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過去一年多經歷了一波接一波的新冠肺炎疫情,無論受經濟環境、防疫措施、疫情資訊、減薪失業……等影響,有些人會以從容、積極態度面對,有些卻會變得灰心喪志、無故心煩氣躁,甚至引發各種焦慮、情緒問題等。面對同一「疫」境,不同人的反應為什麼會有如此大分別?臨牀心理學家為大家查找「元兇」,再適時善用4個提升抗逆力的方法,有助梳理個人情緒和壓力,突破逆境! Read more

【爸爸有煩惱?!】慶祝父親節的同時 記得多關心爸爸的身心健康

正在想如何為爸爸慶祝父親節的同時,有沒有發覺爸爸頭上的髮線逐漸向上移?肚腩愈來愈大?又常說自己失眠、扎醒?還會有便秘等腸胃問題?甚至見到爸爸壓力爆煲?為人子女大可以主動多關心爸爸媽媽的身心健康,讓他們及早正視生活和健康問題,做個快快樂樂、身壯力健的爸爸,共渡每一個父親節! Read more

【精神健康】 長者、長期病患者做足日常防疫4式 減少孤獨感、情緒問題 強壯身心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近期疫情雖稍有放緩,但長者尤其患有長期病患者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一旦被感染,死亡率仍屬較高。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表示,在疫情下,長者們防疫措施不可或缺。但若過分擔憂、長期被隔離等都會容易產生孤獨感,誘發情緒問題,影響食慾、吞嚥、服藥等,隨時令本身的病情惡化!長者、其家人和照顧者不妨由日常生活做起,做足以下防疫4式,共同強壯身心! Read more

思覺失調特點﹕自覺無病! 爭拗有無病 火上加油

【明報專訊】病識感低,是思覺失調的特點。病人不覺得自己患病,認為不需要醫治,更對自己的妄想和幻覺深信不疑,無論家人如何解釋、勸說,病人只會認為別人不明白,不信任他,令家人十分頭痛。 與病人爭拗,只會令雙方關係惡化;放棄爭拗,表達關心,才有望得到病人關注,踏出求醫第一步。 深信幻覺是真實 一般人求醫都是因為擔心自己有病或是希望得到治療。但思覺失調的病人很多時候並不覺得自己有病,這正正是思覺失調的特點,也就是缺乏病識感。據統計,思覺失調的流行病率約3%。當病人開始發病時,產生妄想(覺得不存在的事情是真實的)和幻覺 (不存在的感覺是真實的)。病人像活在另一個世界,即使身邊朋友和家人努力勸說引導,病人對自己的妄想和幻覺仍然深信不疑。病者覺得只是別人不明白,不信任他,而不是他自己有問題。這些想法和感覺,再加上因思覺失調而影響認知功能,都會影響到病人的情緒、行為和生活,例如失眠、焦慮、恐慌,工作學習能力倒退,又因為誤會別人的意圖而破壞人際關係。眼見病人不斷經歷因病而導致精神和生活上的煎熬,家人自然焦慮萬分。但卻怎麼勸也勸不動病者去求助,因為病者覺得這不是病而是他不被接受和明白,很多時候這就是引起家人間不和的主因。 大學生受「聲音」威脅 不肯出房 父母爭吵 無計可施 陳女士的女兒小晴剛上大學,小晴本來學習勤奮自覺,但最近一直躲在房間裏,只出來吃飯或去洗手間。一開始,陳女士以為女兒只是非常努力地溫習,但當這情况持續超過一個月,有時候聽到女兒自言自語,說什麼害怕呀,要小心呀,半夜不睡把音樂放得很大聲。有一次陳女士敲門想進女兒的房間看看,問問她到底是怎麼回事,女兒卻大發脾氣,說這都是她的事,不用陳女士管。陳女士開始不知所措,又想知道女兒究竟有什麼事,又怕和女兒有爭執。她想和丈夫商量,但他早出晚歸,而且覺得小晴長大了,在家也安全,就由她吧,有事女兒自己也會找幫忙。夫妻間為這事也吵了幾次,可是情况卻愈來愈嚴重,有時候小晴一整天都不出房間,飯菜也只能放在房門口。陳女士覺得很無助,亦不敢問學校,又怕問她的親戚,會影響丈夫和女兒的面子。這幾個月陳女士也因為擔心女兒,睡不好吃不好。 表姊開導 傾訴困擾 有一天,陳女士的妹妹來看她,問了很久,陳女士才把憂慮說出來。她們商量了一下,覺得問題不輕,最重要是可以找一個和小晴說得上話的人,了解她的情况。她們想起小晴表姊一向和她很要好,當天晚上就把表姊找來,了解之後發現,原來小晴覺得有一個權力很大的機構串通她同學監視她的一舉一動,要逼她退學,她還會聽到不同的男人聲音來威脅她。小晴覺得很害怕,不敢出門,而且晚上經常睡不着,感覺很焦慮。表姊耐心地表達了她們的擔心,小晴也明白,認同長期如此不是辦法,更會影響她的健康。最後通過學校社工轉介看了醫生,得到幫助。 家人首要表達關心 爭取信任 因為對思覺失調這個病有不同理解或因為害怕被標籤,家人間或會因而產生矛盾。有些家人覺得也許這只是性格或壓力問題,不用小題大做;有些家人則害怕有精神病會影響病人的前途,因而諱疾忌醫。另一方面,家人擔心在求醫問題上,和病人有太多爭執,影響彼此感情。由此可見,思覺失調不但影響病人,全家人也同時承受很多壓力,經歷着因病而產生的痛苦。 其實,家人不必在病者是否有病,或病者想法是否真實的問題上和病者爭執。在這時候病者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關心,所以只要坦誠和病者分享自己的擔憂,讓他感受到這是出於關心,病者會更容易接受家人的建議和幫助。最重要的是,雖然病者不一定有完整的病識感,卻仍然體會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和其他生活方面的問題。 對於病人而言,家人是感情上的依靠,家人之間的信任是最難能可貴。雖然彼此可能對一些事情有不同看法,亦應盡量找到彼此共通之處,再作討論,而且也不必太快做決斷。有需要可以尋求專業人士幫助,有關思覺失調和家人可如何照顧病者的詳細資料可查詢香港大學愛思覺網站www.ipep.hk。 以下是部分提供相關服務的機構: 1.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小時)﹕2466 7350 2. 醫院管理局思覺失調熱線﹕2928 3283 3. 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goo.gl/tD3EJC 近年來,病者家人的需要也逐漸得到各方關注,不同機構也提供了更多的相應服務。當家人間的溝通是以關心愛護為基礎,再配以適當的方式,和專業人士的幫助,即使在困難時也能保持家家好心情。 文﹕陳喆燁(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Read more

【有片:開學系列】升小第1個月 易發現ADHD

【明報專訊】暑假步入尾聲,小朋友正準備開學,甚至已回校上堂。升小一或轉校是發現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高峰期。 小朋友活潑好動「無時停」,家長頭痛萬分,甚至擔心是ADHD。 ADHD令孩子學習出現問題,也影響與朋輩的相處,更會牽動家長情緒健康;若未有適當處理,問題更可延伸至成人階段。 明仔升上小一,返學沒多久媽媽便收到教師的電話,「投訴」明仔問題多多,例如上堂不專心,上廁所不排隊,又因為口沒遮攔而得罪很多同學,試過指着鄰座女同學說「你條辮真係紮得好核突」。 其實,明仔媽媽也正為兒子而煩惱,縱使剛剛開學功課不多,但每日做功課也要拉鋸三四小時才完成,令母子身心俱疲。於是她決定帶明仔看醫生,結果診斷他患有ADHD。 正規學習模式突顯問題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愷怡表示,升小一或轉校首個月是發現ADHD的高峰期,因為面對新的校園和學習環境,例如由幼稚園小班教育進入小學正規的學習模式,較容易發現一些「上堂坐唔定、唔留心、衝動易鰥脾氣等問題」的小朋友。另外,第一次考試成績也可能觸發家長帶小朋友求診的動力。她稱,有些家長在孩子四五歲時已察覺他們難專注學習,但部分會認為只是年紀小,「大個會定啲」;但六歲升小一時問題依舊,影響學習和日常生活,便要正視。 臨牀上,ADHD有三類 一、專注力不足 小朋友很難專注,容易分心,功課或考試錯漏百出,又經常遺失自己的物件,如水壺、八達通等。 二、過度活躍及衝動行為 小朋友「坐唔定」,缺乏耐性,例如排隊時插隊,大人說話時插嘴,又因衝動而容易發脾氣及與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 三、同時有上述兩種問題 服藥、行為治療助專注 陳愷怡指出,治療ADHD主要靠藥物及行為治療兩方面,近年家長明白到藥物能改善小朋友的專注力,較願意接受藥物,藉以令孩子追上學習進度。而明仔接受治療後情况明顯改善,教師投訴減少,而明仔媽媽亦在醫生建議下,幫助明仔改善與同學的關係,增強其自信心,上學也重現笑容。 IQ130成績差 影響至成年 別以為ADHD只影響兒童階段,問題可能延續到成年。例如二十多歲的Edward,小時候智力評估得分超過一百三十,屬於「叻仔」,但多年來讀書成績不理想,每次考試明明溫習充足,應考時卻空白一片,要半小時後才進入狀態,以至無法完成所有題目,慢慢地他懷疑自己有問題,求醫後才知道自己專注力不足。 除了ADHD外,兒童亦可能出現情緒困擾而影響學習,展現的徵狀可能是身體不適,如嘔吐、頭痛,或拒絕上學。陳愷怡說,家長發現小朋友身體持續不適但檢查後並無不妥,又或拒學,應該與孩子多溝通及尋求協助,經驗顯示,這些情况大都是情緒問題所致,例如有一個小五學生,每天上學便嘔吐,後來發現有抑鬱問題。及早求助可以盡快找出原因和處理,以免問題持續困擾兒童的學習和成長。 文:張意宇 圖:劉焌陶 註:本版設計圖片中的模特兒與內文提及疾病無關 編輯:林信君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 www.mingpaohealth.com/doc.htm

Read more

勇於承認 擊退抑鬱 重返職場

【明報專訊】本年度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抑鬱症」,活動口號為「一起來聊抑鬱症」。的而且確,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對抑鬱症避而不談,有一些人認為自己只是一時心情低落,拒絕承認自己的精神健康出現了問題;有一些人則羞於啟齒。這些想法都阻礙了他們去尋求治療,無法擁有健康及豐盛的人生。 行為突變 既不打扮亦不外出 Timmy學歷只有中二程度,輟學後從事文員、銷售、餐飲、地盤等工作。由於學歷不高,故他多數任職臨時工或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工作。日積月累的勞累,Timmy的身體變得愈來愈差;加上香港經濟環境轉逆,令他連臨時工或兼職也難以找到,Timmy的情緒開始出現問題亦不自知。 2014年中,家人發現Timmy好像變成另一個人,行為突然變得不尋常。以前Timmy於閒時會外出找朋友,但現在他卻只待在家中,不願外出見人;而且,他開始不打理自己的儀容,好像連最基本的日常自理也無法做到。家人最擔心他身體是否出現了問題,因此跟他到普通科私家醫生求診,再由醫生轉介到公立精神科門診,並於2015年確診抑鬱症。 自以為偶爾心情低落 得知自己患有精神障礙後,初期無法接受是很多人的自然反應,Timmy也不例外。他當時認為偶爾的心情低落很平常,根本不覺得自己患有抑鬱症。雖然心中不承認,但為求家人安心,也無奈地跟從醫生的指示服藥。不過服用精神科醫生處方的藥物後,Timmy覺得自己情緒真的穩定下來,想法也沒有之前那麼悲觀。在治療9個月後,Timmy開始重新接觸社會,亦開始跟以前的朋友聯絡,並積極尋找工作。 改變居住環境 重整人生 奈何,社會大眾對精神病的標籤依然存在,令Timmy在求職路上處處碰壁。他曾經在一個月內面試30多份工作,卻沒有一份成功。當他向僱主坦承自己需要定期到精神科覆診時,僱主通常都以「工作性質不合適」為由而拒絕錄用。巨大的挫敗感令Timmy感到絕望,亦變得害怕面試。然而家人卻不諒解Timmy面對的困境,認為只是他不想尋找工作的藉口,在缺乏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Timmy與他們的衝突日漸增加。 為了減少衝突,Timmy申請搬到私營宿舍短期居住,再排期轉到新生精神康復會(新生會)的中途宿舍,他希望透過改變居住環境,重整自己的人生。Timmy形容他以前的工作不穩定,生活沒有目標,連自己也會嫌棄自己沒有用。而宿舍的生活有規律,作息定時,Timmy由最初的不習慣到慢慢喜歡宿舍的生活。 接受培訓 提升工作技能 當日常生活重上軌道後,Timmy開始在宿舍接受日間訓練,他希望藉此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重投社會工作。宿舍社工也因應他的意願,推薦他參加僱員再培訓局的辦公室助理基礎證書課程。課程中Timmy學會簡單的文書處理、跟進訂單等文書工作。課程完結後,他於2016年10月開始正式接受新生會輔助就業服務之職業訓練。 新生會輔助就業服務提供不同的訓練工種,包括﹕零售、餐飲及清潔訓練等,而Timmy也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况及個人意願,選擇了文職工作。在一個「實地培訓試驗計劃」中,Timmy先完成16小時的基礎課程培訓,再於網上商店的辦公室接受150小時的實地培訓。由於表現良好,自今年3月起,Timmy獲聘任為新生會社企的批發助理,負責整理貨物、處理訂單、新學員培訓等工作。 工作助穩定情緒 重拾自信 新工作對Timmy來說是一個嶄新的經歷,在學習過程中,當然面對挑戰。不過看着自己每天都在進步,加上同事的關顧及上司的讚賞,令Timmy更有自信。工作是一份寄託,帶來穩定的收入,使Timmy的生活充實之餘,也穩定了他的情緒。 對於未來,Timmy希望待工作穩定後,修讀夜校課程,提升自己的學歷,希望將來找到一份條件更好的工作。他認為,進入宿舍繼而接受就業培訓,讓他有機會重整自己的人生,也認清人生的目標和方向,現在他對未來充滿希望;同時也期望社會大眾透過各項公眾教育活動,可理解精神病康復者的狀况,肯定他們的能力。 ■知多啲 輔助就業 融合社區 職業康復是康復重要一環,為康復者在就業上提供持續的協助,讓他們在輔助下可以融合在社區中,並在公開環境內接受職業培訓。康復者可享有就業的一般好處,如培訓津貼等,提升他們工作能力、建立信心和重拾希望,為過渡至日後公開就業作準備。輔助就業服務屬社會服務,服務提供者與康復者之間並無僱主與僱員的關係。新生精神康復會的輔助就業服務,服務宗旨是要為康復者﹕ ◆提供職業康復途徑,透過公開就業鼓勵康復者踏出重投社會重要的一步 ◆提供再培訓及其他職業訓練服務 ◆安排就業、就業配對、提供在職督導、適切支援及跟進 ◆為康復者最終可以在公開及具競爭的巿場上獨立工作而作好準備 輔助就業服務為康復者提供多元化的輔助就業模式,包括﹕流動清潔隊、模擬企業和公開就業等,讓康復者按能力、個人優勢及興趣自由選擇培訓項目,以切合他們在職業康復上的需要。輔助就業服務團隊包括經理、社工、就業主任、行政人員及導師等,主要在康復者及僱主層面提供與就業相關的服務。 查詢:2320 3103 資料提供:新生精神康復會 文:黃嘉卿(註冊社工、新生精神康復會督導主任(職業康復及就業服務)) 編輯:梁小玲

Read more

話語權之爭 專家至上? 醫治情緒病 患者都有say

【明報專訊】在現今號稱國際大都會的香港,數據和專家就是權威,擁有對各種人和事的詮釋和話語權。愈多人跟隨你,論述就愈有代表性。最後所謂「真相、真實」,其實不過是最多人支持的觀點而已。 對於受情緒病影響的朋友,身邊人的態度和行動,對當事人能否掌握自身康復權利有決定的影響。家人及助人專業者,應該反思他們擁有的權力及其對於當事人的影響。什麼對於當事人「最好」,誰最清楚呢?他們的生命又屬誰呢? 個案一:副作用大想換藥 醫生反對 Billy曾擁有理想的職業,後來受抑鬱和幻聽影響,被迫提早退休。病後子女、太太和醫生皆質疑他的工作和自理能力,除了不贊成他尋找兼職,亦會每天監察他吃藥,甚至不同意他單獨外出。其實Billy也有上網了解自己的病况,覺得某些西藥的副作用太大,希望嘗試不同藥物,甚或希望配合中藥和運動去調校藥物劑量。可是醫生警告他「不要亂來」,亦吩咐家人陪他覆診,確保他不要胡思亂想,乖乖吃藥。 個案二:醫護細心聽 患者放心講 Catherine被情緒及有關死亡的思想影響多年,在普通科試過很多藥物後徵狀也未見改善,結果需要入院調校藥物。她的父親很支持她,儘管他對女兒需短暫離家感到不捨,但因為自身多年前也有被情緒困擾和藥物治療的經驗,他很理解女兒的困難。醫護團隊也很尊重Catherine,醫生們很願意細心聆聽她講述服用不同藥物後的反應和狀况,令Catherine可以持開放的態度,放心分享自己的故事和作不同嘗試。 上述兩個個案,家人和醫者對病人的反應迥異,值得大家反思﹕究竟誰擁有闡釋「情緒病」的話語權?哪些態度和做法最有利於病人康復呢? 負面標籤 催生「病人模式」 受「情緒病」影響的人,都被貼上很多負面的標籤。很多解釋精神病的權威理論,都建基於一個假設﹕當事人都是生理或心理出現問題,能力方面有所缺乏或不符合主流社會的期望、要求。結果問題被內化,當事人活出了大家所期望的「病人樣式」,即性格負面悲觀、沒有工作動力、對生活缺乏興趣等等。最後整個家庭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中,終日難見歡容。更甚者是連病者家人、醫護人員和社工等助人專業者,也認定病人根本對自己狀况缺乏了解,亦沒有能力和知識去作出「合適」的決定。結果病者的日常生活以至有關復康的種種決定,例如醫藥、生活和工作安排等,都被家人及專家左右,甚至連表達自身的權利也被剝奪和得不到尊重。 ■專家札記 關愛變壓迫 好心做壞事 對受情緒問題困擾的人而言,如果能夠運用語言或一些恰當形式去表達自己的生命故事,並為自己過去的經驗賦予獨特的意義,事實上他們擁有主宰自己命運的權利。然而這個話語權很容易被人奪去和瓜分,尤其是一番好意的家人和醫護人員。 其實建立渠道讓病人發聲,助人專業者和家人就可以多了解他們的狀况,並作出更適切和合宜的支援。簡單而言,就是心懷信任、接納和尊重病人的態度,確認和肯定他們的生命故事、病患歷程和個人體會。 開放式提問 多聆聽病人 執行上,聆聽是關鍵一環。不打斷病人分享,利用開放式提問,拉闊話題,從病人經驗出發,發掘每段經歷所賦予他們的意義,同時以好奇心探討他們過去面對徵狀的策略,了解當中的掙扎和得失。有時病人的策略可能有別於醫生和家人的想法,同時效果亦可能未如他們的理想;但助人專業者和家人只要堅持和他們同行,陪伴他們面對病患過程的種種,並發掘他們對各種經驗的詮釋,繼而協助他們發現合適的方案和應對行動,病人就能收復他們的話語權,去詮釋、接納和擁抱自己依然美麗和充滿希望的人生,亦令家人重現笑容,真正達至「家家好心情」。 家人和專業人士若希望協助受情緒困擾的人走過幽谷,必須常抱着開放態度,不要讓自己的專業判斷與知識凌駕在當事人的經驗之上。否則我們很容易「好心做壞事」,令自己的關愛成為了對他們的另類壓迫,甚至堵塞了病人表達自己和以最合適的方法面對困境的機會。 文:謝樹基(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社會科學學院精神健康及社會政策小組召集人)、胡可兒(香港基督教輔導服務資深輔導員) 圖:資料圖片 編輯:沈燕媚

Read mor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