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 食滯便秘增磅點解決?營養師拆解消脂消腩補充劑迷思 教你3招「急救」

【明報專訊】節日聚餐一個接一個,假期外遊更離不開吃吃喝喝!「餓足全日」才去吃大餐會令血糖不穩?餐餐大魚大肉盡興過後,便秘了、增磅了或消化不良了,點解決?市面上有不同消脂消腩、排毒通便、減肥阻吸收的補充劑,聲稱有阻擋油分吸收、燃燒脂肪等功效,常見主要成分有白腎豆、甲殼素、L-carnitine(左旋肉鹼,或稱L-卡尼汀)、難消化性糊精,能否成為「最強後盾」,讓人大吃特吃也無後顧之憂?有何方法消滯通便?專家逐一拆解補充劑的迷思,還教你「食、飲、動」3招「急救」! 消化不良、便秘 長期服消脂消腩補充劑 可致營養失衡 1. 白腎豆 長期減肥功效未明 白腎豆,又叫白腰豆或白芸豆。萬侃表示,文獻指它含有α澱粉酶抑制劑,或能抑制消化和吸收碳水化合物,「有文獻指它對短期減肥有效,但參與研究對象很少,只有20多人,需更多研究證實它的長期效用」。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比較1周有3次或以上運動習慣的人,有吃和沒有吃白腎豆補充劑的減重效果一樣。 相關閲讀:【糖尿病】每天久坐逾6小時致二型糖尿病風險 每周100分鐘運動助控血糖 患者4點要注意:勿空腹、睡前運動 2. 甲殼素 吃過量可致肚脹肚瀉 「甲殼素是從甲殼類海鮮,例如蝦和蟹提取出來。」萬侃指,只有小量文獻證實甲殼素有助減肥和控制膽固醇。另外,如吃過量有可能導致肚脹、肚瀉,「對甲殼類海鮮敏感的人,當然不要吃」。 3. 左旋肉鹼 對肥胖者或有少許幫助 「很多補充劑都加入左旋肉鹼(一種胺基酸),稱能幫助減肥。它能將脂肪傳送到細胞生成能量,簡單來說就是燃燒脂肪,但研究未算是很成熟。」萬侃表示,有小型研究針對每周做4次運動的女性,38人分成兩組,一組吃左旋肉鹼補充劑,另一組沒有,8周後兩者體重沒有分別;「研究中,有人吃了補充劑後頭暈和肚瀉」。另一項小型研究則指,左旋肉鹼對減肥有些微幫助,研究結束時研究對象體重下降了約1.3公斤,「換句話說,仍需要更多數據證實(左旋肉鹼)對於有運動、比較active的人減重是否有效;而對少運動及肥胖人士就可能有少少幫助,但當然要配合飲食和運動,才最理想」。 4.難消化性糊精 纖維量未足 難消化性糊精是從粟米提取的一種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幫助排便、增加飽肚感、減少脂肪吸收、降低膽固醇和穩定血糖」。萬侃指,成人及青少年每日建議攝取不少於25克膳食纖維,以一款補充劑為例,建議每餐使用1包冲劑,內含5克難消化性糊精,「跟指示一日吃了15克,也未達建議的一日攝取量,所以不要倚賴補充劑」;如果日常吃不夠蔬果,補充劑就會有少許幫助,但最好還是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吃蔬果之餘亦可選擇紅米、糙米、全麥麵包等全穀物,增加纖維攝取量,預防便秘。 萬侃強調,補充劑只能短暫幫助,若補充劑有阻隔脂肪吸收效果,長期食用或不依照建議分量服食,可能影響營養素如脂溶性維他命A、D、E、K的吸收。 「留肚」食大餐 血糖不穩 「大吃大喝後才去補救,當然不太見效,吃的時候控制分量才最有效。」她提醒,「千萬不要有吃了補充劑就可以大吃特吃的心態」,熱量收支不平衡始終會令體重上升,而且吃得過飽也會引致不適,所以切記少食多滋味。開餐時留意膳食纖維(包括水果、蔬菜等)攝取量,「膳食纖維不能被人體吸收,但對腸道健康非常重要,是腸道的清道夫,亦可增加飽肚感,對控制體重有一定幫助」。 另外,千萬別「餓足全日」再去吃大餐,此舉除了令血糖不穩定,也不可能一次過攝取3餐所需營養,「每天應進食最少3份蔬菜和2份水果,但還要吃其他食物,一餐未必吃得下」。 文: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閲讀:【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知多啲:食、飲、動3招 急救壞肚皮 【明報專訊】哎呀!太興奮吃過頭了,有何方法消滯通便?註冊營養師萬侃教授「食、飲、動」3招,立即「急救」! 一、食水果、乳酪紓緩腹脹 選擇酵素含量較高水果,如木瓜、菠蘿、奇異果等幫助蛋白質分解,促進消化和吸收,減少腹脹、消化不良等徵狀。有便秘問題人士,可選「天然輕瀉劑」西梅。西梅富含膳食纖維和山梨糖醇,能把腸壁細胞的水分帶入腸道,刺激腸道蠕動,造成輕瀉。另外,麒麟果比火龍果含膳食纖維量更高,而且質地順滑,加強腸道蠕動,幫助排便。惟她提醒,有些人第一次吃麒麟果時身體不適應,要立即找廁所「解決」,所以建議(尤其是腸胃較敏感人士)去旅行時宜吃熟悉的水果。 至於乳酪含有益生菌,有益腸道健康,有助紓緩便秘,建議選低脂、原味乳酪較健康。 二、飲水喝茶助腸蠕動 吸收足夠水分,才可幫助腸道蠕動及排便。另外,有動物研究顯示普洱茶裏多酚成分可減緩油脂分解和吸收,降低三酸甘油脂,不過還需要更多臨牀研究證實功效;亦有小量研究指,綠茶兒茶素幫助燃燒脂肪和減腰圍。 三、動一動防便秘 吃飽後,坐着不動或立即躺下,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建議出外散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中醫貼士:飯前環繞肚臍按摩保健 【明報專訊】新冠初癒吃過頭 或致徵狀反覆 食得太放肆,不但會增磅,還會消化不良!註冊中醫鄧海君提醒,美食當前也要適可而止,「去旅行想嘗試不同食物無可厚非,應與朋友分享,不要一次過吃得太多」。另外,如果新冠初癒,飲食不節制,或會令徵狀反覆,「病好後也應食得清淡和不宜過飽」。 5穴位助改善胃痛便秘 鄧海君教路,在飯前或不太飽滯時用手掌環繞肚臍按摩腹部,可作日常保健。若有輕微胃氣脹、便秘,可順時針按100次,促進腸道蠕動、理氣通腑。再嚴重者,可靠疏通經絡來調節臟腑,以下5個穴位有助改善胃痛、胃酸倒流、便秘等問題。但當出現嚴重不適,如胃酸倒流至嘔酸、胃痛劇烈,按穴已無法紓緩,應盡早求醫,尋求中藥或針灸治療。 1. 太衝 (足厥陰肝經) 足背第1至2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功效:改善胃脹氣、胃酸倒流、火燒心等 2. 陷谷 (足陽明胃經) 足背第2、3蹠骨結合前的凹陷處 功效:改善胃脹氣、胃酸倒流等 3.足三里 (足陽明胃經) 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 功效:強壯脾胃,改善胃痛、胃脹氣、排便不順等 4.支溝 (手少陽三焦經) 外手腕橫紋上3寸,兩骨之間凹陷處 功效:改善胃脹氣、排便不順等 5.內關 (手厥陰心包經) 內手腕橫紋上2寸,在兩條筋之間 功效:改善胃痛、胃酸倒流、火燒心等 外遊備炒三仙茶消滯 鄧海君建議,旅行時可帶備含消食導滯藥材如山楂、神曲等的中成藥傍身,紓緩飽滯不適。她亦推介消食和胃的中藥茶飲炒三仙茶,預先製作隨身攜帶,出門可隨時消滯! 炒三仙茶 材料:谷芽10克、麥芽10克、山楂2克 做法:材料下鍋炒熱,加2碗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至小半碗即可,趁暖飲用; 或材料炒過後備用,需要時以熱水焗5分鐘後飲用 功效:消食導滯 注意事項:脾胃虛弱者、孕婦不適用 Read more

肥胖、便秘 增尿失禁風險 更年期易患骨質疏鬆症 教你運動3招改善問題

【明報專訊】不少中年婦女受尿失禁及骨質疏鬆困擾。調查發現,香港每3名婦女,便有1人受失禁困擾;而約半數婦女可能在更年期後患上骨質疏鬆症。透過恆常運動,就可以改善上述兩個問題。 相關文章:【尿失禁種類】3類中壓力性失禁最常見 產後或更年期女士正視「理遺」問題 預防有法7個Tips 港每3名婦女1人有失禁 肥胖、便秘增尿失禁風險 調查發現,香港每3名婦女,便有1名受失禁困擾,故強化骨盆底肌肉是有需要的,尤其是孕婦、停經前後女性,即使沒有任何徵狀,也應該透過會陰肌肉運動,增強盆腔內器官的承托力,以預防尿失禁、器官下垂或其他骨盆底肌無力的情况。 會陰肌肉運動 增盆腔器官承托力 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建議,有尿失禁和骨盆腔器官下垂的女士應要訓練骨盆底肌,亦即做骨盆底肌運動或會陰肌運動,又稱凱格爾式運動(Kegel exercise)。 研究顯示七成女性做了錯誤的骨盆底肌運動,以下是正確的骨盆底肌肉訓練: ‧坐下或躺下,保持身體放鬆,然後收緊會陰部肌肉,如忍大小便一樣的感覺,將注意力放在下盆肌肉及往上提,這樣可鍛煉肌肉收縮及放鬆。 ‧開始時吸氣提肛,將會陰肌肉往上提收縮,保持呼吸,維持肌肉收縮5至10秒,然後放鬆3至5秒,不要閉氣,重複8次,每天做3組。 多進食富纖維食物、飲水和運動 改善體重防便秘 當骨盆肌變得強壯時,可在站立姿勢或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正確的會陰肌收縮,配合日常生活如抱嬰兒及提起重物,可減輕或防止徵狀出現。如有疑問,建議向專業物理治療師查詢,以防做錯適得其反。 另外,維持健康的體重十分重要,因為肥胖會增加腹部肌肉壓力。至於便秘,則會令腹部過度用力排便,減弱陰肌力;慢性咳嗽亦會使骨盆肌力變弱。因此,建議選富含纖維的食物,並多喝水,配合運動,有助控制體重、預防便秘。 運動有效防65歲以上跌倒 骨質疏鬆症是指骨質量減少,增加骨折風險。多攝取鈣質、維持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都有助預防。約半數婦女可能在更年期後患上骨質疏鬆症,以致輕微碰撞或摔倒都會造成骨折。研究顯示,透過運動能有效預防65歲以上的人跌倒。 骨骼是活組織,對外來壓力會產生反應,透過運動可強化骨骼,所以運動是維持骨骼健康的最佳方法。骨骼強度和骨質密度取決於年輕時運動量多寡。 建議每星期至少運動3天,每次1小時 (每星期累積最少15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當中部分時間應做有重量負荷的運動,例如跑步、跳舞和球類運動等,持續運動直到老年,可幫助維持骨骼及肌肉的強度與平衡感,並減低跌倒的風險。 預防骨質疏鬆:負重運動/橡筋帶鍛煉 上肢運動 1.坐下,雙手各持橡筋帶兩端(圖A),舉至胸口慢慢拉開(圖B),停5秒 2.站立,固定橡筋帶,雙手各持橡筋帶兩端、輕微屈曲(圖C);雙手慢慢向後拉(圖D),停5秒 鍛煉大腿四頭肌 坐下,橡筋帶綁着雙腳(圖E),其中一腳伸直膝關節(圖F),停5秒,緩緩放下;然後另一隻腳重複動作 注意事項 ‧目標是增加上下肢肌肉力量 ‧循序漸進,不宜操之過急 ‧每天1節,重複動作5至10次 ‧訓練前檢查橡筋帶有否裂口,以免斷開 ‧訓練時,橡筋帶應在腳上綑綁最少一圈 ‧訓練後,橡筋帶用乾布清潔,收藏於陰涼處便可,切勿用水清洗及儲存於高溫環境,以免加速其損耗 相關文章:【骨折】骨質疏鬆無聲無息!切勿忽視腰痛臀部疼痛 補鈣30歲前已要開始?(附營養師飲食建議) 文:梁慧貞(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婦女健康專研組主席、物理治療師) 編輯:梁小玲 Read more

【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便秘或肚瀉 照大腸鏡無發炎病變 有可能腸易激作怪(醫學滿東華)

【明報專訊】阿麗(化名)是家庭主婦,較早前來覆診,主要是聽我解釋大腸鏡報告。然而,當她得知大腸鏡報告沒有異常後,並沒有因此感到高興,原因是她腹部脹痛問題已經困擾了幾個月,期望大腸鏡能找到原因,並處理根本問題。我遂笑着向她解釋,其實腸道沒有發炎及嚴重病變是好事,而她的症狀有可能是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引起。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大便習慣改變-便秘或肚瀉-腸易激綜合症並不罕見,估計香港現時患病率6.6%,目前醫學界還未完全了解其成因,但與不同因素,例如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都有關係。患者一般腹部脹痛已經持續或斷斷續續維持了一段時間,並有相關的大便習慣改變,如便秘或肚瀉等症狀。 Read more

【女性疾病】經前頭痛 便秘 風濕 血虧作怪 女性調治 養血溫陽並重

【明報專訊】女人靠血養,男人靠氣養。由於男女生理結構有別,女性有經、帶、胎、產,在這些過程中容易血虧。女性一旦血虧,身體就會陷入各種問題,生理功能首當其衝。中醫認為,一半以上女性疾病都和血虧有關,故只要把血養足,自然會好得很快。.便秘:部分女性便秘由肝火所致,但多數都跟血虧有關。體內血不足,腸道津液也會不足,容易便秘;補血猶如增液行舟,養血後便秘也可改善。.經前頭痛:部分女性月經前或經期時頭痛,發現這也是血虧的緣故。月經時血液流失更多,頭在人體最高點,若血量不足,供不上去,隨之出現頭痛。只要養足血,月經前的頭痛自然而解。 Read more

【健康減肥】假期暴食?肥胖、消化不良、便秘怎辦?專家教你有營飲食慎防三高、脂肪肝

農曆新年連續幾日假期窩在家中,加上疫情關係未能夠四出拜年,正餐以外,蘿蔔糕、年糕、煎堆、油角、糖果、朱古力……暴飲暴食指數直線上升,更隨時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等腸胃問題!怎辦?醫生、營養師提供了很多實用的飲食、健康、減肥攻略貼士,尤其是本身已是三高、脂肪肝等人士,更不能掉以輕心,以下的健康飲食法則,你又知道和實踐到多少呢? Read more

【戒煙方法】中醫針灸戒煙成功率逾三成 減低頭暈、便秘、情緒暴躁等不適(附戒煙熱線)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疫情下戒煙求助錄得增幅,衛生署控煙酒辦公室高級醫生關思禮表示,近半年戒煙求助上升一倍,戒煙熱線由今年初每月接獲400次求助,升至6月約800次,相信因吸煙者擔憂感染新冠病毒會增加重症風險,以及機構提供居家戒煙服務,增加他們戒煙的意欲。負責博愛醫院中醫針灸戒煙計劃的中醫一級醫師何蕙均表示,疫情下市民需常戴口罩,除口罩吸煙會增受感染風險,提升煙民戒煙意欲,近兩個月中醫戒煙人數亦增兩三成。 Read more

便秘|3大成因 都市人易錯過排便黃金時機 持續便秘引發多種併發症 預防5個貼士

香港人工作忙碌、食無定時、壓力大,便秘(constipation)問題十分普遍。如何解決便秘之苦?betway体彩 腸胃肝臟科專科徐成智醫生指出,便秘主要的成因,除了由於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外,還跟排便習慣、先天的腸道問題等有關。如果平均一星期內沒有兩次大便,或大便經常有困難致生活受影響,徵狀持續4星期以上,就屬於便秘。便秘3大成因:與不健康生活習慣有關 Read more

便秘丨按摩+按穴 防治秋冬便秘(養生帖)

【明報專訊】秋冬季節,氣候乾燥,中老年人易發功能性便秘。大便乾燥硬結,艱澀難解,數日一行,不僅容易引發大便出血、肛裂等情况,還可能因解大便時過於用力,腹壓升高,導致冠狀動脈和腦血流改變,繼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帶來嚴重後果。 Read more

【Young Old 健康】長者日飲8杯水太多致水腫? 飲水太少會脫水、便秘?解開老友記飲水迷思

經常聽到每天要喝8杯水才會健康,但對於長者來說,要攝取足夠的水分並不容易,而且喝得太多有機會引致水腫、氣喘、夜尿;若喝得太少,則有可能引致脫水、便秘、消化能力轉差等不同問題,原來飲水都大有學問!究竟老友記每日飲水多少才足夠呢?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