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賢心事:疫情減社交 增長者抑鬱風險

【明報專訊】近日疫情放緩,相信大家都期待了很久可以過比較正常的生活。在疫情期間,社交距離措施使人與人的接觸減少。這是疫情需要,不過在無形中亦增加了孤獨感。 近日多了老人的抑鬱問題。老人抑鬱的表現方式有時會有一點不同,可能身體的徵狀比較多,而情感方面不一定會有強烈的悲傷,反而可能是麻木、暴躁或動力變差,什麼也不願意做等。很多老人都不知道什麼是情緒病,甚至抗拒求醫,所以要家人多加觀察。 兒女精心安排節目 仍覺「很悶」 相比起年輕人,老人的社交以面對面為多,社交距離對他們是首當其衝。他們平常喜愛的活動,例如飲茶、耍太極、唱粵曲等,都因為社交距離而減少。開始時因為擔心疫情,所以沒有人會留意到這樣增加了孤獨感;但日子久了,情緒問題便漸漸浮現。家人可能會發現老人家變得鬱鬱寡歡、憂心忡忡,或是出現一些身體不適的徵狀。 有些兒女十分孝順,精心為媽媽安排怎樣打發時間,但媽媽還是覺得「很悶」。其實這種「很悶」的感覺是抑鬱的徵狀,是一種不能感受開心的狀態。即使是往日覺得有興趣的事情,現在卻沒有精神去享受。再嚴重一點,老人可能會出現生無可戀的念頭,繼而發展成尋死。 老人礙於對精神科疾病缺乏認識,而且思想保守,一般不接受自己有情緒問題。因此,家人的小心觀察是第一步,然後可以試着從老人所關心的方面入手,例如睡眠、身體不適等等,告訴老人身體某些物質(例如「血清素」)出現問題,也可以出現這些徵狀,從而勸導他們找醫生看看。 老人抑鬱可大可小,除了可能有輕生念頭外,亦跟認知障礙症有關連。及早醫治便能避免惡化!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認知障礙 慈父變躁爸 及早應對減重擔

【明報專訊】爸爸的脾氣為何變得暴躁?10分鐘內多次重複一個提問?日夜作息顛倒?晚上到處走動?認知障礙症不單是無記性,若家中長者起居生活有異樣,及早求醫診斷,可以減輕對病人和照顧者的壓力。 個案: 爸爸總是忘記帶鎖匙…… 「大約一年多前開始,家裏門鈴常常作響,我一打開門見到爸爸站在門外,便知道他又遺留鎖匙在家中。這個情况一個星期大概會發生3、4次,那時候媽媽和我也不以為意,沒有深究為何一向謹慎的爸爸會忽然如此粗心大意,畢竟老人家記憶力減弱是正常不過的事,而且每個人總有漏帶東西的經驗,所以沒有認真了解。」跟我說這番話的是陳小姐。還記得當天陳小姐和陳老太帶着陳伯來到我診所時,外面正在下滂沱大雨,負責拿傘的陳小姐大半邊身都濕透,但身旁的陳伯卻沒半點沾濕。 病發初期,陳伯由最初遺漏鎖匙、錢包,慢慢地連吃飯時間以至回家的路,很多記憶都變得模糊。「那段時間當他一上街,我便寸步不離陪在他身邊,有一次去麵包店,我選完麵包正要付款時,一轉頭看不見他的蹤影,嚇得我四處找他,一小時之後,終於在附近的商場找到他。」陳老太說這番話的時候,仍猶有餘悸。 夜晚通屋走 全家困擾 面對和以往很「不一樣」的爸爸,陳小姐和陳老太感到肩上擔子愈來愈沉重,因為陳伯不單記憶力減退,還失去以往的好脾氣。還記得陳伯初次和我見面時,他因為時常晚上不睡覺,在客廳不斷遊蕩,影響家人睡眠,那時的他對答如流、情緒穩定,並無異樣。但這個形象和陳小姐口中爸爸的形象有很大差別,「以往的爸爸,無論面對什麼事都不會大發脾氣。在家裏他是一家之主,可以把家裏的大小事務處理得妥妥當當;在親戚朋友心目中,他是一個性情平和的人。但半年前開始,他開始因為大大小小,他覺得難以處理的瑣事而大發雷霆,最嚴重一次他把桌上的杯全掃在地上」。 冤枉偷錢 逼走工人 這些事不間斷地發生,陳小姐眼見陳老太照顧陳伯愈來愈吃力,曾聘請外傭分擔照顧陳伯日常起居,原以為事情會向好,但事實上並沒有預期中順利。「工人到了幾天,爸爸便開始懷疑工人偷了他的錢包,事實卻是他自己忘了銀包放在哪裏,卻因此大發雷霆,又常常指罵工人,有一次甚至想出手打她,不久後工人終於抵不住壓力辭職。」陳家上下心力交瘁,一方面希望醫生開一些情緒穩定劑給陳伯;另一方面有人建議把他送進安老院舍。陳小姐希望為爸爸挑選一間環境優美、私隱度高的私家老人院,但費用實在令人吃力。 忘記密碼 退休金無法用 本來,陳伯在銀行戶口有幾十萬元的退休金,打算用來安老,但卻因為一個原因而困在銀行裏動彈不得。事緣陳伯在確診患有認知障礙症時70多歲,病得已經不輕,我為他安排檢查時,他對自己身處的時間和地點已不太清楚了;其後做記憶力測試,請他記住3樣物件,但不到幾分鐘後便完全忘記了。他最後診斷患上阿茲海默症,是導致認知障礙症的疾病中最普遍的一種。確診時他已經連銀行戶口的密碼都遺忘了;銀行也因為陳伯精神混亂,拒絕讓陳小姐代為取錢。折衷方法是陳小姐要前往監護委員會申請《監護令》,成為陳伯監護人後再去取錢應急。奈何申請有既定程序,需時數月,陳小姐唯有替陳伯安排一間負擔得起、但設施及環境相對較差的院舍,這對向來疼惜陳伯的陳小姐來說非常不忍,但卻不得不屈服於現實。 專家札記:病發初期服藥 助延緩衰退 有很多時候,認知障礙症患者很遲才去求診,或許有很多原因,有些人認為年長後記憶力衰退很正常;亦有人認為,認知障礙症與絕症無異,做什麼也沒有用處。但事實上,像陳氏一家這樣局面所造成的傷害是完全可以減輕。 準備《持久授權書》 動用儲蓄 如果在病發初期,陳小姐注意到爸爸不斷漏帶鎖匙、遺忘回家路線等和以往很「不一樣」的情况,響起應該檢查的警號,繼而求醫、診症及服藥,現有藥物如膽鹼酯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證實可以幫助病人延緩認知能力衰退,減輕病徵的影響,陳伯或許可以享受更多和家人相處的美好時光。另一方面,若陳伯家人及早知道陳伯患病及其後遺症,可以防患於未然,例如讓陳伯預先簽立《持久授權書》,在他日後沒有能力時,容許家人動用他銀行戶口的錢解燃眉之急。 43.6%照顧者患焦慮症 2015年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了一個綜合研究,分析不同地區10,825名阿茲海默症照顧者的精神狀况,估計當中患有抑鬱症的有34%、焦慮症有43.6%之多。想說的是,如果一個人患病,所影響的往往不止是自己,患者家人同樣面對旁人難以明白的壓力,而認知障礙症的家人要面對,是一個「不一樣」的親人,加上病情往往持續數年,照顧者所付出的心力和時間是以年去計算,苦况實在不足為外人道。 面對有家人疑似患上認知障礙症,想真正安心地共處珍貴的溫馨時光,有下列3個小貼士提醒大家: 1.若懷疑患有認知障礙症,應盡快求醫,有助找出病因和改善病情 2.照顧者的壓力和情緒問題很普遍,應該多與別人分憂及好好照顧自己 3.當自己還有精神行為能力時,應該為自己未來的事務作計劃和安排 文:雷永昌(香港老年學會理事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榮譽臨牀助理教授、精神科專科醫生) 編輯:蔡曉彤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長者健康】對抗骨質疏鬆 練負重運動 做有骨氣長者

【明報專訊】大家對無聲無息的骨質疏鬆症,並不會感到陌生。亞洲人骨架細,骨庫儲備較少;加上隨人口老化加劇,時常有骨質疏鬆症患者來求診,大多是因跌倒而骨折的長者。骨骼需要有相當壓力刺激,才能延緩流失,因此負重運動對維持骨骼健康十分重要。 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定義,骨質疏鬆症是骨質密度及質量下降的病症,隨着骨質流失,骨骼漸漸變得脆弱並增加骨折風險。骨骼含有活組織,除了礦物質(如鈣質)及水分外,亦有骨質細胞,其中造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對於骨質密度的平衡擔當極為重要的角色。造骨細胞負責骨質的合成,破骨細胞則有分解作用,它們互相制衡,以調節及控制骨質密度。30歲前,造骨細胞比破骨細胞活躍,所以骨質處於正增長的狀態,在30歲時骨質處於巔峰狀態;到30歲後,造骨細胞的活躍程度會漸漸下降,當造骨細胞活躍程度下降至比破骨細胞還要低的時候,骨質便會出現負增長而慢慢流失。 根據基金會數據,全球50歲以上的人口當中,分別每3名女士和每5名男士,便有一人因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對個人及社會經濟均造成巨大壓力。香港大學的研究報則指出,估計香港現時有30萬名絕經婦女及10萬名50歲以上男士患有骨質疏鬆症。 停經後減雌激素 女性更易中招 由於女性骨架比男性小,先天「骨庫」儲備已較少,因年紀增長骨質漸漸流失而所受的影響較男性為大;加上女性約50歲開始步入更年期,骨質流失速度更快,這是由於雌激素其中一個功能是保護女性骨質,當停經後雌激素分泌減少,抑制骨質流失的能力下降,因此在更年期後,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上骨質疏鬆症。不過,由於男性骨質亦會隨年齡漸漸流失,男性對此問題亦不可忽視。除了性別和年齡,高危一族還包括亞洲人或白種人,而先天骨架小和家族遺傳亦是不可修正的因素。 此外,後天因素和不良生活習慣亦會引起骨質疏鬆,包括體重過輕、缺乏運動、吸煙、酗酒、過量攝取咖啡因或高鹽食物、吸收不足夠的鈣質或維他命D、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雌激素雄性激素不足等。而有以上高危因素的65歲以上女性及70歲以上男性,或有低創傷骨折經驗的高危人士,應接受骨質密度檢查,醫生會根據診斷處方藥物及其他相關建議,例如營養攝取等。 高危因素:煙酒咖啡因高鹽食物 骨質疏鬆症來得毫無預兆,很多時候其徵狀來自病症導致的骨折,當中以髖部、脊骨和手腕骨折最為普遍。骨折個案大多是跌倒的低能量創傷引起,低能量創傷一般不會令強健的骨骼骨折,但假如跌倒者的骨質密度低,導致骨折的風險則較大。 另一方面,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脊椎骨較一般人脆弱,可以承受的體重亦較輕。當他們受到輕微創傷,如扭傷腰,甚至大力咳,均可能導致椎骨塌陷而前傾或駝背,嚴重影響姿勢,甚至有患者會因椎骨塌陷,引起腰背痛或嚴重者手腳無力等。 文:陳啟豪(聖雅各福群會物理治療師) 編輯:陳志暘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知多啲:居家4式負重運動 Read more

【有片】類風濕黃金期求醫 九成人阻關節變形

【明報專訊】體檢報告「類風濕因子」呈陽性,是否等於患上類風濕關節炎?關節會否變形?是不治之症嗎? 長者持續膝關節痛一段時間,就是年老退化嗎?退化性關節炎與類風濕關節炎徵狀相似,如何分辨? 今時今日,類風濕關節炎並非棘手病,只要把握治療黃金期,九成病人病情可以緩解,不會出現關節變形、侵蝕情况。 問醫生 康:康天澤(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余:余嘉龍(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手指晨僵逾30分鐘要留神? 問:病人因手指腫痛而求醫,如何診斷? 康:手指關節痛成因眾多,醫生會根據病歷、檢查判斷屬何種類型,大致分兩類: 創傷性:可能因骨折或韌帶撕裂等受傷引致痛楚 非創傷性:可再細分為發炎性及非發炎性 發炎性:可以是感染發炎、免疫性關節發炎,或痛風性關節炎。病人會有紅、腫、熱、痛及晨僵等徵狀;晨僵即朝早關節僵硬,尤其超過30分鐘,並伴有疲倦、貧血、體重下降等徵狀。 非發炎性:可以是勞損、退化引 起,沒有紅、腫、熱、痛,晨僵時間較短。 不止在小關節作惡? 問:如懷疑病人屬發炎性關節炎,需做什麼檢查? 康:首先,臨牀檢查病人有否其他徵狀,如皮下結節、皮膚轉變、關節變形等情况;亦會檢查發炎關節的分佈,類風濕關節炎多於小關節如手指關節對稱發展,但長者則可能於膝關節等大關節發生,此外亦會檢查有否相關的器官疾病。 如懷疑有類風濕關節炎,會抽血檢測發炎指數,常用如血沉降(ESR)、C-反應蛋白(CRP),如發炎指數高,會轉介至風濕病科進一步檢查,看看是否需要驗血檢查免疫因子,亦可憑X光影像檢查關節有否出現初步侵蝕或變形情况。 類風濕因子陽性≠確診? 問:身體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超標,等於確診類風濕關節炎嗎? 余:人體內免疫系統,有白血球分泌抗體對付細菌和病毒。正常情况下,這些抗體負責保護身體對抗外敵,但當免疫系統出現紊亂,身體會產生一種抗體對付自己,叫自體抗體。類風濕因子就是這些自體抗體的其中一種。當這些抗體攻擊身體任何器官,身體便會發炎 。 5%人口帶有類風濕因子而不會病發,所以身體檢查如發現類風濕因子呈陽性,不用太擔心。醫生可藉抽血檢查,檢測發炎指數有否增高,或透過影像掃描(如超聲波)觀察滑膜有否發炎,從而判斷是否類風濕關節炎。如病人有類風濕因子,並導致關節滑膜發炎,才可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 如體內帶有類風濕因子,亦要留意因子的濃度。低度陽性類風濕因子,10年之內發病率高約5倍。如度數很高,10年內發病風險則升至20倍。 不能根治 靠藥緩解? 問:類風濕關節炎可以根治嗎? 余:類風濕關節炎跟其他免疫系統病,如皮膚敏感、鼻敏感一樣,不能根治。但不代表不能控制,現時利用藥物治療,很大機會能令病情緩解,即於臨牀、驗血及影像上,都偵測不到發炎。 類風濕關節炎發展過程需時,由一開始只有抗體,至其後關節發炎,引致關節侵蝕,最後變形,需要一段時間。如能及早用藥物控制病情,便能停止關節侵蝕、預防變形。目前很多藥物能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按輕微至嚴重,藥物分類如下: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止痛消炎,但治標不治本 類固醇:能有效控制病情。在醫生監察下短時間使用,既安全又可改善病情。但長時間服用,易患上骨質疏鬆症 傳統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使用多年的免疫系統藥物,用以減低免疫系統活躍度,多年來不少研究證實藥物能控制病情;但可能出現副作用如脫髮 生物製劑:18年前面世,已發展出18種生物製劑,跟其他藥物相比,較具針對性,副作用較少,近年更推出了口服劑型。費用較昂貴,每月約1萬元 把握6個月至1年內求醫? 問:什麼是治療黃金期? 余:近20年,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有新突破,發現這病有治療黃金期。雖因應每人惡化速度不同,黃金期有長有短,但平均為6個月至1年。如能在黃金期內及早治療,有把握令病情受控,停止發炎,甚至緩解,即完全沒有發炎,病情不會惡化,關節不會變形,並防止其他併發症出現。及早治療,病人對藥物反應佳,用藥量較低、時間較短,亦有可能在停藥後減低復發風險。根據研究顯示,早期治療的病人,於停藥後不復發的機率達30%。如延遲治療,錯過黃金期,機率則減半。 以往藥物治療會由輕微、中等至嚴重,慢慢加重,現時新式治療方案,醫生或寧可先開較重藥物,令病情快點緩解後再慢慢減藥。 文:吳穎湘 插圖:杜思頴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不當 禍及眼、心、骨 認清類風濕關節炎 把握治療黃金期 手臂密密揮 手肘勞損痛 延誤求醫 開門鎖扭毛巾也難 長玩手機傷拇指 少男都有「媽媽手」 【有片】關節痛成因 – 注射透明質酸、血小板漿、換膝頭 解決退化性膝關節炎

Read more

【認知障礙 vs 柏金遜】早期柏金遜症新發現 大腦血清素先流失

【明報專訊】柏金遜症,因為病人大腦缺乏多巴胺(dopamine),出現緩慢、僵硬、震顫。有研究發現,帶有柏金遜症突變基因的人,未有徵狀前,大腦中血清素已開始流失。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希臘雅典大學等合作研究,將25個正常人的大腦掃描,與一個帶有柏金遜症突變基因A53T SNCA家族的14名成員作比較。14名帶基因的成員中,7人仍未出現柏金遜症徵狀,大腦多巴胺正常,但他們的血清素受體減少。研究員指,在遺傳性柏金遜症中,病人大腦的血清素改變早於多巴胺,希望藉此找到柏金遜症早期診斷標準。研究報告在《刺針:神經醫學》(The Lancet: Neurology)刊登。 資料來源:英國國民保健署 相關文章: 【有片】醫柏金遜 點解變爛賭二? 了解副作用 按個性、年齡選藥 【長者健康】柏金遜症可激發強迫症 沉迷食、色、買 【腦退化症】發夢期夢遊 九成患者十年內患柏金遜症 【腦退化症】有片:夢遊打人 柏金遜症先兆 認識快速眼動睡 認知障礙 vs 柏金遜 腦疾問題切勿掉以輕心 Read more

【有片】50歲以上10%患黃斑前膜 視網膜長皺紋 世界扭曲了

【明報專訊】視力變得模糊,直線看成曲線,是因為眼睛過勞還是老眼昏花? 視網膜中心的黃斑區,有大量感光細胞,讓我們清晰看到物件細節,維持正常的中央視力。黃斑前膜是指在黃斑表面增生一層纖維薄膜,令視網膜皺褶,引起視物模糊、變形。根據香港大學研究,本港50歲以上人士10%患有黃斑前膜。 測試中央視力——阿姆斯勒方格表用來測試中央視力。病人單眼注視表(明報製圖) 問醫生 譚:譚文蔚(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王:王逸軒(眼科專科醫生) 黃斑老了 中央視力模糊? 問:視力模糊,常見原因是什麼? 譚:引起視力模糊的疾病有很多,如屈光不正、白內障、青光眼及黃斑點疾病,是眼球不同組織出問題所致。眼球組織十分精密,晶體負責將光線聚焦及投射於視網膜上,通過視覺神經傳送至大腦,如果晶體聚焦和眼球長度出現問題,令光線無法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影像便會模糊,造成在不同年齡層出現的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及老花。 而晶體隨年紀增加,出現硬化及混濁而造成白內障,令視力模糊。另外,青光眼是由於眼球壓力過高令視覺神經受損,視力變得模糊,因早期病徵不明顯,患者會由邊緣至中央慢慢失去視力。 另外,黃斑病也是常見隱病,黃斑區位於視網膜中央,主要用來分辨顏色、物件大小及精細閱讀。隨年齡增長黃斑會退化,黃斑是負責中央視力和顏色視力,黃斑出問題會令患者中央視力模糊,視物變形或有暗點,常見包括老年黃斑病變及黃斑前膜等。 視網膜出現缺口? 問:黃斑前膜是什麼?如何形成? 王:視網膜中央的黃斑區聚集了大量感光神經細胞,負責重要的中央視野。黃斑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簡稱ERM)是由於視網膜表面出現微細缺口,令視網膜內的纖維細胞從缺口中走到黃斑表面從而增生一層纖維薄膜,當纖維膜不斷變厚及收縮,令視網膜出現皺褶。早期沒有明顯病徵,病人可能完全不察覺,大多在定期檢查中意外發現。病情一旦嚴重,患者會因黃斑水腫導致中央視力功能受損,看東西會模糊、變形扭曲、雙重影像,甚至導致黃斑裂孔等併發症。 年老、深近視高危? 圖上為正常的視網膜,圖下為黃斑前膜。(受訪者提供) 問:如何診斷黃斑前膜?誰是高危群? 王:黃斑前膜的成因不明,但基本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黃斑前膜,主因是年老眼睛退化,超過40歲以上便有可能患上,也常見於深近視一族。繼發性則是患者曾經有視網膜撕裂或脫離,眼部曾受創,或有俗稱「糖尿上眼」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另外,有患者曾因視網膜穿孔接受激光手術,但手術未能百分百填補視網膜的微細缺口,以致纖維細胞有機可乘,走到黃斑區表面增生。 根據香港大學早前研究,本港黃斑前膜的患病率為: 50歲以上:10% 60歲以上:12% 70歲以上:17% 比起較多人提及的老年黃斑病變(香港每年約有3000宗新症),黃斑前膜更為普遍。由於黃斑前膜屬慢性病,患者初期沒有任何病徵,即使視力模糊,也會被另一隻健康眼睛補充了不足的視力因而不易察覺,結果延誤醫治。所以建議超過50歲人士,每年定期接受眼科檢查。 診斷黃斑前膜,除了檢查基本視力、眼壓及眼底,眼科醫生通過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簡稱OCT)幫助斷診。OCT利用光束掃描檢查視網膜結構和厚度,只需1至2分鐘的眼球掃描,便可看到黃斑區橫切面及眼球血管結構,從而量度出黃斑前膜厚度,清楚分析前膜收縮引致視網膜皺褶的情况。 睇方格表即現形? 問:病人因視力問題求診,家庭醫生會安排哪些初步檢查? 譚:首先會做初步視力測試,如病人有明顯視力減退及視物變形,便會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檢查眼睛,主要測試中央視力。病人用單眼注視表格中的小點,如看見波浪線,或有模糊、黑影,或部分線條缺損,都可能是黃斑出現問題,需要轉介眼科醫生進一步檢查。 無藥可救,只能施手術?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譚文蔚,眼科專科醫生王逸軒(黃志東攝) 問:如何治療黃斑前膜?有沒有後遺症? 王:患者如沒有明顯病徵,視力沒有受損,只需保持緊密監察,在家中定期用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查,每隔半年見眼科醫生覆診。如病情開始惡化,增生的前膜變厚令黃斑皺褶加深並出現水腫,令視物模糊和影像變形,影響日常生活,便需要手術。黃斑前膜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手術是唯一有效的醫治方法。 手術採用微創方式,首先移除眼球內的透明玻璃體,然後用一支微型鉗伸入眼球內撕走黃斑區增生的前膜,最後將前膜底下的內界膜一併移除,基本手術便完成,之後眼睛會分泌液體填充。由於內界膜位於視網膜最外層,可讓纖維細胞攀爬並走到黃斑區增生,一旦內界膜被移除便可以杜絕黃斑前膜復發。 黃斑前膜手術風險少於百分之一,據臨牀經驗,年齡超過60歲的患者接受玻璃體移除手術後很容易出現白內障,因此通常建議年長患者同步接受白內障手術,避免日後要再做一次眼部手術。病情輕微者手術治療後可恢復百分百視力,但病情較嚴重者即使完成手術,可能只恢復一半視力;因此患者一旦有病徵就應該盡早接受手術治療,以得到最佳療效。 文:吳敏霞 插圖:杜思頴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長者健康】與黃斑前膜病徵相似 老年黃斑病變可致盲

【明報專訊】同樣是黃斑病,卻同病唔同「命」,較常提及的老年黃斑病變,與黃斑前膜有什麼分別? 黃斑病可分為多種,包括老年黃斑病變、糖尿黃斑水腫、黃斑前膜、黃斑裂孔,以及視網膜血管阻塞引致的黃斑水腫等,其中老年黃斑病變的「殺傷力」最大,與白內障、青光眼並列全球三大致盲眼疾,因而獲得更多關注。 老年黃斑病變與黃斑前膜都是跟年老有關的眼疾,老年黃斑病變發病年齡約在50歲以上;而黃斑前膜普遍發病於60歲以上,當中亦有30、40歲患病的個案。兩種黃斑病初期病徵十分相似,患者視物模糊及變形,嚴重的黃斑病變患者甚至會出現黑影,影響日常工作及生活;然而,它們的成因及治療後果卻是完全不同。 黃斑前膜是視網膜上面黃斑區增生了一層纖維薄膜所致,屬慢性眼疾,病情變化較慢,而且可透過手術醫治。而老年黃斑病變是黃斑區底部的視網膜細胞積聚了沉積物,使黃斑感光細胞功能受干擾及逐步退化,有可能致盲;它主要分為乾性、濕性兩種,其中乾性患者佔九成,主要是年紀退化引致視力衰退;而濕性則是黃斑區出現異常血管增生引起出血、滲漏及結疤等,屬急性眼疾,嚴重患者可在短短數星期內完全失明。目前尚未有方法治療乾性老年黃斑病變,有研究發現一些抗氧化物及鋅補充劑有助預防晚期病變;而濕性老年黃斑病變,如果在視網膜結疤前,可透過注射藥物壓抑血管增生,或用光動力療法及激光光照凝固術治療。 相關文章: 【有片】醫柏金遜 點解變爛賭二? 了解副作用 按個性、年齡選藥 【長者健康】柏金遜症可激發強迫症 沉迷食、色、買 健康血壓血糖 減腦退化風險 【讀者MailBox】養身養心 延緩衰老 外表青壯 內裏老邁? 握握手 睇清自己生理年齡 更多長者健康文章 Read more

【有片:認知障礙 vs 柏金遜】醫柏金遜 點解變爛賭二? 了解副作用 按個性、年齡選藥

【明報專訊】緩慢、僵硬、震顫是柏金遜綜合症主要徵狀,最常見是原發性柏金遜病,估計香港有1.2萬人患病。 柏金遜病目前未能根治,主要靠藥物「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及「左旋多巴」紓緩病徵。長年服用左旋多巴會出現耐藥性,令身體不由自主郁動;而服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17%可能出現強迫症行為,例如過量購物、沉迷賭博。因此醫生需評估病人個人狀况而選擇藥物,而病人用藥前亦應詳細了解藥物功效和副作用。 (Gearstd@iStockphoto,明報製圖) 問醫生 陳:陳然欣(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名譽臨牀副教授) 鄭:鄭志文(家庭醫生) 行路死火腳黏地? 問:手震,是柏金遜病嗎? 鄭:電影《逃學威龍》中吳孟達飾演的達叔,為了扮柏金遜病人,經常手震。其實醫學界對柏金遜徵狀中的手震有很細緻的描述——靜止性顫抖(resting tremor),即手部沒有任何動作時手震,傳統描述就是pill-rolling tremor,拿着1粒藥丸時手指不由自主的轉動藥丸。要判斷手震是否柏金遜徵狀,也同時看求診者其他狀况,例如60歲以下一般較少患上柏金遜病,可能是因緊張手震;年輕女性可能跟甲狀腺問題有關,醫生須同時考慮其他因素。 陳:柏金遜徵狀大致有3個:僵硬、緩慢、手或腳震,一般來說有其中兩項就會懷疑是柏金遜病。患者行動特點是起步緩慢,步幅細及窒步,中途更會像汽車死火一樣停下來。不少病人說其中一隻腳好像黏着地面無法提起,而在出入門口及轉彎時,更會因平衡力差而較易跌倒。不過,有這些徵狀未必等於患有柏金遜病,醫生必須作其他診斷。 腦掃描無法確診? 問:如何診斷柏金遜病?是否要腦掃描? 鄭:醫學界只知道柏金遜病是腦分泌的多巴胺(dopamine)不足,影響神經傳導,從而出現各種柏金遜徵狀。不過,一般身體檢查如驗血不能測量多巴胺濃度;而磁力共振、電腦掃描亦無法看到,必須動用特殊掃描儀器才可檢查到腦內情况是否與柏金遜病有關。所以現時確診柏金遜病,主要靠醫生臨牀診斷。 陳:雖然一般腦掃描無法判斷受檢測人士是否患有柏金遜病,但由於其他病症如腦退化等都會出現僵硬、行動緩慢或手震等徵狀,所以病人仍可能需要接受腦部造影檢查,以排除其他病症的可能,如中風、腦積水。另外,如懷疑病人患有柏金遜病,醫生有可能會讓病人服用低劑量柏金遜藥物,觀察其反應,如果柏金遜徵狀得以改善,就確診患上柏金遜病。 影響生活才用藥? 問:確診後就要立即食藥? 陳:藥物只能幫助病人改善生活質素,但無法阻止腦部退化。所以如柏金遜徵狀困擾病人生活,例如無法買餸煮飯,或職業司機影響駕駛安全,才會考慮處方柏金遜藥物,始終藥物會有一些副作用。如病人覺得徵狀對生活沒有太大影響,我會建議先觀察病情,毋須即時食藥。 蜜月期後周身郁? 問:治療柏金遜病的藥物有幾多種?有何副作用? 陳:現時用作紓緩柏金遜徵狀的藥物主要有兩類,分別是「多巴胺受體激動劑」(dopamine agonists)及「左旋多巴」(levodopa)。左旋多巴發展了很多年,副作用很少,只是剛開始服藥時較易出現頭暈及作嘔等副作用,而且藥物需透過胃酸吸收,與進餐時間太接近會影響藥物吸收,所以必須在飯前半小時服用。 不過,如病人年齡在60歲以下,會盡量處方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因為病人服用左旋多巴5至7年後,可能出現耐藥性,出現身體不由自主郁動(dyskinesia)的副作用,到時可能要手術治療,所以不建議過早開始使用。此外,如病人記性較差、夾雜其他腦退化症,服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可能令記性變得更差及出現幻覺,所以選擇藥物時主要視乎病情而定。 一般人較注重柏金遜病的活動障礙問題,其實非活動障礙問題也要留意,例如失眠、便秘等都會影響柏金遜藥物吸收,所以治療時要同時解決這些問題。 (鍾林枝攝) 手術是最後板斧? 問:柏金遜病可否施手術治療? 陳:手術治療主要針對出現藥物耐藥性的中晚期病人,他們在用藥最初5至7年內有良好反應,但過了這段蜜月期後發現藥效愈來愈差,多次增加劑量也無法紓緩病情。曾有一個病人每天要服用12次左旋多巴,未服藥時全身無法郁動,服藥後又會周身郁,身體狀况每天經歷12次高低起伏,非常辛苦。這時醫生才會考慮讓病人冒風險接受手術,其中一種常用手術為深腦刺激治療(deep brain stimulation),將兩條電極棒放入病人腦內灰質區,以電脈衝刺激,以減少服用藥物的次數。 其他正在研究的治療方法還有幹細胞移植、腦磁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超聲波照射等,創傷較小。 文:Genki 插圖:杜思頴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長者健康】柏金遜症可激發強迫症 沉迷食、色、買 健康血壓血糖 減腦退化風險 【腦退化症】發夢期夢遊 九成患者十年內患柏金遜症 【腦退化症】有片:夢遊打人 柏金遜症先兆 認識快速眼動睡眠障礙症 認知障礙 vs 柏金遜 腦疾問題切勿掉以輕心 中大柏金遜症研究:便秘是早期先兆

Read more

【認知障礙 vs 柏金遜】柏金遜症可激發強迫症 沉迷食、色、買

柏金遜病藥物主要是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及左旋多巴,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名譽臨牀副教授陳然欣說,如病人在60歲以下,會優先考慮前者。「不過,在處方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前,醫生必須先了解病人的行為個性,例如有沒有強迫症及其嚴重程度,因為根據研究報告,約有17%病人在服藥後會出現強迫症副作用,包括過量購物、大吃大喝、賭錢等,如病人本身已有相關問題,服藥後可能會變得更嚴重。」 【明報專訊】柏金遜病藥物主要是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及左旋多巴,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名譽臨牀副教授陳然欣說,如病人在60歲以下,會優先考慮前者。「不過,在處方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前,醫生必須先了解病人的行為個性,例如有沒有強迫症及其嚴重程度,因為根據研究報告,約有17%病人在服藥後會出現強迫症副作用,包括過量購物、大吃大喝、賭錢等,如病人本身已有相關問題,服藥後可能會變得更嚴重。」 她曾有一個病人覆診時胖了很多,細問下便知道是藥物副作用,令他吃多了很多食物。此外,又有病人服藥後性需要增加,太太因而投訴。「所以處方藥物前,必須提醒病人及其伴侶有關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要他們多加注意服藥後的表現。」 無100分療法 盡力紓緩病徵 有病人質疑為何藥物有這麼多副作用,仍要給病人服用?家庭醫生鄭志文指出,「因為仍未有100分的治療方案,而現時這些藥物最為有效,幫助病人紓緩病情」。所以病人在治療過程遇有問題應向醫生查詢,「醫生可透過選擇藥物或調配劑量,解決一些藥物反應」。 他強調,醫學界針對柏金遜病的研究,不停有新發現,例如近年發現快速眼動睡眠障礙症(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俗稱發夢期夢遊,與柏金遜病有密切關係,九成RBD患者會在10年內患上柏金遜症,這些發現都有助醫學界了解病情演變和尋找預防及治療方法,所以病人不要灰心和放棄治療。 相關文章: 健康血壓血糖 減腦退化風險 【腦退化症】發夢期夢遊 九成患者十年內患柏金遜症 【腦退化症】有片:夢遊打人 柏金遜症先兆 認識快速眼動睡眠障礙症 認知障礙 vs 柏金遜 腦疾問題切勿掉以輕心 中大柏金遜症研究:便秘是早期先兆 Read more

健康血壓血糖 減腦退化風險

(明報圖片) 【明報專訊】健康血壓血糖 減腦退化風險 腦退化症影響全球5000萬人,每年新增1000萬病人。世界衛生組織強調,此症並非年老的正常現象,而是慢性的腦部疾病,影響患者記憶、思考、行為、情緒和活動能力。世衛更發出新指引,強調人們可以通過運動、不吸煙、不酗酒、控制體重、健康飲食及保持健康的血壓、血糖和膽固醇水平,降低腦退化症風險。 腦退化症不單影響患者,對照顧者及家人亦帶來巨大壓力,包括健康、情感和經濟上的壓力,極需要外界支援。世衛已將腦退化症列為公共衛生工作重點,呼籲各界積極面對,增加公眾對此病的認識,為患者及照顧者提供支援,加強腦退化症的研究等。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Read mor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