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90歲 應否開刀治癌症?誰掌管明天?(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45)

【明報專訊】年將90的張伯,今天首次到我的診所求醫,陪張伯到診的還有他的家人。原來張伯同時患上3種不同的癌病,分別是直腸癌、前列腺癌及罕見的纖維組織癌,已經有多名專科醫生評估張伯的狀况。他們認為3個腫瘤都有機會以開刀根治,可是所有醫生都擔心張伯年紀老邁,增加了手術的風險,所以沒有醫生願意建議張伯開刀與否,只是叫他自己決定。年近90-應否開刀治癌?面對如此兩難局面,最後張伯「選擇」紓緩治療,放棄開刀。可是家人感到徬徨無助,希望徵詢其他醫生的意見。 Read more

醫食因緣:夜尿多未必因腎虛

夜尿頻繁困擾不少長者,既影響睡眠質素,也影響身心狀態,甚至增加跌倒風險。不少人認為夜尿只因「腎虛」,其實從中醫角度,夜尿成因眾多,除了腎虛,亦可能是睡眠質素欠佳、前列腺疾病等引起。需要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辨證,運用相應中藥治療,再配合養生調攝。 Read more

「雙老」悲歌 另一半腦退化 「她不再是她」 照顧辛酸

「她已走了,她不再是原來的她了。」七旬長者張先生(化名)眼泛淚光,在一次輔導過程中,細訴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太太過程的辛酸及無奈。從前溫文爾雅、知書識禮的張太太,病發後變得暴躁,甚至用上粗言穢語。太太已無法記起張先生,張先生也感到她已不是自己認識的另一半。 Read more

【Young Old健康】Young Old 防老養生有法 小改變生活模式 大改善預防老人病出現(附:7個防老養生法則)

老人再不一定是老態龍鍾、周身病痛的形象,尤其是初老(Young old)一族。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表示,Young old泛指50至70歲之間、身心狀態依然良好的一群,怎樣為踏入老年做好準備呢?他強調,初老要好好實踐7個防老養生法則,只要作出小改變,已能大大改善或延緩各種老人病的出現! Read more

【新冠肺炎】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 逾36%患者為65歲以上長者 張竹君:籲老人未來一兩周勿外出

【明報專訊】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逾36%患者為65歲或以上長者,3日內有3名長者死亡。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籲未來一兩周長者盡量勿外出。另外,伊利沙伯醫院A6病房繼同病格有3名女病人染疫,該病房昨多一名居於慈雲山的病人服務助理初步確診,院方初步調查相信她與院內感染群組無關,但該職員昨午曾上班,曾接觸病人及職員人數暫不明。 Read more

智選助聽器 減噪聽真啲 專業調校 維繫溝通能力

【明報專訊】老爸老媽看電視,音量愈開愈大?要別人大聲說話才聽得到? 聽力下降,不少長者以為是「年紀大機器壞」所致,其實疾病、耳垢都會影響聽力。聽力常見在55至60歲開始衰退,若覺得聽不清楚,就要去驗耳。佩戴助聽器雖不能減慢聽力惡化,但可以改善溝通問題,維持正常社交。 長者聽力下降,大都是內耳功能退化所致。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志謙表示,聲音從外耳收集後,經過耳道震動耳膜,亦會震動中耳3塊聽小骨,傳遞至內耳。聲音的震動刺激耳蝸內的毛細胞,最後傳至大腦,使人聽到聲音。因此,過程中任何一個位置出現問題都會影響聽力。 Read more

【精神健康】 長者、長期病患者做足日常防疫4式 減少孤獨感、情緒問題 強壯身心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近期疫情雖稍有放緩,但長者尤其患有長期病患者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一旦被感染,死亡率仍屬較高。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表示,在疫情下,長者們防疫措施不可或缺。但若過分擔憂、長期被隔離等都會容易產生孤獨感,誘發情緒問題,影響食慾、吞嚥、服藥等,隨時令本身的病情惡化!長者、其家人和照顧者不妨由日常生活做起,做足以下防疫4式,共同強壯身心! Read more

研究:多食紅肉少魚菜 增黃斑病變風險

【明報專訊】老年黃斑病變風險隨年齡增加,倘惡化成濕性黃斑病變,可致視力迅速喪失。港大一項研究發現,調節飲食,攝取合適奧米加脂肪酸比例,可顯著降低長者因自由基引起的黃斑病變風險。學者建議定期攝取含豐富「奧米加-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的食物,如三文魚和亞麻籽,以及豐富「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的食物,如菠菜、番茄和羽衣甘藍等。 Read more

【有片睇】運動訓練:強化盆底肌 改善尿失禁

尿失禁有不同成因,部分患者可透過運動鍛煉盆底肌肉改善。註冊物理治療師蘇雅賢表示,尿失禁主要可分為壓力性失禁、急切性失禁、功能性失禁及滿溢性失禁。當中壓力性失禁成因與盆底肌肉鬆弛有關,導致尿道控制能力下降。這較常發生於多次生產的婦女、長者、肥胖、長期咳嗽或便秘人士。一般來說,當膀胱壓力增加,便會產生小便失禁現象。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