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增疾病風險】體重控制 DIY(衛生處方)

疫情嚴峻,不少人都減少外出,居家抗疫,但卻同時減少了體能活動和增加進食的機會,體重容易上升,增加肥胖的風險。由於肥胖會增加患上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機會,高血壓和糖尿病更會有損腎臟健康,所以在家抗疫同時避免體重上升尤爲重要。在家抗疫時,少不免會點選外賣或快餐,很多人認為外賣食物難以與健康飲食共存,但其實只要精明選擇,外賣都有不少健康的選擇。不少傳統的快餐食物,例如薯條、炸雞和雞肉塊,都是油炸食品。由於油炸過程增加食物的脂肪含量,同時增加了食物的熱量,建議選擇以烤、焗等非油炸方式烹調的食品。另外,如在進食時去除動物的皮脂也能減少熱量的攝取。例如,一件約5安士連皮的炸雞腿提供約370千卡,但一件去皮的烤雞腿只提供約270千卡熱量,減少了接近三成的熱量。 Read more

素食等同健康?素肉添加油鹽碳水化合物?高血壓、糖尿病人注意隱藏健康陷阱

素食主義愈趨普及,部分人或將素食與健康劃上等號,然而註冊營養師提醒,部分素肉在生產期間添加不少油分及鹽分,加上可能會額外加入碳水化合物,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士需留意。此外,不進食雞蛋及奶類的全素食者,亦有機會缺乏蛋白質及維他命B12,可能會引致貧血、疲倦等問題,在每餐的食物配搭上需下功夫。 Read more

【健康減肥】假期暴食?肥胖、消化不良、便秘怎辦?專家教你有營飲食慎防三高、脂肪肝

農曆新年連續幾日假期窩在家中,加上疫情關係未能夠四出拜年,正餐以外,蘿蔔糕、年糕、煎堆、油角、糖果、朱古力……暴飲暴食指數直線上升,更隨時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等腸胃問題!怎辦?醫生、營養師提供了很多實用的飲食、健康、減肥攻略貼士,尤其是本身已是三高、脂肪肝等人士,更不能掉以輕心,以下的健康飲食法則,你又知道和實踐到多少呢? Read more

失眠壞處多增患慢性病風險 了解睡眠周期4個階段 5大貼士改善睡眠質素

有充足而有質素的睡眠,對人體非常重要,若果因為長期失眠而引致睡眠不足或睡眠質素欠佳,不但令精神受影響,更會增加患上各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的風險。要「瞓得好」,需養成良好的睡眠及生活習慣,同時切忌強迫自己入睡,否則反而會令失眠的情况惡化。雖然有處方藥物及非處方補充品或能幫助入睡,惟需注意未必適合所有失眠的情况,亦非長遠之法,更有可能出現成癮問題,造成倚賴。 Read more

【流鼻血】小朋友、長者高危一族 教你正確止血方法 預防流鼻血4個建議

【明報專訊】流鼻血是十分常見徵狀。其中小朋友鼻黏膜薄,長者血管脆弱,會是流鼻血的高危一族?鼻中隔黏膜相當脆弱及敏感,冬日乾燥,鼻腔膜不夠濕潤,增加膜撕裂風險;再遇上感冒或鼻敏感,頻頻擤鼻涕、揉鼻子,令鼻腔微絲血管爆裂,容易引致流鼻血。在這風高物燥的冬季,如何「鼻」免出血?流鼻血有兩大種類,其中前鼻道出血是常見的流鼻血種類,原因是什麼?流鼻血時,正確的止血方法是怎樣呢?專家提供4個預防流鼻血的建議。 Read more

睡眠窒息分三級 輕中嚴重程度治療有不同 注意鼻軒聲不斷、經常扎醒 了解什麼是深層睡眠

成人每天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但要睡得好卻非人人做到。人稱孫公的教育局前局長孫明揚(圖)昨日在《am730》的專欄透露,之前一段頗長時間受睡眠窒息症困擾,每晚斷斷續續睡眠,難以進入熟睡狀態,並經常扎醒……因為睡眠質素欠佳,睡醒仍感疲倦,精神不足影響日常生活。現年77歲的他,經好友醫生評估其特定活動時「瞌眼瞓」的情况,包括睇書、睇電視、坐交通工具等,並做了睡眠測試。報告證實他嗜睡情况嚴重,並以戴睡眠呼吸機睡覺治療,雖然已治療數星期,但「同志尚須努力」,即指距離他非常嚮往、晚晚一覺熟睡後睜開眼睛迎來新一日的卑微要求,尚有一段距離。究竟鼻軒聲不斷、經常扎醒是否就是患上睡眠窒息症呢?肥胖、鼻敏感是否「元兇」?怎樣才算是進入深層睡眠呢?要有一覺好眠,可以從飲食改善嗎? Read more

【骨折】骨質疏鬆無聲無息!切勿忽視腰痛臀部疼痛 補鈣30歲前已要開始?(附營養師飲食建議)

不要只是每年的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才關注骨質問題,何况無聲無息來襲的骨質疏鬆,並不是「老人病」,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nternational-Osteoporosis-Foundation)定義,骨質疏鬆症是骨質密度及質量下降的病症,隨着骨質流失,骨骼漸漸變得脆弱並增加骨折風險。30歲前,造骨細胞較活躍,所以骨質處於正增長的狀態,在30歲時骨質處於巔峰狀態;到30歲後,造骨細胞的活躍程度會漸漸下降,當造骨細胞活躍程度下降至比破骨細胞還要低的時候,骨質便會出現負增長而慢慢流失。適當補鈣有用嗎?幾多歲開始補充鈣質最好呢? Read more

【糖尿病】高血糖增中風機會2至4倍 了解11個中風風險因素 控制三高預防10個貼士

中風是本港第四號「致命殺手」,患者通常50歲以上,但近年數字顯示中風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除年紀外,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肥胖等不健康生活習慣都是中風的風險因素,其中糖尿病人的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2至4倍,因此如何預防中風對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以下提供了糖尿病人預防中風的10個貼士。betway体彩 糖尿科護士李玲兒表示,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異常的慢性病,當血糖過高會令血管出現發炎反應、內皮細胞功能受損、血小板容易凝聚和胰島素阻抗等問題,導致動脈血管硬化、血管收窄,從而減少血流量。 Read more

【腎癌】免疫標靶夾攻晚期腎癌 有效率可提升至60%(關於腎癌成因、徵狀和治療的6個問題)

【明報專訊】香港人較少認識腎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近年來腎癌個案數字上升,新症由2009年505宗,增至2018年的近800宗,升幅逾50%,不容忽視。以往晚期腎癌治療選擇較少,治療效果不理想。直至近年免疫治療在腎癌治療大行其道,雙免疫治療或免疫治療加標靶藥的混合治療,已為一線治療大趨勢。 Read more

八段錦8招易學易做 健身氣功對高血壓糖尿有幫助

【明報專訊】多項研究證實,健身氣功有效管理壓力,能減輕抑鬱及焦慮徵狀,同時,氣功對哮喘、高血壓、消化性潰瘍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亦產生正面作用,究竟背後機制是怎樣呢?健身氣功動作柔和,適合各年齡的人。其中八段錦十分普及,只包含8個簡單動作,對練習者的體力及認知需求較少,易於學習。 相關文章:【高血壓】上下血壓130/90合標準嗎?高血壓沒有症狀 慎防中風等併發症 改善飲食由低鈉開始 什麼是健身氣功?對高血壓糖尿有幫助 何女士一向喜歡結交朋友,結伴飲茶和旅行。但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受限聚令管制,她大幅減少和朋友外出,亦未能出外旅行。何女士時常擔心自己和家人染疫,對防疫措拖不敢鬆懈,增添不少壓力。她飽受情緒困擾,出現焦慮徵狀;自覺焦慮影響了日常生活,於是到診所求醫,經轉介至職業治療師。 職業治療師建議她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來紓緩情緒,指導她在網上學習,再按照治療師訂下的計劃,在家中慢慢練習。就這樣,何女士每天練習,1星期後焦慮情况改善,不再時刻擔心自己染病。 健身氣功證實有助改善身心健康 什麼是健身氣功?「氣」是指促進體內活動的能量,是構成生命的最基本物質,能促進臟腑及經絡功能。按中醫理論,氣功是能夠調理身體、呼吸及思想的身心訓練技巧,令氣在經絡中運行得更好,有助預防和治療疾病。健身氣功是注重養生、防病的自我鍛煉運動,旨在放鬆身心,因此動作通常比較柔和及平穩。練習過程要調整呼吸,最常用丹田呼吸法(又稱腹式呼吸法),即有明顯腹部活動的呼吸模式。同時,亦需要調節心神,包括集中注意力;大部分調節心神的練習與冥想相似,因此健身氣功也被視為冥想運動。 健身氣功已逐漸獲得科學數據支持,證實能改善身心健康。現時,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觀察練習健身氣功期間或之後的生理和心理變化,亦有不少研究利用健身氣功作臨牀試驗,治療各種疾病,包括肌肉骨骼疾病、紓緩疼痛及增強肌力等。同時,氣功對哮喘、高血壓、消化性潰瘍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亦產生正面作用,亦能治療精神疾病,包括情緒障礙和認知障礙。 相關文章:中央肥胖增糖尿病風險 營養師教你轉化白色脂肪為棕色脂肪(附減重控糖4大重點) 柔和8招 易學易做 健身氣功動作柔和,適合各年齡的人。在眾多健身氣功中,八段錦十分普及,由8個獨立、流暢的動作組成,每個動作伸展身體不同部位,從而達到身心調節和強身健體的效果。由於八段錦只包含8個簡單動作,對練習者的體力及認知需求較少,易於學習。 在應付新冠疫情方面,健身氣功扮演什麼角色?研究認為,練習健身氣功時,透過集中注意力可減低對厭惡思想的反應,從而調節情緒。此外,氣功亦有助調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平衡自主神經系統、改變邊緣系統功能,以及與炎症反應相關的基因表達。健身氣功幫助減壓之外,亦能強化呼吸肌。研究指出,練習氣功時運用丹田呼吸法,能增加隔膜活動,加強呼吸肌力量;最重要的是健身氣功能增加免疫細胞量及活動;研究人員觀察到,實驗對象練習健身氣功後,免疫球蛋白有所增多。 研究:較少呼吸道感染病徵 雖然臨牀方面,未有太多關於健身氣功幫助新冠患者的研究;但學者一直研究如何利用健身氣功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研究顯示,接受健身氣功鍛煉的人對比起沒有接受的人,明顯地較少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而每周練習至少1次的人,感冒和流感與練習頻率之間呈現了很強的反比關係。嚴重呼吸道感染可導致呼吸功能下降,患者需要接受復康訓練。現時,呼吸道感染的復康上應用健身氣功的研究不多,但有研究指出,健身氣功可以促進患者從呼吸系統疾病導致的呼吸功能受損中康復過來。例如,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 此外,研究顯示,練習健身氣功(尤其是八段錦和易筋經)可以提高運動能力及改善生活質素。根據上述研究,健身氣功或能幫助預防新冠病毒,亦有助新冠患者鍛煉肺功能,加快康復。 知多啲:練動作後調呼吸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建議,透過身心運動改善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身心運動有很多類型,大都有助放鬆,降低交感神經活動同時增加副交感神經活動,調節心率、呼吸頻率和血壓。 八段錦是低成本、高成效的身心運動,練習整套動作一次只需約15分鐘,可以透過網上影片學習。初學者從肢體動作入手,熟習動作後,可結合呼吸技巧並把專注力集中在動作上。跟着固定時間表每天練習,持之以恆,有助養成習慣。練習時不宜太餓或太飽。場地室內或室外皆可,但為了令呼吸順暢和注意力集中,練習環境要乾淨及寧靜。基於安全理由,慢性病患者應先諮詢醫生意見;有跌倒風險的長者,應向有教授長者經驗的導師學習,練習時應有人陪同;或選擇練習坐式八段錦。 編註:八段錦招式相關報道 bit.ly/3ia19V6 文:曾永康(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講座教授及系主任)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