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醫事:我每天看的瘜肉

【明報專訊】五叔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有好幾顆瘜肉,非常擔心:「聽說瘜肉可以變癌,我現在有4粒,豈不是有4倍風險?」 大腸瘜肉非常普遍。50歲後,三成人會有至少1顆。腸胃科醫生為病人做腸鏡檢查,有時難以靠肉眼分辨瘜肉的類型,於是切除後交由我們病理科診斷。 瘜肉是病理科醫生的「麵包牛油」,我在顯微鏡下看過的瘜肉,該有10幾萬顆吧?天天看,長年累月地重複做同一件事,就成了專業。 腺瘤性瘜肉可變癌 其餘多為良性 一般瘜肉,只幾毫米大小,間中有些可達2、3厘米。當中「腺瘤性瘜肉」(adenoma),有可能轉變成腺癌;其餘的大多為良性的「增生性瘜肉」(hyperplastic polyp)。另外,也有較少見的「炎性纖維樣瘜肉」、「PJ瘜肉症」、「幼年型瘜肉」、「炎性肌肉樣腺性瘜肉」、「淋巴瘜肉」、「憩室型瘜肉」等幾十種,各有不同的成因及後果,大多需要顯微鏡才能確診。 而「腺瘤性瘜肉」之中,又分為管腺瘤(TA)、絨毛腺瘤(VA)、管絨毛腺瘤(TVA)、齒狀腺瘤(SA)、無蒂鋸齒狀腺瘤(SSA)等。它們可被界定為低度、中度和高度細胞病變;病變的程度愈嚴重,變癌的風險也愈高。甚至有些腺瘤,已開始長出癌變,這時候我們少不了要仔細量度,提供癌腫的長度、深度、與切除面的距離等參數。 遺傳「瘜肉症候群」 增患癌風險 還有遺傳疾病導致的「瘜肉症候群」,令患者腸內長出數十個到數千個瘜肉,增加癌病風險,例子有: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FAP)、遺傳性非瘜肉結直腸癌綜合症(HNPCC)、遺傳性胃腸道瘜肉病伴黏膜皮膚色素沉着症(Peutz-Jeghers Polyposis Syndrome)、幼年型瘜肉症候群(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醫生除了治療瘜肉,還要留意其他器官有否受到影響,更需考慮為病人的家族成員進行基因測試,防患於未然。 對,單是幾毫米的大腸病變,已經要考慮以上所有的可能性;宏觀和微觀的思考,對醫生來說同樣重要。 我看了十多年瘜肉,很多時候一放上顯微鏡就知道是吉凶。但醫學這回事,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其中有無數介乎良性和惡性之間的個案;當遇上灰色地帶的時候,就要向同僚請教及商討,綜合眾人的經驗和判斷。 作出最後診斷時,必須考慮後果,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到病人的前景預測,以及往後的治療方式:究竟應馬上做手術切除結腸,還是可以保持觀望態度?是需要每年覆診檢查、還是隔5年才重做腸鏡?病理報告上的一字之差,結果可以謬之千里,因此理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有些人做腸鏡時切除了瘜肉,經病理化驗後發現是良性,便埋怨被醫生「騙財」,又大嘆白白擔心了一段日子。其實,瘜肉後果可大可小,對於醫生和病人自己來說,當然是「寧枉莫縱」,可以切除的,就盡量切除吧。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伊人醫事系列文章: 【男性健康】伊人醫事:男人做家務會長壽? 【營養要識】伊人醫事:愈吃愈聰明 伊人醫事:孩子肥肥白白真是好? 伊人醫事:罵我的教授 伊人醫事:玻璃片上的喜怒哀樂 其他伊人醫事系列文章 Read more

【男性健康】伊人醫事:男人做家務會長壽?

【明報專訊】網上經常流傳着類似文章:「外國研究:男人做家務,心臟病風險減半」、「英國劍橋大學,調查來自17個國家、共130,000人,發現男人做家務會更長命」、「最近加拿大一項研究顯示,做家務可降低男性死亡率!」 ▲做家務好處——做家務有助減低心血管疾病風險。(Yagi-Studio@iStockphoto) 女士們一看標題,當然興奮感動不已,立刻把原文傳送給丈夫,然後在手機群組中擴散出去,再刊登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並標籤了所有男性朋友。 究竟報道孰真孰假?這些「內容農場」(content farm),作者們都在抄襲其他網站的文章,或翻譯一些外國新聞,卻沒有仔細檢查出處,連文中的「研究」在何時何地、哪份醫學雜誌刊登也完全不知道。 其實,那個「來自17個國家、共130,000人」的超級大型研究,於2017年在醫學雜誌權威《刺針》內刊登,由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的教授領導,調查世界各地男女人口的體力活動(physical activity)情况,以及它對心臟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的影響。 中大:「重型家務」成效更大 這項研究對「體力活動」的定義,分為「閒暇性」和「非閒暇性」;「閒暇性」是運動娛樂,「非閒暇性」不單包括家務,還有工作上、交通上等的體力勞動。而研究的結論,則屬於老生常談:體力活動有助減低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對男女均有效。 17個國家之中,有3個「中低收入國家」和4個「低收入國家」,國民較少有閒暇去進行娛樂性運動,因此「非閒暇性」的家務,就成了他們的主要體力活動;而這些非自願性的運動,對心臟健康有不可或缺的幫助。 事實上,全世界還有數之不盡的研究,都顯示出「做家務有助健康」;而數據結果大多無分男女,家務對兩性的影響如出一轍。 不過,香港中文大學於2013年的一項研究,卻證實了本地男士做家務,的確有明顯益處。調查針對香港65歲以上的男女,涵蓋近3000人,持續跟進了9年,發現參與「重型家務」(包括吸塵、擦地板、拖地、擦洗窗戶、洗車、搬動家具、搬煤氣罐),確實降低了男士的患癌風險和死亡率(但對女士則沒有明確的影響)。 報告上說:「箇中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不過大家都相信,主要是因為「重型家務」能夠增強運動量、改善心肺功能;而且勤於家事,令居所整潔衛生,也對健康有益。 最要緊的一點,正所謂「老婆開心,生活舒心」(Happy wife, happy life),男士分擔家務,讓妻子滿意快樂,兩性關係更好,家庭生活和諧,對身心自然大有裨益。總而言之,做家務的好處證據確鑿、不容置疑,各位男士好自為之! 文:許嫣(病理學專科醫生) 【男性健康】靜觀男人心:男人的委屈 【男性健康】最佳男主角:前列腺癌篩查 其實靠估? 【男性健康】一吋長非一吋強 陰莖幾短先唔正常? Read more

【營養要識】伊人醫事:愈吃愈聰明

【明報專訊】提起「補腦」食物,坊間總有一大堆建議: 「吃葱會聰明!合桃外形像腦袋,以形補形!」 「三文魚有omega 3,有助腦部發展。」 「堅果有維生素E,令腦筋靈活;雞蛋提供維生素B和葉酸,增加專注力!」 ▲飲水醒神?——返工中途無心機?一杯清水可能幫到手。(RyanKing999 @iStockphoto) 倘若你上網搜尋,就會發現,幾乎任何東西都可被稱為「令人聰明的食物」:香蕉、南瓜、莓類、雞肉、牛奶、燕麥、番茄、奇異果、牛油果、海藻、魚生、椰菜、菠菜、黑芝麻……不同的食物都含有身體需要的營養;因此,這些所謂「營養師的建議」,簡直有等於無。 事實上,腦部需要多種營養去維持運作,關鍵在於「均衡」;沒有什麼神奇食物,可以讓人變得特別聰明伶俐的。 一個茶點一杯水 返工醒神 不過,許多研究顯示,適當的飲食習慣,有助平穩情緒,提升工作的專注力。大家不妨嘗試改變日常飲食方式,看看是否有效。 1、低GI食物 GI,即是Glycemic Index,中文譯作「升糖指數」,用來量度食物中的糖分、對血糖量的影響。 高GI的食物,如白米、白麵包、馬鈴薯,在消化過程中迅速分解,令血液中的「葡萄糖」立刻提升。葡萄糖是腦部的能量來源,因此進食後,短時間內會令大腦專注活躍;可是血糖升得快也跌得快,在血糖急降時,身體會分泌大量「腎上腺素」(adrenaline),令人緊張、焦慮、難以集中精神,脾氣也會變得暴躁。 低GI的食物,如糙米、燕麥、藜麥,釋放葡萄糖的速度緩慢,為大腦提供穩定的能量來源,這就是提升專注力的基本用餐原則。 2、「餐間點心」 早、午、晚三餐之間,血糖水平逐漸下降,影響專注力。因此,多倫多大學教授詹金斯發表研究報告,建議在早餐後2小時、午餐後2至3小時,吃小量點心,維持血糖穩定,提升工作效率。 3、一杯水 英國的大學曾進行有關水和專注力的實驗,證實進行智力測試之前先喝足夠的水,反應時間快了14%。亦有數據顯示,英國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童,每天至少喝8杯水。 當身體喪失2%水分時,專注力會迅速下降。因此,當你工作中途覺得心不在焉、無法思考的時候,喝一杯水,說不定會有所改善。 4、少吃「食品添加劑」 某些食物添加劑和食用色素,已被證實能引起過度活躍、情緒過敏,以及專注力不足。所有加工食品,如火腿、香腸、午餐肉、糖果及大部分甜品,都含有各種食品添加劑。所以,盡量吃全天然食物(whole food),能減少吸收這些傷害腦部的有害物質。 5、戒睡前飲食 我明白,夜闌人靜之時,煮個熱騰騰的「邪惡餐肉雙蛋即食麵」,的確是很誘人。然而,即使撇除了肥胖的「惡果」,睡前兩小時吃東西,還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使睡眠質素不知不覺的變差,翌日做事缺乏精力。為了保持清醒腦袋去應付繁多的工作,實在不能像年輕時般任性妄為了!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伊人醫事:孩子肥肥白白真是好?

大時節跟親友吃飯,席間總有些三姑六婆,看了看我的兩個女兒,就大呼小叫:「哎喲,怎麼這樣瘦?沒有吃飯麼?孩子要肥肥白白才好的嘛!」然後熱情地鼓勵吃多點,拚命地把餸菜往孩子碗裏塞,並且不厭其煩地提醒我、要強迫她們添湯加飯。反反覆覆,整餐飯就是在不斷討論「孩子太瘦了」;即使塞着雙耳,聲音還要鑽進腦袋。 事實上,我女兒的BMI(Body Mass Index,即身高體重指標),一向維持在標準水平;雖然看似比較瘦削,但臉色紅潤,精神飽滿,跟大部分的幼稚園同學差不多。她們吃的正餐分量並不少,只是偏好清淡、不喜歡味道濃烈的食物;因此相對於滿桌的山珍海錯,吃的款式較少而已。 幼時長脂肪細胞 長大減不到 「孩子要肥肥白白才好」,這是何等過時的觀念!三姑和六婆都是戰後嬰兒,內心卻仍維持上一代對「饑荒捱餓」的恐懼。然而,我這一代更擔心和恐懼的,卻是「兒童肥胖」所帶來的問題:高血壓、睡眠窒息、關節痛,以及自信心低落和校園欺凌。這些孩子長大後,將來患上超重、高膽固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同時,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亦是跟肥胖的體型息息相關。 為什麼大部分的肥胖兒童,成年後會依然肥胖?瑞典科學家Kirsty Spalding的研究指出,幼兒與青少年時期,生長激素旺盛,幹細胞活躍,如果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僅會導致脂肪細胞體積變大,還會增加脂肪細胞的數量;而脂肪細胞一旦增加,成年以後幾乎不可能再減少。另一方面,自小培養的不良生活方式,如暴食、嗜鹹嗜甜,是很難完全戒掉的;長大後,很容易會維持大吃大喝的壞習慣。 最理想的方法,是由孩子決定吃多少。美國營養學專家Barbara Rolls的研究發現,3歲兒童「最知飽」,他們能根據身體給予的「飽肚」信息,吃到足夠分量就停下來,不受外間環境影響。可是5歲開始的兒童,卻不太懂得自我調節;即使分量超出身體真正所需,仍會將媽媽給他們的食物全部吃下去,不知不覺被「撐大了胃口」! 在這個年代、這個地區,孩子是不會被餓壞的;反而過多的美食、卡路里、營養補充劑,才是傷害他們的元兇。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5歲以下兒童,超重人數達4100萬,當中近50%的超重兒童都是生活在亞洲!除了遺傳因素以外,相信華人那「肥肥白白」傳統觀念,也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吧。 其實三姑和六婆,對自己的體重也是十分介意的;雖然嘴裏不停地吃,但是轉個頭,一個去找整形醫生吸抽脂肪,另一個去「辟穀斷食」——連續10天吸風飲露、什麼都不吃(這是不當兼且極之危險的行為,讀者切勿嘗試)。自己減肥減得叫苦連天,又為何要逼着孩子增肥呢?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伊人醫事:罵我的教授

讀醫學院時,與一眾同學在門診部觀察教授看症。那時是「非典型肺炎」(SARS)期間,學生們必須穿上整套保護衣:頭套、口罩,還有又寬又長的塑膠衣袍,不但醜,而且極不方便。我身材矮小,膠袍長及足踝,走每一步都必須小心翼翼,避免踏着袍角跌倒。 這位女教授是出名嚴厲的,大家戰戰兢兢地走進診室。忽然,教授把我從二十多個學生中抽出來,大聲斥喝:「你,你過來!你是怎樣穿衣的?看,袍子全都反了出來!」 我嚇了一跳,低頭察看,發覺原來腰繩繫得不緊,膠袍在背後張開來了,非常難看。手忙腳亂地整理時,聽着教授充滿威嚴地責罵:「你連衣服都穿不好,病人見到你會怎樣想?你這樣子哪裏像個醫生?怎可能如此粗心大意……」 我緊張得滿頭大汗,羞愧得雙頰通紅,幸好臉被頭套和口罩遮住了。也許我的臉皮特別薄,但我自小在學校乖巧順從,從未被師長罵過半句;作為大學生,竟被教授當眾批評,這件事真叫我心裏極不舒服,對教授的恐懼和戒心更是大大增加。 事隔多年,我與那位教授已經熟絡,恐懼之心也早散去。回想起來,我實在很感激她當年的責罵。那時候,她可以選擇不罵我,讓我繼續去犯同樣錯誤,不懂注重醫生的專業形象。可是,她願意花精神指正我、警醒我,即使需要當眾斥罵也在所不惜。 愚蠢制度 教師不敢「得罪」大學生 現今肯罵人的老師、教授和上司,真是買少見少。一來是因為愚蠢的「教師評估制度」,包括醫學院,每上完一課,竟然不是老師去評估學生,而是學生填問卷去評估老師的表現,可以不記名的恣意批評;有些極端例子,當老師給的分數低,就直接衝去教員室爭論指罵,有點紅衛兵批鬥老師的味道了。既是如此,老師不敢「得罪」大學生,遇到學生出錯時不敢指正,能裝作看不到就最好,倘若不得不教時也盡量婉轉溫和。於是,學生們便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做錯了。 二來,當事浮於人、學位和職位不被珍惜時,學生或實習生一個不高興,就能夠隨時轉去另一個部門。下屬犯錯,上司懶得罵人,既擔心罵走員工請不到新人,同時心裏又想:反正你遲早都會離開,我又何必做黑臉,去「教精你、教你如何做人呢」?於是,年輕人愈發不懂人情世故了。 醫學生上課遲到早退、換下手術袍後隨手拋在地上、得罪了護士而不自知、約好了教授卻全體不出現、用粗言穢語去評估講師、到其他醫院學習時要求安排專車接送……都沒有被人責罵。到最後,誰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呢?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伊人醫事:玻璃片上的喜怒哀樂

【明報專訊】當我把玻璃片放上顯微鏡,在目鏡中一望,一顆心登時向下沉。三十七歲女性咳嗽發燒,頸部淋巴結腫起,吃了抗生素後稍微收縮。主診醫生跟我說,估計是呼吸道細菌感染,不過為安全計,在淋巴結抽取樣本讓我看看,卻竟是實實在在的癌腫擴散! 為癌症擴散病人擔憂 是肺癌?甲狀腺癌?乳癌?鼻咽癌?我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定。不管如何,對於這位年輕的病人來說,必定是晴天霹靂,因為擴散到淋巴的癌症是非常難治的,她將會面對艱辛的療程,經歷無數考驗;工作、家庭與手上的計劃必須暫時放下,原來充滿憧憬的未來突然變成未知的恐懼和擔憂。我不禁為這名跟我年齡相仿的病人唏噓不已。 下一個病人,三十二歲男性,三年前確診第三期肺癌,接受了手術、電療與化療,現在感到肋骨痛楚,究竟是否癌病侵蝕?我仔細觀看玻璃片上的骨頭組織,只見到電療的後遺症,卻沒有癌細胞,心中替他感到萬分慶幸。我想像他這些年來勇敢地面對疾病,跟癌細胞奮戰到底,內心除了敬佩,還有默默的祝福。 代入角色想辦法 四十歲女性,下體不定時流血,婦科醫生抽取了子宮內膜組織給我檢驗;玻璃片上的細胞,全都是子宮內膜癌;一般情况是盡快切除子宮,再根據嚴重程度進行相應的電療或化療。然而,她結婚多年,一直希望能生個孩子;倘若子宮被切除,就永遠沒有懷孕的希望了。可是單靠藥物未必能夠治好,即使暫時控制病情,也不一定可以懷孕生子;反而有可能因延誤手術,而使病情惡化至不能挽救的地步。究竟該當如何處理?我嘗試代入角色,替她想了很久,都想不出最理想的辦法。 「只有肺癆」鬆口氣 然後是四十七歲的外籍男病人,有鼻咽癌的家族史,不久之前曾患肺癆;上周的PET Scan顯示,鼻咽位置有不正常的活躍。我懷着無限的惋惜,將他鼻咽活檢組織的玻璃片放在顯微鏡上。起初一怔,接着緊張地反覆細看,發覺竟然是肺癆菌感染了鼻咽,卻沒有半點癌病的證據!我馬上撥電話給耳鼻喉科醫生:「太好了。病人鼻咽只有肺癆,沒有癌腫!」醫生大喜過望:「真的?那我要馬上告訴他好消息!」 我們病理科醫生,雖然不會直接接觸病人,但並非對他們漠不關心。冷冰冰的玻璃片,其實代表一個個重要的生命,盛載着不同的故事,每天影響着我們的喜怒哀樂。 文、圖: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營養要識】伊人醫事:愛吃鹹 基因作怪

【明報專訊】放工後一身疲憊,最想吃的是漢堡包、炸薯條、即食類或乾炒牛河這些comfort food,即是會帶來慰藉的、溫暖身心的「舒暢食物」。它們之所以令人渴求、欲罷不能,主要是因為含有極高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鹽分。 大家都很清楚油、鹽、糖對身體的害處,可是為什麼仍愛吃這些不健康的食物呢?人類喜歡油膩和甜食,並不難理解:千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在艱難的自然環境中掙扎求存,需要從糖分及脂肪高的食物中攝取熱量,否則不能在糧食斷續的日子生存,所以嗜甜嗜油的基因就一代一代的流傳至今。 但吃鹹呢?鹽分中沒有卡路里,為何我們身體如此渴望鹹食?即使明知會導致高血壓,加重血管和腎臟的負擔,甚至水腫皺皮、口渴疲勞,也忍不住吃鈉含量高的「垃圾食物」,或在菜肉中、粥湯內多灑點鹽。有些感覺不很鹹的食物,如曲奇、牛油、茄汁等,事實上亦含有大量鹽分,同樣令我們難以抗拒、愈吃愈多。 重口味令味蕾變遲鈍 人類學家推斷,我們最早的非洲老祖先,居住於離海很遠的內陸地區,含鹽的食物十分珍貴;加上氣候炎熱和打獵勞動導致出汗,令體內的鈉含量和其他礦物質流失得快,因此味蕾耐鹹、能夠吸收得最多鹽分的人,生存能力最強,在進化過程中保持優勢,將這嗜鹹的基因傳承下來。 現今的運輸和科技,使鹽變成唾手可得的食品,我們身體早已不缺乏鈉,但深藏的潛意識總是對鹹味趨之若鶩。尤其當疲倦、壓力大、情緒激動的時候,五覺不太敏銳,更需要味道濃的食物來刺激味覺和胃口;重口味卻又使味蕾變得遲鈍,形成愈吃愈鹹的惡性循環。 吃鹹會上癮 還有一點,科學家近年發現,吃鹹是會上癮的。它會刺激腦內某些神經傳導物質,使滿足感的神經通道活躍起來,令人想吃下更多的鹽分,跟吸煙吸毒成癮的情形相彷。 唯一的解決方法,是訓練自己的味蕾,習慣吃得清淡,多喝水,少外出吃飯,炒菜少落油鹽;真的壓力很大或疲倦時,盡量以休息或其他娛樂來代替暴飲暴食。為了健康着想,縱然是遺傳了千百萬年的嗜鹹基因,也要奮力抵抗了。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伊人醫事:假如患上癌症

【明報專訊】近日,兩個身處外地的好友,同時患上癌症。同樣是四十歲左右,有高堂、配偶、年幼孩子,事業正在迅速發展期,豐富的生命充滿着對未來的憧憬。突然,癌症找上門來了。 (圖:monkeybusinessimages@iStockphoto,設計圖片) 我在《癌症病人年輕化?》一文曾經提過,近年患癌的年紀愈來愈低;當發生在朋友身上,更是感同身受,猶如身歷其况。假如患上癌症,該當如何自處? 幾十年前,癌病被稱為絕症,通常發生在年邁的老人身上。當得悉噩耗,病者幾乎就立刻去預備身後之事,想想有什麼東西仍未做、與要緊的人逐一見面、設立遺囑安排財產分配、歸依宗教尋求下輩子生機等。而電影裏,更經常有以下情節:患癌者黯然神傷,拒絕一切治療,跟女朋友分手以免她傷心;或花天酒地縱情享樂、或躲在風光明媚的小島上等待生命終結、或安排一個不平凡而浪漫璀璨的死亡方式…… 然而,現實世界的患者卻非如此。 確診癌症,大多數病人,經歷了佛洛依德所提出的「五個心理階段」(否認期、憤恨期、抑鬱期、妥協期、接受期)之後,就按照醫生的建議,積極接受治療,手術、化療、標靶藥、免疫治療、放射性治療、質子線,什麼都願意嘗試;然後,依舊去上班、玩樂、陪伴家庭、有社交生活。身體差些那幾天就放假休息;身體機能還可以的日子,繼續去按照人生規劃,逐步實現夢想。 積極治療 繼續實現夢想 較年輕的朋友不明白:「癌腫若不能用手術完全切除,就等於無法根治;化療電療,只是留給末期病患,作嘔肚瀉掉頭髮等無數副作用,不過在延長痛苦,最後還是會死,有什麼意義呢?」 壯室之年患病,可是生命中還有無數計劃、責任與理想,要與伴侶建立家庭共創人生,要看着孩子成長畢業結婚生子,要在事業上開拓下個高峰,要於社會中發揮一定的影響力;怎得就此甘心放棄生命,束手待斃? 我在《癌病不是絕症》文中指出,近年醫學界已發展了許多有效的療法;不久將來,癌病會像糖尿病和高血壓般,成為一種「長期疾病」,可以用藥物控制。 打算躲在家中不出孤獨養病、悲春傷秋慨嘆紅顏薄命,或立刻退休環遊世界、天天在陽光海灘中意志消沉,瀟灑的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種想法,已經不合時宜了。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