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研究:包膜細菌、猩紅熱、水痘及肺結核等4類傳染病較新冠爆發前減 團隊倡續戴口罩 防細菌爆發控抗生素用量

【明報專訊】港大研究發現,對比新冠疫情爆發前,本港近兩年抗生素供應量顯著下跌,由4種具呼吸道傳播潛力的包膜細菌所引起的敗血病發生率下降,同時猩紅熱、水痘及肺結核等疾病呈報數字亦減少(詳見附表),不過,非經空氣傳播的金黃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引起的敗血病發生率則無下降。團隊認為是防疫措施、尤其戴口罩所致,助降低抗藥性細菌流行程度,但若未來放寬措施,呼吸道感染個案或反彈,未來或要考慮維持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港大研究:新冠疫下抗生素用量減-包膜細菌、猩紅熱、水痘及肺結核等4類傳染病跌-過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增加耐藥細菌滋生風險,港大微生物學系、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與護理學院的團隊研究分析2012至2021年間衛生防護中心的抗生素批發及供應數據,與猩紅熱、水痘和肺結核的呈報個案,以及醫管局住院病人血液種菌數據,研究論文上周二(5月31日)已在期刊Antibiotics發表。 Read more

【生蛇】帶狀疱疹病毒潛伏神經節 擊退「惡蛇」服用抗生素黃金72小時(膚見)

【明報專訊】最近走入港鐵站,都會看到燈箱播放以下廣告:一名年輕女孩,右手拿着串燒,左手拿着一瓶「清熱」飲品。我從這廣告收到的信息就是,有了這飲品,便可以盡情多食串燒而不用擔心了。我並不是想評論這飲品是否有效清熱,因為我不懂中藥,不會亂作解釋;但我從這廣告所收到的信息,如果其他人也有同樣看法,問題就出現了。無論從哪個角度去探索,就算是日常生活、健康飲食習慣等,大家都不會因為得到可以減輕副作用的工具(飲品),而不斷重複引起副作用的動作(食串燒),這是本末倒置,不應該鼓勵。 Read more

【肺癆】肺結核5大症狀 4個常用檢測方法查找潛伏結核桿菌 抗生素療程可根治

患上肺癆?大部分人可能以為是五、六十年代的不治疾病,或僅是粵語長片中的劇情。事實上這種可致命的疾病,在今日的香港仍然常見,每年有約4000宗新症,較以往不同的是現有藥物治療成效高,患者只要及早接受為期6個月抗生素療程,大多都可以根治,不用太擔心病菌繼續影響健康。要及早發現患病與否,現時有4種常用的檢測方法,有助找出結核桿菌,減低傳播風險。 Read more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

耳念珠菌(Candida-auris)跟念珠菌(Candida)有什麼關係呢?本港自2019年6月底出現首宗耳念珠菌個案後,相繼出現零星個案,至2020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管局九龍西醫院聯網出現耳念珠菌爆發,至今本港已共錄得至少160宗個案。雖然當中只有兩人受感染並出現病徵,其餘病人只是帶菌而沒有病徵,但耳念珠菌一旦入血會造成入侵性感染有機會致命!即看專科醫生拆解關於耳念珠菌的常見5大問題。 Read more

嚴重肺炎引發胸腔積膿【肺腑之言】

【明報專訊】一個40餘歲的男士,身體一向健康,卻因持續一星期發燒和左邊胸痛入院,X光顯示他整個左邊肺部「白茫茫」一片,臨牀和超聲波檢查發現他左邊胸腔積了大量液體。抽取胸腔樣本化驗時,發現是呈淡黄色膿狀液體,化驗分析發現有大量白血球和細菌,診斷出他患上「胸腔積膿(empyema)」。 Read more

退伍軍人症致細菌性肺炎 抵抗力弱人士易受感染 空調、食水系統是「元兇」?

踏入夏季,冷氣成為不少人抵抗炎熱天氣的「恩物」,然而若疏於清潔、或是空調系統陳舊,對於抵抗力較弱人士,例如長者,或許是影響健康的惡夢。退伍軍人症是由一種細菌引起的傳染病,嚴重會引致肺炎,通常透過水或霧氣傳播。要預防感染,需要加強食水、空調系統的清潔,以防細菌滋生。 Read more

【耳鼻喉問題】經常挖鼻、擤鼻涕易致流鼻血 緊記正確止血手法 4個注意事項

大部分人都曾流鼻血,甚至有人會因為經常流鼻血而感到不安,擔心是否有嚴重健康問題,然而經常流鼻血很可能只是源於血管接近鼻膜,加上時常挖鼻、擤鼻涕太用力而導致鼻腔反覆損傷而引致。若不幸流鼻血,緊記運用以下4個注意事項,正確止血便能加快止血速度,如連續兩、三天都流鼻血,建議尋求醫生作詳細檢查,由醫生處方外塗藥物,以降低流鼻血機會。 挖鼻、擤鼻涕 易令鼻膜損傷致流鼻血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袁兆文醫生解釋,大部分人流鼻血屬「創傷性」,通常是鼻膜位置有損傷,因為此處有很多微絲血管,習慣挖鼻子用手指弄傷、打噴嚏或擤鼻涕時過於用力、天氣乾燥等,都是導致鼻膜損傷而流鼻血的原因。此外,小童因其鼻膜比較薄、血管較脆弱,較容易流鼻血;而患有傷風感冒時不斷打噴嚏,會令微絲血管膨脹,屆時同樣容易流鼻血。 經常流鼻血人士,大部分是因為血管接近鼻膜,血管較易脹起,屬結構性問題,一旦有上述提及挖鼻子及用力擤鼻涕等習慣,特別容易流鼻血。止血後,傷口位置會結痂(結焦),結痂位置的不適感又誘使挖鼻子及用力擤鼻涕等,最後又引致流鼻血,形成惡性循環。 流鼻血4個注意 止血要掐住鼻翼非鼻樑 袁醫生指出,一般流鼻血在5分鐘內就能止血,如流鼻血者有服用薄血藥、亞士匹靈,傷口會較難凝血,止血時間會相對較長,否則健康人士突然流血時間過長,應求醫作詳細檢查。 正確止血4個注意事項 掐住鼻翼位置以壓力止血 坐直身子、頭微微向下 不應躺着、不應後靠、仰頭 冰敷作輔助 袁醫生提到,坊間有人會按壓鼻樑來止血,方法實屬錯誤,因為鼻樑位置有軟骨阻擋,無法按到鼻腔內的血管,難達至止血效果;相反掐鼻翼位置能令流血的速度降低,即使傷口不完全在鼻翼位置,仍有效令血慢慢凝固而成功止血。 醫生處方藥膏降低反覆受損機會 流血時間長宜求醫 除流血時間過長外,若連續兩、三天都有流鼻血問題,同樣需求醫檢查。醫生檢查後如發現是一般鼻膜創傷,會處方塗於鼻腔的藥膏,藥膏除可形成保護鼻腔的屏障,減少傷口再次受損,含有抗生素成分可幫助殺菌,阻止細菌影響傷口癒合,加快康復避免同一位置容易再受傷;如發現鼻膜過薄而流血,亦會處方滋潤鼻腔的藥膏,並同時提醒生活習慣上需注意的地方,如不要大力擤鼻涕等,以減少流鼻血機會。 相關文章 【耳鼻喉問題】 偏頭痛成因不明?寫「頭痛日記」揪出誘因 留意5大徵狀 勿混淆嚴重腦病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肺炎、流感、傷風症狀有何分別?冠狀病毒是什麼?注射流感疫苗、戴口罩可減感染風險嗎?

武漢肺炎病例的病原體有可能屬新型冠狀病毒,究竟冠狀病毒是什麼?加上已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期,無論車廂、課室、辦公室……噴嚏、咳嗽聲都此起彼落,應如何應對呢?一般肺炎、流感和傷風究竟在病發、症狀方面有何分別?是否食抗生素就好呢?要減少感染機會,莫非真的要戴N95口罩才能保健康?但是面對口罩種類繁多,如何選擇?即睇專家教路! Read more

【念珠菌】 陰部痕癢難忍 求醫辨清念珠菌 5類情况女士容易受感染

女士陰部痕癢,小便灼痛,既難忍又折磨。問題很多時源於受念珠菌感染,屬婦女常見病症,原來有部分女士會在5類情况下較為容易受念珠菌感染。 一旦感染,需要用塞陰道藥物(塞藥)殺菌,不過,部分曾有患此病「經驗」的女士,可能會甫出現類似病徵,已旋即自行購買塞藥醫治。然而念珠菌種類不只一種,有強有弱,甚或是其他病徵相似的婦科疾病。若誤判或延誤醫治,有機會令病情惡化。還是及早求醫,對症下藥方為上策。 念珠菌常見於女性陰道 免疫力差細菌大量繁殖 betway体彩 婦產科專科醫生尹曦樂醫生表示,念珠菌感染於婦女極常見,每10個婦女就有7至8個曾經患此症。這種真菌住在女性陰道,多數女士本身已有此菌,當人的免疫力正常時,益菌、壞菌數量平衡,人體便不會受感染而發病;但當人體免疫力轉差時,細菌便有機會大量繁殖,造成感染。典型病徵為陰部痕癢紅腫,並同時有一些如豆腐渣般的分泌,小便時亦可能會有痛楚。 糖尿病人、孕婦易感染 服用抗生素可誘發念珠菌 部分女士會不斷受念珠菌感染,主要是免疫力差人士,如糖尿病人或正服用藥物壓抑免疫力女性,會較容易感染念珠菌;另外懷孕期間、服避孕藥人士都有較大風險;還有是女士因患傷風感冒而需服用抗生素後,會出現下陰痕癢,反映念珠菌感染亦可由抗生素誘發。 有念珠菌相關病徵 不等於感染念珠菌 當患者一再出現念珠菌感染的相關病徵,很容易會掉以輕心,甚至直接到藥房購買塞藥自行醫治,但為什麼未必每次有效呢?尹醫生強調,出現跟念珠菌感染相關病徵,並不一定等同受念珠菌感染,或有機會由其他細菌引起,屆時塞藥便不會有效。因此病人求診時,醫生都會做檢查,抽取分泌物進行化驗,以確定感染是由哪種細菌引起,再對症下藥。 她又補充,即使是受念珠菌感染,亦可能是涉及不同種類,最常見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這種用普通念珠菌藥物就能對付,但如果是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其抗藥性較強,需用強效藥或其他種類藥物。 處方預防性塞藥 抗經常復發 一旦確診念珠菌感染,醫生一般會處方塞藥,有些高劑量(500mg)的,塞一粒就足以對付,至於低劑量(100-200mg)則需塞3至7日才能完成療程。如經常復發,就需要用口服藥,有2至3種可供使用,但需注意患者如在懷孕期間就不能用口服藥;對於經常復發患者,會考慮使用預防性塞藥,如有外陰痕癢,亦會處方藥膏外塗。 陰部痕癢或有臭味分泌物 即求醫檢查 尹醫生建議,即使無發現有異常分泌,女士一旦感到陰部痕癢,便應求醫檢查,同時留意外陰有否顏色改變,如變白、變紫或生出突起物,這可能是皮膚細胞病變;另外某些經性接觸傳染的感染亦可導致外陰痕癢,但分泌物會呈黃綠色及有臭味,或灰色帶腥味,同樣要從速求醫。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開學不久即發燒、傷風咳嗽? 家長注意8個求醫警號 及早求醫提防傳染

新學年開始了不足一星期,爸爸媽媽有沒有發覺孩子們無精神,甚至出現發燒、傷風咳嗽等症狀呢?莫非上學太辛苦導致特別容易生病?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彭少良醫生指出,每逢新學年開始後四星期,求診的病童都會特別多,建議家長們要注意小朋友的精神狀態外,若出現以下8個求醫警號,則必須盡早求醫,以免傳染給家人和其他人!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