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醫管局:逾90復康療養病人、識别420腸癌、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癌症等患者轉介私院

【明報專訊】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稱,現時有逾90名復康及療養病人轉介至7間私院治療,亦已識別約420名病人到私院治療,包括腸癌、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癌症放射治療患者等,呼籲私院繼續接收更多病人。私家醫院聯會稱,私院未有足夠隔離設施,難以大規模接收新冠患者。現時只有中大醫院公布計劃提供24張病牀接收新冠輕症患者,尚待當局審批。本報向各私院查詢接收公院患者的安排,以及有否計劃接收新冠患者。聖保祿醫院回覆稱,上月底已撥出20張病牀接收醫管局轉介的非新冠病人,包括各類骨折、中風、多種長期病等,最近亦撥出12張兒科病牀,正待醫管局轉介,院方曾醫治4名入院後檢測呈陽性、但一直未能獲醫管局接收的病人,又指在能力許可下,處理輕症新冠病人。 Read more

專業造口護理 強大後盾支援 造口人不再「口」難開

「造口人」大多是腸癌患者,經歷一場大手術,日常需要以造口來排便,面對著身體的變化,情緒和心理都備受壓力,實在可想而知。除了樂觀、冷靜的心境,家人的支持外,造口人在抗癌路上若能確保有造口護理的專業支援,日子可以過得更自在!就如康復者顏德彬(Jackie)數年前患上結腸癌,經歷過困擾和不便,得到專業團隊全力支援造口護理,抗癌路上不再孤單 ,原來造口人一樣可以專心事業、四出公幹「周圍飛」! Read more

便秘|3大成因 都市人易錯過排便黃金時機 持續便秘引發多種併發症 預防5個貼士

香港人工作忙碌、食無定時、壓力大,便秘(constipation)問題十分普遍。如何解決便秘之苦?betway体彩 腸胃肝臟科專科徐成智醫生指出,便秘主要的成因,除了由於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外,還跟排便習慣、先天的腸道問題等有關。如果平均一星期內沒有兩次大便,或大便經常有困難致生活受影響,徵狀持續4星期以上,就屬於便秘。便秘3大成因:與不健康生活習慣有關 Read more

【讀者MailBox】緊張大師較易腸抽筋

【明報專訊】問:我經常間歇腹絞痛,醫生說是「腸抽筋」,由於痛一會就沒事,沒特別跟進,但每次都毫無先兆就突然劇痛,影響工作和生活,有什麼辦法防止腸抽筋呢? 答:正常腸道會有規律地蠕動,將食物由胃推向小腸和大腸,當腸道的不隨意肌不正常地抽搐,就會導致突如其來的腹痛,有如扭毛巾的感覺,通常是一陣陣的、間歇地痛,這就是腸抽筋。如果經常腸抽筋,應盡快求醫,不能置之不理,因為腸抽筋成因可大可小,有可能是腸癌、盲腸炎或膽囊發炎等疾病的徵兆。 腸抽筋成因可分為結構性和功能性。結構性即腸道堵塞,例如腫瘤堵塞腸道或腸黏連導致堵塞,一般伴有肚脹、嘔吐、便秘等徵狀。功能性腸抽筋即是腸道受刺激,例如急性腸胃炎、慢性腸炎、食物中毒、腸易激綜合症、藥物敏感、精神緊張等。腸胃敏感的人,如進食不潔、生冷、未煮熟食物,也有可能腸抽筋。 另外由於腸的神經較敏感,不隨意肌會受荷爾蒙或心理影響,所以容易憂慮、緊張的人,會較容易出現腸抽筋;統計顯示,女士會較男士多,特別是少女或中年女性。 醫生會視乎病人的病情,安排照腸鏡,看看有無發炎或腫瘤,也會檢驗大便有沒有細菌或病毒,或安排抽血檢驗。 避吃豆類芝士海鮮 若排除是嚴重疾病引起腸抽筋,就可從日常生活入手,減低腸抽筋的風險。由於情緒是引起腸抽筋其中一個成因,建議先放鬆心情,減低壓力;飲食方面,避免進食會引起腸道敏感的食物,例如鮮奶和海鮮,亦應避免進食容易引起氣體的食物,例如豆類、芝士、洋葱等,以及確保食物已煮熟,不應進食可能受污染的食物,減少攝取咖啡因和酒精,都可大大減低腸道不適的風險。 文:李嘉欣(外科專科醫生) 相關文章: 肚皮九宮格 估算肚痛根源 遇不尋常肚痛 咪靠食成藥 胃痛?胃酸倒流?十二指腸潰瘍?查找病因 勿亂服藥致反效 大腸癌篩查 阻截瘜肉成癌 Read more

大腸癌篩查 阻截瘜肉成癌

結直腸癌又稱大腸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死亡率高踞癌症第二位。患者一般以男性為主,發病年齡60歲左右,在近年有年輕化趨勢。為增加市民對大腸癌的認識,betway体彩 及明報健康網日前假中央圖書館舉辦「結直腸癌診療新趨勢」講座,分享大腸癌檢查及治療方法,鼓勵市民在50歲起進行檢查,減低患癌風險。 李家驊醫生(右)及廖敬賢醫生提醒市民注意生活健康及飲食,可減少大約40%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鏡檢查是金標準 大腸癌新增個案每年大約有5,000宗,死亡人數超過2,000人。betway体彩 微創及機械臂手術拓展主任、外科專科醫生李家驊醫生表示,大腸癌成因與吸煙、進食紅肉及肥胖有關,病徵包括腹痛、大便帶血、體重下降、便秘及腹瀉等。演變過程大部分由瘜肉開始,從正常細胞轉變成癌細胞平均需時10至15年,因此可透過篩檢防止瘜肉演化為癌症。無病徵的病人可在50歲起開始接受檢查,有病徵或有家族病史的病人則需要在40歲起檢查。另外,進食高纖食物會有助減低患上大腸癌的機會。 政府現時會為市民提供大便隱血測試,若發現病情呈陽性,會再資助進行大腸鏡檢查。李醫生表示,大便隱血測試費用便宜但準確度低,因此普遍以大腸鏡檢查作為診斷大腸癌及大腸瘜肉的金標準。病人需在檢查前七日停止服用中藥及薄血藥,檢查前兩日停止進食高纖食物,隨後服用藥水排清糞便。檢查期間會利用大腸鏡從肛門到盲腸進行檢查,當發現有瘜肉會一併切除,若瘜肉體積較大及不正常,會抽瘜肉的組織檢驗是否癌細胞。整個檢查需時15至30分鐘,過程無痛及出現併發症機會較低。 若不幸患上大腸癌,早期病人可接受根治切除手術,切除相關腸道及附近淋巴。李醫生指出,在肛門對內30公分內出現惡性瘜肉,屬於直腸癌。由於位處盆腔下,若屬後期的大腸癌,附近的組織例如神經線、淋巴、膀胱、女性的子宮、男性的前列腺都有可能受到影響,醫生會以大腸鏡、超聲波、3D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正電子掃描等方法識別癌症期數,再按照情況作出適合的治療。假若惡性瘜肉位處肛門口對內兩公分,病人需要接受會陰直腸切除術,術後無法保留肛門功能。雖然要以長期造口替代,但不會對生活構成嚴重問題。此外,後期大腸癌患者可在術前接受綜合化療及電療,有助減低病情及提升保留肛門功能的機會。 大腸癌是本港頭號癌症,市民非常關注。 利用藥物作針對治療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進步,現今的診斷及治療變得更加精準,可減少治療次數及對正常組織的影響。藥物治療方面有化療、標靶藥及免疫治療等方法可以使用。betway体彩 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廖敬賢醫生解釋,化療主要針對生長迅速的細胞,而不管是否正常細胞;標靶藥會因應腫瘤特性作出抗衡;免疫治療則是回復受癌細胞影響的免疫功能,讓身體自行識別及消滅不正常細胞。 大腸癌分為四期,治療方法及目標各有不同。因應每期癌症的復發風險,廖醫生指出,第一期病人在術後不需進行輔助治療;第二期病人需視乎病理及發病前特徵,建議高風險復發病人進行六個月化療;第三期病人普遍會用兩種化療藥。有研究指出低復發風險病人大概需進行三個月化療,已可減少復發風險及副作用。 至於第四期病人,廖醫生將之細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癌細胞只轉移至肝或肺部,可進行根治手術切除,或是轉移數量不多,可用化療及標靶藥將腫瘤縮小,再以手術或放射治療處理。第二類是癌細胞無法清除,因此會以腫瘤控制、生活質素維持及徵狀處理等目標作為治療的優次考慮。第三類是已影響重要組織器官,會以化療藥及標靶藥將腫瘤盡量縮小,以減低機能受損程度,達至穩定病情。 現時有兩類標靶藥治療大腸癌,包括用以抑制血管增生的貝伐株單抗(Bevacizumab),以及對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西妥昔單抗(Cetuximab)。廖醫生指出,西妥昔單抗只適合沒有NRAS及KRAS基因突變的病人使用,但只有一半病人沒有此類基因突變。除了一線標靶藥,亦有多種用於穩定病情的口服標靶藥,包括可針對耐藥性較強癌細胞的Regorafenib等等。另外,大腸癌病人當中,大約有5%適合進行免疫治療,其中,有MSI的病人有50%機會可控制病情,有HER 2的病人可用抗HER 2的標靶藥控制病情。還有,近兩年開始採用的液體活檢方法,以抽血方式檢查腫瘤特性再針對用藥,相信在未來五至十年有助制定個人化大腸癌治療。

Read more

【了解腸癌】預防大腸癌 從生活飲食習慣入手

香港人一向識飲識食,紅肉、燒烤食物、加工食品等等更是不少人的至愛,然而,多吃這些食物,隨時會增加患上結直腸癌的風險。根據2015年醫院管理局的統計,大腸癌自2013年起,已經多年超越肺癌,成為香港十大常見癌症之首,隨著人口老化,相信數字將會繼續攀升,建議年過50歲的人士積極接受大腸鏡檢查,防範於未然。 廖敬賢醫生建議市民避免吃醃製肉類。 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腫瘤 早期的大腸癌沒有明顯病徵,常見病徵如大便出血、大便不正常、大便習慣改變、便秘、肚脹、肚瀉、體重下降、沒有胃口等等,都很容易被人忽略,或者跟其他疾病混淆。例如當發現大便出血時,病人會以為自己只是生痔瘡而未有理會,因為不論內痔還是外痔,都會出現便血的情況,或因此延誤治療,所以不少病人確診腸癌時已屆中晚期。根據統計,超過五成的大腸癌,都是屬於第三及第四期。 betway体彩 微創及機械臂手術拓展主任暨外科專科醫生李家驊醫生表示,形成結直腸癌的成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跟生活和飲食習慣有關,例如飲食趨向西化,多吃紅肉或燒烤食物等,都是很大的誘因。 他又提醒市民,年紀愈大,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愈高,年過50歲的人士,即使沒有任何症狀都應該接受大腸鏡檢查,如果有腸癌家族史,例如父母或者兄弟姊妹有大腸癌的人士,更應40歲開始就接受檢查。「腸癌最初期是由一粒瘜肉開始,如果這瘜肉大於兩公分,有50倍機會變成癌症。透過大腸鏡檢查,檢視大腸內壁情況,如發現瘜肉更可即時切除和化驗。若在50歲進行了一次檢查,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大約5至10年後才需要再做。」 切除手術治癒率高 至於確診方面,betway体彩 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暨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廖敬賢醫生指出,一般的程序是先照大腸鏡,然後抽取組織,再做電腦掃描,看看腫瘤的影響是局部還是已轉移到其他器官,如果沒有轉移,大多可以安排病人接受手術。 在治療結直腸癌方面,李家驊醫生表示,現時切除手術仍是根治腸癌的最有效方法,而電療和化療則屬於輔助治療。現在最普遍是術前的電療化療,尤其是治療直腸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往做切除直腸手術一定要剖腹,現在可以以微創方法代替。 廖敬賢醫生指出,目前治療第一期腸癌不需要做化療,做完手術後通常定期覆診便可。因為第一期本身復發率比較低,治癒率高達95%。第二期腸癌則視乎病理報告,醫生會建議部分風險比較高的病人接受化療。第三期腸癌大多已經轉移到淋巴,除非患者屬高齡人士,否則醫生大多會建議病人接受兩種藥的化療,有效減低復發風險。 至於第四期病人情況比較複雜,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能夠接受手術,部分更有根治的可能性,但需要頻密地覆診;另一類則是無法根治,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其他地方,只可以用藥盡快縮細腫瘤或者減慢病情惡化的速度。目前第四期腸癌病人,五年內生存的比率大概5%,而接受切除手術後,首兩年最大機會復發,如果五年內都無復發,可算是痊癒。 李家驊醫生提醒年過50歲人士,應進行大腸鏡檢查。 宜勤做運動控制體重 在治療過程中,心理因素亦非常重要,病人和家人了解病情和治療方案後,就能正面地面對疾病。廖敬賢醫生表示,正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必需攝取足夠營養,尤其是蛋白質,例如可吃雞蛋、肉類(去皮),有需要可以見營養師。 另外,想減低患癌風險,他建議市民應改變生活模式,戒煙、減少飲酒,避免吃醃製肉類、減少進食包括豬、牛、羊等紅肉,多吃蔬菜。更重要是做運動,維持體重,華裔成年人的適中BMI為18.5 –< 23.0。他建議大家長期維持一星期做3至5次、每次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要感到心跳加快,體溫上升和出微汗。做齊以上指引,大概可降低40%癌症風險。 Read more

【了解腸癌】50至75歲 大腸癌篩查恒常化 先導計劃照腸鏡 揭6.4%癌症

衛生署8月6日開展大腸癌篩查計劃,分階段為50至75歲沒有大腸癌徵狀的香港居民提供服務。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右)預計,每年可預防650宗大腸癌及6500宗大腸腺瘤個案。左為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曾憲宗攝) 衛生署將於8月6日(下周一)起恒常化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由先導計劃涵蓋的61歲至70歲,分階段擴展至50歲至75歲的合資格人士,首階段先為61歲至75歲市民提供檢查服務,衛生署預料每年可預防650宗大腸癌及6500宗大腸腺瘤個案。截至3月底,有逾6.8萬人參與之前先導計劃,7203人完成大腸鏡檢查,當中6.4%確診大腸癌。 衛署﹕每年預防650宗大腸癌 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昨日表示,衛生署於2016年9月展開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運作暢順,有助及早識別沒有病徵的患者及高危者,政府將於下月6日把計劃恒常化,對象會逐步擴展至50歲至75歲、沒有病徵的香港居民,未來5年總開支9.4億元。首階段對象為1942年至1957年出生的61歲至75歲人士,而1942年出生者需於今年內參加,否則明年會「超齡」。 篩查流程主要分兩層,先由基層醫療醫生提供大便隱血測試,如呈陽性反應,需接受大腸鏡檢查;如呈陰性反應,可留意有否出現大腸癌徵狀,並每兩年接受大便隱血測試。 隱血測試額外收費上限1000元 衛生署按已推行的先導計劃為例,指截至7月26日,有685名基層醫生登記提供隱血測試,當中97%不額外收費,另有170名醫生提供大腸鏡檢查,額外收費上限為1000元,當中68%需切除瘜肉的個案無額外收費,目前輪候照大腸鏡的時間為3星期。 原目標30% 總參加率9.5% 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表示,截至7月26日,總參加率為9.5%,即較署方原先預計的30%低。此外,截至3月27日,有68,774人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在66,697名有化驗結果的人當中,13.1%呈陽性反應。在7203名已完成大腸鏡的人中,有6.4%即458人確診大腸癌,當中69.7%即319人屬早期患者,治療率較高。 程卓端表示,預料恒常計劃可覆蓋15%合資格人士,預料在未來5年,每年可預防650宗大腸癌及6500宗大腸腺瘤個案。 Read more

【了解腸癌】微創切瘤減風險 新手術治直腸癌 免割肛之苦

微創切瘤——新的「經肛門內視鏡微創直腸系膜切除術」,會於肛門放入內視鏡,如發現直腸癌腫瘤不大,可直接將腫瘤從肛門拉出取走,創傷性較低,風險亦較傳統手術小。(圖:yodiyim@iStockphoto) 【明報專訊】大腸癌排名香港最常見癌症第1位,2015年新症已超過5000宗。而在大腸癌個案之中,直腸癌較難治療,因直腸切除手術難度高,創傷性大,且很多時要切除肛門,令病人聞之色變。新的經肛門內視鏡微創直腸系膜切除術,就有創傷性低、減輕疼痛及避免迴腸造口等優點,同時手術風險亦較傳統直腸切除手術低,令病人更易接受。 「長期便秘和少食蔬果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傳統說法。 沒錯,保持腸道健康可以預防大腸癌;不過,便秘並非導致大腸癌的成因。隨着近年大腸癌個案增加,2015年就有超過5000個大腸癌新症,大腸癌成了本港第二號癌症殺手,大家聞癌色變亦是理所當然的事。而在大腸癌個案當中,較難治療的可算是直腸癌。 直腸癌是令人害怕的疾病,最大原因是手術難度高,存活率比結腸癌差很多。確診直腸癌的患者都會問同樣的問題:「直腸不就是大腸嗎?兩者有何分別?」直腸是大腸的末端,上接結腸下接肛門,位於肛門對上約12至15厘米的位置,主要負責儲存糞便至適當分量,才經肛門排出。直腸藏於盆骨內,女性的位置在陰道後面,男性則在膀胱和前列腺後面,由於位置隱蔽,特別是男性,因盆骨較小,外形像漏斗,腫瘤位置愈接近肛門,手術的難度愈高。 多吃蔬果——便秘並非導致大腸癌的成因,但多吃蔬果有助改善腸道健康,提升抵抗力。(資料圖片) 電療療效短 難保生活質素 傳統的直腸癌治療方法是紓緩性體外放射治療(即電療),以減輕病人因腫瘤帶來的不適,但療效短暫,一般只能為患者帶來數月或一年的紓緩;之後隨着腫瘤再度增生,患者又要承受各種痛苦,包括大便排血、便意頻繁、肛門疼痛,甚至腸塞導致完全不能排便等,大大降低生活質素。 腫瘤切除手術是「一了百了」的方法,可是直腸切除手術的難度很高,傳統切除手術不單傷口大,而且很多時需要連肛門一併切除,要以永久性的結腸造口代替肛門,不是每個患者都能接受。 再者,直腸癌的存活率普遍比普通結腸癌低且復發風險高,對患者及醫生而言都是很頭痛的疾病。1982年,英國一名教授提出採用「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為不少直腸癌患者帶來希望。他指出,直腸切除手術的關鍵在於直腸後面的系膜,這是包圍直腸周圍臟層腹膜(visceral peritoneum,覆蓋於內臟表面的腹膜)和壁層腹膜(parietal peritoneum,於腹壁、骨盆壁和橫膈膜下表面)之間所有的脂肪組織、血管、神經、淋巴組織。 傳統手術操作受限難度高 全直腸系膜切除術由肚臍對下位置橫開一刀,原則就是在切除腫瘤時,一併完整地切除直腸系膜,而不能刺穿系膜導致包着的脂肪等組織穿漏,便可增加存活率,可是難度亦相對地高。 手術需於肉眼直視下,在骶前間隙中進行分離,保持盆筋膜臟層的完整無破損。只是,對於肥胖或骨盆狹小的患者來說,傳統的從上而下操作方式難以充分顯露直腸系膜下部周圍間隙,未必能把腫瘤徹底切除。 大腸鏡檢查——直腸癌多見於年長人士,故50歲以上者,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資料圖片) 經肛門切腫瘤 減輕痛楚 為了解決傳統由上而下手術存在的難題,醫學界約3年前提倡利用「經肛門內視鏡微創直腸系膜切除術」(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取代「全直腸系膜切除術」。這是一種經肛門進入,由下而上的手術方式,如果腫瘤不大,更可將腫瘤從肛門拉出來分離再取走。它的優點包括減輕手術創傷、縮短手術時間、保留括約肌功能、避免迴腸造口,減輕疼痛和縮短住院時間。 2017年9月發布的《腹腔鏡及內視鏡手術年刊》就找來3份重要的文獻,作了一次系統性分析,透過對比近2000個直腸癌患者於接受手術後的評估及整合報告,結果發現,「經肛門內視鏡微創直腸系膜切除術」整體比「全直腸系膜切除術」好,當中有三大要點: 一.經肛門內視鏡微創直腸系膜切除術的系膜完整性非常好。全直腸系膜切除術破壞直腸系膜的風險是7.6%,而經肛門內視鏡微創直腸系膜切除術則為3.2%,風險減少了一半。 二.經肛門內視鏡微創直腸系膜切除術於末端刀邊發現仍有癌症的機率只有0.3%,比起全直腸系膜切除術少了5%。 三.全直腸系膜切除術雖說亦屬微創手術,但也有三成個案需要中途轉以傳統切除手術切除腫瘤,而經肛門內視鏡微創直腸系膜切除術則只有少於2%,大大減少形成主傷口的風險。 雖然經肛門內視鏡微創直腸系膜切除術只有短短數年的研究數據,但此技術對患者及醫生而言,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技術,而且受到廣泛認可。不過,預防勝於治療,直腸癌常見於較年長的人士,建議50歲以上人士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並多進食高纖維的蔬果,如火龍果、豆類食品等。 文:張浩然(外科專科醫生) 圖:yodiyim@iStockphoto、資料圖片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了解腸癌】大腸癌年輕化 忽視警號 確診已晚

【明報專訊】衛生署去年9月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首兩階段接受檢查人士中,確診大腸癌率達6.5%,較署方預期高出一倍。第三階段已正式展開,篩查的年齡下降至62至65歲,署方預期確診人數會隨之下調。 真實情况或許未能樂觀!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及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均指出,50歲以下的患者數字近年大幅提升,部分較年輕患者在確診時更屬晚期腸癌。心存僥倖忽視病徵和風險因素,好易中招! 50歲男患者 較5年前增兩成 大腸癌個案近年不斷上升,2013年更超越肺癌成為香港十大癌症的第一位。根據醫管局數字顯示,確診大腸癌的新症數字,由2006年的3918宗躍升至2015年的5036宗。雖然發病年齡以65歲以上人士為主,不過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智文表示,50歲左右的患病人數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特別是男性患者,數量較5年前上升一至兩成。 另一方面,大腸癌大多由瘜肉演變而成,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施蘊知指出,近年20至30歲的患者人數,亦比20年前增加約兩成。大腸癌患者增加,偏偏很多人掉以輕心,就算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有血亦沒有理會,忽視身體響起的警號。 今次就由施蘊知與潘智文,逐一拆解大腸癌謬誤。 ■拆解大腸癌謬誤 施:施蘊知(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潘:潘智文(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血便誤以為痔瘡 檢查發現癌已擴散 1. 年紀大才會患上大腸癌,年輕人士有病徵都不會跟大腸癌有關? 潘:年輕患者在確診大腸癌時,較多屬於末期。原因可能跟新陳代謝較快有關,腫瘤生長速度相對較快。但更主要是病人自恃年輕,警覺性低,就算有徵狀也沒有跟進。有一名從事金融投資的42歲男性患者,又煙又酒,經常出外應酬,大魚大肉又少做運動。某次發現大便出血,由於沒有家族病史,以為只是痔瘡或工作壓力大,聯想不到跟腸癌有關。情况維持大半年,直到出現背痛才求醫,檢查後發現已屬末期腸癌並擴散至脊骨,只能以化療及標靶藥控制病情,並以電療對付脊骨的癌細胞。大腸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由第一期的九成,下跌至第二及第三期的八及六成,而末期的存活率更只得一成。 2. 大便隱血測試呈陰性反應,代表沒有大腸瘜肉? 施:大便隱血測試不是百分百準確,化驗原理是檢查採集的大便樣本上有無隱血。理論上當腸道有腫瘤,糞便在通過時會沾上肉眼看不到的血。不過,由於檢查時只會抽取部分大便樣本,加上腫瘤未必經常流血,以致樣本未必沾有血液,測試的敏感度其實只得六至七成。因此,就算測試呈陰性,如有家族病史等較高風險因素,應按醫生指示定期作大腸鏡檢查。 3. 大腸鏡檢查的準確度視乎醫生技術,病人事前毋須準備? 施:大腸鏡檢查是透過一條光纖喉管,經肛門進入體內,沿大腸向上伸,將腸道影像傳送到屏幕供醫生診斷。有一名52歲男性患者,去年2月作大腸鏡檢查,醫生在腸道內發現3粒瘜肉,當中1粒屬管狀腺瘤,約有2至3毫米大,當時已即時切除。後來他了解到管狀腺瘤有演變成癌症的風險,所以今年7月再找另一名醫生照大腸鏡,結果再發現1粒4毫米大的管狀腺瘤。其實大腸鏡檢查的準確度已很高,這情况可能是患者腸內留有糞便,令醫生無法看清楚。大腸鏡檢查,要求病人戒口3天,不能食蔬果等纖維食物,但仍可食飯及肉,不用捱餓。檢查前一日則進食流質食物如粥水、蜜糖水及清雞湯,不能飲牛奶及橙汁等有色飲品。再加上瀉藥,可清走腸內的大便。 不過,有些長者腸道蠕動較慢易有便秘,而且飲水少,較難排走大便,如情况太差,會建議3至6個月後再照。大便不清,除了影響結果,也會增加細菌感染風險,因為一旦醫生失手刺穿腸道,大便可能會流入腹腔。 切除瘜肉非安全 須定期檢查 4. 接受大腸鏡檢查並切除瘜肉後,就可一勞永逸? 潘:切除瘜肉後並非絕對安全,要跟隨醫生指示定期檢查。有一名60多歲婆婆早年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腸道內有細小的良性瘜肉,切除後醫生叮囑她3年後要再檢查,但婆婆沒有理會,結果在第五年出現肚瀉、大便變黑及有血,檢查後發現腸內有腫瘤,已屬中期,須接受手術及化療。 施:即使切除瘜肉,患者復發的風險也會較一般人高出2至3倍,位置亦未必相同,所以必須依從醫生的建議定期檢查。檢查的頻率視乎瘜肉性質及數量而定,如瘜肉達1厘米、有4至5粒或以上,或屬可能會惡化的瘜肉類別,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絨毛管狀腺瘤,建議相隔1至3年再檢查。相反,如瘜肉屬良性且數目較少,可隔5至10年才檢查。 高風險人士 宜40歲前照大腸鏡 5. 即使有家族病史,只要年紀輕都不用擔心? 潘:理論上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若直系家屬曾患大腸癌,風險更會提升。如果有一名直系親屬於60歲之前確診腸癌,或有超過一名直系親屬確診就屬「高風險」,建議於40歲前就要作大腸鏡檢查,之後可隔5年檢查一次。如有一名直系親屬於60歲之後患大腸癌,或兩名非直系親屬確診,可於40至45歲開始檢查,如未有發現,第二次檢查可於5年後,之後可每隔10年再檢查。上述兩組人士患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四至五成,如有遺傳性腸癌的基因變異,風險會更高,需更早關注腸道健康。 一般人可於45至50歲開始作大腸鏡檢查,沒特別發現可5年後作第二次檢查,之後每隔10年一次。 另外,避免吸煙飲酒及食加工肉類、多吃高纖食物、恆常運動及保持適當體重,都可減少患上腸癌風險。 文:許朝茵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了解腸癌】4萬長者篩查大腸癌 291人中招超衛署預期 確診者六成屬一二期

【明報專訊】衛生署去年9月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至今年9月底為逾4萬名無病徵、現年66至71歲長者作篩查,其中13.5%對大便隱血測試呈陽性反應,在完成大腸鏡檢查的4501宗個案中,暫發現291人患大腸癌,發現率為6.5%,數字超出衛生署預期。先導計劃將於下周一(27日)擴展至第三階段,62至65歲無大腸癌徵狀者可參加。 下周起62至65歲無病徵者可參加 【2018年結直腸癌講座】「腸」保健康 首兩階段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為1946至1951年出生的人篩查,截至今年9月27日有4.03萬人參加,當中逾3.9萬人有檢測結果,其中13.5%(5286人)對大便隱血測試呈陽性反應,需轉介照腸鏡。在完成大腸鏡檢查的4501宗個案中,有291人患大腸癌;3086人有大腸腺瘤;594人有增生瘜肉、大腸發炎等;另有527人沒有瘜肉。 3086人有腺瘤 594人有瘜肉發炎 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表示,對於已照大腸鏡的個案中,有6.5%確診大腸癌及68.6%發現大腸腺瘤,感到「少少意外」,例如大腸癌發現率比署方預期的3%高1倍。她續稱,形成大腸癌的變異過程有可能長達10年或以上,篩查計劃先從較年長的長者着手,腸癌發現率較高,她相信未來發現率會下降。 程卓端說,目前接獲25宗關於切除瘜肉併發症的報告,其中21宗是腸道內流血,有1宗刺穿腸道及3宗其他個案,患者經跟進後完全康復。她又說,目前切瘜肉引致腸道出血及穿腸的比率分別為0.5%及0.02%,符合署方設立的標準。 程續稱,署方分析第一階段55宗確診大腸癌個案,六成患者屬第一、二期,比非篩查計劃的發現率高20個百分點。她說早期病人治癒率相對高,呼籲合資格長者盡快參加計劃。 一成目標人口參加 未達預期 根據署方數據,目前首兩階段的目標人口有44萬,程卓端說總參加率約10%,低於署方30%的目標。她表示,亞太地區的大腸癌篩查參加率為10%至30%,例如澳洲達30%,她稱當地推行大腸篩查逾10年,香港則只推行一年,表示滿意本港現况。 衛生署下周一推出第三階段計劃,1952至1955年出生及無大腸癌徵狀的市民可參加。此群組約有38萬人,參加者須先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再上網尋找及約見相關基層醫療醫生(www.colonscreen.gov.hk)。截至本月17日,共644名基層醫療醫生提供大便隱血測試,97%醫生不會額外收費;另有154名醫生提供大腸鏡檢查,若需切除瘜肉,有68%醫生不收額外費用。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