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源性腦中風年輕人高危?拆解5大隱藏病因 對症下藥減再中風風險

中風是由腦血管引起的急病,當中約兩成個案屬於出血性腦中風,餘下八成為缺血性腦中風,當中大部分均與三高等高危因素有關,然而仍有多達四分之一的缺血性中風,因初期未能確定病因而被歸類為「隱源性腦中風」(Cryptogenic stroke)。不少這類中風的患者更是較年輕的一群,再中風的風險相當高,故必須透過更多檢查探究箇中致病原因,對症下藥助病人康復的同時,也要減低再次中風所帶來的傷害。 betway体彩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吳炳榮醫生指出,隱源性腦中風是缺血性腦中風的其中一種,主要是指一些在發病初期經過一系列檢查及評估,包括腦部掃描、血管造影等,仍未能明確診斷出箇中病因的個案。 隱源性中風屬缺血性腦中風 查找5大病因減機能受損風險 他表示,隱源性腦中風產生的症狀與其他缺血性中風相若,因應受影響的大腦位置而定,例如語言區受損可引致失語,運動皮層受影響則會半身癱瘓等;而治療方法亦大致一樣,把握黃金救治時間及時送院的患者,可注射溶栓針,若屬大血管栓塞則可考慮利用導管取栓術,幫助打通阻塞的血管,盡快恢復腦部功能。 隱源性腦中風雖不影響治療的選擇,但找出致病原因仍是重要一環。「由於中風病人再次中風的機會相當高,若重複及多次中風會對身體機能造成十分嚴重的破壞,因此只有找出致病原因才能採取最針對性及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減低再次中風的機會。」 拆解隱源性腦中風背後原因 1.頸血管撕裂及創傷 吳醫生強調,隱源性腦中風並非完全沒有原因,只是需要透過更多的檢查才能探究隱藏在背後的病因,其中一個常見原因就是供血予大腦的頸血管撕裂及創傷。 他闡釋,曾有病人在球場「食波餅」後暈倒,送院後證實是中風,經檢查發現原來頸部有一條大動脈被球撞擊致撕裂;亦有病人在球賽中「頂頭槌」後出現頭暈、行路不穩及嘔吐等情况,診斷結果是患者頂球後導致經頸椎骨入腦的一條動脈破裂,導致後腦腦幹位置中風;另亦不乏文獻記載因按摩「啪頸」令動脈創傷而引發中風等。 2.心臟問題致大腦血管阻塞 另一引發腦中風的潛在原因是心臟問題,例如陣發性心房顫動、先天性卵圓孔心漏及心肌炎等,又或是本身有血管結構異常、血管炎等情况,都可能會令大腦血管出現阻塞,誘發中風。 3. 凝血、溶栓系統功能紊亂 一些遺傳病或後天免疫系統功能失調的疾病,可影響患者體內血液的凝血或溶解血栓功能,有機會引致腦血管栓塞,或一些血栓游走至腦部而導致動脈堵塞,都會引起中風。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較多為年輕女性,其患病後的生活和工作,可以出現嚴重障礙。 4.新冠病毒影響血管等併發症 吳醫生指出,近兩年困擾全球的新冠病毒,確診人士中風的風險也會較高,原因是新冠病毒不但感染呼吸系統,也會影響血管,有關引起栓塞及血管相關的併發症。另外,一些現時較少見的傳染病,例如梅毒、肺結核腦膜炎等,皆可引起腦血管發炎而導致中風,醫生需透過微生物檢測,才能作出根本治療。 5.腫瘤影響凝血功能致中風 他續指,隱源性腦中風較多發生在較年輕的人士身上,反之長者中風則通常有跡可尋,如三高、吸煙及缺乏運動等,甚至可能是腫瘤所致。早前便有一名70歲的中風病人,本身並沒有中風的高危因素或疾病,但翻查病歷發現病人於數月間消瘦了10多磅,再仔細追查原來肇因是膽管癌,其腫瘤更影響凝血功能致中風,幸好患者接受手術及化療後已告康復,凝血功能亦恢復正常。 對症下藥 減低再中風風險 確切掌握中風成因後,醫生會以針對性的方法制定治療。吳醫生分享一名廿多歲的女患者突然中風入院的個案為例,驗血後揭發患者中風是源於體內出現抗磷脂質抗體(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令血液容易凝固及栓塞,故康復後需要長期服用薄血藥,從而減少血栓形成。 無明確病因 可考慮服用抗血小板藥物 吳醫生強調,仍有隱源性中風個案最終無法找到明確病因,但並不表示可以無視再中風的威脅。「一般會建議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藥物,藉以減低復發風險,而隨着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估計原因不明的中風個案數目會愈來愈少。」 Read more

化療開刀用盡 窮途末路? 基因導引治療 拯救罕見膽管癌

【明報專訊】膽管癌是罕見癌症,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網頁,2016年共有31,468癌症新症,膽囊及肝外膽管佔437宗(1.4%)。在第一線化療後已沒有共認的標準方案,亦沒有針對性的標靶治療。「基因導引治療」是腫瘤科一個新領域,藉着運用「次世代基因排序」技術,嘗試找尋能針對腫瘤基因變異的藥物。 Read more

知多啲:食道癌、乳癌、頭頸癌也適用

【明報專訊】近距離放射治療是局部針對腫瘤位置,治療前病人需要接受電腦掃描,才能做好設計計劃,確保目標治療位置有足夠放射性物質包圍,而附近重要組織盡量不受影響,適用於頭頸癌、食道癌丶膽管癌,乳癌及一些婦科癌症等。 Read more

精準電療重拳出擊 克制攞命膽管癌

膽管癌:精準電療及精準藥物 編按:大多數病人確診膽管癌已屆中晚期,一般預後較差,存活中位數僅約2年。 隨科技發展,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體內放射治療 (SIRT) 及近接電療法(Brachytherapy),瞄準腫瘤,可以增大輻射劑量殺死癌細胞,有效對付較大的腫瘤;再加上化療、免疫治療,以及次世代定序癌症基因檢測(NGS)尋找變異基因,配以合適基因治療,膽管癌將不再是讓人談虎色變的致命殺手。 (yodiyim@iStockphoto) ■個案 消瘦、腹痛、小便變茶色 誤以為膽石作怪 袁先生,50多歲,孩子剛上大學一年級,身形瘦削,健康一向良好。1年前右上腹開始隱隱作痛,最初他不以為意,但近3個月,體重慢慢下降,開始食慾不振,小便呈茶色,眼底泛黃,時不時發微熱。他上網查閱資料後始擔心自己患有膽石,故向外科醫生求診。檢查發現膽管確受阻塞,放入膽管支架後黃疸即時改善,惟經詳細檢查後,醫生告知他膽管閉塞的元兇並非膽石,而是膽管癌,並指電腦掃描顯示腫瘤位於肝臟內,達10多公分,屬於中期,面積太大並不適合動手術切除。 晴天霹靂,病人和他家人初轉介來看我時一臉茫然,問道:「醫生,我之前從未聽聞過膽管癌,可知道我為何會得此病?它跟肝癌又有什麼分別?而最重要,我的病情是否很嚴重,是否已無藥可醫?」 早期病徵不明顯 患者多50至70歲 膽管癌源於膽管細胞的惡性變異,有別於肝癌起源於肝臟細胞。膽管系統連接肝臟至十二指腸,將由肝臟製造的部分膽汁運送至小腸,協助消化食物,並將廢物透過膽汁經腸道排出體外。膽管癌早期病徵並不明顯,至腫瘤開始阻塞膽管,病人才會出現黃疸,小便呈茶色等徵狀,或因有毒物質未能排出而消瘦及食慾不振等。 膽管癌按所處位置分為3類(見圖1): 不適合開刀——袁先生確診時膽管癌已屬中期,腫瘤達10多公分,並不適合動手術切除,須以立體定位技術打擊癌細胞及避開正常組織。(蔣子樑提供) 根據香港癌症病人資料庫2015年的資料,香港膽管癌新症個案遠少於肝癌(未有具體數字,按臨牀估算約為肝癌數字的20%左右;而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以膽囊及肝外膽管癌為一類別,2015年新症人數為420),患者多數為50至70歲。 >h2>確診多中晚期 存活中位數僅2年 醫學界對膽管癌的病因未能完全掌握,但研究指出與膽石引起的復發性膽管炎(Recurrent Pyogenic Cholangitis)、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及部分遺傳綜合症有關。由於大多數膽管癌個案發現時已屆中晚期,故病人一般預後較差,整體存活中位數僅約2年,而未能接受手術的病人,平均存活期少於1年。 不適合開刀——袁先生確診時膽管癌已屬中期,腫瘤達10多公分,並不適合動手術切除,須以立體定位技術打擊癌細胞及避開正常組織。(蔣子樑提供) 傳統治療方針視乎病情及病人身體狀况而定,如下: •早期:手術切除腫瘤 腫瘤細小而並無入侵主要血管及周邊器官,一般會先以外科手術切除,切除範圍視乎腫瘤位置及個別情况,可能包括膽囊、膽管、肝臟、胰臟頭部或十二指腸;極小部分適合的病人則進行肝臟移植 •中期:化療電療控制病情 腫瘤較大或已累及附近主要血管及周邊器官,又因健康肝臟的面積太小,或病人身體欠佳,不適合手術切除,主要以化療及電療控制病情 •後期:化療緩解不適 腫瘤已擴散至其他器官,絕大部分患者會以化療控制病情,緩解腫瘤帶來的不適 口服化療 生存中位數大增 近數年,隨科技日新月異,膽管癌的臨牀醫治取得不少突破,嶄新的治療方式為病人帶來新的希望。 •早期:輔助化療電療增治癒率 過往醫學界對手術後是否需要輔助治療未有定案。直至2017年大型研究顯示,服用半年口服化療能大幅提高病人的根治機率,生存中位數由36個月增加至50個月或以上。 此外,綜合分析亦指出病人接受輔助同步化療電療(chemo-radiotherapy)能增加治癒的機率,尤其對手術未能完全切清腫瘤的案例功效最顯著。 •中期:增輻射劑量控制較大腫瘤 傳統電療對膽管癌的治療效果並不理想,主要是由於傳統電療劑量不足(約50 Gy),因而無法有效控制癌細胞。研究顯示如電療劑量能提升至約70Gy或以上,即使腫瘤較大亦能有效控制。本欄曾多次介紹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可參考SBRT治療肝癌:www.afterroberto.com/?p=12826及胰臟癌:www.afterroberto.com/?p=11395的文章)。簡而言之,SBRT透過立體定位技術,能精準打擊腫瘤並避開正常組織,從而提升輻射劑量以達有效控制腫瘤的目標,而副作用也相對較少。 SBRT應用於治療肝內膽管癌,近年於美加日漸普及。電療療程一般3星期左右,較其他癌症的SBRT療程略長(多數為1星期),這有助攤薄電療劑量,減低電療對膽管的破壞。除SBRT外,體內放射治療 (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及近接電療法(Brachytherapy,又名接觸電療,Contact Therapy,輻射線接觸腫瘤表面近距離發出),近年也開始應用於部分膽管癌病人身上,初步臨牀數據令人鼓舞。 •晚期:基因檢測配對合適標靶藥 傳統治療以化療為主,選擇較少,主要以Gemcitabine、Cisplatin、Oxaliplatin、5-FU、 Capecitabine或TS-ONE等藥物單獨或組合使用。近兩年歐美地區的早期臨牀研究相繼取得突破,首先,免疫療法能對小部分化療無效的患者提供顯著幫助;第二,透過次世代定序癌症基因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能協助一部分患者尋找腫瘤獨特的基因變異,以助配對合適的標靶藥,改善治療效果。這無疑為病人及其家人帶來曙光,期望更多相關研究結果能早日面世,讓更多病人受惠。 袁先生接受電療後(電療計劃請見下圖),腫瘤縮小而病情亦告穩定下來,胃口改善而體重也增加了不少,現在正接受化療,最近一次覆診檢查報告結果正面,再向他和其家人解釋近年膽管癌的最新發展,見到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筆者心中感到欣慰。隨着膽管癌臨牀研究朝精準電療及精準藥物兩大方向發展,深信在不久的將來,膽管癌將不再是讓人談虎色變。 文:蔣子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