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節日氣氛成壓力?易生孤獨感距離感 毋須強迫自己歡樂(醫賢心事)

【明報專訊】節日可以是高興的,也可以是難過的。聖誕節和春節是普天同慶的日子,大家喜氣洋洋、互相祝福,可以暫時從忙碌工作中休息一下,心情也愉快一點。但不是每個人也享受這種氣氛,這種氣氛本身也可以是一種壓力。如果你本身情緒狀態不好,在這種強烈的歡欣氣氛下,反而容易產生距離感和孤獨感。焦慮和抑鬱情緒往往使人對社交感到焦慮和煩厭,因而更傾向獨處和留在家中。但這跟社會期望相違背,因而使情緒病患者感到壓力。 相關文章: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節日感孤單不罕見 不要勉強壓抑情緒 有時候,即使我們的情緒沒什麼問題,但遇上某些性格特質的親友,也可以令我們反感。有些親友平日本來就不多見面,大家生活圈子和價值觀也不同,在相聚過程中,若對方高談闊論,沒有留意其他在場人士的感受,或嘗試強行要求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便容易引起不愉快情况。 若有些我們想念的親友離開了香港,在節日便容易勾起思念之情。這種想念對老人家來說尤其痛苦。老人家生活圈子一般較窄,亦比較重視家庭關係。若子女移民,節日裏便會倍感孤單。 節日裏感到孤單並不罕見,我們不需要強迫自己感到歡樂。感受自己真實情緒,無論是開心還是不開心,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每種情緒也有它背後原因,不能勉強壓抑或改變。 聆聽內心感覺 思考背後原因 節日時感受到的情緒,可能是整體情緒其中一部分。當我們對某些人和事產生反應,也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思考為什麼會這樣,了解自己喜歡和什麼人相處。 我們沒有辦法滿足所有人的期望。聆聽自己內心的感覺,若第一個感覺是自己需要休息,這便是最真實的感覺。可以嘗試找個平衡,例如跟親友作短暫聚會,然後告訴他們有其他事情要做,不能逗留太久。記住,你自己的感覺才是最重要。 面對真實自己 面對情緒是寶貴經歷 我們不能控制或改變別人。親友高談闊論,甚至把意見強加在你身上,會使你感到不安和憤怒。他在嘗試改變你,你不要犯同樣錯誤。我們可以想想為什麼對這個人有這樣感覺,這種感覺跟過往經歷有什麼類似?當過去的創傷沒有好好處理,便會對當下情景有更強烈的反應。我們能夠做的,是好好了解自己和照顧自己。 只要我們面對真實的自己,無論是怎樣的情緒,也是一種寶貴的經歷呢。 相關文章:【笑多一點快樂多一點】世界微笑日 關注精神健康 專家教你應對壓力、吃出好心情 慎防情緒爆煲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明報專訊】當我們遇上問題,第一個自然反應便是嘗試把問題解決。這看來理所當然,當問題解決了,我們的壓力自然會減少。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患上焦慮症和抑鬱症等情緒病呢?也是因為太想解決問題。 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解決問題過程易產生壓力、情緒問題 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問題都有解決方案,而且亦要視乎我們有多少資源尋找方法解決問題。有些問題雖然勉強能用很多時間和資源來解決,但過程中會產生壓力。若這種壓力狀態一直持續,便容易產生情緒問題。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容易哭、發脾氣 = 情緒病?壓力爆煲致「適應障礙症」 了解臨床兩大指標 核心在別人身上的「問題」 在無限可能徘徊變焦慮 有些問題好像跟自己有關,但我們可以做到的卻很少。「兒子什麼時候才要結婚」、「伴侶為什麼拋棄了我」,這些問題核心在別人身上,我們是被動,實際上可以做的亦很少。而當我們不停想「解決問題」的時候,只是在無限的可能裏重複徘徊,這就變成了焦慮。 沒答案「問題」 不宜無止境思考 有些問題,可以從哲學角度討論和思考,例如「人生的意義」、「快樂是什麼」,但這些問題沒有絕對答案,不適宜無止境地思考。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時間,例如每次10分鐘去想這些問題,時間到了便要停止。當發現自己在不停想某個問題時,代表這些問題單憑自己未必可以解答,如果想認真探討,也許可考慮先找找參考資料再繼續研究。 接納現狀 通往心靈平靜道路 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什麼時候才決定接受現狀,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沒有對和錯。有人會認為接納現狀是軟弱、放棄的表現,但背後卻是無比勇氣,是通往心靈平靜的道路。 這個過程並不簡單,當中帶着強烈情緒,可能是憤怒、悲傷、自責等。當情緒太強烈的時候,我們更難向前進。情緒使我們不能安靜下來、使痛苦思想不斷重複。當這些情緒持續太久或太強烈,身體便可能承受不了,繼而形成情緒病。 情緒病會令人「鑽牛角尖」 致失眠疲倦孤僻 情緒病會使我們更固執,所謂「鑽牛角尖」,身體亦可能出現各種不適,包括失眠和疲倦,個性變得孤僻和暴躁,繼而影響人際關係。在這個狀態下,我們會被困在過去,更難向前行。 很多病人在這個時候發覺身體出現問題而求醫。情緒病得到治療後,除了身體問題得到改善外,可能你會發現,過去使你悲傷或憤怒的事情,都已經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相關文章:【失眠原因】1/4青年受失眠困擾 睡眠、壓力與精神健康有關 如何解「睏」? 難關總會過去 照顧自己情緒 難關總有一天會過去。下一次當你在努力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妨提醒自己要照顧一下情緒。可能你會發現,問題雖然依舊存在,但並沒有那麼可怕呢!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情人節】哪裏才能找到一個完美伴侶?(醫賢心事)

【明報專訊】大家希望在情人節有一個完美的伴侶陪伴自己嗎?當然這是每一個人的夢想,但這夢想卻同時是失望的根源……經過磨合體諒-感情才長久-如果有朋友告訴我找到了一個完美伴侶,除了替他高興外,我亦會擔心他對這個伴侶的了解有多深?一段關係,從一開始的熱戀、過分美化,必定會慢慢出現需要磨合、互相體諒的情况,而這些情况才是感情成長的開始。當一對情侶能夠經歷這些階段,感情才會長久。相反,若抱着找到完美伴侶的心態,便會不知不覺地對身邊的伴侶作出批判,慢慢演變成懷疑和不信任。 Read more

醫賢心事:工作失魂 成人也會專注力不足!

【明報專訊】不要以為只有小孩子才會專注力不足,成人也可以有專注力的問題。首先解釋一下,很多精神疾病也可引致專注力的問題,最常見的焦慮症、抑鬱症,或是簡單的失眠也可以影響專注力。但如果是真正的「專注力不足」,應該在童年讀書時,問題已開始浮現,而且在人生不同時期、活動,例如學業、工作、社交也會出現專注力的問題,即使情緒穩定,專注力不足的情况也會持續。 Read more

醫賢心事:壓力累積 隱形焦慮炸彈

近半年,香港經歷了社會運動後,迎來新冠病毒肺炎的洗禮,實在是元氣大傷。在社會運動期間,有病人因為長時間接收相關資訊,當中難免有衝突、情緒高漲的畫面出現,焦慮便漸漸產生。還未有休養生息的時機,肺炎疫情便接踵而來,精神壓力一直累積下去。 Read more

醫賢心事:你上司有人格障礙嗎?

【明報專訊】正所謂「三歲定八十」,性格從小時候漸漸形成,一般不會有突變。性格的形成由多方面因素影響,如基因、親子關係、小時候朋輩影響等等。而性格影響人的思想、情感反應和行為,亦影響我們對自己和別人的觀感,以及我們與人相處的溝通模式。正因為性格對我們的影響是如此廣泛和深層次,因此才會有「性格決定命運」這個說法。 如果性格極端,使一個人在不同的層面,例如人際關係、工作、家庭、情緒反應等等都出現問題,引起困擾,甚至衍生其他情緒病、藥物濫用、暴力行為等等,這種情况便可以稱之為「人格障礙」。有人格障礙的人,不一定像電影裏的變態狂魔般恐怖,有很多甚至是有一種表面上的魅力 (superficial charm),第一印象可能會使人感覺討好,但當相處日久,身邊的人才會發現問題。這類人很可能是所謂的「高功能人格障礙」,藉着自己表面的魅力,犧牲別人、爬上高位,因此,公司高層、政客等等也不乏這類人。 不理別人批評 自己永遠是對 自戀型人格障礙——這類人很多也是高功能的人格障礙。他(她)們喜歡以自己成為世界的中心、自我感覺良好、對自己充滿信心。但反過來,他們對別人的批評都不放在眼裏,不能從別人的角度思考,不明白下屬的難處,因而給人「離地」或「沒有常識」的感覺。遇上問題時,他們往往把問題怪罪於別人,自己永遠是對的。這類人因為非常自我中心,因而他們的伴侶往往是相對上隨和的,才能和他們相處。 反社會人格障礙——這類人缺乏同理心,在小時候可能已經會欺負小動物,或者其他較弱小的同伴。他們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不惜犧牲別人,而對自己傷害了別人完全不會感到悔意。因為他們不重視別人的感受,所以無論在工作、在感情上都可能給人不負責任的感覺,而當別人批評他們的時候,他們反而會用傲慢的方法來回應。 這些不同性格的元素可以同時出現,而共通點是都會使身邊的人覺得難受。可惜的是,因為性格是不會改變的,所以當我們遇上這類上司、社會領袖時,如果制度上沒有適當的制衡,還是自求多福好了!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醫賢心事:滿腦子想抗疫 小心焦慮症

【明報專訊】我是精神科醫生,肺炎跟情緒健康表面上好像沒有大關係,但實際並非如此。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近日不自覺地又看多了facebook?每次看到網上流傳關於疫情的新聞時,又有什麼感覺呢? 壓力對我們的影響會累積。當我們持續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精神壓力一直累積,便會漸漸出現焦慮、失眠等徵狀。香港在過去幾個月裏社會氣氛緊張,很多人已經出現焦慮的徵狀。現在可以說是禍不單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這次肺炎疫情的威脅,因為對自身安全的威脅更大,會引發更大的恐懼。 Read more

醫賢心事:長時間工作易情緒不穩

研究顯示,超時工作跟焦慮、抑鬱等情緒有關,可能會影響睡眠、使人容易疲倦,甚至出現自殺念頭等等。香港的工作時間長,相信很多人對連續長時間工作、沒有足夠休息也有一些親身體會。如果只是短期的超時工作,精神還能勉強撐下去。但如果連續兩三天長時間工作、缺乏睡眠,情緒便會開始變得浮躁、思考緩慢、判斷力和工作效率下降。尤其是如果工作裏有很多「電光火石」之間要決定的事情,精神疲倦時便不能冷靜思考,作出焦躁的決定。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