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烏髮食療:黑豆湯、芝麻糊 滋養肝腎

【明報專訊】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桑椹,若要烏髮,可有更多好選擇。賴民康推介以下兩款食療: 黑豆(kunchit2512@iStockphoto) 烏雞黑豆大棗湯(2至3人) 材料:烏雞1隻、黑豆30克、大棗5枚、黨參15克、白朮15克、陳皮9克、生薑2片 煮法:烏雞洗淨後切塊,黨參洗淨後切段,連同其他洗淨材料放入瓦鍋內,注入適量清水,煮沸後再熬90分鐘,最後加鹽少許即可 功效:溫脾胃、補氣血、滋肝腎、烏白髮 奇異果(資料圖片) 奇異果芝麻糊(1至2人) 材料:奇異果半個、黑芝麻粉30克、合桃粉20克、黑豆粉20克、大棗3枚 煮法:奇異果洗淨去皮後切小塊備用。大棗清洗後去核切小塊,黑芝麻粉、合桃粉及黑豆粉加水煮成糊後加大棗再煮3分鐘,最後加奇異果塊即可食用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養顏烏髮 相關文章: 【中醫治療】養生帖:強肺益肝 風「邪」不能勝「正」 【讀者MailBox】養身養心 延緩衰老 西醫脫髮治療 中醫調理肝腎 聯手搶救禿頭危機 【低碳飲食】低碳食譜:低碳烹調 營養更豐富 【營養要識】攝植物雌激素 天然食物最安全 Read more

【中醫治療】養生帖:強肺益肝 風「邪」不能勝「正」

【明報專訊】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具有鼓動舊疾的特點。意指風邪為導致多種疾病的因素,既能鼓蕩多種病邪侵犯人體,又易致舊疾復發。風邪致病部位多游移不定,具有發病急、變化快的特點。 (網上圖片) 風邪入侵 百病易發 風邪致病的主要臨牀表現為,發熱惡風、頭痛、汗出、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脈浮緩,或肢體顏面麻木不仁、口眼歪斜,或頸項強直、四肢抽搐,或皮膚瘙癢等。 從現代觀點分析,春夏交替天氣驟暖驟冷,氣壓變化較大,稍不留意就會使抗病能力減弱,而致「百病易發」。如患關節炎、女性月經失調、癌症、高血壓、中老年中風、心肌梗塞、皮膚病等。 此外,陰雨綿綿,濕度較大,致病菌或病毒不僅易生長,也易隨風傳播,故傳染病(中醫稱之為春溫及風溫、溫疫等)常易爆發流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膜炎、肺炎等。風還可以將花粉等致敏物質吹揚四方,使有敏感性體質的人出現鼻敏感、哮喘等。 所謂防病勝於治療。要預防由季節變化而致的疾病,關鍵在於提高抗病能力,正如《內經》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提高抗病能力,各種致病因素就不易傷害人體。如果身體有病,就一定要盡早治療。 中醫認為,肺為嬌嫩之臟,極易受風所傷,春夏交替養生重在調養肝和肺。一般來說,調養肝主要注意情緒平穩、飲食清淡、營養均衡、睡眠適度。調養肺主要注意衣著適量、室內通風、空氣清新、運動適度。如果身體明顯較虛弱,還需結合藥物調養。 湯水養陰潤肺 益氣祛濕湯 材料:黨參(5錢)、山藥(4錢)、薏苡仁(3錢)、白扁豆(3錢)、 豬腱(適量) 功效:益氣祛濕,強肺益肝 養陰潤肺湯 材料:麥冬(3錢)、北沙參(3錢)、百合(3錢)、玉竹(3錢)、杏仁(3錢)、豬腱(適量) 功效:養陰潤肺止咳 拍打功促進血液循環 做法:手掌呈弓狀拍打全身,尤其四肢肌肉及關節(用中等力量拍打,拍打時局部有震動感)。整個過程呼吸自然,全身放鬆。每次全身拍打約5至10分鐘 作用: 促進血液循環,利於身體排濕排毒 提升抗病能力 提升大腦及神經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 應用:適用於筋絡氣血運行不暢之全身痛或手腳痺,體弱易感冒、易身重疲倦等 文:張群湘(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 Read more

【讀者MailBox】養身養心 延緩衰老

【明報專訊】問:年過60,身體開始大不如前,是否衰老所致?可以怎樣抗衰老呢? 形體保養——抗衰老類似中醫養生的概念,要着眼生活各種細節,不少中式運動都有助形體保養。(zhudifeng@iStockphoto) 答:中醫角度,健康臟腑的氣血陰陽是充實,並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男子……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大概過了中年,陽氣自然減弱。同時由於種種因素,例如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勞動過度等,臟腑氣血明顯衰退,這便是衰老。衰老引起健康問題,會出現一些迹象,這些迹象會根據個人體質、生活習慣而有別。例如肺虛的人會感覺氣短,說話細聲無力;脾虛的人容易腹瀉、消瘦或浮腫;腎虛的人會腰痠膝軟、尿頻或記性差。這些都是衰老的迹象。 抗衰老應該從當下便開始。即使未有明顯健康問題,可以未雨綢繆;如已有衰老現象,更應亡羊補牢,減慢衰老的步伐。 子午覺 助陰陽轉化 抗衰老類似中醫養生的概念,方法有很多,着眼生活的各個細節。例如飲食講究有節制、食七分飽、不時不食等;作息方面有子午覺,即晚上11時前入睡,和中午小睡片刻,以助陰陽轉化;形體保養亦有各種功法,例如模仿5種野獸形態的五禽戲,以及近年大力推廣的八段錦。男女老幼抗衰老的方法大同小異,反而應該留意個別體質差異,適當調節。 雖說衰老同五臟六腑都有關,但與脾腎關係最密切。因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脾腎的狀態和功能,好大程度地決定一個人是否健康,能否延緩衰老。因此,在煮食方面,可以適量地加入一些健脾益腎的食材或藥材,健脾益氣祛濕的藥材有黨參、黃芪、淮山、茯苓、薏仁等;補腎的有肉蓯蓉,以及黑色食材如黑芝麻、黑棗、黑豆、黑木耳、海參等。 思慮過度 傷脾胃運化 中醫有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外在四時氣候的變化可導致身體不適;而內在情緒亦會擾亂身體機能,例如思傷脾,思慮過度會損傷脾胃運化,令人食慾不振,日久則形體消瘦,百病由生。因此,抗衰老除了養身,亦講求養心。平時要保持心情輕鬆愉快,有需要則找人傾訴或找合適方法排解情緒,切忌鬱在心中。身體健康,情緒穩定,達到形神共養。 文:吳子杰(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牀教研中心註冊中醫) 相關文章: 外表青壯 內裏老邁? 握握手 睇清自己生理年齡 【長者健康】抗氧化補充劑增患癌風險? 【中醫治療】中藥針灸雙管齊下 改善鼻敏感 【中醫治療】醫徹中西:中藥調理防癌復發 長期作戰 西醫脫髮治療 中醫調理肝腎 聯手搶救禿頭危機 【讀者MailBox】多吃紅莓 忌忍小便 預防尿道炎 Read more

豐胸秘方有乳癌風險 停經前用植物雌激素阻乳房生長

【明報專訊】不少女性都注重自己的身材,即使過了發育期,仍希望上圍變得更豐滿。坊間流傳各種豐胸方法,木瓜豐胸已經過時,近期常見有法蒂瑪葉和野葛根。 法蒂瑪葉來自馬來西亞,而野葛根則生長於泰國。兩者都是草本植物,標榜含豐富植物雌激素。這些植物雌激素可否豐胸?對人體有害嗎? 真能「再度發育」?——提到豐胸保健品,通常都離不開植物雌激素 . . . . . . (visionchina@iStockphoto/網上圖片/明報製圖,設計圖片) 男士想要壯闊胸膛,可以天天舉鐵做運動;女士追求豐滿胸部,又可否靠「後天努力」?事實上,女性乳房發育及其大小受不同因素影響。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家計會)發言人表示,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組織,其大小與脂肪多寡及遺傳有關。而乳房發育主要受荷爾蒙分泌影響,節食與運動會消耗脂肪,有可能間接令乳房縮小;另一方面,運動有機會令乳房底的肌肉變得結實堅挺一些,但不會令乳房增大。註冊營養師李振洋補充,乳房發育其中一個因素與體內雌激素有關。女性在青春期時,生殖器官受荷爾蒙影響而改變,開始排出卵子,分泌雌激素,促進性器官發育成熟。 【有片】操胸四招:每周一至兩次 訓練後緊記伸展 法蒂瑪葉 馬來西亞草本 無研究證明可調經豐胸 查找市面上的豐胸產品,常見草本有法蒂瑪葉(或稱卡琪花蒂瑪,Kacip fatimah,學名Labisia pumila),聲稱促進乳房升級,令乳房結構更堅實;而野葛根(Thai kudzu,學名為Pueraria mirifica)產品則聲稱有助乳房堅挺、增大、美胸。兩種草本都含有植物雌激素。到底女士服食過後可否如廣告所言,達到豐胸效果? 法蒂瑪葉是源於馬來西亞的一種植物,馬來西亞半島林業部(FDPM)指其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包括異黃酮,傳統上用於維持女性生殖系統健康,有調節月經周期的功效。香港大學藥物安全應用研究中心總監崔俊明表示,法蒂瑪葉常見於停經前後作調經用的保健產品,聲稱有助減低經痛和腹痛,調理月經周期,惟沒有豐胸用途。市面上含法蒂瑪葉成分的豐胸產品,相信只是以植物雌激素作招徠。 法蒂瑪葉在調經、豐胸的效用,暫時未有科學研究證明。「法蒂瑪葉含有植物雌激素,一般相信與人體雌激素的作用相似。不過,相關臨牀研究極少,目前的研究大多數是動物研究。例如有動物研究顯示,法蒂瑪葉的植物雌激素與動物雌激素相似,能增加實驗老鼠子宮的重量。然而,動物研究的結果不能直接套用於人類身上。」崔俊明說。 野葛根不等如葛根 野葛根同樣含有植物雌激素,亦常見於豐胸產品。野葛根與傳統中藥葛根(即野葛/葛,學名Pueraria lobata(Willd.)Ohwi)只是一字之差,兩者在應用和功效卻大有不同,容易令人混淆。仁濟醫院下葵涌中醫中心註冊中醫劉維瑋指出,「野葛根是在泰國北部生長的植物,中醫少有用來入藥。現代研究發現,野葛根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所含的異黃酮比大豆還要多,適量使用或有豐胸之效。另外,亦有研究指野葛根可以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降低血管的阻力。」而葛根味甘辛、性涼、入脾胃經,有發表解肌、解熱生津、升陽止瀉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外感、腹瀉、麻疹初起等,但異黃酮含量不及野葛根。 劉維瑋(李祖怡攝) 研究:食後或貧血和肝功能受損 而根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野葛根的根部含有多種植物雌激素,例如異黃酮、脫氧葛雌素、葛雌素等,於部分亞洲地區如香港、泰國,都有出售含野葛根的補充品,泰國人用於改善女性在收經前後期間的熱潮紅、夜間盜汗,以及降低血脂水平等。至於野葛根的豐胸功效,現時沒有任何科學文獻證實。野葛根對實驗動物(包括猴子)具有生殖毒性和內分泌毒性;另有針對人類的研究顯示,部分研究對象服食野葛根後,出現貧血和肝功能受損。食安中心指,18歲以下女性、使用節育藥物或雌激素處方藥物的女性,以及正懷孕、哺乳的婦女,不建議進食野葛根食品。 停經前攝植物雌激素 阻乳房生長 植物雌激素的化學結構與身體製造的雌激素相似,坊間便有一些含植物雌激素的補充劑,部分聲稱有豐胸的效果。然而,李振洋引述哈佛醫學院2014年的網站文章指,植物雌激素對更年期前後的女士或有不同影響。該文章指出,停經前的女性,體內仍有一定雌激素,植物雌激素會干擾體內雌激素運作及乳房組織的生長;停經後的女性,因雌激素水平較低,補充植物雌激素有可能會增大乳房,但可能要付出代價,因為含有一定植物雌激素的補充劑,會刺激乳腺組織生長,可能增加患乳癌風險。 李振洋(受訪者提供) 懷孕哺乳避免服用 崔直指,這些豐胸產品廣告宣稱的作用,並沒有足夠臨牀證據支持,而且所提及的研究結果,例如21人服食產品兩周後成功豐胸,由於研究人數太少,缺乏科學數據支持。崔引述2014年藥用食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的研究指,「該研究邀請近200個停經前或後的健康婦女,接受雙盲隨機測試,每日服食400毫克的法蒂瑪葉,為期16星期。結果顯示,服食法蒂瑪葉與服食安慰劑的女士相比,在荷爾蒙水平、心血管疾病風險、骨質密度都沒有明顯好處。」 另外,2009年國際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在老鼠測試結果發現,服食高劑量的法蒂瑪葉會令老鼠的肝、腎、肺有不正常發展,但在人類並沒有相關的研究。由於缺乏臨牀數據,懷孕和哺乳期間的女士應避免服用法蒂瑪葉。 崔俊明(資料圖片) 家計會最後提醒市民,乳房的基本功能是哺育孩子,其大小並不重要,不用強行追捧某些所謂「理想體型」,「女性的價值也絕對不是由乳房大小、外表來決定的,反而學會欣賞自己、愛自己,培養自信及良好的人際技巧才最重要」。 相關文章: 【中醫治療】每日按摩穴位 加速血液循環 助乳房發育 【女性健康】知多啲:順產剖腹陰道鬆弛 免開刀回復緊緻 【女性健康】生完BB幾時親熱好? 等6星期 身心都要準備 【女性健康】自我檢查要揀啱時機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婦科疾病系列文章 Read more

【中醫治療】每日按摩穴位 加速血液循環 助乳房發育

【明報專訊】從中醫角度,乳房發育受先天和後天因素影響。先天腎氣不足,後天脾胃運化不佳,都會影響營養吸收。註冊中醫劉維瑋表示,女性的乳頭屬肝、乳房屬胃; 而經絡不暢、氣血不足都會影響乳房的發育。針灸可加速乳房周圍血液循環,令胸部氣血旺盛,激發乳腺,使胸部乳腺疏通,氣血充和,令乳房得到充分的營養。胸部附近的穴位未必能夠直接豐胸,但有疏通經絡、通乳作用。除了針灸,也可以每日由外向內打圈按摩以下穴位,每邊乳房各5至10分鐘,但乳癌患者不宜按壓。 1. 屋翳穴 位置:胸部前正中線旁開4吋,第2肋間隙凹陷處 功效:宣肺、理氣 2. 天溪穴 位置:胸外側部,乳頭外旁2吋,第4肋間隙凹陷處 功效:寬胸、通乳 3. 乳根穴 位置:乳頭對下、乳房的根部,前中線旁開4吋,第5肋間隙凹陷處,胸大肌下緣溝中 功效:理氣、降逆、通乳 4. 膻中穴 位置:胸部正中線平第4肋間隙處,大約在兩乳頭之間 功效:利氣、寬胸、催乳 西醫脫髮治療 中醫調理肝腎 聯手搶救禿頭危機 【中醫治療】浸酸辣水止痕?香港腳變豬蹄 【中醫治療】中醫教路:內外夾攻 清熱化濕 解決香港腳 【女性健康】知多啲:順產剖腹陰道鬆弛 免開刀回復緊緻 【女性健康】自我檢查要揀啱時機 Read more

西醫脫髮治療 中醫調理肝腎 聯手搶救禿頭危機

【明報專訊】每日洗完頭後,掉落一大堆頭髮,頭頂髮絲愈來愈稀疏,髮界愈來愈闊,是脫髮禿頭警號? 西醫勸告,不正常大量脫髮反映身體某一方面出現毛病,要盡早求醫,否則持續惡化,頭髮未必可重新長出。中醫則認為與肝腎脾損耗有關,要戒辣戒甜少煎炸食物,調節作息。 10萬個毛囊 每日脫髮約100條 問:甩多少頭髮,才算不正常? 答:亞洲人頭皮約有10萬個毛囊,比白人及黑人少。每個毛囊可長出3至4條頭髮。頭髮生長周期分3個階段︰生長期、退化期及休止期。毛囊在休止期時,會逐漸萎縮,頭髮脫落,之後會重新長出頭髮,是一個循環。九成頭髮處於生長期,其餘頭髮屬於另外兩個階段,每日會脫落100條左右。超過這個數目,有可能是不正常脫髮。頭髮生長周期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甚至停止。 女性脫髮徵狀有別於男士,鮮會變成地中海,而是前額至頭頂的頭髮變得稀疏,髮界漸闊。出現大量脫髮前,頭髮開始變幼,不少女士在束馬尾時發覺髮量變少,或洗頭後見到大量甩頭髮,因而求醫。 不正常脫髮 身體響警號 問:電髮、染髮會導致不正常脫髮? 答:電髮及染髮不會導致大量脫髮,除非是對電髮藥水或染髮劑過敏,引起皮膚發炎,否則最多只是令頭髮乾旱易斷。其實,不正常脫髮反映了身體某一方面出現毛病,常見是以下4種類型脫髮: 疤痕性脫髮:頭髮毛囊受病菌感染或免疫系統出問題,如真菌感染、濕疹、牛皮癬、扁平苔癬、紅斑狼瘡等引發炎症;若發炎嚴重,頭皮會留有疤痕,毛囊受到破壞,不能再長出新頭髮 休止期脫髮:身體因不同原因,如分娩、壓力、缺鐵性貧血、甲狀腺功能下降、營養不均,或因藥物影響,如化療藥或口服維他命A酸等,令頭髮生長周期失衡,頭髮提早進入休止期,或損害毛囊健康,原先長出3至4條頭髮,慢慢減少 荷爾蒙脫髮:受家族遺傳影響,頭髮毛囊對男性荷爾蒙DHT(Dihydrotestosterone)反應較大,縮短頭髮生長周期;另外,女士進入更年期,脫髮情况更明顯 斑禿:局部禿頭,有可能會蔓延至全頭;與自身免疫疾病有關 然而,女士大量脫髮原因,大多數是混合式出現,如荷爾蒙脫髮加上缺鐵性貧血,故女士治療脫髮較男士複雜。 張苗(許朝茵攝) 西醫說:暫時未有大型醫學證明咖啡因洗頭水可防脫髮。 – 張苗(明德國際醫院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女性脫髮成因複雜 外塗內服對症下藥 問:如何治療脫髮?生髮水有效嗎? 答:女士脫髮成因較複雜,醫生除了臨牀檢查頭皮外,或需要抽血及抽取小量頭髮,作髮根分析檢查。疤痕性脫髮最難醫治,醫生先處理令頭皮發炎的成因,可能要注射或外塗類固醇消炎;而受損的毛囊未必可以長出新頭髮。即使考慮植髮,也要在病情穩定後1至2年後再作評估。 治療休止期脫髮,要先找出脫髮成因,如缺鐵性貧血患者要補充鐵質,或停服導致脫髮的藥物等。當問題解決後,頭髮自然可再長出來。 針對荷爾蒙脫髮,女士的第一線治療是米諾地爾(Minoxidil)外用藥,可以延長生長期頭髮的壽命,以及令新生頭髮更粗壯。但使用首兩個月,藥物會促使休止期頭髮脫落,這段期間脫髮會更明顯,至3至6個月後,髮量才開始有改善。但只約五成人效用明顯,並非人人有效。另外,心臟病、血壓低、懷孕及對Minoxidil過敏者,不宜用此藥。 而口服藥菲那雄胺(Finasteride),可降低毛囊對男性荷爾蒙DHT的敏感度,減少脫髮。不過,藥物只適合男士及收經後女士。因有生育能力的女士服用後,有可能導致畸胎。無論是口服藥或外用藥也要醫生處方。 對付斑禿,則可外塗或口服抑壓免疫系統的藥物。 孕期脫髮——女士在懷孕期間,體內荷爾蒙出現變化,有可能引發休止期脫髮。(laza5450@iStockphoto) 咖啡因洗頭水防脫髮?欠足夠醫學證明 不正常脫髮,若持續不理,毛囊細胞不能健康生長,長遠會受損及纖維化,變為疤痕性脫髮。因此當察覺有不正常脫髮時,要盡早求醫,尤其是皮膚同時出現紅腫、疼痛、痕癢或膿胞等,可能是皮膚發炎。 要預防脫髮,首要做好護理,坊間出售咖啡因洗頭水或無矽洗頭水,聲稱可防止脫髮,但張苗指出,暫時未有大型醫學證明咖啡因洗頭水可防脫髮,而洗頭水中的矽,只會令頭髮順滑亮麗,與脫髮無關。 另外,很多人擔心每日洗頭會加速脫髮,寧願數天洗一次,但這樣做反令油脂積聚在頭皮,增加發炎風險。 保持清潔——日常應保持頭皮清潔,有助提升頭髮健康。(andriano_cz@iStockphoto) 肝腎不足血氣虛 頭髮乾枯易脫落 問:以中醫角度來看,為何會大量脫髮? 答:中醫認為頭髮健康與肝、腎、脾及氣血有關,脫髮分以下證型: 肝腎不足:屬遺傳性脫髮居多,加上壓力大,睡眠質素差,損害肝腎健康。「肝藏血,腎藏精」,而精血是同源,可以相互轉化,故肝腎不足減低身體造血能力,導致氣血不足,未能把營養運送到頭髮,令頭髮枯萎脫落。 濕熱蘊結:患者以男性居多,主要與飲食不節有關,因嗜辣及甜食,會損耗脾胃功能,未順利運化水氣,濕氣儲在身體,再加上熱氣食物,慢慢積為濕熱,體內濕熱會上升至頭頂,令頭皮及頭髮油膩、瘙癢及頭屑,甚至脫落。另外,脾胃是後天之本,負責把營養運化全身,若脾胃功能欠佳,營養也送不到頭髮。 血熱風燥:多發生於青壯年,因生活緊張或常熬夜,耗傷陰液,導致陰虛內熱。血熱生風,風熱會升上頭部,令頭髮得不到陰血滋養。或因常用冷水洗頭或冷風吹頭,導致風邪入侵把熱鬱於體內,長期如此便會引起燥熱,令髮根乾枯易脫落。 血虛風燥:因久病或血熱風燥,長時間沒治理,傷營氣耗血;另外婦女產後血虛,頭髮失去滋養,亦會枯乾脫落。 潘咨遐(許朝茵攝) 中醫說:嗜辣嗜甜、壓力及熬夜,傷及肝、腎及脾胃,令頭髮欠缺營養,枯萎脫落。 – 潘咨遐(註冊中醫) 壓力大肝火旺 頭髮疏落轉白 問:不正常脫髮,哪些女士較高危? 答:女性在更年期前後較容易出現脫髮,因為腎氣漸衰,易出現血虛,頭髮逐漸失去營養,慢慢脫落。不過,近年很多年輕女士,工作壓力大,加上常食熱氣食物,引發燥熱體質,一樣會有脫髮問題。 有一名約30歲女病人,從事銀行工作,因為壓力大令肝火上升,睡眠質素差、脾氣差、易累,每天飲6至7杯咖啡提神。咖啡屬熱氣飲品,長期大量飲用,上火情况更明顯,這名女病人不單出現白髮,頭頂髮絲更開始疏落,界位變闊。求醫服藥治療近一年,情况才有所改善。 損耗脾胃功能——嗜辣及常食甜食易損耗脾胃功能,導致體內積聚濕熱,增加脫髮風險。(資料圖片) 調理臟腑配以針灸 毛囊健康頭髮再生 問:中醫如何治療脫髮? 答:要服藥調理身體,若身體功能正常,肝、腎、脾及氣血都正常,自然有望重新長出頭髮。同時可配以針灸,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毛囊健康,不過要頭皮禿髮位置落針,部分病人感到痛楚。 另外,用生薑片在禿髮位置摩擦至有微弱發熱感覺,適合頭髮偏乾的病人,因她們大多是血虛,生薑偏溫,有助促進血液循環,刺激毛囊長出頭髮;頭油偏多者通常是體內血熱引起,則宜用側柏葉煲水,塗在禿髮處,側柏葉有助涼血。 服藥、針灸及外塗多管齊下,一般3個月左右,便開始有改善。 【營養要識】巴戟黑豆補肝腎 促進血液循環——生薑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毛囊長出頭髮。(資料圖片) 預防貼士 – 作息定時 戒食肥甘厚味 預防大量脫髮,首要先戒口,避免常吃肥甘厚味的食物,多食補肝腎的食物,如黑豆及黑芝麻。其次是要有良好的作息時間,熬夜容易令人熱氣;而且睡眠不足會影響心情,引發肝火上升,最終成為燥熱體質。 另外,可多按摩頭皮,用十指在頭皮上向前或向後梳理頭皮,以及每日按壓相關穴位5至10分鐘。 (明報製圖) 文:許朝茵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中醫治療】浸酸辣水止痕?香港腳變豬蹄

【明報專訊】夏天一到,濕度和溫度上升,腳趾罅又痕又痛,原來又到香港腳「旺季」! 網上流傳不少偏方,包括用綠茶、米醋、蒜頭、柳葉、花椒等不同材料泡水浸腳,有酸有辣,聲稱可止痕或除臭,究竟邊種最有效? (明報製圖) 濕熱易發病 經鞋襪地氈傳家人 香港腳又稱為足癬,中醫稱作腳濕氣,中醫古書則稱為臭田螺,根據明朝陳實功所寫的《外科正宗》,指出香港腳最先生於腳趾之間,出現白斑,先癢後痛,當白斑破損後,更會流出有臭味的液體,甚至令腳面腫爛。註冊中醫陳敏表示,從中醫學角度說,香港腳的成因與濕熱下注、風濕毒聚有關,「當身體的濕氣、熱氣過盛而積聚在腳上,或是濕邪及風寒熱邪等問題出現時,便會引致香港腳。而現代的理論,除了因多汗、真菌感染外,也與天氣有關,天氣變熱令腳汗增加,加上鞋襪透氣度不足,都會增加感染足癬的風險」。 雖然俗稱香港腳,但足癬並非香港獨有疾病,陳敏指出香港的天氣既濕又熱,的確比較容易發病。「大部分病人都是成年人,而兒童患者較為少見。」在臨牀上會將問題分為水疱型、糜爛型及脫屑型3種。當中水疱型及糜爛型都能在腳上清晰可見,較容易分辨,但脫屑型的腳上並沒有臭味及痕癢,一般患者未必能及早發現及診治。「而當患者的腳上出現水疱或糜爛後,便有可能流出體液,體液或帶有真菌,便會經鞋襪、地氈等途徑傳染到其他家庭成員腳上。」 浸腳偏方大多治標不治本 由於香港腳不停復發及難以「斷尾」,不少人都希望借助網上偏方來解決問題,出現不同消毒、殺菌浸腳偏方,究竟有沒有根據?陳敏逐一解構。 偏方1:綠茶浸腳(紓緩) 中醫解構:茶可分為寒性及熱性,其中綠茶性味偏涼,不少偏方都會用來浸泡身體或患處,減少因熱氣所引致的皮膚問題。而以綠茶浸泡香港腳,由於綠茶具清熱抗菌作用,有助紓緩紅腫及痕癢,但對於皮膚剝落則未必有用。 偏方2:新鮮柳葉煎水浸腳(紓緩) 中醫解構:這道屬於地區性偏方,主要出現在多柳樹生長的地方。柳葉並非中藥材,性味與綠茶近似,有助清熱除濕,煎水後浸腳,可減少紅腫及痕癢,但並不能根治香港腳。 偏方3:黃豆煲水20分鐘,待水變溫後浸腳(紓緩) 中醫解構:黃豆水浸腳,同樣是利用黃豆偏涼特性除去熱氣。論到功效,應使用綠豆、薏米等煲水浸腳效果更明顯。不過,無論是使用黃豆、綠豆、薏米,最多只能紓緩痕癢,不能根治香港腳。 刺激傷口——花椒(左)、蒜頭(上)會刺激皮膚,輕則引起過敏反應,嚴重更會令傷口紅腫。(資料圖片) 偏方4:米醋加入蒜頭浸泡1天,之後稀釋用來浸腳(紅腫) 中醫解構:使用蒜頭及米醋的原因,主要是想利用米醋的酸性及蒜頭的辛辣來殺死腳上的菌,但其實香港腳是由真菌引致,米醋的酸性及蒜頭的辛辣都不能殺死真菌,最多只能抑制其生長。由於蒜頭本身具刺激性,輕則令皮膚敏感,嚴重會令腳上傷口變紅變腫。 偏方5:花椒及鹽煮水,待水變溫後浸腳20分鐘,連續浸泡1星期(紅腫) 中醫解構:這個偏方與蒜頭米醋相似,期望以花椒的刺激性及鹽的殺菌力,將香港腳的真菌殺死,不過同樣地這兩種物質都無法殺死真菌,最多只可抑制其生長;同時花椒的刺激性,會令傷口紅腫。 偏方6:將麥飯石放到熱水中,待水變溫後浸腳(紓緩) 中醫解構:麥飯石是一種中藥,具解毒散結、去腐生肌、除寒袪濕的功效,不過現時已較少入藥。而在外用上,主要是利用其寒涼特性來清熱,與綠茶及柳葉等的方法近似,能紓緩痕癢,不能根治香港腳。 陳敏(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 個人衛生:洗腳唔抹腳香港腳易惡化 【中醫治療】中醫教路:內外夾攻 清熱化濕 解決香港腳 【中醫治療】網上流傳生食大蒜可改善鼻敏感 燥熱體質易上火 【中醫治療】中藥針灸雙管齊下 改善鼻敏感 【中醫治療】雞屎藤止痕癢 治濕疹難斷尾 食用過量 腹瀉頭暈 【中醫治療】食療推介:濕疹分急性慢性 前者要清熱 後者潤燥 文:勞耀全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風濕】中醫教路:內外夾攻 清熱化濕 解決香港腳

【明報專訊】綜觀上文的偏方,全部最多只能紓緩痕癢,但卻不能根治香港腳。註冊中醫陳敏解釋,要解決香港腳問題,應針對病因內外夾攻,清熱化濕,才有望根治。「內治方面,香港腳成因分為風濕毒聚及濕熱下注兩種,前者主要針對清熱除濕、消風止癢入手,可用消風散及苦參湯;後者則是針對清熱、化濕、解毒為主,可使用龍膽瀉肝湯來調理體質。」患者應先諮詢中醫意見。 另外,藿香具化濕功效,能減少腳上濕氣,大黃有清熱瀉火的功用;陳敏建議使用藿香、大黃煮水浸腳,袪風止癢,連續浸泡數星期。 (網上圖片) 藿香大黃浸劑(外用) 材料:藿香60克、大黃12克 製法:將藿香及大黃放於1.5升水中煮開,待水變溫後浸腳,每次浸泡15分鐘 功效:袪風止癢 相關文章: 【中醫治療】浸酸辣水止痕?香港腳變豬蹄 個人衛生:洗腳唔抹腳香港腳易惡化 【中醫治療】網上流傳生食大蒜可改善鼻敏感 燥熱體質易上火 【中醫治療】中藥針灸雙管齊下 改善鼻敏感 【中醫治療】雞屎藤止痕癢 治濕疹難斷尾 食用過量 腹瀉頭暈 【中醫治療】食療推介:濕疹分急性慢性 前者要清熱 後者潤燥 Read more

【中醫治療】醫徹中西:中藥調理防癌復發 長期作戰

【明報專訊】過往癌症治療目標是盡快切除腫瘤,或用化療和電療控制腫瘤。西方醫學逐漸發現,很多癌症康復者,腫瘤根治後伴隨不少後遺症。有些後遺症可能是疾病本身引起,有些卻是手術、電療或化療等治療手段併發。腫瘤科近年愈來愈注重處理這些康復者的徵狀,讓他們重回正常的生活,亦即所謂survivorship。亦即中國人所講的大病後「調理」。 西醫的survivorship,主要透過輔助醫療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醫療社工、音樂治療等協助;但中醫藥在這方面角色更為突出。 固本培元 回復身體正氣 一個HER2陽性乳癌病人,接受了手術、化療、電療和標靶藥治療,完成1年治療後,想用中藥調理身體。初診見她右手因手術及電療後出現淋巴水腫,而化療後感到手腳麻痺,且經常失眠兼心情緊張,無法應付工作。從這病人情况,可以看出即使腫瘤已經痊癒,但仍有很多不同徵狀影響生活。從中醫角度,說病人屬於肝鬱血瘀、痰塞阻滯。利用對症的中藥治療,1年後徵狀逐漸消失,自覺精神比未病前更好;雖然腫瘤沒有復發迹象,但從病人舌頭和脈象中看出, 身體的「肝鬱血瘀」仍未完全消除,勸喻病人繼續服食中藥,並加上心理治療。這指出身體調理另外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預防復發。 讀者可能會問,既然身體已經沒有腫瘤,為何仍要繼續服食中藥?中醫角度來說,腫瘤是因為身體大環境受到影響,例如像上述病人的「肝鬱血瘀」;身體狀態長期不正常,久而久之產生癌症。所以治療癌症首先要針對性,利用各種手段消除腫瘤,康復後再要改變身體大環境,亦即所謂「固本培元」。否則身體正氣未得到回復,腫瘤有可能死灰復燃。情况就如一個社會經常有持槍劫匪打劫銀行金行,不能單靠警察去捉拿劫匪,通常當中有更深的社會問題,例如是經濟不景、財富分配不均,或有非法入境者問題等。若不處理這些大環境問題,就只會終日強盜滿街。 西方腫瘤學近年開始有類近概念。過往第3期肺癌在根治性電療或化療後,就只是定期覆診。但近來研究發現,電療化療後腫瘤消失,亦應接受1年免疫治療,可減低復發,延長壽命。這在肺癌治療中已經是一個新國際標準。類似的建議亦用於其他癌症研究,相信很快會公布結果。由此可見,疾病痊癒後需要增強免疫力減低復發風險。 已經退休的中醫腫瘤學者陳炳忠教授,在他的著作和公開講座中,經常強調利用中藥治療癌症要「長期治療」, 他建議康復後仍要服用至少兩年的中藥。當中是否說明中藥可以增強免疫力呢?仍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篇幅所限,下期再談談其他癌症康復調理。 中醫治療: 網上流傳生食大蒜可改善鼻敏感 燥熱體質易上火 中藥針灸雙管齊下 改善鼻敏感 雞屎藤止痕癢 治濕疹難斷尾 食用過量 腹瀉頭暈 食療推介:濕疹分急性慢性 前者要清熱 後者潤燥 醫徹中西:中西醫合璧藍圖 穴位紓緩咳嗽 杏仁豬肺湯性溫助止咳 文:蘇子謙(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Read more

【中醫治療】網上流傳生食大蒜可改善鼻敏感 燥熱體質易上火

【明報專訊】春夏交替,不少人的鼻子又開始作怪,頻頻打噴嚏、鼻塞及流鼻水。鼻敏感令人不適,看起來沒精打采,容顏憔悴。 網上流傳每日生食大蒜,有助改善鼻敏感。中醫認為大蒜性溫,有助驅寒,而鼻敏感多因肺氣虛寒所致,似乎合情合理,不過,何解有人食完,病情加重了?真的每個人也適用? (資料圖片/明報製圖) 肺脾腎虛損 皆可致鼻鼽 鼻敏感,中醫稱鼻鼽。註冊中醫嚴耀堅指出,鼻敏感多在春夏交替及入冬時發作,引起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發癢或發熱、嗅覺變得遲鈍,甚至鼻黏膜潰爛。成因主要與肺、脾、腎虛損有關,分以下4個證型: 1. 長期歎冷氣 肺氣虛寒 經常歎冷氣,身體長期受寒,一旦遇到風寒攻襲便損肺氣。肺氣不足,未能如常宣發向上升,影響體內氣機運行,導致氣血及津液運行不暢。 主要徵狀:早上流鼻水,鼻水較稀及透明,患者怕冷,易出汗。 2. 飲食不節 脾胃虛弱 飲食不節,常食甜、煎炸、肥膩或濃味食物,影響脾胃功能。脾胃受損,損耗肺氣,令肺氣不足。 主要徵狀:早上流鼻水,鼻水較黏及稀,食慾不振,嗅覺減弱,身體容易疲累。 3. 鼻敏感處理不當 腎氣虛弱 鼻敏感處理不當,傷及腎氣。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腎氣受損,會拖累肺氣受損。 主要徵狀:流鼻水、鼻塞、腰膝痠軟、四肢無力或頭暈。患者以長者偏多。 4. 風寒+食燥熱食物 濕熱型 出現風寒仍不停食燥熱食物,肺氣受損加上燥熱,影響氣機;同時增加鼻內的炎症反應。 主要徵狀:鼻腔發炎含膿,出現濃稠的黃綠色鼻涕,口苦口乾、喉嚨痛、咽乾眼乾等,小便偏黃,大便乾涸或溏爛。 熱底忌食——生蒜偏溫,有助驅寒;體質燥熱人士服食,隨時加重鼻敏感徵狀。 上述4種證型中,嚴耀堅指以肺氣虛寒最常見,「以往冷氣機未普及,大家用風扇來解暑,室內溫度不會調得太低,較少受寒,所以那時很少人患鼻敏感,反而患熱疹病人較多;但現在幾乎所有室內地方都有冷氣,長期困在冷氣間,患鼻敏感的病人也較以往多」。 不過,有時患者證型不止一個,可以兼夾出現。嚴舉例,有一名30多歲雙職媽媽,日間工作時身處冷氣間,放工後要照顧孩子,休息不足,身體長期過勞,而且飲食不節,常食燥熱及肥膩食物。結果她的肺、脾及腎氣均受損,導致鼻敏感,患病已有4至5年。發病的第一年,嗅覺及味覺已轉差。現時正接受針灸及服藥,病情逐漸改善。 嚴耀堅(資料圖片) 腎虛、濕熱型患者 大蒜無效 鼻敏感患者每當發病時,不停流鼻水及鼻塞,雖然未必構成重大健康威脅,但影響生活質素。不少鼻敏感患者在求醫之前,會試用不同偏方,希望改善徵狀。坊間流傳的每日食生蒜,究竟能否解決鼻敏感? 嚴耀堅指出,大蒜可以改善鼻敏感,不過並非人人適合。他解釋,中醫角度而言,大蒜主要用來改善食滯、消化不良、水腫、腹瀉,以及治蛇蟲咬傷,「雖然醫書沒記載大蒜對於鼻敏感有直接的治療功效,不過其性味溫熱,有驅寒及暖脾胃作用,對於肺氣虛寒及脾胃虛弱的鼻敏感患者,有一定幫助。另外,大蒜可以預防因受涼而引起的風寒感冒。當鼻敏感病人減少患感冒,自然也可減輕鼻塞及流鼻水等徵狀」。 但嚴耀堅補充,對於腎氣虛弱及濕熱型鼻敏感,大蒜則作用不大:「大蒜沒有很強的補腎功效,未能改善腎氣虛弱患者的體質。而且大蒜偏溫,濕熱型患者體內本身熱氣已經較重,再食大蒜只會加重徵狀,不宜多食。另外,陰虛火旺及有熱氣等人士,如長痱滋、喉嚨痛或暗瘡,同樣不宜多吃大蒜,否則會增加熱症。」 影響生活——每當鼻敏感發作,不停打噴嚏及流鼻水,非常擾人,所以不少患者期望用偏方,紓緩徵狀。 辛辣刺激 腸胃不適忌生食 嚴耀堅又指,偏方教人食生蒜,味道辛辣刺激,可能引起口腔及舌部灼痛;如果空腹進食或大量服用,更會刺激胃酸分泌,有胃病人士要小心食用。建議腸胃功能欠佳人士,最好食煮熟的大蒜。 最後他寄語一眾患者,發病時最好盡快求醫,別隨意用上坊間偏方,否則或會因不適合自己體質,未能改善問題之餘,甚至會加重病情。 (Tomwang112@iStockphoto) 更多中醫治療文章: 【中醫治療】中藥針灸雙管齊下 改善鼻敏感 【中醫治療】雞屎藤止痕癢 治濕疹難斷尾 食用過量 腹瀉頭暈 【中醫治療】食療推介:濕疹分急性慢性 前者要清熱 後者潤燥 【中醫治療】醫徹中西:中西醫合璧藍圖 【中醫治療】穴位紓緩咳嗽 杏仁豬肺湯性溫助止咳 【中醫治療】芡實祛濕不全面 反致肚脹氣鬱 【中醫治療】知多啲:赤小豆祛濕最強慎用 文:許朝茵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