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康復者】轉陰後仍感疲倦口乾氣管敏感痰黏 藥膳食療應對「長新冠」注意益氣養陰健脾補肺(養生帖)

【明報專訊】香港新冠研究工作組今年8月發表文章指出,七成的「長新冠」病人表現出氣陰兩虛或肺脾氣虛的徵狀。新冠患者多有發熱,轉陰後往往出現疲倦、口乾、氣管敏感而有小量黏痰咳嗽等。中醫認為這是由於體內餘熱未清,傷及氣陰的表現。藥膳食療的正確使用也有助加快新冠康復者的痊癒。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研究:74%確診者30天後始恢復嗅覺 女性、有鼻塞者較難恢復 新冠康復者轉陰後仍疲倦口乾黏痰咳嗽 中醫:長新冠屬餘熱未清 傷及氣陰 截至9月底,本港累計新冠病毒陽性檢測個案逾94萬宗及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逾80萬宗。檢測轉陰後,部分患者仍有明顯不適徵狀,新冠後遺症成為關注新課題,並因本病的遷延持久得名「長新冠」。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全球有近1.45億人患有「長新冠」,表現出身痛、疲勞、認知問題及呼吸急促等至少1種徵狀;本港中西醫學界專家也在呼籲各方聯手應對。 治病求本,預防為先,中醫强調治未病,及時截斷疾病的發生發展,對新冠患者應注意在發病時及時結合辨證治療,減少後遺症狀的出現,轉陰後更要注意益氣養陰、健脾補肺,防止「長新冠」持續,縮短病程,預防他變。 藥膳食療助加快痊癒 口乾痰多氣虛食療有不同 網診普及,令患者可以及時得到中醫的辨證治療,藥膳食療的正確使用也有助加快痊癒。 若出現口乾咽痛、痰黏量少時,可以用雪梨、川貝加冰糖燉服,或服用川貝枇杷膏,清熱養陰,潤肺化痰。 如果痰多腹脹口臭納差、大便不暢,可以用白蘿蔔、雪梨、麥冬加少許生薑煮水,化痰消滯,通腹瀉熱。 如果患者平素易感冒,為氣虛體質,可透過中醫診斷的前提下,選用百合、玉竹、蓮子、沙參、太子參、淮山等煲瘦肉,氣陰雙補,扶正抗邪。 文:董爽(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課程主任) 相關文章:轉季氣管敏感或是哮喘發作? 咳嗽、痰多少、喘鳴聲音症狀有不同 中大研究:第四波較第五波Omicron染疫者長新冠徵狀時間更長 常見認知、情緒、咳嗽等問題 此外,中大醫學院今年7月中展開「長新冠」研究,於醫管局門診等途徑邀請新冠康復者填寫網上問卷,逐一回答有否出現一系列長新冠徵狀,例如咳嗽和呼吸急促等呼吸道徵狀、記憶力減退等認知功能徵狀。研究透過網上問卷接觸逾7000名新冠康復者,初步發現逾九成人曾出現長新冠徵狀,最常見徵狀是認知問題、情緒問題,另有經常咳嗽、氣促等。而其中九成於今年Omicron流行期間染疫,他們長新冠徵狀維持時間較第四波染疫者短。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認為,部分康復者的長新冠徵狀涉及多器官,建議當局設特別專科門診診所,並研究以科學化方法診斷,以探索治療方法。 四成受訪康復者多器官受影響 新冠疫情持續近3年,院長陳家亮昨於無綫電視《講清講楚》表示,至今接觸逾7000名康復者,年齡介乎1至100歲,目標年底蒐集1萬名康復者回應。他稱,初步發現九成人曾出現長新冠徵狀,最常見徵狀是認知問題,佔四成;情緒問題如失眠、焦慮、抑鬱亦佔三至四成,另分別有二至三成受訪者稱有經常咳嗽、氣促、腸胃問題、肌肉痠痛和脫髮,整體有四成受訪者是多器官受影響。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關於康復者、成人、幼童、青少年打第3、4針的7個問題(復必泰和科興疫苗) 三成康復者曾接種2針或3針新冠疫苗 長新冠徵狀短暫輕微 陳家亮稱,約三成受訪者曾接種 2至3針疫苗,當中大部分長新冠徵狀短暫輕微;研究亦發現於第四波染疫者的長新冠徵狀,較第五波Omicron流行期間染疫者維持更長時間,多器官受影響的情况亦更普遍。他補充,暫未知感染其他新變異病毒株會否影響長新冠徵狀嚴重程度,惟當愈多人受感染,長新冠便會愈普遍,建議當局設特別專科門診診所,為市民及早診斷和治療。 (新冠疫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Read more

【兒童疫苗通】5至11歲首階段須打第1針滿3個月打第2針 未曾接種康復者科興須打「3針」復必泰「2針」

【明報專訊】政府本月30日起分兩階段實施「疫苗通行證」(下稱疫苗通)最新安排,首階段要求5至11歲兒童須陸續打第1和第2針,次階段即11月30日起則劃一要求須打至少兩針,屆時未夠期打針亦將視為不符合規定(見表)。按衛生署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5至11歲兒童第1和第2針科興應相隔28天接種,首兩針復必泰則應相隔56天。本報計算,該年齡層尚未打針的兒童若須符合次階段規定,最遲須分別於11月2日或10月5日接種首針科興或復必泰,才能趕及11月30日打第2針。另分階段取消年滿12歲者第3針的寬限期。兒童康復者呢?以感染作為打1針的大前提下,接種科興的兒童須打「3針」,接種復必泰則須打「兩針」。 兒童疫苗通5至11歲本月底前須打第1針 次階段取消滿12歲第3針寬限 另外,新安排的首階段亦縮短12歲或以上市民第2和第3針間距的寬限期,由原本容許相隔6個月,縮短至5個月;次階段則取消寬限期,規定須接種3針方符合規定,若未夠期打第3針,亦不准進入相關處所。 李夏茵表示,自第五波疫情以來共錄得38名3至11歲兒童染疫後出現重症,其中35人未打齊針,更有8名11歲以下兒童病歿,均未打齊針。問及新措施會否剝奪兒童權利,她稱絕對尊重兒童權利,尤其是健康成長和生存的權利,「我哋都好想佢(兒童)可以有課外活動,好想佢可以有面授課程,好想佢哋出去跑、去圖書館睇書,但同一時間我哋都好擔心佢哋嘅身體健康」,故冀以誘導方式讓他們能行使相關權利。 相關文章:【新冠康復者】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 關於兒童、成人、長者、康復者未或已接種疫苗的7個問題 注意康復紀錄二維碼有效期6個月 劉宇隆:5至11歲約6.8萬人未曾打針 醫衛局昨公布數據顯示,5至11歲兒童首針接種為83%,第2針亦達七成,該年齡層約6.8萬人未曾打針。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相信,新措施可推動部分家長為符合法例而帶子女打針,當愈來愈多兒童打針,抱觀望態度的家長亦會放心讓孩子接種。他提醒當局應繼續加強解說,為家長提供正確的疫苗資訊。 兒童康復者「齊針」準則不同未染疫者 染疫當一針 科興須補兩針 兒童康復者呢?政府公布最新「疫苗通行證」(下稱疫苗通)安排,要求5至11歲兒童須分兩階段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惟該年齡層的康復者卻採納另一套準則,要求須符合「完成接種」的定義,即以感染作為打一針的大前提下,接種科興的兒童須打「3針」,接種復必泰則須打「兩針」。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稱為加強保護,未曾染疫的兒童若接種科興,應打齊3針。 衛生署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早前建議,5至11歲兒童應接種3針科興或兩針復必泰才算「完成接種」,而曾染疫則當作接種一針。醫務衛生局昨日公布,5至11歲兒童於11月30日起,不論接種哪種疫苗,均要求須接種至少兩針;惟該年齡層的康復者則跟從現行12歲或以上康復者安排,即打科興的康復者須再接種至少兩針,打復必泰的康復者則至少須再接種1針(見表)。 未染疫童只須兩針 李夏茵表示,要求康復者符合「完成接種」定義,是因應聯合科學委員會的接種建議而訂,惟她沒解釋為何未曾染疫的兒童一律只須打兩針。聯合科學委員會之一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估計,有關做法是兼顧只為符合法例要求而「不情不願」打針者,「有啲人希望打少一針得一針」,故只要求沒染疫兒童統一打兩針。劉強調,接種科興須打3針才產生足夠保護,呼籲家長安排子女打齊3針科興或兩針復必泰。 涵圖書館運動場 「到訪」學校須符規定 上述新安排涵蓋法例第599F章下的餐飲及表列處所,亦會透過行政指令涵蓋其他處所。教育局回覆查詢稱,自9月30日起,年滿5歲者以到訪者身分進入學校,例如以公眾身分參加校慶活動,便須符合疫苗通安排,否則校方應拒絕相關者進校。社署表示,公務探訪以外的院舍訪客須符合疫苗通規定。至於公共圖書館等康文署轄下表列處所或室內場所,該署表示須遵守最新公布的規定。醫療設施方面,李夏茵稱不論有否疫苗通都可入內求醫。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關於康復者、成人、幼童、青少年打第3、4針的7個問題(復必泰和科興疫苗) 童權會:是否有更人性化方式鼓勵? 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執行幹事黃惠玉稱,機構過去一周接到近2000名家長查詢,當中有父母哭訴子女打首針後身體反應大,故無信心打第二針,亦有人稱不相信疫苗。她說目前兒童疫苗通未推行,兒童接種率已有所上升,反問「係咪有其他更人性化嘅方式鼓勵?」她又提到兒童染疫後現重症,「你估家長真係唔擔心?」,形容家長沒帶子女打針「唔係因為鬥氣,一定有啲原因」,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強解說,例如設熱線解答疑問、舉行諮詢會、直接向兒童解說等。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Read more

【新冠疫苗】關於康復者、成人、幼童、青少年打第3、4針的7個問題(復必泰和科興疫苗)

本港第五波疫情反彈,Omicron變異病毒株BA.4和BA.5佔本地個案比例亦過半。近期或於今年2、3月染疫後的康復者,是否需要接種第3針或第4針呢?關於一般人士、幼童和青少年的接種安排的7個問題。此外,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日前(26日)表示,今年3月和4月分別有超過60萬人和30萬人接種第2劑新冠疫苗,上述人士的「疫苗通行證」6個月寬限期即將屆滿,有關人士必須於9月或10月接種第3針疫苗。另外,接種新冠疫苗的年齡限制已降至6個月大,加上年滿50歲人士接種第3劑疫苗至少3個月後可接種第4針疫苗,政府於9月將新增16間接種站,並提供接種科興和復必泰疫苗的接種服務,詳情如下: 相關文章:【新冠康復者】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 關於兒童、成人、長者、康復者未或已接種疫苗的7個問題 注意康復紀錄二維碼有效期6個月 問題1:新冠康復者、長者、一般人士注意 新增了哪些疫苗接種站?可打復必泰和科興? 楊何蓓茵表示,9月將增加新冠疫苗接種點,並計劃於10月再增另一批「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以擴大各區接種點的分布範圍。 15間新增接種站將於9月1日起運作,餘下一間則在9月15日投入服務,為年齡6個月或以上的人士提供科興疫苗和為12歲或以上人士提供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 60歲或以上人士可免預約,直接到各「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領取「即日籌」接種疫苗。 私家診所疫苗接種站外,另有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網上預約系統:booking.covidvaccine.gov.hk 網上預約情况:

Read more

【心理健康】精神病康復者 結伴走出低谷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復元道路上,家人和照顧者的參與及鼓勵不可或缺。新生精神康復會獲公益金撥款資助,設立「家屬支援服務」,通過多元化活動及培訓,協助精神病康復者的家屬建立支援網絡。復元家庭可利用中心作為交流平台,分享照顧過程中的喜怒哀樂,互相勉勵扶持,讓每個家庭都能發揮力量和優勢,在復元路上互相關愛,共同成長。服務包括: 教育:精神健康教育課程及講座 通過一系列課程、講座和工作坊,提升家屬對精神健康及復元的知識,促進康復者與家庭成員間雙向溝通和了解 網絡:身心發展活動及家屬聚會 舉辦不同興趣小組、聯誼活動,讓家屬在輕鬆環境下舒展身心,建立家庭間的朋輩支援網絡,發揮互助精神 參與:義工服務及領袖訓練 透過多元化義工及領袖培訓活動,提升家屬參與能力,推動家屬發揮所長,參與活動籌劃、舉辦義工服務及協助精神健康公眾教育的工作 查詢:3552 5250 網址:familysupport.nlpra.org.hk 相關文章: 知多啲﹕理解心理因素 遏制潛意識影響 【都市壓力】拒絕情緒擺布 遠離「心理感冒」 【兒童健康】焦慮兒睡不好 「爸媽死了怎辦?」 驚搭巴士 嚇到手震肚痛 指導式自助治療 助解抑鬱焦慮 資料提供:新生精神康復會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