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瘧蚊叮咬出現發燒、嘔吐等5個徵狀可併發貧血、昏迷 慎防蚊子傳播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

【明報專訊】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昨晚公布,自7月1日至8月4日,共有30名非洲抵港者確疹瘧疾。瘧疾是可致命嚴重疾病,常見於氣候溫暖地區,如非洲、東南亞等地。患者通常有發燒、發冷、頭痛、肌肉疼痛和無力等症狀。重症瘧疾的病情比較嚴重,如患者得不到適當治療,可導致死亡。有專科醫生稱,本港僅間中有瘧疾輸入,形容情况罕見,認為流入社區風險很低,相信加強滅蚊已可減低潛在風險。其實被蚊叮咬後除了感到痕癢外,亦有可能染上由蚊子傳播的傳染病,例如登革熱、日本腦炎和寨卡病毒感染等,要如何預防蚊叮呢?怎樣善用滅蟲燈、蚊香、蚊貼…… 瘧疾是什麼?徵狀發燒、嘔吐?出現貧血、痙攣、昏迷等併發症? 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所引起的嚴重疾病,人們遭瘧蚊叮咬感染後,會出現發燒、嘔吐、疲倦、頭痛、肌肉疼痛等,併發症包括貧血、痙攣、器官衰竭及昏迷,嚴重可致死亡。 本港瘧疾流入社區機會大嗎? 防護中心昨稱,30宗外地傳入瘧疾確診個案,涉及30名介乎25至57歲男病人,各人於7月1日至8月1日由非洲抵港。其中一名52歲病人檢疫期間死亡。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亦指,今(5日)午有一位瘧疾病人死亡,該名病人8月3日在伊利沙伯醫院內科病房留醫,同日轉到深切治療部繼續治療,惟送院時情况轉差,服藥後未見好轉。另外,暫時有19位病人在公立醫院治療瘧疾,包括8名病人在瑪嘉烈醫院留醫,2名病人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醫,9名病人在廣華醫院留醫。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表示,最近瘧疾個案情況令人擔心,有大部分患者由非洲畿內亞抵港,最近在檢疫酒店確診,有患者情况嚴重,屬惡性瘧疾,另有個別患者需於深切治療部留醫。她亦透露,部分瘧疾患者於檢疫酒店確診,涉及酒店約6至7間檢疫酒店,其中包括油麻地香港海景絲麗酒店。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表示,瘧疾在港並非常見疾病,每年間中有輸入個案,惟短時間內多宗瘧疾輸入很罕見。他說,瘧疾以按蚊為媒介,但本港按蚊數量不多,加上患者抵港後直接入住檢疫酒店,其後由酒店被送往醫院,未有走出社區,他認為是次事件致瘧疾流入本港社區的風險不大。 林稱,只要在患者曾逗留的地方加強滅蚊,相信已可減低流入社區的潛在風險。對於有患者在檢疫期間離世,他稱瘧疾患者有病徵時情况可很快轉差,不排除患者警覺低,離世前或未有人發現病情。 瘧疾知多啲?對付瘧疾有疫苗嗎? 【瘧疾】瘧蚊叮咬感染5個徵狀 併發症可致死亡 全球年逾40萬人死於瘧疾 較新冠病毒更狡猾(附瘧疾疫苗知多啲) 全球平均每年逾40萬人死於瘧疾,當中包括超過26萬名5歲以下的非洲兒童。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首次推薦使用全球首款瘧疾疫苗,建議撒哈拉以南非洲及其他瘧疾傳播風險屬中至高程度地區的兒童廣泛接種,以挽救數以萬計的年輕生命。 蚊叮傳播 認識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 【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炎熱天氣 慎防病媒蚊傳播傳染病 DEET驅蚊劑防蚊叮有效嗎? 每逢夏天都是蚊子的活躍季節!被蚊叮除了感到痕癢外,亦有可能染上由蚊子傳播的傳染病,例如登革熱、日本腦炎和寨卡病毒感染等,患者染病後有機會出現發燒、頭痛等徵狀,需接受支援性治療。外出時要做足防蚊措施,選用含有避蚊胺(DEET)成分的驅蚊劑,是否就有效避免被蚊叮呢? 細蚊仔闖大禍——登革熱 (譚談健康) 預防蚊叮後的登革熱,有4點要注意,第一是尋找蚊子滋生的地方,要斬草除根;第二是外出要有充足準備,例如穿淺色長袖衫褲,使用驅蚊劑;第三是如有懷疑,及早求診;第四是在蚊患嚴重的地方,應該要常常噴蚊怕水,以達到驅蚊或殺蚊的功效…… 預防蚊叮有辦法 天氣熱被蚊叮痕癢難忍 學識源頭滅蚊 善用滅蟲燈、蚊香、蚊貼 在戶外活動時,不少人會使用含除蟲菊酯的防蚊貼。蟲害控制專家解釋,使用蚊貼時,驅蚊劑會在空氣揮發,但範圍有限,左手貼上防蚊貼,右手也有可能被叮,防不勝防!他建議把防蚊貼貼在頸背這些相對活動幅度較細的部位,驅蚊效能較佳。為加強覆蓋身體範圍,亦可在身體其他位置噴灑蚊怕水。 Read more

【酷熱天氣】容易中暑?熱衰竭?炎夏出濕疹、熱痱等問題知多啲 戶外防蚊防曬補水有法

本港連日受酷熱天氣影響,加上大暑(23日),天文台最新預測氣溫會持續高企多天,並提醒市民要注意身體狀况,若出現頭暈、頭痛、噁心、氣促及神志不清等徵狀,就要立即休息和求助,並盡快求醫。在炎夏一旦中暑或熱衰竭會出現哪些徵狀?急救處理有何步驟?皮膚又紅又痕癢,如何分辨熱痱或是濕疹?炎夏被蚊叮怎辦?專家教你戶外工作或運動時,怎樣做好補水、防曬、防蚊防蟲等準備呢? 【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夏天炎熱,無論是在戶外或室內,都有機會中暑。當人體不能有效控制體溫,就有機會出現熱衰竭,嚴重可致中暑,若不及時降溫及急救更會有生命危險!當身邊有人熱衰竭或中暑應怎麼辦?急救導師教大家分辨患者是熱衰竭還是中暑,並按4個步驟處理! 夏天行山練「烈陽神功」?做足5招免中暑 我們的身體有恆溫機制,會透過排汗及擴張毛孔來散熱。當人大量流汗,流失體內的水及鹽時,有可能出現熱衰竭,此時身體仍能排汗,皮膚濕潤,患者有頭暈、惡心及臉色蒼白等徵狀……如何才能避免熱衰竭或中暑? 分辨熱痱與濕疹 熱痱可觸動濕疹大發作 患者注意汗水積聚身體要散熱 皮膚出現紅腫疹粒,痕癢難耐。究竟是熱痱還是濕疹?熱痱發作原因與炎熱天氣、汗水刺激有關,故只要有足夠散熱,改變生活習慣,如及時抹走汗水,便可令熱痱「斷尾」,不會像濕疹般反覆復發。惟皮膚科專科醫生亦提醒患濕疹的人,因身體較容易有敏感反應,如長熱痱亦有可能觸動濕疹「大發作」,故濕疹患者應多留意身體散熱情况,穿著鬆身衣物,避免長時間留在酷熱環境才是上策! 【皮膚癌】陽光中紫外線UVA及UVB易破壞皮膚 可引發皮膚癌 做好防曬護膚助預防 戶外活動應每兩小時搽一次防曬霜?betway体彩 皮膚科專科醫生指出,陽光中的紫外線包括UVA及UVB,而UVA及UVB同樣會導致皮膚癌,一旦長期曝曬,後果可以很嚴重。若經常在外活動,甚或在沙灘曝曬,最好每兩小時搽一次…… 防曬產品使用6注意 皮膚科醫生:防曬塗抹全身需約9茶匙 眼耳嘴周邊易忽略 出門須塗防曬抵禦紫外線傷害,除了塗抹次數,亦要注意每次塗抹足夠份量!皮膚科專科醫生表示,全身塗防曬需約9茶匙,那麼,面部、頸部、軀幹前後、上下肢分別要塗多少? 【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炎熱天氣 慎防病媒蚊傳播傳染病 DEET驅蚊劑防蚊叮有效嗎? 炎熱天氣是蚊子的活躍季節!被蚊叮除了感到痕癢外,亦有可能染上由蚊子傳播的傳染病,例如登革熱、日本腦炎和寨卡病毒感染等,患者染病後有機會出現發燒、頭痛等徵狀,需接受支援性治療。外出時要做足防蚊措施,選用含有避蚊胺(DEET)成分的驅蚊劑,是否就有效避免被蚊叮呢? 天氣熱被蚊叮痕癢難忍 學識源頭滅蚊 善用滅蟲燈、蚊香、蚊貼 在戶外活動時,不少人會使用含除蟲菊酯的防蚊貼。蟲害控制專家解釋,使用蚊貼時,驅蚊劑會在空氣揮發,但範圍有限,左手貼上防蚊貼,右手也有可能被叮,防不勝防!他建議把防蚊貼貼在頸背這些相對活動幅度較細的部位,驅蚊效能較佳。為加強覆蓋身體範圍,亦可在身體其他位置噴灑蚊怕水。 【低血鈉症】俗稱水中毒 中重度低血鈉出現頭痛、惡心、肌肉抽筋等徵狀(知多啲:飲幾多水才夠) 「見字飲水」相信是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過,瘋狂灌水,亦未必健康!究竟水要怎樣飲才算健康?行山、長跑等戶外活動,又有何飲水策略? 熱天運動引發心臟危機 飲水太多太少都傷「心」 飲水太多或太少同樣會出事?心臟衰竭患者如吸收太多水分,血量多了,四肢的血液流回心臟較慢,會引致腳腫,未必有即時危險;但如果肺部血液流回心臟太慢,可導致肺水腫,影響呼吸,情况較危險。另一邊廂,天熱時經常汗流浹背,如身體水分不足會影響血液循環…… 【心臟病】8成猝死個案由心臟問題引起?有先兆嗎?三高、吸煙者屬高危族? 近日氣溫高企,進行戶外運動時要加倍小心!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提醒,運動時出現下列徵狀是一大警號:胸口痛、嚴重氣促、不正常心跳、突然頭暈等,這都可能是猝死先兆,需要找醫生作詳細檢查。 常見運動抽筋3大應對及預防方法 一個情况或是身體警號 外出運動時出現抽筋,可能跟肌肉緊張或過度勞累有關;夏日炎炎,如身體出現脫水、或電解質出現不平衡的狀况,亦會令抽筋機會增加!要降低運動時發生抽筋的機會,運動前後都要準備以下事項: 【夏日系列】選擇太陽眼鏡要訣 烈日當空,太陽眼鏡是時候出動。市面上太陽眼鏡種類繁多而且價錢參差,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太陽眼鏡?betway体彩 註冊視光師表示,一副好的太陽眼鏡,除了能阻擋陽光,更應能過濾紫外線,因為過多紫外線有機會傷害角膜、晶體、視網膜,或令眼白組織增生。故視光師一般會建議市民選擇能有效地阻擋99%以上紫外線的太陽眼鏡,並要留意鏡片的面積及貼面度。 Read more

【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炎熱天氣 慎防病媒蚊傳播傳染病 DEET驅蚊劑防蚊叮有效嗎?

據天文台數字顯示,今年7月為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月份,更出現連續11日熱夜(即全日最低溫度為攝氏28度或以上)。炎熱天氣,是蚊子的活躍季節,被蚊叮除了感到痕癢外,亦有可能染上由蚊子傳播的傳染病,例如登革熱、日本腦炎和寨卡病毒感染等,患者染病後有機會出現發燒、頭痛等徵狀,需接受支援性治療。預防感染的最佳方法是做足防蚊措施,適當選用含有避蚊胺(DEET)成分的驅蚊劑,是否有效避免被蚊叮呢? 被白紋伊蚊叮兩次或致「重症登革熱」? 登革熱是其中一種常見由蚊子傳播的傳染病,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鄭嘉怡醫生指出,此病的病媒是白紋伊蚊,其習性多於日間時分出沒,有別於其他品種蚊子在夜間活躍的習性。 鄭醫生表示,登革熱可分為四種血清類別(I、II、III、IV型),患者感染任何一種類型後,最輕微情况可毫無病徵,較嚴重會出現發燒、頭痛、淋巴腫脹等病徵,惟她強調,曾感染登革熱的患者需格外留神,需盡量避免感染不同類型的登革熱。 鄭醫生解釋,患者首次感染登革熱時,康復後會對該類型的登革熱產生抗體,如之後感染有別於首次感染類型的登革熱,其免疫力會較低,很大機會演變成「重症登革熱」,病情遠較首次感染登革熱時嚴重,可能會有出血、肝腫大或腦膜炎等嚴重問題。 日本腦炎致小童發高燒 康復亦有機會永久損傷腦部 另外,常於稻田、豬場等地方出沒的庫蚊(Culex),則可傳播日本腦炎,此病尤對兒童影響深遠,感染後的病童會有發高燒和神志不清等徵狀,死亡率達百分之三十;即使康復,亦有機會已對腦部造成永久損傷,例如腦癇症等。鄭醫生指出,日本腦炎可防患於未然,建議兩個月以上小童可接種預防日本腦炎的疫苗。 寨卡病毒嚴重影響嬰兒 或致小頭症 鄭醫生又指,由伊蚊傳播的寨卡病毒,會令病人有機會出現發燒、關節和肌肉疼痛等徵狀,寨卡病毒更有機會生存於精液中,一旦有病毒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孕育成胎兒,嬰兒或會患有「小頭症」,影響其神經和免疫系統,甚至有吉巴氏綜合症。 避蚊胺(DEET)令蚊子自然遠離 要預防蚊子傳播的傳染病感染,則必須做好預防工夫以免被蚊叮。鄭醫生建議應選用含有避蚊胺(DEET)成分的驅蚊劑,因為避蚊胺能影響蚊子的口部和觸覺,會自然遠離有避蚊胺的地方,惟不建議讓6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她亦引述研究指出,含檸檬桉樹(lemon eucalyptus)成分的精油亦能夠防蚊,適合任何年齡人士使用。她亦提醒應時刻清理積水和垃圾,防止蚊蟲滋生。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日本腦炎登革熱 港曾現輸血傳染

【明報專訊】醫管局及專家均稱透過輸血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不高,據醫學期刊《刺血針》的文章,韓國一名患嚴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21歲男子曾輸確診者的血小板,其後病毒測試呈陰性,亦無感染病徵。韓聯社報道,2月有6人於確診前捐血,並輸予9人。不過,本港過去曾兩度出現全球首宗透過輸血傳播傳染病的個案,包括登革熱及日本腦炎。 Read more

首現本地登革熱 4月有個案近10年最早 張竹君:憂同時應付新冠病毒 兩面作戰

【明報專訊】香港仍未入夏,昨日已出現本港今年首宗本地登革熱個案。住元朗崇山新村八旬老翁,經常到後園耕作,因發燒而檢測新冠病毒,呈陰性並持續發燒,入院驗血證染登革熱。 Read more

【營養要識】全素食不易實行?

【明報專訊】全素食不易實行? 英國廣播公司一個電視節目的醫生主持Giles Yeo,親身體驗全素食一個月,發現不容易實行。首先,很多食物都含有動物成分,蛋、奶、芝士不能碰,而意大利粉、沙律醬中也有雞蛋,連葡萄酒生產過程中也可能使用魚骨。另外,由於牛奶、海產是碘質主要來源,全素者需要靠補充劑攝取足夠碘質。 有研究比較素食者和雜食者的健康狀况,顯示素食者患上心臟疾病和癌症風險較低,但整體死亡率沒有差別。而且這個結果不能完全歸因於素食,亦可能是素食者較注重健康。 Giles Yeo體驗全素食一個月後,體重下降了4公斤,膽固醇亦下降12%,他說:「不吃肉還可以,但不吃蛋就很難受。」他不打算成為全素食者,但考慮每個月有幾天全素食。 資料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外遊東南亞 防蚊防登革熱 (ChesiireCat@iStockphoto) 截至8月1日,衛生防護中心共錄得99宗登革熱個案,多於去年同期的53宗。所有個案均為外地傳入,主要來自泰國(18宗)、印尼(17宗)和馬來西亞(17宗)。暑假是香港人旅遊旺季,登革熱在很多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已成為流行風土病。世界衛生組織指,部分亞洲國家今年錄得登革熱個案數目異常地高。市民如前往登革熱流行的地區旅遊,外露皮膚及衣服都應塗含避蚊胺(DEET)的驅蚊劑。孕婦及滿6個月大兒童都可以使用,但兒童應使用較低濃度(上限10%)的避蚊胺產品。 衛生防護中心建議,從受登革熱流行地區回港,應在14日內繼續使用驅蚊劑。若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告知醫生外遊細節。 資料來源:衛生防護中心 藉藝術審視生死 用藝術體驗生死?長者生死教育及支援計劃將於本周五起舉辦體驗藝術展,設有不同工作坊,讓大家重新審視生死觀。 「唔識死——面對死亡的情意之旅」 主辦:基督教香港信義會 日期:8月16至25日 時間:(周日至四)上午10:00至下午5:00;(周五、六)上午10:00至晚上7:00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1藝廊(石硤尾白田街30號) 查詢:3124 7633 網址:service.elchk.org.hk Read more

譚談健康:登革熱會斷骨?

近期,登革熱(Dengue Fever)在城中鬧得沸沸揚揚,街頭巷尾大家都在談論此病,政府也在各處大力加強滅蚊行動,大噴殺蟲水,清除蚊子。其實登革熱是什麼東西呢? 患者可反覆感染登革熱 根據記載,登革熱是在18世紀時發現的一種傳染病,主要因感染登革熱病毒而引起。登革熱病毒屬於黃病毒(Flavivirus),是一種RNA病毒,根據病毒抗原的不同,可大約分為4種血清類型;當人類感染到其中一種登革熱病毒後,身體會對該型病毒產生免疫能力,但不幸的是,患者對其他血清類型的登革熱病毒並不會產生免疫,所以患者可以被不同血清類型的登革熱病毒重複感染,再次患上登革熱。 登革熱多發生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加勒比海、中南美洲、亞洲和非洲,病毒主要由蚊叮傳播,我們現在知道主要是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傳播登革熱。 可致關節劇痛 曾稱「斷骨熱」 患者在被蚊叮4至7日之後,就會開始出現徵狀,但也可以長至14日之後才出現徵狀。徵狀大多不明顯,很可能只有一點輕微發燒;嚴重者則可以有嚴重的頭痛、肌肉痛、作嘔作悶、出紅疹、淋巴脹大、關節痛等,由於關節痛可以非常厲害,所以登革熱以前又名「斷骨熱」。很多時候,這種典型的登革熱病會自己慢慢痊癒,但有些病人卻會發展成嚴重的登革熱病。 登革熱並無特殊治療方法,主要是支援性治療。病人需要多休息,以靜脈注射來補充大量水分,服用退燒藥;還要緊密監察病人的血液變化,因為血小板可能降低,病人可能會出現出血,變成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而需要輸血,或病人因為流失大量水分而休克,變成登革休克症候群(dengue shock syndrome)。雖然現在醫藥進步,登革熱病致死人數比從前少很多,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由於登革熱由蚊叮傳播,所以滅蚊是其中一個最有效的減少登革熱傳播和擴散的措施;當然,改善衛生環境,清除積水,是預防登革熱的根本,個人的防蚊措施也不能忽略。 文:譚國權(腎病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破解四大防蚊謬誤 精油食蒜驅蚊?DEET最有效

登革熱新症不斷上升,此病不會人傳人,主要由伊蚊傳播,最有效的預防方法便是防蚊。 DEET是有效的驅蚊劑成分,但傳聞會傷害腦神經?網上不少短片教學,調配天然驅蚊劑,吸引很多人點擊。究竟天然驅蚊劑有無效?有說食大蒜可防蚊,食太甜則會惹蚊,孰真孰假? 在眾多驅蚊劑的成分當中,DEET(避蚊胺)最為人所熟悉,但網上流傳DEET會「壞腦」,建議改用其他成分天然的產品,甚至教大家揀飲擇食防蚊咬。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講師陳潁琳、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李向明,齊齊拆解當中謬誤。 精油驅蚊 功效不及DEET 1. 自製精油驅蚊劑,氣味較香,性質溫和,而且毋損健康? 陳:含DEET的驅蚊劑,氣味會影響蚊子的中樞神經,令牠們的反應變慢及呆滯,不能叮咬人類。有人擔心DEET對人體有害,推介使用驅蚊精油,這些精油相信只是透過強烈的氣味驅趕蚊蟲,當中以檸檬尤加利氣味較強,效果較明顯,但其他精油的驅蚊作用則未能肯定。不過,精油就算有驅蚊作用,濃度都要夠高,氣味才夠強烈,自製驅蚊劑的會加入不同材料稀釋精油,減低功效。 總括而言,含DEET的驅蚊劑是直接干擾蚊蟲中樞神經;而精油以氣味驅蚊為主,功效不及DEET。如果是在市區內活動,蚊蟲相對上較少,或可用精油驅蚊劑;但郊區或高危地區,則一定要用DEET。 兒童用DEET 上限10% 2. 孕婦及兒童不可用DEET,否則有損健康? 陳:有傳聞指孕婦用DEET驅蚊劑後,會損害胎兒的腦部發展,但這些說法沒有醫學證明支持。相反,2003年《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CMAJ)刊登研究指出,沒有證據顯示適量使用DEET對兒童有不良影響,以及孕婦或哺乳母親使用DEET會影響子女健康。 衛生防護中心建議,孕婦及滿6個月大的兒童可以使用DEET,但兒童使用的劑量上限為10%。年紀愈小,建議所用的劑量應愈低。全球現時有2宗因DEET死亡個案,均是誤服出事。 林:不少人擔心DEET會影響腦部健康,但事實上全球至今因DEET損害腦部的個案不足20宗,主要因誤服或長期用上極大劑量。成年人一般只須使用DEET含量為10%至30%已經足夠;濃度愈高,驅蚊效果未必愈強,反而可能令皮膚過敏。如使用DEET驅蚊劑後出現紅腫痕等過敏反應,就要轉用其他成分的驅蚊劑。 靠飲食防蚊 未見實效 3. 網上流傳多食蒜頭或維他命B,令身體發出蚊子討厭的氣味,有助防蚊咬? 李:大蒜一直被視為天然驅蚊劑,但至今仍未有食物和防蚊的科學實證。至於維他命B,2005年發表在美國蚊蟲控制協會雜誌的研究,顯示維他命B沒有防蚊功效。期刊Acta Tropica於2012年發表的研究,測試使用經皮膚滲透體內的維他命B1貼劑,亦沒有提供顯著的防蚊功能。 4. 多食紅肉、甜品、奶類,會令血液變酸,容易吸引蚊子? 李:沒有醫學研究證明以上食物有防蚊或惹蚊的效果。而且身體有機制調節血液酸鹼度,保護各器官正常運作,不能透過飲食來改變血液的pH值,令血液長期變酸或變鹼。如血液長期偏酸,會影響呼吸系統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危害健康。 文:許朝茵 統籌:鄭寶華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醫言有理:防治登革熱

香港近日爆發多宗「登革熱」(Dengue fever)個案,情况令人憂慮。「登革熱」屬病毒感染,病原乃「登革熱病毒」(Dengue viruses),共有4個品種,即使感染其中一種,之後也不會對其餘3種有免疫力,換言之有可能再受感染。 「登革熱病毒」的傳播媒介是帶有病毒的蚊子,感染病毒的高風險地區包括東南亞、南亞、中南美洲及加勒比一帶。全球天氣暖化,有專家擔心香港的風險會增加。 潛伏期長達兩周 「登革熱」患者一般被蚊叮後4至7天出現徵狀,但潛伏期可長達2周;徵狀一般持續數天,嚴重程度各異,兒童及青年人的徵狀一般不太明顯。較高危人士包括孕婦、嬰兒、長者及肥胖者,還有糖尿病及腎衰竭患者。 「登革熱」的徵狀包括發熱、頭痛、眼痛、肌肉痛及感覺疲累,並且出現皮疹。其他不適還有惡心、嘔吐、腹瀉、咳嗽、鼻塞、紅眼及淋巴結脹大;第二度感染一般較嚴重,或見皮下出血現象,甚至腸胃出血。 患者忌服含亞士匹靈藥物 懷疑感染「登革熱」,驗血可確診,包括IgM抗體及基因測試。對付「登革熱病毒」沒有針對性的特效藥,主要是支援治療,包括靜脈點滴或輸血。患者切忌服用「亞士匹靈」(Aspirin)等「NSAIDs」(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止痛退燒藥物,因有可能增加流血不止的風險,相對來說,「撲熱息痛」(Paracetamol)會較安全。 預防勝於治療,避免「登革熱」疫情爆發,最有效的方法是滅蚊,避免被蚊叮咬。白天帶病毒的蚊子較活躍,宜留在有冷氣的室內地方。到戶外時應該穿鞋、長袖衫、長褲及戴帽,驅蚊劑亦有一定幫助。全港齊心滅蚊,去除積水,可防止登革熱病毒傳播。 科學家正研發「登革熱」疫苗,第二度感染較嚴重,疫苗或有助減少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專科醫生)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