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膽石?心臟病?拆解上腹痛5大成因及徵狀

突然上腹痛,不少人都會立即聯想是胃痛所致,但原來生膽石、膽囊炎、肝炎,甚至是心臟病也可以引致上腹痛。有急症科專科醫生指出,5大成因可以導致上腹痛,因此千萬不要視上腹痛為小事,當痛楚持續時應盡快求醫,查找痛楚根源,對症下藥。上腹痛非小事-成因一:胃酸倒流致胃痛-betway体彩 急症科專科梁杰仁醫生指出,上腹痛最常見的原因是由胃部疾病引起,特別是香港人工作壓力大、三餐不定時、進食過速或過量,加上晚餐後短時間便睡覺,容易引起胃酸倒流,病人會感到「火燒心」、胃脹和胃痛等徵狀。 Read more

醫路同行:小心膽石「假扮」消化不良

膽結石,就是在膽囊內形成的結石,成因主要是膽囊功能失調或不良飲食習慣,令膽汁內的物質積聚,形成結石。膽結石一般分為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和兩者混合體。女性、糖尿病、肥胖、中年、多次生育、有家族病史、肝病患者、正服用避孕藥等人士都較容易患有膽結石,需特別留意。 Read more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90):愛上你的膽

【明報專訊】上星期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士拿着一份驗身報告來問我的意見。這位女士除了膽固醇和血壓輕微高了一點以外,身體一直非常健康。但驗身報告中還有一份超聲波檢查,報告中指出這位女士有幾粒膽石。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 這位女士從來沒有膽痛的徵狀,只是偶然有輕微的胃氣脹。最重要的是,她從來沒有急性膽囊發炎的病史,也未曾因腹部脹痛而影響日常生活。 「未雨綢繆」割膽囊? 最令她困惑的是,她的醫生竟然建議她做膽囊切除手術。該醫生的解釋是,急性膽囊發炎是極之危險,甚至可以致命,所以應該「未雨綢繆」,趁還未出現嚴重情况便應預先處理;反正膽囊切除手術既簡單且風險低。 我聽到這番對話之後也感到非常詫異。當然我不能排除這位女士誤解或錯誤引述醫生的原意。但在完全沒徵狀或其他風險因素的情况下,單純因着「未雨綢繆」的緣故而去切除膽囊,在現今醫學上並不成立。 大家要明白,沒徵狀的膽石是十分常見。為什麼醫生一般不會建議做手術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膽囊並不是一個多餘、沒用途的器官。膽囊的作用是儲存膽汁,而膽汁是消化脂肪的重要元素。切除膽囊後最常見的情况是腹瀉,尤其是吃過肥膩的食物。再加上任何手術都有其本身的風險,我們必須衡量手術的益處是否遠超過它的風險。 假若你沒有經常受膽痛困擾,以往沒有患過急性膽囊發炎,超聲波沒有發現高風險的情况,例如慢性膽囊發炎、巨型膽石(三厘米或以上)或膽囊鈣化等情况,你將來出現急性膽囊發炎、其他併發症或膽囊癌的風險是非常之低的。 另外,我也曾聽聞近年在外地有一些十分具「創意」的膽囊手術。這種新的手術,就是把膽囊壁割開,取走裏面的膽石之後再把膽囊縫合。他們的主張是這種手術可以為病人保留器官。 對這種「新穎」及「別具創意」的手術,我總是感到有點兒難以理解。如果一個病人曾患上膽囊發炎,其膽囊已失去功能,保存膽囊只會增加將來膽囊發炎復發的風險。對於一個已失去功能的膽囊,理應將它切除,把病灶移走,避免將來出現更多發病的風險。相反,如果只是偶然發現一些沒有徵狀的膽石,這些病人根本不需接受任何手術。現今沒有醫學證據顯示取出膽石有任何明確益處。 無可否認,醫學知識日新月異,今天不可能或不應該做的事情,明天整個概念可能已被顛覆。但在尚未有足夠數據及醫學驗證之前,醫生應以怎樣的態度去照顧我們的病人呢? 究竟醫人還是醫病? 我們經常問:「醫生究竟是醫人還是醫病?」今時今日最令人擔心的是,個別行醫者只專注處埋一堆化驗數字或影像。有些所謂「不正常」的化驗報告或影像,往往根本連疾病也扯不上關係。我們作為醫生的要好好思考,今天我們究竟在醫什麼? 醫患關係永遠是不對等的。因為病人及其家屬完全信任和依賴醫生的專業判斷和道德操守,我們行醫的理應時時刻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將心比心,把病人的福祉凌駕於自己之上。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Read more

【健康減肥】減肥過急 招來痛風膽石

連續十多日酷熱警告,大家出街都想穿得清涼一點。不過,冬季儲下來的脂肪仍然黏在身上,唯有加強運動、節食,甚至服用減肥藥物,招數盡出,為求極速減肥。 然而,減肥過急,磅數跌得太快,會引發痛風及膽石。減肥過急為何會引發痛風及膽石? 何謂「減得過急」?註冊營養師詹兆洲指出,「急速減肥的方法,大多離不開是大幅減少進食碳水化合物、油分或肉類」。禁食的副作用,除了令人經常感到疲倦,導致營養不均衡,也增加痛風及膽石風險。 ■痛風 節食增腎臟負荷 減慢尿酸排走 先講痛風。痛風被稱為「富貴病」,成因是患者新陳代謝失常,同時食大量高嘌呤(Purine)食物如內臟及海產類,加上多飲酒及少飲水等不良飲食習慣,令體內積聚的尿酸太多。當尿酸結晶積聚在關節內,便有可能引起發炎及痛楚。減肥過急,觸發下列情况,導致痛風。 ˙燃脂製造酮 節食令身體缺乏碳水化合物,身體轉向燃燒脂肪。詹兆洲表示,燃燒過程中會製造一種稱為「酮」的物質,需由腎臟排走,增加腎臟工作量,亦減慢排走尿酸。同時間,少吃碳水化合物,自然會吃多肉類或海鮮,增加嘌呤的吸收量,也增加尿酸積聚的風險。 ˙分解肌肉代謝乳酸 節食令熱量減少,體內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不足時,誘發身體消耗肌肉來提供蛋白質,供細胞使用;以及將蛋白質轉化為碳水化合物,供腦及神經系統使用。詹兆洲表示,分解肌肉時,身體代謝乳酸,需由腎臟排走,此舉增加腎臟負荷,同時減慢排走尿酸,增加尿酸積聚的風險。 ˙關節積聚尿酸結晶 初期痛風患者,體內尿酸過高,關節積聚結晶,但未必嚴重至引發痛風;風濕科專科醫生余嘉龍說,如患者開始做運動,結晶有可能令關節受損,同時會掉落刺激免疫系統引起發炎。 病情未穩跑步 結晶脫落致發炎 余嘉龍說,有一名40多歲男士,身形肥胖,喜好肉類及高脂食物,但健康良好。因父親有痛風症,擔心自己過胖會引發疾病,積極減肥,但大腳趾及腳踭隨即出現痛楚,發作次數愈來愈頻密,一個月發作兩次,求醫後確診痛風。「這個病人減肥是好事,但減得太快,加速痛風的出現;如果循序漸進,減少身體尿酸的積聚,結晶有可能慢慢融解,不會病發。」 痛風療程分兩個階段,余嘉龍說第一階段主要是用藥解決炎症,第二階段是服藥降低血液內尿酸的濃度,把結晶融解及排出。融晶過程一般需時兩年,病情嚴重者,療程更長。不少患者在確診後,會自動自覺減肥,希望改善健康,但余強調,治療初期在病情未穩時心急減肥,可能弄巧反拙。 減肥驟聽充滿危機,但余嘉龍強調痛風患者只要循序漸進,減肥仍然是利多於弊。「痛風患者需要減肥,有外國研究指出每減10磅,可減低四成痛風發作的風險;另外,痛風患者很多時伴隨脂肪肝或高膽固醇,增加心臟病及中風風險,減肥同時改善這些風險,一舉數得。」 他建議病人在治療第2階段第3至6個月期間,病情穩定後開始減肥。「減肥應循序漸進,一星期減一磅左右;痛風病情未穩定時,避免做衝擊較高的運動如打羽球及跑步,令關節上的結晶脫落導致發炎,建議做衝擊較低的運動,如游泳及踏單車。」痛風與遺傳有關,但余嘉龍指出,透過良好飲食和運動習慣,有助控制病情。 多飲水少飲酒 加速尿酸排走 詹兆洲補充,痛風患者減肥不可過急,其間更一定要有足夠水分,以及多食蔬菜及高纖食物,可多吃車厘子,有助排走尿酸。亦有研究指出多飲牛奶的人,患痛風的風險相對較低。 另外,痛風患者要注意進食肉類及海鮮的分量,避免攝取高嘌呤食物。2014年美國有研究指出,豆類及菇菌類中的植物性嘌呤,與痛風發作無大關係;痛風患者可把豆類及菇菌類列入每日所需蔬菜分量。同時要多飲水少飲酒,加速尿酸排走。 ■膽石 一下子減高脂食物 膽汁用剩「結石」 至於膽石,詹兆洲解釋,如本身飲食習慣偏向高脂高油,身體會製造較多的膽汁,幫助分解脂肪;若突然大幅減少油脂食物,身體未能一下子調適,繼續製造大量膽汁,積存在膽囊內,變得濃稠,膽鹽慢慢積聚,導致膽結石。 有一名30多歲男子,體重達200多磅,因有三高而決心減肥,一下子戒掉他喜歡的高脂食物如煎炸食物、肥叉燒及雞皮等,更積極做運動,一星期減去10至12磅,4至5個月後減了近50磅。但他後來因腹痛看醫生,確診有膽石,相信與減肥過急有關。 針對這名患者,要為他調節飲食,適量加入健康油分如牛油果、果仁及油分重的魚類等,放緩減肥速度。「營養師為病人控制飲食時,不會一下子踢走高脂食物,會先把每日熱量減200至300千卡,持續兩三星期後,才進一步減食量。」 每周減逾3.3磅 增中招風險 2016年歐洲肝臟研究協會的一項統計顯示,每星期減肥多於1.5公斤(約3.3磅),增加患上膽石的風險。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李明佳表示,「有一名30多歲女病人為瘦身,4個月內藉節食及運動,將體重由160多磅減至110磅,但之後因右腹痛楚求醫,診斷出膽石」。治療膽石主要靠切除膽囊手術,術後部分病人初期可能感到腹部有些不適。而切除膽囊後,膽汁不夠,影響脂肪消化,大便有些爛,尤其是進食高脂食物後。他建議大家日常多做運動,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含維他命C的食物及進食魚油,均有助預防膽石。 文、圖:許朝茵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