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與疾病】睡眠窒息症患者 慎防青光眼來襲

睡眠窒息症患者除了日間渴睡、精神不足,較易患上高血壓、心臟病之外,原來亦與青光眼──永久性致盲主要眼疾之一有莫大關係。 betway体彩 眼科專科醫生許少萍醫生表示,眼球內有一種透明的液體不停地流動,稱為「前房水」。如前房水分泌過多或受到阻塞無法排走,會令眼球內壓力增加,令視神經及眼部受損,甚至導致失明。 【明報讀者優惠價】COMFORT PLUS 舒適止鼻鼾/防磨牙牙托 – 改善鼻鼾及磨牙時發出嘈雜聲問題 提高睡眠質素 立即網上訂購 (網上圖片) 睡眠窒息症患者除了日間渴睡外,原來亦與青光眼有莫大關係。因他們大多喜歡側睡和俯睡,當臉部靠向枕頭時,被壓住的一邊眼球同時受壓,令眼壓上升或血液循環較差,因而損害視神經。 青光眼病變 視力視野衰退 以往認為患青光眼的病人眼壓會較正常人高,但近20至30年發現,有些患者的眼壓是正常的,甚至是眼壓水平比正常人低。雖然眼壓正常,但他們的視神經及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卻出現如青光眼的病變,視力和視野逐漸衰退,屬於正常/低壓性的青光眼。 這類患者的視覺神經能承受的眼壓比正常人低,許醫生指出,有可能是因為不同的疾病令患者的血管、神經線較為脆弱及容易受損。而睡眠窒息症正可能是令視神經變弱的原因之一。 【睡眠與疾病】失眠?扎醒?教你7個改善睡眠貼士 睡眠窒息症患者多側睡、俯睡 損害視神經 睡眠窒息症人士多喜歡側睡和俯睡,當臉部靠向枕頭時,被壓住的一邊眼球同時受壓,令眼壓上升或血液循環較差,因而損害視神經;另外,睡眠窒息症人士睡眠時因呼吸道受阻而引致腎上腺素上升,令血壓因而升高,若患者長期血壓高,血管健康亦相對較差。 許醫生表示,通常向求診者問症時,會了解他們的睡姿及睡眠情况,如會否俯睡、是否有睡眠窒息症的病徵等,如需要會轉介他們諮詢呼吸科或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作進一步檢查,若患者確診為睡眠窒息症,需好好控制病情,可減慢青光眼惡化的速度。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睡眠與疾病】告別失眠之苦 教你從飲食入手

「眼光光,望天光」是不少失眠人士的寫照,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不振……不想與失眠結伴,營養師建議可以嘗試從飲食習慣入手,改善睡眠質素。究竟睡前可以吃什麼更有效入睡呢? betway体彩 高級營養師陳勁芝指出,人體生理時鐘正常運作是睡眠質素的關鍵,而生理時鐘亦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故每日均衡三餐,定時定量的飲食十分重要。 (網上圖片) 酒精影響熟睡 咖啡因有興奮作用 陳勁芝指出,酒精類及含咖啡因類的飲料會影響睡眠質素。咖啡因有興奮劑作用,最好在睡前8小時內不喝這類飲品。而酒精雖有助入睡,但無助進入深層睡眠,即是難以熟睡及較易半夜醒來。 其實人體有一名為「褪黑激素」(melatonin)的荷爾蒙,擔任調節生理時鐘的角色,一般在晚上會開始分泌,褪黑激素愈多,便會愈易入睡。 睡前3小時內不宜吃得太飽,若太餓會睡不穩,betway体彩 高級營養師陳勁芝建議,睡前可選擇飲一杯熱牛奶或暖水,有助放鬆及將呼吸速度減慢,會睡得較好。 褪黑激素愈多 愈易入睡 身體分泌褪黑激素的多寡亦與飲食有關。陳勁芝表示,它與體內的「色氨酸」(tryptophan)及胰島素含量有密切關係。 由於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色氨酸,需從食物中攝取。色氨酸常見於高蛋白質食物當中,例如肉類和豆類。血液中的色氨酸進入腦部後會轉化成血清素,再成為褪黑激素,有助睡眠。 色氨酸轉化成血清素、褪黑激素 助入眠 一般在進食蛋白質食物後,色氨酸與其他氨基酸都會爭相進入腦部,但若同時進食碳水化合物食物,刺激胰島素分泌,胰島素則會將其他氨基酸帶入肌肉細胞,讓色氨酸更有效進入腦部,作為褪黑激素的原材料。因此,除了進食高蛋白質的食物外,睡前小食亦要配合碳水化合物類米飯、麵包等食物。 睡前忌吃太飽 可選熱牛奶或水果輕食 此外,在睡前選擇飲一杯熱飲,如熱牛奶或暖水,已有助放鬆及將呼吸速度減慢,會睡得較好。睡前3小時內不宜吃得太飽,但若太餓會睡不穩的話,陳勁芝建議可以適量吃水果或餅乾等輕盈食物。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睡眠與疾病】老友記睡眠習慣改變 宜日間多活動 夜晚睡得好

老友記年紀愈大,睡眠時間會愈少,天未光已起牀晨運去,但下午看電視時卻又打瞌睡,令有些老友記很是困擾,莫非自己有病?怎樣建立更好的睡眠習慣呢? ▲要晚上睡得好,建議長者在日間多外出活動,到公園伸展筋骨、矖太陽,或跟老友記談談天,減少無所事事的時間。(網上圖片) 睡眠時間縮短 整天六至八小時已足夠 betway体彩 老人科專科梁萬福醫生說在診症時不時會遇到年長病人向他訴說睡眠困擾。他解釋,當踏入老年後,睡眠習慣會改變,例如睡眠時間縮短,所以早醒;而且進入深層睡眠時間減少,令長者容易「醒瞓」,覺得好像一夜無眠…… 梁醫生指,長者雖然可能晚上只睡四至五小時,但他們日間有不少小睡時間,例如午飯後坐在梳化看電視時會「眠一眠」,可能隨時已有兩小時。這些都應計算入整天的睡眠時間之內,如果加起來有六至八小時,睡眠已經足夠。 日間外出曬太陽、舒筋骨 不應依賴安眠藥 如果長者接受這改變就相安無事,否則可能會增加心理壓力,例如愈想睡愈是睡不着,弄得自已精神緊張,甚至要服用安眠藥。梁醫生指,長者不應依賴藥物入睡,因為安眠藥可能使他們在日間產生睡意,不自覺地增加日間休息時間,反而令晚上難以入睡。 TIPS:生活習慣小改動 大效果 梁醫生建議,長者應在日間外出活動,到公園伸展筋骨,跟老友記談談天,令日子過得充實一些,減少無所事事打盹的時間。即使有些長者行動不便,亦應由照顧者陪同外出,呼吸新鮮空氣及曬太陽。 另外,有些長者睡不好是因為夜尿多,他們晚上應少喝水。如要喝湯就提早喝;至於用水送藥的,如果有些藥物每天只需服一次,就選擇在早上服。這些生活習慣的小改動,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認知障礙 vs 柏金遜】中大柏金遜症研究:便秘是早期先兆

【明報專訊】柏金遜症無藥可治,全港約有1.2萬患者。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便秘是柏金遜症的早期先兆,通常在發病前20年出現,而發夢期夢遊患者的直系親屬,罹患柏金遜症的機率是健康者直系親屬的5.9倍。中大學者提醒,運動及保持良好睡眠質素或可延緩柏金遜症發病。 發夢期夢遊又稱為「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BD),患者會在發夢期作出與夢境一致的暴力行為,例如拳打腳踢、翻滾叫喊等,甚至會令自己或枕邊人受傷。樂女士在66歲確診RBD,確診前4年出現「夢境演繹」,曾夢到在馬路邊跑,並從牀上掉下來,又曾在夢中因想踢走東西,最後踢至「腳趾尾」斷骨;至近年她有便秘問題,並確診柏金遜症。樂女士的兒子去年亦出現RBD症狀,其妻投訴睡夢中被他打至臉腫。 「發夢期夢遊」屬指標 病發前5至15年出現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莫仲棠解釋,RBD是柏金遜症獨特的指標,通常於柏金遜症病發前5至15年出現。中大聯同另外3間大學早前做全港首個RBD家庭研究,調查102名RBD患者及其404名直系親屬,以及89名健康者和387名直系親屬,結果發現RBD患者直系親屬患柏金遜症風險是健康者直系親屬的5.9倍。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主任榮潤國稱,這次研究同時確認便秘(一周大便少於兩次)是柏金遜症的臨牀前期症狀,通常於發病前20年已出現。他提醒,若一個人作息健康,但出現突如其來的便秘,加上零星動作遲緩、嗅覺不靈敏等,若排除大腸癌等疾病,則可能是柏金遜症先兆。 ▲樂女士(圖)66歲時確診RBD,曾夢到在馬路邊跑,最後從牀上掉下來;又曾夢到想踢走東西,最後踢至「腳趾尾」斷骨。她說當時每晚睡不安寧,也沒安全感,故在牀上設了一條安全帶。中大專家指此舉不恰當,因有在睡夢中被纏頸的風險。(中大醫學院提供) 中大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張繼輝說,現時沒任何方法完全預防或根治柏金遜症。他解釋,目前有一個「腸-腦軸病因」假設,即腸胃裏的微生物或細菌出現變異,或令一些不好的蛋白質經過迷走神經上到腦幹,甚至中腦。當中腦黑質細胞功能喪失約四成至八成,便引致柏金遜症。 ▲RBD是柏金遜症的獨特指標,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RBD患者家族遺傳柏金遜症傾向是健康人的6倍。左起﹕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張繼輝、榮譽臨牀助理教授林少萍、系主任榮潤國;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莫仲棠。(黃心悅攝) 張繼輝續說,黑質細胞功能一旦喪失便不可逆轉,團隊正繼續另一項研究,盼找到當中關聯,從而了解預防柏金遜症的方法。他建議高風險市民多做運動,因為在流行病學理論中,運動能減慢腦部退化,另也應該改善情緒及睡眠。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睡眠與疾病】睡眠質素好 深層睡眠少惡夢

有些人整晚發夢,甚至從惡夢中扎醒,腦袋像沒有休息過,更嚴重的可能是在睡眠時手舞足蹈或夢遊。出現這些睡眠問題,莫非與睡眠質素有關? ▲成人每天應至少睡七至八小時,而好的睡眠質素有助大腦休息、鞏固記憶,同時心肺活動會緩慢下來,讓身體得到休息及重新啟動。(網上圖片) 情緒受壓致發惡夢 深層睡眠周期約90分鐘 要解構上述睡眠問題,首先要認識睡眠周期。睡眠周期分為「淺睡期」及「深層睡眠期」,深層睡眠就是快速動眼期(rapid eye-movement sleep;簡稱REM),一個周期約90分鐘,如果有七至八小時睡眠,一晚會經歷約四次周期。 betway体彩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林頌眉醫生指,夢境大多出現在淺睡期,發惡夢是情緒受壓的表現,如果一個人入睡時仍回想日間的不快事情,無法放鬆進入理想睡眠狀態,便有機會發惡夢。如果發夢期間扎醒,便會記得夢境內容。 睡眠質素好 助大腦休息重新啟動 至於「一覺瞓天光」,其實並不代表沒有發夢,而是他們大部分時間都維持在深層睡眠狀態。如果在一晚睡眠中,有四分之一時間維持在深層睡眠之間,就屬好質素的睡眠,他們睡醒後往往會忘記夢境中的內容。 好的睡眠質素有助大腦休息、鞏固記憶,同時心肺活動會緩慢下來。這時候,身體會自行修補細胞及調節荷爾蒙,加強免疫系統功能。總括而言,就是讓身體休息及重新啟動,以準備迎接新的一天。成人每天應至少睡七至八小時,約佔整天三分一的時間,睡前放鬆有助睡得好。 發夢手舞足蹈 病態睡眠及早求醫 若在發夢時手舞足蹈或夢遊,則屬病態睡眠,多發生在非快速動眼期(淺睡期)。病人雖然入睡,但身體沒有放鬆下來,可能會不受控地有所動作或將夢境的情節動手動腳做出來,有時會危及枕邊人,必須正視問題及接受治療。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睡眠與疾病】失眠?扎醒?教你7個改善睡眠貼士

夜夜輾轉失眠、頻頻扎醒,甚或醒得太早無法再入睡,都是很多人經常出現的睡眠問題,不但令人煩惱,長此下去更會使精神萎靡不振、疲倦不堪、思路不清,亦對情緒、記憶及動作協調等帶來影響。怎樣才能擺脫失眠困擾? Read more

【睡眠與疾病】睡眠衛生兩大原則做得到 自然睡得好

都市人在忙碌高壓的生活中,想晚晚安寢殊不容易。betway体彩 呼吸系統科中心主任林冰醫生指出,經常失眠往往跟睡眠衛生不佳有關,尤其是喜歡在床上打機、進食及煲劇等,都會影響睡眠衛生。至於睡夢中易扎醒則可能與某些疾病有關。都市人若要睡得好,便要堅守「眼瞓才上床」及「瞓唔着就落床」等兩大原則,讓身體養成對床的條件反射,自然能睡得好、身體好!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