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水不平衡頭暈反覆發作3原因:勞神、憂思、失眠 中醫教健脾益氣 按穴位紓緩耳眩暈

【明報專訊】「耳水不平衡」常見症狀,包括突發頭暈如天旋地轉、惡心嘔吐、耳鳴耳脹。病情隨頭部活動加劇,停止活動則症狀逐漸消退,每次發作時間由數十分鐘至數小時不等。中醫認為本病根本是臟腑虛弱,復加風、痰等致病因素。治療着重補益固本,有助減少頭暈反覆發作。俗稱耳水不平衡的旋轉性頭暈,相當於西醫美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中醫稱之為「耳眩暈」。(編者按:勞神過度、休息不足、憂思太過、長期失眠,皆是導致耳眩暈反覆發作的根本原因。) (設計圖片,maroke@iStockphoto) 相關文章:【頭暈】中醫稱眩暈 重則天旋地轉惡心嘔吐 腎虛精血不足?偶發頭暈怎麼辦? 耳水不平衡反覆發作原因:勞神 憂思 失眠 常見症狀頭暈、惡心、耳鳴 耳眩暈:眩即眼前昏花,暈即頭部運轉不定,多見於中年人士及女性身上。患者發病時通常感到單側或兩側耳鳴、耳脹感,隨頭部轉動時會出現天旋地轉的頭暈,甚則站立不穩,但不會導致昏迷不醒;還有反胃作嘔,需靜坐或臥牀休息一段時間方能緩解。耳眩暈最令患者困擾的地方是,一旦這種頭暈症狀出現過一次,日後就有可能反覆復發,影響日常生活。 中醫治療:脾虛痰濕 腎精不足 補益固本 中醫對耳眩暈的理解,主要認為其本質在脾、腎兩臟虛弱,在此基礎上當遇到吹風受寒、飲食不節或情志過極,病邪乘虛上擾清竅,便會導致頭暈。勞神過度、休息不足、憂思太過、長期失眠,皆可造成腎精不足或心脾兩虛,是導致耳眩暈反覆發作的根本原因。治療時不僅要根據患者眩暈具體表現及望聞問切的信息辨證治標,更要透過補益脾腎、補氣血、益精髓來固本扶正,杜絕病根。 一般而言,耳眩暈發作時中醫治療宜「急則治標」。在旋轉性頭暈、耳鳴的基本症狀之上,證屬風邪外襲者,例如受上呼吸道感染耳道的患者,可伴隨外感症狀如發冷、咳嗽,治療可用桑菊飲疏風解表;證屬肝陽化風者,例如因暴怒、血壓波動而導致內耳壓力增高者,可伴隨煩躁、面紅、口苦,治療可用天麻鈎藤飲平肝熄風;證屬痰濁中阻者,例如受內耳淋巴回流阻滯或吸收障礙者,可伴隨胸悶惡心、痰多、舌苔厚膩,治療可用半夏白朮天麻湯祛痰熄風。 相關文章: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耳眩暈 按穴5分鐘紓緩 耳眩暈發作時,常用紓緩穴位包括位於頭部百會、神庭、頭維、風池、風府,以及位於手上的神門、內關(見右圖),可針刺或以中等力度按壓3至5分鐘。 由於耳眩暈發作多有正氣不足的因素,以致反覆發作,故治療不單要祛邪,還強調扶正。一旦頭暈眼花的急性發作症狀稍為消退,就需要針對病根(脾虛痰濕、腎精不足)扶正固本,不要忽視。 健脾益氣 杜絕生痰 脾虛易生痰濕,而痰濕是臨牀常見致暈因素,可令患者容易出現頭目重墜昏蒙。痰濕之生成與脾胃運化飲食及水液功能欠佳有關,因此針對脾虛痰盛之耳眩暈者,在固本方面要健脾補氣。脾虛特徵包括易倦乏力、身體浮腫、體胖痰多、胃口差、易腹脹、大便不成形、舌體腫脹、舌邊滿佈齒痕等。 調治宜補氣健脾、祛濕化痰。常用方藥包括陳夏六君子湯、法半夏、陳皮、茯苓、白朮等。針灸或按摩選穴可取腹部中脘穴、下肢足三里穴和豐隆穴,通過健脾益氣來杜絕生痰之源。 滋陰補腎 填精益髓 腎精不足亦是臨牀常見的「病根」,患者通常有過度勞神、休息不足的經歷,如持續熬夜、憂思太過,以致精神不振、情緒低落。西醫理解可引起自身免疫失調或情緒心理障礙,令內耳迷路狀態出現異常。腎虛者特徵包括精神恍惚或委靡不振、腰膝痠軟、耳鳴如蟬、健忘、難集中精神、虛煩多夢、潮熱盜汗等。 調治宜滋陰補腎、填精益髓。常用方藥包括杞菊地黃丸、熟地黃、枸杞子、何首烏、白芍等。針灸或按摩選穴可取背部腎俞穴、下肢三陰交穴和太溪穴,通過補腎精、滋肝血來改善精神狀態,減少因精血虧虛而引起眩暈。部分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如經常出現頭暈目眩、如坐舟車,或伴隨情緒不穩者,臨牀辨證需要考慮腎虛的因素而予以補益。 知多啲:靜養+清淡飲食 減復發 耳眩暈發作期間除接受治療外,建議患者宜靜養,減少勞累或精神刺激,同時要保持飲食清淡,症狀一般在1、2周內緩解。要預防耳眩暈發生或反覆復發,平日勿過於操勞,特別是避免精神過度消耗,如伏案工作時間太長、不斷鑽牛角尖思慮問題等。要注意保持適量休息、充足睡眠,持續失眠人士要認真處理失眠問題,通過身心調治改善睡眠質素。飲食方面建議少吃肥甘厚味,即過分甘甜、肥膩、油多、味道濃烈食物,以免妨礙消化,助濕生痰。 若耳水不平衡的耳眩暈經常反覆發作,食療方面可運用滋養肝腎的辦法補血填精,改善精神狀態和調節神經、免疫、內分泌系統,常用中藥如熟地黃、枸杞子、何首烏、桑寄生等。 熟地淮杞烏雞湯 材料:熟地黃2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龍眼肉10克、桑寄生15克、茯苓15克、陳皮6克、烏雞1隻 製法:烏雞洗淨汆水,其餘材料洗淨後放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2小時,調味後即成 功效:滋肝腎、益精血 相關文章:【睡眠與疾病】睡眠質素好 深層睡眠少惡夢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Read more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明報專訊】一個早上,在診所看了4名病人。事有湊巧,4人都是80多歲老太太,都是由女兒陪同前來,都向我投訴精神狀况差。經診斷後,4人都患有耳疾。耳疾困擾,苦不堪言,不能忽視。(編者按:耳石移位令整個人「氹氹轉」,每次眩暈約維持1至2分鐘;耳水不平衡會令患者同樣眩暈,但不同的是持續天旋地轉,甚至出現嘔吐;聽力下降呢?是長者常見的問題;還有持續的耳鳴,像是關不掉的噪音會令患者疲憊不堪、神經衰弱。4種耳疾問題逐一拆解。) 4種耳疾問題: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耳石移位 起牀翻身眩暈2分鐘 第一個病人覆述病况時,她壓根兒沒有想到自己的疾病與耳朵有關。老太太女兒焦慮地轉述母親病况:「媽媽頭暈得厲害,已有個多月了。血糖、血脂、血壓都驗齊,急症室也去過兩次。服用醫生處方藥物後,就整天在睡,一起身就暈,躺下又暈,她不敢郁動,連轉身都不敢,不知怎麼辦!」 頭暈有多種:短暫、持久、眼花、目眩、休克、天旋地轉、嘔吐不止等。引致頭暈的原因很多;所以,診斷前必須先弄清眩暈徵狀。 查問之下,老太太清晰告知:眩暈時,景物都在轉動,整個人在「氹氹轉」,她感到十分驚慌。不過每次眩暈時間不是太長,約維持1至2分鐘。所以,雖有眩暈,未曾有嘔吐及反胃。一天之中,頭暈曾發作多次,而每次都是與轉動頭部有關,最嚴重是起牀和翻身。所以很多個早晨,就算是眩暈止了,也不敢起來,只是賴在牀上,不敢移動身體。她說過往個多月大部分時間都只躺在牀上,甚少坐立,大大影響生活起居。 老太太清楚的描述使我立即想到耳石移位。耳石移位所產生的眩暈多與頭部姿勢變化有關。每次眩暈時間很短,一般不超過1分鐘,每日以早上最為嚴重。因此,我告訴老太太:「你的眩暈多數是由『耳石移位』所引致。」 「噢,什麼是耳石移位?醫生,我耳仔入面有石頭?」老太太反應敏捷地提問。 對的。內耳結構確實藏有耳石(otolith)。內耳前庭有3條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s),負責身體平衡。如果內藏的耳石一旦移位或脫落至其他位置,耳朵平衡功能便會受影響,誘發眩暈。醫學上稱為「良性陣發性頭位眩暈症」(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稱「耳石移位症」。 藥物未能止暈 大多自我康復 耳石移位可依據臨牀表現及特殊檢查來確定診斷。檢測是讓病人坐在牀上,讓頭轉向一側,並叫病人迅即躺下,將頭部放至低於牀的水平。只需數秒,病人出現嚴重眩暈,眼球旋轉震顫,約持續15秒。當病人坐立時,眩暈又會出現,而眼球震顫方向一般與躺臥時呈相反。 因此,若是患上耳石移位,服用止暈藥物是不能制止眩暈。不過,很多患者都能在數星期以至數月內自我康復,因為移位的耳石會慢慢被身體吸收,眩暈會逐漸改善及消失。不過,如果症狀持續,病人可接受「耳石復位術」把移位的耳石矯正過來,治療由耳鼻喉專科醫生、聽力學家或物理治療師協助。老太太耳石移位症在適當治療後有望很快消除。 耳水不平衡 天旋地轉嘔吐乏力 第二個病人,驟眼看,病情與第一個病人差不多。她的女兒告訴我:「媽媽頭暈得厲害。急症室也去過幾次。服用了處方藥物,都不能止暈。眩暈時,天旋地轉,站不穩,嘔吐至全身乏力。不知怎麼辦!」 細問病情,病人的眩暈與第一個病人的確有分別。當她眩暈時,感覺是劇烈、持續天旋地轉;而每次煎熬超過20分鐘。老太太說眩暈是隨時隨地觸發,沒有任何先兆,十分困擾及難受。當她告知還有耳鳴及聽力減弱的徵狀,我較為肯定地告知:「你應該是耳水不平衡!」 眩暈逾20分鐘 耳鳴聽力減弱 耳水不平衡,正確名稱為美尼爾氏綜合症(Ménière’s disease)。成因多是內耳的耳水(內淋巴液)突然增多,導致內耳前庭的眩暈毛細胞受壓,繼而輸出錯誤的眩暈信息,使人眩暈大作。過多的耳水還會壓迫聽覺毛細胞,讓人有耳鳴及耳悶塞的感覺。 至於耳水為何會突然增加,至今原因未明。可能與病毒感染、免疫失調、遺傳因素、耳管阻塞、耳壓失效等有關。雖然耳水不平衡暫時仍未有根治方法,但是藥物治療可大致控制病情,頭暈及作嘔得以改善。 除了以藥物改善症狀外,我還告訴老太太:「長遠可在日常生活、飲食習慣方面入手,例如飲食要少鹽,有助減少內耳水壓,亦要盡量避免酒精和咖啡因,以免引發內耳水腫,對減少病發有一定幫助。」 聽力下降 退化、耳垢導致 第三名病人是我老同學Christie的媽媽,我稱為勞Auntie。Christie告知母親的聽力已轉壞多年,電視機音量開至60度仍然是聽不到,日常交談已達吵架聲量。做過檢測,是退化。醫生建議用助聽器,購入了過萬元助聽器,但她總是諸多藉口,不願使用。 「她不想用就由她,但她又常常投訴自己聽不清!阿福,我媽媽最聽你話。我帶她來見你,你叫她戴助聽器啦!」Christie預早吩咐我。 5G助聽器減噪易操作 聽力下降是長者常見的問題。在香港的健康調查顯示,60歲以上人士有四成受訪者有聽力下降。聽力下降多由退化引起,如內耳聽覺神經退化、中耳耳骨退化等。除了退化之外,耳垢阻塞亦可影響聽力。所以,每當發現聽力下降,便應接受耳朵檢查及聽力測試,找出原因。如果是外耳耳垢引起,就要定時清理。若是內耳神經退化,可以利用助聽器來提升聽力。但一般長者,對助聽器並不熱中,其中原因包括:錯誤選擇助聽器型號、不懂正確使用、助聽器聲音信號和噪音互相干擾、接收的噪音使人煩擾等。 看過Christie帶來的助聽器後,我建議:「不如看看新型助聽器吧!『靚仔』好多。」 隨數碼科技發展,現在的耳機有不同選擇,5G助聽器不但操作容易,減噪功能亦強,我強力推薦勞Auntie試試,她亦欣然答應。 耳鳴 「噪音」關不掉 致失眠抑鬱 最後一個到診病人,老太太一進門便說:「醫生,隆隆聲,不停呀!整日不停鑿,我的頭頂快要被鑿穿!」 老太太的女兒告知,母親兩個多月前耳鳴大作,看過耳鼻喉專科醫生,做過檢查,除了耳道、耳膜、鼻咽檢查外,還做了鼻咽內視鏡、中耳腔功能、聽力及電腦斷層檢查等,結果是無大礙,沒有發現嚴重疾病。但老太太的耳鳴持續,這些關不掉的噪音使她失眠、抑鬱及焦慮。 與之共存 「白噪音」分散注意 耳鳴通常不被定義為疾病,但它的影響實在是煩擾不堪。搞不好,令人神經衰弱、疲憊不堪。我曾有一個舊同事,因為耳鳴請了兩個多月病假。當時她只是30多歲,當上醫生不久,差一點想辭職在家休養。因為耳鳴對她困擾不堪,令她完全睡不着,精神恍惚,甚至到達崩潰邊緣。 所以持續耳鳴,非常棘手,沒有特效藥,有時會使用抗生素、抗抑鬱藥、鎮靜劑、阿士匹靈等,嘗試改善通往耳蝸的血流和病人的精神狀態。但是這些藥物不能根治問題,尤其是鎮靜藥物,使人有倦意,容易產生意外,對長者而言,往往是弊多於利。 因此,對付耳鳴,最好採用認知行為療法及生活方式適應去改善。認知行為療法是透過患者對耳鳴反應的改變,減低他們對耳鳴的焦慮及抑鬱感。我們可以製造「白噪音」,為患者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讓大腦專注於其他聲音而忽略耳鳴,望能將耳鳴的噪音減少。除此,亦應定期清理耳垢、避免咖啡因飲料和食物、調整可引致耳鳴的藥物、在噪吵環境中戴耳塞避免聽覺進一步受損等。 不過,遇上任何一個受耳鳴困擾的病人,我都會用自己的狀况安慰他們。希望他們覺得此道不孤,有人同行吧!因為我是資深耳鳴患者。早在20多歲時,我已是高頻失聰兼患耳鳴,被無日無之的耳鳴纏繞接近40年,一直都揮之不去。至今,我認為最有效方法是:與之共存。有了這想法之後,我有時會有中獎的喜悅:「咦!今天很清靜,為何沒了耳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梁萬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耳水不平衡、耳石症、前庭神經炎】反覆暈眩是周邊型前庭功能障礙?物理治療師教你三類復康運動改善病情

有部分人經常覺得頭暈,求醫檢查排除腦部疾病後,才發現原來是跟周邊型前庭功能障礙有關。周邊型前庭功能障礙通常涉及內耳問題,令到由前庭系統傳至大腦的信息出現異常,造成暈眩。物理治療師解釋,耳石症、前庭神經炎及耳水不平衡是三大常見引發周邊型前庭功能障礙的主因,病人一般可透過物理治療及前庭復康運動來改善病情。 Read more

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頭暈天旋地轉?不少人都會以為自己患上耳水不平衡,但真正的耳水不平衡何止暈眩,還有其他徵狀包括耳鳴及聽力下降,必須出現以上3個徵狀而且反覆發作,才算是耳水不平衡(學名:美尼爾氏綜合症-Meniere’s-disease)。現時仍沒有完全根治耳水不平衡的方法,但透過藥物治療及調整生活,有助控制徵狀,減低對聽力及日常生活的影響。 Read more

【耳水不平衡】 耳水不平衡4大病徵 持續暈眩兼耳鳴 聽力學家:改變飲食習慣 減少病發機會

俗稱「耳水不平衡」的美尼爾氏綜合症( Meniere’s disease ),縱然不會致命,但其4大病徵之中,單是持續20分鐘或以上天旋地轉式的暈眩、耳鳴和作嘔等徵狀,也足夠令患者極之難受和困擾,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長遠更有機會令聽力永久受損。除了利用藥物或手術控制徵狀,聽力學家建議改善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亦可減少病發機會! Read more

【耳水不平衡問題】眩暈≠昏厥 大多耳水不平衡作怪

【明報專訊】一般人對「暈」的理解,可以是天旋地轉、四肢無力,甚至昏迷不醒等。林永和表示,病人求診說「我今日好暈」,很多時只是感到很累、手軟腳軟,未必是不省人事的「昏厥」(Syncope)。昏厥是指短暫不省人事,可能會有幾秒至幾分鐘「斷片」。 至於感覺天旋地轉的「頭暈」,林永和指出醫學上稱為眩暈(Vertigo),是視覺與內耳系統信號不協調所致,常見原因是耳水不平衡。患者會感到自己或周圍的事物在轉動,需要閉目休息,但不會不省人事。 Read more

一氧化碳中毒難察覺 可致昏迷、腦神經受損或死亡 衛生署:勿吸食水煙

【明報專訊】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前日接獲聯合醫院通報,一名23歲男子和一名21歲女子懷疑於一密閉房間吸食水煙後一氧化碳中毒失知覺。有急症科醫生稱,出現一氧化碳中毒時,並不容易察覺,只會感到睏倦、很快陷入昏迷。衛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應正確使用燃燒燃料的裝置,並須確保有良好通風。若暴露於高濃度一氧化碳的人可能出現視覺受損、協調紊亂、失去知覺和腦部受損等症狀,甚至死亡。衛生署則呼籲市民不要吸食水煙,應立即戒煙。 相關閲讀:【水煙害處】與口腔癌、肺癌、食道癌相關 影響心血管及生殖系統 注意吸食1小時水煙=100至200支煙 戒煙有法 醫生:一氧化碳無味中毒難察覺 易令人昏迷、腦神經、心臟等受損 署方稱,二人以炭作水煙燃料,而事發時房間內所有門窗關上,正開動空調。據了解,兩人當時在九龍灣宏光道8號創豪坊一個私人房間內吸食水煙。他們被發現昏迷後送往基督教聯合醫院,再轉送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接受治療,現時情况穩定,已出院。 急症科專科醫生彭繼茂稱,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它是煤炭「不完全燃燒」而產生的副產品。彭形容一氧化碳可殺人於無形,「死咗都唔知咩事」。當身體缺氧加上一氧化碳累積,雙重夾擊下,就會導致一氧化碳中毒,除容易使人昏迷,更會影響血液中紅血球養分運輸,因一氧化碳令紅血球的帶氧功能盡失,會導致腦神經、心臟、肺部、內臟受損,甚至減少呼吸。 相關閲讀:【戒煙唔怕遲】戒煙不易 搵醫生幫幫手 急救: 可即開窗 移離昏迷者進行心肺復蘇 彭續稱,出現一氧化碳中毒時,並不容易察覺,只會感到睏倦、很快陷入昏迷。如發現有人遇到以上情况,應立即打開窗,將昏迷者搬離房間,施行心肺復蘇法及求診。 相關閲讀: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衛生署:勿吸食水煙 衛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應正確使用燃燒燃料的裝置,並須確保有良好通風。暴露於低濃度一氧化碳的人可能出現頭暈、頭痛、疲倦和惡心等症狀,而暴露於高濃度一氧化碳的人則可能出現視覺受損、協調紊亂、失去知覺和腦部受損等症狀,甚至死亡。市民如懷疑出現一氧化碳中毒症狀,應立即求醫。衛生署則呼籲市民不要吸食水煙,為健康着想應立即戒煙。 Read more

【偏頭痛】發作時單側頭痛如受重擊 惡心嘔吐怕光怕聲 中醫:臟腑失調 按穴飲食調養減發作

【明報專訊】偏頭痛乃「非一般頭痛」!它不單是按字面解作單側頭痛,更有其獨特發病過程和病徵。發作時患者感覺頭部如受強力敲擊,動則痛增,甚至出現惡心嘔吐、怕光、怕聲……偏頭痛,中醫稱作「偏頭風」,出自《丹溪心法》。從中醫角度,偏頭痛屬於「內傷頭痛」,證屬本虛標實,即在臟腑失調基礎上,患者因為受到外界刺激、飲食失節、情志過極、勞倦等因素而誘發強烈頭痛。治療需要攻補兼施,扶正與祛邪並重。 相關文章:認識偏頭痛4大病徵 服止痛藥可了事?拖延治療影響控制痛症、減藥效 偏頭痛發作 頭痛如受重擊 惡心嘔吐怕聲畏光 偏頭痛,中醫稱作「偏頭風」,出自《丹溪心法》。《張氏醫通》提出偏頭風與患者體質因素有關,在此基礎下可受外因影響引發頭痛。臨牀上偏頭痛多發生在單側,呈中至重度的搏動性頭痛,可持續數小時。疼痛嚴重時,患者感覺頭部如受強力敲擊,動則痛增,甚至出現惡心嘔吐、怕光、怕聲,需要馬上暫停一切活動,在寧靜和黑暗地方臥牀休息,方能慢慢緩解頭痛。部分偏頭痛患者在頭痛發作前,有視物昏花、視物變形的先兆。 中醫:內傷頭痛 臟腑失調 風寒濕熱誘發 中醫認為偏頭痛屬於「內傷頭痛」,本質與臟腑失調有關,感受風、寒、濕、熱等刺激只是誘發因素。偏頭痛之本在肝腎陰虛、精血不足。肝藏血,腎藏精,由於肝腎陰虛,血虛、精髓不足,容易有陰虛內熱、陰虛動風的傾向。患者一旦碰上誘因,例如吹風受寒、天氣太潮濕或乾燥、太光亮或太嘈吵環境、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精神壓力、缺乏休息等,便會加劇失調,造成虛火上炎,或虛風內擾,使經絡阻滯,上擾清竅而造成頭痛。 .體質屬肝腎陰虛者,常見表現包括容易頭暈耳鳴、口乾眼澀、腰膝痠軟乏力、手足心熱、煩躁、盜汗、多夢易醒 .體質屬精血不足者,常見表現包括面色蒼白、神疲易倦、少氣懶言、精神渙散、易憂鬱、頭暈眼花、難入睡或難以熟睡、手腳容易麻痹 女士相對男士而言,由於受月經、孕產因素影響,陰血易虧,出現偏頭痛機率多於男性。部分女士在月經期間或經期前後日子出現偏頭痛,亦與女性精血周期變化有關。女性在更年期及絕經後,由於體質變化,屬於肝腎陰虛者較易有偏頭痛問題,現代醫學認為這與身體適應荷爾蒙變化的能力有一定關係。 情緒保持平和 減聲、光刺激 要改善偏頭痛症狀,更要預防其頻繁反覆發作,中醫根據患者頭痛的具體表現辨證治標,更強調利用滋養肝腎、補血填精的方法改善體質治本。在偏頭痛發作階段,辨證多屬風火上擾、肝陽上亢,治療會從清熱、平肝、熄風方面入手,常用方藥包括天麻鈎藤飲、鎮肝熄風湯、天麻、菊花、川芎、蔓荊子、鈎藤等。如肝熱明顯,證見頭痛劇烈、口苦、暴躁等,可配合清肝瀉火,如梔子、黃芩、夏枯草等。如痰濁明顯,證見惡心嘔吐、胸悶、頭痛昏蒙等,可配合化痰燥濕,如半夏、膽南星、陳皮等。 偏頭痛發作期間,針灸或按壓刺激有清熱、祛風作用的穴位,如位於手上的合谷穴、足部的太衝穴,以及頭部的太陽穴、風池穴,可以放鬆頭皮,減輕神經亢奮,有助改善頭痛。頭痛期間患者要注意多休息,保持情緒平和,減少聲、光刺激,清淡飲食,避免辛辣煎炸、味道濃烈等刺激食物,以免刺激身體導致頭痛加劇。 預防貼士:按穴調養減發作 中醫強調「治未病」,重視預防勝於治療,偏頭痛反覆發作的患者,即使在頭痛症狀沒有出現的時期,仍需積極堅持養生,不要忽視日常調養。對有偏頭痛病史的患者來說,只要好好改善體質,便可以減少偏頭痛發作頻率。萬一偏頭痛發作,也可減輕其程度及縮短頭痛時間。 在偏頭痛緩解階段,針對可以預期的偏頭痛復發,調治方面宜滋養肝腎、補益精血固本,常用方藥包括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四物湯、熟地黃、白芍、枸杞子、當歸等。由於補氣可以生血,對脾胃虛弱、經常食慾不振、腹脹泄瀉,以致無力生化氣血者,也可以着重補氣健脾,方藥如補中益氣湯、黨參、黃芪等。 每日中等力度按1至2次 在針灸及穴位按壓方面,患者平時可選用有補益肝腎、滋陰、養血作用的穴位,如下肢的陰陵泉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以及腰部的腎俞穴。針對肝腎陰虛,容易出現陰虛火旺者,可配合手上的合谷穴、外關穴,足背的太衝穴、內庭穴,有助清熱。對精血不足、容易眩暈、精神不振者,可配合手上的內關穴、下肢太溪穴、腹部關元穴,有補益強壯作用。按摩時可用中等力度按揉各穴3至5分鐘,每日1至2次。 少吃過分溫熱生冷食物 預防偏頭痛反覆發作,患者要留意保養精血,勿使過度耗散。飲食方面應少吃過分溫熱或生冷食物,不要頻繁燒烤或吃火鍋,味道太濃烈或有添加味精的食物亦不適宜,勿暴飲暴食。在作息方面需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勿持續熬夜,以及避免情緒大上大落,要學習鬆弛減壓。養成做帶氧運動鍛煉身體的習慣,如急步行、遠足、游泳、踏單車等,既可增強體適能,益氣養血,也可促進氣血運行,放鬆身心。通過滋養肝腎、補益精血,減少陰虛燥熱或虛風內動的失調,有助穩定偏頭痛患者的病情,減少症狀反覆發作。 相關文章: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引起手麻痹的原因:睡姿不良、肩頸勞損、身體虛弱手冰冷(醫食因緣)

【明報專訊】因為手部麻痹不適前來求診者不少,引起手部麻痹的原因各式各樣,每每與疾病及病人體質有關。手麻痹有原因:睡姿不良、肩頸勞損、身體虛弱手冰冷-個案1:睡姿差手受壓像針拮-「醫師,近日每朝起牀,隻手像被針拮、被蟻咬,麻麻痹痹,慢慢活動一下,做下運動,就回復正常,究竟發生什麼事?」此乃中醫所謂「血氣不通」。可能是因為睡姿不良,上肢在睡眠時受到擠壓,氣血運行受阻所致。起牀後擠壓狀態消除,氣血得以回流而恢復。此類臨牀上最為常見,毋須任何治療,病人只需注意睡姿便是。 Read more

【頭暈】中醫稱眩暈 重則天旋地轉惡心嘔吐 腎虛精血不足?偶發頭暈怎麼辦?

【明報專訊】頭暈,中醫稱為「眩暈」,眩即眼花,暈即頭暈;輕則視物昏花,閉目即止,或感覺少許虛浮不踏實;重則天旋地轉,無法站穩,伴隨惡心嘔吐,甚至昏倒。中老年人若經常出現頭暈,病機以虛證為多,如氣血不足或腎精虧虛。然而臨牀上,患者往往虛實夾雜。長者在腎虛、精血不足的基礎上,因過食肥膩、暴怒等原因而出現眩暈,在治療上不能單獨採用祛邪或補益,需要攻補兼施,扶正與祛邪並重。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