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康復者】咳嗽痰多 煲湯燉梨 紓緩新冠癒後不適 助恢復元氣(養生帖)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肆虐3年多,身邊很多朋友已曾感染,大家普遍反映即使測試呈陰性之後,疲勞、咳嗽、痰多等徵狀依然綿延難癒,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以下提供一些飲食調養方法,幫助紓緩不適,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相關文章:【咳嗽】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如何分辨?肺氣上逆是什麼?中醫拆解成因、常見病徵和治療 新冠康復後多見咳嗽痰多難癒 宜補氣滋陰 疲勞是新冠患者痊癒後最為多見的徵狀,中醫認為由於外邪入侵,耗氣傷陰所致,應該補氣滋陰。以下一款湯水可幫助身體恢復元氣。 ■蟲草花旗參雞湯 助恢復元氣 功效:補氣生津,滋陰潤燥 材料:雞半隻、花旗參8克、冬蟲夏草8克、紅棗8粒、枸杞子8克、生薑6片 調味料:紹興酒2湯匙、食鹽適量 註:可用蟲草花代替冬蟲夏草 做法: 1.雞去除內臟,切塊,用水洗淨後汆水;加入生薑和紹興酒調味 2. 所有藥材用水洗淨 3.除枸杞子以外,把所有材料放進壓力煲內,加1公升水,煲15分鐘 4.撒入枸杞子,用紹興酒和食鹽調味 相關文章:新冠確診者求診途徑 70間普通科門診、關愛預約專線、支援熱線、私家診所名單、處方新冠口服藥 新冠首犯肺臟 咳嗽痰多難咳出 新冠病毒侵襲,首犯肺臟,肺屬嬌臟,無論風熱還是風寒犯肺,均會出現咳嗽痰多,甚至難以咳出的徵狀。以下一款製法簡單的燉品,可達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川貝百合燉雪梨 潤肺止咳之效 功效:潤肺止咳 材料:雪梨1個、百合2片、川貝2克、枸杞子3克、冰糖5克 做法: 1.百合洗淨後用水浸1小時 2.雪梨用水洗乾淨、去芯 3.川貝用研鉢磨成粉末 4.把百合、川貝、枸杞子和冰糖放入去芯的雪梨內 5.雪梨放進蒸籠,水滾之後蒸1至1.5小時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劉玉萍(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課程主任) Read more

【咳嗽】傷風感冒後 乾咳、痰咳變「萬年咳」?拆解5類止咳藥物成分、治療、副作用

【明報專訊】天氣忽冷忽熱,一不留神,患上了傷風、感冒,咳嗽亦隨之而來。但何解當傷風、感冒的大部分徵狀一一緩解時,偏偏咳嗽未止。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萬年咳」?咳嗽真的這樣棘手難醫嗎?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出,即使兩個病人同樣受病毒感染,咳的情况也可以不一樣,一個可能是乾咳,另一個是痰咳,要視乎病情。止咳藥物中,有鎮咳、袪痰、化痰、抗敏、潤喉等不同用途,怎樣才是 食啱止咳藥?避免愈食愈咳、愈食愈多痰呢? 乾咳、痰咳沒完沒了 傷風感冒似紓緩 咳嗽排出呼吸道「垃圾」 要止咳,首先要了解咳嗽是什麼一回事。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顧德政解釋,咳嗽是一種反射反應,當氣管受到外來物刺激,便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透過強力呼氣,試圖清除異物,以保持氣管暢通。「所以咳嗽本身並非壞事,不會咳,反而更大件事!」 咳嗽不是病症,而是一個病徵。他續指,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所以必須找出病灶,才能止咳,「最常見是上呼吸道感染,當喉嚨、氣管受病毒攻擊,便會引起咳嗽」。 然而,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病了1星期,傷風、感冒引發的連串病徵已陸續消失,唯獨咳嗽像沒完沒了,十分惱人。顧德政說,那是因為身體仍在清理「戰場」,「有時傷風、感冒看似紓緩了,但其實免疫系統仍在發動攻勢,要通過咳嗽,把呼吸道的『垃圾』排出去」。 他進一步闡釋︰「一開始,病毒攻破呼吸道黏膜,造成大量組織細胞死亡。這時候,免疫細胞會聚集到呼吸道支援,殺死病毒。當免疫細胞完成任務後,會自然代謝死亡,伴隨原先被病毒破壞的組織細胞,變成呼吸道垃圾。我們需要把這些東西咳出來,來作自我修復」。 相關閲讀:【咳嗽】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如何分辨?肺氣上逆是什麼?中醫拆解成因、常見病徵和治療 咳嗽原因多 二次感染接力咳嗽 明愛專上學院健康科學院高級講師、註冊藥劑師陳潁琳則表示,傷風、感冒的病徵,往往有次序地出現,所以消失亦有先後之分,「一般來說,如果是傷風,通常是先出現流鼻水,然後咳嗽(或伴隨喉嚨痕癢/痛);假如是流感,就多數先有喉嚨痛、肌肉痠痛、發燒等徵狀,繼而才咳嗽。正因為咳嗽是在最尾階段出現,所以也是次一步才消失,便容易令人有錯覺,以為身體已經康復,唯獨咳嗽不癒」。 她又謂,連綿不斷的咳嗽,亦可能是二次感染造成,「因着病毒或細菌感染,我們患上傷風、感冒。這時身體的免疫力下降了,其他病毒或細菌亦可能伺機入侵,攻擊我們比較脆弱的地方,例如喉嚨及聲帶,於是又引起新一輪的咳嗽」。 喉嚨炎致咳 1、2周痊癒 然而說到「萬年咳」,兩人同時指出,有時根本不是由傷風、感冒引起! 顧德政稱,一般由喉嚨發炎引起的咳嗽,1、2星期便會慢慢痊癒,但臨牀上發現不少久咳的病人,咳嗽其實是由哮喘而來,傷風、感冒只不過是誘因。「哮喘是氣管過敏的疾病,好發年齡在3至6歲,部分病人踏進青春期後便『斷尾』,但亦有些會延續至成年。也有些是小時候試過哮喘發作,其後一直相安無事,直至成年又再間歇發生;更有病人是在成年後,哮喘才首次發作。」 他續指,誘發哮喘發作的原因很多,常見包括患上嚴重傷風、感冒、氣管炎、鼻竇炎等,或因為天氣變化導致。「所以若持續咳嗽,甚至超過8周,就代表需要修訂原先假設,咳嗽或並非由傷風、感冒而起,而是背後隱藏其他病因」。 相關閲讀:轉季氣管敏感或是哮喘發作? 咳嗽、痰多少、喘鳴聲音症狀有不同 胃酸倒流肺癆肺癌 可致久咳 陳潁琳也提醒,除了哮喘、氣管過敏、胃酸倒流、藥物副作用等原因有可能令人久咳,患上肺結核(俗稱肺癆)、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嚴重疾病,亦可能出現長期咳嗽的病徵,單靠服食止咳藥物是起不到作用,應盡快求醫。 知多啲:分清止咳藥 免愈食愈咳 一般傷風、感冒,要食啱止咳藥,才能藥到病除,否則,分分鐘愈食愈咳、愈食愈多痰! 喉嚨卡痰 服「馬尿」增咳排出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顧德政稱,即使兩個病人同樣受病毒感染,咳的情况也可以不一樣,「一個可能乾咳,另一個痰咳,要視乎病情。假如氣管遭受的刺激較多,又或有發炎,黏液分泌便會增加,那咳之餘,還有痰」。 註冊藥劑師陳潁琳補充,痰咳還可細分為濃痰咳和深痰咳兩種,需要藥物亦不同,「明顯聽到有痰音、有『大大啖』痰吐出來的,屬於濃痰咳,會建議服用有化痰成分藥物如溴己新(bromhexine,詳見右表),目的是幫助病人『鬆』痰,更易於吐出;有些病人則總是覺得喉嚨有黏液卡着,卻咳不出來,這就是深痰,需要使用能幫助祛痰的藥物,如廣為人熟悉、俗稱『馬尿』的ammonia and ipecacuanha mixture,服後會增加咳嗽,有助排痰」。 相關閲讀:【頭暈】中醫稱眩暈 重則天旋地轉惡心嘔吐 腎虛精血不足?偶發頭暈怎麼辦? 乾咳易傷喉 需用鎮咳藥 至於乾咳,因無痰滋潤着喉嚨,容易咳傷。陳潁琳說,需要用上鎮咳藥幫助止咳,「例如含可待因(codeine)的咳藥,有助抑壓呼吸道,減低氣管反應,有很強的鎮咳作用;但有些病人,是因為喉嚨痕癢而咳不停,則屬於過敏反應,會建議服食抗組織胺藥物,也有助止乾咳」。 市面上咳嗽藥物五花八門,市民未必清楚了解自己所需,買錯吃錯會有反效果,「假如是乾咳,卻誤買了增加咳嗽的『馬尿』,喉嚨便更加難受;相反,假如是痰咳,又亂買了鎮咳藥,壓抑了咳嗽,痰便吐不出來」。陳潁琳建議,市民可到有註冊藥劑師駐場的藥房選購藥物,尋求專業意見。 6歲以下不宜服可待因 顧德政則表示,坊間雖然有很多針對乾咳或痰咳的成藥,但其實成分也不外乎那幾種,只是組合上有少許分別,有些成藥成分較少,藥力較溫和;有些則用重藥,藥力較強。但市民不應盲目追求「勁藥」,因為副作用也相對大,「例如含可待因成分的咳藥水,屬於藥性比較強的鎮咳藥,可更有效地抑制咳嗽。但部分病人服用後,會感到頭暈、疲倦,亦有人出現便秘,大量服用的話更可成癮。由於副作用較多,因此,不建議6歲以下兒童使用」。 他續謂,想紓緩咳嗽,除了靠藥物,也可配合天然療法,「首先,患者要多喝暖水;另外,蒸氣也有助放鬆氣管,對止咳有幫助。所以,咳嗽期間,不妨多泡熱水浴,或使用蒸氣機吸蒸氣,都會讓人舒服一點」。 文:沈雅詩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入冬易誘發哮喘、咳嗽氣促 發病期飲食日常起居注意事項(附化痰平喘湯水推介)

【明報專訊】入冬天氣轉涼,容易誘發咳嗽氣促、哮喘一類疾病。中醫認為哮喘病機為本虛標實。哮喘之根本在臟腑虛弱,以致痰飲內伏,一旦遇到環境變化、致敏原、感染等誘因,引動伏痰,便會出現呼吸困難、氣喘、哮鳴等症狀,嚴重甚至可導致窒息、缺氧而危及生命。哮喘的中醫治療宜根據病程階段及臨牀症狀,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編者按:哮喘患者無論在發作期抑或緩解期,有什麼日常起居調護需要注意,有助改善心肺功能、減少刺激呼吸道呢?至於飲食方面除了少吃屬性寒涼生冷的食物外,有哪些化痰平喘的湯水推介呢?) 相關文章:【新冠康復者】面對新冠後遺症:咳嗽氣喘乏力 研究:中醫治療三成可根治 肺功能呢? 哮喘、咳嗽氣促 發病期痰濕積肺致呼吸急促 飲食日常起居要注意 總結歷代醫家對哮喘的認識,均離不開「痰」字。痰既可指是可見的呼吸道分泌物,也可是抽象概念,是指無處不在,由水液代謝失調而產生的病理產物。因為肺、脾、腎臟虛弱,令水液運化、輸佈失常,可形成水濕、痰飲。在肺脾腎虛、痰飲內伏的基礎下,當外感風寒、飲食生冷、吸入致敏原、情緒激動時,均能誘使哮喘發作。在哮喘發病時由於痰濕蘊結,妨礙氣機運行,可致肺氣通暢不利、宣降失常,出現呼吸困難、氣道壅塞等。若有形之痰停積於肺,可妨礙呼吸通氣,出現呼吸急促、痰鳴如吼等。 寒哮症狀呼吸急促、哮鳴聲 治療:急則治標 驅風散寒溫肺 遇寒而發的哮喘,多為「寒哮」,常見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喉間痰鳴,甚則呼吸困難,並在呼吸時聽到高頻的哮鳴聲,提示氣道變窄。此外還可出現怕吹風、痰清質稀、舌體腫脹、舌苔白滑、脈緊等。在寒哮發作期間,中醫治療宜「急則治標」,採用驅風、散寒、溫肺、化痰的方法,紓緩氣管收窄,化痰平喘,常用方藥包括射干麻黃湯、小青龍湯、麻黃、桂枝、乾薑、細辛、地龍等。 咳嗽喘促緩解期 治療:補肺健脾溫腎 調養望斷尾 哮喘反覆發作的患者,當咳嗽、喘促未見發作,病程即進入「緩解期」階段。雖然患者在哮喘緩解期通常沒有病徵,但中醫認為此時正是調整臟腑功能的關鍵時機,切勿忽視。只要通過調養使臟腑機能健旺,便能減少之後哮喘發作機率,甚至可令哮喘終止發作,即一般人所稱「斷尾」。哮喘緩解期的中醫調治重點,在於補肺、健脾、溫腎,目的為改善體內水液代謝機能,防止痰濕蟄伏。 補肺:杜絕痰濕積聚 中醫的臟腑生理認為肺臟有「行水」作用,負責水液的輸佈、宣發和肅降,將水液敷佈全身。當肺氣不足時,由於體內水液不得輸佈,因此水液停聚而逐漸形成痰飲的「夙根」。此時通過補益肺氣,有助通調水道,杜絕痰濕積聚。臨牀常用的補肺方劑為玉屏風散,由黃芪、白朮、防風三味中藥組成,有益氣固表、補肺脾、祛風的作用。 ◆肺氣虛常見表現:乏力、容易氣促、容易患傷風感冒、怕吹風畏寒、無故自汗 健脾:改善水液運化代謝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脾臟負責飲食及水液的運化,即飲食的消化、吸收、代謝、排泄功能。脾胃氣虛,運化無權,飲食不能正常完成消化代謝,容易衍生痰飲、濕濁一類病邪。痰濕除可令人出現食慾不振、脹氣、腹瀉、浮腫等表現,無形的痰濕還會阻滯氣機升降出入的運行,例如痰濕阻滯局部經絡可引起痛症,痰阻心竅可導致意識模糊,痰濕蘊肺可導致咳嗽氣喘等。 要防止痰濕生成,維持脾胃運化功能正常至關重要。對脾胃虛弱者可採取補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功能,常用方藥包括六君子湯、黨參、淮山、扁豆等,通過增強脾胃功能而改善水液運化代謝的能力,從而使痰濕不生。 ◆脾氣虛常見表現:體力不支、面色蒼白、消瘦、無胃口、腹瀉、舌體腫脹胖大 溫腎:助排出多餘水濕 中醫認為腎臟在水液代謝方面也擔當重要角色。腎主水,腎臟的氣化作用有利於泌別清濁。在腎陽的驅動下,水液之清者將可被身體利用而濡養周身,水液之濁者將通過小便排出體外,是謂泌別清濁。若腎陽虧虛,腎臟便無法發揮正常溫煦和氣化作用,以致過多水液積聚體內,形成痰濕。老年人及幼兒由於腎氣不足,皆容易出現哮喘問題,在調治方面要特別考慮溫腎。部分幼兒當長大後,因腎氣逐漸充盈,溫煦和氣化的能力得到提升,有機會逐步擺脫哮喘。 哮喘患者可通過溫補腎陽,推動腎臟氣化水液的能力,有助將體內多餘的水濕排出,避免其醞釀為痰飲。臨牀常用的溫腎方藥,包括金匱腎氣丸、續斷、制附子、冬蟲夏草等。 ◆腎氣虛常見表現:全身畏寒發冷、腰膝痠軟、精神萎靡、頭暈耳鳴、夜尿清長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朱建勳 相關文章:【過敏系列】哮喘「斷尾」有機?及早治療控制病情 減少發作 知多啲:運動促進氣血 湯水化痰平喘 除補益肺、脾、腎臟之外,哮喘患者無論在發作期抑或緩解期,都要注意日常起居的調護。患者應設法保暖避寒,不要長時間吹風受冷,特別要注意上背、前胸的保暖,減少刺激呼吸道。在飲食方面,患者應少吃屬性寒涼生冷的食物,避免喝凍飲,以免耗傷陽氣,助長水濕陰寒。 患者在平日應養成做帶氧運動鍛煉身體的習慣,如慢跑、競走、遠足等。通過多做戶外運動接觸陽光,有助增強體適能,改善心肺功能,並且可保持陽氣充足和促進氣血運行,化解體內痰濕。 防治哮喘湯水推介 – 蟲草花杏仁淮山瘦肉湯 材料:蟲草花30克、南杏12克、淮山30克、黃芪15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陳皮6克、瘦肉適量 製法:瘦肉切開、洗淨、汆水,其餘材料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2小時,加鹽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補肺脾腎、化痰平喘 Read more

【子宮下垂】與慢性咳嗽、肥胖、生育次數多有關?子宮脫垂患者注意 改善3個生活習慣(醫學滿東華)

【明報專訊】(編者按)子宮下垂是子宮從體內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甚或下降到陰道外。造成子宮下垂主要原因是什麼呢?其中子宮脫垂跟懷孕、生育次數多、體重、身體老化、慢性咳嗽、便秘有沒有關係呢?病情輕微的患者有改善方法嗎? 子宮下垂跟生育次數多、慢性咳嗽有關? 「醫生,我下面生咗嚿嘢呀!」黃女士慌忙地說。 「不用緊張,你如何發現?幾時發現?」 「都有一段時間,不過好似愈來愈大。當我行或站久了就會差一點,躺下就好似好一點。」 「有沒有影響到日常生活?例如,行路時會否感覺到?有沒有流血?或影響大小便,導致失禁或不暢順?」 「都會!比以前更容易失禁。」 「請問你有沒有生育小朋友?順產或剖腹?」 「我有3個仔女,全部都是順產。」 相關文章:子宮肌瘤靠「拖」應對 小心變惡 子宮脫垂患者注意 改善3個生活習慣 黃女士的情况並不罕見。子宮下垂是子宮從體內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甚或下降到陰道外。造成子宮下垂主要原因,可能涉及骨盆底層器官脫垂。骨盆底層(pelvic floor)是支撐着膀胱、子宮、大腸,以及固定尿道、陰道和肛門位置的肌肉。這類肌肉會影響下泌尿道及排便功能的表現。根據患者骨盆底器官脫垂的位置,可分為膀胱脫垂(cystocele)、子宮脫垂(uterine prolapse)、陰道頂部脫垂(vault prolapse)、腸脫垂(enterocele)和大腸脫垂(rectocele),引發不同狀况。膀胱脫垂可引致尿頻、小便失禁、排尿困難,甚至尿液倒流,嚴重可引致腎臟受損。直腸脫垂則可令到排便困難及行房困難。 子宮脫垂主要原因包括懷孕及分娩,尤其是生育次數多、體重快速增加或減輕、身體老化和長期承受較大腹壓(如慢性咳嗽、便秘、常搬提重物及較肥胖者)。因此,患者需要改善日常生活習慣,例如: 1. 盡量減少腹壓增加的活動,例如避免搬提重物、減少長期蹲着或坐矮板櫈; 2. 控制體重(但要避免過快減重而引致肌肉流失,加劇骨盆腔鬆弛的風險); 3. 改變生活習慣、防止便秘。如有長期咳嗽就不要輕視,需要及早處理。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康復者持續咳嗽咽喉乾癢現長新冠 中醫:先袪除外感邪氣 飲食作息要注意(養生帖) 病情輕微患者 天天做盆腔底肌肉運動 醫生視乎患者脫垂位置及嚴重程度,選擇適合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病情輕微的患者,最簡單方法是每天做盆腔底肌肉運動。做法是將骨盆底肌肉放鬆後,肛門用力收縮或像憋尿般收縮5秒後再放鬆,連續做10次,每日3組,熟習後可以慢慢增加次數。這些運動可以是坐着、站着,甚至臥着做,患者必須每天勤力訓練才可見效。 相關文章:【尿失禁種類】3類中壓力性失禁最常見 產後或更年期女士正視「理遺」問題 預防有法7個Tips 脫垂已突出陰道口 宜手術治療 如果子宮脫垂已經突出陰道口,而令患者造成困擾,醫生一般建議手術治療,包括切除子宮手術或保留子宮的修補術。如有疑問,應及早求醫。 文:李天惠(東華三院醫療中心(北角)— 醫生(婦女健康)) Read more

【新冠康復者】面對新冠後遺症:咳嗽氣喘乏力 研究:中醫治療三成可根治 肺功能呢?

【明報專訊】醫管局聯同3間大學及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於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跟進150名出院新冠康復者的情况,發現經6個月中醫治療,有咳嗽、氣喘、乏力等新冠後遺病徵的康復者,各有約三成可「斷尾」,而「6分鐘步行測試」可達同齡健康者的標準水平比例,則由5%升至15%。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關於康復者、成人、幼童、青少年打第3、4針的7個問題(復必泰和科興疫苗) 中醫治療新冠康復者後遺症 研究:咳嗽、氣喘、乏力 三成獲根治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政府強調中醫在本地醫療系統扮演重要角色。醫管局前年4月推出「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下稱「服務」),至今服務逾6萬名新冠康復者。研究團隊在1390名服務參加者中招募150人接受研究,主要屬51至70歲年齡層,研究並無設立對照組。研究結果今年8月刊於國際學術期刊Chinese Medicine,醫管局形容,研究屬本港首項於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的中醫新冠康復診療臨牀研究。 研究發現,中醫治療有助改善多種新冠後遺症,出現咳嗽、氣喘和乏力的康復者,分別約有三成獲根治;而按中醫證型劃分,有8%康復者原屬「平和質」,即健康體質,經半年中醫藥治療,相關比例增至16%,即仍有84%人未達健康體質。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康復者持續咳嗽咽喉乾癢現長新冠 中醫:先袪除外感邪氣 飲食作息要注意(養生帖) 九成半研究參加者肺功能原比同齡人士差 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卞兆祥稱,「6分鐘步行測試」結果顯示,近九成半研究參加者肺功能原比同齡者差,接受6個月中醫藥治療後,達標比例由5%稍升至15%,仍有約八成半未達標。 卞補充,研究反映中醫藥可改善新冠後遺病徵、肺功能及個人體質,惟相關測試只屬部分康復指標。他形容中醫藥對治療新冠康復者成效「整體嚟講都係幾好」。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理大研究:4成新冠康復者6至12個月仍受長新冠困擾 持續疲勞、下肢乏力 康復八式助復元(附短片) (新冠疫情) Read more

【咳嗽】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如何分辨?肺氣上逆是什麼?中醫拆解成因、常見病徵和治療

【明報專訊】中醫認為咳嗽的總病機是「肺氣上逆」,可是引致肺氣上逆的原因卻非常多,在診治時必須仔細判斷,才可對證下藥。痰阻、氣機失調、肺陰不足,都是慢性咳嗽的常見病因,在治療方面要重視祛痰、理氣、補益。俗語云:「諸病易治,咳嗽難醫」。咳嗽一病按照其病發機理,可分「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類,如何分辨?哪類咳嗽臨牀上與鼻水倒流、氣管敏感有關?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康復者持續咳嗽咽喉乾癢現長新冠 中醫:先袪除外感邪氣 飲食作息要注意(養生帖) 外感咳嗽:外邪侵襲致肺氣上逆 分風寒、風熱、風燥 外感咳嗽的成因為外邪侵襲,影響肺臟宣發和肅降的能力,導致肺氣上逆而咳,臨牀證候大致分為風寒、風熱、風燥3類,屬實證。外感咳嗽有發病相對急驟、病程較短的特點,一般在外邪驅散後便可緩解。 內傷咳嗽:脾肝脾失調 痰濕阻肺、鼻水倒流 內傷咳嗽的病機則較複雜,多與臟腑失調有關,特別是肺、肝、脾三臟失調,臨牀上多為虛證或虛實夾雜證。內傷咳嗽有病程長、起病緩慢、病情反覆時好時壞的特點。從四診中收集病人資料,加上了解病史與治療經過,有助初步診斷。 內傷咳嗽其中一種常見證候為痰濕阻肺,臨牀上與鼻水倒流、氣管敏感有關的長期陣發型咳嗽多屬此類。由於素體脾虛,或因嗜食生冷、甜膩,以致脾胃受損,運化欠佳,痰濕水飲容易形成,妨礙肺氣運行,導致肺氣上逆。患者常見痰多而質黏,常感到有分泌物卡在呼吸道,或感覺鼻水倒流。這些徵狀每於早上、飯後或環境變化時加重,常使患者突然因咽喉不適或痕癢而誘發咳嗽清嗓動作。此外脾虛痰濕者還可見胃口欠佳、消化不良、容易腹瀉、舌體腫大、舌苔白膩等。 中醫治療這類咳嗽,會從健脾、燥濕化痰方面入手,改善「脾虛生痰」的問題。常用方藥如二陳湯、三子養親湯、法半夏、陳皮、苦杏仁、款冬花等,都是藥性偏溫的藥物。患者需留意戒食寒涼生冷,避免受寒。多做運動鍛煉身體,能幫助補氣健脾,減少痰濕生成。 情志不暢 肝火犯肺 另一種常見內傷咳嗽證候為肝火犯肺。由於情志不暢,肝失條達,鬱而化火,以致「木火刑金」:當肝火上逆犯肺,使肺氣不降,因而上逆為咳。屬於肝火犯肺的咳嗽每於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時誘發,患者常見胸悶痛、呼吸不暢、胃氣脹、口苦、咽乾、容易胃酸倒流。患者在咳嗽時常有氣逆上衝的感覺,而且痰量不多。肝火熾盛者由於熱傷血絡,在咳嗽時或見痰中夾雜血絲,自覺胸口、咽喉有燒灼感。此外患者亦可見怕熱、面紅耳赤、性急易怒、舌紅少津等。 這類咳嗽的中醫治療需要清肝瀉火、降氣止咳,常用方藥如小柴胡湯、瀉白散、枳殼、旋覆花、牡丹皮、浙貝母等。患者宜注意保持情緒舒暢,學習放鬆減壓,避免過度思慮和動怒,以防肝火上炎。同時要少吃辛熱刺激、油膩、難消化的食物,避免熱氣上火,或食滯胃腸而引起肝胃不和,造成氣滯。 相關文章:轉季氣管敏感或是哮喘發作? 咳嗽、痰多少、喘鳴聲音症狀有不同 久病傷氣陰 陰虛肺燥 肺陰不足也是臨牀常見的內傷咳嗽原因。中醫認為久病易傷氣陰,特別是當患上會出現發燒症狀的熱病,只要患病時間一長,便會消耗陰津,有可能導致陰虛肺燥。這類型咳嗽的特點是乾咳無痰、咳聲清脆響亮、咽喉乾涸、容易聲沙。此外患者也可見潮熱、盜汗、小便短赤、煩躁多夢、舌紅質乾等。 這類咳嗽的中醫治療需要養陰清熱、潤肺利咽,常用方藥包括沙參麥冬湯、百合固金湯、川貝母、百合、枇杷葉、羅漢果等,通過滋潤改善陰虛肺燥。患者需要留意多補充水分,保持充足睡眠,少食辛辣煎炸等會傷陰助火的食物。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對應貼士:蘇葉生薑茶 紓緩喉癢痰多陣咳 不少外感病患者在病程後期都會出現陣發咳嗽、喉嚨痕癢、痰多的問題,可以困擾患者數周至數月。臨牀上患者可突然出現喉癢,一痕即咳,咳嗽每每在吹風受冷時加重,甚則可在夜裏咳醒。患者有時可咳出清稀痰涎,有時則感覺喉嚨有痰卡住咳不出來,需要不斷咳嗽清嗓,或會引致氣促、胸痛。患者在此時如果能夠喝點溫水,喉癢咳嗽或會暫時紓緩。 這種咳嗽的中醫理解為外感風寒、內蘊痰濕,既有外邪未解之標,亦有痰濕蘊肺之本。由於體內痰濕偏盛,脾胃運化欠佳,一旦受外邪侵襲,容易牽動痰濕,出現痰涕不止,持續刺激呼吸道的問題。在治療方面要一邊祛風驅寒解表,一邊燥濕化痰,常用方藥如小青龍湯、杏蘇散、二陳湯、白朮、蒼朮等。 戒寒涼肥膩甘甜食物 患者需戒吃屬性寒涼生冷的食物,如雪糕、凍飲、薄荷糖、白菜、香蕉、葡萄、雪梨、橙、白粥、瓜菜湯、涼茶等,以免刺激呼吸道。肥膩、甘甜等食物如糖果、甜點、含糖量高飲料亦不宜食用,以免助濕生痰。要注意保暖,避免前胸、上背、頸項等位置吹風受寒。在患上風寒夾濕咳嗽期間,如患者痰多,一些有清熱、潤肺功效的中藥或中成藥亦不宜服用,如川貝枇杷膏、沙參、川貝母、海底椰、猴棗等,以免與病情相冲,而使喉癢痰多咳嗽的情况加重。飲用有祛風寒、燥濕化痰功效的蘇葉生薑茶,對紓緩喉嚨痕癢、痰多陣咳會有幫助。 蘇葉生薑茶 材料:紫蘇葉10克、生薑3片、陳皮2至3瓣 製法:開水冲泡全部材料10至15分鐘,溫服,每日1至2次 功效:祛風散寒化痰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小腸氣成因】皮下突出物以為是腫瘤?小腸氣卡住小腸 嚴重可致腸臟壞死 了解疝氣修補手術

當觸摸腹部時,可曾發現有突出物?當站立或咳嗽時腹部明顯有突出物,但在平臥時又會縮回去,這情况可能是小腸氣。這個突出物其實是因為體腔內器官突出而形成,也由於突出的器官多為小腸,因而稱為小腸氣 (醫學上稱為「疝氣」)。如果一直不理會,突出的部分會愈來愈多,甚至可能出現小腸「卡住」的情况。現時進行疝氣修補手術能否減低復發機會呢? 相關文章:便秘|3大成因 都市人易錯過排便黃金時機 持續便秘引發多種併發症 預防5個貼士 小腸氣(疝氣)成因常見於腹股溝、肚臍周邊 betway体彩 外科專科醫生鄺永恒醫生表示,小腸氣醫學上稱為「疝氣」,是指體內的器官通過身體腹壁缺口移動到外層,偏離了原本位置。鄺醫生解釋,身體腹腔內的各個空間是以不同的「通道」連接,例如腹股溝,即是男性輸精管連接睪丸的「通道」,由於睪丸是在腹腔內形成,再慢慢下移至陰囊,這個先天的「通道」就可以讓睪丸從腹腔內移動到腹腔外的陰囊。 不過,因為某些後天原因,例如長期便秘、慢性咳嗽、經常抬舉重物等,都會增加腹腔內壓力,導致這些「通道」擴大,讓小腸等內臟或脂肪容易偏移到另一個空間,形成疝氣。雖然男士和女士都有腹股溝,但男士一般腹股溝空間較大,也較大機會患上腹股溝疝氣。 除了腹股溝外,肚臍附近也是常見出現疝氣的位置。這是因為當人出生剪了臍帶後,肚臍會自動癒合,但仍屬較薄弱的地方,若後天經常抬舉重物或咳嗽等增加其腹腔內壓力,就會增加形成小腸氣的機會。 突出物誤以為是腫瘤腫塊或會卡住小腸影響血液供應 鄺醫生指出,疝氣很多時會形成一個突出物,病人或會誤以為是腫瘤,但疝氣所形成的突出物會「時出時入」,非像腫瘤般長時間突出。突出的腫塊除了影響外觀,還有機會卡住小腸,影響腸道暢通和血液供應,造成小腸梗阻,嚴重更會引致小腸壞死。除非病人不適合接受手術,否則一般都會建議進行手術修補,特別是當突出的器官無法推回原位的情况,都需要以外科手術去處理。 微創修補手術 填補薄弱肌膜 疝氣修補手術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用微創方式進行,在病人的下腹開3個小孔,放入一塊人工網膜覆蓋缺損的位置;人工網膜會與附近組織融合,強化腹壁內的缺損,令器官不再移位。不過如果病人已出現腸塞或壞死性現象,則需要進行傳統開放式手術修補。疝氣復發多在同一個位置,但現今手術技術發展成熟,復發機會少於百分之一至二。 「裂孔疝」:胃部擠上胸腔致胃酸倒流 不過,並非所有疝氣都會形成突出物,鄺醫生表示,疝氣可以只發生於腹腔內的空間而不外露。其中一個常見情况是食道和橫隔膜之間的「裂孔疝」,胃部被擠上了胸腔的位置,這類病人通常沒有徵狀,部分病人會因為胃酸倒流或「火燒心」,而進行胃鏡檢查時發現。「裂孔疝」患者主要透過藥物控制胃酸倒流情况,如徵狀嚴重至藥物無法控制,或病人不想長期服藥,亦可考慮以微創手術,把胃部拉回原位及修補缺口。 相關文章: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預防小腸氣注意3件事 要預防疝氣,鄺醫生提醒應注意以下3件事: 1. 進行舉重、負重等訓練時,應跟隨教練指引,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切忌「死谷」。 2. 如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的問題建議應諮詢醫生以控制徵狀。 3. 多吃蔬果和多喝水,保持大便暢通。 Read more

【新冠變種】本港發現第二宗Omicron BA.5 陽性患者已接種兩針復必泰疫苗 張竹君引述世衛:傳播力或更高於現時BA.2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本港發現第二宗變異病毒株Omicron BA.5個案,患者本月23日由南非經多哈抵港,抵港後驗出陽性及入住隔離酒店。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引述世衛最新資料,指對比現正流行的BA.2,BA.4及BA.5的傳播力可能更高,但臨牀情况及嚴重性暫時未見有太大分別,世衛將進一步分析。帶BA.2的40歲男患者已接種兩劑復必泰新冠疫苗,暫時未有病徵。據世衛資料顯示,BA.5最先在南非發現,現已在博茨瓦納、丹麥、德國及英國等出現。第二宗Omicron BA.5 患者已接種兩針復必泰 張竹君引述世衛:傳播力或更高於現時BA.2-張竹君稱,帶BA.5的40歲男患者已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早前乘航班QR818抵港,暫時未有病徵,無同行者,同一航班上另有數宗陽性個案。所有輸入個案一般會基因分析,惟部分個案或病毒量太低無法分析,暫時該航班只發現上述個案。BA.5屬世衛正觀察的病毒株,本港防護中心4月初曾公布首宗個案,患者同樣從南非抵港,曾出現發燒和咳嗽,現時已離開隔離酒店。 Read more

【新冠後遺症?】外感康復者持續感疲倦、口乾、咳嗽、消化功能差 是氣陰兩傷或痰濕蘊結、脾胃失調?

【明報專訊】在外感病的康復階段,病邪逐漸消退,但同時正氣亦有可能遭到一定耗損。部分康復者會出現疲乏、口乾、消化功能欠佳、持續咳嗽等不適,中醫理解與氣陰兩傷和脾胃失調有關。通過中藥、食療,配合養生調攝,有助外感病康復者早日糾正身體失調,復元善後。外感康復者持續疲倦乏力、口乾、胃口欠佳、咳嗽痰多-中醫:氣陰兩傷、痰濕蘊結、脾胃失調 成因有別-患外感病期間,身體正氣與入侵病邪互相抗爭,過程中產生不適病徵如發冷、發熱、頭身痠痛、乏力等,而且正邪交爭亦會損耗正氣。如果正氣最終戰勝邪氣,病情便會趨向康復,身體逐漸恢復健康。康復者需要留意在疾病初癒時仍要維持充足休息、清淡飲食,不要過度操勞,以幫助正氣回復。受外感病影響的身體功能,一般會自我調整並恢復正常。 Read more

疫情下嘔吐疑染新冠?查找背後原因 小心腸胃炎作怪 照顧患者5大重點

第五波疫情令人心惶惶,身體稍有不適,如流鼻水、咳嗽、發燒等,都會讓人以為自己「中招」。近期Omicron在港持續爆發,更出現部分因有嘔吐病徵的求診個案,擔心自己究竟是否染疫。有醫生指出,最近不少嘔吐個案是間接因疫情引致,但未必由於感染新冠病毒所致,箇中原因原來是腸胃炎作怪。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