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留意胸痛警號?了解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心律不整成因、徵狀和治療 及早預防併發症

香港著名編劇及導演羅啟銳昨日傳來因突發性心臟病離世,據消息指他前日黃昏在家中感到心臟不適,乘救護車前往醫院途中離世,終年69歲。心臟病屬本港最常見致命疾病的第3位,根據衛生署的數據顯示,2020年心臟病的住院病人出院次數以及住院病人死亡人數共約 71300人,而因心臟病而死亡人數有 6561人,佔2020年總死亡人數約13%。值得注意的是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佔心臟病死亡人數 58.8%。心臟病是一統稱,包括: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心律不整等。突然胸痛是否心臟病發的先兆?可以預防嗎?醫生和不同專家逐一解說心臟病的成因、併發症和治療,最重要是怎樣才能維持心臟健康? Read more

【新冠康復者】快速測試陽性康復者接種新冠疫苗及圍封強檢安排 梁子超:康復後短期內打針減疫苗功效、心肌炎等風險較高

【明報專訊】衛生署3月7日推出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快測申報系統),供由2月26日起快測陽性人士登記。市民持感染或康復證明可豁免於短期內再打新冠疫苗,快測申報系統登記紀錄亦屬證明。不過,兩類康復者未能用該系統申報,分別是2月25日或之前快測陽性者,以及2月26日後快測陽性但康復前未申報者。政府曾指快測陽性結果的相片不屬康復紀錄,立法會議員劉國勳稱,上述兩類人將要遵從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須強檢時亦不獲檢測豁免。早前政府將第三針「疫苗通行證」要求提早一個月至5月31日推行,若未完成接種的新冠康復者怎辦呢?食衛局副局長徐德義昨日(3月 31日 )在疫情記者會表示,康復者登記平台預料在5月推出,請市民耐心等候。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如康復後短期內打針會減低疫苗功效,心肌炎等副作用風險亦較高。他建議未申報者應待康復後3個月才打新一針。 Read more

【新冠疫苗】兒童及青少年接種復必泰/科興疫苗接種中心 疫苗副作用打針後注意勿做劇烈運動多休息(更新2月28日)

【明報專訊】截至2月22日本港3至11歲兒童第一針新冠疫苗接種率約為19.14%。現時3至11歲兒童,經預約後可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5間學生健康服務中心等接種科興疫苗;而5歲起兒童接種復必泰,可到3間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香港兒童醫院、圓洲角體育館和港怡醫院(2月24日起提供服務)。政府宣布,2月23日起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增設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專為3歲至17歲和60歲或以上者提供科興疫苗接種服務。此外,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團隊正研究兒童及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初步結果顯示,其中和抗體水平較健康成年人接種兩劑科興更高,並與成年人接種3劑科興相若,未見任何嚴重不良反應報告,促家長盡快帶小朋友打針。究竟3至17歲兒童或青少年在接種新冠疫苗時要注意什麼,兩種疫苗的潛在副作用又有哪些?明報電子平台組整理如下。 Read more

防範Omicron變異病毒株威脅 家長應為子女盡早接種新冠疫苗(衛生處方)

Omicron變異病毒株是自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大流行以來,出現最多基因突變的變異病毒株,可能更具傳染力。近期南非爆發了主要由Omicron變異病毒株引起的第四波感染,短短兩星期間每天新確診個案已大幅增加30倍至每天過萬個新症。Omicron變異病毒株在非洲南部爆發後,在全球擴散速度極快,威脅不容忽視。2019冠狀病毒病流行初期,兒童及青少年感染率比成年人相對較低。然而,隨着2019冠狀病毒病的全球大流行,海外數據顯示兒童和青少年的感染率不斷上升。有些人誤以為兒童和青少年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後病徵輕微,因此無需接種新冠疫苗。 Read more

【暈倒】打針見血、胃痛、經痛均可導致迷走神經昏厥 4個徵兆 突然暈倒原因逐個數 急救自救知多啲

【明報專訊】突然頭暈、暈一暈可大可小,既可能是中風、心臟病發等嚴重疾病,亦可能是低血糖、貧血等,其中以迷走神經昏厥最為常見。原來打針見血、胃痛經痛,甚至大便太用力,都可觸動迷走神經而暈倒,究竟迷走神經昏厥是什麼?發作前又有沒有徵兆?一旦遇到有人即將或突然暈倒,應怎樣處理?迷走神經昏厥發作4徵兆:耳鳴-視野收窄-作嘔作悶-面青唇白-歌手姜濤早前在宣傳活動中暈倒,需別人攙扶離場。經常聽人說嚇到暈、痛到暈、焗到暈,原來不是用詞誇張,醫學上的確會出現這些情况,背後是迷走神經作怪。 Read more

【新冠疫苗】了解心肌炎、心包炎 青少年接種復必泰後出現心肌炎較背景率高20倍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科學委員會前日商討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建議青少年減至接種一針。據本報獲得至上月底數據,12至15歲接種者心肌炎較背景高逾20倍。昨約有500名12至19歲青少年接種第二針復必泰疫苗;近900名青少年打首針,按日升近七成。究竟什麼是心肌炎、心包炎?有醫生指,除復必泰疫苗外,天花疫苗也可引起心肌炎。 心肌炎可減弱心臟收縮力 心包炎可致心胞膜填塞 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心肌炎指心臟肌肉發炎,可減弱心臟收縮力;心包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發炎的液體或積於心包膜與心臟間的囊腔,過多時會壓心臟致心包膜填塞,需做心包膜穿刺引流。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兩14至15歲青少年接種第二劑復必泰後感胸痛疑心肌炎 同期4人打針兩周內離世 3打科興1復必泰疫苗 醫生:復必泰外 天花疫苗可引起心肌炎 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解釋,心包膜和心臟肌肉發炎可因病毒和病原體感染、免疫系統反應等引起,除復必泰,天花疫苗亦已知可引起心肌炎。兩症患者或胸口痛、氣促、心悸,一般打針後2至4日內出現。關建議青年接種後一周避免劇烈運動。 少年針後心肌炎高背景率20倍 醫管局持續監察新冠疫苗異常事件,實際數與預期數比率(O/E Ratio)為一項監察指標,即按過往發生不良事件比率,計算接種組別的預期不良事件數目,比率大於1即實際不良事件多於預期。自6月14日開展青少年接種計劃至8月29日,預期12至15歲接種者出現1.01宗心肌炎,實際錄得24宗,O/E Ratio為23.76;16至29歲比率為6.12、20至39歲為3.14、40至59歲為1.8。同期無打針的12至15歲人口,每10萬人有0.76宗心肌炎,接種者則為21.30宗,相差27倍;16至19歲無接種和有接種組分別有3.34和6.94宗,相差逾倍。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昨向本報解釋,可理解為青少年接種者出現心肌炎較背景高逾20倍,「噚日(前日)JSC(聯席科學委員會)直情有同事問不如煞停(青少年接種復必泰)」,相信因個別委員首次聽取37宗心肌炎分析,當下存憂慮,但經理性討論後決定最高風險群組減至一針。劉又強調所有心肌炎輕微,且重大公共衛生政策絕不能矯枉過正,委員做出了具勇氣且有擔當的決定。就香港針後心肌炎比例高於美國,劉解釋本港有便宜且覆蓋全民的醫療體系,且港人清楚知悉心肌炎可能性加快求醫。 相關文章:關於抗體測試、接種新冠疫苗的5個問題 針後無發燒?抗體水平下降疫苗失保護? 劉宇隆:討論後減一針 風險低 另一名委員則說:「有人講停,有人講繼續,有人講打一針,有人講打大腿,你要明白不是一言堂。」至於如何得出打一針結論,他說希望學生在校園有保護,且相信打一針風險很低。 瑪嘉烈醫生:縱有送ICU 現無嚴重個案 關日華提醒要小心解讀上述O/E Ratio,因以往輕微胸口翳悶者多不求醫,因此備存背景數字或低於實際,現大眾提高警覺,醫院對輕微者亦提供全套檢查,比例會推高,該比率不準確反映實况並可能誤導。關續稱,部分針後心肌炎者縱報稱胸口翳悶較嚴重,為謹慎入深切治療部監察,但強調至今無嚴重個案,所有人出院時已無病徵,且覆診時心電圖和超聲波檢查正常。 關日華稱,疫情下兒童肥胖、近視和抑鬱非常嚴重,加上少數新冠病例可致嚴重併發症,呼籲青少年打一針。 20歲男針後心肌炎「心跳一下都會痛」 市民江太昨在港台《千禧年代》稱其子打了首針後心肌炎入院,照磁力共振確診心肌發大,獲處方3個月消炎藥。她說兒子剛出院時「心跳一下都會痛」,亦曾心翳,但他只服了11日,因腹瀉需停藥。她最近獲瑪麗醫院通知兒子可「溝針」,但她憂慮「溝針試驗的結果未出,即是我兒子要做白老鼠?」 她續稱,不想兒子打第二針,政府宣布12至17歲只需打一針復必泰,「他(兒子)是否都只是可以打第一針?我兒子現20歲,要出國的話,只有第一針,其他國家又不承認」。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新冠疫苗】加州大學研究:12至15歲男童接種兩劑BioNTech疫苗後出現心肌炎入院風險 較確診新冠肺炎入院比例高5倍

加州大學研究團隊分析今年上半年美國12至17歲青少年在接種BioNTech疫苗後的不良反應,發現每百萬名12至15歲男童接種疫苗,出現心肌炎的機會為162.2宗,16至17歲有94宗,少女數字則明顯較少。按照美國目前的入院率來看,健康男童在120日內,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入院的比例,約為每百萬人有26.7宗。12至15歲男打兩針BioNTech心肌炎住院風險-較感染新冠病毒入院高約5倍 Read more

【慢性疾病】奇難雜症遇上新冠疫苗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宜先化療(醫言有理)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仍然嚴峻,變種病毒全球擴散,新受感染患者多未接種新冠疫苗。本地疫情雖然稍為緩和,但仍然不能鬆懈。香港有足夠疫苗供應,兩種疫苗同樣有效,可預防嚴重感染,鼓勵大家立即接種。個別人士患有慢性疾病,接種疫苗前可先與醫生商量。三高控制好可打針-70歲陳太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同時有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史。陳太定時服藥,血壓、血脂及血糖皆控制理想,應馬上接種新冠疫苗。 Read more

【新冠疫苗】英國研究:分析逾2900萬接種BioNTech或阿斯利康人士數據 出現血栓塞等併發症風險比率遠低於新冠患者

【明報專訊】英國牛津大學等多間英國大學和醫院共同進行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人患上血栓、血小板水平少或缺血性中風的風險,都明顯低於感染新冠的患者,顯示接種疫苗的好處遠大於風險。其中接種了第一劑BioNTech疫苗而於28日內因缺血性中風住院或死亡者,估計發生率是每1000萬人有143人,新冠患者則為1699人,高近11倍。 Read more

【新冠疫苗】孔繁毅:569宗涉接種疫苗後副作用個案 一成嚴重事件涉70歲以上長者 復必泰不良事件佔兩成科興佔半

【明報專訊】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本港已接種逾700萬劑新冠疫苗,至上周日(22日)僅有569宗副作用個案與疫苗有關或不排除有關,復必泰和科興各佔一半;569個案中僅10%涉及70歲或以上長者的嚴重事件,80歲以上僅2%。他續說,復必泰的不良事件僅兩成涉70歲或以上長者;科興的不良事件中,70歲以上和以下的個案各佔一半。他續稱,長者接種復必泰疫苗副作用較小,且抗體水平高於科興,復必泰更適合長者。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