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胃部切除手術後易反胃、上吐下瀉 胃癌病人術後飲食調整四部曲

胃部是負責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若不幸患上胃癌,需視乎腫瘤位置和癌細胞擴散程度,決定患者是否要接受部分或整個胃部切除手術,亦可能同時需要切除其他主要的消化器官,例如肝膽、小腸,甚至要進行腸胃繞道手術。接受胃部手術後,病人的消化和營養吸收難免受影響,注意飲食調整四部曲外,營養師提醒患者應盡量少食多餐,確保飲食上可攝取足夠營養,但要避免攝取過量碳水化合物、高糖分及高脂肪食物。 相關文章:本港胃癌存活率僅四至五成 7個胃癌高危因素 注意幽門螺旋桿菌致胃部長期發炎 胃癌病人全胃切除後食物直入小腸影響營養素吸收、易上吐下瀉 betway体彩 營養師莫穎姍表示,胃部乃消化系統的「緩衝區」,除了儲存食物外,也會攪拌、研磨、混合胃液消化食物,之後食物才到達小腸慢慢吸收其養分。如果患者切除部分胃部,甚至整個胃部,進食後食物便會直接進入小腸,失去胃部作緩衝,導致較難吸收鐵質、鈣質、葉酸等微量營養素,或會引致營養不良。 全胃切除的患者亦可能出現「傾倒症候群」(Dumping Syndrome)。手術後病人一般都會進食流質碳水化合物,但當食物直接流入小腸,有機會引致反胃和嘔吐;同時由於大量水分突然進入小腸,容易造成腹瀉。因此莫穎姍建議病人在完成胃部切除手術後,以少食多餐形式進食,避免上吐下瀉的問題,進食後亦應避免立即飲用水或湯等飲料,否則會令食物及水分加快進入腸道,令腹瀉情况惡化,她建議在進食後應休息30分鐘至1小時,之後才喝飲料。 失胃部緩衝碳水化合物易致血糖飇升 胃部切除後可能出現的另一現象是「餐後低血糖症候群」。在病人進食碳水化合物後,因為沒有胃部作緩衝,小腸快速吸收後,血糖會隨即飇升,身體因而會製造更多胰島素以平衡血糖,過量胰島素會令患者出現低血糖反應,引致全身乏力、頭暈、心跳加速等。莫穎姍建議病人術後避免進食過量碳水化合物,以及糖漿、甜食等高升糖指數、高糖分的食物,以免出現低血糖反應。 奉行低油分飲食避免「脂肪便」 約一成全胃切除的病人會出現「脂肪下痢」,即排出「脂肪便」的情况。莫穎姍解釋正常情况下,食物會先經胃部,再到十二指腸,由膽汁等消化酵素協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才進入腸道;但當胃部與十二指腸一併被切除,食物不再經過十二指腸,當中的脂肪就會難以被消化和吸收,導致在排便時直接排出體外。「脂肪便」的顏色較一般糞便偏黃,亦可能有一層油分在表面,主要是因為切除胃部後,迷走神經(Vagus Nerve)受到破壞,以及消化脂肪的能力受影響所致。由於無法吸收脂肪,病人的體重很大機會會下降,也會影響例如維他命A、D、K等脂溶性維他命的吸收。 莫穎姍建議出現「脂肪下痢」的病人,應盡量奉行低油分飲食,可多進食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例如蛋、脫脂奶、瘦肉等補充熱量,以防體重進一步下跌,醫生亦會考慮處方胰臟消化酶的替代藥物(Pancreatic 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幫助消化。 康復期飲食循序漸進由清流質食物開始 術後康復期間,初期會因身體虛弱、消化系統尚未復原無法進食,導致體重下降。莫穎姍提醒病人術後需要確保有足夠的熱量攝取,以維持適當的體重,包括應循序漸進調整飲食,由清流質食物,到流質、軟餐,再慢慢調整至固體食物。 相關文章:胃輕癱 vs 消化不良|經常胃脹、無法進食、嘔吐?病徵易混淆 兩類人士易有胃輕癱 留意體重下降是警號 飲食調整四部曲 1. 清流質:果汁、清湯、粥水 2. 流質:奶類、營養奶 3. 軟餐:麵包、肉碎、蒸蛋 4. 固體:蔬菜、肉類、飯 莫穎姍指出,不論在術後初期抑或康復期,都應留意病人在進食後是否適應;若腹瀉或反胃的情况嚴重,就應該先退回前一個階段,以免病人因為不適而降低食慾,影響營養吸收;並應盡量少吃多餐,目標是希望減慢體重下降的速度,讓病人維持體重,戰勝癌魔。 Read more

【糖尿病】每天久坐逾6小時致二型糖尿病風險 每周100分鐘運動助控血糖 患者4點要注意:勿空腹、睡前運動

【明報專訊】根據本地數據,65至84歲長者,逾25%患有二型糖尿病,近年更有上升和年輕化趨勢。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靜態生活模式,均為引起二型糖尿病的重要風險因素。有大量研究顯示,每星期100分鐘體能活動,能減低2.75mg/dl血糖和0.14%糖化血紅素;而針對體重超標的前期糖尿患者,透過運動減重,血糖改善效果尤其顯著。不過,糖尿病患者在做運動前後,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呢?適合空腹或睡前做運動嗎?糖尿患者有以下4點必須注意!世衛:每天久坐逾6小時-致二型糖尿病風險-每周100分鐘運動改善血糖-糖尿病影響患者身體控制血糖的能力。當身體未能產生足夠胰島素,或不能有效地運用胰島素去分解血糖,就有可能患上糖尿病。糖尿病可分為一型、二型和妊娠糖尿病,當中以二型糖尿病最普遍。診斷糖尿病普遍採用空腹血糖高於7.0mmol/L或糖化血紅素高於6.5%為標準。 Read more

【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近年流行各種不同的減肥方法,例如斷食、生酮飲食法等,而最近亦興起以蔬菜代替碳水化合物的「仿飯減肥法」,透過進食外觀與白飯相似的蔬菜,減少熱量和澱粉質的攝取。「仿飯」是什麼?營養師提醒,進行「仿飯減肥法」除了要注意以下3點外,也非人人適合,尤其是腸道敏感、腎病、糖尿病患者更要多加留意! Read more

【癌症復康期】3階段運動強化癌症病人體能 助提升治療效果

每當聽見癌症,一般都會先想到如何治療,很多病人都會忽略了運動的重要性,包括運動有助減低患癌風險,以及幫助恢復身體機能,對提升治療效果和改善生活質素有着重要作用。 控制體重、增免疫力 減患癌症風險 betway体彩 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廖敬賢醫生表示,適量運動有助降低患癌風險,有研究顯示日常進行高或中強度運動人士,患上癌症包括腸癌、乳癌及食道癌的比率,比只做低強度運動人士為低。雖然目前未確認兩者之間的直接關係,但估計可能與體重控制有關,其次經常運動人士,其血液中的胰島素及荷爾蒙水平會比一般人低,由於高濃度胰島素及荷爾蒙會增加細胞分裂,多運動則有助減少腫瘤發生。長期運動人士亦能增加免疫力,減低發炎的可能性,同時改善腸道蠕動,縮短大便停留在腸壁的時間,減低患大腸癌的風險。 相關文章:針對大腸癌期數調整治療計劃 及早篩查預防勝治療(附:注意大腸癌先兆5大徵狀) 癌症治療使病人感疲倦 易成惡性循環 何謂中、高強度運動?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利美霞表示,當做運動時,除了覺得熱及微量出汗之外,呼吸會開始急促,但仍可以跟附近的人說話,就算是中強度運動。若果做運動時開始大汗淋漓,連說話也有困難,就屬於高強度運動。 運動除了有助預防癌症,對癌症病人而言,運動可紓緩癌症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利美霞續指,癌症治療特別是化療和放射治療,會令患者出現癌因性怠倦(cancer-related fatigue),令病人肌肉減少、心肺功能下降。病人會愈來愈疲倦,形成惡性循環,最終體質會慢慢變差,生活質素持續下降。 治療前、中、後期 3階段不同運動強度助康復 癌症病人的運動治療分為3個階段:癌症前期復康、治療期復康及存活期復康,在不同階段的復康期,所需的運動強度都有所不同。 癌症前期復康:所指的是由確診至開始癌症治療之間的時段。物理治療師會建議病人在開始癌症治療前進行運動,包括強化心肺功能、強化肌肉的運動,希望增加病人的力量,為治療作好準備。 治療期復康:當病人進入癌症治療的階段,運動的目標會由強化身體機能轉變為保持機能。因為病人在治療期間會容易感到疲累、手腳麻痺、肌力不夠,建議進行輕度運動,例如簡單拉橡筋帶的肌力鍛鍊、在公園急步行走、踏健身單車等,讓病人能夠保持一定的基本生活活動能力。 存活期復康:癌症治療完結後,病人踏入康復階段,物理治療師會因應病人的日常及工作需要,設計合適運動強度的訓練。例如年輕的病人需要繼續上班,在狀態許可情况下,可嘗試進取一點,考慮把運動轉為中、高強度,如到田徑場跑步。 相關文章:【乳癌食療】患者常見的3個飲食問題 營養師拆解治療前後選低脂、低糖、高纖食物原因 減復發風險 愈早做運動 促進身心健康 廖敬賢醫生表示,當患癌病人求診,一般都會建議他們培養運動的習慣,愈早做運動,對整體的治療效果和康復都有裨益。在跟進過程中,醫生會與物理治療師緊密溝通,讓物理治療師得知病人的治療程序、進度,而物理治療師則會因應情况,為患者計劃運動訓練。他強調,運動不只加快病人的體力恢復,也讓他們專注於體能訓練,有助減少面對癌症的負面情緒,積極對抗癌症。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糖尿病飲食】採用211陣型飲食技巧 定量攝取澱粉質及營養元素 健康控糖(附建議菜單)

部分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或對飲食控制未有充分理解。當中有患者可能突然感到害怕,極度控制飲食;亦有部分會因為症狀並不明顯,而未有控制飲食,兩者的飲食方針均不利他們的健康。有註冊營養師指出,糖尿病患者除了應改掉會影響血糖穩定的生活習慣,同時建議採用「211陣型」飲食技巧,透過定量攝取澱粉質及其他營養元素,患者不但不會有捱餓感覺,更可控制血糖水平。 Read more

中央肥胖增糖尿病風險 營養師教你轉化白色脂肪為棕色脂肪(附減重控糖4大重點)

肥胖與患上二型糖尿病息息相關,不少人以為自己體重在正常範圍,體重指標(BMI)沒有超標便等同於健康,但其實腹部積聚過量的內臟脂肪,構成中央肥胖問題,即使BMI在正常水平,仍會有較高風險患上二型糖尿病。註冊營養師指出,要解決中央肥胖問題,關鍵在於將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透過恆常運動及改善飲食習慣能有助脂肪轉化,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Read more

【糖尿病】米飯是血糖飈升罪魁?戒飯控血糖?糖尿患者吃飯3個Tips:選低GI食物 煮飯加入粗糧 增咀嚼次數

【明報專訊】兒時玩伴鋒仔得了糖尿病,他的太太下了一道「戒飯令」,說因為鋒仔每餐飯後,血糖都會飈升。米飯是使血糖飈升的罪魁?以前有人說「女人未到80歲都唔好畀飽飯佢食」,怎麼到了我們這一輩,變成「男人一過60就連飯都無得食」!「Edward,吾老矣,尚能飯否?」實施多月的限聚令難得稍為放寬,由2人增至4人,晚間堂食可延至晚上10時。老同學鋒仔終於按捺不住,相約飯敘。我和太太欣然赴會,打算與鋒仔鋒嫂齊齊吃餐豐富晚飯。坐下不久,正要點菜,鋒仔申明:「我不食飯!已戒飯半年。」「吓!你不食飯?」 Read more

糖尿病|7類口服糖尿藥副作用有不同?服藥後會增磅?醫生拆解5個關於糖尿藥的問題

糖尿病人需服藥控制血糖水平,年輕病人擔心服藥後增磅,年長病人則擔心藥物導致血糖過低暈倒,自行減藥。糖尿藥是否一定會有副作用?現時有7類口服糖尿藥,控糖之餘,各有不同優點和副作用,應如何選擇?新藥一定勝舊藥? Read more

【心臟病與三高】血糖失控?撃退糖尿病由重啟恆常運動開始 物理治療師:7個重要建議

靜態的生活方式,兼且經常缺乏運動,加上飲食失衡,容易令血糖失控,因而患上二型糖尿病。要控制好,甚至撃退糖尿病並非不可能,除了控制飲食外,恆常的運動習慣亦必不可少。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利美霞指出,要由不運動變成恆常運動,是需要時間轉變,建議可由日常生活入手,循序漸進,而糖尿病人在運動時亦應注意水分攝取及血糖值,避免身體不適,7個重要建議你要知!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