項糖尿飲食貼士,既可有效控制血糖,也可以在大時大節享用美食。 【糖尿飲食】不想血糖飇升?糖尿病人為三餐計計數 節日美食吃得開懷(有片)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揀飲擇食已是日常生活的指定動作。對糖尿病已有多年研究經驗的營養師指,計算食物分量十分重要,尤其是面對大量美食,更加要不忘「計數」,即使外出用餐,亦能做到盡興又安心! 【海味營養一覽】鮑魚、花膠、海參、瑤柱營養豐富 注意烹調慎防高鈉高脂陷阱 正所謂「冬大過年」,即使疫情下仍有不少人選擇參茸海味作為冬至飯的烹調材料。常見海味例如海參、花膠、鮑魚、瑤柱等均含有豐富營養,但海味的營養陷阱通常在於加入過多調味料,令菜式變得高脂及高鈉,烹調時要留意什麼呢? 新年油器食得精 煎堆切半唔爆表 今年1月已是農曆新年,想起傳統的煎堆、油角、芋蝦、笑口棗等新年小食便教人期待不已!營養師盤點6種傳統油器的熱量,究竟哪種最邪惡?哪種最「抵食」?自家製又會否健康一點? 【有片】營養標籤要識睇 健康有禮—餅乾、麵食有選擇 很多人都會選購餅乾、麵食等禮品送給親朋,不過在揀選餅乾和麵食時,原來單是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已經大有學問。尤其要送禮給長輩或患有「三高」等人士,怎樣才能夠送禮兼送上健康呢? 【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近年流行各種不同的減肥方法,例如斷食、生酮飲食法等,近年亦興起以蔬菜代替碳水化合物的「仿飯減肥法」,透過進食外觀與白飯相似的蔬菜,減少熱量和澱粉質的攝取。「仿飯」是什麼?營養師提醒,進行「仿飯減肥法」除了要注意以下3點外,也非人人適合,尤其是腸道敏感、腎病、糖尿病患者更要多加留意…… 經常外出用膳 易墮 5 個飲食陷阱 營養師教你飲食小改變 由內「營」到外(內附3日健康餐單) 節日假期接連外出用膳,容易墮入 5 個飲食陷阱,包括鹽分攝取過多、飲水少及蔬果量不足、多飲高糖飲料例如含糖咖啡、檸茶及珍珠奶茶等、經常吃煎炸食物,以及食無定時等,對身體內外健康都會構成不良影響。不妨參考營養師提供的健康餐單,把握在家的時間,吃得更清淡健康。 節日過後「急救」腸胃!免受消化不良、胃脹等困擾 【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醫生表示,吃得太急、太飽、太肥膩,飲用含咖啡因或有氣飲品,又或飲酒、食煙等,都與消化不良息息相關。聚餐吃得太豐富導致消化不良?醫生整理出以下5大建議,於節日前後提醒大家。 【消化不良】胃氣脹、胃痛、胃酸倒流 氣滯皆因暴飲暴食、思慮過度?中醫教改善脾胃氣滯 本身脾胃不佳的人士,聚餐時要多加留意食物的選擇,少吃肥膩、多油、太甜的滋膩食物,以免妨礙消化。同時建議採取「少食多餐」的模式,避免一次過進食大量食物,更不應暴飲暴食。用餐時要要細嚼慢嚥,不要吃得太急,或一邊進食一邊喝湯水、不停講話等,否則除了容易吞進過多空氣外,如果食物未充分嚼碎便進入胃部,便會增加胃腸負擔。 【便秘】3個簡易運動天天做 踢走便秘 排便暢順 無論是節日聚會,抑或盆菜、自助餐等大多「少菜多肉」,攝取過多動物脂肪而纖維太少;加上期間飲水量不足,或會導致大便較硬而難以排出。其實只要天天做一些簡易小運動,已有助促進腸道蠕動及強化肌肉力量,再配合攝取足夠的纖維和水份等飲食習慣,便可大大改善便秘問題。物理治療師示範了以下3個對紓緩便秘有一定效果的簡易運動,以供大家參考。 運動減重 怎樣做最有效? 【肥胖系列】減肥運動要訣 避免體重反彈 假期太放肆,過後就要下定決心瘦身了!減肥不能單靠控制飲食,還要配合運動,才可提升減肥效果,且避免體重反彈。有效的減肥運動必須包括帶氧運動、肌肉訓練及伸展運動,運動時間的長短及強度亦要達一定水平,才能見效。物理治療師張子偉解釋,跑步、游泳及踏單車都是理想的帶氧運動。那麼,初開始運動,應保持哪種時間長度及運動強度呢? 【跑步】超慢跑每分鐘180步減膝關節受力 注意4原則 配合HIIT訓練增減肥效果 日本和台灣流行超慢跑,跟着節拍以「慢」取勝,被稱為神奇瘦身跑法!另一邊廂,在香港的運動場上,快跑力有不逮,跑得慢又擔心被人笑「龜速」,究竟要點跑,燒脂才最明顯? 【減肥有法】帶氧運動中游水減肥效果顯著?活動熱量消耗計算有法 專家指出,相比其他帶氧運動,游水減肥效果更顯著,能同時鍛煉肌肉和心肺。哪一種泳式減肥最有效?冬泳會否消耗更多熱量? Read more

【減肥】BMI 25以上屬肥胖 醫學瘦身新招:藥物、縫胃手術、新一代減肥胃水球知多啲

【明報專訊】香港肥胖學會發表報告,自疫情爆發至今,近四成受訪者體重比2019年增逾一成!純粹是在家工作、少運動惹的禍?翻閱衛生署2014至20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有一半港人屬超重或肥胖,反映問題一直存在。不少人以減肥為終身事業,為何努力節食和運動卻瘦不下來?當肥胖引起併發症,就可能要藥物或手術幫助。究竟醫學瘦身有何新招,包括藥物、縫胃手術、新一代減肥胃水球的治療又是怎樣的呢? BMI達25屬肥胖 減肥醫學瘦身新招知多啲 肥胖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二型糖尿病等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亞洲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3以上屬超重,25以上為肥胖,世衛已將肥胖列為慢性疾病。 要踢走肥胖,控制飲食與恒常運動很重要;但香港肥胖學會主席、外科專科醫生徐俊苗表示,有時並非單靠兩者就可達到持續減重的效果。不少因素並非患者能夠控制,當中「生存機制」尤其關鍵。他解釋,節食和運動令熱量攝入量減少、消耗增加,體重開始下降時,身體為了避免偏離「平衡」,會觸發生存機制,體內「飢餓素」(ghrelin)上升增加飢餓感,抑壓食慾的「瘦素」(leptin)則會減少,「慢慢食多了都不自覺,令體重反彈」。 亦有研究發現,睡眠不足及減肥持續一段時間後,瘦素會下降、飢餓素上升,令肥胖人士更難減肥。一連串身體機制提升了減肥難度,患者或需尋求藥物或手術幫助。 用藥刺激飽肚信號 需飲食運動配合 BMI逾27.5可考慮藥物或其他治療,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袁美欣指,輕微肥胖(BMI<27.5)大多因不良生活習慣引起,可從生活方面調節,「但當BMI很高,甚至已出現肥胖併發症,要盡快用更有效方法減磅,否則(患者)很難開始做運動,無法運動又不能減磅,變相惡性循環,就要用藥衝破障礙」。 「下丘腦主宰身體很多基本功能,包括體重、能量管理等,當中有飽肚信號和飢餓信號,若荷爾蒙如飢餓素刺激飢餓信號,就會感到肚餓,而腸泌素GLP-1、瘦素、POMC等就會使人感覺飽肚。治療肥胖,就要刺激飽肚信號,並阻擋飢餓信號。」袁美欣指現時香港已註冊可用作肥胖症治療的藥物有4種,包括芬特明(phentermine)、納曲酮(naltrexone)/安非他酮(bupropion)、奧利司他(orlistat)及利拉魯肽(liraglutide),會根據患者情况而選擇。 「對於嗜甜患者,安非他酮與納曲酮的組合可能較有幫助。」袁美欣解釋,這兩種藥本身各自用作戒煙戒酒,用在減肥上可降低對甜食的渴望。藥物今年初才獲准在港使用,是最新用於治療肥胖症的藥物。兩者都針對可令胃口減弱的神經元POMC,安非他酮還可刺激多巴胺,更快增加滿足感,減少從食物獲取滿足感的需要;副作用有口乾、心跳加快、血壓上升、便秘等,不適用於25歲以下或65歲以上人士,以及情緒病、心臟病患者。 糖尿專用新藥 減磅中位數達17% 一般減肥藥物的減磅中位數為原本體重7%至10%,去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審批二型糖尿病藥物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用於肥胖症治療,其減磅中位數可達17%,「是目前成效最顯著的藥物」!但袁美欣補充,現時本港僅可用於二型糖尿病患身上。 司美格魯肽是利拉魯肽的進階版,病人從每日注射一針,變成每周一針。兩者都能模仿GLP-1,抑制食慾,「食物去到迴腸,腸道會分泌GLP-1,通知身體已有足夠食物在腸胃,大腦接收到信息後,就會產生飽肚感,並刺激胰島素分泌,減慢腸胃蠕動,增加飽腹感」。不過藥物導致腸胃活動減慢,可能會帶來飽滯感、作嘔作悶、便秘或肚瀉等副作用。 治療肥胖症,還可使用歷史悠久的芬特明,可促進代謝、抑制食慾;以及俗稱排油丸的奧利司他,阻擋腸道吸收油分。 袁美欣強調治療成功並不單靠藥物,曾有病人接受藥物治療後,體重大減40磅,但亦有個案因為副作用,用藥效果不理想,「很多人誤以為,醫生開藥吃完就會瘦,其實真正要醫好肥胖症,需要多方面配合,病人要付出努力,調節飲食與運動」。 縫胃限食量 毋須切胃可還原 中大醫院外科專科醫生、香港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主席黃健鴻指,根據國際肥胖外科聯合會亞太分會(IFSO-APC)及第二屆糖尿病外科手術峰會的指引,適合接受減重手術之亞洲人為: 1.BMI>35 2.BMI>30及患有嚴重肥胖相關疾病(如代謝綜合症、睡眠窒息、脂肪性肝炎等) 3.BMI達27.5,經藥物治療後血糖仍控制不佳的二型糖尿病患者 醫生會為符合以上標準的患者做評估,排除風險因素,判定是否適宜做手術。「這50、60年來有10多種減重手術,最普遍是縮胃和胃繞道手術。」黃健鴻指,其中縮胃手術佔全港減重手術約八成,「因為手術原理較簡單,純粹將胃容量縮小,限制進食量,但不影響維他命、礦物質等吸收」。手術透過腹腔鏡割走胃大彎,胃部剩下10%至20%容量,令患者進食小量食物後便有飽足感,同時減少胃部分泌「飢餓素」,降低肚餓感覺。手術後起初2年可減去多餘體重約六至七成,但約5年後胃部可能慢慢脹大,或當飲食習慣改變,體重可能回彈。另外,小部分病人術後有胃酸倒流,需長期服降胃酸藥控制。 必須食得慢,得爛,食得少 至於2017年才引入香港的內鏡縫胃術療程,是現時最新的內窺鏡減重手術,適合BMI超過27.5人士。黃健鴻表示,做法是以最新內窺鏡縫合裝置,經口腔進入胃內,將部分胃體摺疊縫合,從袋狀變成管狀(見右圖),限制食量。過程要全身麻醉,但毋須切除胃部,也可以還原。不過,縫合線可能刺穿胃或周圍器官,引致出血或穿孔風險;治療後患者不能接受正常胃黏膜檢查,不適合需要定期檢查胃的患者(如有胃癌家族史或胃癌高危者),而且「減重速度稍慢」。 黃健鴻強調,手術治療不是一勞永逸,患者要了解手術風險和對術後飲食改變有心理準備,「我們有句金句:『食得慢,得爛,食得少』」,如果術後吃太多或不仔細咀嚼,容易「頂住」和引致嘔吐;同時要改變生活習慣,否則減重效果也可能不理想,「有些個案縮胃後只減了10公斤」。 知多啲:新一代減肥胃水球 容易吞自動排出 胃水球治療肥胖症,在港已應用了10多年,近年有新一代胃水球,置入和取出都更方便。 胃水球佔據胃部約一半容量,可減少食量。外科專科醫生黃健鴻指出,舊式胃水球需以內窺鏡置入和取出,而2019年引入香港的新式胃水球,患者只需吞服一粒像指頭大小的膠囊,再通過接連膠囊的幼管注入生理鹽水來充滿胃水球。約4個月後,胃水球閥門自動打開,排出液體,膠囊亦隨之自然排出體外。 「它不是永久治療方式,而是一個踏腳石。」黃健鴻表示,療程平均可減去約10%至15%體重,但當水球排出身體後,體重有回升可能,「我們稱(治療期間)為『蜜月期』,讓體重去到一個較低水平,趁機多做運動、控制飲食」,之後要「靠自己」維持運動和飲食習慣以控制體重。 胃水球適合BMI 27.5以上,沒有胃潰瘍、裂孔疝氣等胃病及未曾接受胃部手術人士使用。另外,也可作為BMI超過50的人做減重或其他手術前的減重治療,降低麻醉風險。 文:張淑媚、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健康減肥】腹大「便便」 行路搓肚消腩

【明報專訊】天氣開始回暖,是時候收起大褸外套,換上輕薄服飾。不過,是肥是瘦,將會無所遁形。明明已經積極減肥,大肚腩何解依然不離不棄?其實肚腩未必一定來自脂肪,可能是便秘作怪,導致肚脹脹,只要消除宿便,自然可以消滅肚腩。通便除了要多食纖維,中醫話要避免雙腿經常受寒,以免損脾胃消化功能;營養師就教你點食益生菌,等大家可以輕鬆通便。 ■營養師說 運動量不足 會令腸道蠕動得較慢, 增加活動量 是其中一個 改善便秘的方法。 潘樂陶(註冊營養師) 便秘會致肥 百忍成「習慣」 問:便秘是因為纖維不足,還有其他原因嗎? 答:如果一星期排便少於3次,或者大便乾硬,排便有困難甚至痛,已屬便秘。便秘會引致肚痛、肚脹,長遠而言會增加痔瘡或直腸炎風險,而且腸內長期有宿便,積存的毒素會影響新陳代謝,增加致肥問題,以及有損皮膚質素。 有些人是先天腸道蠕動得較慢,容易有便秘問題,但大部分人是由生活習慣造成。包括: .平日少飲水,纖維量不足,令大便乾硬 .運動量不足,身體郁動少,連腸道蠕動也較慢 .部分藥物如降血壓藥、抗抑鬱藥等,易引起便秘 .生活有變化如去旅行 .懷孕,因胎兒壓住母親的腸,蠕動也較慢 .壓力會令人緊張,肛門括約肌太緊而未能放鬆,難以排便 .經常忍便,忍得多腸道習慣儲起大便,漸漸失去排便意欲 .某些疾病,如糖尿病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也會減慢腸道蠕動 吃纖維但飲水少 加劇便秘 問:狂食水果蔬菜就可解決便秘?哪種水果最好? 答:吸收纖維可以增加大便體積,以及刺激腸道蠕動,有助排便,而且纖維可增加腸內的益菌,幫助維持腸道健康。 現時衛生署建議大家每日食2份水果(每份約拳頭大小),以及3份蔬菜(每份約半碗)。成年人每天建議的攝取量約25克纖維。不過,上述的蔬果纖維量大約只得18克,因此可通過其他食物加添纖維量,如全麥麵包、紅米、糙米及燕麥片。 火龍果、奇異果較高纖 水果方面,可選擇多種子及皮纖維量較多的款式,包括火龍果、奇異果、士多啤梨,以及近日大熱麒麟果,而蘋果及雪梨等水果可以連皮吃。 理論上,什麼時候進食纖維也可以,不過香港人普遍較晚才吃晚餐,若飯後再食水果,太多糖分會致肥。 另外,就算多食纖維,也別忘記要飲足夠的水。因纖維有吸水功能,若欠缺水分,反而加重便秘問題。每天應飲6至8杯飲品,包括清湯及低咖啡因茶類。不少人以為飲果汁可吸收纖維及水分,一舉兩得,但一杯果汁要用上約2至3個水果,就算自製,糖分也偏高,故不太建議飲用太多果汁。 益生菌要凍食 過量會肚瀉放屁 問:食益生菌及纖維補充劑,是簡單方便的通便方法? 答:人體腸道內有好菌和壞菌,好菌有助增加免疫力及維持腸道健康。益生菌便屬於好菌,可食發酵食物例如乳酪、泡菜及納豆,不過留意高溫會殺死益生菌,因此建議凍食。至於益生菌飲品,要留意糖分,避免超標。可在原味乳酪上加入水果,增加纖維量。 現時未有標準建議每日攝取益生菌的分量,若吸收過多可能出現肚瀉及放屁等問題。要了解自己的吸收能力,可由小量開始,觀察身體的反應。 坊間有不少益生菌丸及纖維丸等補充劑,但經常服用可能會過量攝取,尤其是纖維,飲水不足時,隨時會加重便秘問題。建議從食物中吸收纖維及各種營養,達到均衡飲食。若飲食及生活習慣改變,便秘仍沒有改善,最好求醫,可能是消化系統或腸臟出現問題。 ■營養師 通便貼士 一早飲暖水 運動通便 咖啡熱茶 加速水分流失易便秘 天氣也會影響便秘,天冷時大家常吃高脂高熱量食物,需要更多時間消化,減慢腸道蠕動;另外常飲含咖啡因的熱咖啡及熱茶,會加速水分流失,再加上天冷時活動量減少,特別容易出現便秘問題。 很多人以為生冷食物會刺激腸臟,其實非也,因食物進入胃部後,溫度已被調節,不會造成特別影響,而雪糕是高脂食物,反而有可能拖慢腸道蠕動。日常除留意飲食外,活動量也重要,多行樓梯或上下班時早一兩個站下車,以及早上空腹飲一杯暖水,亦有助腸道蠕動。 ■中醫說 壓力大或經常不開心, 也會引起便秘, 長遠而言, 影響整體健康。 陳敏(註冊中醫) 熱氣食蕉通便 虛寒食芝麻糊 問:便秘一定同燥熱有關?排便一定是乾硬? 答:從中醫角度,便秘的排便並不一定全部都是乾硬,有些人的大便屬軟身,不過每次排便的分量少,要視乎便秘所屬的證型 便秘證型 1. 腸胃積熱: 成因大多為發燒後,或過食辛辣、燥熱或肥甘厚味等食物,令大便乾實,通常以年輕人較多。可多吃清涼食物如香蕉、火龍果及橙等改善問題 2. 氣機鬱滯: 多見於長者,因為長者行動不便,少運動,或因情緒鬱悶,也會出現肝氣鬱滯,減慢腸胃蠕動。患者雖有便意,但排便量少及軟身。可吃補氣食物如淮山、扁豆等 3. 陰寒積滯: 愛食生冷食物、經常接觸冷水、下半身受寒,外感寒邪,積聚腸胃,導致傳導失常,引致便秘。須戒食生冷食物,不可吃香蕉、火龍果,可多吃芝麻糊、火麻仁、核桃仁通便 4. 氣虛陽衰: 以長者居多,因身體虛弱,不夠氣加上脾胃受損,雖有便意但無法排出。可吃生曬參以補氣 5. 陰虛血少: 常見於病後或產後,失血多以至血虛,大腸不榮涸澀乾燥。可吃芝麻糊、花生糊及花生通便 陳敏說大多數病人不止得一個證型,有時不同證型會混合出現,例如腸胃積熱加上氣機鬱滯,故要透過四診了解病人情况,再對症下藥。 毒素谷上臉 增大腸癌風險 問:便秘是小問題,毋須睇醫生? 答:長期便秘會肚脹,影響胃口,出現口臭、頭暈等徵狀,嚴重者更會有便血、肛痛及痔瘡,甚至增加患上大腸癌風險。很多女士因為長期便秘,誘發痔瘡,如情况嚴重,要服藥外更要塗草藥,處理患處的腫痛痕癢。 便秘不單會影響健康,更會影響外表,因排不到便,毒素會積存體內,導致出暗瘡及皮膚粗糙。曾有一名20多歲女士,身體纖瘦,自幼已有便秘問題;投身社會後,因工作壓力大,加上喜歡香口食物、飲水和運動少,導致身體氣虛血虛,經期不準外,便秘問題亦趨嚴重,皮膚變得暗啞無光、無精神、面色差。須用藥及針灸調理,配以均衡飲食改善。 出現輕微便秘,可先以食療處理,若無改善,便要求醫。有便秘時建議飲用通暢茶: 材料:火麻仁15克、谷芽15克、麥芽15克、草決明15克 做法:以1升水煲1小時,隔渣飲用 功效:可解暑熱煩躁、大便不暢 亂飲瀉藥 腹瀉又便秘變「腸易激」 問:醫便秘很簡易,多吃高纖食物或五青汁,令身體腹瀉,自然解決便秘? 答:高纖食物有助便秘,可吃香蕉、火龍果、橙、西梅、蘆薈、雪梨、雪耳、芹菜、韭菜、菠菜、蜜糖水、松子仁及無花果,或可適量食乳酪,但始終是生冷食物,脾胃虛寒者不宜。有些病人因飲食太清淡,油分不足,腸道不夠滋潤,所以飲食上須增加油脂,有助排便。 至於五青汁並非人人適合飲用,脾胃虛寒人士更需特別注意分量。有OL因喜歡食薯片,壓力大,久坐不動,導致便秘,一星期沒有排便,因而飲用五青汁;但她因飲用過量,身體受不住而出現腹瀉。 別以為腹瀉後,身體會無事。其實反覆便秘及腹瀉會傷及脾胃,影響飲食吸收,導致營養不足及損脾胃健康,容易出現如胃酸倒流、胃氣等,也會增加患上腸易激綜合症風險,進食後即有便意。 ■中醫 排便貼士 少露腿吹風 飲雞湯潤腸 女士應避免時常穿短裙,令下肢受寒會影響脾胃健康,以及要培養良好排便習慣,日常可多飲用核桃海底椰雞湯,加強潤腸效果。 另外可每日搓肚,可刺激天樞、氣海、關元及中脘4個穴位,順時針及逆時針各100次,每日做3組,有助刺激腸道蠕動。 核桃雞湯 材料:核桃30克、海底椰15克、芡實9克、紅蘿蔔1條、粟米1條、南北杏9克、雞1隻 做法:將所有材料加2.5公升水,煲2小時 功效:有保腎潤肺、健脾潤腸功效,連湯料食,可以加強潤腸效果 文:許朝茵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胃酸倒流狂食木瓜更傷 睡前2小時勿食太飽 保護腸道健康 慎防腸胃病 新醫學研究:腸道不健康 大腦都「閉塞」? 小滿陽氣漸盛 儲正氣迎初夏 注意飲食遠離濕邪 便秘食菜一定通便?可能適得其反 驚蟄陽氣生發 護胃腸祛濕 知多啲:貪涼傷脾胃 損氣血生白髮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