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代精神:齊打逆境波 阻止「精神海嘯」來襲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21世紀人類三大文明病(diseases of affluence)是抑鬱症、癌症及愛滋病。所謂「文明病」是指當一個國家隨經濟發展而變得富裕,醫療衛生逐漸改善,人民變得更長壽時,這類病卻偏偏愈趨盛行。 隨科學進步,醫學界已初步掌握對癌症及愛滋病之病情控制,反觀社會不斷發展,市民生活壓力卻有增無減,情緒問題日益嚴重。根據2017年一項統計,全球約有3.2億名抑鬱症患者,而每年因而自殺之人數超過100萬。世界衛生組織曾在2004年將抑鬱症列為全球疾病負擔之第三大元兇,並預測在2030年躍居首位。 Read more

家家好心情:精神病復元者 「疫」境提防復發

【明報專訊】疫情之下,人心惶惶,對精神病復元人士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跟其他市民一樣,他們同樣為缺乏防疫資源而徬徨和苦惱;受到精神病影響,部分復元人士的衛生意識及自我照顧能力較弱,加上家庭經濟環境拮据,未能購買充足清潔消毒用品及防疫裝備,情况令人擔心。而根據觀察,疫情亦加劇了部分復元人士的病情。 Read more

知多啲:病人自覺無病 勿爭辯 快求助

【明報專訊】部分精神病患病識感弱,自覺無病,拒絕求醫。作為患者親友,如何處理? 歐陽國樑表示,思覺失調、精神分裂等精神病患因腦內分泌不正常,產生幻覺及幻聽,分不清真假,欠缺病識感,「對病人來說,那些幻覺是絕對真實的東西」。他指出,除了出現幻覺及幻聽的病人,部分嚴重抑鬱症患者情緒十分低落,出現自殺念頭,他們的腦海被「了結生命便是最好的選擇」的想法長期佔據,致病識感較弱。 身邊人有病不求醫,或否認自己有病,家人或會與其爭辯,甚至強迫病人入院。歐陽國樑表示,以上做法未必合宜,家人應避免爭論,亦毋須認同病人想法,以免令病人深陷負面思緒。他建議,如病人曾在醫院求診,家屬可聯絡醫院求助,與醫護人員商討治療方案;如病人未曾求診,家屬可撥打坊間協助精神病患及家屬的熱線。 如果病人願意求診,歐陽國樑提醒,家屬需確保醫護人員獲得充足資訊;因為病人病識感弱,未必完全交代到自己情况,甚至隱瞞病情。建議家屬預先寫信予門診,或私下約見醫生,清晰交代病人的病况。 ■精神健康支援熱線 懷疑家人精神健康出問題,不知如何支援?不妨找人傾傾。 醫院管理局24小時精神科熱線:2466 7350 利民會即時通:3512 2626 思覺失調服務計劃(EASY):2928 3283 扶康會精神健康諮詢專線:8100 5555 浸信會愛羣精神健康諮詢熱線:2535 4135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丈夫猝逝兒子患病 結伴同路人 重拾生活動力

【明報專訊】人生漫長路上,找到另一半分享快樂固然幸福,若然失去另一半,接下來的人生又應該如何面對?人生際遇無法預測,要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當中的困苦難為外人道,適時向外尋找幫助,尋找動力走出悲傷,為人生下半場打開一扇窗。 不吃不睡不說話 怕與陌生人接觸 2014年的一個早上,阿敏忽然迎來人生的巨變。剛完成輪班工作的她拖着疲倦身軀回家,一如往常般喚醒仍然熟睡的丈夫,二人一起享用早餐。不料,她發現丈夫全身發硬,怎樣呼喚也沒有反應,赫然發現對方已然離世。 走出傷痛——丈夫猝逝,失去至親帶來巨大創傷,要在逆境自強,當中困苦不足為外人道。與同路人交流,互相勉勵,有助走出傷痛。(XiXinXing@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 失去至親的切膚之痛,為阿敏帶來巨大創傷,情緒久久不能平息:「當時,我一個星期也沒有吃飯,幾個星期也沒有說話,有好長一段時間也無法抽離出來。」家人擔心她的狀况,帶她出外求診,當時醫生說阿敏受了過度刺激,患上了抑鬱症。 及至2016年,徘徊在人生谷底的阿敏再次面臨考驗。她育有一子一女,其中就讀初中的長子患上精神病,而且病情嚴重。阿敏記得,兒子曾向她訴說,指街上有很多人跟他說話、注視着他。有一次,兒子要參加學校活動,但事後卻說找不到地點,身上的物品也不翼而飛,整個人陷入混亂。阿敏苦無良方,遂帶兒子求醫,結果證實患上思覺失調及鬱躁症,需要住院接受治療。阿敏憂心兒子的病况,害怕他出意外或被欺凌,遂對子女嚴加管教,結果常與子女發生衝突,繼而令自己壓力更大,夜不能寐,甚至不敢外出及接觸陌生人。 互相勉勵 宣泄壓抑情緒 去年,她在社工轉介下,加入了由新生精神康復會與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合辦的家牽希望計劃多元家庭小組,情况慢慢改善。多元家庭小組的服務對象為受精神病或情緒困擾的人士、父母、配偶及其家庭成員;阿敏在小組內認識了不同背景的家庭,透過定期活動與傾談,大家互相交流處理家庭衝突的方法、與子女或配偶相處之道等,成員亦會互相勉勵彼此走出傷痛,壓抑的情緒終於得到宣泄。 改善親子關係——學習欣賞孩子的優點,有助改善親子關係。(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 眾多活動中,教阿敏最深刻的是其中一次即場表演,各個家庭都要派成員參與,結果她的兒子表現備受讚賞:「我長年與兒子一同生活,未必看到他的優點,反而旁人看得更真。」這次經歷令她反思,更懂得欣賞兒子的長處。 參與不同小組活動,阿敏重拾與人交流的動力與自信,情緒得到平靜,能夠冷靜與子女相處。以往她極少外出,害怕與陌生人說話的問題也大有改善,現在回憶起丈夫猝逝的往事,她也比較能夠面對。 阿敏現時仍要定期覆診及服藥,但身心已煥然一新,臉上重現昔日的光彩:「我曾經害怕兒子遇上突發事情,即使他讀中學了,我仍堅持要送他上學。然而,現在的我開始學懂放鬆一點,早前兒子參加了海外交流團離港數天,我見他能夠照顧自己,也就放心多了,未來我會讓子女自己體驗和學習。」 文:譚子麟(新生精神康復會賽馬會家牽希望計劃主任、註冊社工)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知多啲:你抑鬱嗎?網上自我測試 Read more

【心理健康】獨力湊仔拒援手 單親媽鬱爆

【明報專訊】親子關係可以帶來快樂,然而單親家長卻可能面對巨大壓力。獨力養育小朋友,當中的痛苦及心力難以言喻,再堅強的家長也可能有撐不下去的時候。與其長期壓抑情緒,倘能踏出一步向身邊人求助,讓情緒得到宣泄,尋求同路人的提點與支持,有助修補親子關係,也可讓生命展開新一頁。 「15歲那年媽媽走了,就由我照顧弟弟和妹妹,遇上任何事我也堅強面對。沒有人幫我,也從來沒有想過向人求助。」這是阿儀淚流滿面的自我剖白。因與丈夫離異,她帶着兩名年幼子女寄住親友家中,其間未有申請綜援,獨力維持生計及育兒壓力令她每夜未能安睡,情緒經常瀕臨崩潰邊緣。「覺得小朋友不聽話便經常打罵他們,可是每次打完又會很後悔,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下去了。」 壓力爆煲——單親媽媽忙於工作,又要獨力照顧孩子起居, 缺乏支援,容易壓力爆煲。(monzenmachi@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文中所提個案無關) 一見女兒哭 不問因由打兒子 親友見阿儀情緒不穩定,遂建議她求診,醫生證實她患上抑鬱症。由於阿儀每日忙着工作及照顧子女的起居飲食,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情緒。直至去年,經社工轉介參加新生精神康復會的活動,活動主要對象為受抑鬱情緒困擾的家庭或患有抑鬱症的家長,希望各個家庭透過交流及分享,改善家庭關係。 阿儀起初不欲與人接觸,拒絕參加小組。她說從前因為情緒不穩,對子女總是缺乏耐性,常在未有了解因由下便打罵他們:「以前每當見到女兒喊,便以為是兒子欺負她,會不問因由先打兒子。」她記得兒子曾經抱怨母親不疼愛他,遂令她開始反思,自己只懂得照顧子女溫飽,卻忽略了他們的感受及身心需要。 參加小組分享 同路人互支持 參加小組後,阿儀得着甚多。她直言,最喜歡小組活動內的分組環節,小朋友自成一角玩耍,家長則可以共聚分享自己的困擾,互相給予意見。「難得有人關心自己,我發現自己再也不是一個人,感覺好了很多。」阿儀得到其他家長的提點,才明白遇上小朋友鬧情緒時,應先平靜自己情緒,並學習公平處理子女的相處問題。「我們每個人都很想努力去做好,新生會就像點明一個方向,讓我知道該怎樣去做。」 得到同路人聆聽心事,阿儀積極改善脾氣,學習育兒方法,希望改善與子女的關係。與此同時,她亦會傾聽其他家庭的問題並給予意見。看見對方的問題得到解決,一家人重修舊好,展現歡顏,亦令她感到很滿足。儘管計劃已經完結,她與其他小組成員仍然保持聯絡,總是期待下一次的重聚。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精神病康復者 結伴走出低谷 知多啲﹕理解心理因素 遏制潛意識影響 【都市壓力】拒絕情緒擺布 遠離「心理感冒」 【兒童健康】焦慮兒睡不好 「爸媽死了怎辦?」 驚搭巴士 嚇到手震肚痛 文:譚子麟(新生精神康復會賽馬會家牽希望計劃主任、註冊社工)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心理健康】精神病康復者 結伴走出低谷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復元道路上,家人和照顧者的參與及鼓勵不可或缺。新生精神康復會獲公益金撥款資助,設立「家屬支援服務」,通過多元化活動及培訓,協助精神病康復者的家屬建立支援網絡。復元家庭可利用中心作為交流平台,分享照顧過程中的喜怒哀樂,互相勉勵扶持,讓每個家庭都能發揮力量和優勢,在復元路上互相關愛,共同成長。服務包括: 教育:精神健康教育課程及講座 通過一系列課程、講座和工作坊,提升家屬對精神健康及復元的知識,促進康復者與家庭成員間雙向溝通和了解 網絡:身心發展活動及家屬聚會 舉辦不同興趣小組、聯誼活動,讓家屬在輕鬆環境下舒展身心,建立家庭間的朋輩支援網絡,發揮互助精神 參與:義工服務及領袖訓練 透過多元化義工及領袖培訓活動,提升家屬參與能力,推動家屬發揮所長,參與活動籌劃、舉辦義工服務及協助精神健康公眾教育的工作 查詢:3552 5250 網址:familysupport.nlpra.org.hk 相關文章: 知多啲﹕理解心理因素 遏制潛意識影響 【都市壓力】拒絕情緒擺布 遠離「心理感冒」 【兒童健康】焦慮兒睡不好 「爸媽死了怎辦?」 驚搭巴士 嚇到手震肚痛 指導式自助治療 助解抑鬱焦慮 資料提供:新生精神康復會 Read more

心病來襲 迷失虛擬世界

【明報專訊】對很多青少年而言,當無法在現實世界中找到支撐點,虛擬遊戲世界無疑很吸引。光怪陸離的虛擬空間裏,可以憑着一己的戰鬥力寫下成績,透過不斷升級引來網友的艷羨,從而獲得自我滿足。 然而,沉迷打機容易令人錯失美好的風景,要享豐盛人生,還是需要返回現實,從工作和親友關係中領略人生趣味。 現年30歲的偉進,日間有固定工作,下班後與家人晚餐,每周兩天到學校進修英文。他最大心願是學好英語,流利地與外國人溝通。有誰想到,這樣一個上進青年,年少的路曾經滿途荊棘。 ▲mikkelwilliam@iStockphoto/明報製圖 耳邊「聲音」在罵我 中學年代的偉進無心向學,成績不佳;加上與同學關係疏離,令他失去生活趣味,漸漸沉迷遊戲世界。「那時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目標及支持,覺得沒有生存意義,根本不是自己想過的生活。但在遊戲世界內,我可以升到好高級別;其他人會羨慕我,我就會感到快樂。」偉進廢寢忘食,每天至少花8小時打機,即使父母嚴詞責備,恫嚇要趕他離家,亦無阻他投身虛擬世界尋找心靈寄託。 與此同時,偉進持續出現幻聽,後來到醫院求診,被轉介至精神科,確診患上思覺失調。「我經常聽到有把聲音在罵我,不斷地在我耳邊說話。有一次我在北區醫院覆診時,情緒失控不斷責罵醫生,後來被保安員制服,再安排入院。後來又有一次,我在家中三日三夜也睡不着,到了晚上不斷大叫,爸媽翌日只好送我入院。」多年來,偉進因病發而頻頻進出醫院,日子過得迷糊,令他對人生更感無奈。 工場提供思考空間 及至2013年,偉進被轉介至新生精神康復會(新生會)旗下的庇護工場,在車縫組內任職;工場規律的作息生活,讓他開始反思人生。「工場是一個讓自己思考的地方,我會反省過去,並思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偉進發覺自己過去沉迷打機,對世界感到厭倦,或許正是病發所致。他亦漸漸明白,昔日情緒容易波動,腦海中經常對別人有敵意,想征服他人以突顯自己地位較高,必須時刻抑制自己不可以動手或出口,結果變得非常焦慮,內心充滿掙扎及矛盾。 ▲沉迷遊戲——有些人在遊戲世界內,獲得現實世界中得不到的滿足感,容易沉迷其中。(設計圖片,圖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無關)(imtmphoto@iStockphoto) 日子久了,偉進在工場適應下來,與其他服務使用者及職員相處甚好,慢慢重建社交生活,更負責帶領小組活動,例如帶領新服務使用者參加導向小組、舉辦羽毛球活動等。近年,偉進的病情逐漸受控,在醫生同意下逐步減藥,嗜睡的問題明顯減輕,心跳較以前平穩,人亦精神多了。 過去的經歷,讓偉進深諳身邊人的扶助,可讓病者及早認知病情,尋找合適的治療方法。因此,他亦積極以過來人身分出席分享會,希望以自身經驗啟發更多人,亦讓家長學會如何與患病子女相處。「有時我會想,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自己患病,可能我就不會花了幾年時間封閉自己,沉迷打機。如果我的親身經驗,在其他人身上行得通,就可以令他們減少痛苦。我不想其他人和我一樣,再浪費十年時間。有時他(病者)可能只需要小小的提點,已經足夠改變他的心態。」 偉進早前與數個康復者一同出席新生會與香港城市大學合辦的分享會,一行人除了參觀大學校園、體會上莊文化及觀察民主牆外,亦在交流會上主動訴說自己的故事。席間眾人交流甚多,有效消除社會對精神病康復者的歧視。現在的偉進對未來有了盼望,努力追回失去的時間,專心學好英文,甚至希望取得英文學士學位,擁有一技之長。他亦計劃參與更多分享會,期望能成為朋輩支援員,以過來人身分幫助其他病者,走進人群建立共融社會。 患有精神病的經歷,是偉進人生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這份經歷曾經令他跌倒,在後來卻讓他能夠加以發揮,以回饋社會。只要懷抱希望,才能走向全新的明天。 ▲打機成癮——去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打機成癮」列入《國際疾病分類》,視為精神疾病。(設計圖片)(AH86@iStockphoto) 文:區倡豪(新生精神康復會註冊社工) 編輯:陳淑安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知多啲:家屬支援 同路人互助

【明報專訊】復元道路上,除了康復者以外,家人和照顧者的參與及鼓勵是不可或缺。新生精神康復會獲公益金撥款資助,設立「家屬支援服務」,為家屬建立支援網絡,讓復元家庭能以正面樂觀的態度,迎接種種挑戰。 (novintito@iStockphoto) 服務包括舉辦精神健康教育課程、講座和工作坊,提升家屬對精神健康及復元的知識,促進家屬與康復者的溝通和了解,亦會不時舉辦身心發展活動及家屬聚會,讓家屬舒展身心,以及建立家庭間的朋輩支援網絡,發揮互助精神,達至整全健康的目標。 此外,計劃亦會透過義工及領袖訓練,推動家屬表達心聲和意見,並走進社區,參與社會服務及精神健康公眾教育,讓家屬各展所長,同時有助消除公眾對精神病康復者的歧視。 服務對象:康復者的家屬、親友及照顧者 查詢:3552 5250 網址:familysupport.nlpra.org.hk Read more

個案:康復者復職無望 轉任輔導員重獲意義

【明報專訊】「我是復元人士,命中注定要在不斷的起伏中成長……」今年40歲的阿美如是說。阿美大學畢業後任職傳媒,長年累月要趕死線,加上工作時間過長導致婚姻亮起紅燈,令自小已有強迫症的她在30歲時出現思覺失調徵狀。 去超市都感到害怕 「當時我整天疑神疑鬼,經常覺得有人跟蹤自己。有時街上行人多看我一眼,我便覺得對方要傷害自己。有好長一段時間,我連去超級市場也感到害怕。」 以前喜歡看書看電影,發病後這些嗜好都放棄了。「丈夫知我喜歡謝天華,於是陪我到戲院看《Laughing Gor之變節》。片中有不少暴力場面,當時我覺得戲中人都在拿槍恐嚇我。我把想法告訴丈夫,當時他被嚇呆了。」 事過境遷,一切彷彿變成笑話,阿美當下的痛苦卻遠非筆墨所能形容。「有時一個人呆坐家中胡言亂語,腦袋彷彿被尖銳冰冷的恐懼貫穿。我仰望廳中的吊燈,祈禱能再一次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阿美求助精神科醫生,服藥後情况雖然好轉了,但因為副作用(如疲倦和思想遲緩)而未能順利重返職場。「一些舊同事跟我開玩笑,說老闆不敢再聘用你了,因為如果他罵你便會被平機會投訴。」 無心之言,盡見標籤和歧視。賦閒在家的阿美後來在社工邀請下,受訓成為朋輩輔導員。「在這個崗位上,我的自身經歷不再是負擔,而是優勢。因為比起醫生和社工,我更能設身處地體諒同路人,令他們感到被了解和信任。此外,在和社工協作的過程中,我能跳出自己的角度,以更宏觀的視野面對精神健康的課題。」 「殘疾資歷」成助人本錢 阿美現正修讀助人專業學位課程,雖然不少人「潑冷水」,她亦偶爾對前途感到迷茫,但堅信自己的「殘疾資歷」是寶貴資產。「有能力和機會助人自助,有什麼比這更幸福和更幸運的事呢?」 即使如個案中阿美一樣,有好的球員和崗位配置,仍需整體戰術配合方能發揮奇效。根據系統理論,萬物互相效力,不同層面的小改變可透過滾雪球效應(snowballing effect)引發博大深遠的影響。除個人和機構外,其他可被影響而引發改變的系統包括: 家庭:家人須獲得持續和更有系統的支援,以應付日常生活的壓力;尤其是一向被社會服務政策所忽略的中產家庭,他們上有高堂下有子女,資源即使比下有餘亦難言充裕。如何透過不同模式(如鼓勵他們參與自助互助小組、成為家人的朋輩支援員)支持漸趨多元化的家庭,是極需思考的課題。 社區:透過倡議和公眾教育,建立多元和包容的社群;當中包括將朋輩輔導的訓練和工作進一步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以持續和有系統地支持復元人士將特色轉化成優勢。 社會:參考國民幸福總值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Index),助社會在經濟發展和精神健康之間取得平衡。作為評價生活質量的指數,它比國民生產總值更人本和全面。 很多人以為高舉復元旗幟,就是反精神科或拒絕藥物治療,這是很大的誤解。復元強調「共建」(和助人專業者)、「共情」(和復元人士和照顧者) 、「共舞」(和個人身心及社交特色),其實和強調社區及鄰里關係的華人傳統一脈相承,很值得大家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