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絕垃圾食物 防疫備糧 留守家中做「營」人

一度被搶購一空的貨架上,午餐肉、即食麵甫補上新貨,家庭主婦、中年漢、青年立即衝上前掃貨!你也加入搶購戰?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為囤積糧食備戰,市民主力「瞄準」保質期長、方便快熟的「垃圾食物」作目標,可是冷靜一想,這場顯然是持久戰,每天吃這些,何來有營養打仗?betway体彩 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說:「防疫餐不等於颱風餐!」既要儲糧防疫,又要強化免疫系統,有什麼策略? Read more

賀年食品應該如何食得健康?新春想送健康大禮可以點選擇?

農曆新年將至,不少人都會吃賀年的糕點及盆菜等,但新春的椰汁年糕、傳統的全盒和盆菜都較為多鹽和多糖。熱門選購的禮物,例如是餅乾和麵食的飽和脂肪和鈉亦較高。想新年食得健康,即睇專家教路! Read more

【健康減肥】想踢走冬日肥肉?營養師教授五招飲食祕決 令你越食越輕

【明報專訊】冬天快閃而過,但積存抗寒保暖的脂肪健在,身體細胞對體重會有記憶。體重增加,如能在短時間平衡熱量攝取與消耗,身體會自我調整新陳代謝以維持一個特定體重(Set point)。所以,要把握時間踢走冬日帶來的脂肪。 (RyanKing999、資料圖片) 提起減肥收身,很多人認為一定要吃得「勁少、勁清」。事實是吃得少,令新陳代謝減慢,不但減重效果變慢,體重亦容易反彈。要清楚明白減重原理,才可以事半功倍。 脂肪囤積,會增加患慢性病風險,導致膝關節炎、痛風症(尿酸代謝失調)、糖尿病、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和癌症等的纏身。 每餐稍減五穀類分量 要平衡熱量攝取與消耗,首先要認識自己每天的營養需要。一般成年人每天要進食五穀類、蔬菜類、水果類、奶品或高鈣食品類,加上足夠的水分及小量調味品。五穀類主要提供能量,對保持身體運作、日常活動及工作都十分重要,不可缺少。若希望減少熱量吸收以達至體重控制效果,建議可每餐稍為減少進食五穀類分量,例如每餐食2碗減至1碗半,或1碗減至大半碗;而且可以選用較低脂肪及飽肚的選擇,例如以白米飯或燕麥飯代替炒飯、湯粉麵代替炒粉麵。 先吃蔬菜增飽肚感 蔬菜類方面,主要提供纖維及礦物質,加上蔬菜屬較低熱量及飽肚的食物,收身人士建議可以增加分量,每餐進食包含蔬菜的菜式,或添加1碟焯菜;如想減重效果更理想,先進食蔬菜才食五穀類及肉類食物,既可增加飽肚感,亦減低過量進食高熱量食物的風險。但要留意不要選擇太肥膩的烹調方法,焯菜或上湯浸菜的熱量都較炒菜低,是上佳之選。 水果類能提供維他命、抗氧化物質、纖維及礦物質,亦提供葡萄糖及果糖。雖然熱量較蔬菜稍高,但維他命及抗氧化物質在保持身體機能及健康上都極為重要,而香港人的蔬果攝取量普遍不足夠,建議用水果或果乾(不添加糖)代替較高熱量的零食,例如香蕉或柑代替餅乾或蛋糕;杏甫乾或提子乾代替糖果或朱古力。 有吃零食習慣的人,可於正餐前進食1份水果(約拳頭大小)或果乾(1滿湯匙),亦有助減低正餐五穀類的進食分量。至於果汁,由於糖分高、纖維低,不建議飲用。 蛋白質不足可致肌肉流失 肉類或蛋白質食物方面,主要提供蛋白質修補身體損傷及補充日常流失的蛋白質,例如頭髮、皮膚和指甲等。攝取過量會增加身體負荷,但不足會使肌肉流失,令人疲倦,亦會減低抵抗力,影響健康。因此就算收身人士亦建議要進食足夠及高質素的蛋白質食物,每天可進食5至8份,每1份是1滿湯匙,包括豬、牛、雞、魚、海鮮、蛋類和豆腐(1/3磚等於1份)。 另外,可多選用較低脂肪的部位,例如脢頭豬肉、去肥去骨豬扒、牛?、牛柳、西冷牛扒、去皮雞腿肉;至於海鮮、蛋類及豆腐的熱量普遍較肉類低,可以多選;但要避免肥膩的烹調方法及汁料,例如炸、煎、椰汁、葡汁、白汁和腩汁等;最好選用較健康的製法及汁料,例如焗、浸、鹵水、快炒、燜、茄汁、洋葱汁等,而汁料與飯類分開擺放,亦可減少「撈汁」而攝取額外的熱量及鹽分。 運動收身——想做運動收身,要吸收足夠的鈣質才能令肌肉正常運作,提升運動表現。(Maridav@iStockphoto) 補鈣提升運動表現 奶品類及高鈣食物為身體提供鈣質,足夠的鈣質可以使身體肌肉正常運作,減少疲倦,亦可以為收身運動作準備,提升運動表現,加速收身效果。建議選用低熱量飲品或食物,例如脫脂奶、低脂乳酪、加鈣豆奶和板豆腐等。如沒有進食奶品類及高鈣食物的習慣,可嘗試把這類食物包括在早餐、正餐或作為健康小食之內,每天可以進食1至2次, 每次1杯即可。 喝水促進腸道蠕動 另外,足夠的水分配合豐富纖維可使食物在腸胃內膨脹,增加飽肚感,亦會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排清腸內糞便,有助收身。建議每天可喝6至8杯水或飲品(包括湯),但要留意盡量不要飲用高熱量的飲品,例如添加糖和奶的咖啡、奶茶、三合一即冲飲品、汽水、果汁飲品或鮮果汁;選用無糖綠茶、無糖烏龍茶、無糖花旗參等較為理想。 以上飲食建議需配合每星期最少3次,每次最少30分鐘的帶氧運動(可持續做的運動),例如慢跑、踏單車或游泳等,定必可盡快踢走腩肉,成功收身。 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營養服務及教育中心推動健康飲食 查詢:2831 3253 文:蘇永源(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營養師)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營養要識】知多啲:植物性蛋白互補 「素」齊9種必需胺基酸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愈來愈多人加入素食行列,註冊營養師黃蘊芝提醒,素食者容易缺乏某些營養素,如蛋白質、維他命B12、鈣質、鐵質和奧米加-3。素食者需注意蛋白質攝取量,成人每日的建議分量為5至8両肉類、豆類、蛋類或奶類。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是肉、魚、蛋、豆類及奶類;當中的完全蛋白質,包含9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能幫助細胞生長。 甚少單一植物含完全蛋白質 植物性食品中,只有少數含有完全蛋白質,例如黃豆和藜麥;其他都未必有齊9種人體必需胺基酸,例如穀類一般缺乏賴胺酸。黃表示,素食者只要懂得選擇,吃不同食物互補,也可以從植物攝取到所有必需胺基酸,毋須餐餐食黃豆。 蛋白質互補作用是指將兩三種含植物性蛋白質(例如豆類和穀物)混合食用,毋須在同一餐中進行,都可以獲得9種必需胺基酸。互補方法如下(見圖): ▲明報製圖 Read more

【讀者MailBox】多零食少運動 兒童肥胖後患多

【明報專訊】問:小朋友經常吃零食,不吃正餐,現時體重過重,有何後患? 答:本港兒童肥胖問題嚴重,每5個小學生便有1名屬於過重或肥胖,營養失衡、零食過多及缺乏運動是主要原因。中大最新調查顯示,逾40%學童一星期吃至少4次油炸食物、加工肉類、加糖飲品等不健康食物,約14%更是每天都吃。適當的小食能補充兒童所需的熱量及營養,多油多鹽多糖或過量零食則會影響正餐的胃口,並導致攝取過多熱量,增加肥胖風險。 ▲(Pairhandmade@iStockphoto) 中大調查發現八成學童運動量不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5至17歲兒童和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活動。一般而言,學童每天跑跑跳跳,不難達標,惟現時電子產品盛行,同一調查發現半數學童在假日會花兩小時或以上看電視、玩電子或電腦遊戲等。此消彼長,過多靜態活動會減少運動時數,缺乏運動,肥胖風險增加,心肺功能亦會較差。 糖尿病高血壓風險較高 肥胖會加重身體各個器官「工作量」,增加日後罹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有研究顯示,自小已超重或肥胖的人,成年後患上二型糖尿病、高血壓、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會較體重正常人士分別高出5.4倍、2.7倍及1.7倍。 有見於此,中大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於去年為本港6所小學共500多名學童推行改善營養、體能、作息習慣的計劃 ,希望從小培養他們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肥胖危機,並會每年做問卷調查,以追蹤成果。 文:李大拔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總監) Read more

【營養要識】增廣健聞

【明報專訊】■英童每天吃「13粒方糖」! 英國公共衛生部(Public Health England,簡稱PHE)在國民飲食和營養調查發現,英國兒童的糖分攝取量遠超建議上限,每天超標8粒方糖,一年超標2800粒方糖。糖每日建議攝取量,4至6歲是19克(5粒方糖),7至10歲是24克(6粒方糖),11歲或以上是30克(7粒方糖)。然而,英國兒童平均每天攝取52克糖(13粒方糖),過半數來自含糖飲品、糖果、餅乾、布甸,以及含高糖分的早餐穀物和乳酪。 (yelenayemchuk@iStockphoto) 過量糖分導致肥胖、蛀牙等不同健康問題。PHE表示,如果食物製造商不減低產品中的含糖量,他們會考慮徵收「布甸稅」;另一方面,PHE建議家長選購低糖乳酪、低糖早餐穀物、不添加糖分的果汁,把糖分減半。 資料來源:www.bbc.com ■英政府讓飲品減糖絕招 英國在2018年4月推行糖稅,但只針對軟性飲品。軟性飲品一直被指為高糖、化學、零營養價值。稅款是向製造商徵收,有457個商家要繳交稅款。如果每100毫升飲品含糖超過8克,就需要繳付每公升24便士稅款;含糖5至8克的話,則繳付每公升18便士稅款。不添加糖的純果汁和牛奶可豁免交稅。 (jupiter55@iStockphoto) 稅局最初預計,每年可從中收取500萬英鎊稅款,但最終減至240萬英鎊;因為製造商紛紛減少產品中的糖分。不過,稅項暫時不包括蛋糕、餅乾、布甸等產品。 資料來源:www.bbc.com ■護士教DIY低糖甜品 香港復康會舉辦的DIY班,由註冊護士講解不同甜味劑的營養價值及選擇時需注意事項,即場教你自製「低糖甜品」及分享品嘗甜食秘方。 ◆「快樂品嚐低糖甜品」 日期:1月17日(周四) 時間:下午2:30至5:00 對象:糖尿病人及家屬(首次優先。請自備餐盒及食具) 費用:會員$10,非會員$15 活動地點:康山中心(鰂魚涌英皇道1120號康山花園6座地下) 報名及查詢:2549 7744 網址:www.e2care.hk Read more

新式月餅更健康? 陷阱逐個捉

每年中秋,都會跑出很多風格創新的月餅,外形獨特,餡料奇趣,迎合大眾口味和喜好。在營養層面上,也常有標榜用料比傳統月餅「更健康」的新潮月餅。它們真是「健康之選」嗎?抑或只是「糖衣陷阱」? 月餅,總叫人又愛又恨,這種中秋必備的應節美食,用料多高糖、高脂,例如加入豬油和糖的餅皮,還有蓮蓉、芋蓉及蛋黃等餡料。進食過量,輕則消化不良,重則令血糖、血脂和體重上升。近年,坊間出現不少創新月餅,除了餅皮、餡料新奇,也有標榜為「健康之選」,究竟這些新派月餅是否勝過傳統月餅?宣傳口號中的「健康」、「有營」又是否屬實? 冰皮月餅:「減膩」反多吃 冰皮月餅冷凍食用,沒有傳統月餅的油膩感,所以予人較健康的印象。實際上,冰皮由麵粉、糯米粉、粘米粉、糖、鮮奶、煉奶和油等製成,當中不乏糖和脂肪;加上冰皮月餅多採用迷你尺寸,餡料口味多樣化,每樣試少少,容易進食過量。 鮮果月餅:榴槤味危險 不少新式月餅加入水果或果醬,讓人感覺清新。大部分水果或果醬不含脂肪,看似較傳統餡料健康,但仍少不免添加糖分,需控制糖分攝取的人士要多加留意。此外,大熱的榴槤口味月餅更要小心,因為榴槤不單高糖分,同時亦含脂肪,熱量可能較其他水果月餅更高。 茶味月餅:高糖高脂不變 坊間稱茶有解膩消滯作用,似乎非常適合配搭飽滯感高的月餅。茶不含熱量,其中綠茶更有兒茶素等對身體有益的抗氧化物。可是茶味月餅的茶,一般只是混合於月餅餡料中帶出味道,未有取代高糖和高脂食材,所以茶類款式月餅並非較健康之選。 低糖月餅:不蛀牙就是好? 市面上一些低糖月餅用上麥芽糖醇(maltitol),代替餅皮和餡料中添加的砂糖,麥芽糖醇是由澱粉(starch)水解再氫化而成,它的味道與性質跟蔗糖相似,卻只有蔗糖約一半的熱量,更不能被口腔細菌代謝,因此不會引致蛀牙。含有麥芽糖醇的月餅,糖分雖比一般月餅低,但脂肪含量仍不少,而過量進食麥芽糖醇可能會引起肚瀉,選擇此類產品時需要特別留意。 素食月餅:小心植物油 素食月餅將動物成分抽起,如蛋黃和豬油,大大減低了月餅的膽固醇含量。可是取而代之的植物油,其脂肪和熱量同樣高,若用上椰子油、棕櫚油或氫化植物油的話,當中的飽和或反式脂肪更有可能對心血管造成影響。建議購買時留意產品成分,小心選擇。 流心蛋黃:提防傷「心」 流心餡料除了含有鹹蛋黃,須額外加入奶油(牛油)、糖和澱粉(粟粉、木薯粉等)混合而成,才能做出餡料在室溫下徐徐流出的效果。因此,其飽和脂肪含量較高,注意心臟健康者必須小心選擇,甚至盡量避免。 總括而言,部分新式月餅的確採用了較傳統月餅健康的食材,但須注意當中有否額外添加的糖或脂肪,最好於購買前先細讀其成分表與營養標籤,盡量選擇較低熱量、脂肪和糖分的款式。月餅既是節慶食品,並不會在日常飲食中經常出現,所以不妨以分享和淺嘗的原則享用,例如每次淺嘗八分之一件標準型月餅,或四分之一件迷你月餅,每天不多於兩次。親友們聚首一堂,分甘同味,才是節日背後的最大意義! 文:關建慧(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營養師) 編輯:蔡曉彤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戒煙唔怕遲】戒煙不易 搵醫生幫幫手

人人也聽過「吸煙危害健康」這句宣傳口號,甚至印在煙包上,但數以十萬計的煙民,明知吸煙可能會害死自己,卻無法擺脫煙草的控制呢?betway体彩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林頌眉醫生指全因「煙癮」作怪,令戒煙變成難事,因此單靠個人意志未必能有效對付煙癮,最好有家人朋友的支持,以及醫生的協助,令成功戒煙的機會大增。 戒煙的成功率很低,即使戒了也容易再次吸煙,林醫生引述五十多歲的黃先生作為例子。他的煙齡超過三十年,每日吸兩、三包煙,約五年前一次感冒引發嚴重氣喘而要進入醫院治療,他才知道自己有慢阻肺病。 這次入院令黃先生意識到健康亮了紅燈,於是著手戒煙,在四星期內把吸煙量逐漸減至十支,但最後十支卻難以擺脫。後來獲處方藥物幫助脫癮,惟成功後自行停藥,結果又再次向煙投降。幸好醫生再次處方藥物及建議加強行為治療,讓黃先生在每次想吸煙時便去跑步,終於能夠成功戒煙。 戒煙要有決心 林醫生稱,黃先生的個案正正反映戒煙不容易,病人有決心和目標會「易啲戒」,至於藥物主要在戒煙的尾段提供一點助力,療程一般為三至六個月,而藥物亦有副作用,有機會會加深抑鬱症或情緒困擾,或令癲癇症發作,使用前需要與醫生磋商是否適合使用。至於行為治療則為吸煙找替代品,減低因為心癢難耐或苦悶而吸煙。 她的經驗顯示,運動作為替代品的效果最佳,例如想吸煙時便去運動,或者把飯後煙改為散步,較容易成功戒煙,也能避免戒煙後味覺復蘇令胃口大增而帶來的增磅困擾。另外,配合家人的支持,以及較少前往容易誘使吸煙的場合都是戒煙的好方法。 香煙當中包含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因此吸煙對健康造成很大傷害,除了增加患上癌症、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等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風險之外,若吸煙者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膽固醇過高,對其健康影響更深。吸食電子煙並非治本方法,可考慮戒煙再加上充足的休息,進食營養食物,以保持健康。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戒煙唔怕遲】長期「煙」燻好傷肺

吸煙的危害不止於燃燒香煙時產生的致癌物質,熱辣辣的煙霧更會不斷灼燙呼吸道,並可損害肺氣泡,於是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病),令人無法正常呼吸,使生活大受影響,甚至可能有需要日夜戴著氧氣罩,為身體提供氧氣以維持呼吸。 betway体彩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林頌眉醫生指出,吸煙是引致慢阻肺病的主因,原因是燒煙產生的煙霧有一定的高溫,煙霧當中亦包括焦油、尼古丁,故吸煙就等於讓喉嚨至肺部不斷被煙燻熱蒸,令本來潤滑的氣道黏膜持續被灼傷及乾涸,引發炎症,產生大量痰液並阻塞氣管,令呼或吸也困難。同時,煙霧亦會破壞肺氣泡功能而令肺部的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替功能下降,患者要十分用力才能呼吸得到。 慢阻肺病是病人入院的常見疾病,可分為兩大類:慢性支氣管發炎及肺氣腫。世衞估計到2020年,慢阻肺病會成為第五大常見疾病,並為全球的第三號疾病殺手。至於在香港,七十歲以上人口中近一成人患有慢阻肺病,大部分均為煙民。 呼吸受阻 生活難過 林醫生表示,慢阻肺病可引起氣促、多痰、咳嗽及疲倦等症狀,由於稍為郁動就會喘過不停,可能上一次廁所已經抖不過氣來,導致病人無法正常生活,很多時只能呆坐在家,無法出外或活動,部分嚴重個案更要吸氧氣才能有足夠氧氣供身體使用。 林醫生提醒市民最好盡早戒煙,因為愈遲戒煙,肺功能受破壞愈為嚴重,身體受到的影響也愈多,並且對皮膚及情緒亦有影響,懷孕女性吸煙更會影響胎兒。 長期吸入香煙中的尼古丁、釋出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而高溫的煙霧,令吸煙者患上慢阻肺病的機會大增。除了呼吸系統出現毛病外,吸煙會增加患癌及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或心臟病的機會,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膽固醇過高的人士更要加倍留意。改吸電子煙也不是好方法,應該愈早戒煙愈好,保持充足休息和吸收足夠營養,重投健康生活。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戒煙唔怕遲】吸煙傷「心」 心血管疾病風險倍增

很多人以為吸煙只危及氣管及肺,現實是它與本港頭三位的疾病殺手─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病)及心臟病都有密切關係。betway体彩 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醫生指出,數據顯示每2名煙民便有一人因吸煙相關疾病而死亡,而每年全球便有700萬人、即整個香港的人口數量,被吸煙或二手煙奪去性命。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