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陽性】 Omicron新亞系確診或密切接觸者准居家隔離檢疫 完成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

【明報專訊】本港昨(21日)單日新冠個案已突破4000宗。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稱,將增加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地點數目,又形容現時個案宗數慢慢上升,料仍未「見頂」,但速度沒如今年初般快,相信與本港接種率提升、大部分人曾於第五波染疫有關,惟沒正面回應本港是否出現「混合免疫」產生的保護屏障。另中心 20日起不再要求涉及Omicron新亞系的染疫或密切接觸者進入隔離或檢疫中心,容許合適者居家隔離或檢疫。中心解釋,BA.2.12.1、BA.4和BA.5亞系嚴重程度與其他Omicron亞系沒大分別,且難阻其在社區蔓延,而中心確認病人涉及新亞系時病人已在家逗留多日,再送入隔離或檢疫設施已不是很有效。確診人士按規定完成居家隔離後,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及刪除手機內的「居安抗疫」流動應用程式,政府不會另行通知。 涉Omicron新亞系確診或密切接觸者非高危人士 准居家隔離檢疫 張竹君稱,據本港個案情况與世衛分析,相關亞系嚴重程度與Omicron其他亞系沒大分別,20日起調整措施,涉BA.2.12.1、BA.4、BA.5等亞系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處理方法與其他亞系一樣,只要條件合適,例如家中有獨立房間和廁所、不是高危者等,可居家隔離或檢疫。 確診者完成居家隔離 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 此外,政府發言人(21日)表示,確診人士按規定完成居家隔離後,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及刪除手機內的「居安抗疫」流動應用程式,政府不會另行通知。 政府要求新冠病毒確診者若須居家隔離,就必須佩戴電子手環,並安裝「居安抗疫」程式,以確保患者隔離期間留在居所。 完成居家隔離: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者 第六及七天快測連續兩天呈陰性 根據現行規定,居家隔離期預設為14日。如在家隔離人士,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並於檢測結果呈陽性後的第六天及第七天,在快速抗原檢測中連續兩天,均取得陰性結果,就可提早完成隔離。若未呈陰,則需繼續接受隔離及每天進行快速抗原檢測,直至連續兩天獲得陰性結果,方可完成居家隔離。 完成居家隔離:接種少於兩劑疫苗 須14天居家隔離 至於未接種新冠疫苗或接種少於兩劑新冠疫苗的在家隔離人士,則須接受14天居家隔離。 發言人亦提醒,若在非指定情況下剪掉電子手環或刪除「居安抗疫」程式,會被視為違反隔離令,屬刑事罪行,最高可被罰款10,000元及監禁6個月。 張竹君:BA.4和BA.5傳染力強難阻蔓延 社區約50%患者無病徵 張竹君解釋,BA.4和BA.5傳染力太強,即使做了很多措施,也難阻止在社區蔓延;此外,約一半個案是經快測確診,衛生署要再為他們檢測核酸才知是否涉新亞系,但有結果時患者已在家逗留1至3日,再送入隔離設施、或密切接觸者送入檢疫設施,已不是很有效。 她又稱,據近期監察,BA.2.12.1約佔本港個案1.5%至2%,BA.4或BA.5約佔0.5%至1%,而本港所有BA.2.12.1個案有44%無病徵,本地個案34%無病徵,所有BA.4或BA.5有逾60%無病徵,本地個案有16%無病徵,社區整體約50%患者無病徵,打3針疫苗對這些亞系防重症和死亡仍很有效。 確診個案未見頂 增加強制檢測地點數目 張竹君認為,個案數字仍呈上升趨勢,相信仍未「見頂」,憂慮會對公營醫療系統構成壓力。她補充,目前本港第三針新冠疫苗接種率「唔算特別好」,尤其長者,呼籲市民盡快打針。 現屆政府上場後多次強調將加強核酸檢測,以降低病毒傳播率。張竹君稱,由於社區有相當多隱形傳播,故將增加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地點數目,冀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並減低重症和死亡率。對於會否憂慮引致大量市民排隊檢測,張相信當局會留意各檢測站情况。 引述世衛混合免疫:接種率高多人染疫 提醒抗體隨時間跌 本月7日本港新增3028宗新冠個案,衛生防護中心當時預測單日個案數目或於兩周後倍增至約6000宗,時隔兩周後昨日突破4000宗。張竹君形容過去兩周個案宗數慢慢上升,惟仍有可能每兩周「翻一番」。她又稱,個案上升速度沒如今年2至3月般快,相信與接種率提升及早前有大部分市民受感染有關,有助阻截病毒傳播。 被問到有關情况是否等同「混合免疫」,張竹君沒正面回應,僅引述世衛稱,若社區接種率高、部分人曾受感染便可能出現混合免疫,並提醒市民從疫苗和染疫所得的免疫力會隨時間下跌,故社區仍有一定傳播。 Read more

【肥胖】調查:第五波疫情下36%港人體重增一成 BMI愈高增磅比率愈多 籲正視肥胖症

【明報專訊】香港肥胖學會近日訪問逾500名市民,發現第五波疫情下,36%受訪者的體重較2019年底增加一成,而受訪者體重指標(BMI)愈高,增磅比率亦隨之上升。學會表示,隨着疫情從高位回落,惟近四成受訪者稱因久未運動,而提不起勁重拾運動習慣;亦有逾四成表示要把握機會多外出用餐。學會認為,結果反映港人出現抗疫疲勞及心理壓力,另呼籲公眾及醫學界正視肥胖症,勿讓患者獨自面對治療。 Read more

【新冠康復者】第五波兩宗2月染疫3個月後二次感染疑涉BA.2.2 前四波染疫900人今波再中招 梁子超料再感染病徵輕微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9日)表示,第一至第四波曾染疫者中約有900多宗個案,屬二次感染,另近日有兩宗二次感染,兩人均無旅遊史,包括去年7月打兩針復必泰疫苗的29歲男子,他今年2月28日核酸檢測呈陽性,當時Ct值(Ct值愈高,病毒量愈低)達17至18,5月底再確診,Ct值則為27至28,全基因分析發現兩次感染均涉BA.2.2,但病毒株並不相同,故屬二次感染。另一個案為26歲女子,因醫療問題未打針,2月底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其後於5月底核酸檢測呈陽性,Ct值為20至22,與BA.2.2的群組個案有關。張竹君指出,暫時二次感染屬少數,隨時間增加,當然有可能出現二次感染。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曾染疫者即使再感染,應僅有輕微病徵。 Read more

【新冠康復者】9%兒童及青少年癒後覆診出現頭暈咳嗽等急性感染後後遺症 症狀持續12周屬「長新冠」

【明報專訊】有新冠染疫者康復後出現記憶力變差、失眠等無法解釋的症狀。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稱,在該院向其覆診的120名染疫兒童或青少年中,約9%於新冠痊癒後出現頭暈、咳嗽等「急性感染後後遺症」。若有關症狀持續超過12周,將屬「長新冠」後遺症。另外,關日華表示,今年3月至今本港有近30名染疫童康復後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介乎1歲以下至14歲,大部分未接種疫苗,故呼籲兒童及早接種。 Read more

【兒童染疫】第五波染疫兒童出現兩大病徵:神經系統問題及上呼吸道嚴重感染 感染Omicron12%發燒抽筋比例超流感

【明報專訊】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牀副教授、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指出,觀察發現相比過去4波,第五波的染疫兒童多了出現兩大類病徵,包括神經系統問題及上呼吸道嚴重感染。其中感染Omicron的病童出現發熱性驚厥(俗稱發燒抽筋或急驚風)的比例達12%,高於流感的7%。他呼籲家長若發現兒童抽筋需立刻召喚救護車,否則若兒童抽筋逾半小時,會增加腦炎風險。至於染疫小朋友會出疹、腳底甩皮、發黃嗎?染疫兒童的睪丸會縮小嗎?康復後會回復正常嗎?(詳見附表) Read more

【新冠疫情】第五波Omicron BA.2亞型 港大:11歲或以下兒童感染可引發嚴重住院 暫計算病死率為流感7倍

【明報專訊】本港第五波疫情累計8名兒童離世。港大醫學院分析2月5日至28日逾千宗11歲或以下、染疫入院的病童個案,其中4人染疫後離世,結果顯示上述年齡層感染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的病死率為0.35%,為相同年齡層流感病死率0.05%的7倍。團隊指出,本港第五波疫情主要涉及Omicron變種病毒的BA.2亞型,結果顯示11歲或以下兒童感染BA.2可引發嚴重住院情况。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昨晚向本報表示,現時兒童可用治療方案有限,盼研究可喚起關注。 Read more

【新冠疫苗】第五波死亡個案約90%無接種疫苗 80歲打一針死亡率跌 專家建議打兩針科興長者 第三針考慮復必泰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公布,第五波疫情的首5435宗死亡個案中,約88.3%人士未有接種兩劑新冠疫苗。政府同時首次披露佔死者逾七成的80歲以上長者打兩款疫苗後死亡率,無打針的死亡率為15%,但已打一針及兩針科興死亡率,分別大跌至5.83%及2.95%,即死亡率最少跌六成。而打一針及兩針復必泰死亡率3.44%及1.51%,較科興低。港大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薛達表示,未能從上述數字計算出疫苗有效率,但據過往抗體數據,3針復必泰對Omicron變種病毒最有效,如長者已打兩針科興,應根據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考慮第3針打復必泰。 Read more

【新冠患者】陽性患者在家等候送院怎辦?醫管局23間指定診所、關愛預約專線、支援熱線、短訊電子表格連結、電話會診服務(附專家14建議予家人)

【明報專訊】本港第五波疫情仍未見下降趨勢。醫管局15日起加開6間指定診所,共23間每日名額由3000個增至4300個,並預留逾半名額予高風險群組如長者等優先預約。另設「關愛預約專線」供年滿70歲長者、5歲以下小童、懷孕滿28周婦女等高風險病人預約。今日(18日)開始,除了電話熱線,曾向醫管局登記的市民可透過醫管局手機應用程式「HA Go」預約到診所診症(醫院管理局手機應用程式「HA Go」網頁),首階段暫只適用於曾在醫管局登記或使用醫療服務的人。醫管局早前已公布另提供遠程會診服務,即透過電話會診。如市民撥打醫管局支援熱線1836115後,當局發現個別市民有特別的需求或困難,會因應情况轉介到電話會診服務;屆時會由醫生主動打電話給病人。至於陽性患者擔憂傳染同住家人,4名專家提出了以下14個建議,患者應留在獨立房間,與家人均應戴好口罩及避免共膳,又建議排在全家最後才洗澡,其後要消毒接觸過的環境。另要特別注意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狀况變化,如氣促、心跳不正常及呆滯,應召救護車送院。 Read more

【新冠變種】港逾50宗Omicron個案回港第四日前發現 衛生防護中心:Omicron傳播快 社區爆發風險高 一點火花足以激發第五波疫情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Omicron變異株暫未在社區出現第二代傳播,但其傳播快,本港出現社區爆發風險非常高,「任何一點火花」都足以激發第五波疫情。聖誕節後本港急增3宗免檢疫機組人員在社區被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個案,且全部疑染Omicron變異株,其中有國泰機組人員疑四度帶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入社區,今日起由外地及台灣返港的貨機機組人員會由家居健康監察改為酒店檢疫3天。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最好應酒店檢疫5天,若酒店檢疫3天後居家監察,其間戴電子手環屬可接受,雖然仍有風險,但本港市民多戴口罩已有助減低風險。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