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臟日】心口痛?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心房顫動徵狀有不同? 專家教護心攻略控三高

本港心臟病粗死亡率自新冠疫情爆發後持續上升,根據衛生署數字,去年相關比率達0.089%,為近10年高位,有近6600名心臟病患者辭世。突如其來的「心口痛」、呼吸困難是否心臟病發的先兆?慢性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未必有明顯徵狀?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和三高又有何關係?心房顫動、心碎症又是什麼?心臟病是本港最常見致命疾病的第三號殺手!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立即認清心臟病背後的「元兇」,身體力行齊來護心,專家教你有效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的方法,減低患上心臟病風險。 心臟病有警號!心口痛、翳悶、呼吸不順須及早求醫 根據衛生署數字,心臟病患者離世個案、粗死亡率自新冠疫情爆發後上升,去年有6595名心臟病患者離世,稍增約30人,粗死亡率為0.089%,均為10年新高。 【痛症】留意胸痛警號 成因多隨時與心臟病、肺部感染、胃酸倒流有關 胸痛或俗稱「心口痛」不是疾病,而是一種徵狀,與心臟、肺部等相關的疾病都有機會引致胸痛,泛指胸部、頸部、上腹等位置出現痛楚、壓力,窒息、麻痺等不適感覺。「心口痛」的出現可能是一大警號,切勿輕視,立即了解胸痛的3大原因! 胸口痛、呼吸困難 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作怪?小心非典型徵狀易延誤治療 急性和慢性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的徵狀大有不同!心臟科專科醫生表示,急性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患者會突然出現胸口不適,猶如被大石壓着、透不過氣的感覺,休息過後情况並沒有改善,即是心臟病發,需要立即送院救治!至於慢性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則未必有明顯徵狀,直到做運動或壓力等因素增加心臟負荷,供血不足便會令患者出現胸口翳悶及呼吸困難,但稍作休息後其情况會有好轉,醫生提醒大家切勿因為徵狀消失而置之不理…… 【心臟病】了解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成因、徵狀、病發先兆及高危因素 5個關於心臟病、通波仔等治療和檢查問題 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有什麼常見的徵狀?病發前有何先兆?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常見徵狀為心絞痛,當患者做運動、情緒激動時心跳過快,可能感到心口翳悶。多數人在停止運動和休息後,心絞痛便會消失。若有嚴重心肌梗塞,除了有劇烈胸口痛,甚或會感呼吸困難、頭暈、心律不正及血壓急劇下降等徵狀…… 【通波仔/搭橋】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成因及6個高危因素 早期血管收窄病徵不明顯 增病發猝死風險 手術後須妥善控制三高及戒煙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俗稱「通波仔」)或心臟血管繞道手術(俗稱「搭橋」)兩者究竟有什麼分別?手術是否需要全身麻醉?患者康復期又有沒有不同?術後患者是否需要一世服藥? 認識心房顫動 心碎症是什麼?嚴重可致中風甚至猝死? 【心臟病與三高】心房顫動無先兆 心跳可達200下?隨時致中風 治療康復添變數 (預防必做的5個任務) 心房顫動是常見心律不整的一種,患者可以毫無先兆,直至出現中風入院才被發現!無論是預防心房顫動或心房顫動患者要進一步減低中風危機,嚴格的自我管理不可或缺,即看以下必做的5項任務,從日常監測、藥物控制、運動及飲食等做起! 【心臟病與三高】胸痛、呼吸困難?情緒引發心碎症 徵狀如心肌梗塞 嚴重可致猝死 心真的會碎嗎?當面對親人離世、生活出現巨變、失戀時,可能會突然感到胸痛、呼吸困難等,這種痛心的感覺,就像心臟碎了般。「心碎」聽起來好像很誇張,但原來現實中,極度悲傷或情緒突然重挫,都有機會引發心碎症(或稱「心碎綜合症」),臨床徵狀跟心肌梗塞相似,嚴重者可以引發心臟衰竭,甚至猝死。 護心戒條:減重控三高 恆常運動+健康飲食 【心臟病與三高】血糖失控?撃退糖尿病由重啟恆常運動開始 物理治療師:7個重要建議 恆常運動對保護心臟的好處多不勝數,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士來說,應如何踏出第一步?物理治療師建議將運動「滲入」日常生活當中,循序漸進地提升運動量——如上班族可在午膳後騰出時間散步,下班後提前一個站下車步行回家,已是良好的入門運動,還有…… 肥胖易致三高 加速心臟病、全身血管粥樣硬化、中風風險(附:減肥與運動實戰Tips) 對心臟健康而言,中央肥胖的「蘋果身形」比「啤梨身形」的傷害更大?心臟科專科醫生指,2008至2017年的10年間,被診斷患心臟病的人數上升兩成,除了人口老化、社會對疾病的認知增加及診斷技術進步等因素外,相信肥胖也是原因之一。減肥不能一蹴而就!醫生建議,每星期減輕一磅已是合適的速度…… 【肥胖與心臟健康】「三式」護心飲食攻略(衛生處方) 脂肪大致可分為飽和脂肪及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促進肝臟製造膽固醇,令血液中壞膽固醇水平上升,引致血管硬化及心健康減肥臟病;它主要來自高脂肉類、連皮家禽、全脂奶製品、以棕櫚油或椰子油製作的餅乾或麵條等。反之,適量攝取不飽和脂肪有助降低體內壞膽固醇水平,保持血管暢通;不飽和脂肪主要來自植物性食物如牛油果、橄欖油和合桃。至於反式脂肪…… 心臟復康訓練 可減27%死亡率 八段錦強心肌 家居易做 有研究顯示,心臟復康訓練有助降低心臟病死亡率約20%至27%,能顯著提升患者生活質素。然而在疫情下,很多康復計劃被迫暫停,心臟病人如何鍛煉身體減低復發風險? 超加工食物是美味的健康殺手?4類加工食物你要識 營養師教你選擇4個貼士 任何食物只要經過處理便可界定為加工食物,由於「超加工食物」含相對較高鹽、糖、油分及其他添加劑,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有註冊營養師就指出,進食過多「超加工食物」會導致肥胖、提高患上心血管病、糖尿病、腸易激綜合症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種慢性病,甚至致癌的風險,建議多選擇新鮮食材,並在選擇加工食物時留意食物標籤,盡量選購添加物含量較低的產品。 【三高飲食】燕麥是「三高救星」?即食燕麥粥、飲品、曲奇 添加味道或藏高糖高脂高鈉陷阱(煮得smart) 一直以來有很多研究指出燕麥對維持心臟、腸道健康及體重管理有幫助,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建議,每日攝取3克燕麥水溶性纖維(oat beta glucans),配合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飲食,有助促進心臟健康。究竟燕麥是否真的那麼神奇,可作為「三高救星」? 此外,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公布(9月27日)近月訪問心臟科專科求診或覆診者,發現各有約三成受訪者疫下運動量減少、體重增加。學院院長陳偉光提醒,運動可減低近七成心血管疾病致命風險。 學院呼籲成年人按世衛建議,每周至少做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運動,即使疫下不便經常外出,在家可做簡單伸展,避免肥胖和保持心臟健康。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提醒,市民一旦感染新冠,在陽性的兩周內應避免做劇烈運動,如無不適,則可做低至中等強度運動,重症者則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Read more

【血氧機】消委會提醒影響血氧計準確度的5個因素 指甲太長手太冷太濕、心房顫動不宜使用(附使用技巧短片)

【明報專訊】本港今年初爆發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間,血氧計一度成為市民追捧的醫療產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血氧計所顯示的血含氧量只是監察身體狀况的其中一個參考指標,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或出現誤差,例如手太冰冷或太濕、指甲太長、手震或心律不正/心房顫動患者,均會影響血氧計準確度,消費者不能只依賴血氧計數值作健康指標。 Read more

心臟起搏器知多啲 24小時監察心跳 自動急救心臟 心律不正、心臟衰竭患者植入起搏器有不同

身體機能隨着年齡增長而逐步退化,心臟功能亦有機會受到影響,以致心跳次數減少或過慢;亦有部分人士患有心律不正、心房顫動等心臟問題,由於未必可透過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按病人實際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或除顫器是可行的方法。現時植入手術已發展成熟,有新型號更可透過微創手術經大腿植入,毋須在胸口開刀,惟有一定的限制,未必適用於所有病人。 Read more

中風有先兆?高血糖、心房顫動、肥胖增風險 預防中風7件事 DASH、地中海飲食法有效嗎?

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不少人聽到都會聞「風」喪膽,雖然中風是本港第四號「致命殺手」,但其實中風是有先兆可尋!除了患有高血糖、心房顫動和肥胖人士要注意外,一旦出現小中風徵狀,包括視覺重影、天旋地轉等……已是腦部血管出現問題的警號!如何預防或減低誘發中風的風險呢?DASH、地中海飲食法有效嗎?立即了解更多中風問題。 Read more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明報專訊】現年59歲的社署副署長(服務)林嘉泰昨早8時許於灣仔胡忠大廈社署辦公室內暈倒,昏迷被送往律敦治醫院留醫深切治療部,下午2時許再被轉送東區醫院進行緊急手術。消息指,他腦部出現缺血性中風,涉及大血管。社署發言人證實事件,並表示十分關心林嘉泰的情况,已即時聯絡其家人並會提供適切協助。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黃家星表示,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及高血糖的「三高」人較易出現缺血性中風,血塊易堵塞血管,其中四分之一患者中風前會出現「小中風」,病徵包括視覺重影、天旋地轉等,工作壓力大亦有可能誘發中風。 Read more

【心臟病與三高】心房顫動無先兆 心跳可達200下?隨時致中風 治療康復添變數 (預防必做的5個任務)

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是常見的心臟病之一,但其實心臟病範圍廣泛,其中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簡稱:AF 或A-fib、房顫)是常見心律不整的一種,患者可以毫無先兆,直至出現中風入院才被發現,心臟不正常跳動有機會達每分鐘150至200下!藥物和手術都是治療心房顫動的選擇,要預防或減低心房顫動的風險,起碼必做以下5項「任務」。 Read more

運動健將都出事? 35歲以下 小心心臟炸彈

35歲台灣藝人高以翔在內地錄製競技節目時暈倒,一度心跳驟停,經搶救後不治。不少人嘩然,熱愛運動又是籃球健將的高以翔,為何會?另一邊廂,有人質疑他錯過了黃金搶救時間,失救致死。如何防止悲劇再發生? Read more

知多啲:運動靜態心電圖 針對不同心病

心電圖分為靜態心電圖、運動心電圖,還有24小時和7日心電圖,究竟有何分別? 靜態心電圖 通常指12線心電圖,以10個電極分別貼在病人胸前及四肢,提供12組數據,監測心率及心律,也可以初步檢查心臟結構。但只量度10秒時間,未必可全面掌握病人情况,特別是偶發性的心房顫動,發病時間不穩,靜態心電圖未必捕捉到不正常心跳。 24小時心電圖、7日心電圖 主要針對偶發性的心房顫動,延長靜態心電圖監測時間,捕捉發病的一刻。現時監察儀器輕巧方便,監測期間病人也可洗澡,維持正常活動。 植入式皮下監察儀 對於高危人士如中風患者,需長期監察心跳情况,一旦發現不正常可及早治療。皮下監察儀僅約1至3厘米大小,病人可如常生活。 邊運動邊測心 檢查心血管 運動心電圖 安排病人一邊做運動一邊檢查,偵測在運動時,心臟負荷增加,運作是否正常,有否異常心跳。主要用作檢查心血管問題如心血管梗塞,而不是偵測心房顫動。

Read more

App影臉查心房顫動 中大證95%準

目前國際上未有心房顫動篩查的指引,部分隱性病人病發前沒有病徵,亦有患者是間歇病發,篩查難一擊即中。中文大學醫學院利用手機應用程式(App)分析不同人的脈動光感(PPG)信號,記錄面部血液流動信號,並轉化為心跳率,為用家初步診斷有否患房顫。團隊於全球率先驗證到該方式準確率達95%,為全面推動房顫篩查提供新方向。 率領團隊作上述研究的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甄秉言表示,目前心房顫動檢查方式包括把脈、手持心電圖等,但準確率有待提高,加上有患者屬間歇病發,部分要先後檢查3次才發現問題,因此要探討成本效益高、有隨機性的篩查方法。 記錄面部血流動信號 轉化心跳率 甄說得悉美國麻省有科技公司開發手機應用程式,可利用鏡頭偵測手指及面部的PPG信號,分析用家的心跳率,團隊根據現有的程式,驗證兩種方法檢測心房顫動的準確率。 他解釋,血液經過皮下組織,每次心跳血氧含量會隨之改變,該應用程式利用手機鏡頭的感光原件,記錄光線於血管中血液量變化時的信號(即PPG信號),產生的波頻等同心跳率。透過應用程式,手機前置鏡頭可分析面部信號,用手指接觸後鏡則可分析手指的信號。 另可偵測手指信號 團隊於2016年4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招募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臟科的病人測試,最終217名病人完成檢查。團隊為病人安排3種測試,包括面部及手指的PPG信號,以及用作確診的12導聯心電圖,當中分析PPG信號需做3次測試,每次歷時20秒。 在測試的病人中,近35%(75人)患心房顫動,結果顯示,面部及手指測試準確率分別為95.4%及93.5%,團隊認為面部非觸式篩查方法方便快捷,準確性高,有潛力應用於遙距篩查。有關研究已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發表。 甄秉言又表示,接受測試的病人均為黃種人,尚未知該應用程式對其他膚色的準確性,加上病人住院均沒化妝,日後能否應用於有化妝者仍屬未知之數。 一相機同時篩查5人 96%準確 對於發展方向,甄認為應脫離手機限制,如可研究用高像素鏡頭,一次過分析多人的面部PPG信號,日後或可在診所門外放置鏡頭,在病人等候期間分析,隨機篩查市民有否心房顫動,達至更高成本效益。甄的另一研究已初步證實,一部相機可同時為5人作房顫篩查,準確率達96%。 甄說,公立醫院門診每年約有530萬人求診,當中三成(約160萬人)是65歲以上,按篩查發現率為1.4%推算,估計每年可篩查出2.2萬宗新症,若有六成人透過口服薄血藥治療,他相信透過篩查,本港每年至少可避免400宗中風個案。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