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補充維他命B改善麻痺刺痛?過量攝取B1、B6、B12加重腎負荷

【明報專訊】不少都市人受痛症困擾,「低頭族」肩頸疼痛、辦公室上班族腰痠背痛、公公婆婆手腳麻痹,還有生蛇後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止痛,大家第一時間想到止痛消炎藥;而坊間有維他命B補充劑聲稱能修復神經,改善麻痹、刺痛等問題,它是否另類止痛藥?以維他命B「自療」,有沒有風險?(編者按:維他命B1、B6、B12對身體有什麼幫助呢?一旦缺乏的話有機會令身體出現哪些問題?情緒起伏、記憶力變差、貧血、頭痛、手腳痲痺) 相關閲讀:生蛇7大症狀 孔繁毅引述研究:確診新冠者免疫力降 半年內生蛇風險仍增 籲接種「蛇針」 維他命B1、B6、B12 助維持神經系統健康 補充過量加重腎負荷 維他命B是「大家族」,包括B1(硫胺素)、B2(核黃素)、B3(煙酸)、B5(泛酸)、B6(吡多醇)、B7(生物素)、B9(葉酸)和B12(多種鈷胺素),合共8個成員。 以維他命B1、B6及B12組合而成的配方,聲稱能改善痛症及麻痹,在眾多維他命B中為什麼選中它們?註冊營養師萬侃指,維他命B1幫助身體將食物轉化成能量,亦有助維持神經系統和心臟正常運作;缺乏B1人士反應較遲鈍、脾氣暴躁、記憶力變差、體重下降和經常感到疲累等,嚴重者神經、肌肉運作及心臟都受影響。 維他命B6協助神經系統的傳導功能、製造血紅素,以及維持免疫系統運作正常,亦對腦部發展很重要,缺乏者可能會貧血、頭痛、長暗瘡和情緒低落等。 維他命B12幫助製造紅血球、維持細胞和神經系統健康,缺乏可致貧血、手腳麻痹或有刺痛感,嚴重會出現身體平衡有困難、抑鬱、思緒混亂等。 萬侃指上述3種維他命B都對維持健康神經系統十分重要,但「不是愈多愈好,重點是要足夠」。 骨科專科醫生林健偉表示,有文獻指維他命B有助加速神經復元,因此骨科醫生有時會為神經嚴重受壓,如腕管綜合徵、頸椎移位,以及神經斷裂需要手術修補的病人,處方維他命B補充劑。不過,如果只是偶爾痹痛,效果成疑,而且「維他命B可以在日常食物中吸收,所以不一定要使用補充劑」。 查找痛症原因 對症下藥為上策 萬侃補充,身體痛症有不同成因,可能是因為勞損或肌肉量不足,手腳麻痹可能是鎂質不足引致,此類情况補充維他命B不會有幫助。林健偉同樣指出,痛症出現先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方為上策,「頸梗膊痛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肌肉繃緊、姿勢不正確、用電話過多,這些跟神經沒有關係,(補充維他命B)一定沒有幫助」。而手腳麻痹有可能是腕管綜合徵、椎間盤突出或腰骨退化壓住神經,需要經醫生診斷才能安排合適治療方案。 萬侃提醒,攝取過量維他命B,不會有額外功效,市面上出售的維他命B補充劑劑量一般遠超身體所需,雖然維他命B為水溶性,多餘的會從尿液排出,但過量服用會增加腎臟負荷,亦有可能出現頭暈、嘔吐等副作用。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如腎病患者,服用維他命B補充劑前應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相關閲讀:【貧血飲食】預防貧血的關鍵微量營養素是什麼?營養師:肉食/素食鐵質攝取飲食手冊 可從穀物肉類海鮮攝取 「全穀物,如全麥麵包、糙米、紅米等都含維他命B1和B6。」萬侃指,另外可從豆類、肉類、堅果攝取維他命B1;從蛋白質食物,如雞牛羊豬、魚類等攝取維他命B6。而肉類、魚類、奶類、蜆、生蠔、蟹和蛋等就是維他命B12的食物來源。一般人只要飲食均衡,不難攝取足夠的維他命B,她舉例,60克(約半杯)穀物片(muesli)含有0.5毫克維他命B1;100克豬肉有0.5毫克維他命B6,而一條蕉就有0.7毫克維他命B6;100克牛肉有3微克維他命B12。 然而,腸胃功能差、曾接受胃部手術、素食者、長者要留意會否攝取不足維他命B12。林健偉解釋,「維他命B12要靠胃中一種蛋白質intrinsic factor(內在因子)幫助吸收,如胃部有問題或已切除胃部,身體未能生產這種物質就會吸收不到維他命B12」。另外,萬侃表示,維他命B12主要是從魚、肉、蛋、奶中吸收,因此素食者容易缺乏維他命B12,「可以從額外添加了維他命B12的食物,如一些穀物片、豆奶和麵包中攝取,有需要時可服用補充劑」。 文:李欣敏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相關閲讀:【偏頭痛】發作時單側頭痛如受重擊 惡心嘔吐怕光怕聲 中醫:臟腑失調 按穴飲食調養減發作 知多啲:長時間同一姿勢 痛症高危 【明報專訊】受頸梗、腰痠、背痛、手麻等困擾,怎麼辦?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臨牀導師、物理治療師鍾致康教大家認清常見痛症成因,並教授預防及紓緩方法。 1. 肩頸、腰背痛: 「低頭族」、辦公室上班族等都屬高危,因為生活和工作需長期使用電腦、手提電話,「低頭使用電話時,頭向前傾,頸後肌肉要用力拉住,久而久之,頭、肩、頸後肌肉勞損,引致肩頸痛」。 鍾致康指,腰背痛成因也相似,經常長時間坐着工作,形成腰背向前彎曲的不良姿態,「背部後面軟組織包括肌肉及韌帶處於繃緊狀態,如長時間維持,慢慢形成腰背痛」。另外,因工作需要長期搬運或負重,腰部亦容易勞損。 2. 腕管綜合徵: 「手腕腕管收窄、勞損、增生,令正中神經受壓,導致手指麻痹、手部無力。」鍾致康稱腕管發炎或水腫,刺激正中神經,引起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感麻痹或失去感覺,嚴重者影響手握力和手部功能。女性、孕婦、曾有手腕傷患、長期病患如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以及因工作常運用手腕者(如廚師)為高風險人士。 預防方法: .避免長時間同一姿勢工作,減少重複勞損 .避免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定時(例如每30分鐘)做伸展運動 .注意職安健,搬運時使用適當姿勢及方法 .建立恆常運動習慣,以及適當地伸展肌肉和關節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糖尿病與牙周病有惡性循環 嚴選有營食物控制血糖水平 助維持口腔健康

不少人或以為口腔疾病只是與口腔清潔欠佳有關,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若血糖水平控制欠佳,有可能引致牙周組織發炎,形成牙周病。因此,糖尿病人除了注重口腔衛生,控制血糖亦非常重要,建議從飲食中着手,多選吃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以及攝取足夠的維他命及礦物質,有助穩定血糖之餘,亦可維持口腔健康。 糖尿病與牙周病的惡性循環 須控制血糖水平 betway体彩 註冊營養師羅銘駿引述研究指出,糖尿病人士患上牙周病的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這是因為糖尿病人血液中的細胞激素(Cytokines)及脂肪激素(Adipokines)增加,能抑制胰島素及免疫功能,導致口腔內的細菌容易滋生,加劇牙肉發炎,甚至誘發牙周病。此外,一旦患上牙周病,會令糖尿病病情更難控制,這源於堆積在牙齒表面或牙齦溝上的牙菌斑,會刺激牙齦發炎,增強胰島素抗阻,令血糖控制更難穩定,形成惡性循環。 低升糖指數食物 餐後血糖升幅較平穩 要維持口腔健康,除了做足口腔清潔,控制血糖水平亦同樣重要,當中包括從飲食着手,要注意食物的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即是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進食後,對體內血糖水平上升的速度。羅銘駿表示,進食適量的低升糖指數食物,餐後血糖升幅相對會較為平穩,有助更有效控制血糖。 他提醒要留意食物的處理及加工過程,會影響食物的升糖指數,例如經去除穀物的麩皮和胚芽後的精製碳水化合物(例:白米、白麵包),升糖指數較高,較易被身體吸收致血糖上升,因此應多選吃全榖類碳水化合物,例如紅米、糙米等,當中含有的膳食纖維更可延緩身體吸收碳水化合物,而咀嚼高纖食物更有助去除牙齒表面污垢,有助減低患牙周病風險。 相關文章:牙周病分4期 嚴重或致牙齒脫落 及早治療、注意口腔衛生 有望逆轉病情 高纖食物選擇(每半碗含2-4克纖維) 種類及分量 部分食物選擇 五穀類*(分量按熱量需求及運動量而定) 紅米、糙米、薏米、麥米、燕麥、全麥麵包 綠葉蔬菜*(每日2碗或以上) 西蘭花、菠菜、白菜、菜心 水果*(每日進食2-3次,每次1份或半碗) 蘋果、橙、桃、啤梨 攝取鈣質及多元維他命 助維持口腔健康 除了控制血糖水平,攝取足夠的維他命及礦物質,亦有助維持口腔健康。羅銘駿指出,鈣質是維持牙齒的重要礦物質,同時有助保持齒槽骨的密度,如未能攝取足夠鈣質,或增加牙周病和蛀牙風險。 補鈣之餘,攝取足夠維他命D、維他命C及維他命B群亦十分重要。維他命D是一種脂溶性維他命,有助促進腸道中吸收鈣質,提供牙齒礦化鈣的需要,一旦缺乏維他命D,有機會令琺瑯質與象牙質發育不全,形成牙齒基質凹陷。 陽光照射維持體內維他命D 要注意食物中的維他命D含量並非很高,因此單靠食物來源一般不足以應付日常所需,其實維持每星期2-3次、每次讓陽光照射臉部、手臂和手部皮膚約5-15分鐘,已足夠維持體內維他命D的正常水平。如有需要亦可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意見,考慮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 至於維他命C則有助維持口腔中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的健康,其抗氧化能力可抑制體內自由基,防止攻擊牙齦內的結締組織,同時可協助合成牙周組織的物質及修復傷口。維他命B群則主要協助身體新陳代謝及神經系統正常運作,其中維他命B2及B3有助預防牙齦發炎,保護口腔周邊及黏膜組織及促進細胞新陳代謝。 相關文章:【糖尿病】米飯是血糖飈升罪魁?戒飯控血糖?糖尿患者吃飯3個Tips:選低GI食物 煮飯加入粗糧 增咀嚼次數 含維他命及礦物質的食物選擇 種類 部分食物選擇 鈣質*(成年人每日應攝取1000-1200毫克) 高鈣脫脂奶、高鈣豆漿、硬豆腐、果仁、深綠色的蔬菜 維他命D*(成年人每日應攝取約600-800國際單位) 深海魚、穀物早餐、牛奶、蛋黃 維他命C*(男士應攝取約90毫克;女士應攝取約75毫克) 奇異果、橙、草莓、西蘭花、燈籠椒 維他命B群 三文魚、吞拿魚、牛肉、豆類、奶製品、全穀物 Read more

【免疫力】芫茜營養豐富 鞏固免疫力、維持心血管、保護大腦 營養師:勿高溫煮

芫茜氣味獨特,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它卻擁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多吃更有助鞏固免疫力,維持心血管、皮膚和腦部健康等。不過,要注意芫茜不可經過長時間烹煮,當中的營養價值有機會因為高溫而大幅流失;此外,其保質期相應較短,betway体彩 註冊營養師鄭智俐提供小貼士,只需在儲存前簡單處理,即可大幅延長保質期至約3星期。 Read more

【營養】急凍蔬菜 vs 新鮮蔬菜 vs 罐頭蔬菜 維他命、膳食纖維等營養價值哪個高?

【明報專訊】急凍食品愈來愈多選擇,近年高級凍肉、冷凍海產更多了捧場客,但急凍蔬菜仍較少人問津;直至近日疫情影響蔬菜供應,急凍蔬菜才終於登上儲糧清單。究竟急凍蔬菜的營養價值會否大打折扣?膳食纖維、維他命會流失嗎?營養師分析常見急凍蔬菜,指出不少產品的營養媲美鮮品。營養師另提供罐頭蔬菜、菇豆乾貨和醃菜的飲食貼士,讓大家的儲糧方案更高纖有「營」。急凍蔬菜vs新鮮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均衡飲食有助保持健康,衛生防護中心指進食足夠的蔬菜及水果有助預防多種主要疾病及健康問題,建議每日進食最少2份水果和3份蔬菜(每份約重80克)。註冊營養師(美國)吳彥慈指出,各類蔬果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例如粟米有葉黃素,番茄有茄紅素等,成年人每日至少要進食1.5碗蔬菜。 Read more

7個水果冷知識 1份水果有多少?糖尿病、腎病患者應選哪些水果?飯前或飯後果健康啲?

衞生署建議,6歲以上小孩至長者,每日均最少要進食兩份水果,配三份蔬菜。水果含豐富維他命及抗氧化物,有助鞏固抵抗力,更可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及癌症等患病風險。不過,水果種類五花八門,兩份水果即是吃多少?何時吃?慢性病如糖尿病、腎病患者應選什麼水果?飯前或是飯後進食水果較為健康呢?或許未必完全清楚了解。betway体彩 註冊營養師高咏梅為大家解答7個水果冷知識。 Read more

素食等同健康?素肉添加油鹽碳水化合物?高血壓、糖尿病人注意隱藏健康陷阱

素食主義愈趨普及,部分人或將素食與健康劃上等號,然而註冊營養師提醒,部分素肉在生產期間添加不少油分及鹽分,加上可能會額外加入碳水化合物,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士需留意。此外,不進食雞蛋及奶類的全素食者,亦有機會缺乏蛋白質及維他命B12,可能會引致貧血、疲倦等問題,在每餐的食物配搭上需下功夫。 Read more

維持良好免疫力 4類營養素不可少 攝取蛋白質、維他命C、鐵質和鋅質食物知多啲

政府近日推出消費券,大家已熱烈討論如何使用消費券。所謂「民以食為天」,不少市民都將消費券用作出外用餐或購買食物。無論是購買食材作「自家煮」,還是於餐廳用餐,在疫情期間,提醒大家實踐均衡飲食,攝取多種營養素,以幫助大家維持良好免疫力,對抗2019冠狀病毒病。蛋白質:修補細胞、製造白血球及抗體-大家可考慮在家中儲備一些富蛋白質的食材,以便補充每天所需的蛋白質攝取量。蛋白質除了可以幫助促進人體生長發展、修補身體組織及細胞,更可製造白血球及抗體,提升免疫系統。 Read more

【抗疫你要知】需要從補充劑中 攝取維他命和礦物質嗎?

我們身體每天只需要少量維他命和礦物質,一般透過多樣化飲食已足夠,只有少數人需要supplement補充劑來補充某些維他命或礦物質的不足。要留意的是,當身體內維他命/礦物質濃度過高時,身體會透過腎來排出過量的礦物質。若長期如此會增加腎的負擔。 典型例子是鈉,長期過量攝取鈉能增加腎病的機會。還有研究指出,過量進食補充劑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Read more

美顏貼士:少糖少酒 青春常駐

【明報專訊】農曆新年快到,大家都想皮光肉滑、青春常駐。盧綺欣教路,想皮膚健康,可從日常飲食着手。 ▲均衡飲食——注意均衡飲食,豐富蛋白質的食物,有助修復細胞。(aschanti@iStockphoto) 1. 蛋白質 肌膚有彈性 家禽、海鮮、雞蛋含有豐富蛋白質,有助細胞修復,維持肌膚的彈性,因為身體所有細胞、骨膠原都是由蛋白質組成。 2. 維他命C 促進膠原蛋白 維他命C有助促進膠原蛋白生成,不妨選擇維他命C含量高的水果,例如番石榴、奇異果、橙。 3. 維他命A、E 抗炎改善暗瘡 維他命A及E有抗炎作用,對於有暗瘡問題、經常敏感或發炎的人有幫助。紅蘿蔔、南瓜含有大量維他命A,果仁、煮食油均有豐富維他命E。 4. 少攝糖分 防細胞老化 糖分,尤其是添加糖,最終會在身體產生糖化終產物,增加體內自由基,加速老化。減少攝取糖分,能預防細胞老化。 5. 缺水嗜酒 皺紋增多 缺水或者多飲酒,都會令身體脫水,令皮膚彈性減少,皺紋增多。 Read more

知多啲:補鈣曬太陽 誓做「硬骨頭 」

【明報專訊】骨頭愈硬,愈能對抗疏鬆。但不少年輕女性為了保持纖瘦身形,節食減肥,過度節食令營養不均,骨質未能達到最佳質量;再加上為保持皮膚亮白而隔絕陽光接觸,身體缺乏維他命D,結果令骨質疏鬆提早發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陳智彬指出,健康飲食及負重運動有利於骨骼健康,前者可以提供足夠的營養,後者則可刺激骨質生長。她提醒大家,別為了減肥而忽略均衡營養,奶製品可以補充鈣質,另外很多食物也含有豐富鈣質,如加鈣豆奶、硬豆腐、芝麻、西蘭花、白菜及連骨沙甸魚等。 除了飲食,接觸陽光也是骨質生成的重要原因。陳智彬解釋,曬太陽可以刺激身體製造維他命D,幫助鈣質吸收,但調查顯示現時很多人都缺乏維他命D,原因是冬天穿了長袖衫褲,夏天則多留在室內涼冷氣,以及注重防曬美白,加上工時長,戶外活動時間少,難有機會接觸陽光。 每日宜曬10至15分鐘 她建議,每日讓手腳曬十至十五分鐘已足夠,年紀大則要曬多一點,因為長者皮膚製造維他命D的效能較低,不論男女,適當的曬太陽對骨骼很有益。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