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三大類】警惕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相關病徵 及早求醫接受個人化治療

血癌大致分為三大類:「淋巴瘤」、「骨髓瘤」及「白血病」,三類血癌個別亦分為急性和慢性,以及其他特有的種類。急性血癌的病情進展較快,病徵較明顯,病人較易察覺身體有異;慢性血癌進程則較慢,有機會毫無病徵。有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建議,日常可留意有否突然出現不適,例如發燒、流牙血、流鼻血、身體有瘀斑或頭頸、腋下有腫塊等,如有懷疑應求醫;同時可定期接受身體檢查,血常規檢查或能針對血癌診斷提供重要的線索。 血癌三大類 淋巴瘤新症佔多 骨髓瘤、白血病次之 betway体彩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詹楚生醫生指出,每年約有1,000多宗淋巴瘤的新症,是三大血癌中佔比最多;骨髓瘤及白血病則每年分別約有300宗新症。 相關閲讀:【淋巴癌】分四期有多種方法治療 留意3大淋巴癌警號 及早確診治癒率高 淋巴瘤:唯一有固體腫瘤的血癌 淋巴瘤是由淋巴細胞惡化成癌細胞後失控增生而形成,可發生在任何一個,甚或是某一堆淋巴結,常見發生在頸部,是能夠讓人摸得到、感覺到的固體腫瘤。由於淋巴細胞可經淋巴系統在全身循環,一旦出現擴散,它可以出現在任何有淋巴結的器官或身體部位,甚至在骨髓,因此其擴散的程度及走向難以預測。 淋巴瘤可劃分為何傑金氏和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病人比例在本港約為1:9。何傑金氏淋巴癌雖然個案較少,惟它的病徵獨特,會令病人身體痕癢難耐,但不會有皮疹。此外,非何傑金氏淋巴瘤同時可再分為急性和慢性,由於急性淋巴癌的腫瘤生長得快,病人較容易察覺,例如頸部有可能長出無痛硬塊,並於短時間內生長至很大的體積;病人亦有機會出現發燒、消瘦、夜間盜汗等病徵;至於慢性則可能沒有病徵,容易被病人忽略。 骨髓瘤:別忽視骨痛的潛在危機 骨髓瘤一般牽涉骨頭問題,不少患者通常會出現骨痛,表面上好像較容易察覺。然而,由於年輕人或上班族可能早晚都需要用電腦或其他電子器材,容易誤以為是長期勞損帶來的腰痠背痛問題,因而延誤求醫;年長病人則可能以為骨痛乃骨質疏鬆所致,因而掉以輕心,往往服藥後未有改善,直至疼痛惡化,甚至骨折,最終才確診骨髓瘤。此外,骨髓瘤患者亦有可能出現貧血,容易疲累,體能變差;亦有機會有蛋白尿,出現小便多泡的情况,以上徵狀需分外警惕。 相關閲讀:牙痛、流牙血非熱氣 了解牙周病先兆 原來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有密切關係 白血病:癌細胞佔據「造血工廠」 白血病意指造血的幹細胞變質、增生,癌細胞充斥在骨髓,以致只能製造出失去正常功能的壞血球。白血病可劃分為骨髓性及淋巴性,同時有急性及慢性之分。 急性白血病代表癌細胞在骨髓內增生得非常快,正常血球及血小板在短時間內急速下降,一般會引致患者有發燒、容易流血等徵狀。急性白血病可再細分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前者較常見於小童,病情相對較嚴重,但有較大機會能治癒;後者則以成人患者居多。 求醫檢查 捉緊每個蛛絲馬跡 日常除了警惕有否明顯病徵,以盡快求醫檢查之外,定期接受身體檢查亦十分重要。詹醫生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為例,部分病人可能長期沒有病徵,在接受定期身體檢查時,即使透過血常規檢查能發現白血球指數及淋巴性白血球指數升高,甚或連續數年都高於正常水平,病人仍可能因為沒有不適或徵狀而忽略,但其實這些數據有機會是罹患白血病的警號,如有懷疑,建議諮詢主診醫生意見,及早接受更詳細的檢查。 識別變異基因 制定精準治療方案 詹醫生指出,大部分血癌個案都有一定程度的基因變異,例如不同染色體對調,引致形成組合基因及組合反白,激活多個細胞訊息傳導系統,以致癌細胞急速生長,最終引致血癌,透過「次世代基因排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為病人檢查癌細胞基因圖譜,以識別出變異基因,有助制定精準治療方案。 治療血癌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例如骨髓移植、化療、標靶治療、放射治療,還有嶄新的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均是可選用的治療方法。然而,治療方案並沒有單一方程式,醫生必須先透過詳細檢查,為病人所患的血癌進行精確分類,按照其分類、病情及需要,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才能達致最佳的治療效果。 Read more

【肝癌】醫生拆解四大迷思:不喝酒、無症狀即不會肝癌 九成患者帶乙肝病毒 早發現臨牀治癒率近八成

【明報專訊】肝癌是本港第五大常見癌症,死亡率僅次於肺癌及大腸癌。香港港安醫院醫生表示,坊間對於肝癌存有四大迷思或誤解,例如認為不喝酒便不會患肝癌、以為無症狀即無肝癌等。他說過量飲酒只是常見高危因素之一,慢性乙型肝炎才是引發原發性肝癌的主因。他建議非乙肝患者,若有家人患乙肝,應及早接受血液檢查,若未被感染,應盡快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相關文章:【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 肝癌四大迷思:不喝酒也會肝癌 主因慢性乙肝 肝癌是本港第五大常見癌症,死亡率僅次於肺癌及大腸癌,排名第三,每年死亡人數逾1500。香港港安醫院荃灣肝膽胰臟檢查及治療中心臨牀主管暨外科顧問醫生馬家榮解釋,長期過量飲酒只是引發原發性肝癌(即始於肝臟的癌症)的次要因素。 九成患者帶乙肝病毒 倡及早檢查打疫苗 根據中心去年臨牀數據,佔肝膽胰疾病個案總數逾五成的肝癌個案中,逾九成患者體內曾帶乙肝病毒,而乙肝病毒是基因病毒,能整合入人體的基因組,增加基因突變機率,從而引致肝癌,故乙肝患者患肝癌風險較非乙肝者高100倍。 相關文章:【乙型肝炎】本港約7.2%人患乙肝 港大研新藥注射半年可達功能性治癒 減長期服藥後遺症 70%個案早發現 臨牀治癒率近八成 另一迷思是不少人認為肝癌難以根治,他說肝臟切除手術至今仍是肝癌第一線治療,根據中心數據,近70%肝癌個案因及早發現而可做手術移除並痊癒,臨牀治癒率近80%。 對於「無症狀即無肝癌」的誤解,馬家榮稱由於肝臟沒有神經線,即使受損傷也不會疼痛,臨牀上早期腫瘤小於5厘米者一般無病徵,故患者可毫無任何明顯症狀下發病,需體檢或覆檢才能發現,當肝癌發展到中後期,才可能有上腹脹痛,右上腹或感到有硬塊等症狀。 相關文章:【脂肪肝】本港四分一人患脂肪肝 與糖尿病、中央肥胖有關?了解成因、風險因素 做足4件事有望逆轉 節制飲酒、油膩食物 避免脂肪肝 至於肝癌能否預防的迷思,他建議乙肝患者每半年做檢查,例如抽血驗肝功能及甲胎蛋白,以及照肝臟超聲波;非乙肝患者則應節制飲酒、減少進食太油膩食物,避免形成嚴重脂肪肝。 53歲的曾先生10年前發現患乙肝,之後一直在公立醫院覆診,他於2018及2020年做電腦掃描發現有腫瘤,但未能確定屬性。他說,近兩年受疫情影響,覆診次數減少,家人擔心其腫瘤會惡化,故去年3月到荃灣港安醫院求診,經肝臟顯影劑檢測及磁力共振掃描後,發現肝臟多處有腫瘤,但由於腫瘤主要在肝臟的中間及近背部,不適合做微創手術,要採用傳統開放式肝臟切除手術,術後住院6日出院,至今未見復發。 Read more

【子宮頸癌】多數患者無病徵 婦女應定期接受篩查(衛生處方)

子宮頸癌是在女性中常見的癌症。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在2011至2020年間,子宮頸癌一直都是本港女性十大常見及十大致命的癌症。在2020年,新增確診個案超過550宗,同年亦有約160名女性因子宮頸癌而離世。 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了致癌的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HPV)所致。HPV感染一般出現在曾經有性經驗的人士。雖然大部分的感染可以被身體自行清除,但一部分女性卻因持續感染HPV 而導致子宮頸出現細胞病變,甚至癌症。 相關文章:【3大婦科癌症】了解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初期病徵、篩檢、檢查、治療選擇 預防子宮頸癌有方法 香港人一般聞癌色變,覺得癌症是不治之症,防不勝防。其實,現時早期的子宮頸癌或癌前病變已經可以有效治療,而且透過各種方法,婦女患上子宮頸癌的機會都可以大大減低。 首先,婦女應在未曾有性行為前接種HPV疫苗,以減低感染HPV及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另外,避免吸煙和採取安全性行為(例如使用安全套及避免有多個性伴侶等)也是有效的預防措施。除此之外,定期篩查可以及早發現癌前病變或癌症,推前治療,減低病發率和死亡率。 簡單篩查 能減低患子宮頸癌機會 雖然已有大量科學證據支持子宮頸篩查,但根據2020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在25至64歲女士當中,僅一半人曾接受篩查。一般來說,25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婦女,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若連續兩年的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正常,之後可每3年接受一次篩查。30至64歲的婦女亦可選擇每5年接受一次HPV檢測或HPV與子宮頸細胞的合併檢測。 上述提及的篩查方法,無論是子宮頸細胞檢驗、HPV檢測,抑或是合併檢測,採樣都是快捷而簡單,一般只需要幾分鐘。值得注意是,大部分受到HPV感染,甚至患有早期子宮頸癌的婦女都沒有症狀的。因此,儘管無症狀、已接種了HPV疫苗、已停經、無家族病史或過往結果正常,都緊記要定期接受篩查。婦女可到非政府機構、家庭或婦科醫生的診所、衞生署的母嬰健康院或婦女健康中心接受子宮頸篩查。 「錫自己,做咗篩查未?」 衞生署在去年製作了兩套以「錫自己,做咗篩查未?」為主題的短片以提高大眾對預防子宮頸癌的意識,及鼓勵婦女定期做篩查。市民如欲了解更多有關子宮頸癌及篩查的資訊,可瀏覽衞生署有關網頁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 相關文章:【癌症篩查】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 評估7個高危因素度身制定篩查方案 及早接種新冠疫苗 癌症患者若感染新冠病毒,患重症及死亡風險會較高。癌症患者若病情穩定、沒有併發症或其他特別的長期病患,政府鼓勵他們及早接種新冠疫苗,減低一旦感染後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如果癌症患者正在接受治療,可與醫生商討最佳的接種時間。 文:廖天蕙醫生(衞生署非傳染病處醫生) Read more

中醫治療癌症 可配合西醫療程 食療+穴位按壓 增食慾、免疫力(攜手抗癌)

【明報專訊】中醫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則,是扶正祛邪。扶正,即輔助人體正氣,相當於西醫學的增强免疫力;祛邪,是指祛除病原、致病因子或其他環境因素。中醫治療癌症,強調整體觀念,既重視祛邪,更重視扶正,即是輔助身體免疫力去對抗癌病。 相關文章:【本港十大常見癌症】致命癌症首3位:肺癌、大腸癌及肝癌 注意胰臟癌新症10年增九成 中醫多種療法 可配合西醫療程 中醫治療有很多不同手段,不單處方中藥,還有針灸、耳穴、推拿、拔罐、食療、運動等。所以在西醫治療期間,中醫可作一些取捨來配合,例如化療期間不宜服用中藥,可以用食療、針灸或耳穴等方法,作為紓緩輔助治療。中醫的癌症治療可貫穿治療各個階段,增強患者抵抗能力,對抗癌症。 其中食療及穴位按壓,病人及家人都較容易掌握。《黃帝內經》中提到「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等記載,「食療」是通過飲食方法,把各種各樣食物互相配合,達到強身健體和防病治病目的,即「藥食同源」。中醫認為食物與藥物一樣,具有特殊性味功效;要了解各種食物特性,然後配合疾病症狀,便可發揮有效治療。 番茄薯仔湯開胃 陳皮炒米粥止嘔 至於穴位按壓,是推拿方法之一。穴位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穴位按壓原理為運用手法,刺激特定穴位,人體每一個穴位都有特別作用,以激發經絡之氣,從而產生通經活絡、調整人體機能、扶正祛邪的作用。於現代科學來說,中醫穴位按壓,對血液循環、呼吸、消化、神經、代謝及免疫系統等有着調節作用。 食療配合穴位按壓,有助紓緩患者不適症狀。例如食慾不振時,可煲番茄薯仔湯、山楂麥芽水等開胃健脾;惡心嘔吐時,可用生薑黑糖茶、陳皮炒米粥等理氣止嘔;只要選擇合適食療,便可紓緩患者身體不適。食療不但可紓緩症狀,而且美味可口,患者更容易接受。 相關文章:維持良好免疫力 4類營養素不可少 攝取蛋白質、維他命C、鐵質和鋅質食物知多啲 按壓合谷、內關、足三里 另外,穴位按壓如合谷穴、內關穴及足三里穴,均有紓緩食慾不振及惡心嘔吐的作用,操作簡單而有效,甚至可以配合針灸及耳穴,療效更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林道儀(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註冊中醫) Read more

【肝癌】本港每年1800新症 僅三成適合手術 港大首創「先縮後除」腫瘤 兩年後存活率逾九成

【明報專訊】現時本港每年約1800宗肝癌新症,三成病人適合做手術,其餘接受藥物或介入治療的病人中,完全有效僅一成。港大醫學院日前(11日)發表全球首創治療肝癌方案,結合3種治療將腫瘤「先縮後除」,研究顯示逾五成肝癌病人達至治療成效。研究團隊預計新治療每年可惠及約300名患中期肝癌病人,提高根治機會及存活率。 (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肝癌】治療肝癌新轉機 微創手術、新藥物對付腫瘤見成效 港大首創「先縮後除」根治肝癌 兩年半後存活率逾九成 研究團隊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間,招募33名符合資格的肝癌病人參與研究,透過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俗稱「大髀針」)控制腫瘤及殺死部分癌細胞,以及做5次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即電療),其後再每兩星期一次免疫治療,整個治程歷時6個月,目的將腫瘤縮小至可割除,以根治肝癌。 研究發現55%的病人經新方案治療後,情况轉為適合切除腫瘤,其中4名病人已接受手術根治癌症;42%病人腫瘤細胞已全部壞死,不需要手術,他們在兩年半後跟進覆診結果亦顯示存活率逾九成。另外,研究發現整體病人存活中位數達30個月,較傳統藥物或介入治療更長。 新方案6個月見效 較傳統治療創傷小 港大外科臨牀教授陳智仁表示,現時本港每年約1800宗肝癌新症,三成病人適合做手術,其餘接受藥物或介入治療的病人中,完全有效僅一成,他期望新治療方案可為不適合做手術的肝癌病人提高根治機會及存活率。他又指新治療方案需6個月就有治療成效,而且對病人的創傷較傳統的介入治療低,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亦較輕微,例如肝酵素短暫上升及發燒等。 肝癌患者參與治療 腫瘤沒復發 參與研究的68歲溫先生兩年前確診肝癌,但因腫瘤體積較大及壓迫右肝靜脈,評估為不適合做手術切除。他參與新治療後,癌細胞已完全壞死,癌指數更由接受治療前的4378跌至6,腫瘤亦沒有復發,又指治療過程無痛楚。 相關文章:【發燒】新冠常見病徵 注意查找持續發燒不退原因 5個案或與傷寒、淋巴癌、紅斑狼瘡有關(醫言有理) 擬推展雙免疫療法 增治療成效 港大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蔣子樑表示,現時公立醫院會免費為肝癌病人提供大髀針及電療。至於免疫治療,若病人未有參與研究,須每月自費3萬至4萬元,整個6月的療程共約20萬至30萬元。團隊稱相關研究已進入第二階段,將會推展雙免疫療法,提高治療成效,目前已成功招募約18名病人參與。 Read more

【乳癌篩查】了解7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及婦女患癌高中3級別風險(醫學滿東華)

【明報專訊】自1990年代起,乳癌已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癌症,更是2019年香港女性中第三位致命癌症,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根據衛生署統計顯示,由1983年至2019年,女性乳癌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有上升趨勢。隨婦女對自身健康關注日益提高,乳癌篩查在本港亦漸漸成為熱門話題。(編者按:現在已有為本港婦女而設的風險評估工具,會按照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包括初經年齡、第一次生產年齡、直系親屬的乳癌病史……共7個風險因素來評估患乳癌的風險。) 相關文章:乳癌患者年齡中位數50.6歲 注意4高危因素:少運動從未餵哺母乳 乳癌篩查及早發現 盡早治療 了解7個風險因素 乳癌篩查的目的是當婦女未出現任何乳癌症狀前,及早發現患上乳癌,盡早治療,避免癌症惡化,提高存活率。而乳房X光造影是最常見乳癌篩查方法。 雖然香港目前並沒有推行全民為本的乳癌篩查計劃 (population based screening),但一些非牟利機構和私營市場提供隨機乳癌篩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為希望接受乳癌篩查的婦女提供乳房X光造影。 2018年,政府轄下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在香港醫學雜誌中發表了針對不同風險狀况的婦女接受乳癌篩查的建議,而在2020年施政報告,政府亦表示會根據專家工作小組提出的修訂建議,採用風險為本的方式作乳癌篩查(risk-based screening),並在2021年推出乳癌篩查先導計劃,透過使用個人化乳癌風險評估工具,為合資格婦女評估乳癌風險,並按照風險高低提供乳癌篩查服務。 建議按患癌風險分3級 由於政府轄下的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認為,目前沒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或反對為本港婦女做全民乳房X光造影普查,該小組建議將婦女按患癌風險分為3個級別: 第一級:高風險婦女,包括確認帶有BRCA1/2基因突變、有強烈家族乳癌或卵巢癌病史、在30歲前胸部曾接受放射治療、有個人風險因素如乳癌病史,以及一些高風險乳房疾病等。她們應由35歲或比其最年輕患乳癌的家人確診年齡早10年(不應早於30歲前),開始諮詢醫生意見,並考慮每年接受1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第二級:中等風險婦女,即只有1名直系女親屬在50歲或之前確診患上乳癌,或有2名直系女親屬在50歲之後確診患上乳癌的婦女。她們應諮詢醫生意見,考慮篩查利弊後才決定是否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第三級:其他一般婦女,如年齡介乎44至69歲而有某些組合的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令他們患乳癌的風險增加,建議他們考慮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相關文章:【照胃鏡、照腸鏡】持續腸胃不適、消化不良?何時要「照鏡」?6個情况下做胃鏡或腸鏡檢查 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 預防勝於治療 現在已有為本港婦女而設的風險評估工具,會按照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包括初經年齡、第一次生產年齡、直系親屬的乳癌病史、良性乳腺疾病、歷史、體重指標及體能活動量,來評估患乳癌的風險。 預防勝於治療,一些生活因素會增加患乳癌風險。而適量體能活動,保持健康體重和避免飲酒,在家庭計劃中考慮較年輕時生育,並延長母乳餵哺時間,亦可減低患上乳癌的風險。婦女亦應時刻關注自己的乳房情况,熟悉乳房平常的外觀和觸感,一旦測覺乳房不尋常,盡快求醫。 文:羅麗雲(東華三院放射診斷科副顧問醫生) Read more

抗癌路上逾半癌症照顧者感身心疲累 六成感抑鬱 適時抽離放鬆(㩦手抗癌)

【明報專訊】「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很多人將抗癌比喻為一場戰役,士氣、心理狀態在抗癌路上同樣舉足輕重。要在戰事中一鼓作氣,殊不容易;要在漫漫抗癌戰役上時刻保持心理健康更為困難。癌症患者保持心境開朗於治療大有裨益,但必先能夠好好處理因病情或治療帶來的問題,包括疼痛、疲勞、無記性、胃口差等。在抗癌路上,陪伴癌症病人的照顧者亦擔當重要角色;美國數據顯示,癌患照顧者每周為照顧病人用上32.9小時,照顧工作較其他病症患者更繁重。朝夕相對,照顧者身體和心理健康影響着癌患及其治療。 調查:癌症照顧者逾半感身心疲累 六成感抑鬱 癌患照顧者一般都面對情緒、經濟、社交、時間平衡等壓力,而新冠疫情持續3年,對他們更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香港防癌會在9月底至10月底做了「抗疫千日:癌患照顧者問卷調查」,發現逾半照顧者經常感到身心疲累,有38%受訪者覺得失去人生;更讓人關注的是,約六成受訪者當上照顧者後感到抑鬱,近一成人想過甚至試過自殺,實在不得不防。 相關閲讀:【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 中年女性佔多 疫下常憂慮防疫措施做不足 調查發現,照顧者多數為中年女性,照顧的大概是雙親或丈夫,她們既要兼顧工作,更要照顧家庭。新冠疫情持續,迫使覆診或治療改期;照顧者時刻憂慮防疫措拖不夠好,又或在入院治療期間自己或病者受感染等,令照顧者的焦慮指數在第五波疫情上升34%,雖然隨疫情緩和有所下降,但指數仍較疫前高17%。 我們明白,照顧者儘管騰出心力、時間去照顧患者,但抗癌非坦途,照顧者容易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有時甚至會被患者或家人責罵照顧不周;而且跟醫者一樣,不論如何用心和付出,患者身體狀况都可能惡化甚至最終死亡,這解釋了在調查中近六成照顧者感到照顧工作沒有意義。 相關閲讀:【世界認知障礙症日】及早察覺輕度認知障礙 避免認知功能衰退 關心患者及照顧者(附7個 防老養生法則) 照顧者勿執著 適時抽離放鬆自己 家人患癌,自己變成照顧者,需要不停學習新知識和技巧,對大部分人而言都是新挑戰,照顧者毋須太過執著,應適時尋求專業人士或同行者協助。如遇病者苛責,照顧者可多加體諒和向病者解釋自己的難處;而不同住家人或朋友,縱有意見也應正面,以鼓勵方式提出,主動支持患者讓照顧者有喘息空間更佳。請緊記,要照顧人,首先要照顧好自己,適時把自己從照顧者角色抽離,放鬆一下。 香港防癌會特別出版了《走過驚濤駭浪》癌症病人照顧者全面手冊,囊括醫學治療與情緒管理、財務、法律等實際事宜的資訊。疫情期間,香港防癌會無間斷地在治療、經濟、復康等各層面,支援癌症病人及照顧者,與他們攜手同行。 文:廖敬賢(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主席、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中西醫結合治癌症 即精準醫學+整全治療

【明報專訊】中西醫結合治癌,是精準醫學和整全治療結合。就像踢世界盃一樣,西醫標靶藥着重找出最有實力的前鋒,攻破對方龍門,但對手會想辦法制約前鋒,情况好比標靶藥失效。而中藥處方用上十多種中藥,就像全隊球員互相配合、變陣,令對方難以識破。想贏得世界盃,最好方法是以上述兩種哲學結合運用。 相關文章:【女性疾病】 乳癌術前化療助縮瘤 新標靶藥提升治癒率 精準醫學 vs. 整全治療 西醫腫瘤學在近十多年發生了重大改變。由以往只用化療,慢慢地變為用各種不同類型標靶藥和免疫治療。藥物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給,但更為重要的是,現在西醫腫瘤學已經變成一種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 最常見的是,不少癌症,特別是肺癌、大腸癌和乳癌,在未開始用藥之前,都會先作各種腫瘤基因測試,斷定最合適該病人的標靶藥物,或評估對免疫治療的反應,為每名病人定下最合適的藥物組合,才會開始治療。相對以往在同一癌症上,病人都用同樣化療,確實是一種進步。因為精準治療不但成效更好,而且副作用一般也較輕。 那麼中醫藥治癌有沒有精準治療呢?中醫學也有類近於精準醫學,就是傳統望聞問切、辨證論治。簡單說,就是中醫會先透過望聞問切,了解每一名病人病情和當下體質等因素,才定下一個「證形」,再開出針對該病人的處方。所以即使是兩個同是肺癌的病人,兩條中藥處方可以截然不同,一個病人可能着重補氣養陰,另外一個病人可能着重活血化瘀。可以說中醫藥是度身訂做的醫學。 然而,中醫的辨證論治和西醫的精準治療,其實有很大的差異。西醫精準治療主要是透過腫瘤樣本分析腫瘤基因突變來斷定最佳用藥。中醫望聞問切主要是了解病人患病後,如何影響了身體五臟六腑,再用中藥處方去糾正五臟六腑的失衡,透過改善五臟六腑的平衡,間接發揮抗癌作用。 標靶藥一大弱點 所以簡單地說,西醫腫瘤學是直接針對癌細胞的精準治療,而中醫學是針對病人本身的度身訂做整全治療。 西醫標靶治療確實是很厲害的治癌武器,因為當找到合適標靶藥,用藥後腫瘤細胞一般都會快速死亡,疾病可以大幅度受控。但標靶藥有一個最大弱點,就是很多時用了一段時間後,腫瘤再度發生基因突變,產生抗藥基因令標靶藥慢慢失效。這時候便要重新抽腫瘤細胞組織,再去研究有否其他標靶藥可以使用。假如沒有,便要回歸傳統的化療。這種情况在肺癌病人身上特別多見。 中醫的整全治療,除了考慮腫瘤本身以外,更加全盤考慮病人體質和身體各樣問題。以肺癌病人為例,中醫除了考慮治療要使用針對肺癌的「抗癌中藥」,在不同階段用藥也有不同;病人起初病徵時,肺熱較重,要使用更加多清熱解毒的中藥;但過一段時間,可能病人本身有腸胃問題,脾虛有濕,引起咳嗽痰多,容易肚瀉,加上經過早前治療後熱毒已清除,反而痰濕瘀滯,就需要加上健脾化濕、化痰散結中藥。若病人在治癌過程中,不幸染上新冠病毒,出現氣喘消瘦的問題,便要加入益氣養陰的中藥,同時稍為減少清熱解毒的中藥。 另外,中醫着重生活調理治療腫瘤,例如會叮囑肺癌病人要有充足睡眠,適當戒口,針對病人體質定出合適的湯水藥膳,避免工作過量,要調節情緒等。這些生活上細節看似簡單,其實在中醫學上對於養病的病人甚為重要。所以中醫藥治癌雖然有精準的一面,但更為着重整個人體多方面同時兼顧的整全治療。 相關文章:【了解腸癌】預防大腸癌 從生活飲食習慣入手 前鋒單刀 vs. 隊友助攻 此外,一般中藥處方使用藥材數量很多,跟西藥標靶藥只用一兩種藥物截然不同。中西藥理念之不同,就像世界盃一樣,西藥標靶藥着重找出最有實力的前鋒,希望靠這名明星球員來贏得比賽,但假如這位明星球員因傷未能上陣,或踢法被識破受制(情况好比標靶藥失效),那麼球隊便會輸掉球賽。中藥處方的理念是,十多種中藥就像全隊球員互相配合,雖然沒有哪一個是突出的明星球員,但不同球員互相變陣,在平平無奇之間達到效果,對方難以識破。 想贏得世界盃,最好方法是以上述兩種哲學結合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癌,也正就是精準醫學和整全治療,兩種不同方向達到相輔相成的目標。 文:蘇子謙(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編輯:朱建勳 Read more

【肝癌】現免疫療法八成病人無效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發現:肝癌免疫治療新靶點

【明報專訊】港大醫學院發現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亞型,命名為Δ42PD-1,在肝細胞癌病人體內具有抑制殺傷性T細胞的關鍵作用,屬全球首次發現肝癌免疫治療新靶點。研究為Δ42PD-1作為治療肝細胞癌及其他相關癌症的新靶點提供科學依據,有望將Δ42PD-1抗體藥物在人體臨牀測試後,應用於肝細胞癌及其他癌病免疫治療。 相關文章:【肝癌】治療肝癌新轉機 微創手術、新藥物對付腫瘤見成效 現免疫療法八成肝癌病人無效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發現Δ42PD-1 現時免疫檢查點療法使用靶向PD-1的抗體,例如免疫球蛋白抗體nivolumab,以恢復殺傷性T細胞的能力達到治療目的,縱使部分癌症病人能引起有效持久T細胞反應,延長存活時間甚至治癒癌症,但對約八成肝細胞癌病人無效。 研究冀用於肝細胞癌治療抗體藥物 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臨牀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臨牀醫學學院外科學系及生物醫學學院研究團隊,在未接受治療的肝細胞癌病人體發現一群只有Δ42PD-1表達但沒有PD-1表達的T細胞,前者具腫瘤浸潤特性,與肝癌嚴重程度呈正比。用靶向PD-1的抗體治療會增加表達Δ42PD-1的T細胞,在肝細胞癌病人的腫瘤發展尤明顯。 團隊在動物模型的研究發現,針對Δ42PD-1的抗體藥物能抑制肝細胞癌的發展,與PD-1通路無關,研究已於學術期刊《腸病學》發表。 領導研究的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所長、臨牀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陳志偉表示,他們是世界首個發現Δ42PD-1的研究團隊,研究不僅揭示T細胞上的Δ42PD-1同時具有抑制抗腫瘤免疫反應及促進癌變的雙重特性,而且發現有望用於肝細胞癌治療的抗體藥物。 相關文章:【本港十大常見癌症】致命癌症首3位:肺癌、大腸癌及肝癌 注意胰臟癌新症10年增九成 Read more

【血癌病徵】認識血癌三大類: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 影響造血、免疫能力

相信大部分人對「血癌」一詞略有耳聞,但其實「血癌」只屬統稱,醫學界大致將這種癌症分成三大類,包括「白血病」、「骨髓瘤」及「淋巴瘤」,三者均有其獨特之處,會影響造血能力、免疫能力、骨髓等,而且有實體腫瘤及非實體腫瘤之分。部分種類的血癌如果屬慢性,或出現在較隱蔽的位置,患者早期可能毫無病徵,透過定期接受身體檢查,有可能在部分檢查中可找出線索。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