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跑步後下背、臀、大腿後側痛?測試和了解梨狀肌綜合徵4個症狀

【明報專訊】梨狀肌與跑步姿勢息息相關。有沒有試過跑步之後,下背、臀部和大腿後側有痠痛感,而且持續一段時間,以為只是做完運動後的普通肌肉痠痛,三數天後就會消退?結果卻發現愈來愈痛!梨狀肌位於臀部深處,當它受傷、勞損,可導致坐骨神經受壓,引起下背、臀部和大腿後側疼痛或麻痹。怎樣測試自己有沒有梨狀肌綜合徵呢?有哪4個症狀呢?為何跑步會傷及這一組臀部深層肌肉?如何預防? 相關文章:【膝痛】導致膝關節痛5因素:肥胖、退化、姿勢不當或糖尿等疾病 水療運動助改善 與跑步姿勢有關 梨狀肌綜合徵4個主要症狀 可致下背臀、大腿後側疼痛 梨狀肌綜合徵(Piriformis syndrome)是由梨狀肌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的痛症。梨狀肌位於臀部深處,連接薦椎和股骨大轉子。梨狀肌受創傷或發炎皆是導致該肌肉壓迫坐骨神經的原因(圖1)。常見痛症範圍包括下背、臀部和大腿後側。研究顯示,約6%下背痛與梨狀肌綜合徵有關。另外,女性更容易患上梨狀肌綜合徵,機率約是男性的6倍。 梨狀肌綜合徵症狀 1.下背、臀站和大腿後側疼痛、痠痛、刺痛或麻痺,可延伸至小腿。 2.久坐或久站後疼痛加劇。 3.躺下時,疼痛可能會減輕。 4.嚴重可致小腿抽搐或無力。 負責穩定髖關節 跑步支撐受壓大 在跑步過程中,梨狀肌主要負責穩定髖關節,以及控制髖關節外旋的動作。當梨狀肌過勞,便有可能出現腫脹,甚至發炎,從而引發梨狀肌綜合徵。 梨狀肌與跑步姿勢息息相關。跑步姿勢可以簡單分為兩個周期,支撐期與擺動期(圖2)。在支撐期,梨狀肌在臀部眾多肌肉中負責髖關節穩定,尤其在支撐期前半部分,梨狀肌為了穩定髖關節以至整個軀幹,受到的壓力特別大。若盆骨或髖關節容易搖擺,例如髖關節內收和內旋,梨狀肌受傷的風險特別高。另外,臀中肌(圖3)無力亦會增加梨狀肌的壓力;再加上,步距愈大,梨狀肌及其他臀部肌肉的力量需求會愈大。 以上原因,皆會增加梨狀肌綜合徵發生的風險。換言之,了解清楚自己跑步姿勢的不足並加以改進,有助減低患上梨狀肌綜合徵的風險。 相關文章:好Zone動:毋須拉伸彎腰 應對坐骨神經痛 文:許培權(物理治療師)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止痛藥】有疼痛食止痛藥?過量影響胃肝腎心血管 世衛止痛階梯3個階段 1級由撲熱息痛開始 循序漸進減副作用

【明報專訊】2013年「香港精神健康調查」研究發現,有近3%人對止痛藥有濫用依賴的情况。自行服用止痛藥有健康危機,疼痛其實是身體出現疾病的警號,所以首先要確定痛症源頭,否則只會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期;待病情惡化時,有可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另一方面,過量服用止痛藥會對身體帶來不良影響,坊間可以購買的止痛藥包括撲熱息痛、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過量服用有可能引致胃炎/胃潰瘍,或對肝臟、腎臟、心臟血管出現不良影響等。 Read more

好Zone動:滾動按摩球 管理肩頸痛

【明報專訊】對肩頸痛患者來說,肌肉痠痛繃緊總是揮之不去。近年在處理慢性痛症時,醫學上提出了疼痛管理(pain management)的概念,讓患者能更積極面對慢性痛症。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AASFP)提供) 疼痛管理 避免觸發痛楚 什麼是疼痛管理?疼痛管理是指患者出現疼痛問題時,怎樣去紓緩或減低疼痛;自身有控制疼痛出現的責任,當知道某些動作會刺激或觸發痛楚時,就應該暫時避免,讓患處休息;或是察覺痛楚時,應尋求合適方法處理,避免痛楚加劇或令情况惡化。 提到疼痛管理,不得不與「自療」概念掛鈎。在肩頸痛中,一些穴位或壓痛點(trigger points),很多時都與背部的天宗穴有關,天宗穴是肩胛骨其中一個穴位,周邊亦包含很多壓痛點,所以,即使未能準確找到天宗穴,只要在肩胛骨附近找到一些痠痛的位置按壓,都有紓緩效果。 促進血液循環 放鬆肌肉 要按壓背後的肌肉,可配合按摩球,效果更佳。一般按摩球表面凹凸不平,讓壓痛點可以有更強的刺激作用;按摩球的質地比較硬,壓住時不會變形,用力按更產生反作用力,令肌肉血液循環增加,幫助放鬆身體痠痛的地方。 使用按摩球,緊記目的是放鬆肌肉,如果過程感到不適,就應立即停止,並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意見。 文:周錦浩(註冊物理治療師) Read more

【運動消閒】姿治通鑑:滑雪肌肉痠軟與受傷

【明報專訊】每逢滑雪旺季,不少滑雪發燒友都會選擇到挪威、日本、加拿大等地滑雪旅遊。某程度上,運動難以與傷患脫離關係,滑雪運動自然也不例外。 ▲配備護腕——玩滑雪板導致上肢受傷風險較高,必須配備護腕。(yulkapopkova@iStockphoto) 玩滑雪板(Snowboarding)與滑雪(Skiing)所導致的受傷位置頗有不同,而新手與老手同樣也有受傷風險。根據外國的統計研究,因滑雪而導致的傷患,超過70%與跌倒有關,失控碰撞也佔所有受傷原因約10%。佩戴頭盔或能減輕頭部外傷的風險,但不能預防碰撞所產生的腦震盪。若論上肢受傷風險,玩滑雪板遠比玩滑雪的人士為高,因此必須配備護腕,而我們常常聽到的十字韌帶傷患,則較常出現於滑雪人士身上。另外,約8%玩滑雪板人士或16%滑雪人士,他們受傷的位置多於一處。至於雪地的軟硬程度也有影響,較硬的雪地會增加跌倒時手腕受傷的風險;但雪地較軟也不等於比較安全,因較軟的雪會增加膝部扭傷的風險。 肌肉疼痛多於一周或受傷 先不要被上述的統計數字嚇倒,而放棄體驗這項十分有趣的冬季運動,只要做足安全措施,穿著合適裝備,依照教練指示,慢慢嘗試,就可將傷患風險減到最低。我亦是玩滑雪板的新手,第一天跟隨教練學習時,跌倒十多次,但因從教練身上學會如何較安全地着地,因此沒有受傷,每一次跌倒也是一個學習。改善身體肌肉的協調及平衡後,漸漸地就能控制滑雪板的速度及方向。 由於我不熟練玩滑雪板,經過兩天的練習,身體肌肉頗為痠痛,兩三天後才慢慢紓緩。但這並不是受傷,「運動後肌肉痠軟」與「運動傷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身體做劇烈運動後,肌肉出現輕微撕裂的狀况;當有足夠休息、補充蛋白質、伸展運動後,肌肉便會修復,一般數天內便會復元,肌肉亦會變得較以前強壯。滑雪運動劇烈與否因人而異,老手們滑雪如呼吸般自然,通常過後也不會如何痠軟;新手如我般掙扎式滑雪,做了一整天劇烈運動,過後肌肉痠軟也是正常不過。但如發現劇烈運動後疼痛持續多於一星期,便要注意可能是韌帶扭傷或肌肉拉傷,建議及早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諮詢。 文:黃愉豪(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級物理治療師) Read more

【都市壓力】使用按摩椅 注意力度僅痠痛即可

香港人工作繁忙,下班後身心俱疲,在按摩椅躺一躺,簡直是人生一大樂事。不過不宜過度使用按摩椅,以免弄巧反拙。 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徐善美指,一般而言,按摩可以減低血壓及心跳、紓緩下肢腫脹,以及促進血液循環和減少軟組織黏連,緩減痛楚。按摩時全身肌肉放鬆,亦有助改善焦慮及抑鬱。按摩椅主要以揉揑、搖擺和指壓方式推按肌肉,選購時最好親身嘗試,選擇配合體型及適合個人需要的按摩椅。例如華人婦女個子較小和纖瘦,按摩椅的按摩頭不宜太大,最好是能調校高度及闊度。另外如工作需要經常站立,想有效控制下肢水腫情况,不妨選一些可以由下而上推按小腿的按摩椅。 做任何事情都要適可而止,按摩亦然。按摩首要力度適中,不同部位適合不同力度。例如頸部肌肉少,用力過量容易壓傷頸椎。一般人以為按至肌肉發痛才是有效,其實不然。要注意,一旦按摩後痛楚維持逾48小時,即表示肌肉已經受傷。故需要適當調節力度,最好是僅僅痠痛即可;按摩時間亦不應太長,每次連續20至30分鐘為佳。如使用後感到不適,最好停用一天,待痠痛消散才再使用。如有任何痛症,切忌單靠使按摩椅作紓緩,應該立刻求醫。 一般家用按摩椅都為健康人士而設,如孕婦、肌肉鬆弛或皮膚薄弱人士(如長者)、凝血不良、低血小板或正服用凝血藥/薄血藥人士等,使用按摩椅前宜先諮詢醫生意見,以認清個人身體狀况。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