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認知障礙症日】及早察覺輕度認知障礙 避免認知功能衰退 關心患者及照顧者(附7個 防老養生法則)

「無記性」就等如患上認知障礙症(Dementia)?如果記憶力減退兼出現詞不達意、處理日常事務出現困難、方向感減弱等情况,便有可能患上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輕度認知障礙是正常老化及認知障礙症之間的中途狀態。有研究估算,在60至64歲長者當中,約7%人患有輕度認知障礙;另有本地研究指,香港每年有6.3%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發展成認知障礙症。雖然現時未有藥物能根治認知障礙症,但只要及早評估治療,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包括適量運動及健康飲食,有機會減慢退化速度,避免腦部功能「跳崖式」大幅衰退,有醫生更建議7個防老養生法則。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認知障礙症日」,立即身體力行了解和關心更多身邊的認知障礙症患者和其照顧者! 及早察覺輕度認知障礙徵狀,透過改變生活習慣,有助緩減病情發展至認知障礙症。(網上圖片) 注意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行為改變 及早評估有望「逆轉」病情? 拆解輕度認知障礙 及早評估與改善生活習慣 或有助逆轉病情 長者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情况並不罕見,betway体彩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表示,研究估算在60至64歲長者當中,約有7%人患有輕度認知障礙,到80至84歲發病率跳升至25%;而每年約有10%至15%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會衰退成認知障礙症,較一般長者的1%至3%發病率高。香港每年有6.3%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會發展成認知障礙症,有部分受訪者在出現症狀後5年,認知能力維持相若或有改善,證明患上輕度認知障礙也有機會逆轉!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行為易有變?非藥物治療緩減腦退化 拆解與無記性、認知障礙症分別 輕度認知障礙分為兩類型:遺忘性,即記憶力衰退;非遺忘性,主要影響語言或其他認知能力,故要留意長者最近有否出現一些行為或表現的改變,例如患者需要有提示才能記起近日發生的事情、與人傾談時偶爾詞不達意、方向感減弱易迷路等…… 認知障礙症有真有假? 及早評估治療 增根治機會 減退化速度 原來有約5%至10%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是由腦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假性認知障礙症」,患者只要接受治療便可痊癒,而認知障礙等症狀也會消失。可是,一旦錯過治療時機,則有可能由假性變為真正的認知障礙症。兩者究竟如何分辨?有哪些治療方法有助減慢退化速度呢? 兩方面改善生活習慣:適量運動及健康飲食 延緩認知障礙症患者退化速度 照顧者貼士:陪伴做運動、執屋都有用 當有患者確診認知障礙症時,不僅患者本人會擔心,相信其家人亦會絞盡腦汁為未來如何給予適切照顧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作好準備。究竟家人可以怎樣做呢?原來小至日常陪伴做運動,大至「執屋」也有助減低患者跌倒的風險,都對患者有幫助。 了解認知障礙症患者需要 職業治療師:早發現、早訓練 助患者延緩退化 有職業治療師指,初期的認知障礙症患者主要着重認知訓練,由於其認知能力尚可,訓練內容會較仔細,而大部分的訓練均涉及日常生活的題材,以令長者更有親切感,增加趣味。例如有訓練會要求患者,在15秒內牢記電腦屏幕上曾出現的多款茶樓點心,之後在下一個畫面,讓他們在眾多點心中點擊剛才出現的點心。初時會要求記3款點心,成功後逐漸增加點心數量,當患者成功愈多,滿足感會愈大,這個遊戲主要訓練患者的短期記憶。 【認知障礙症】腦退化患者拒進食?地中海飲食 減認知障礙風險 研究證實,地中海飲食形態,能有效降低不少於四成的認知障礙症風險。地中海飲食以蔬食為基礎,輔以全榖類、豆類;肉類則以魚類及海鮮為主,較少攝取紅肉。強調吃在地當季盛產,少加工食物。地中海飲食其實是一個對身、心、靈都有幫助的飲食形態。因為它強調每天運動、與人共餐、感恩食物、愉快分享…… 無記性皆因腦神經細胞退化?麥得飲食11大健腦食材 增強記憶力 長期病患忌全麥五穀 麥得飲食(Mediterranean-DASH diet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elay, MIND Diet)是從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與得舒飲食(DASH Diet)結合而成 ,研究證實可延緩腦衰退的速度。想知道自己的飲食是否均衡及貼近健腦原則,可參考文章中麥得飲食法所建議健腦飲食方法! 照顧者適時減壓 學懂與認知障礙症患者生活之道 【認知障礙症】當照顧者壓力、負面情緒大 漫長過程愛自己多一些為身心靈減壓 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病者的身體和自理能力逐漸衰退,甚至完全依賴其他人照顧時,照顧者需要承受沉重的壓力,各種負面情緒湧現,自身的精神健康不容忽視…… 與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生活之道 改善溝通、進食有技巧 確診認知障礙症的患者,由於其認知能力慢慢下降,記憶、說話和溝通能力會愈來愈差,患者容易變得難以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當病情發展至中後期,更有機會出現進食及吞嚥困難情况,或出現缺水、營養不足,最嚴重可能會因為食物「落錯格」引致肺炎而死亡。因此家人不論在溝通和飲食上都應做好心理及生活上準備,了解患者的需要及想法,方便照顧其生活。 【認知障礙症】走進腦退化的世界(安老2.0) 也許腦退化患者失去了言語溝通和表達能力,但他們依然擁有某程度的認知和感覺,仍然能夠感受光的溫暖、植物的香氣、音樂帶來的快感。腦退化患者與我們一樣,有自己的感覺和思想,為什麼只因他有認知障礙,就要預設他「應有」的生活形態,把我們的思維、習慣硬加在他身上呢? Young Old 防老養生有法 小改變生活模式 大改善預防老人病出現(附:7個防老養生法則) 與其擔心自己有一天患上認知障礙症,不如身體力行,由初老開始對認知障礙症或各種老人科疾病等有更多的了解,病向淺中醫方為良策。有醫生提醒,切勿「自己嚇自己」!更建議各位young old注意 7個防老養生法則,只要生活有小改變,便可大改善老人病的出現! Read more

拆解輕度認知障礙 及早評估與改善生活習慣 或有助逆轉病情

隨年齡增長,有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記憶力衰退,但如果忘記約會、遇到舊朋友想不起名字、被身邊人指說話重複等,就需要多加注意,這有機會是患上輕度認知障礙。betway体彩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邵家樂醫生在明報副刊網上講座中指出,輕度認知障礙是正常老化及認知障礙症之間的中途狀態,一旦未有改善,有可能惡化成認知障礙症,因此如有任何懷疑,建議求醫接受認知功能測試以作篩查。 Read more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行為易有變?非藥物治療緩減腦退化 拆解與無記性、認知障礙症分別

年紀大可能機器壞,惟出現無記性、反應慢等退化表現,其實並非理所當然,這有可能是輕度認知障礙(Mild-Cognitive-Impairment)已悄悄影響長者。輕度認知障礙即患者的認知功能較同齡人士遜色,雖仍可應付個人日常起居,但若任由認知功能繼續衰退,發展成認知障礙症的機會會較一般長者高5至10倍。及早察覺箇中一些行為表現,經醫生評估後,可循非藥物治療入手:預防三高、多做運動、多動腦筋等,可望有效幫助大部分患者維持自理能力、甚至改善認知功能,繼續做個精靈醒目的老友記。 Read more

無記性皆因腦神經細胞退化?麥得飲食11大健腦食材 增強記憶力 長期病患忌全麥五穀

家長總是非常關心孩子腦部發展,電視廣告亦經常有聲稱針對提神醒腦的補充劑,當中常見成分有DHA、EPA、維他命E等;成年人呢?成年人可否靠食物提升腦力?銀杏葉、合桃有用嗎? Read more

「雙老」悲歌 另一半腦退化 「她不再是她」 照顧辛酸

「她已走了,她不再是原來的她了。」七旬長者張先生(化名)眼泛淚光,在一次輔導過程中,細訴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太太過程的辛酸及無奈。從前溫文爾雅、知書識禮的張太太,病發後變得暴躁,甚至用上粗言穢語。太太已無法記起張先生,張先生也感到她已不是自己認識的另一半。 Read more

讀者Mail Box:銀杏合桃椰子油 「補腦」無實證

【明報專訊】問:聽說銀杏、合桃和椰子油有助預防及延緩腦部退化,哪種療效最明顯?要食多少才見效呢? 答:銀杏、合桃和椰子油是坊間盛傳的「補腦恩物」,尤其椰子油更有「治百病」的傳說,但實際上卻未有足夠科學研究證實能預防腦退化;相反,椰子油含大量飽和脂肪,攝取過量反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及腦部血管病變的風險。 Read more

增廣健聞 – 白天常打瞌睡 腦退化響警號?

【明報專訊】白天常打瞌睡 腦退化響警號? 你日間會否經常打瞌睡? 美國的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UCSF)研究發現,日間經常打瞌睡,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先兆。因為大腦中負責維持日間清醒的區域受損,令阿茲海默症患者經常打瞌睡,而這個徵狀遠早於記憶衰退前已出現。 Read more

研究: 聽力下降與腦退化關係,合唱團有助癌症康復?

聽力下降與腦退化有關? 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的研究發現,中年人聽力減退與大腦顳葉體積減少有關。研究在巴爾的摩長期性研究( Baltimore Longitudinal Study)中選出194人,他們在平均54.5歲時接受聽力測試,並於2008至2015年接受磁力共振腦掃描。結果發現右邊耳朵的聽力下降與腦右側顳灰質、海馬和腦左側內嗅皮質的下降有關,左耳聽力則與腦組織變化沒有關聯。 右側海馬和左側內嗅皮質,亦與早期阿茲海默症有關。研究員相信聽力下降,影響顳葉結構,伴隨鄰近與認知障礙相關的結構產生連鎖效應。 資料來源:Medscape 【中醫治療】易怒壓力大 小心急性失聰 健康血壓血糖 減腦退化風險 【腦退化症】發夢期夢遊 九成患者十年內患柏金遜症 合唱團有助癌症康復 最近香港人親眼見證聖詩的威力。英國倫敦大學行為科學及健康學系教授Daisy Fancourt的研究發現,唱歌就像做運動,身體會出現一系列變化,因為涉及呼吸和肌肉活動,不單促進血液循環;同時,壓力荷爾蒙下降,增加安多酚(endorphins)分泌,令人感到愉悅。 Fancourt的研究更發現,癌症病人及其照顧者參加合唱團集體詠唱,透過團員間的互動,建立社區和心靈支持,減少孤獨感,有助康復;即使只聽不唱亦有好處,有助長期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康復。 資料來源: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英國廣播公司 瘤言情深:抗癌教師的重要一課 瘤言情深:尋覓心中的常樂我淨 瘤言情深:抗癌路上眾生相 Read more

【腦退化症】發夢期夢遊 九成患者十年內患柏金遜症

【明報專訊】快速眼動睡眠障礙症(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俗稱「發夢期夢遊」,是一種睡眠疾病,除了病人會傷害自己及枕邊人,此症還被視為柏金遜病一個重要的臨牀前期徵狀。 (網上圖片) 現時醫學界對腦退化症所知不多,只估計與腦蛋白質分泌缺乏有關,未能製造神經傳導物多巴胺(dopamine);即使採用針對缺乏多巴胺的治療,也是治標不治本,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當出現腦退化徵狀時,病人的腦細胞已有四至八成損壞,治療已太遲。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指出,根據世界研究數據顯示,約九成RBD患者會在5至10年內出現柏金遜類腦退化,所以如能及早發現RBD病情,便有機會在病人腦細胞受損前盡早接受治療,或減慢腦退化的速度。 便秘屬前期徵狀 榮補充,柏金遜症的根源可能與我們腸道微生物群有關,便秘是RBD臨牀前期徵狀之一,了解柏金遜症演變至發病的過程,有助開發針對性預防或治療方法,提前介入處理。現時醫學研究也集中在前期治療上,例如預防腦退化症的疫苗等,只要研究路線圖清晰,就有機會找到治療方法,病人不要灰心及放棄。 相關文章: 【腦退化症】有片:夢遊打人 柏金遜症先兆 認識快速眼動睡眠障礙症 中大柏金遜症研究:便秘是早期先兆 【睡眠與疾病】睡眠質素好 深層睡眠少惡夢 【睡眠與疾病】老友記睡眠習慣改變 宜日間多活動 夜晚睡得好 【肥胖系列】睡眠窒息症 嚴重鼻鼾、經常扎醒勿輕視 【睡眠與疾病】失眠?扎醒?教你7個改善睡眠貼士 【睡眠與疾病】睡眠衛生兩大原則做得到 自然睡得好 Read more

【腦退化症】有片:夢遊打人 柏金遜症先兆 認識快速眼動睡眠障礙症

【明報專訊】夢境成真是好事? (明報製圖) 如果在夢中正遭人追打,而你出手還擊,或嘗試跳海逃生……夢境一旦「成真」,你不止會打傷枕邊人,還可能碌落牀撞傷自己;俗稱「發夢期夢遊」的快速眼動睡眠障礙症(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更被視為柏金遜症一個重要的臨牀前期徵狀。 問醫生 (鄧宗弘攝) 榮:榮潤國(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 鄭:鄭志文(家庭醫生) 夢醒時分 決定有無記憶? 問:什麼是睡眠周期?為何有些夢境特別清晰,有些卻無法想起? 鄭:人一生約有三分之一時間用來睡眠,家庭醫生常常遇到病人詢問有關睡眠的問題,例如明明睡了為何卻像沒有休息過?為何有些夢的印象特別深?其實這與睡眠周期關係密切。簡單說,睡眠周期可分為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REM)及非快速眼動睡眠(Non Rapid Eye Movement, NREM)兩個階段,每個周期約持續90分鐘。 榮:根據科學研究,人之所以要睡眠,除了因為身體需要休息,還有助腦部排走新陳代謝下的廢物,以及鞏固腦部記憶。在NREM階段,身體機能減慢,呼吸變淺,心率變慢,血壓下降,肌肉鬆弛,腦部亦進入休息期,眼球會停止轉動。當進入REM階段,腦部則開始活躍,發夢期開始,如果在這階段中醒來,夢境會比較印象深刻。 「畀鬼壓」念經可驅鬼? 問:從噩夢驚醒,發現全身無法動彈,是否「畀鬼壓」? 鄭:大部分人應該都曾經歷過,從睡夢中醒來後,身體卻無法動彈,而且通常發生在噩夢之後。 正常的睡眠周期,當進入REM階段,腦袋變得活躍並開始發夢,這時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會令身體肌肉失去活動能力,以防身體按着夢境郁動而受傷,只餘下眼球、聽覺及呼吸系統保持運作。如在這期間突然醒過來,身體有可能未反應過來而無法活動,不過這情况很短暫。所以有人指念經有幫助,其實只是因為念經需時數分鐘,身體慢慢可重新郁動。 榮:「畀鬼壓」較常見於青少年身上,因為他們處於發育階段,腦部功能未成熟。不過,如果問題經常出現,例如每星期都會發生,就有可能是由其他問題引起,包括情緒病、睡眠障礙或藥物問題等,最好盡快找醫生診斷。 鬼壓牀——若在REM階段突然醒過來,身體可能未反應過來而無法活動,出現「畀鬼壓」。(Piyapong Thongcharoen@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夢遊忘盡所作所為? 問:何謂夢遊? 鄭:夢遊一般是指病人在睡眠狀態中起牀活動的行為,大部分可以自行回到牀上;夢遊當刻,病人腦部活動是處於休息狀態的NREM階段,所以醒來後對做過的事不會有記憶。 此外,還有一種叫做快速眼動睡眠障礙症(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病人在「夢遊」活動時,處於腦部高度活躍的REM階段,所以醒來後會清晰記起夢境內容,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榮:在REM階段,腦部雖然活躍,但肌肉處於鬆弛狀態;患上RBD,病人卻可以如實做出夢中的行為,令到「夢境成真」。由於這些病人的夢境一般都是被人追或跟人打架,反映在動作上便會大聲叫、手舞足蹈,甚至有病人會在牀上跳起,很易傷害到自己或枕邊人。根據統計,八成病人會打到自己或伴侶,當中一成出現骨折,所以一定要接受治療。 弄醒病人 動口不動手? 問:患上RBD,如何治療?病人在睡覺時應否綁着他,限制他的行動? 榮:60歲以上長者約1%至2%患有RBD,控制病情可大大減低他們的受傷風險。曾聽過有病人為免在睡夢中失控,在睡覺前會綁着自己,或訂做如「棺材」的牀,限制自己的行動。其實這樣反而增加病人的窒息風險,我建議由改變家居環境着手,牀附近不要擺放可郁動的東西,例如鐘、刀、電視機、電話;牀上多放軟枕,又或選擇較矮的牀架,以防在睡夢中跌下牀。針對RBD的徵狀,可以從藥物入手,例如使用安眠藥、褪黑激素等,大約六至八成機會可減少病人郁手郁腳的情况。 另外,有人曾問如家屬患有RBD,應否在發作時立即叫醒他?我建議最好不要強行搖醒病人,因為他有可能將你當成夢中的敵人而施襲。較保險的方法是即時開燈,然後大聲叫醒他,不用擔心有什麼後遺症。 拍片無助確診? 問:如何確診RBD?用手機拍下病人「夢遊」過程是否有用? 榮:確診RBD的黃金標準,是讓病人留院接受睡眠檢驗。因為在某些情况例如睡眠窒息、飲用過量酒精下,當事人也有可能出現大叫或郁手郁腳的行為。即使用手機拍到當事人在睡眠中的異常表現,醫生也無法分辨病人處於哪個睡眠階段。最準確的方法是用儀器偵測當事人的腦電波及肌電圖,即使病人沒有郁動,但如發現當事人在REM階段肌肉仍保持張力,就可確診RBD。 相關文章: 【腦退化症】發夢期夢遊 九成患者十年內患柏金遜症 中大柏金遜症研究:便秘是早期先兆 【睡眠與疾病】睡眠質素好 深層睡眠少惡夢 【睡眠與疾病】老友記睡眠習慣改變 宜日間多活動 夜晚睡得好 【肥胖系列】睡眠窒息症 嚴重鼻鼾、經常扎醒勿輕視 【睡眠與疾病】失眠?扎醒?教你7個改善睡眠貼士 文:Genki 插圖:杜思頴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