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食療推介:生薑紫蘇散寒 薄荷菊花清熱

【明報專訊】針對風寒束表及風熱犯表的急性風癩,何慧潔推介以下兩款食療,服用後有助驅風止痕,紓緩徵狀。 生薑紫蘇茶(1人分量) 材料:生薑5片、紫蘇10克 煮法:材料洗淨,加入2.5杯開水煲煮約10分鐘,放涼後飲用 功效:散寒,驅風止痕 用法:針對風寒束表的風癩患者,每周服1至2次 薄荷菊花茶(1人分量) 材料:薄荷5克、菊花15克 煮法:材料洗淨,加入300毫升開水,泡焗5分鐘後飲用 功效:清熱,驅風止痕 用法:針對風熱犯表的風癩患者,每周服1至2次 相關文章: 【中醫治療】濕疹患者 苦參、薏米粥消腫止痕 【中醫治療】穴位貼士:對應「三消」 按穴清熱滋陰 【中醫治療】養生帖﹕夏季養陽之灸 【中醫治療】蛋黃油紓濕疹 小心傷口發炎 【中醫治療】烏髮食療:黑豆湯、芝麻糊 滋養肝腎 Read more

中醫教路:糖尿≠消渴病 苦瓜可紓「上消」

【明報專訊】不少人認為,西醫的「糖尿病」即是中醫的「消渴病」,仁濟醫院下葵涌中醫中心註冊中醫麥俊堅指出兩者有別,治療方法亦各異。「治療消渴病時,中醫辨證以審視病機為本,目的以解除徵狀為主;而西醫治療糖尿病的目的,則以控制血糖水平為主。」 消渴病的病因與多吃肥甘厚味食物、長期情緒失調、體力勞動過度等有關。從中醫角度,消渴病可分為上消、中消、下消,病機分別為心肺、脾胃、肝腎有熱,多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上消患者臨牀表現以口乾、口渴多飲為主;中消患者多吃且常感到肚餓、大便乾;下消徵狀以尿頻量多、口唇皮膚乾燥為主。 苦瓜清心明目 助瘡瘍癒合 「消渴病與糖尿病有重疊相似之處,但兩者並不完全相同。糖尿病的典型表現為多尿、口渴多飲、易飢多食、體重下降,部分徵狀與消渴病類似。譬如病人口乾、飲很多水,中醫便會聯想到與上消有關。」麥俊堅分享其中一個消渴病的個案,病人有定期看西醫,驗血沒有糖尿病,不過到中醫看症時發現患有消渴病的中消。簡言之,消渴病患者未必有糖尿病。 那麼苦瓜對於消渴病有沒有作用? 麥俊堅認為,苦瓜對上消患者較為有幫助,「苦瓜的主要功效是清心熱。其中,上消與心肺熱有關」。根據中醫古籍記載,《滇南本草》及《本草綱目》提到苦瓜,苦、寒、無毒;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隨息居飲食譜》亦有對苦瓜的描述:「熟則色赤,味甘性平,養血滋肝,潤脾補腎。」麥俊堅指出,苦瓜味苦性涼,清熱明目,有助瘡瘍癒合,緩解盛夏心煩身熱,治療目痛屬心火引起者,「在中醫角度,苦瓜屬於食材,性味相對平和。但味苦性涼,不宜經常進食」。 麥俊堅(受訪者提供) 雜糧粥減消渴徵狀 想減低消渴徵狀,麥俊堅推介雜糧粥,有清泄胃熱、健脾補津的功效,適合中消氣津兩虧、多食易飢、口乾多飲、大便乾結的人士服用。 雜糧粥 材料:蓮子(去芯)15克、芡實15克、雪耳15克、綠豆15克、紅豆15克、生薏米15克、冰糖適量(以微甜為度,不超15克)、水約700毫升 製法:綠豆、紅豆、蓮子、芡實浸泡1小時,瀝乾備用;除雪耳外,其他材料加入水中,煎煮30分鐘;雪耳浸泡15分鐘,去芯洗淨;最後10分鐘加入雪耳及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全部材料均為甘味;甘味入脾,能補益脾胃;雪耳養陰生津,補脾開胃 相關文章: 【中醫治療】穴位貼士:對應「三消」 按穴清熱滋陰 【夏日系列】吃粥消暑熱 養胃補氣祛濕 【中醫治療】養生帖﹕夏季養陽之灸 【中醫治療】烏髮食療:黑豆湯、芝麻糊 滋養肝腎 中西藥隔8小時食 一樣相冲 體內相遇影響藥效 Read more

【中醫治療】穴位貼士:對應「三消」 按穴清熱滋陰

【明報專訊】麥俊堅表示,按壓上中下三消對應穴位,有助清心肺脾胃熱、滋補脾陰及腎陰。 上消 少府穴:屬心經穴位,位於第4、5掌骨之間,握拳,小指端與無名指端之間 魚際穴:屬肺經穴位,位於第1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 中消 內庭穴:屬胃經穴位,位於足背第2、3趾間縫紋端 三陰交:屬脾經穴位,位於足內踝高點上3吋,脛骨內側面後緣 下消 太溪穴:屬腎經穴位,位於足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相關文章: 【中醫治療】養生帖﹕夏季養陽之灸 【中醫治療】烏髮食療:黑豆湯、芝麻糊 滋養肝腎 中西藥隔8小時食 一樣相冲 體內相遇影響藥效 【中醫治療】養生穴位:按穴+眼部操 家中護眼 【中醫治療】按穴位改善痛楚 Read more

按穴打針止汗 爽手無尷尬

【明報專訊】考試、測驗,試卷沾濕一大片;面試、見客,不敢跟人握手;約會心儀對象,想牽手又驚嚇怕對方……手汗嚴重,帶來無數尷尬時刻。 想保持雙手乾爽,有何妙法?實行中西醫夾攻,外敷內服,加上針灸、按穴,甚至打針、手術,期望雙手不再濕漉漉。 (Tharakorn@iStockphoto/明報製圖,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中醫說:「手掌多汗,與家族遺傳、日常作息飲食、情緒有關。」 熬夜嗜辣 易出手汗 問:從中醫角度,有何原因引致手汗多? 張:主要成因與脾、胃、心有關。《傷寒明理論》記載:「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陽明之證……手足汗出者,為熱聚於胃,是津液之旁達也。」胃部有熱積聚,而導致手腳出汗。而脾胃虛寒、脾胃運化功能差者,亦會有手足出汗情况。 此外,《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提到,汗為心之液。中醫認為,出汗過多容易耗傷心血及心氣,亦可能是心臟功能異常的其中一個徵狀。惟這不局限於手汗,可指整體出汗。手汗多亦有家族遺傳傾向,如父母其中一方手汗多,子女也較大可能有手汗。撇開遺傳因素,以下幾類人較易出手汗: 1. 經常熬夜,導致陰虛內熱 2. 飲食不節,喜食辛辣、濃味、煎炸等刺激食物;或常飲酒、咖啡、濃茶,致脾胃濕熱,形成濕熱體質 3. 容易緊張,情緒敏感,易怒,導致肝鬱化火 東華三院註冊中醫張淑和(李祖怡攝) 依體質服中藥改善 問:中醫如何治療手汗? 張:可透過針灸治療,亦會因應不同體質處方中藥改善。脾胃濕熱的人常有手腳汗多,夏天尤其嚴重,手心比較濕黏,大便黏溏,可處方藿朴夏苓湯、三仁湯。心脾兩虛者,手和腳汗多,胃口差,面色蒼白,心悸,怕冷,可利用理中丸加烏梅、苓桂朮甘湯。至於心腎陰虛者,不但汗多,手心腳掌較熱、口乾、心煩、睡眠差多夢,可處方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另外,心陽不足的人手腳濕冷,精神緊張時特別多汗,亦容易感到少氣疲乏,可在桂枝湯內加龍牡。 食療化濕清熱 問:有何食物可減少手汗? 張:根據個人體質,日常輔以食療改善。 苡苓扁豆湯 茯苓、苡仁、扁豆有化濕的功效,而淡竹葉、綿茵陳則可清熱。適合脾胃濕熱,汗多伴有大便黏溏、口氣重、小便深色且量少的人。 材料:生薏苡仁20克,茯苓15克,淡竹葉6克,綿茵陳10克,白扁豆15克,瘦肉500克 做法:洗淨材料,加約2公升水煮約1小時 百合山藥二米粥 小米味甘性平,入腎、脾、胃經。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適合心脾兩虛,汗多伴胃口差、睡眠差、大便稀爛的人 材料:鮮百合1個,鮮山藥30克,白米30克,小米15克,紅棗2粒 做法:洗淨材料;紅棗去核;山藥洗淨去皮,切成小塊。1公升水燒開,放入白米及小米煮5分鐘,再放入山藥及紅棗,大火煮5分鐘,轉小火熬至濃稠成粥。最後放入百合,煮約10分鐘即成 黑豆小麥飲 具收斂止汗之效,適合心腎陰虛,汗多,容易伴口乾舌燥、手足心熱的人,只要不是濕熱體質,基本上都適合飲用。如有疑惑,可先請教中醫。 材料:黑豆20克、浮小麥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黑棗4粒 做法:洗淨材料,加1公升水煎煮約40分鐘,可代茶飲用 黑豆(kunchit2512@iStockphoto) 按穴安神減汗 孕婦小心催產 手汗多,閒時可按壓穴位調理身體,每次按至感到「痠麻脹痺」,有助改善情况。張淑和指,「有些人考試緊張,可試試按壓內關,有助放鬆心情,減少出手汗。」但要注意孕婦不適合按壓合谷和三陰交,因這兩穴有催產作用。按壓前應先詢問註冊中醫。 合谷 作用:有助清腸胃熱 位置:拇指和食指指根兩骨相會合之處,即「虎口」 三陰交 作用:健脾益血,調肝補腎,安神,幫助睡眠 位置: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即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 內關 作用:寧心安神,穩定神經 位置:前臂掌側(內側),腕橫紋上2寸(中醫以4隻手指併攏的闊度為3寸) 勞宮 作用:清瀉心火,除煩躁 位置:位於手掌心,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的掌中紋處,亦即放鬆握拳時中指端所指處 (明報製圖) 西醫說:「多汗症以手掌、腳掌、腋下較為常見,成因可分為先天和後天。」 青春期易發多汗症 問:手汗多,與家族史、青春期有關? 陳:多汗症病人會在不正常環境下流汗,如寒冷天氣;而受影響位置可以是局部或全身,其中以手掌、腳掌、腋下汗多較為常見。成因可分為原發和繼發兩種,前者原因不明,有些患者是天生手汗多,亦受家族遺傳影響。患者大部分是青少年,因為青春期時汗腺分泌增多,所以手汗相對地多。青春期後,手汗多的問題或稍有改善。而繼發性則屬後天因素,可能與患者身體問題有關,如甲狀腺機能亢進。 影響生活、社交宜求醫 問:手汗多是疾病嗎?需要看醫生嗎? 陳:難以用出汗量釐定其嚴重程度,至於是否需要求醫,則視乎手汗對當事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有多大影響。當手汗問題影響個人生活、心理,例如考試因手汗多而弄濕或弄污試卷,日常社交不敢握手,或是工作上經常接觸文件,需要常常與人握手……便應該看醫生。但有些人做後勤工作,不用見客,手汗多可能沒特別影響。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李祖怡攝) 洗手灑爽身粉 難治本 問:止汗劑可否治療手汗? 陳:先要找出多手汗的原因,醫生會建議抽血檢查,以確定多汗是否由其他疾病引起,如甲狀腺、內分泌出問題。若是原發性多汗症,一般先考慮無創治療,病情輕微的可考慮用含鋁鹽的止汗劑。止汗劑原理是阻塞汗腺的出口,達到止汗效果,因此出汗之前便要搽,而功效約維持1天,需要每天塗搽。 網上流傳減手汗貼士,如多洗手、使用爽身粉。多洗手只是洗走汗液,爽身粉可令你感覺乾爽,但對治療手汗幫助不大。 離子電浸療法 屬非手術方法,每星期做數次療程,每次大概十數分鐘,視乎情況而定。將手掌放入水中,透過微弱電流,抑制汗腺分泌,有短暫減汗效果,一旦停止治療便故態復萌。 注射肉毒桿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效果約可維持半年至9個月。打肉毒桿菌毒素阻止流汗的信號傳導,大大減少手汗。每隻手掌每次需要注射數十針,才達到治療效果。 交感神經切除術 情况嚴重者,利用手術切除交感神經,阻截流汗信息傳導,能大大減少手汗,是比較有效治療手掌汗多的方法。不過,切除交感神經後,可能會有補償性多汗症,身體其餘部位增加排汗,手部少了出汗,但可能腳掌的汗水會因而增加。 想一勞永逸止汗,又不想做手術,可以怎樣?「目前,有研究以微波治療手汗。不過,此方法未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用於治療手汗。」陳厚毅表示,FDA現時只核准以微波止汗治療腋下多汗症,原理與微波爐相似,「叮」死汗腺。 文:李祖怡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中醫治療】對抗流感 向甜說「不」

【明報專訊】近期天氣時冷時熱,流感高峰期持續,傷風感冒求診個案亦增加。流行性感冒在中醫學中屬於疫病範疇,又稱「時行感冒」或「重傷風」,是由於身體正氣虛弱,在外感「疫毒之邪」兼夾「時令之氣」兩者共同作用下造成。疫毒之邪,又稱「疫氣」、「戾氣」等,特點是通常起病急、徵狀嚴重、變化迅速,且具有強烈的傳染性。不想成為流感病人,便要做足預防及注意飲食,方可避開疫毒之邪。 四季徵狀不同 各有治法 所謂「時令之氣」,是指季節不同,邪氣性質也不同。例如春季多風熱、夏季多暑熱、秋季多燥、冬季多寒。不同季節的感冒有不同特點,治療及護理方法也有不同。流感在季節交替,氣候變換時較為流行。在香港,一般於冬春交接的一至三月和夏季的七至八月。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的區別在於:前者徵狀更嚴重,且容易轉變為肺炎等臟腑病變,嚴重者可致死。因此,若感冒徵狀比以往嚴重,就應特別注意並積極治療,切勿延誤病情。 時行感冒通常有以下幾種類別﹕ 風熱型﹕ 患者通常發熱較重,稍有惡寒,頭痛;咳嗽,痰少而黏稠難咳出,咽喉腫痛,口渴咽乾;舌色紅,舌苔薄黃,脈浮數。其中咽喉腫痛,舌紅苔薄黃都是熱的表現,這是和風寒型感冒的主要區別。 治則﹕辛涼解表、清熱解毒 祛暑濕 紓夏季感冒 暑濕型﹕ 患者除了發熱惡寒,重點出現頭痛,四肢困倦或疼痛,好似濕毛巾裹住身體頭目一樣不舒適;甚至出現心煩口渴,胸悶脘痞,泛惡心,小便黃,易出現腹瀉;舌苔薄黃膩,脈濡數等徵狀,這些都是濕熱氣重的表現。尤其在夏季多雨的香港,又濕又熱,香港人大都被濕氣困擾。暑濕型感冒重點在於祛暑祛濕。 治則﹕清暑、化濕、解表 風寒型﹕ 患者通常惡寒情况較重,無汗、頭痛、頸痛、周身骨痛、流清涕、鼻塞、多噴嚏,咳嗽咳出白色稀薄痰液,苔薄白,脈浮緊。 治則﹕辛溫解表 甜食阻肺氣 易腹脹不適 感冒期間注意飲食及戒口,否則會導致徵狀加重或延綿不癒。曾診治一名患者,感冒兩日來求診,當時徵狀有周身痛、發熱、咳嗽、痰多等,服用處方中藥兩天後徵狀明顯好轉。但剛剛好轉,同事請她食朱古力和薯片等零食,結果咳嗽和黃痰又回來了,最後要戒口,再多服幾劑中藥才能痊癒。 過量甜食會增加痰液的生成,使得痰液黏度增高,難以咳出,阻礙肺氣宣降。同時甜食還容易引起腹脹不適,所以感冒期間應該禁食甜膩食品或高糖分的水果,如香蕉、提子、荔枝、龍眼、紅棗等。 流感高峰期間,想減少感染風險,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如必須去擁擠場所,請佩戴口罩。常洗手。日常加強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轉季時氣候多變,注意保暖。如出汗較多,立即用乾毛巾抹汗水,再更換乾爽衣物。 ■中醫教路 飲啖湯 防流感 有不少湯水有效預防流感,部分更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等功效,每日飲用便能見效。 ◆葱白大蒜湯 材料﹕葱白250克、大蒜250克 做法﹕葱白洗淨,大蒜去皮切碎,加水2000毫升煮半小時,隔渣倒出。日服3次,每次1杯 功效﹕預防流行性感冒 ◆薑茶飲 材料﹕生薑10片、茶葉7克 做法﹕生薑片及茶葉一同煮水,趁熱飲 功效﹕預防風寒感冒 ◆橄欖白蘿蔔湯 材料﹕橄欖5枚、白蘿蔔150克 做法﹕橄欖搗碎,與白蘿蔔一同煮湯代茶飲,防治流感及感冒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解表,生津止渴,清肺利咽 ◆綠豆茶葉湯 材料﹕綠豆30克、茶葉9克 做法﹕綠豆搗碎,加入茶葉後用紗布包好,加水1碗煎成半碗,除去茶包,加紅糖適量服用 功效﹕用於防治流感 ◆蘆根飲 材料﹕板藍根及鮮蘆根各30克、葛根5克、生甘草5克、生薑3片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水1000毫升,煮20分鐘,趁熱飲。每日飲用2次 功效﹕適用於流感高燒、肺熱咳嗽 ◆川貝百合梨 材料﹕梨1個、百合15克、川貝母3克 做法﹕梨削皮,切頂挖心,加百合及川貝母,之後將梨頂覆蓋好,放碗內隔水蒸2小時,喝湯吃梨,每天1個 功效﹕清熱、潤肺、止咳、利大小便,用於流感及感冒咳嗽 文:高潔瑩(註冊中醫) 圖:資料圖片、OlgaMiltsova、halfbottle@iStockphoto 統籌:鄭寶華 編輯:蔡康琪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