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篩查】3大方法比併:大便隱血測試、驗糞便血液+基因、M3檢測驗細菌 高風險人士應定期照大腸鏡?

【明報專訊】十大常見癌症中,位列首、次名的肺癌和大腸癌,每年新症數字叮噹馬頭;但大腸癌可透過篩查檢測提早介入,死亡率遠低於肺癌。政府現為50至75歲人士免費提供「大腸癌篩查計劃」,但根據立法會《數據透視》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1月30日,計劃覆蓋率僅10.8%。為何篩查計劃反應一般?有人認為大腸癌事不關己,或覺得大便採樣惡心,或擔心需做大腸鏡!市面上出現新的篩檢工具,標榜採樣方便乾淨、靈敏度高,應怎樣選擇呢? 相關文章:針對大腸癌期數調整治療計劃 及早篩查預防勝治療(附:注意大腸癌先兆5大徵狀) 大腸癌篩查由50歲開始 比併3大方法優缺點 糞便免疫化學測試(FIT) 大便隱血測試 非入侵、方便 大腸癌是香港常見癌症,發病年齡中位數為68歲(男)、 69歲(女)。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林嘉安指,從良性、癌前期瘜肉發展成大腸癌,約需要20年,因此由50歲開始做篩查,就可盡早發現可能的癌症,及早醫治。 大便隱血測試是坊間最普遍的非入侵篩檢方法,近年市面上有更多選擇,包括多靶點糞便基因測試(FIT-DNA)和糞便細菌基因M3檢測。究竟有何分別? 林嘉安表示,較常用的大便隱血篩查「糞便免疫化學測試」(Faecal Immunochemical Test,簡稱FIT)有10多年歷史,以抗體檢測大便隱血,「FIT並不是直接偵測癌症或瘜肉,而是偵測它們引致的出血」,從間接標記篩查出可能患癌或有瘜肉人士。建議每1至2年檢查1次。 多靶點糞便基因測試(FIT-DNA) 驗糞便血液+基因 捕捉細胞早期變異 基因及診斷檢測公司Prenetics在今年引入香港的「多靶點糞便基因測試」,將FIT及糞便基因測試結合,透過檢測糞便中的血液和特定基因生物標記物,測出大腸癌風險。 大腸癌與基因變異息息相關,過去有多項研究對比大腸癌患者與健康人士的糞便基因,發現某些基因生物標記物與大腸癌風險有直接關係。Prenetics研究及發展部主管馬湖波指,「在大腸癌發展過程中,從瘜肉、腺瘤,再到癌前病變的進展期腺瘤,過程中細胞基因不斷出現突變,不斷有『甲基化』情况出現」。甲基化猶如基因的「開關掣」,有些基因專門防止細胞變異成癌症,當它們甲基化,會影響到抗癌功能,癌症發生機率就會增加。甲基化以外,KRAS基因突變亦在癌症中常見。這些變異的細胞基因會在大腸癌病變過程中脫落到糞便,所以檢測糞便中基因,可捕捉腸道細胞早期變異的重要資訊,提升檢測靈敏度。 既然糞便基因檢測的靈敏度更高,為何要結合FIT?「愈敏感的測試(即高靈敏度),特異性就會相對地愈低」,換句話說,即是「假陽性」機率或較高。馬湖波解釋,靈敏度高的基因檢測,有如大網一樣捕捉到更多大腸癌信號,或較易出現「陽性結果」,而FIT就可彌補這問題,預先排除痔瘡、胃潰瘍、經期等的血便情况後(產品不建議這3類人接受檢測),如果FIT仍檢出血液,即進一步佐證大腸癌風險較高。兩者互補不足,令FIT-DNA對大腸癌的靈敏度提升至約96%,進展期腺瘤的靈敏度則約64%。當檢測結果呈陽性,建議做大腸鏡跟進;而陰性結果,若沒有其他大腸癌徵狀或風險,1至3年後再做檢測。 糞便細菌基因(M3)檢測 偵測小瘜肉 預測瘜肉復發風險 腸道微生態與大腸癌風險關係密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與團隊,將健康人士、大腸癌、大腸瘜肉患者的腸道細菌做比對,發現一組共4種糞便細菌基因(M3),會增加大腸癌風險,用以識別大腸癌的靈敏度約94%。 九成大腸癌從瘜肉演變而成,透過檢測M3可偵測小至5毫米、大至30毫米的瘜肉,黃秀娟表示,「偵測小瘜肉的靈敏度約50%,這已經很好,暫時市面上未有其他工具高過50%;而大粒瘜肉靈敏度接近70%」。完成檢測後,若顯示大腸癌相關風險低,就毋須再做大腸鏡檢查。 切除瘜肉能減低大腸癌風險,但黃秀娟指,約60%人的瘜肉會在1至2年後復發,檢測M3能預測大腸瘜肉復發,減少非必要的大腸鏡檢查,「以非入侵方法,用糞便樣本,方便監察病情」。團隊追蹤了200多個曾在5年內切除瘜肉的人士,發現瘜肉復發人士的M3水平比沒有復發的高;偵測瘜肉復發的靈敏度約90%。另外,檢測M3還可以反映腸道的健康狀况,有需要可透過控制飲食來降低M3水平,減大腸癌風險。 任何年齡都可檢測M3,黃秀娟尤其建議45歲以上人士每1至2年驗1次。來經期間或有痔瘡人士不受影響,因為檢測針對糞便細菌基因,糞便中混有血液影響不大,「唯一要小心抗生素,因為會影響腸道細菌,建議停食兩星期後才做檢測」。 僅10%合資格者參加免費篩查 大腸癌篩檢方法愈來愈多,應點揀呢?林嘉安分析3種方法優劣(見主圖表),並強調,「選哪款方法都不要緊,最緊要去做」!無病徵的一般風險人士,可選任何一種篩查方法,行動最重要。至今只有約10%合資格人士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免費也不去做,很可惜;這分分鐘比消費券效益更大,因可以防癌」。林更提醒已出現病徵人士(如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有血、腸塞等),應盡快求醫,安排詳細檢查,如X光或內窺鏡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大腸癌篩查3大方法優劣 FIT 驗血 優點: .有10多年歷史,是標準篩查方法 .非入侵、方便、成本低、可重複檢測 .研究證實能減低約15%至33%大腸癌死亡率 缺點: .大腸發炎、潰瘍、痔瘡等導致出血,或出現假陽性 .早期癌症或瘜肉流血量低,減低靈敏度,或出現假陰性 費用:$280(家計會) FIT-DNA 驗血+基因 優點: .非入侵,面世7、8年 .同時偵測大便隱血及糞便內驅動細胞由良性變為癌症的基因 .比FIT準確約20% 缺點: .對細小和早期瘜肉或有遺漏 .由於敏感度較高,或出現較多假陽性結果,造成不必要的擔心或額外檢查 費用:$3000 M3 驗細菌 優點: .非入侵,偵測小瘜肉的靈敏度較高 .可偵測瘜肉復發風險。如病人曾切除瘜肉,但未到大腸鏡覆檢的時間,可考慮做此檢查.能預測大腸瘜肉復發風險。但始終是預測,建議按時做大腸鏡檢查 缺點: .敏感度較高,容易出現假陽性 .技術相對較新,研究數據較少,成熟與認受程度不及另外2個方法 費用:$3880 資料來源: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林嘉安 文:張淑媚、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相關文章:【照胃鏡、照腸鏡】持續腸胃不適、消化不良?何時要「照鏡」?6個情况下做胃鏡或腸鏡檢查 知多啲:照大腸鏡 篩查「黃金定律」 「大腸鏡是篩查的『黃金定律』。」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林嘉安指,大腸鏡好處是直接看見有沒有腫瘤、瘜肉,檢查期間可同時抽取組織樣本和切除瘜肉,作病理化驗。 林表示,一般風險人士無論是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多靶點糞便基因測試或糞便細菌基因檢測,如結果呈陽性,都需要接受大腸鏡檢查作病理診斷。若檢查結果正常,可隔10年才再覆檢。至於高風險人士,包括有腸癌家族史、連氏綜合症(Lynch Syndrome)或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患者,則建議直接以大腸鏡作篩查方法,並應較頻密地接受檢查。 大腸癌篩查計劃 www.colonscreen.gov.hk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衛生處方:大腸癌篩查找出6.4%癌症

【明報專訊】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根據最新數據,在2016年有超過5430宗大腸癌新症,每6個新確診癌症便有一個患上大腸癌。隨本港人口老化、生活習慣轉變,大腸癌新增個案預料在未來會持續攀升。 可幸的是,很多證據顯示大腸癌可透過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和有系統的篩查去預防。 要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多吃高纖維食物、少吃紅肉和加工肉食、恆常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及腰圍,不飲酒吸煙是不二法門。 (EncroVision@iStockphoto) 另外,大腸癌是少數有充分科學證據支持透過篩查可預防的癌症,全民篩查帶來的好處多於壞處。大多數大腸癌是由良性腺瘤經過約10年時間轉變而形成,其間有可能會滲出肉眼看不見的微量血液。透過為沒有病徵的人士測試,可以找出大便帶微量血液的人,作進一步檢查,以便及早醫治和提高治療成效。根據政府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的建議,年齡介乎50至75歲、沒有明顯家族史的人士,應與醫生商討,考慮接受大腸癌篩查。 照腸鏡參加者 65%患大腸腺瘤 衛生署現正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分階段資助沒有徵狀的香港居民在私營界別接受篩查。現階段,計劃正接受出生於1943至1963年的56至75歲香港居民報名參加。計劃下一步會擴展至50至75歲人士,開展日期容後公布。 合資格人士首先約見參與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如果結果呈陽性,參加者會獲轉介接受政府資助的指定大腸鏡檢查服務,以找出大便帶血的原因。 (明報製圖) 截至今年6月初,已有742名基層醫療醫生參與計劃,分佈全港1026個診症地點,當中96%不會收取額外費用。另外,191名大腸鏡醫生亦已加入計劃,在401個服務地點提供大腸鏡檢查服務。如在大腸鏡檢查時不需切除瘜肉,約八成不會收取額外費用;如需切除瘜肉,約七成不會收取額外費用。 已有約14.5萬人參加過計劃。篩查結果方面,在交回大便樣本並得出測試結果的參加者中,約13%呈陽性;接受過大腸鏡檢查服務參加者中,10,210名(約65%)透過計劃發現患有大腸腺瘤,1004名(約6.4%)患有大腸癌。由於大腸腺瘤在大腸鏡檢查過程中已被切除,因而避免演變為癌症。這印證了適時接受篩查的重要。此外,初步分析顯示,在計劃下患有大腸癌的個案中,大部分屬於較早期,治癒率亦相對較高。 大腸癌篩查計劃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免費、簡單。欲知更多,可瀏覽www.colonscreen.gov.hk或在辦公時間致電專人接聽熱線3565 6288。 文:莊承謹(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高級醫生(疾病預防)) Read more

大腸癌篩查 阻截瘜肉成癌

結直腸癌又稱大腸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死亡率高踞癌症第二位。患者一般以男性為主,發病年齡60歲左右,在近年有年輕化趨勢。為增加市民對大腸癌的認識,betway体彩 及明報健康網日前假中央圖書館舉辦「結直腸癌診療新趨勢」講座,分享大腸癌檢查及治療方法,鼓勵市民在50歲起進行檢查,減低患癌風險。 李家驊醫生(右)及廖敬賢醫生提醒市民注意生活健康及飲食,可減少大約40%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鏡檢查是金標準 大腸癌新增個案每年大約有5,000宗,死亡人數超過2,000人。betway体彩 微創及機械臂手術拓展主任、外科專科醫生李家驊醫生表示,大腸癌成因與吸煙、進食紅肉及肥胖有關,病徵包括腹痛、大便帶血、體重下降、便秘及腹瀉等。演變過程大部分由瘜肉開始,從正常細胞轉變成癌細胞平均需時10至15年,因此可透過篩檢防止瘜肉演化為癌症。無病徵的病人可在50歲起開始接受檢查,有病徵或有家族病史的病人則需要在40歲起檢查。另外,進食高纖食物會有助減低患上大腸癌的機會。 政府現時會為市民提供大便隱血測試,若發現病情呈陽性,會再資助進行大腸鏡檢查。李醫生表示,大便隱血測試費用便宜但準確度低,因此普遍以大腸鏡檢查作為診斷大腸癌及大腸瘜肉的金標準。病人需在檢查前七日停止服用中藥及薄血藥,檢查前兩日停止進食高纖食物,隨後服用藥水排清糞便。檢查期間會利用大腸鏡從肛門到盲腸進行檢查,當發現有瘜肉會一併切除,若瘜肉體積較大及不正常,會抽瘜肉的組織檢驗是否癌細胞。整個檢查需時15至30分鐘,過程無痛及出現併發症機會較低。 若不幸患上大腸癌,早期病人可接受根治切除手術,切除相關腸道及附近淋巴。李醫生指出,在肛門對內30公分內出現惡性瘜肉,屬於直腸癌。由於位處盆腔下,若屬後期的大腸癌,附近的組織例如神經線、淋巴、膀胱、女性的子宮、男性的前列腺都有可能受到影響,醫生會以大腸鏡、超聲波、3D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正電子掃描等方法識別癌症期數,再按照情況作出適合的治療。假若惡性瘜肉位處肛門口對內兩公分,病人需要接受會陰直腸切除術,術後無法保留肛門功能。雖然要以長期造口替代,但不會對生活構成嚴重問題。此外,後期大腸癌患者可在術前接受綜合化療及電療,有助減低病情及提升保留肛門功能的機會。 大腸癌是本港頭號癌症,市民非常關注。 利用藥物作針對治療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進步,現今的診斷及治療變得更加精準,可減少治療次數及對正常組織的影響。藥物治療方面有化療、標靶藥及免疫治療等方法可以使用。betway体彩 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廖敬賢醫生解釋,化療主要針對生長迅速的細胞,而不管是否正常細胞;標靶藥會因應腫瘤特性作出抗衡;免疫治療則是回復受癌細胞影響的免疫功能,讓身體自行識別及消滅不正常細胞。 大腸癌分為四期,治療方法及目標各有不同。因應每期癌症的復發風險,廖醫生指出,第一期病人在術後不需進行輔助治療;第二期病人需視乎病理及發病前特徵,建議高風險復發病人進行六個月化療;第三期病人普遍會用兩種化療藥。有研究指出低復發風險病人大概需進行三個月化療,已可減少復發風險及副作用。 至於第四期病人,廖醫生將之細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癌細胞只轉移至肝或肺部,可進行根治手術切除,或是轉移數量不多,可用化療及標靶藥將腫瘤縮小,再以手術或放射治療處理。第二類是癌細胞無法清除,因此會以腫瘤控制、生活質素維持及徵狀處理等目標作為治療的優次考慮。第三類是已影響重要組織器官,會以化療藥及標靶藥將腫瘤盡量縮小,以減低機能受損程度,達至穩定病情。 現時有兩類標靶藥治療大腸癌,包括用以抑制血管增生的貝伐株單抗(Bevacizumab),以及對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西妥昔單抗(Cetuximab)。廖醫生指出,西妥昔單抗只適合沒有NRAS及KRAS基因突變的病人使用,但只有一半病人沒有此類基因突變。除了一線標靶藥,亦有多種用於穩定病情的口服標靶藥,包括可針對耐藥性較強癌細胞的Regorafenib等等。另外,大腸癌病人當中,大約有5%適合進行免疫治療,其中,有MSI的病人有50%機會可控制病情,有HER 2的病人可用抗HER 2的標靶藥控制病情。還有,近兩年開始採用的液體活檢方法,以抽血方式檢查腫瘤特性再針對用藥,相信在未來五至十年有助制定個人化大腸癌治療。

Read more

【了解腸癌】50至75歲 大腸癌篩查恒常化 先導計劃照腸鏡 揭6.4%癌症

衛生署8月6日開展大腸癌篩查計劃,分階段為50至75歲沒有大腸癌徵狀的香港居民提供服務。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右)預計,每年可預防650宗大腸癌及6500宗大腸腺瘤個案。左為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曾憲宗攝) 衛生署將於8月6日(下周一)起恒常化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由先導計劃涵蓋的61歲至70歲,分階段擴展至50歲至75歲的合資格人士,首階段先為61歲至75歲市民提供檢查服務,衛生署預料每年可預防650宗大腸癌及6500宗大腸腺瘤個案。截至3月底,有逾6.8萬人參與之前先導計劃,7203人完成大腸鏡檢查,當中6.4%確診大腸癌。 衛署﹕每年預防650宗大腸癌 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昨日表示,衛生署於2016年9月展開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運作暢順,有助及早識別沒有病徵的患者及高危者,政府將於下月6日把計劃恒常化,對象會逐步擴展至50歲至75歲、沒有病徵的香港居民,未來5年總開支9.4億元。首階段對象為1942年至1957年出生的61歲至75歲人士,而1942年出生者需於今年內參加,否則明年會「超齡」。 篩查流程主要分兩層,先由基層醫療醫生提供大便隱血測試,如呈陽性反應,需接受大腸鏡檢查;如呈陰性反應,可留意有否出現大腸癌徵狀,並每兩年接受大便隱血測試。 隱血測試額外收費上限1000元 衛生署按已推行的先導計劃為例,指截至7月26日,有685名基層醫生登記提供隱血測試,當中97%不額外收費,另有170名醫生提供大腸鏡檢查,額外收費上限為1000元,當中68%需切除瘜肉的個案無額外收費,目前輪候照大腸鏡的時間為3星期。 原目標30% 總參加率9.5% 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表示,截至7月26日,總參加率為9.5%,即較署方原先預計的30%低。此外,截至3月27日,有68,774人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在66,697名有化驗結果的人當中,13.1%呈陽性反應。在7203名已完成大腸鏡的人中,有6.4%即458人確診大腸癌,當中69.7%即319人屬早期患者,治療率較高。 程卓端表示,預料恒常計劃可覆蓋15%合資格人士,預料在未來5年,每年可預防650宗大腸癌及6500宗大腸腺瘤個案。 Read more

【了解腸癌】大腸篩查成效超預期 學者倡擴年齡恒常化

【明報專訊】政府於2016年9月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為期三年,去年11月已開展第三階段,截至上月底約有6.2萬人接受檢查,當中逾5000人發現大便隱血,需轉介做大腸鏡檢查,最終有386人證實患大腸癌,超出衛生署起初估算。計劃專責小組成員指效果超出預期,盼政府將計劃恆常化。 大便隱血68%癌前瘤 6.5%腸癌 【2018年結直腸癌講座】「腸」保健康 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高級醫生莊承謹表示,截至上月28日有13.1%參加者大便隱血測試呈陽性,當中5894人其後完成大腸鏡檢查,最終3988人(67.7%)發現癌前病變大腸腺瘤,並已切除,免日後演變成癌症,另386人(6.5%)確診大腸癌,較4個月前公布數據增95人,當中多數屬早期,治癒率較高。 第三階段已於去年11月展開,62至65歲人可獲資助做檢查,首兩階段涵蓋的66至71歲港人,如未做檢查也可參加。莊承謹表示,首兩階段大便隱血測試呈陰性的參加者,因距離首次測試已兩年,今年9月28日起會收到提示,可再接受資助做測試,但第三階段參加者,即使測試呈陰性,相信屆時計劃已完結,不會再有資助作覆檢。 接受子宮頸篩查率 25至34歲組別最低 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專責小組成員兼中文大學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總監黃至生表示,計劃效果超預期,參加者可及早發現癌症及接受治療外,亦可減輕醫療系統負擔,盼計劃可恆常化,並將涵蓋年齡擴至50歲,因不少文獻顯示大腸癌患者是50歲或以上。 另外,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高級醫生伍秀賢表示,衛生署2004年推出全港性「子宮頸普查計劃」,鼓勵24至64歲婦女定期做子宮頸癌篩查,惟2014/15 年度調查發現,25至34歲及55至64歲年齡組別接受篩查比率較其他年齡組別為低,分別41%及59%,再次呼籲此組別曾有性經驗的婦女,即使已接種HPV疫苗亦要接受篩查,免病情惡化。 Read more

【了解腸癌】4萬長者篩查大腸癌 291人中招超衛署預期 確診者六成屬一二期

【明報專訊】衛生署去年9月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至今年9月底為逾4萬名無病徵、現年66至71歲長者作篩查,其中13.5%對大便隱血測試呈陽性反應,在完成大腸鏡檢查的4501宗個案中,暫發現291人患大腸癌,發現率為6.5%,數字超出衛生署預期。先導計劃將於下周一(27日)擴展至第三階段,62至65歲無大腸癌徵狀者可參加。 下周起62至65歲無病徵者可參加 【2018年結直腸癌講座】「腸」保健康 首兩階段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為1946至1951年出生的人篩查,截至今年9月27日有4.03萬人參加,當中逾3.9萬人有檢測結果,其中13.5%(5286人)對大便隱血測試呈陽性反應,需轉介照腸鏡。在完成大腸鏡檢查的4501宗個案中,有291人患大腸癌;3086人有大腸腺瘤;594人有增生瘜肉、大腸發炎等;另有527人沒有瘜肉。 3086人有腺瘤 594人有瘜肉發炎 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主任程卓端表示,對於已照大腸鏡的個案中,有6.5%確診大腸癌及68.6%發現大腸腺瘤,感到「少少意外」,例如大腸癌發現率比署方預期的3%高1倍。她續稱,形成大腸癌的變異過程有可能長達10年或以上,篩查計劃先從較年長的長者着手,腸癌發現率較高,她相信未來發現率會下降。 程卓端說,目前接獲25宗關於切除瘜肉併發症的報告,其中21宗是腸道內流血,有1宗刺穿腸道及3宗其他個案,患者經跟進後完全康復。她又說,目前切瘜肉引致腸道出血及穿腸的比率分別為0.5%及0.02%,符合署方設立的標準。 程續稱,署方分析第一階段55宗確診大腸癌個案,六成患者屬第一、二期,比非篩查計劃的發現率高20個百分點。她說早期病人治癒率相對高,呼籲合資格長者盡快參加計劃。 一成目標人口參加 未達預期 根據署方數據,目前首兩階段的目標人口有44萬,程卓端說總參加率約10%,低於署方30%的目標。她表示,亞太地區的大腸癌篩查參加率為10%至30%,例如澳洲達30%,她稱當地推行大腸篩查逾10年,香港則只推行一年,表示滿意本港現况。 衛生署下周一推出第三階段計劃,1952至1955年出生及無大腸癌徵狀的市民可參加。此群組約有38萬人,參加者須先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再上網尋找及約見相關基層醫療醫生(www.colonscreen.gov.hk)。截至本月17日,共644名基層醫療醫生提供大便隱血測試,97%醫生不會額外收費;另有154名醫生提供大腸鏡檢查,若需切除瘜肉,有68%醫生不收額外費用。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讀者MailBox】大便習慣改變要照腸鏡嗎?

【明報專訊】問:爸爸今年55歲,兩年前做了腸鏡檢查,切除了兩粒瘜肉,但他近期食慾欠佳,加上大便習慣改變了。請問他有需要再做腸鏡或其他檢查嗎? 大腸癌病徵:胃口差、大便帶血 答:近期食慾欠佳,加上大便習慣改變,這些都可能是大腸癌病徵。大腸癌其他徵狀,包括大便帶黏液或者帶血,大便形狀變細,腹部絞痛,消化不良,貧血和體重下降等,但早期大腸癌未必有病徵。 由於你爸爸出現病徵而且曾經有大腸瘜肉病史,所以他一定要向醫生求診,安排做腸鏡檢查。如果腸鏡檢查證實患上癌症,便要進一步詳細檢查,例如組織活檢、驗血及影像掃描,以評估癌症分佈情况和手術安排。手術後醫生會根據病理報告評估病人進行輔助治療的需要,以減低大腸癌復發風險。這些輔助治療可以是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和標靶治療。 50歲起照腸鏡 10年1次 大腸癌通常由大腸瘜肉病變而成,過程可長達5至10年。建議一般人由50歲開始做大腸鏡篩檢,每10年做一次,及早發現大腸瘜肉並切除,以減低演變成大腸癌的風險。如有大腸癌家族史人士,大腸鏡篩檢最好提早於40歲開始。而曾有大腸瘜肉病史的人士,便要定期做大腸鏡複檢,監察瘜肉有否復發。 文:丘德芬(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歡迎讀者提出健康問題,本欄邀請相關專科專家解答和支援 Read more

【有片:了解腸癌】大腸癌篩查 61至70歲有資助 年過50 驗腸不宜等

【明報專訊】衛生署推行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9月底正式展開,資助61至70歲(1946至1955年期間出生)、沒有大腸癌徵狀人士,接受大便隱血測試,若結果呈陽性,再轉介大腸內窺鏡檢查。 然而,國際指引建議50歲開始接受篩查。 如果你是60歲或71歲,剛好不在政府資助之列,怎麼辦? 「研究發現,大部分大腸癌是由大腸腺瘤演變而成;由瘜肉漸漸變大、惡化,變成癌症,需要5至10年時間。」外科專科醫生梁家騮說。「大腸癌篩查有兩個目標:(1)偵測早期癌症,減低大腸癌的死亡率;(2)偵測並且切除瘜肉,減低大腸癌的病發率。」前者屬於及早治療,後者預防癌症,是更高層次的目標。 「政府推行的先導計劃,合資格人士61至70歲。一位59歲病人問我,應該輪候政府資助,或是自費篩查?」家庭醫生鄭志文問。 「根據國際指引,建議一般人士50歲開始接受篩查。篩查方法很多,價錢有高有低(*)。不論有沒有政府資助,其實都應該去做。」梁家騮答。 歲數只是一個籠統界定,還要考慮其他指標和風險因素。梁家騮補充,50歲開始檢查的建議,只是為一般市民而定;如屬高風險人士,例如吸煙或肥胖人士,建議45歲開始接受篩查。若有兩位直系親屬曾患大腸癌或有大瘜肉,則建議40歲開始接受篩查。 「不同篩查方法,各有好壞。視乎成本效益、篩查目標、承受風險等,病人可以跟醫生商討。」梁家騮指出,篩查方法,傳統是做大便隱血測試,成本便宜,零風險。 根據研究,推行兩年一次大便隱血測試篩查,結果減低大腸癌死亡率約15%;而推行每年一次篩查更加有效,大腸癌死亡率減約20%。近年,美國使用大腸鏡作為篩查方法。由50歲開始(沒有病徵人士),每10年做一次腸鏡,成本比較昂貴,併發症風險也較高。但根據文獻,大腸鏡篩查可以減低大腸癌的病發率約80%。 出現徵狀應即檢查 「我發現許多病人混淆『篩查』和『診症』意思,出現病徵來見醫生,要求做篩查。」鄭志文醫生說。 「篩查,是指一般人士沒有出現任何病徵去做檢查。基於成本效益計算,不能夠安排所有人士進行篩查。以大腸癌為例,年齡通常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建議風險較高群組(50歲以上)接受篩查。」梁家騮續說﹕「但一旦出現徵狀或懷疑自己有病,接受檢查,就不是篩查,而是診症。」 雖說50歲以上屬於高風險群組,但也有不少年輕人士患上大腸癌。「我見過最年輕的大腸癌患者只得13歲。每年也見到不少病人,二三十歲確診大腸癌。」梁家騮說。「我有一位年約40歲病人,爸爸患有大腸癌。他跟我約好做大腸鏡,因為保險問題,突然取消。一年之後,我跟他再作腸鏡檢查;不幸確診大腸癌,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年輕人士患上大腸癌的比率較低,醫生或病人容易掉以輕心。許多個案發現的時候已經到了晚期,難以根治。 大腸癌的演變過程較慢,徵狀可以持續多年。兩位醫生再三強調,大便習慣出現變化或徵狀,切勿習以為常。一旦出現以下徵狀,不論年紀,應該立即看醫生,及早檢查: ◆大便有血(鮮血或瘀血)。大便出現鮮血,常見的原因是痔瘡;不過也有可能因為腫瘤,切勿輕率處理 ◆大便習慣改變;持續便秘,或者持續肚瀉 ◆大便帶有黏液 * 中大何善衡腸胃健康中心提供大便隱血測試,收費200元,網址:www.digestivehealth.org.hk/health-check 文:麥穎姿 圖:黃志東 編輯:王翠麗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 www.mingpaohealth.com/doc.htm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