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早發現愛滋病病毒感染 治療成效大大提高(衛生處方)

隨着醫療的發展,以及愛滋病治療上取得的突破,現時的抗愛滋病病毒藥物已能有效地抑制病毒數量,愛滋病已不再是「絶症」。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愈能及早發現受感染,愈早的在免疫系統還未受到破壞之前開始藥物治療,治療效果會更顯著,他們同樣可以過健康而有質素的生活。雖然大部分受愛滋病病毒感染人士在感染初期時與常人無異,又沒有明顯病徵,但體內的病毒已能傳染他人。因此,盡早進行愛滋病病毒測試,在治療成效及預防病毒傳播風險上,有着重要的角色。 Read more

淋巴癌5個常見徵狀?提高警覺治癒機會高

本港的淋巴癌個案持續增加,每年新症逾1000宗,不論男女,由幾歲的兒童,至近百歲老人皆有機會患上此病。淋巴癌的可怕之處是可以發生在全身任何器官組織!不過,這個十大癌症殺手之一,若可以及早發現,治癒機會非常高。究竟淋巴癌有哪些患病徵兆呢?有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出,任何人若出現淋巴結脹大、持續發燒、大量夜汗、皮膚痕癢及消瘦等徵狀,便要提高警覺,盡早求醫。 近年淋巴癌個案有持續增加趨勢,每年新症個案已由以往700多宗上升至現時的逾1000宗。betway体彩 綜合腫瘤科中心主任暨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醫生指出,淋巴癌個案的增加,部分與人口老化有關,但醫學界仍未解開淋巴癌的成因,僅知道此病的遺傳性不高,現時亦未有有效的淋巴癌預防或篩查方法。 淋巴癌病徵變化多端 出現徵狀盡快求醫 梁醫生強調,淋巴癌的病徵變化多端,視乎患病部位而可能有不同的徵狀,例如發生在胃部的淋巴癌有可能出現胃痛等不適,因此,最佳的應對措施是身體出現不適時要盡快求醫,尤其是出現以下5個徵狀,隨時有可能是淋巴癌的徵兆。 淋巴癌5個常見徵狀 淋巴結脹大 持續發燒 大量出汗,尤其是夜汗 皮膚痕癢 消瘦 淋巴組織遍佈全身,故身體任何位置都有機會出現淋巴癌,而且種類繁多,有B細胞、T細胞及NK細胞。梁醫生表示,淋巴癌是指原發在淋巴組織的癌症,若由其他器官的癌症,例如乳癌、甲狀腺癌及肺癌等轉移至淋巴結,則不屬於淋巴癌。 低毒性病徵不明顯 高毒性易短時間惡化 淋巴癌既可於淋巴結出現,亦可能發生在身體任何器官,包括皮膚、脾臟、生殖器官、乳房,以及甲狀腺、口水腺及淚腺等。「淋巴癌有近百種,可分為低毒性及高毒性兩大類。低毒性淋巴癌的生長速度比較慢,容易因為病徵及影響不明顯,待癌細胞擴散的較遲階段始被發現。」至於高毒性淋巴癌,則生長速度較快,令人防不勝防,病情可於短時間內惡化。 不過,梁醫生指出,低毒性淋巴癌並不代表沒有威脅,而高毒性淋巴癌亦可以治癒。「高毒性淋巴癌的即時危險性雖較大,但可治癒『斷尾』的機會亦相對較高,反觀低毒性淋巴癌的病情則比較『拖拉』,可於多年後復發,在復發時有可能變為高毒性淋巴癌。」化療配合標靶藥 治癒機會高 淋巴細胞游走全身,故治療淋巴癌一般以藥物為主。梁醫生表示,傳統的化療藥物在治療淋巴癌成效良好,配合標靶藥使用,可大大提高治癒機會。近年更有免疫治療可用,而危險性高或藥物無效的病人則可進行自體或異體骨髓移植,藉以根治淋巴癌。「即使年紀較大的病人也不應放棄,已屆八、九十歲仍可接受治療,劑量和療程可因應其身體狀况作出調整,曾有90多歲的淋巴癌患者治療後成功康復。」 梁醫生強調,淋巴癌的治療方案需要針對不同種類淋巴癌的特性,才能取得較佳療效,使用合適的化療藥,部分則要配合標靶藥,亦有些淋巴癌較易轉移至腦部,需要選擇一些較能進入腦部的化療藥物,才能有效控制病情,以免腦內的癌細胞變成病情復發的肇因。 他續說,正因淋巴癌的種類多,準確的檢測結果對治療十分重要,若分類有錯有機會影響治療。慶幸的是現時檢測技術先進,透過顯微鏡、免疫及基因等不同檢測,有助準確診斷。 5類高風險人士 通淋巴非預防淋巴癌 梁醫生提醒,若曾接受電療或化療、感染幽門螺旋菌、丙型肝炎、愛滋病及患有免疫系統疾病的人士,患上淋巴癌的風險會較高。他也叮囑,不要以為藉「通淋巴」可以預防淋巴癌!「通淋巴僅是普通按摩、促進血液循環而已,切忌拖延治療。」 「認識淋巴癌」明報副刊FB Live 直播 日期:2020年11月18日(星期三) 時間:20:30 至 21:00 講者:梁憲孫醫生(betway体彩 綜合腫瘤科中心主任) 查詢電話:2515 5437 機會難逢!11月15日前留低您的疑難,歡迎踴躍提問:

Read more

淋巴腫脹是傷風感冒?鼻竇炎?鼻咽癌?服用消炎藥仍逾月不退大件事?

【明報專訊】頸部突然出現腫塊,是淋巴腫大?是癌症警號?傷風感冒、鼻竇炎、肺結核、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甚至鼻咽癌、頭頸癌,都可能引起頸部淋巴腫脹。而病毒性感染如傷風感冒,或細菌性感染如中耳炎、鼻竇炎、扁桃腺發炎,都可令淋巴結腫脹;而慢性炎症如肺結核、愛滋病,或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乾燥綜合症,亦有可能導致淋巴腫脹。除了淋巴組織,頸部還有甲狀腺、副甲狀腺及血管可能出現腫脹,所以必須透過臨牀評估,才能推斷是良性還是惡性腫塊。 Read more

【有片】新法預防愛滋 性安全有一套

香港首宗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發現於1984年,距今36年。儘管愛滋病治療方法已大有進步,並出現「暴露前預防療法」以藥物預防感染,但公眾面對愛滋病出現兩極反應:有人仍以為是「世紀絕症」,以致很多患者不敢向家人透露病情;另一方面有人卻以為有了預防藥物,就可有恃無恐,忽略安全性行為,導致性病纏身。 Read more

知多啲:過早嘗禁果、曾染性病高危

【明報專訊】子宮頸癌與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HPV)關係密切,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天怡指出,HPV經由性接觸傳播到子宮頸時,令子宮頸細胞變化而導致癌症。有多個性伴侶或過早有性行為,曾經感染性病,免疫能力低如愛滋病或其他免疫系統病症、吸煙等,都是患上子宮頸癌的高危因素。 Read more

台灣「愛滋器官」互捐 香港可仿效嗎?

【明報專訊】香港男嬰「求心」的新聞,令人再次關注本地器官捐贈的不足。據國際器官捐贈與移植登記組織(IRODaT)2017年的數據顯示,西班牙是全球器官捐贈率最高的國家,每100萬人中便有46.9名捐贈者;香港則僅有6人。 ▲捐贈率低——香港的器官捐贈遠遠追不上需求。以腎臟為例,每年捐贈個案不足100,輪候人數卻超過2000人。(明報製圖) 各地政府想盡辦法,希望增加器官捐贈數目。最近台灣通過開放愛滋病感染者捐贈器官的法例,立法程序已接近尾聲。究竟風險何在?香港應否仿效? 13個月大的許智愷,確診患上限制性心肌病,上月初病情急劇變差,現急需O型血、體重8至15公斤的捐贈者移植屍心,為香港歷來年紀最小的求心個案。 ▲急需換心——13個月大的許智愷患上限制性心肌病,急需換心。(家屬提供) 港器官捐贈率低 100萬人僅6名 根據醫院管理局資料,目前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的登記人數已超過29萬。截至2018年6月30日,全港有49人輪候移植心臟,去年頭6個月捐贈個案則錄得6宗。醫管局轄下醫院2017年器官移植統計數字顯示,心臟輪候時間平均為21.7個月,其間死亡人數有9.6%。雖然心臟需求並非最殷切,但小朋友難找合適的捐贈者,故此移植心臟難度比成年人高。香港移植學會會長李威廉解釋,因為幼童的胸腔較小,容不下成年人的心臟,捐贈者的心臟大小要與受贈者相若。 「小心」固然難求,即使是其他一般器官,輪候名冊上都一樣有長長的名單,為何香港巿民捐贈器官的意欲那麼低?香港目前採用自願捐贈制度(opt-in),市民需要表達自己有捐贈器官的意願;相反預設默許捐贈制度(opt-out),則默許所有人是器官捐獻者,若巿民不願捐,必須主動拒絕並退出機制。政府過去曾提出推行預設默許器官捐贈機制,不過社會未達成共識。 李威廉認為,「器官捐贈是一個大愛行為,變了預設默許捐贈制度,未必是好事,一旦變了opt-out,就將自發的大愛行為變成一個責任。」雖然西班牙採用軟性預設默許制度,即最終都會尊重家屬的意願,但並不代表香港照用可提高捐贈率,因最終仍需家屬同意;要提高捐贈率,還牽涉其他因素,例如政府投放資源教育推廣等。李威廉又指新加坡實行預設默許制度,但捐贈率不見得很高。 ▲李威廉(受訪者提供) 患癌需先醫治 沒復發才可移植 提高捐贈率的同時,亦要考慮配對的成功率。事實上,部分器官衰竭病人未必適合接受手術。李威廉表示,「醫生會評估病人身體狀况,是否適合做器官移植手術。如有活躍的嚴重感染,要先醫好感染,才可等候器官捐贈。另外,如病人有惡性腫瘤,亦不適宜放在輪候名冊,需要先處理這個惡性腫瘤,待身體復元,再觀察一段時間,沒有復發,才可做器官移植手術。」他解釋經過器官移植手術後,病人需服食抗排斥藥,令抵抗力變差,增加感染和腫瘤的風險,故醫生必須小心評估病人狀况。 愛滋器官互捐 或致二重感染 接受器官移植手術前,除了要評估受贈者的身體狀况,亦要檢驗捐贈者有沒有感染愛滋、乙肝、丙肝等常見病毒,感染愛滋或嚴重傳染病均不能捐贈其器官或組織。台灣過去規定,愛滋病帶菌者不得等待接受器官移植手術,不過在2016年已放寬,讓病情控制良好的感染者輪候器官移植,接受一般人捐贈。而台灣衛生福利部更於去年底修正「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允許愛滋病人捐贈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臟及小腸。 「三四十年前,HIV(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帶菌者未必適合器官移植,因為接受器官移植手術後,要食抗排斥藥,會降低身體抵抗力,擔心HIV病毒會因此增生,令病情惡化,死亡率提高。現在很多醫學界的觀點都認為,HIV以前可能是不治之症,但現在能夠醫治,等於是一個長期病,病人只要定時覆診、依時服藥,病情可以受到控制。」李威廉稱現時醫學昌明,抗病毒藥亦有很多選擇,只要HIV帶菌者身體狀况良好,便適合接受器官移植手術。 美國在2013年通過《愛滋病病毒器官政策公平法》(HIV Organ Policy Equity Act),允許病情控制良好的愛滋患者之間移植器官。根據美國指引,愛滋感染者移植器官須符合以下條件: 1、CD4淋巴球數值大於200 cells/μl(CD4數值愈低,病毒愈活躍); 2、服用抗病毒藥滿6個月,測量不到HIV病毒量; 3、排除有感染或腫瘤。 不過,李威廉指愛滋病帶菌者互捐器官仍存有風險,「患愛滋病的捐贈者本身可能有伺機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並不適宜捐贈器官,因為這會將病毒帶到受贈者身上。HIV有不同類型,分別是type 1和type 2,當中再分subtypes(亞型),會有不同的抗藥性,例如某一個subtype對某種藥有抗藥性,HIV陽性之間捐贈器官的話,有可能造成superinfection(二重感染),如果受贈者和捐贈者的subtype不同,變相多了另一個subtype的HIV病毒,可能對受贈者的抗病毒藥有抗藥性」。若事前知道受贈者和捐贈者的HIV類型和對藥物的反應,便相對安全。 港愛滋病人不多 暫未迫切實行 值得留意的是,將愛滋病帶菌者的器官移植給非帶菌者仍然存在高風險因素,故此台、美都僅允許捐贈給同樣是愛滋病帶菌者。在香港有什麼方法可提升器官捐贈數字?如果放寬捐贈者條件,例如參考美、台做法,容許愛滋病人互捐器官,又是否有效可行?「南非在2008年起,愛滋病帶菌者可以互捐器官。不過,南非相對較多HIV帶菌者,而部分等候器官捐贈的病人和捐贈者,都感染了愛滋病毒,所以就嘗試互捐,而且效果不錯。至於美國仍然是起步階段,2016年才有首宗移植個案,亦並非每間醫院都有做這類手術」。李威廉認為,香港暫未有迫切性實行愛滋病患者互捐器官,原因是器官輪候名冊上的愛滋病人並不多,與外國情况不同。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知多啲:肝炎可互捐器官

【明報專訊】既然愛滋病帶菌者可互捐器官,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帶菌者之間又可否捐贈器官? ▲(圖:sakramir@iStockphoto) 李威廉指出,乙型肝炎帶菌者可捐贈器官予乙型肝炎帶菌者,丙型肝炎亦一樣。一般來說,沒有感染乙型、丙型肝炎的捐贈器官,會分配給非乙、丙型肝炎帶菌者。由於丙型肝炎捐贈者數目不多,故丙型肝炎受贈者也可接受非乙、非丙肝炎捐贈者器官。 Read more

醫言有理:重編基因影響後代

【明報專訊】近期城中熱談,有科學家為愛滋病父母所產生的胚胎進行基因排序重編,目的是防止嬰兒將來受到愛滋病毒感染,事件引發不少倫理問題。大家關注嬰兒出生前並沒有能力同意接受這項試驗,重編基因可能誘發不良反應,並對往後的子孫後代所造成的潛在影響。 (網上圖片/明報製圖) 父親的「精子」(Sperm)和母親的「卵子」(Egg)結合成為「胚胎」(Embryo),內含「基因密碼」(Genetic codes),控制細胞蛋白質的製造及新陳代謝,從而操縱細胞功能。細胞基因密碼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共同決定嬰兒出生後的體質和形態。 基因科技一日千里,現已有多種方法改變細胞的「基因排列」(Gene sequences),甚至控制細胞製造某種蛋白質的功能,包括「基因治療」(Gene therapy)為細胞引入新基因、「重編基因列序」(Gene editing)更改基因的原有排列、「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使用遺傳技術來降低基因的表達水平。 這些基因科技可應用於不同類型的細胞,體外細胞的基因受到改變,回輸入患者體內,可作治療疾病之用。單一基因出現變異而致病(Single gene defect),如缺乏「第八血凝固因子」(Factor VIII)的「血友病」(Haemophilia),「基因治療」可提供一個正常的基因,取代本身已變異的基因。 基因技術亦可應用於「癌症免疫治療」(Cancer immunotherapy),例如「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醫生為患者的T細胞加入CD19「嵌合抗原受體」,令T細胞具能力攻擊自身體內含CD19的癌細胞,可有效控制多種急性淋巴白血病及淋巴癌。 重編基因列序出錯 或誘發癌症 跟基因治療稍有不同,「重編基因列序」涉及直接改變細胞內原有基因組的列序,技術更加複雜。「重編基因列序」利用「內切核酸酶」(Endonuclease)切割掉某段不良的基因,然後將兩個切割末端合併或修復。在修復過程中,原有的基因被新的基因列序所取代。切割和修復的精確度必須極高,避免出現錯誤的基因列序,因而引發不良後果;「致癌基因」(Oncogene)、「腫瘤抑制基因」(Tumour suppressor gene)或「DNA修復基因」(DNA repair gene)受到破壞,皆有機會誘發癌症。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衛署:約兩成「跨女」染HIV

【明報專訊】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今年第二季錄得187宗感染愛滋病毒(HIV)及34宗愛滋病(AIDS)新增個案,當中逾半數HIV感染者及近七成愛滋病患者透過同性或雙性性接觸感染。衛生署曾作初步調查,發現近兩成跨性別女性(即生理性別為男性)感染HIV,今年首次將「跨女」納入社區「性健康調查」對象,以增加數據代表性。 性健康調查首納跨女 衛生署自2006年起做了4次男男性接觸者性健康調查,數據顯示,男男性接觸者的HIV感染率維持在4%至5%。署方2014年的「愛滋病預防項目指標調查」發現,「跨女」感染率達18.6%,但基於調查只收集到43個尿液樣本作測試,代表性存疑。署方於今年4月26日至9月30日進行「男男跨女性健康調查」,首次將「跨女」納入調查範圍,以掌握更多數據。 署方已收集1300個尿液樣本,參加者可填網上問卷,將尿液樣本交予尿液收集點,並致電衛生署查詢結果。衛生防護中心顧問醫生陳志偉指調查結果會保密,呼籲相關人士積極參與。 今年第二季有187宗HIV感染個案,與去年同期相若,包括165男及22女,其中102人透過同性或雙性性接觸感染,24人透過異性性接觸感染,各一人透過注射毒品、在外地輸血及母嬰傳播感染,目前共8799宗呈報感染個案。愛滋病新增個案則有34宗,較去年同期增6宗,累積1817宗愛滋病呈報個案。衛生防護中心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今年5月至今有8宗男男性接觸者感染甲型肝炎新個案,其中7人無感染HIV。此外,2015年9月至今年8月18日,共50名男男性接觸者感染甲肝,介乎20至55歲,其中35人為HIV感染者。

Read more

港大新抗體治愛滋病毒腸道炎 盼發展成免疫療法

【明報專訊】醫學界仍未破解愛滋病發病機制的謎團,亦未有藥可根治,香港大學愛滋病研究團隊研發一種可阻斷腸道炎症機制的新抗體。港大愛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指出,每名愛滋病患者都患有由愛滋病病毒1型(HIV-1)引起的腸道炎,嚴重會引致死亡,新研究有望減少HIV-1在腸道的複製力及數量,盼未來發展成免疫療法。 明報記者 師承美籍華裔愛滋病權威何大一的陳志偉,連同博士後研究員張嘉龍帶領團隊研究,在2013年發現新型「蛋白分子Δ42PD1」。團隊其後發現Δ42PD1主要存在於腸道的「γδ-T淋巴細胞」上,在HIV-1急性感染者體內含量高達10至20%,而正常人的水平低於1%,「Δ42PD1」含量愈高愈容易引致炎症。 團隊用15隻老鼠測試,發現「蛋白分子Δ42PD1」與「蛋白分子TLR4」結合後會導致腸道炎,令感染者體內的腸道發炎及黏膜組織受損,以致細菌入血進一步引發其他炎症。團隊將帶有「Δ42PD1」的「γδ-T淋巴細胞」注射入老鼠體內研發出新抗體,可阻斷「Δ42PD1」與「TLR4」結合而引發的炎症機制,減少因HIV-1感染所引起的腸道炎。 HIV病毒集中腸道 引起發炎 現時普遍所見,HIV病毒在早期集中於腸道範圍,引發腸道炎。張嘉龍表示,「CD4淋巴細胞」會在炎症出現後被激活,聚集到腸道對抗炎症,此時「CD4淋巴細胞」就會被HIV-1感染並死亡,數量明顯減少,加上HIV-1會不斷在腸道複製數量,令腸道炎加劇,形成惡性循環。若「CD4淋巴細胞」跌至每微升少於200個時,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便有可能出現愛滋病病徵。 港大發現的新抗體可阻斷炎症機制發生,明顯減少HIV-1感染所引起的腸道炎。若減低腸道炎病發率,可減少「CD4淋巴細胞」聚集在腸道及受HIV-1感染的風險,修復人體免疫力。張嘉龍推斷,新研究有望減少HIV-1在腸道的複製能力及數量。張補充,腸道炎患者會出現腹瀉、嘔吐,嚴重者甚至會痾血。 治HIV感染者腸道炎黏膜組織損傷 陳志偉希望研究可幫助治療HIV感染者在早期的腸道炎和黏膜組織損傷,並期望進一步擴大研究,如流感、結腸炎及癌症等,期望日後將抗體發展成新的免疫療法,並擴展至其他機制相似的疾病,令更多病人受惠。研究結果於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微生物》上發表。 據衛生署資料,截至今年3月,本港累計有8612名HIV感染者,病發率未有下降趨勢,當中有八成透過男男性接觸感染。HIV初期感染者表面與正常人無異,病情進入慢性期後,會因免疫系統不斷受破壞而變為愛滋病人。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