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安神功 放鬆助眠【養生帖】

不斷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讓政府一直不敢放寬限聚令。許多大家庭的生日聚餐或朋友的聯誼會都難以實行,導致許多人不開心。當然,不開心的表現有多方面,例如悶悶不樂、心煩意亂、思想難以集中、工作效率下降、記憶力減退、學習效率降低、不知為何總是想哭,以及睡眠欠佳,如難以入睡或易醒、噩夢不斷等。之前我曾介紹過紓緩不開心的練功方法,誠心地堅持練習,可解決心中不快。 Read more

【精神健康】 壓力爆煲?男性勿自我標籤「強者」角色 遇情緒困擾速求助

情緒問題無分性別,面對生活上各樣挑戰,男女同樣有機會會遇到。然而在固有的思想中,男性在社會中需要比女性剛強,扮演「強者」的角色,有男士或因此而束縛着自己,面對壓力問題不主動表露出來,拒絕承認問題,更以各種對身體有害的壞習慣來「紓壓」;最終當壓力爆煲,嚴重時或會走上不歸路。因此,男士遇有情緒困擾,應主動向信任的人傾訴,如問題嚴重更不應諱疾忌醫,絕非懦弱行為。家人及朋友亦多關心身邊的男士,協助他們走出情緒困局。 Read more

e代精神:應對疫戰 先要戰勝恐慌

新型肺炎疫情日益嚴重,媒體報道的,都離不開一些負面消息。在這樣的氛圍下,普羅市民在心理上承受極沉重的壓力。一方面需要為糧食口罩等物資短缺而擔心,另一方面又憂慮經濟下滑導致就業不保。常人尚且寢食難安,對於一些弱勢群組、情緒上較為脆弱的人士,又或是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他們可能因為對疫情感到無力而更受困擾,可能擔心自己會因而喪命,以致出現茶飯不思、徹夜失眠、精神長期處於繃緊狀態、思想不能集中、腦海裏經常盤旋着揮之不去的負面想法等情况。當他們出現這現象,其實已經踏入了恐慌性情緒。 Read more

施暴者不分性別 眼神、觸碰同屬性暴力

【明報專訊】對於性暴力的受害人來說,憶起事發經過甚至公開經歷,可能是「二次傷害」。早前,有參與反修例活動被捕的中大女生,稱遭受警察性暴力。事件引起大眾關注,輿論不斷。到底怎樣才構成性暴力?受害人如何走出陰霾?專家又表示,除了受害人之外,施暴者亦需要接受治療。 Read more

知多啲:大合唱≠音樂治療 有情緒困擾快求診

【明報專訊】近期有網民發起在不同場合大合唱,到底對紓緩情緒有沒有幫助呢?澳洲註冊音樂治療師及註冊社工周雪甄認為,大合唱沒有治療目標,談不上有治療效果,但有紓緩情緒作用。平時看到新聞不開心,可能獨自在家哭泣,但當在外面與其他人大合唱時,亦即所謂的「集氣」,可以紓緩某些情緒。 Read more

【有片】大合唱we connect 音樂治療建溝通平台

【明報專訊】反修例運動至今已超過100天,港人負面情緒積累。近來不少市民在香港各區大合唱,齊齊集氣,可否為悲傷憤怒不安找到出路?音樂治療的應用範疇廣泛,包括情緒受困擾的人、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等。一起合唱感覺治癒,是否等於音樂治療? Read more

你抑鬱嗎?網上自我測試

【明報專訊】抑鬱症是常見的情緒困擾。根據醫管局統計,本港有超過30萬人患上抑鬱症。患者會感到情緒低落,會持續幾星期甚至幾個月變得思想負面,失去興趣或動力,因而影響生活功能。 抑鬱徵狀——經常失眠、感到疲倦、對活動失去興趣、有很多負面思想,甚至有自殺念頭,可能患有抑鬱症。(明報製圖) 心理學界和醫學界普遍認為抑鬱症是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互相影響而引起,包括腦部傳遞物失調、家族遺傳(生理)、思想謬誤(心理)和生活壓力(環境)等。 經歷抑鬱症的人會出現不同的身體反應,行為受到影響,思想變得負面,久而久之,這3個範疇會互相影響,因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令情緒困擾一直持續。 身體反應:感疲倦、失眠或嗜睡、體重驟變、專注力下降、心情煩躁、食慾增加或減少 行為:處事模式和以前不同,例如:對活動失去興趣、行動或說話比平時遲緩、表現退縮 思想:大多為負面想法,如感到內疚、覺得自己無用、覺得情况會變差、對將來沒有希望、有自殺念頭 抑鬱及焦慮情緒自我測試:bit.ly/2Zos43p 及早介入 擊退情緒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和新生精神康復會合作,推行「賽馬會心導遊計劃」,建立階梯式網上自助心理支援平台,當中的「情緒GPS」以自學方法提供低密度的簡短心理介入(Low-intensit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這種方法有別於傳統,強調自主學習。新生會心理健康主任向受情緒困擾人士,包括抑鬱或焦慮,提供心理評估及早期介入服務。令有需要人士更快得到具臨牀實證的治療。 相關文章︰ 丈夫猝逝兒子患病 結伴同路人 重拾生活動力 Read more

丈夫猝逝兒子患病 結伴同路人 重拾生活動力

【明報專訊】人生漫長路上,找到另一半分享快樂固然幸福,若然失去另一半,接下來的人生又應該如何面對?人生際遇無法預測,要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當中的困苦難為外人道,適時向外尋找幫助,尋找動力走出悲傷,為人生下半場打開一扇窗。 不吃不睡不說話 怕與陌生人接觸 2014年的一個早上,阿敏忽然迎來人生的巨變。剛完成輪班工作的她拖着疲倦身軀回家,一如往常般喚醒仍然熟睡的丈夫,二人一起享用早餐。不料,她發現丈夫全身發硬,怎樣呼喚也沒有反應,赫然發現對方已然離世。 走出傷痛——丈夫猝逝,失去至親帶來巨大創傷,要在逆境自強,當中困苦不足為外人道。與同路人交流,互相勉勵,有助走出傷痛。(XiXinXing@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 失去至親的切膚之痛,為阿敏帶來巨大創傷,情緒久久不能平息:「當時,我一個星期也沒有吃飯,幾個星期也沒有說話,有好長一段時間也無法抽離出來。」家人擔心她的狀况,帶她出外求診,當時醫生說阿敏受了過度刺激,患上了抑鬱症。 及至2016年,徘徊在人生谷底的阿敏再次面臨考驗。她育有一子一女,其中就讀初中的長子患上精神病,而且病情嚴重。阿敏記得,兒子曾向她訴說,指街上有很多人跟他說話、注視着他。有一次,兒子要參加學校活動,但事後卻說找不到地點,身上的物品也不翼而飛,整個人陷入混亂。阿敏苦無良方,遂帶兒子求醫,結果證實患上思覺失調及鬱躁症,需要住院接受治療。阿敏憂心兒子的病况,害怕他出意外或被欺凌,遂對子女嚴加管教,結果常與子女發生衝突,繼而令自己壓力更大,夜不能寐,甚至不敢外出及接觸陌生人。 互相勉勵 宣泄壓抑情緒 去年,她在社工轉介下,加入了由新生精神康復會與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合辦的家牽希望計劃多元家庭小組,情况慢慢改善。多元家庭小組的服務對象為受精神病或情緒困擾的人士、父母、配偶及其家庭成員;阿敏在小組內認識了不同背景的家庭,透過定期活動與傾談,大家互相交流處理家庭衝突的方法、與子女或配偶相處之道等,成員亦會互相勉勵彼此走出傷痛,壓抑的情緒終於得到宣泄。 改善親子關係——學習欣賞孩子的優點,有助改善親子關係。(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 眾多活動中,教阿敏最深刻的是其中一次即場表演,各個家庭都要派成員參與,結果她的兒子表現備受讚賞:「我長年與兒子一同生活,未必看到他的優點,反而旁人看得更真。」這次經歷令她反思,更懂得欣賞兒子的長處。 參與不同小組活動,阿敏重拾與人交流的動力與自信,情緒得到平靜,能夠冷靜與子女相處。以往她極少外出,害怕與陌生人說話的問題也大有改善,現在回憶起丈夫猝逝的往事,她也比較能夠面對。 阿敏現時仍要定期覆診及服藥,但身心已煥然一新,臉上重現昔日的光彩:「我曾經害怕兒子遇上突發事情,即使他讀中學了,我仍堅持要送他上學。然而,現在的我開始學懂放鬆一點,早前兒子參加了海外交流團離港數天,我見他能夠照顧自己,也就放心多了,未來我會讓子女自己體驗和學習。」 文:譚子麟(新生精神康復會賽馬會家牽希望計劃主任、註冊社工)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知多啲:你抑鬱嗎?網上自我測試 Read more

節日情緒低落 自救有法

2018年來到尾聲,很多人仍等待除夕、新年等節日來臨。在歡樂氣氛下,卻有些人總是悶悶不樂、情緒低落,究竟原因何在?有自救方法嗎? (網上圖片)節日當前,若感到情緒低落,betway体彩 臨牀醫療心理學中心主任李永浩博士建議,除了解決累積的問題外,還可以主動做一些令自己快樂的事情,如買一件小禮物,也可以多關顧身邊人等。 betway体彩 臨牀醫療心理學中心主任李永浩博士指,每個人都有「情緒記憶」,如果曾經在佳節前後,發生過一些不愉快事情,這些經歷就會與節日掛鈎。每當見到與節日有關的事物,例如裝飾、音樂,都有機會勾起相關回憶。 佳節氣氛刺激 勾起情緒記憶或困擾 另一原因是佳節時人人都興高采烈,容易激發起個人情緒困擾。這些情緒困擾可以是過去一年累積下來但未解決的問題,因為一直未處理,到了佳節被歡樂的環境氣氛刺激,情緒困擾又浮現出來,甚至愈纏愈緊。 李博士解釋,情緒主導我們如何看世界,亦主宰我們從腦海中勾出什麼記憶。人不開心時,思想傾向負面。這時候應該讓自己靜下來好好整理思緒,盡量採取客觀的角度,不要太相信自己的主觀所想。 主動做令自己快樂事 多關顧身邊人 冷靜下來後,可嘗試解決令自己不快的事情,事情解決了,情緒自然好;另外,亦可主動尋找令自己快樂的事情,例如買一件小禮物。不必跟隨別人的做法,認為合適自己的便去做;除了着眼於自身,亦應多關顧身邊的人。當別人因你的關顧而快樂,你自然也快樂;最後,可審視自己擁有的事情,如果發現有些事情是無可取代,那就是你的珍寶,要好好珍惜。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