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皮含豐富膳食纖維、抗氧化物 飲蘋果醋要稀釋 避免侵蝕牙齒琺瑯質(食得smart)

【明報專訊】蔬菜和水果是健康飲食中不能缺少的一環。衛生防護中心建議「日日二加三」,即每日進食最少二份水果和三份蔬菜(一份水果相等於半條香蕉或一個中型蘋果、橙或梨),有助改善腸道健康及減低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和部分癌症的風險。而不少人將「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話掛在嘴邊。價錢大衆化、方便攜帶的蘋果,究竟對身體有什麼好處?(編者按:蘋果皮含豐富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蘋果醋中的醋酸有穩定血糖及控制體重?飲用時要注意什麼,以免牙齒琺瑯質受損?) 相關文章:【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蘋果皮含豐富膳食纖維、抗氧化物 飲蘋果醋要注意稀釋 一個中型蘋果能提供約80千卡熱量。雖然維他命C含量不及柑橘類水果,但同樣含有豐富具抗氧化功效的類黃酮 (flavonoids)。人體在正常新陳代謝時會產生自由基(free radicals)這種影響細胞老化的代謝副產物。當體內自由基濃度過高,令抗氧化物被過度耗損,便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白內障和癌症等疾病風險,而蘋果中類黃酮便能發揮其抗氧化功效對抗自由基。 水溶性纖維果膠 助益生菌生長 此外,蘋果亦含有豐富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水溶性纖維形成凝膠狀,有助延緩食物於胃部的排空時間,令飽肚感增加,幫助控制熱量攝取和體重,並可與油脂物結合再排出體外,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和維持血糖於正常水平。而蘋果最主要的水溶性纖維為果膠(pectin),是益生菌食物——益生元(prebiotic)。雖然益生元不能被人體分解和吸收,但可被腸道中益生菌發酵成短鏈脂肪酸(SCFAs),促進益生菌生長和維持活性,幫助維持腸道健康。研究更指出,由益生菌所產生的短鏈脂肪酸或有助預防慢性疾病,減低過重或肥胖、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過敏和致癌等狀况。 雖然蘋果含有許多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但是大部分的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都在蘋果皮。然而,人們總是會擔心蘋果皮上有農藥殘留的問題而把皮削掉,大大削減營養價值。無可否認,蘋果的農藥殘留量一向都是蔬果中名列前茅。根據美國環境工作組織(EWG)2022年公布「含有最多有害致癌農藥殘餘物的非有機新鮮農作物的名單(Dirty Dozen)中, 蘋果排行第五,更是水果類別當中的三甲。而科學研究更表明,多食用農藥殘留量高的產物會損害健康。雖然如此,削掉蘋果皮並不是減低農藥殘留問題的唯一方法,只要徹底洗淨或選購有機的產品,便能有效減少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蘋果醋須稀釋 免壞牙傷胃 新鮮、未經加工的整個蘋果的營養價值最高,這是毋庸置疑。而蘋果的產物,例如蘋果乾、蘋果醬和蘋果汁等,營養價值會因其加工處理的過程而減低。另外,時下流行被視為「減肥與控糖恩物」的蘋果醋,即由蘋果汁加入醋酸菌二次發酵而成。蘋果醋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短鏈脂肪酸之一的醋酸,而有部分研究顯示,醋酸同樣有延遲胃部排空、穩定血糖及控制體重。不過飲用時要注意必須把蘋果醋稀釋,避免因酸性太強導致牙齒的琺瑯質受侵蝕及胃部不適。 相關文章:【世界糖尿病日】避免引發糖尿上眼、糖尿足、心臟病等併發症 患者身心護理最重要 慎防血糖失控 大部分人蔬菜量未達「日日二加三」 根據本港2018至19年度健康行為調查發現,超過九成15歲或以上人士每天所進食的蔬果量未達「日日二加三」的建議標準,更有超過三成人並非每天都有進食水果的習慣。因此,即使蘋果營養再豐富也好,必須建立及配合均衡飲食的習慣,才可以有效控制體重和維持身體健康。 相關文章:【磨牙】長期磨蝕牙齒礙進食 致牙骱痛、頭痛 磨走琺瑯質增敏感牙齒機會 注意睡眠窒息、壓力響警號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邵嘉晞(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註冊營養師) Read more

【營養】豆類蛋白質、膳食纖維豐富 不含膽固醇 DIY墨西哥蔬菜卷抗氧化兼護眼

【明報專訊】每天要面對疫情,不斷更新抗疫資訊。食物供應不穩的憂慮,超市貨品被搶購一空的畫面仍然歷歷在目,大眾為糧食儲備擔心,並意識到罐頭或急凍食物的重要,紛紛購買罐頭魚類、肉類、蔬菜等,以備不時之需。但是,其中有一種食物常被忽略,今日就詳細介紹——豆類。相比起肉類,豆類不含膽固醇外,其中枝豆、鷹嘴豆、紅腰豆、黑豆,哪種的蛋白質、膳食纖維、鐵質成分最多(見圖)呢?不妨DIY一款健康的墨西哥蔬菜卷,餡料豐富更提供了不同種類抗氧化物之餘,更可維持眼睛健康呢! Read more

【益生菌】發酵食物=健康?拆解發酵過程及益菌好處(附自家製作6個貼士)

近年不少人都注重健康飲食,而發酵食物例如酸種麵包、韓式泡菜、納豆、乳酪等,被普遍認為是較健康的食物,選擇發酵食物時應注意什麼?如果想自己製作發酵食物又可以嗎?betway体彩 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表示,發酵食物一般指透過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納豆菌等)在無氧狀態下引發的化學過程,常見的發酵食物分為4類: Read more

【大腸癌】檢測糞便細菌基因M3新技術 可偵測小至5毫米、沒滲血瘜肉 中大醫學院:及早識別大腸癌靈敏度94%與大腸鏡相若

【明報專訊】大腸癌為本港癌症第二大殺手!中大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稱,大便隱血測試無法偵測早期、未滲血大腸瘜肉,導致假陰性。中大醫學院經過逾10年,研發出全球首創技術,透過檢測糞便4種細菌基因(M3)以偵測大腸癌,靈敏度高達94%。該技術亦擴展至偵測瘜肉復發,可檢測小至芝麻綠豆般約5毫米、沒滲血的瘜肉。團隊指出,新技術有助精準找出患者,讓他們及早接受大腸癌治療,同時減少非必要入侵性治療,減輕醫療系統負擔。 Read more

益生菌 vs 益生元 哪些食物含量豐富?好處你要知(附營養師提供餐單建議)

益生菌(Probiotics)除了有助腸道健康,亦有增強免疫力、改善心理健康、預防濕疹等好處。到底益生菌是什麼?要進食什麼食物才可攝取到益生菌?益生菌與益生元又有何分別?益生菌含量豐富:乳酪、發酵食物。betway体彩 註冊營養師莫穎姍表示,益生菌即是對身體有益的、活的微生物,當中常見的兩類為乳酸桿菌及雙歧桿菌。 Read more

【益生菌】日日食益生菌 反致腸菌失衡

【明報專訊】「你今日飲咗未吖?」這一句經典廣告對白,令活性乳酸菌深入大家腦海。 腸道菌叢不單影響消化道健康,近年不少研究顯示還與肥胖、癌症、腦退化症等有關。標榜含益生菌、乳酸菌的食物或補充劑大行其道。然而,專門研究腸道細菌的專家指出,腸道菌叢講求多元化,每日補充益生菌或乳酸菌,反而會令菌叢失衡 Read more

【益生菌】腸菌Q&A:腸菌最重要平衡 多吃蔬果可補益生菌

近10年科技改進,透過DNA排序,發現腸道細菌多達10的13至14次方(10兆至100兆),多過人體所有細胞的總數,而類別也過千種,有些是已知的菌種,有些仍不知道是什麼菌;乳酸菌只是其中一個類別,用作分解乳酸,而且會隨不同情况改變,例如四季飲食的變化、孕婦又會較多。 Read more

【益生菌】你有效但我無效 益生菌要度身訂做

近年腸道菌群的研究火熱,益生菌、乳酸菌幾乎成為健康的代名詞,坊間有多款相關補充劑出售,連糖果零食也加入乳酸菌。在網上搜尋益生菌,提到的好處除了可改善便秘、腹脹等,亦有說可以減肥、減少悲傷情緒,甚至護膚美顏,功效多元;惟英國BBC近期有報道指「益生菌被指作用不大」掀起爭議,事實真是這樣嗎? 腸道被喻為第二個大腦,有非常複雜的神經網絡,結合龐大菌群運作。醫學研究顯示,腸道菌與健康及情緒息息相關,維持腸道菌群生態平衡至關重要。腸道細菌可分為具保護性的「益菌」或侵略性的「壞菌」,兩者互相角力,如果壞菌長得多,會壓抑益菌生長,引致各種健康問題;益菌多則可壓抑壞菌,有助細菌生態平衡。 我們身體約有30兆個細胞,卻有40兆的微生物與我們共存,當中大部分住進在腸道中。醫學上早已知道腸道內存有大量微生物,但近10年透過DNA基因序列技術,確定更多腸道細菌品種。腸道細菌種類約有500種,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黃曦表示,「腸道菌有幾項功能,包括維持腸道健康,幫助吸收營養和維他命,以及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等。有些細菌每個人的腸道都有,有些則未必」。 因為益菌是如此重要,有些人選擇服用益生菌或乳酸菌,兩者常混為一談。益生菌(Probiotics)泛指補充一定數量後對人有健康益處的細菌,當中分為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及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兩大類,每類菌又有不同品種。另外亦有屬真菌類的酵母菌,如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同樣屬於益生菌。 益生菌或乳酸菌補充劑,部分強調細菌含量過百億,並需要在食正餐時服用,為求有較多的益生菌通過多重「考驗」後能在腸道中生存。 隨正餐服用 減低胃酸影響 益生菌補充劑中的益生菌,是經過特別處理而處於休眠狀態,就像做麵包用的乾酵母菌,接觸水分及在適當溫度下便會「蘇醒」。由於胃酸會殺死部分益生菌,所以補充劑的菌量要足夠,而且最好在進食正餐時服用,以減低胃酸影響。有些商品標榜菌種有做耐胃酸、耐膽鹼的實驗,能經得起消化道分泌液的考驗。 ◆益生菌歷險記 益生菌要經歷重重險阻,才有機會在腸道中生存。來看看益生菌會遇到什麼「關卡」。 第1關:蘇醒 很多補充劑裏的益生菌經過冷凍乾燥保存在休眠狀態,接觸水分及適當溫度才會「蘇醒」,但水溫過熱又會令它們死亡。 第2關:胃酸 胃酸有極強的腐蝕性,導致很多益生菌「陣亡」,只有具較強耐受性或受腸溶衣(藥物外層)保護的益生菌才容易存活下來。 益生菌食品隨餐服用,可減低胃酸影響。 第3關:膽汁液 來到十二指腸後,益生菌會遇到具抗菌性的膽汁液,部分益生菌未必能通過考驗。 第4關:與壞菌搏鬥 益生菌經過重重關卡到達腸道後,與其他細菌爭奪營養、生存空間,以及黏附腸道壁的位置。益生菌要佔據優勢地位,需有一定的菌量,並有合適的營養助其生存(例如含益生元的食物),才能抑制壞菌繁殖作惡,從而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今期專家﹕黃曦 –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文:李佩雯

Read more

保護腸道健康 慎防腸胃病

踏入春季,細菌容易滋生,如果進食了受污染或未經煮熟的食物,很易引發急性腸胃炎。不少人以為腸胃炎很小事,會自行服食成藥。有腸胃肝臟科醫生提醒,持續屙嘔有機會引致腸胃功能失調,或有機會導致的腸易激綜合症。建議病人盡早求診,以免出現長期肚痛肚屙的後遺症。 【Power Up 推介】益多康-檸檬多酚 (即飲) – 確保你每日吸收足夠維他命C與B、扺抗病毒入侵。立即網上訂購 betway体彩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醫生解釋,由細菌感染引發的急性腸胃炎,視乎發炎和受影響範圍,可分為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感染,病徵各有不同。「上消化道感染主要徵狀包括嘔吐、胃口變差、胃脹和打嗝等。當細菌進入了下消化道,病人會出現腹痛、肚瀉、肚脹和不斷放屁等病徵。還有些情況是病人無出現屙、嘔,只是『攪肚痛』和沒胃口,即是污染的食物已經進入了小腸,是急性食物中毒或急性腸胃炎的常見徵狀。」 他表示肚瀉和嘔吐不一定是壞事,很多時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發揮作用,透過屙嘔將污染食物或細菌盡量排出體外,以減少身體吸收。 除了進食不潔食物引致的急性腸胃炎,在流感季節,患者除了常見的咳嗽、發燒、頭痛及肌肉痠痛等徵狀外,如果同時出現屙嘔或腸胃變差,很大機會是感冒菌入腸。「因為呼吸系統是經喉嚨和消化系統連接,假如病毒的數量較多,有部分會落入消化系統,較常見是引致胃炎,影響胃部蠕動,所以病人進食後會覺得作嘔作悶。最明顯的例子是2003年沙士期間,很多嚴重個案都出現肚瀉,這是都是病毒入侵腸道的臨床表現。」 徐成智醫生指出,大部分的急性腸胃炎,即使不服藥,兩、三日後都會有好轉。但假如小腸發炎的位置較嚴重,病徵可能會持續一星期。醫生一般會建議病人戒口,吃粥水、米粉、湯或無渣的果汁,最重要是多喝水,補充水分。但假如病人出現發高燒,肚痛和肚屙愈來愈嚴重,甚至是屙血,很多時是細菌感染徵狀,需處方抗生素和益生菌治療。 「益生菌的作用是調理腸胃,除了有助預防病人因持續屙嘔而導致腸胃失調,出現腸易激綜合症的後遺症之外;由於抗生素會同時殺滅腸道內的健康細菌,透過補充益生菌,既可幫助排走細菌和污染物,紓緩肚脹、肚瀉及肚痛等徵狀,亦有助維持腸內微生態的平衡,改善腸道健康。」 不過他強調,益生菌無助預防感染。所以要預防急性腸胃炎,最重要是注意個人衛生,食物要徹底煮熟,避免與患者共用餐具或接觸他們的糞便和嘔吐物;同時要注意飲食均衡,以減少腸胃的負擔。 胃酸倒流狂食木瓜更傷 睡前2小時勿食太飽 腹大「便便」 行路搓肚消腩 新醫學研究:腸道不健康 大腦都「閉塞」? 小滿陽氣漸盛 儲正氣迎初夏 注意飲食遠離濕邪 便秘食菜一定通便?可能適得其反 驚蟄陽氣生發 護胃腸祛濕 知多啲:貪涼傷脾胃 損氣血生白髮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