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容易哭、發脾氣 = 情緒病?壓力爆煲致「適應障礙症」 了解臨床兩大指標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社交活動可免則免,不少市民因為疫情關係,日常生活、工作、學習都受影響。面對種種壓力,如果一直累積而未有適當處理,可能會導致出現類似抑鬱、焦慮症等徵狀。有臨床心理學家指出,因壓力所致的短期情緒問題,可能是適應障礙症,臨床上有兩大指標助判斷適應障礙症的嚴重程度,而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有助改善徵狀,但最重要的是身邊人支持。 Read more

情緒診所:於不如意中活得愜意

【明報專訊】「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論年齡,每人每日都會遇上形形色色的挑戰。即便是小學生,做好學生本分之餘,同時要面對大大小小生活上的問題:對老師的評分標準不滿、朋友之間意見不合甚而鬧翻、遭朋輩杯葛或霸凌等。我們年幼時都對世界充滿憧憬,但隨着成長,慢慢會發現個人及現實環境中有着不同的制約,很多問題往往無法處理或改變。 Read more

【精神健康】「你是什麼顏色?」 立場掛帥 不敢講真心話

【明報專訊】近幾個月見過很多不同背景、不同行業的人,有學生、家長、教師、新移民、專業人士、家庭主婦……不少人坐下不久就會問:「你是什麼顏色?」「什麼立場?」他們不是帶着挑戰的態度來提問,反而很多是出於憂慮和恐懼:「我現在很害怕講錯話,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坐在你身邊的人是否跟你同一立場,會否接受不同意見。」 Read more

【精神健康】知多啲:撕裂了想修補 先為溝通尋共識

【明報專訊】反修例事件已持續3個月,家人朋友間可能早已爆發過衝突,想修補關係亦是一大學問。踏出第一步不容易,李昭明提議,父母子女暫時放下政見,向對方重申自己重視這段關係,並坦白自己的感受,同時亦要處理對方的感受: Read more

【兒童健康】焦慮兒睡不好 「爸媽死了怎辦?」

【明報專訊】「如果爸媽死了……」原來很多小朋友都擔心如果父母死了,自己以後不知怎樣生活,沒人叫起牀、沒人送返學、沒人教做功課……這些生活上的基本需求,是建立個人安全感、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感的重要基礎。 擔心無人照顧——不少孩子擔心父母會死,以後沒有人照顧,要一個人面對「怪獸」和「賊人」。(real444@iStockphoto/明報製圖,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個案無關) 現今父母照顧無微不至,小朋友有這些憂慮實在可以理解。焦慮不單影響睡眠,也影響學習,父母要替孩子裝備好,提升自我能力感,培養面對困難的能力。 8歲的康康臉上一對黑眼圈,令我最印象深刻。康康媽媽說他從小就睡不好,很難入睡,也經常半夜醒來。康康最怕黑,特別是獨個兒的時候,他會不期然地想到有人爬進家裏,襲擊他和家人,或者有賊人潛入打劫…… 所以他經常在半夜走到父母的房間,要求他們陪伴。媽媽總是安慰說:「孩子,不要怕,有爸媽在,我們必定會打敗任何怪獸和趕走賊人,保護你啊!」「但是……如果……」康康欲言又止,心裏又往下沉。這個「但是」就是康康心裏最害怕的一幕。 生活能力低 化成焦慮 在診所裏,部分來見我的孩子心中都懷着這個「如果」。記得有一年,我在兒童情緒管理小組訓練中,邀請孩子用圖畫分享他們最擔心的事情,6個孩子中有5個擔心「父母會死」。他們絕大部分都是擔心如果父母死了,不知以後怎樣生活。他們都不敢告訴父母自己有這個擔心,即使透露了一點,父母通常都只叫他們不要多想。在小組中,我請他們再具體說多點他們的擔心,他們就說:如果父母死了,就沒有人叫我起牀、送我返學、教我做功課、幫我執書包、幫我熨校服、幫我搵補習姐姐……有些甚至說:幫我穿衣、綁鞋帶、洗澡、梳頭、叫我飲水……也有些會說:如果我被人欺負、被教師責罵,那麼誰幫助我……而康康最擔心的是晚上沒有人陪他入睡,他一個人要面對「怪獸」和「賊人」。 有些父母可能會想,原來我們在孩子心中只是處理起居飲食、解決問題的人。但其實這些生活上的基本需求,是建立一個人的安全感、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感的重要基礎(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這些孩子的焦慮,源於他們擔心有很多事情自己做不來,父母是他們的「百合匙」,沒有了父母,他們什麼也做不到,遇到何事都不能解決,生活就會完全失去依靠。如果孩子想像這樣的情况真的發生,他們的擔心確實可以理解。但是否所有孩子的能力感都這樣低? 我也在一些兒童院舍服務。入住兒童之家或院舍的孩子,各有不同的家庭問題或困難而需要離家居住。當然,他們也有擔心和焦慮的事情,但不同的是,他們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感較高,而且生活的堅韌力也較高。或許有人認為這些孩子是因為「生活逼人」而「沒有選擇」,不管原因如何,這些年紀小小的孩子做得到,為什麼一般家庭的孩子做不到?關鍵是家長有沒有給予學習機會,從中培養那份生活上的自我能力感。 學懂自理——按部就班地教導孩子生活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可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real444@iStockphoto,設計圖片) 過度保護 無機會學生活技能 康康的父母很愛他,一家人感情很要好。父母都全職工作,康康的起居飲食,事無大小也有嫲嫲悉心照顧。父母了解康康是個容易緊張的孩子,所以盡量「過濾」一些容易令他焦慮或不知所措的場合和考驗,例如從來不讓他參與有表演或比賽成分的活動,怕他面對不了;在家也很少看帶有懸疑和緊張成分的片集,即使是新聞,也不讓他看有關死亡或天災人禍的報道。如果康康在學校發生什麼事,例如被同學推倒或取笑,媽媽都會向學校反映,未至於是投訴,只想教師多關注康康,保護他。 康康的焦慮影響了他上課時的專注力,因為他經常擔心自己會做錯事,會被教師發現或者給同學取笑,所以在學校的他十分繃緊,放學就是他最放鬆的時候。但是一到傍晚,他的焦慮又來了,特別是下大雨和颱風的時候,他格外緊張,因為爸爸是一名巴士司機,大雨和颱風時也要工作。 訓練解難技巧 提升自我效能感 人生有很多不確定,日常生活也一樣,沒有人知道今天擁有的東西,明天會否仍然屬於你;一家人今天一起吃飯,明天又會否齊人?人生無常,即使是成年人也很怕面對,何况是孩子。既然人人都不能逃避這個事實,那麼裝備好自己,提升自己面對的能力,就是我們在當下此刻做得到的事。 孩子對生活的掌控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當然仍未成熟,因此確實需要父母的愛護和培育。但是,更愛護孩子的做法,就是按他們成長階段教導合適的生活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年幼的孩子,可按部就班地教導他們生活技巧,例如自己吃飯,吃完飯收好自己的碗筷交給成人清洗,自己穿衣著鞋等;到小學階段,家長應及早訓練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這樣,孩子便學習到怎樣一步一步達至解決問題的目標,遠勝過父母長篇大論地分析或直接講出解決方法來得更實際。 學懂自理——按部就班地教導孩子生活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可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real444@iStockphoto,設計圖片) 經常焦慮 影響學習、社交、健康 經常擔心和表現緊張的孩子,不但有可能出現睡眠問題,也會影響學習和社交發展。例如焦慮會影響專注力和記憶力,也令他們對新事物、新挑戰卻步。對別人的說話和眼光過於敏感,也影響他們結交朋友。身體方面,焦慮的孩子較容易出現痛症,例如肚痛,頭痛、肌肉繃緊等。 面對不同性格的孩子,家長應以不同的教養態度去培育。世上沒有不好的性格,只要配合適當的管教模式和態度,加上良好的親子關係,即使孩子天生易焦慮,也可以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 文: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斷食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但非人人適合

【明報專訊】古代中國,皇帝祭天前要齋戒沐浴,而伊斯蘭教齋戒月則是傳統習俗。齋戒不單是生理上節制飲食,精神上也有表示莊重、克己、修煉意志的意思,究竟有沒有根據? 心理挑戰——臨牀心理學家提醒,情緒病患者或容易緊張的人,採用斷食法前宜多加考慮。(nikoniko_happy@iStockphoto,設計圖片) 臨牀心理學家陳雅文表示,無論是齋戒或斷食,人們為了不同的目標,抑制進食的衝動,從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即心理學中的「延遲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理論。有實驗發現,延遲滿足能力愈高,會有愈好的情緒管理及心理質素。 但陳雅文又指出,不少宗教齋戒不單禁食,同時停止娛樂,甚至禁止傾談等,藉此減少對大腦的外界刺激,令齋戒者更易「自我對話」,因此不能定論是單憑斷食達至心境平和。她補充,齋戒或斷食具心理挑戰,並非人人適合,情緒病患者或容易緊張的人,宜先評估自己能否應付斷食期間可能引發的情緒反應,應先確保有充足支援,「如果選擇自行斷食,最好告知身邊朋友,一旦他們發現你有不適時,也可提醒你。」 陳雅文(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 【有片】年紀大、情緒緊張 荷爾蒙失職致夜尿多 瘤言情深:地球很危險? 勿被飲食謬誤所困 驚搭巴士 嚇到手震肚痛 【都市壓力】溫書緊張 特別貪吃 增壓食物 考生必戒! Read more

踢走電子奶嘴 低頭族從小杜絕

【明報專訊】「沒有手機或平板電腦播着卡通,真的很難令孩子合作地吃飯。」一個幼兒的家長無奈地說。 「現在的小學生對玩具沒有興趣,也不願意參加課外活動,整天只顧着打遊戲機。」 「考試過後已很少看到學生結伴去玩,反而更多的是各自趕回家跟同學聯網打機。」 以上的情景,在現今香港社會已是見怪不怪。究竟家長如何在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學習與娛樂之間取得平衡?實在是一個難題。 (yaoinlove@iStockphoto) 電子奶嘴——家長為求孩子合作,以手機或平板電腦作「催吃劑」,貪一時之利卻種下「電子奶嘴」的種子。 不得不承認,智能手機平板似乎已變成了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它的出現,取代了不少生活用品:相機、計算機、錄音機、字典……還有層出不窮的Apps,為人帶來不同的影音體驗、社交網絡、消閒娛樂等。 雖然這些智能產品為人類帶來不少方便,但其實也一直在削弱人類的智能,例如記憶力,大部分人都已經倚賴電話記着親人朋友的電話號碼、約會日期等。此外,智能產品的出現也侵佔了人類的思考、社交、親子等方面的空間和時間。漸漸地就連自己也不再懂得和自己相處,少了很多靜下來思考的時間,也愈來愈難忍受沉悶的感覺。當人類開始覺得被這些智能產品弄得愈來愈不智的時候,又出現了很多呼籲「放下手機」的溫馨提示。但現實卻是:「拎得起,但放唔低」。 打機不是洪水猛獸 自律是關鍵 在電子產品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下,不得不承認,就連兒童玩具也漸漸被智能Apps代替。如果家長能把這些產品看成是玩具的進化版,就不會把「打機」當作洪水猛獸,關鍵只在於怎樣訓練孩子學習控制遊戲的時間,這跟孩子玩實體玩具的道理一樣。究竟家長如何在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學習與娛樂之間取得平衡?這實在是現今家長在管教孩子方面的一個難題。 幼兒篇 唱歌餵飯 好過播卡通 先從幼兒說起,一般家長對幼兒使用電子產品有較高的警覺性。由於幼兒仍然對實物玩具感到好奇,家長相對上較容易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但是有些家長會在一些「非常時刻」,例如吃飯時為求孩子合作,便在手機或平板電腦播放卡通當「催吃劑」,在孩子看得入神的時候,就一口一口飯塞進他們的嘴裏。也就是貪這一時之利,種下了「電子奶嘴」的種子。試問有多少家長能夠堅持,無論孩子哭得怎樣,鬧得多狠勁,也能堅定地用其他方法「招呼」孩子? (kiankhoon@iStockphoto) 對幼兒來說,日常生活中任何事物也新奇有趣,不是智能裝置可以代替。 是的,家長需要有很大的耐力和持續的創造力,才能抵擋這種比「鎮定劑」更快更有效收服孩子的「魔法」。但是只要家長(或家傭)繼續堅持,最終也會成功,因為幼兒期的孩子都能透過「訓練」培養出合適的行為。與其每次吃飯都給他們電子產品,倒不如換上一些快樂的親子活動,例如唱一些他喜歡的兒歌,用一兩件簡單的玩具創作一些故事……只要父母夠創意,孩子就會期待每餐飯跟父母互動,不再倚賴手機上的卡通伴吃。 幼兒期是一個探索的時期,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和親子感情的最好時間。家長值得花多點時間陪伴孩子探索世界,對小朋友的社交溝通和心智發展十分重要。大自然中的一樹一木、自然景色和現象,以至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對幼兒來說也是知識的來源和新奇有趣的玩意,絕非手機Apps可以代替。 小學篇 訂時間表 讓孩子學自律 到了小學階段,家長與孩子在電子產品的使用和控制方面,就愈來愈容易產生分歧和爭執。其實這個時期,正是孩子學習自律的好時機,與其由父母完全控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倒不如培養子女學習「收放自如」的技巧。尤其對於高小子女,因為他們升中在即,學好拿揑控制,並在學業和娛樂之間取得平衡,對青少年期的發展十分重要。 (資料圖片) 小學生要學習「收放自如」,拿揑控制使用電子產品,在學業和娛樂之間取得平衡。 策略 一同訂立使用智能產品之目的和時間,並以時間表列出來,例如逄周五、六、日有打機時間,每天半小時,可以累積。 遊戲時間要合理,例如15分鐘就太短了,因為遊戲剛開始就差不多要結束。一般來說半小時較合理,寧願在次數方面酙酌。 跟孩子商量,每星期列出在「無機時間」可以選擇做什麼愉快的活動。讓孩子明白手機遊戲只是眾多娛樂活動的其中一項,而非唯一選擇。 在議訂的打機時間內,家長盡量避免囉嗦孩子,例如不宜說:「你要玩就快啲玩,唔好等陣間夠鐘你又唔肯擺低部機!」 如果孩子能在預定時間停止手機遊戲(可以有幾分鐘寬限期,讓他完成手頭遊戲部分),應以口頭讚賞他們的控制能力;甚至給予獎勵,例如下節遊戲時間可增加5分鐘。這樣可以強化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同打機,從中分享他們在遊戲中的樂趣,讚賞他們的能力,例如手眼協調、反應敏捷、創造力等。另外,在陪伴孩子的過程,家長可以理解孩子在遊戲中得到的信息,從而作出適當的引導。切記不要在遊戲時段教訓孩子,以免掃興。 中學篇 放下手機以身作則 如果孩子在年幼和小學階段已建立了使用智能產品的好習慣,到了中學階段,就更能掌握收放自如的技巧。反之,在中學以前如果只是家長作出單方面的控制,到了中學,孩子就如「甩繩馬騮」,因為自小沒有學習過自律技巧,加上中學生對智能產品的需求更大,不止在消閒娛樂、社交聯繫方面,更多時間是用於學習上,家長就更難控制。 在「提醒」子女不應「成日打機」之前,必須了解清楚他們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摩擦。除了跟他們分析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和電腦的利弊外,有時需要讓他們承擔過度使用的害處,讓他們從失敗中學習,遠較每天跟他們糾纏更奏效。畢竟他們已經長大,學習處事要取中庸之道,才是他們生命中要學習的其中一個重要課題。 (Tomwang112@iStockphoto) 中學生對智能產品的需求大,除消閒娛樂、社交聯繫,還有用於學習,所以家長必須了解清楚他們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在管教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同時,作為家長也要不時檢視自己能否做到好榜樣。當孩子做功課的時候,如果家長可以拿出一本書閱讀,而非拿着手機,在管教孩子方面就更具說服力。 為人父母,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經歷,就讓我們與孩子一起放下手機,增加親子時間,讓孩子感受到手機遊戲以外的快樂。 文: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編輯:陳志暘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小朋友手機上癮 精神科醫生:父母應先自我檢討 【有片】溝通技巧差,失眠,坐立難安-「無手機恐懼症」症狀!醫生教5階段治療手機成癮 【睡眠與疾病】你有失眠嗎?安睡貼士:養成好習慣KO失眠 抄寫慢 讀漏字 只因懶? 雙眼唔合拍 孩子食死貓 Read more

波波池藏31種細菌

波波池有幾毒?美國北喬治亞大學抽查6個物理治療中心內波波池的塑膠波,作微生物分析,結果找到31種細菌和1種真菌,當中9種細菌和1種真菌可以令人感染致病,如:心內膜炎、敗血症、尿道感染、腦膜炎、肺炎及皮膚感染。 研究員指出,不同波波池的細菌含量差別很大,其中一個波波池蒐集的波波,97%含有大量微生物,另一個只有37%找到微生物。研究員強調,有人的地方就有細菌,不足為奇;但位於物理治療中心的波波池,一般人相信會定期清潔,較少細菌,今次研究卻發現不同波波池細菌含量差別大,相信原因是清潔標準不同。英國國民保健署建議,家長帶小朋友玩波波池前,應向職員查詢設施多久清潔一次,如何清潔;另外提醒小朋友,玩波波前後都要徹底清潔雙手,如果皮膚有傷口就要避免進入波波池。 資料來源:英國國民保健署 醫言有理:中性細胞數量減 細菌感染風險增 天天感恩 生活更美好 多個研究證實,察覺生活美好事情,將感恩變成習慣,不但改善情緒,還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學習感恩第一步,就是要找出每天生活中的好事,簡單如找到一個泊車位、一杯香濃咖啡,或好朋友一個問候;然後好好回味這些好事,為自己注入正能量。 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家Judith T. Moskowitz鼓勵大家每天練習感恩,幫助你應付壓力、改善心情。Moskowitz研究顯示,當人受壓時,往往忽略了身邊的好人好事;只要透過持續每天的感恩練習,有助提升正能量。 資料來源:美國衛生研究院 ▲(資料圖片) 自閉關注日 聽「星星」戀事 自閉症人士常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在社交、溝通上有不同程度的困難,看似令人難以接近,其實他們一樣渴望與人建立友誼,亦有追求戀愛的自由和權利。 明天(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協康會舉行「星星戀事多」小型展覽,聯同「癲噹」向大眾呈現自閉症人士典型特徵,以及他們在談戀愛時會遇到的困難,讓大家認識自閉症的獨特之處。 知多啲:自閉症人士社交困難 「星星戀事多」小型展覽 展期:即日至4月7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8:00 地點:觀塘海濱道90號發現號VESSEL 02 查詢:www.heephong.org 增廣健聞:打齊疫苗 遠離麻疹、食菇防輕度認知障礙、腰背痛免費講座 增廣健聞:益生菌預防葡萄球菌,幹細胞移植或可根治愛滋病,免費中醫食療講座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