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疾病】乳腺增生特徵:乳房有腫塊、疼痛 多見20至40歲女性 中醫針藥結合治療(醫食因緣)

【明報專訊】乳房疾病當中,乳腺增生是最常見問題,好發於20至40歲女性,特徵是單側或雙側乳房有腫塊,伴隨疼痛,與月經周期、情緒變化相關。很多人不知道乳房也可以針灸,加速乳房周圍血液循環,令胸部氣血旺盛,乳腺疏通,從而令乳房得到充分營養。臨牀上,針灸乳房可治療乳房疾病。 相關文章:【乳癌】時刻關注乳房健康 預防乳癌由健康生活開始(衛生處方) 乳腺增生多發於20至40歲女性 乳房腫塊可疼痛至影響睡眠 不少女士受乳房疾病困擾,或對乳房脹痛、硬塊掉以輕心。當中乳腺增生是最常見問題,這既非炎症又非腫瘤的良性增生,好發於20至40歲女性,屬中醫「乳癖」範疇,特徵是單側或雙側乳房有腫塊,伴隨疼痛,與月經周期、情緒變化相關。腫塊一般大小形態不一,邊界不清,質地不硬,活動度高。中醫以針藥結合,標本兼治,臨牀效果不錯。 陳小姐,21歲,雙側乳房脹痛3年餘;今年初情况加重,曾求診西醫,超聲波檢查顯示雙側乳房均有乳腺增生,激素治療後緩解。最近1個月乳房脹痛甚,睡覺時會痛醒。每當生氣激動及經前1周,均感覺脹痛加劇,甚則不能觸摸。經後脹痛稍緩解,但仍脹滿疼痛。她平素易怒,常無故煩躁不安,睡眠欠佳。經期不準,月經量較少,色暗紅。納少不欲食,舌淡暗紅,苔薄白,脈弦細。 觸診發現患者雙側乳房脹硬,可摸到多個大小不等、圓形質韌結節樣塊,推之移動,壓痛拒按,雙腋下淋巴無異常。根據徵狀,訂立針灸結合中藥治療,治法以健脾益氣、疏肝活血、軟堅散結為主。 針灸以乳房為主,配合手足陽明經、足厥陰肝經的穴位,標本兼治。取穴有(雙側):阿是穴(乳腺增生處)、膻中、乳根、屋翳、天溪、期門,配合手部穴位天宗、外關、合谷,足部胃經穴位足三里,肝經穴位三陰交、太衝,隔日針灸1次,每次留針20至30分鐘。 以中醫經絡來說,乳房屬胃經,肝經上達乳頭。因此選穴除了以局部(乳房、乳腺)為主,也配合遠端穴位疏通肝、胃經的經絡,調節全身整體氣血對治療也很重要。 同時針對患者乳房脹痛甚,肝鬱脾虛血瘀的體質,處方7日中藥,每月經前10天開始服藥,至經期停藥。每日2次,每次1劑,治法以健脾益氣、疏肝活血、軟堅散結為主。使用加味消遙散作為主方,並加香附和海藻等以理氣、散結,乳香、沒藥活血止痛。 此類疾病由七情內傷引發,尤其是失眠、月經失調及乳腺增生等婦科疾病,故問診時應詳細了解患病經過,給予心理疏導,適當消除緊張情緒,提升睡眠質素,有利加強療效。 治療1月餘,陳小姐最初半個月隔日針灸1次,每日服藥;待有明顯改善後,每周至少1次覆診針灸及服中藥。雙側乳房逐漸變柔軟不痛,月經期前後情况也穩定,睡眠胃口都不錯。 每日沐浴後按壓穴位 治療過程中,囑咐患者每日按摩乳房周邊穴位及肝經、胃經穴位,局部刺激乳腺,增進乳房的氣血循環,促進乳房周邊組織的淋巴循環及全身氣血的調整。用拇指腹按壓針灸穴位,每個穴位深壓揉按30下,每下深壓停留3秒,按壓時會有明顯痠脹感。每天按摩,直到症狀完全消失為止。飯後半小時較不建議按壓穴道,在沐浴後全身血液循環較好時按壓效果更好。 每人體質及情况不同,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乳房不適,出現腫痛、硬塊,應及早診治。 相關文章:【經期】月經周期不準、流量多少和顏色深淺 反映身體有問題?中西醫:紓緩經痛6招傍身 文:李騫賢(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校友會、註冊中醫) Read more

【乳癌】女性癌症致死第三號殺手 滿40歲無病徵者 建議每兩年乳癌普查(醫路同行)

【明報專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乳癌為全球最常見癌症。在過去20、30年間,本港女性確診乳癌的個案更加有倍增趨勢。乳癌由1994年起成為香港女性頭號癌症,也是婦女癌症致死的第三號殺手。時至今日,香港平均每天有13名女士被診斷出乳癌。跟絕大部分其他癌症一樣,年紀愈大,風險愈高;香港患者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8歲,而大概每14名婦女中就有1人患上乳癌。 相關文章:【乳癌】由初生到50歲常見的乳房問題 乳腺增生、水囊、乳癌 自我乳房檢查為健康把關 滿40歲無病徵女士 每兩年乳癌普查 要對抗乳癌對婦女以至整個社會的威脅,我們提倡「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科技進步及更多治療選擇,令乳癌的治癒率提高。早期發現乳癌,並立即接受治療的患者,存活率都相當高,須接受全乳切除手術或化療的機率較低,醫療費用也較少;而定期檢查就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其中一個關鍵。 我們鼓勵40歲以上女士參與乳癌普查計劃,即使沒有病徵都應該每約兩年接受定期檢查。乳癌普查一般包括醫生臨牀觸診及乳房X光造影,而由於亞洲婦女乳腺組織多較密集,3D乳房X光造影再配合超聲波掃描能夠更有效檢測出早期乳房病變。如果普查有異常狀况,就可能需要進一步診斷程序。 乳房X光造影及超聲波掃描,都是常用的乳房影像檢查方法,各有自己的功用跟角色;醫生會按女士的年齡、病徵、檢查目的等選擇。兩者多數有互相補足的作用;某些女士只需接受其中一種檢查,某些則要加照又或是多於一種檢查,絕不表示做了一種就毋須做第二種。 超聲波 X光檢查 不是二揀一 雖然本港八成乳癌患者均是40歲以上,可是並非年輕就絕對不會患病。再者大部分患者都沒有高危因素,所以任何年紀的女士都應該熟悉自己的乳房,知道它們的外觀和質感,當發現有任何變化時,例如持續的乳房硬塊、乳頭分泌等,就能及早察覺及求醫。 日理萬機的你,即將要開始忙碌的一天嗎?需要你關心操勞、花上心神時間的人和事很多很多……你有考慮過要包括「她們」麼? 相關文章:【本港十大常見癌症】致命癌症首3位:肺癌、大腸癌及肝癌 注意胰臟癌新症10年增九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陳可恩(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外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乳癌】由初生到50歲常見的乳房問題 乳腺增生、水囊、乳癌 自我乳房檢查為健康把關

乳癌為本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因此不少女士從小到大或非常關注自己的乳房健康。其實女性在不同年齡層,無論是嬰兒期或至50歲,均有機會面對不同的乳房問題,除了惡性腫瘤的風險,亦可能有機會患上其他良性問題,如乳腺增生、水囊等,因此定期自我檢查乳房屬第一道重要「防線」,警惕異常情况,建議如有任何懷疑或不適,應盡快求醫接受臨床檢查。 Read more

【女性疾病】 乳癌術前化療助縮瘤 新標靶藥提升治癒率

乳癌是本港女性常見癌症之首,2017年有超過4000宗新症,病發年齡一般是40至50歲。雖然近十年乳癌新症數字不斷上升,卻非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因為近年有不少新的綜合治療方案,包括在手術前進行化療、新的標靶藥物治療、免疫治療等,有助提升治癒率。 Read more

【有片】揀啱乳房檢查 免嚇自己 磁力共振高敏度 X光+超聲波有效

【明報專訊】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女性新症由2006年的2584人,上升至2016年的4108人。隨着防癌意識提升,不少女士都知道要定期檢查,乳房X光造影、超聲波和磁力共振檢查,各有長短,並非愈貴愈準確,應如何選擇? Read more

醫學滿東華:乳癌篩查報告異常=患上癌症?

【明報專訊】林太和朋友梁小姐在同一天接受乳癌篩查後,一併收到電話通知,要求她們回中心跟進。兩人都並非首次檢查,但之前每次都直接收到評定為良性的報告,因此對於這突如其來的通知,她們感到忐忑不安。 到了覆診當天,林太獲悉她的檢查結果為「懷疑惡性發現」,因此會被安排做乳房抽組織檢查,而梁小姐的檢查結果為「可能良性發現」,因此需要在半年後到中心再做乳房超聲波。林太在抽取組織化驗後,更需要接受切除活檢(excisional biopsy),即是用手術移除病變部位,再做切片檢查;幸好結果並非惡性,但是屬於高風險病變,將來要緊密地跟進。另外梁小姐經過兩年間幾次覆照後,證實在超聲波發現的乳房陰影沒有變化,最終評定為良性。 懷疑惡性發現 需抽組織檢查 乳癌篩查包括臨牀檢查和乳房造影,有需要時更要利用超聲波甚至磁力共振對懷疑病變之處作進一步研究。現時香港很多提供乳癌篩查服務的放射科醫生,都採用美國放射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定下對乳房影像評級的準則,即乳房影像報告與資料系統(BI-RADS)或其他類似的評級系統。如檢測結果被評級為「正常或良性」,女士只要定期檢查便可;如結果被評定為「可能良性發現」,便需要做短期覆照;假如結果被評定為「懷疑惡性發現」,則需要考慮做抽取組織檢查。 從臨牀、乳房造影、超聲波或磁力共振檢查中被判斷為懷疑惡性發現的病變,在抽取組織後會送往病理化驗,結果可分為「良性」、「高危病變或有惡性傾向」、「惡性」3種。在盡可能的情况下,放射科醫生會與臨牀醫生就乳房影像的檢查結果商討,判斷病理報告與影像上的懷疑是否脗合,從而決定下一步跟進方向。例如乳房影像十分可疑,但病理報告屬於良性,在研討過後,醫生會決定有無需要抽取更多組織來化驗,例如用真空抽吸方法抽取較大範圍的組織,或是切除活檢。 如果病理報告顯示「惡性」,臨牀醫生便會接手跟進治療。方法包括手術、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藥物和化療。手術包括局部或全乳房切除,淋巴切除及乳房重整等等。化療主要分為手術前「導性化學治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及手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adjuvant chemotherapy)兩種。治療方法林林總總,需要視乎腫瘤大小、位置、種類、基因特性及病人個人因素等而定,所以每一個案都需要由放射科、外科、腫瘤科甚至整形外科醫生一起制定治療方案,才能達至最理想的治療效果。 文:吳詠淇(東華三院放射診斷科副顧問醫生) Read more

【乳癌電療】善用呼吸法護心 減輻射引致心病風險

【明報專訊】放射治療(電療)是乳癌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標是要消滅殘餘的癌細胞。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後的病人需要做放射治療;即使整個乳房切除了,醫生若擔心有癌細胞殘留在胸壁,也會建議做放射治療。 Read more

數目位置因人而異 神秘敏感帶 撫摸講究速度

【明報專訊】「揭開女性全身敏感地帶」、「男人四大敏感帶Turn Him on!」。網上有關「敏感帶」的資訊紛陳,有人說只要輕吻頸部,即可挑起性慾;亦有人說在耳邊輕輕吹口氣,能帶來性刺激。 敏感帶位置及數目眾說紛紜,到底有無醫學根據?精神科專科醫生兼性治療師表示,原來與C類神經纖維息息相關。 C類神經纖維傳興奮信息 單單是敏感帶數目,有不同說法。精神科專科醫生兼性治療師黃宗顯表示,敏感帶(erogenous zone)是指容易刺激性慾的身體部位,除性器官外,亦包括頭皮、耳珠、大腿等。他指出,每人的敏感帶位置皆有不同,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不觸碰性器官,單單撫摸其他敏感帶亦可喚起情慾,帶來刺激,甚至達到性高潮。 敏感帶位置不但人人不同,還會隨情况改變。黃宗顯引述國際性學研究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Sex Research)2016年研究,發現相比自慰,當與伴侶發生性行為時,敏感帶區域會擴散,範圍更大,「但具體原因未知,這純粹是科學家的觀察」。 敏感帶位置多變,神秘莫測,到底是否心理作用?黃宗顯解釋,人體內有3種神經纖維,其中一種C類觸感神經纖維(C-tactile fiber)與敏感帶息息相關;此類神經纖維分佈於中樞及周邊神經系統,經輕微及慢速觸摸後,會向大腦傳送性興奮的信息。在敏感帶位置,C類觸感神經纖維分佈較集中,因此容易產生快感,但由於每人的神經纖維分佈有所不同,因此難以就敏感帶位置一概而論。 最佳撫摸速度:每秒3厘米 黃宗顯指出,有別於另外兩種神經纖維,C類觸感神經纖維沒有髓鞘(myelin),傳送神經信息的速度較慢,只能處理某一速度的刺激,「如要刺激C類觸感神經纖維,力度不需要好大,細細的輕撫已足夠」。如果動作太快,或以拍打方式觸碰敏感帶,均不能刺激神經纖維發出信號。 C類神經纖維只能處理某一速度的刺激,對於最佳的刺激速度,科學家亦有研究。黃宗顯引述學術期刊Biological Psychology去年一項小型研究,透過面部肌電圖等數據,測試45個研究對象經不同速度的撫摸後,身體有何生理反應。研究比較以每秒觸摸皮膚3厘米距離,以及每秒觸摸0.3厘米,結果顯示前者帶來更大的性刺激。 研究:腳部敏感帶評分低 除了C類觸感神經纖維,神經科學家V. S. Ramachandran於1990年代亦嘗試由另一角度引證足部為敏感帶。他指出,在大腦的主要體覺皮質區(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中,足部及生殖器官的神經感應位置鄰近,因此當足部經過輕撫後,連帶生殖器官也一併受到刺激。惟黃宗顯對此說法有所保留,指出臨牀上較少見到以腳為敏感帶的個案,相反敏感帶多為性器官、額頭、耳珠、手臂內側等位置。 敏感帶位置人人不同,於2013年,學術期刊CORTEX發表一項研究,訪問793名分別來自英國及非洲的男女,邀請他們按身體不同部位評分,以10分為滿分,選出最具性刺激的身體部位(見主圖)。結果顯示,不論男女,性器官的分數最高,達9分或以上,其次為嘴唇;反之足部的評分較低,徘徊在1分水平。 文:鄧安琪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性本善】患病可致敏感帶永久消失 【性本善】全民好性:男人一定好色? 【性本善】安全性交不傷胎兒 健康準爸媽毋須禁慾 【性本善】格格不入,做愛真難! Read more

豐胸秘方有乳癌風險 停經前用植物雌激素阻乳房生長

【明報專訊】不少女性都注重自己的身材,即使過了發育期,仍希望上圍變得更豐滿。坊間流傳各種豐胸方法,木瓜豐胸已經過時,近期常見有法蒂瑪葉和野葛根。 法蒂瑪葉來自馬來西亞,而野葛根則生長於泰國。兩者都是草本植物,標榜含豐富植物雌激素。這些植物雌激素可否豐胸?對人體有害嗎? 真能「再度發育」?——提到豐胸保健品,通常都離不開植物雌激素 . . . . . . (visionchina@iStockphoto/網上圖片/明報製圖,設計圖片) 男士想要壯闊胸膛,可以天天舉鐵做運動;女士追求豐滿胸部,又可否靠「後天努力」?事實上,女性乳房發育及其大小受不同因素影響。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家計會)發言人表示,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組織,其大小與脂肪多寡及遺傳有關。而乳房發育主要受荷爾蒙分泌影響,節食與運動會消耗脂肪,有可能間接令乳房縮小;另一方面,運動有機會令乳房底的肌肉變得結實堅挺一些,但不會令乳房增大。註冊營養師李振洋補充,乳房發育其中一個因素與體內雌激素有關。女性在青春期時,生殖器官受荷爾蒙影響而改變,開始排出卵子,分泌雌激素,促進性器官發育成熟。 【有片】操胸四招:每周一至兩次 訓練後緊記伸展 法蒂瑪葉 馬來西亞草本 無研究證明可調經豐胸 查找市面上的豐胸產品,常見草本有法蒂瑪葉(或稱卡琪花蒂瑪,Kacip fatimah,學名Labisia pumila),聲稱促進乳房升級,令乳房結構更堅實;而野葛根(Thai kudzu,學名為Pueraria mirifica)產品則聲稱有助乳房堅挺、增大、美胸。兩種草本都含有植物雌激素。到底女士服食過後可否如廣告所言,達到豐胸效果? 法蒂瑪葉是源於馬來西亞的一種植物,馬來西亞半島林業部(FDPM)指其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包括異黃酮,傳統上用於維持女性生殖系統健康,有調節月經周期的功效。香港大學藥物安全應用研究中心總監崔俊明表示,法蒂瑪葉常見於停經前後作調經用的保健產品,聲稱有助減低經痛和腹痛,調理月經周期,惟沒有豐胸用途。市面上含法蒂瑪葉成分的豐胸產品,相信只是以植物雌激素作招徠。 法蒂瑪葉在調經、豐胸的效用,暫時未有科學研究證明。「法蒂瑪葉含有植物雌激素,一般相信與人體雌激素的作用相似。不過,相關臨牀研究極少,目前的研究大多數是動物研究。例如有動物研究顯示,法蒂瑪葉的植物雌激素與動物雌激素相似,能增加實驗老鼠子宮的重量。然而,動物研究的結果不能直接套用於人類身上。」崔俊明說。 野葛根不等如葛根 野葛根同樣含有植物雌激素,亦常見於豐胸產品。野葛根與傳統中藥葛根(即野葛/葛,學名Pueraria lobata(Willd.)Ohwi)只是一字之差,兩者在應用和功效卻大有不同,容易令人混淆。仁濟醫院下葵涌中醫中心註冊中醫劉維瑋指出,「野葛根是在泰國北部生長的植物,中醫少有用來入藥。現代研究發現,野葛根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所含的異黃酮比大豆還要多,適量使用或有豐胸之效。另外,亦有研究指野葛根可以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降低血管的阻力。」而葛根味甘辛、性涼、入脾胃經,有發表解肌、解熱生津、升陽止瀉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外感、腹瀉、麻疹初起等,但異黃酮含量不及野葛根。 劉維瑋(李祖怡攝) 研究:食後或貧血和肝功能受損 而根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野葛根的根部含有多種植物雌激素,例如異黃酮、脫氧葛雌素、葛雌素等,於部分亞洲地區如香港、泰國,都有出售含野葛根的補充品,泰國人用於改善女性在收經前後期間的熱潮紅、夜間盜汗,以及降低血脂水平等。至於野葛根的豐胸功效,現時沒有任何科學文獻證實。野葛根對實驗動物(包括猴子)具有生殖毒性和內分泌毒性;另有針對人類的研究顯示,部分研究對象服食野葛根後,出現貧血和肝功能受損。食安中心指,18歲以下女性、使用節育藥物或雌激素處方藥物的女性,以及正懷孕、哺乳的婦女,不建議進食野葛根食品。 停經前攝植物雌激素 阻乳房生長 植物雌激素的化學結構與身體製造的雌激素相似,坊間便有一些含植物雌激素的補充劑,部分聲稱有豐胸的效果。然而,李振洋引述哈佛醫學院2014年的網站文章指,植物雌激素對更年期前後的女士或有不同影響。該文章指出,停經前的女性,體內仍有一定雌激素,植物雌激素會干擾體內雌激素運作及乳房組織的生長;停經後的女性,因雌激素水平較低,補充植物雌激素有可能會增大乳房,但可能要付出代價,因為含有一定植物雌激素的補充劑,會刺激乳腺組織生長,可能增加患乳癌風險。 李振洋(受訪者提供) 懷孕哺乳避免服用 崔直指,這些豐胸產品廣告宣稱的作用,並沒有足夠臨牀證據支持,而且所提及的研究結果,例如21人服食產品兩周後成功豐胸,由於研究人數太少,缺乏科學數據支持。崔引述2014年藥用食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的研究指,「該研究邀請近200個停經前或後的健康婦女,接受雙盲隨機測試,每日服食400毫克的法蒂瑪葉,為期16星期。結果顯示,服食法蒂瑪葉與服食安慰劑的女士相比,在荷爾蒙水平、心血管疾病風險、骨質密度都沒有明顯好處。」 另外,2009年國際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在老鼠測試結果發現,服食高劑量的法蒂瑪葉會令老鼠的肝、腎、肺有不正常發展,但在人類並沒有相關的研究。由於缺乏臨牀數據,懷孕和哺乳期間的女士應避免服用法蒂瑪葉。 崔俊明(資料圖片) 家計會最後提醒市民,乳房的基本功能是哺育孩子,其大小並不重要,不用強行追捧某些所謂「理想體型」,「女性的價值也絕對不是由乳房大小、外表來決定的,反而學會欣賞自己、愛自己,培養自信及良好的人際技巧才最重要」。 相關文章: 【中醫治療】每日按摩穴位 加速血液循環 助乳房發育 【女性健康】知多啲:順產剖腹陰道鬆弛 免開刀回復緊緻 【女性健康】生完BB幾時親熱好? 等6星期 身心都要準備 【女性健康】自我檢查要揀啱時機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婦科疾病系列文章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