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病】血清素低一定會患抑鬱症?服藥處理情緒徵狀 再找壓力成因 (醫賢心事)

【明報專訊】大家可能聽過,情緒病跟腦內傳遞物質有關。其中一種廣為人知的傳遞物質是血清素,還有其他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病人會問,我是否因為缺乏了血清素而抑鬱?其實這是一個複雜問題。 血清素水平低不等同患上抑鬱症 情緒病是壓力反應 首先,在日常臨牀應用上,我們不能透過量度血液裏面的血清素水平,來診斷病人是否因為血清素過低而患上情緒病,因為血液裏的血清素水平不能反映腦內水平;即使我們量度腦部液體的血清素含量,亦不能反映在神經末梢的血清素活動水平。因此,除了研究層面外,在診斷和治療情緒病過程中,我們不會量度血清素水平。 現今醫學界對血清素這傳遞物質和情緒病的關係還未完全了解。過去數十年,醫學界一直認為腦內血清素活動水平跟抑鬱症等情緒病有關,繼而研發出血清素類藥物以治療抑鬱症。這些藥物都經過臨牀實證有效,我們相信這些藥物是透過調節腦內血清素以達到療效。但血清素跟情緒病關係我們還未完全明白,背後會否有其他原理使情緒病好轉,我們還未完全了解。 對我們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情緒病是一個壓力反應。不能用一個好像「缺乏維他命」的概念,去理解缺乏血清素便會導致情緒病。當中,這些傳遞物質的混亂可能只是壓力反應其中一個表現。當藥物幫助調節了傳遞物質,紓緩情緒病徵狀,但如果沒有找到背後壓力來源,情緒病便可能再出現。 相關閲讀:容易哭、發脾氣 = 情緒病?壓力爆煲致「適應障礙症」 了解臨床兩大指標 先服藥處理情緒徵狀 再找壓力成因 值得一提的是,當情緒很差的時候,我們沒有能力處理壓力。因為處理壓力需要心力,過程並不容易。所以當情緒使我們感到辛苦的時候,先用藥物把情緒徵狀處理好,然後再探討背後壓力成因,便會事半功倍。 要記住,壓力來源不止是說外間的壓力,思想和價值觀亦影響着我們感受到的壓力。最出名例子是半杯水:看到半杯水,有人感到放心,可以慢慢喝;有人卻感到擔心,怕喝完了這半杯後便會渴死。為什麼有些人比較悲觀,有些人卻樂觀一點?這跟我們成長和過去有關。我們過往的經歷都會影響着我們的價值觀,繼而微妙地影響着我們對人的反應和對事情的選擇,這些正正是壓力來源的重要因素。 相關閲讀: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藥物可平衡腦內傳遞物質 助回復狀態 簡單而言,情緒病不止是生物層面傳遞物質的混亂,它其實是一個壓力反應。當壓力太大或持續,身體承受不了便會出現情緒病徵狀。藥物可以透過平衡腦內傳遞物質改善徵狀,使我們回復狀態,但探討壓力成因也是重要的。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失眠】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食出好睡眠質素?教你滅壓 放鬆練習改善抑鬱焦慮

【明報專訊】大麻二酚(CBD)於2月已列為危險藥物,管有及服用最高刑罰為監禁7年及罰款100萬元。CBD被禁,想找另類治療紓緩失眠和壓力,有哪些更佳選擇呢?褪黑激素(melatonin)能幫助睡眠嗎?想刺激褪黑激素,平日可多攝取增加色胺酸及血清素的食物。有註冊營養師建議,蛋白質必須與碳水化合物一起吃,例如4両肉配上大半碗粉麵飯就足夠。壓力大呢?要減壓,鬆弛練習、靜觀和瑜伽等都是放鬆心情、減低壓力的好方法,有助改善抑鬱、焦慮…… (設計圖片,IRA_EVVA@iStockphoto) 蛋白質配碳水化合物 4両肉+大半碗飯食出好睡眠要素 CBD產品標榜能紓緩壓力和改善失眠,有醫學根據嗎?「據現有醫學文獻,不能百分百肯定CBD有效用。」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允丰指,有研究指出CBD可以紓緩焦慮,有些稱可以幫助睡眠,有些則指沒有功效,「但相信某些個案在使用後能夠紓緩壓力、改善失眠」。沒有CBD,還有其他更佳選擇嗎? 針對失眠,李允丰表示,有研究證實褪黑激素(melatonin)能幫助睡眠,他有時亦會處方褪黑激素補充劑給病人,劑量一般為3至5毫克。但長期服用身體或會逐漸適應,減弱功效,不建議增加劑量,因可能產生頭痛、頭暈、手震等副作用。 相關文章:壓力影響心情 7大飲食要訣你要知 褪黑激素是睡眠荷爾蒙 多攝取色胺酸及血清素食物 褪黑激素負責調節生理時鐘,是身體重要的睡眠荷爾蒙,主要由色胺酸轉化為血清素後合成,因此想刺激褪黑激素,平日可多攝取增加色胺酸及血清素的食物。註冊營養師區雅珊指,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色胺酸,需從飲食中吸收,常見於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肉、蛋黃、豆類等。「蛋白質必須與碳水化合物一起吃,才能幫助吸收色胺酸」,因碳水化合物能刺激胰島素分泌,胰島素可更快地將色胺酸帶入大腦,幫助合成褪黑激素。她建議午、晚餐各吃3至4両肉,即約1個手掌心大小,再配合半碗至大半碗粉麵飯就足夠。 鈣和鎂可放鬆肌肉 可選奶製品、豆類、南瓜籽、奇亞籽 她又建議,平時多攝取維他命B6、B12,可穩定神經,讓人放鬆,還可以幫助身體合成血清素,將色胺酸轉化為助眠的褪黑激素,其中三文魚、吞拿魚、牛肉等均富含維他命B6和B12。另外,鈣和鎂同樣可放鬆肌肉、安神,提升睡眠質素,不妨多吃奶製品或加鈣食物,以及南瓜籽、奇亞籽、杏仁、菠菜、豆類等含鎂量高的食物。 口服茶胺酸放鬆 先諮詢醫生 茶胺酸(L-theanine)是近年其中一種主打可放鬆、助眠的胺基酸,美國樂壇天后Taylor Swift都曾透露藉補充茶胺酸降低焦慮感。它可在綠茶、紅茶、烏龍茶等中找到,蘑菇亦含小量。區雅珊解釋,「曾有小型臨牀研究發現,補充50至250毫克茶胺酸,可提升大腦中掌管放鬆的α腦電波」。不過茶胺酸僅佔茶葉重量1%至2%,一杯200毫升的茶,僅得8至25毫克,需飲用多杯才達到有效分量,較難從日常生活的茶飲攝取。雖然茶胺酸可讓人放鬆,但她不建議透過飲茶助眠,因茶本身含咖啡因,暫未有研究指可解決失眠。至於茶胺酸營養補充品,雖然研究指口服茶胺酸安全,但建議先諮詢藥劑師或醫生意見。 靜觀、運動減壓 改善抑鬱焦慮 除了從飲食着手之外,鬆弛練習、意象練習、靜觀和瑜伽都是放鬆心情的好方法。臨牀心理學家翁婉雯說,愈來愈多病人運用靜觀來協助放鬆,「有很多研究證實,靜觀可減低壓力,改善抑鬱、焦慮」。單做一次也有好轉,但想有持久改變,要養成習慣每天練習,不但慢慢提升專注力,腦部也會產生變化,前額葉皮層增厚和杏仁核(amygdala)活躍程度減低,有助管理及調節情緒(詳見「知多啲」)。 李允丰指,「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有很多研究證實做運動能夠幫助放鬆、紓壓和改善失眠」。可是,不少人覺得做運動沒有效用,或難以持之以恆,「大部分人比較急功近利,期望今天做完運動明天就有好轉,實際上大腦很複雜,要持續一段時間才能看見成效,是場持久戰」。建議根據自己性格找出運動的動力,例如結伴同行或參加運動課程。 如使用補充劑、放鬆練習、與人傾訴等方法後,問題仍未改善,怎麼辦?李允丰和翁婉雯同指,若除了壓力和失眠外,同時感到情緒低落、時常疲倦、焦慮不安等,影響日常生活,情况持續2周或以上,就應尋求專業協助。 文:張淑媚、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相關文章:【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知多啲:放鬆練習 一有空就練 臨牀心理學家翁婉雯建議嘗試以下2個容易掌握的放鬆方法: ·意象練習: 緩慢地深呼吸幾次,閉上眼想像一個令自己很舒服的地方,如曾經旅行到訪的草原、海灘,運用五感代入情景,觀察環境,感受溫度和躺在草原、沙上的感覺,聆聽風聲或海浪聲等,讓自己置身其中,慢慢放鬆 ·腹式呼吸: 閉上眼,用鼻深深吸入一口氣,吸氣時感受腹部自然膨脹,然後緩慢地呼出,重複深呼吸至感到放鬆。用深而長的呼吸「啟動」主宰身體放鬆狀態的副交感神經系統,令人不再處於備戰狀態,較容易放鬆和休息 每次腹式呼吸練習約5分鐘,而意象練習或需較長時間,視乎投入情景的時間而定。翁婉雯表示,壓力大、焦慮、失眠時可運用不同的放鬆方法,但「最緊要平時有空就做,以調節神經系統容易達到放鬆狀態,遇到壓力事件時焦慮便能減低,就像經常做運動鍛煉身體,可增強免疫力,而不是生病了才去跑步」。 此外,可考慮個人化的放鬆方法,如有運動習慣的人可在睡前做伸展運動幫助入眠;如果覺得音樂、香薰或浸浴等能令身體放鬆也不妨嘗試,但要注意身體狀况,如鼻敏感患者或不適合用香薰,高血壓病人則不建議高溫浸浴;亦不建議用有害的方法減壓,例如有人覺得飲酒很放鬆,但有損健康亦有上癮風險。 護膚貼士:醫生:沒有神奇保濕產品 大麻二酚(CBD)產品形形色色,早陣子成美容界寵兒,不少護膚產品見其蹤影,聲稱可鎮靜、抗炎,甚至針對濕疹問題。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指,無論CBD護膚抑或醫治皮膚病的效用,都暫未有充足研究證明。市面上有不少較安全且有效成分,可取代CBD。 非人人需鎮靜皮膚 皮膚泛紅、長出痘痘,膚况不穩定,很多人會用一些標榜能鎮靜皮膚的產品,林嘉雯指不一定需要,宜先了解問題根源,「有些人為何要鎮靜皮膚,本身可能屬敏感性皮膚,或皮膚出現潛在問題,如玫瑰痤瘡或濕疹。如果沒有這些問題,一般人毋須特別用鎮靜皮膚的物質」。 神經醯胺 溫和修復皮膚屏障 又有指CBD保濕、鎖水功效強,「是否存在一些很神奇的保濕產品?坦白說並沒有,反而選擇適合自己皮膚使用的產品才最重要」。保濕成分大致分為3種,封閉性保濕劑(occlusive)可在皮膚表面形成薄膜,防止水分蒸發,石蠟、礦物油等是常見成分;吸水性保濕劑(humectant)如天然保濕因子(尿素、乳酸鈉等)、甘油、透明質酸等,都可幫表層皮膚抓緊水分;還有潤膚性保濕劑(emollient),如馬油或其他人工合成的油脂,可填補細胞之間的空隙,防止水分流失。林嘉雯尤其推介含成分神經醯胺(ceramide)的護膚品,「我們皮膚本身都有這種成分,含此成分護膚品可模仿皮膚本身的油脂,而且性質溫和,不易引起敏感」。 市面上護膚產品會將以上幾類成分混合,達到較全面保濕效果,但封閉性保濕成分或對油性膚質的人而言過於油膩,非人人適合。至於濕疹或銀屑病患者皮膚乾燥,她建議可用含神經醯胺成分的產品,修復皮膚屏障,取代CBD。 「很多人追求天然產品,但即使是天然成分或者從植物提煉出來,仍有可能刺激皮膚。」她不建議大家刻意追求「天然」,反而應選一些成分溫和,經過皮膚測試,或標榜敏感皮膚適用的護膚品,才最理想。 相關文章:3大皮膚問題:膚色暗啞、暗瘡、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抑鬱】節日氣氛成壓力?易生孤獨感距離感 毋須強迫自己歡樂(醫賢心事)

【明報專訊】節日可以是高興的,也可以是難過的。聖誕節和春節是普天同慶的日子,大家喜氣洋洋、互相祝福,可以暫時從忙碌工作中休息一下,心情也愉快一點。但不是每個人也享受這種氣氛,這種氣氛本身也可以是一種壓力。如果你本身情緒狀態不好,在這種強烈的歡欣氣氛下,反而容易產生距離感和孤獨感。焦慮和抑鬱情緒往往使人對社交感到焦慮和煩厭,因而更傾向獨處和留在家中。但這跟社會期望相違背,因而使情緒病患者感到壓力。 相關文章: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節日感孤單不罕見 不要勉強壓抑情緒 有時候,即使我們的情緒沒什麼問題,但遇上某些性格特質的親友,也可以令我們反感。有些親友平日本來就不多見面,大家生活圈子和價值觀也不同,在相聚過程中,若對方高談闊論,沒有留意其他在場人士的感受,或嘗試強行要求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便容易引起不愉快情况。 若有些我們想念的親友離開了香港,在節日便容易勾起思念之情。這種想念對老人家來說尤其痛苦。老人家生活圈子一般較窄,亦比較重視家庭關係。若子女移民,節日裏便會倍感孤單。 節日裏感到孤單並不罕見,我們不需要強迫自己感到歡樂。感受自己真實情緒,無論是開心還是不開心,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每種情緒也有它背後原因,不能勉強壓抑或改變。 聆聽內心感覺 思考背後原因 節日時感受到的情緒,可能是整體情緒其中一部分。當我們對某些人和事產生反應,也是一個機會讓我們思考為什麼會這樣,了解自己喜歡和什麼人相處。 我們沒有辦法滿足所有人的期望。聆聽自己內心的感覺,若第一個感覺是自己需要休息,這便是最真實的感覺。可以嘗試找個平衡,例如跟親友作短暫聚會,然後告訴他們有其他事情要做,不能逗留太久。記住,你自己的感覺才是最重要。 面對真實自己 面對情緒是寶貴經歷 我們不能控制或改變別人。親友高談闊論,甚至把意見強加在你身上,會使你感到不安和憤怒。他在嘗試改變你,你不要犯同樣錯誤。我們可以想想為什麼對這個人有這樣感覺,這種感覺跟過往經歷有什麼類似?當過去的創傷沒有好好處理,便會對當下情景有更強烈的反應。我們能夠做的,是好好了解自己和照顧自己。 只要我們面對真實的自己,無論是怎樣的情緒,也是一種寶貴的經歷呢。 相關文章:【笑多一點快樂多一點】世界微笑日 關注精神健康 專家教你應對壓力、吃出好心情 慎防情緒爆煲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抗癌路上逾半癌症照顧者感身心疲累 六成感抑鬱 適時抽離放鬆(㩦手抗癌)

【明報專訊】「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很多人將抗癌比喻為一場戰役,士氣、心理狀態在抗癌路上同樣舉足輕重。要在戰事中一鼓作氣,殊不容易;要在漫漫抗癌戰役上時刻保持心理健康更為困難。癌症患者保持心境開朗於治療大有裨益,但必先能夠好好處理因病情或治療帶來的問題,包括疼痛、疲勞、無記性、胃口差等。在抗癌路上,陪伴癌症病人的照顧者亦擔當重要角色;美國數據顯示,癌患照顧者每周為照顧病人用上32.9小時,照顧工作較其他病症患者更繁重。朝夕相對,照顧者身體和心理健康影響着癌患及其治療。 調查:癌症照顧者逾半感身心疲累 六成感抑鬱 癌患照顧者一般都面對情緒、經濟、社交、時間平衡等壓力,而新冠疫情持續3年,對他們更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香港防癌會在9月底至10月底做了「抗疫千日:癌患照顧者問卷調查」,發現逾半照顧者經常感到身心疲累,有38%受訪者覺得失去人生;更讓人關注的是,約六成受訪者當上照顧者後感到抑鬱,近一成人想過甚至試過自殺,實在不得不防。 相關閲讀:【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 中年女性佔多 疫下常憂慮防疫措施做不足 調查發現,照顧者多數為中年女性,照顧的大概是雙親或丈夫,她們既要兼顧工作,更要照顧家庭。新冠疫情持續,迫使覆診或治療改期;照顧者時刻憂慮防疫措拖不夠好,又或在入院治療期間自己或病者受感染等,令照顧者的焦慮指數在第五波疫情上升34%,雖然隨疫情緩和有所下降,但指數仍較疫前高17%。 我們明白,照顧者儘管騰出心力、時間去照顧患者,但抗癌非坦途,照顧者容易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有時甚至會被患者或家人責罵照顧不周;而且跟醫者一樣,不論如何用心和付出,患者身體狀况都可能惡化甚至最終死亡,這解釋了在調查中近六成照顧者感到照顧工作沒有意義。 相關閲讀:【世界認知障礙症日】及早察覺輕度認知障礙 避免認知功能衰退 關心患者及照顧者(附7個 防老養生法則) 照顧者勿執著 適時抽離放鬆自己 家人患癌,自己變成照顧者,需要不停學習新知識和技巧,對大部分人而言都是新挑戰,照顧者毋須太過執著,應適時尋求專業人士或同行者協助。如遇病者苛責,照顧者可多加體諒和向病者解釋自己的難處;而不同住家人或朋友,縱有意見也應正面,以鼓勵方式提出,主動支持患者讓照顧者有喘息空間更佳。請緊記,要照顧人,首先要照顧好自己,適時把自己從照顧者角色抽離,放鬆一下。 香港防癌會特別出版了《走過驚濤駭浪》癌症病人照顧者全面手冊,囊括醫學治療與情緒管理、財務、法律等實際事宜的資訊。疫情期間,香港防癌會無間斷地在治療、經濟、復康等各層面,支援癌症病人及照顧者,與他們攜手同行。 文:廖敬賢(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主席、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明報專訊】當我們遇上問題,第一個自然反應便是嘗試把問題解決。這看來理所當然,當問題解決了,我們的壓力自然會減少。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患上焦慮症和抑鬱症等情緒病呢?也是因為太想解決問題。 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解決問題過程易產生壓力、情緒問題 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問題都有解決方案,而且亦要視乎我們有多少資源尋找方法解決問題。有些問題雖然勉強能用很多時間和資源來解決,但過程中會產生壓力。若這種壓力狀態一直持續,便容易產生情緒問題。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容易哭、發脾氣 = 情緒病?壓力爆煲致「適應障礙症」 了解臨床兩大指標 核心在別人身上的「問題」 在無限可能徘徊變焦慮 有些問題好像跟自己有關,但我們可以做到的卻很少。「兒子什麼時候才要結婚」、「伴侶為什麼拋棄了我」,這些問題核心在別人身上,我們是被動,實際上可以做的亦很少。而當我們不停想「解決問題」的時候,只是在無限的可能裏重複徘徊,這就變成了焦慮。 沒答案「問題」 不宜無止境思考 有些問題,可以從哲學角度討論和思考,例如「人生的意義」、「快樂是什麼」,但這些問題沒有絕對答案,不適宜無止境地思考。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時間,例如每次10分鐘去想這些問題,時間到了便要停止。當發現自己在不停想某個問題時,代表這些問題單憑自己未必可以解答,如果想認真探討,也許可考慮先找找參考資料再繼續研究。 接納現狀 通往心靈平靜道路 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什麼時候才決定接受現狀,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沒有對和錯。有人會認為接納現狀是軟弱、放棄的表現,但背後卻是無比勇氣,是通往心靈平靜的道路。 這個過程並不簡單,當中帶着強烈情緒,可能是憤怒、悲傷、自責等。當情緒太強烈的時候,我們更難向前進。情緒使我們不能安靜下來、使痛苦思想不斷重複。當這些情緒持續太久或太強烈,身體便可能承受不了,繼而形成情緒病。 情緒病會令人「鑽牛角尖」 致失眠疲倦孤僻 情緒病會使我們更固執,所謂「鑽牛角尖」,身體亦可能出現各種不適,包括失眠和疲倦,個性變得孤僻和暴躁,繼而影響人際關係。在這個狀態下,我們會被困在過去,更難向前行。 很多病人在這個時候發覺身體出現問題而求醫。情緒病得到治療後,除了身體問題得到改善外,可能你會發現,過去使你悲傷或憤怒的事情,都已經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相關文章:【失眠原因】1/4青年受失眠困擾 睡眠、壓力與精神健康有關 如何解「睏」? 難關總會過去 照顧自己情緒 難關總有一天會過去。下一次當你在努力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妨提醒自己要照顧一下情緒。可能你會發現,問題雖然依舊存在,但並沒有那麼可怕呢!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明報專訊】部分抑鬱症患者,在旁人眼中,生活作息看似正常,工作表現也沒有異樣,但其實每天都活在陰霾中,整個人備受負面情緒籠罩,有人稱之為「高功能抑鬱症」。 而這名詞背後,反映了人的韌力與潛能,的確可以很強。可能受到DSM-5《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定義所影響,一般人對抑鬱症患者印象,都是學習、工作以至社交功能受損,甚至認定他們的抗壓與抗逆能力比較弱,導致出現負面情緒。不過,作為抑鬱症過來人,再加上自己跟進精神及情緒個案逾10年經驗,我見證到很多受抑鬱困擾的朋友皆非弱者,相反,他們都是具有高度責任感,傾向將不同重擔孭上身,事事力求完美…… 相關文章:【點解會笑】笑能抗抑鬱?笑會出縐紋?擳自己唔會笑?假笑苦笑可減壓?教你笑多啲 高功能抑鬱症患者工作生活無異樣 暗裏負面情緒籠罩 有資深社工教授說過,抑鬱症患者,出問題時往往會先責怪自己,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也常常擔心自己未能惠及他人;所以,他們都不是自私自利及不懂自省的人。 相比其他人,抑鬱症患者在履行工作或照顧家庭等責任時,要耗費額外精力與負面情緒抗衡,很多時在完成工作後,都已感到筋竭力疲。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當中,部分未有展現明顯病徵,在旁人眼中,他們的生活作息看似正常,工作表現也沒有異樣,但其實每天都活在陰霾中,整個人備受負面情緒籠罩。 過來人:最低潮從不請病假 放工後情緒決堤 記得約8、9年前,當時我仍是一名前線社工,曾經有一段很長時間,因為家庭與人際關係的問題,情緒變得非常差,常常悲從中來,每日以淚洗臉,胃口及睡眠都較以往差,放假時也不太願意外出見朋友,在最低潮的時候,更加會質疑生存的價值與意義。 那時候看精神科醫生,有按照指示服藥;同一段時間,自己每日如常面見個案,聽他們訴說過去的痛苦與創傷經歷,協助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記憶中,即使在最低潮時,也沒有請過一天病假。在同事與案主眼中,我仍然是那個積極、勤快與盡責的社工。只是每當下班後,夜闌人靜,負面情緒便有如江河決堤般全部湧出來,整個人就像虛脫了似的。 在多年的個案工作中,我也遇上不少類似情况。當中有一名中年男士,歷時數年也未能放低至親離世的傷痛,他覺得自己之前低估了至親病患的嚴重度,未有積極關顧。他每天停不了悔疚及自責, 把自己壓得透不過氣來;嚴重的時候,更不時會聽到一把聲音,矛頭都是指向他,批評他做人非常失敗,不配生存下去。 竭力與幻覺並存 工作中尋意義 然而,縱使活在痛苦的深淵中,他未有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他身為家中的經濟支柱,所謂「仔細老婆嫩」,一家上下包括兩老的生活,都靠他一人工作維持照顧。即使在情緒最差的時候,他仍然能夠維持工作,也會駕車接載兩老到公立醫院覆診;平日亦不時返回舊居,為雙親的生活打點。只是放假的時候,他會將自己關在房內,不願對外溝通,對着妻子及一對年幼子女,也是不理不睬。 像我與中年男子的案例,有人稱之為「高功能抑鬱症」,而這名詞背後,多少反應了人的韌力與潛能,的確可以很強,在別無選擇,例如要照顧家庭的時候,會竭力與抑鬱及幻覺並存。而正如前述,抑鬱症患者通常有很強的責任感,這個特質亦驅使他們在逆境中奮力掙扎。 就我自己的情况,事後回想,大概是從個案工作中找到意義與存在感,令自己可以如常上班,而這亦可能是一種自然發展出來,應對負面情緒的有效策略。事實上,往後的日子,「抑鬱」這老朋友仍不時到訪;至今天,自己由前線轉向教學工作,於我而言,工作背後那份意義,仍然是最有效的抗抑鬱藥。 當然,「高功能抑鬱症」由於表徵不明顯,身邊人未必容易察覺得到,當事人常常獨力苦苦掙扎,未必能得到適時的支援。而長時間以責任感壓迫自己,確實可能會有倒下一天。 希望大家多點留意、關心身邊的人。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 營養師教你「疫」境中吃出快樂 原來大腦需要這些有助紓緩情緒(上)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丁惟彬(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講師)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點解會笑】笑能抗抑鬱?笑會出縐紋?擳自己唔會笑?假笑苦笑可減壓?教你笑多啲

【明報專訊】笑,對身體有不少好處,但點解會笑呢?為什麼被人「擳」肚皮或腳板底,總會忍不住發笑,難道是肚皮有條笑神經?腳板底有一堆大笑細胞?為什麼自己「擳」自己就不會笑?笑得多又擔心抬頭紋、魚尾紋等大大小小的縐紋浮現;對貪靚之人來說,這個「副作用」可不是說笑!笑,可以提神醒腦,促進健康兼討人歡心,好處多多絕非講笑。除了快樂情緒牽動笑容,還有何方法令自己發笑?即看各路專家拆解!10月7日是一年一度「世界微笑日」,認清笑的真面目,為己為人,一齊笑多啲! 相關文章:【心臟病與三高】胸痛、呼吸困難?情緒引發心碎症 徵狀如心肌梗塞 嚴重可致猝死 點解會笑?醫學界未摸透 笑的產生機制,醫學界尚未完全掌握。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海東說,笑不似五感或動作,可以清楚找出由大腦哪一個部分控制,「例如郁動手部是由運動皮質(motor cortex)負責,嗅覺由嗅覺皮質負責;但笑就沒有明顯機制,即使用功能磁力共振掃描(functional MRI)去監測,也無法精確找出控制笑的部位」。現時醫學界對笑的了解,主要與腦部兩個區域有關,分別是與情緒有關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及運動皮質(詳見下文)。 邊緣系統 處理情緒信息 邊緣系統位於腦部核心位置,包含丘腦(thalamus)、杏仁核(amygdala)及海馬體(hippocampus)等部分,功能之一是支援及處理與情緒有關的信息。「有研究認為,由於所有跟感覺有關的信息都會經過邊緣系統中的丘腦,如吃到美食、聞到香味、看到美好東西,丘腦解讀為歡悅感覺,從而產生笑的反應。」黃海東說,有病人因中風或病變(如顱咽管瘤)導致丘腦附近受損,會變得木無表情,但又會突然大笑,這些失控反應令醫學界相信丘腦與控制笑有很大關係。 運動皮質 展露笑容 笑涉及肌肉活動,因此醫學界認為與負責掌控自主運動的運動皮質區域有關連,特別是皮質延髓徑(corticobulbar tract)。「有研究發現如前運動皮質(premotor cortex)或輔助運動皮質(supplementary motor cortex)有問題,例如中風、認知障礙症等,部分病人無法控制笑或不笑。特別是屬於運動障礙症的柏金遜病,典型病徵是病人木無表情,雖然手和腳懂得郁動,但無法真心表達笑或其他情緒,只能強行表現出笑容。」 黃海東指,現時醫學上大致掌握了邊緣系統、運動皮質兩個腦部區域對產生笑的分工,但兩者之間並非完全獨立運作,「例如有中風病人因運動皮質受損,一邊臉歪斜,叫他假笑,他只能在另一邊臉展示笑容。不過,當他真的因開心而笑,兩邊臉可以對稱地笑」。這有可能是邊緣系統繞過受損的運動皮質,讓臉部展示笑容,但兩者之間如何互動仍不清楚。 相關文章:【中風治療黃金3小時】「談笑用兵」及時辨識中風病徵 應對危機減患者後遺症 笑能止痛抗抑鬱 雖然笑的產生機制未明,但不少研究均指出笑為身體帶來很多好處。黃海東說,從生物學解釋,主要是因為笑令身體產生多種有益的微物質: ‧神經肽(neuropeptide) 由神經元所產生的胺基酸,其中一個作用是調節神經、肌肉及心臟活動,通過荷爾蒙向周邊細胞傳遞信號,數量愈多,腦部活動愈活躍 ‧安多酚(endorphin) 由腦部製造出的荷爾蒙,有止痛及減少負面情緒的作用,例如運動時分泌,有助運動員克服艱苦的訓練或傷痛 ‧多巴胺(dopamine) 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可為腦部帶來快感、喜悅,缺乏多巴胺會令人對事物提不起勁 ‧血清素(serotonin) 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當人感到快樂時,大腦中的血清素會明顯增加,研究證實抑鬱症患者大腦中血清素較健康的人少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笑還有其他好處: ‧增加吸引力 有研究發現笑容和人的吸引力有正向關係。笑得多讓人看起來愈吸引、愈放鬆,感覺親切 ‧減壓 笑有助降低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如皮質醇、腎上腺素等,令人輕鬆 ‧社交連結 笑具有傳染力,有助人與人之間建立社交連結。例如看到別人笑時,會激活腦部的神經網絡,即鏡像神經元,令自己亦跟着一起笑 拆解:忍笑防「皺」?不煙不發火更實際 笑,雖然對身體有不少好處,但笑得多容易有抬頭紋、魚尾紋;對貪靚之人來說,這個「副作用」可不是說笑!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解釋,笑的時候會牽動臉上多組肌肉,肌肉活動得多,眼角及鼻翼兩側下方較易形成魚尾紋、虎紋(又稱法令紋);就像演藝人經常做臉部表情,皺紋相對較多。而外國有不少研究均發現,引致皺紋出現的原因包括年長、紫外線、吸煙及笑。 想保持青春,難道要忍笑?陳厚毅說原理上可行,減少誇張面部表情可減慢皺紋出現;但我們不應刻意制止自己發笑,反而可減少䒐䒏、揦口揦面,或因眼鏡度數不合適而瞇眼摵眉。面部表情只是引致皺紋成因之一,做好防曬、不吸煙、維持均衡飲食、多食新鮮蔬果,對預防衰老幫助更大。 拆解:咬微笑矯正器 小心變方臉 微笑矯正器,幫你撐起兩邊嘴角,標榜可練出親切微笑,消除法令紋,很吸引吧! 陳厚毅也留意到這類微笑矯正器,直言效果未能證實。他估計咬在嘴裏,或可鍛煉咀嚼肌,令肌肉發達,就好似健身一樣,舉得多啞鈴,肌肉就會變硬,但皮膚未必因而變得緊致。相反,經常咬着微笑矯正器,致咀嚼肌發達或變成方臉,對傾向喜歡面尖的人來說,可能有反效果。 相關文章:【世界認知障礙症日】及早察覺輕度認知障礙 避免認知功能衰退 關心患者及照顧者(附7個 防老養生法則) 拆解:「擳」自己唔會笑 皆因小腦聰明 點解被「擳」(tickle,搔癢)會笑?麥永接解釋,皮膚被別人觸碰時,神經傳送信號至大腦體覺皮質區和前扣帶皮層。體覺皮質區分析身體觸感,前扣帶皮層處理情感,如產生愉悅感。 研究又發現,搔癢會激活下丘腦,即主理「戰鬥或逃跑反應」本能行為的位置,從而引發一系列反射動作,例如是縮起身體,以保護較脆弱或重要部位如頸部、腋窩(接近心臟)免受攻擊;亦有學說指被「擳」時笑可能是一種防禦機制,像是向「襲擊者」示意投降。但為何自己「擳」自己卻不會笑?BBC引述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病學與系統神經科學教授Sukhi Shergill的解釋,認為和小腦有關,小腦負責監控身體運動,能區分預期和意外的感覺之間有何不同。換言之,小腦已經知道你在做什麼,因為太聰明而不作出反應。 拆解:笑點低=自信高? 同一個笑話,有人笑破肚皮,有人會無反應,何解?「笑點低」是否代表他比較單純、沒有見識? 笑點低,形容人易因一些小事或無聊笑話而發笑。臨牀心理學家梁重皿表示,笑點高或低較難解釋清楚,可能與幽默感和共鳴有關,例如笑話的內容與自身經歷有關聯,較容易產生共鳴。亦有研究留意到,笑的原因能反映個性,若因無聊的笑話而笑,屬自信的表現,「因為他不會擔心其他人的想法,即使其他人對笑話感到無聊」。 教你笑多啲 對鏡練習、正向思考 笑,對於精神、健康、社交都有正面作用。如何增加發自內心的笑容?麥永接教從自身行為及認知着手。 行為上: ‧嘗試對鏡子或熟識的人練習笑容,多留意自己平日怎樣笑,例如會否露齒、嘴角是否上揚等,可讓自己習慣笑多一點 ‧製造令自己笑的環境,例如多想想自己喜歡的人、事、地方等,看喜劇、聽輕快音樂亦有助笑容產生 ‧多和喜歡笑的人相處,互動時可增加笑的機會 認知上: ‧學習從多角度看待及處理事情,不要只看事情負面之處 ‧改變對不同角色的刻板印象及對笑容的詮釋。例如有人認為做爸爸一定要嚴厲,才能管教好小孩;當經理需要嚴肅一點,下屬才聽教聽話,這些想法或令人習慣收起笑容。如能改變想法,例如:嚴厲管教小孩是否一定最好,有無經常面露笑容而又成功的主管等,有助增加笑容展現 ‧降低對自己過分苛刻、追求完美的要求,有助放鬆身心 ‧不逃避處理問題,嘗試面對內心負面情緒,避免情緒積壓 假笑苦笑傻笑 也可減壓 飽受疫情困擾兩年多,加上近日全球經濟大風大浪,香港人「擳」都唔識笑,或只剩下無奈的苦笑。但是,沒有心情開心笑,就更要提醒自己和身邊人笑多一點;即使是假笑、傻笑,都有化解危機,紓緩壓力之效! 強顏歡笑 激活快樂情緒 強顏歡笑,聽起來帶點悲涼,其實也可帶來快樂。臨牀心理學家梁重皿解釋,根據臉部回饋假說(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情緒與表情有着密切關係,兩者互相影響;如果一個人快樂, 就會展現笑容,反之亦然。有研究將參加者分為兩組︰一組將筆打橫用牙齒咬着,令臉部出現類似笑容的表情;另一組則用嘴唇叼着筆,露出愁眉苦臉。研究員給兩組人看一樣的漫畫,評估漫畫趣味。結果顯示做出笑容的人覺得漫畫比較有趣,證明笑容或會引起快樂情緒。 一笑流露真性情 文化宗教影響反應 放聲大笑是豪邁?掩嘴微笑是裝模作樣?過去有不少研究試圖解釋笑與性格的關係,梁重皿認為,笑容只能某程度上反映部分個性,除了性格因素,社會文化和宗教因素亦影響笑容,例如某些國家禁止女性隨便大笑,所以兩者關係只可作為參考。 ‧爽朗洪亮的笑︰可能是指導型的人,比較自信獨立 ‧笑不停︰可能是較為直率、善於交際的人 ‧細聲笑︰可能是平常相對上壓抑、害羞的人 ‧掩嘴笑︰可能是較為內向,不太願意表達自己想法的人 ‧邊說邊笑︰有些人在說話時會用笑聲來掩飾尷尬,相對是比較缺乏自信的表現 超出負荷腦錯亂 驚嚇痛苦離奇大笑 笑,不一定是因為開心快樂。日常生活中,苦笑、傻笑,甚至驚到笑,可以說是一種求生本能。 梁重皿說,笑可分為真正的笑和社交的笑。真笑是對生活上遇到開心、幸福、愉快事情的反應;社交的笑則是向外界發送信息,例如陪笑是禮貌式回應、表示友善。而從心理學角度,當恐懼或受驚嚇時,笑也是化解緊張的方式;感受到威脅時,通過展露笑容減低對方的攻擊意欲,某程度上有社交示好的功能。又或是感到不安、痛苦、尷尬等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緒,有時只能以笑來應對,或用假笑來保護面子。又有研究認為當人憤怒時,也會以笑來減壓,通過自嘲,以求心理上得到安慰。 黃海東亦指,人遇到驚嚇或痛苦事情會離奇地大笑,可能是超出當事人負荷,導致邊緣系統錯亂出現異常反應。 梁引述2021年賓夕法尼亞大學一項研究,將社交的笑分為附屬的笑、權力的笑和緩解的笑: ‧附屬的笑: 作為一種聯繫社會的工具和表達合作的信號 ‧權力的笑: 向人展示自己處於較高等的位置,例如覺得對方所做的事情滑稽而發笑,表示自己比較優越 ‧緩解的笑: 釋放不舒服感覺,例如尷尬笑容可能是因他人的行為產生不舒服感覺;又或與人有意見分歧時,透過笑容來緩解緊張情况 失控大笑 或患癡笑性腦癇 腦部病症患者,或會有情緒失控或木無表情兩種情况,黃海東指,「概括來說,通常涉及腦組織壞死的病症,如腦中風,腦的功能就會減退,因此病人較多時間難表達情緒,缺乏表情」。但若涉及腦部腫瘤或感染性病變,或會刺激腦部功能,病人情緒就有更大波動,例如下丘腦錯構瘤(hypothalamic hamartoma),會令人無法控制情緒突然大笑,名為「癡笑性腦癇」(gelastic seizure),其他人不明所以,會容易對病人產生歧視或欺凌,例如電影《JOKER小丑》中的小丑可能就是這一類。 微笑抑鬱症 對人歡笑背人愁 麥永接則指出,有人習慣以笑容掩飾難過、尷尬等負面情緒,即近年多提及的微笑抑鬱症。「他們表面看似樂觀,經常面帶笑容;但當夜闌人靜或獨處時,內心呈抑鬱狀態」,故就算經常笑,亦不代表健康。他提醒日常需多留意自己是否於人前才展露笑容,獨處時便感到空虛壓抑;如上述情况經常出現,或需尋求專業協助。 「黃色笑臉」之父 創微笑日齊齊笑 每年10月第一個星期五是世界微笑日(World Smile Day),是由黃色哈哈笑臉設計者 Harvey Ball創辦。Harvey因擔心自己設計的黃色笑臉被過度商品化,失卻背後代表善意與歡樂的象徵意義,希望每年至少有1天讓世人記得微笑及行善,於是在1999年首次將10月第一個星期五定為世界微笑日。 不過,世界微笑日鬧了雙胞胎。有些內地傳媒報道,自1948年開始,一個名為「世界精神衛生組織」的機構,將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定為世界微笑日,慶祝至今。惟翻查卻找不到這個神秘組織,真相耐人尋味。 然而,微笑多一天,絕對不是壞事 世界微笑日網址:www.worldsmileday.com 專家助陣(排名不分先後) 黃海東(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麥永接(精神科專科醫生) 陳厚毅(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梁重皿(臨牀心理學家) Vivek Mahbubani(棟篤笑藝人) 文:周群雄、陳真紀、植蔚卿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精神健康】調查:18至25歲青年新冠疫情下35%感孤獨 研究:逾八成受訪者疫下現抑鬱徵狀 預防「孤獨病」3個貼士

【明報專訊】不少研究指出,疫情下限制聚會等防疫措施,以至經濟前景不明、家庭暴力風險增加等因素已對民眾的精神健康形成負面影響。其中歐盟委員會今年7月公布去年4月至7月進行的調查顯示,歐盟成員國18至25歲的青年有35%表示在疫下感到孤獨,較2016年高4倍。另外,美國邁阿密大學去年10月發表報告亦顯示,約1000名完成網上問卷的18至35歲人士中,多達八成在疫下出現顯著抑鬱徵狀,61%出現中等至嚴重焦慮,30%有酗酒問題。歐盟委員會調查:18至25歲青年35%疫下感孤獨 研究:逾八成受訪者疫下現抑鬱-歐盟委員會今年7月公布去年4月至7月進行的調查顯示,歐盟成員國18至25歲的青年有35%表示在疫下感到孤獨,較2016年高4倍。 Read more

【失眠原因】怕失眠 致失眠 情緒問題可致失眠變抑鬱 風險高數倍(醫賢心事)

【明報專訊】很多來精神科診所求診的病人,都是因為失眠問題。大家總會試過偶爾失眠,失眠後,身體累積「睡眠負債」,若之後一天能夠睡得比較充足,便能稍為彌補。但如果因為不同原因,例如情緒問題引致長期睡眠欠佳,身體便會慢慢出現問題。失眠頭一天,情緒可能出現輕微亢奮感覺,這屬正常。但若失眠持續,疲倦感覺便會出現,集中力和協調能力下降,增加犯錯和意外風險。繼續持續失眠,便會影響記憶力和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反應變慢、免疫能力亦會下降。 Read more

【情緒健康】《香港醫學雜誌》刊兩宗罕見學童塞異物入體內個案 醫生:案例半年近20宗 精神科醫生:若疫下長困家中易現焦慮、抑鬱

【明報專訊】最新一期《香港醫學雜誌》刊出疫下兩宗罕見的青少年塞異物入體內事件,同樣發生在停課期間,當中有自閉徵狀的12歲男童,將逾70厘米長電線塞入尿道,結果需割開部分陰莖從尿道取走電線;另有15歲少年將長10厘米的洗頭水樽塞入肛門。撰寫報告的醫生稱,新冠肺炎疫情下,體內異物案例增加近一倍,半年內已有近20宗,建議政府、家長及學校要注意學童情緒健康。有精神科專科醫生說,學生在疫下被困家中影響情緒,易現焦慮及抑鬱等,可能做出高風險行為或自殘。 Read mor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