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康復者】中招後無力行路腳軟 肌肉加速流失?簡易3式家居肌力訓練(運動處方)

【明報專訊】數個研究均指出,感染新冠康復後容易出現或加劇肌肉流失。特別是年長一族在疫情下缺乏運動,染病時食慾不振,以及因病導致超量發炎,均會加速肌肉流失。有長者經常指「坐低起身無力、行路腳軟」,可能是缺乏肌肉及肌力的徵兆。(編者按:以下教你3個家居簡單肌力訓練,緊記做運動要做得正確,不單是隨便走走、隨便動動,還要注意以下事項……) 有研究指出,感染新冠後容易出現或加劇肌肉流失,尤其是年長一族(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新冠康復者】面對新冠後遺症:咳嗽氣喘乏力 研究:中醫治療三成可根治 肺功能呢? 感染新冠 康復後感無力肌肉易流失? 許多研究指出,缺乏肌肉或與慢性痛症、癡肥、二型糖尿病、機能下降等問題息息相關。一些長者的腰背痛或膝頭痛,可能是因為臀部肌群乏力,步行時身體姿勢不穩及傾側。而長期姿勢不良會使骨骼處於非理想位置,加速骨骼磨蝕並可引致退化及疼痛。肌肉量下降不但影響日常生活,更會增加跌倒以至骨折風險,對長者及照顧者而言均是一大問題。 簡易3式家居肌力訓練 肌肉受刺激才變大 做運動要做得正確,不單是隨便走走、隨便動動。因為肌肉必須受到足夠刺激,讓其產生微量損傷後自我修復,才能使肌肉變大。長者練肌肉必須做阻力運動,通過肌肉對抗外在阻力的方式,達到鍛煉效果。做的時候須重視離心收縮,即用力後須回到原來姿勢,以及盡量延長肌肉收縮時間以刺激肌肉。 以下3個家居簡單肌力訓練,建議1星期最少做2次(非連續2天),每個動作10次為1組,做3組。 下肢訓練 旨在增加坐下至站立時使用的臀部及大腿肌力,並減少因肌肉乏力導致腰背痛、膝痛或跌倒風險。 動作: 1.坐在穩固椅子上,雙手交叉放胸前。身體微微前傾,雙膝保持輕微外八(圖A) 2.利用臀部及下肢用力站直(圖B) 3.邊數3秒邊坐回椅子,動作要慢 註:若做3組後仍感輕鬆,雙手可拿水樽或裝有物件的袋子以增加負重,刺激肌肉增生。相反,若動作太難,可以扶着穩固物品站起。 背肌訓練 旨在強化中及下背部之背肌,減少因肌肉乏力導致圓肩(即寒背),以及因肩胛骨不穩而可能導致肩周炎。 動作: 1.坐在穩固椅子上,身體前傾。雙手舉高成Y字(圖C),肩膊放鬆避免聳肩,雙臂向後用力,夾緊背部及定着3秒,回到原位 2.Y字手向下至手肘與肩膊平排(圖D),肩膊放鬆避免聳肩。雙臂向後用力,夾緊背部及定着3秒,回到原位 註:若做3組後仍感輕鬆,雙手可拿水樽增加負重,刺激肌肉增生。 臀部外展肌肉訓練 旨在強化臀部外展肌肉,減少此肌肉乏力而導致跌倒風險,以及因姿勢錯誤而導致腰背痛或下肢疼痛。 動作: 雙手扶着穩固椅子站立,保持身軀正中及挺直,向側邊提起一邊下肢,定着3秒(圖E),緩慢放回原位,換邊再做 註:若做3組後仍感輕鬆,可延長定着時間到5至10秒,下肢亦可緩慢地凌空畫圈,或在雙腳踝上使用阻力帶,增加肌肉刺激 上述運動絕不能取代經專家評估的治療方案,如有疑問應先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 相關文章:肌少症|長者體型偏瘦、肌肉量少是正常?慎防肌少症 50歲開始「練大隻」減跌倒風險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示範:陳嘉顥(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物理治療師) Read more

有關新冠陽性患者、隔離令、指定診所、新冠口服藥、口罩令等 30日起新安排的7個問題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公布年初九(30日)起撤銷新冠陽性患者「隔離令」,將新冠視作風土病(endemic),以一般上呼吸道疾病管理。新安排下,衛生防護中心30日起不再發隔離令,並撤銷當日仍有效的隔離令,屆時所有呈報平台停用,亦停發抗疫物資包。檢測陽性者毋須再呈報,如無病徵可如常上班,若要申領病假則要憑醫生紙。「口罩令」將繼續於冬季維持。醫管局新冠服務亦將於1月30日起取消7間指定診所,屆時全港70多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會預留每日1萬個配額予新冠等偶發性疾病患者,並可處方新冠口服藥,遙距診症亦將停止,日後港人因新冠求診或住院須按既定收費付款。(編者按:有關1月30日起新冠陽性患者、隔離、指定診所、新冠口服藥等新安排的7個問題,詳見附表。) 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政府新聞處) 30日起新冠陽性患者毋須呈報 撤隔離令 7間指定診所取消 特首李家超昨早於立法會答問大會宣布,考慮到本港已築起「混合免疫」屏障,新冠對公共衛生風險明顯減低,社會對其認知和處理能力大升,加上與內地通關無增疫情風險,決定本月30日起撤銷感染者強制隔離,逐步建立新常態系統,將新冠當上呼吸道疾病管理。 醫衛局長盧寵茂說,現時疫情進入新階段、新管理模式,新冠在港已成風土病,應由原本「一刀切」強制隔離,改由市民自主決定。勞福局長孫玉菡稱,勞資雙方可就上班安排自行協議,惟若僱主要求員工休假便須支薪。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稱,是否發出病假紙應由醫生作臨牀判斷。 隔離令:衛生防護中心不再發 所有呈報平台停用 新安排下,衛生防護中心30日起不再發隔離令,並撤銷當日仍有效的隔離令,屆時所有呈報平台停用,檢測陽性者毋須再申報,防護中心將改向所有市民發健康措施建議,亦停發抗疫物資包,社區隔離設施和暫託中心將於下月底關閉。 確診者:無病徵可外出和上班 1月30日起,新冠感染者如無病徵可外出和上班,若現病徵則應避免外出,申請病假須求醫索取醫生紙,做法與一般呼吸系統疾病無分別。 師生快測:每日維持 學生院舍員工陽性倡留家 至於師生每日快測、院舍員工定期核酸檢測和每日快測的規定將維持,若學生快測陽性,建議不要上學,當局亦強烈建議院舍不應要求檢測陽性的員工執勤,並繼續支薪,若院舍因而需額外請人,可申請「人手支援特別津貼」。 相關文章:【新冠陽性】數據:55%第6天快測呈陰性 醫衛局稱九成染疫密切接觸者5天內驗出 縮檢疫隔離期 病假安排:憑醫生紙 與其他疾病無異 至於檢測陽性僱員的病假安排,孫玉菡稱新冠感染者病假安排將與其他疾病無異,如無不適可繼續上班,否則應尋求醫生專業判斷是否發病假紙。他引述去年中修訂的《僱傭條例》稱,如僱員屬連續合約及超過4天不能上班,將可獲有薪病假,若僱主要求員工缺勤亦須支薪。 隔離中心/暫託中心:運作至2月底 最多可住7日 快測呈陰可早走 至於供輕症者或長者入住的社區隔離設施和暫託中心將運作至下月28日,以供過渡。當局指出,如部分患者家居環境擠迫或同住家人屬高風險,可聯絡消防處安排入住隔離設施,最長7日。 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去年10月平均每日1400至1500人需住社區隔離設施,本周平均每日150人要求入住,需求大降,惟考慮部分患者家居環境擠迫或同住家人屬高風險,故隔離設施短期維持,僅供香港居民,最長住7日,可在快測未呈陰性時提前離開,不可重返。他指,呈陽性院友如已接種少於3針新冠疫苗,可獲安排住暫託中心,病徵較重者則由醫護評估病况,有需要會送院。 被問若屆時無暫託中心但院舍多患者、如何處理,勞福局長孫玉菡昨稱現時大多數情况以原址隔離便可處理,日後若有需要,可按情况開啟室內體育館作暫託中心,此刻相信3至4月不需暫託中心。 社署昨日宣布,所有設於體育館及部分設於亞博館的暫託中心分別於本月26日或下月3日起陸續停運,亞博館9號及11號館暫託中心則維持運作直至另行公告。暫託中心停運後,社署會將場地交還康文署及亞洲國際博覽館管理有限公司。康文署亦宣布轄下11個早前停開以供防疫用的體育館下月7日起陸續重開,下月1日起陸續接受預訂,石硤尾公園體育館及小西灣體育館未有重開日期。 指定診所:7間退場 普通門診發新冠口服藥 隨着政府將視新冠為一般呼吸道疾病處理,醫管局新冠服務亦將退場,1月30日起取消7間指定診所,屆時全港70多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會預留每日1萬個配額予新冠等偶發性疾病患者,並可處方新冠口服藥,遙距診症亦將停止,日後港人因新冠求診或住院須按既定收費付款。 高風險確診者:醫管局預留1000名額予長者、小童、孕婦等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公布,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予偶發性疾病患者的配額,將由目前每日7500增至1萬個,並因應最近每日逾700名高風險新冠患者求診,包括長者、5歲或以下小童、懷孕至少28周孕婦及免疫力弱者,將為他們預留1000個名額,可經手機程式「HA GO」內「新冠關愛預約(普通科門診)」及熱線預約,醫院則會逐步將新冠病牀改收其他病人及恢復預約手術等服務,並繼續為完成隔離的港人提供中醫復康治療。 醫衛局長盧寵茂稱,遙距診症服務是基於持隔離令者難外出求醫而提供支援,需花很多人力處理,每個診症服務需時等同普通科門診處理3至4名病人。 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認為從目前新個案走勢推斷,指定診所和遙距診症月底需求將大減,屆時感染者看不到普通科門診的機率不大。他說既然視新冠為常態,便不應再特設門診。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稱,以往普通科門診難即日預約,如染新冠不能於5天內服口服藥,或增重症風險,憂新安排令患者延遲求醫,促當局保留指定診所和遙距醫療多兩三個月,再觀察需求和疫情發展才停用。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服新冠口服藥切忌自行停藥 醫生提醒4件事:快測轉陰仍要留意血氧、心跳… 防護中心:停每日發稿公布數據 續監測重症和死亡個案、污水 至於衛生防護中心每日透過新聞稿公布個案數字的做法,亦將於月底告一段落。徐樂堅說,本月30日將通知全港醫生只需呈報嚴重和死亡個案,防護中心會經專題網頁公布核酸檢測陽性和死亡個案,並定期發布監測數據,包括重症和死亡個案、污水監測和變異病毒株情况,以及將新冠疫情納入定點監測網絡,做法如同處理呼吸道風土病。 口罩令:冬季續維持 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政府公布將視新冠為風土病(endemic),以一般上呼吸道疾病模式處理。醫衛局長盧寵茂表示,「口罩令」將繼續於冬季維持,以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並維持新冠緊急應變級別,以作為口罩令、疫苗接種計劃及檢測等措施的基礎。 盧寵茂說,取消隔離令不代表新冠病毒已消失,新冠仍對社區和醫療系統帶來風險和壓力,加上全球疫情仍存變數,政府會繼續維持現時緊急應變級別。他稱並非放棄所有抗疫,世衛仍將新冠列作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美國亦延長緊急事態至4月,且世衛重申要繼續病毒檢測等工作,口罩、疫苗和治療仍對控疫非常重要。 至於何時可取消口罩令,盧稱理解市民希望不用再戴口罩外出,又謂自己雖在醫院習慣戴口罩,但亦不想在日常生活佩戴,惟冬季未完結,政府冀維持口罩令並適時調整,重申戴口罩對保持公共衛生有一定幫助。 港第2、3針接種率達93%及84% 盧寵茂:混合免疫屏障牢固 盧寵茂半年前曾反駁港大專家袁國勇等提出的「混合免疫」純屬理論,亦曾因新冠病死率計算方法與專家隔空辯論。盧昨交代撤令理據時稱,本港新冠疫苗第二和第三針接種率分別達93%及84%,計及曾感染者的第三針有效接種率達95%,承認混合免疫屏障牢固,而感染者多屬輕症,去年初病死率達0.77%,年底另一高峰期已跌至0.19%,且醫療系統和市民應對能力提升,去年初醫管局一度減少六成服務,年底只需調整約一成。 被問到現在是否認同專家一早提出的「混合免疫」,盧稱一直有溝通,政府方向與專家一致,只是理論與政策在執行上有區別,有見醫療系統有能力應付去年底疫情高峰,反映疫苗和自然感染屏障足令大部分患者屬輕症,政府才能推出最新政策,強調理論與政策無衝突。 相關文章:復必泰二價疫苗 美數據:可能與65歲或以上長者中風有關 林永和籲三高吸煙長者可先諮詢後接種 新冠非流感 盧:一加一或大於二 被問到如何比較新冠和流感,盧稱兩者有相似和不同,他會形容新冠是流感以外另一種呼吸道感染,若說成流感,會減低大眾對新冠的警惕,且兩者或構成疊加效應,「一加一可能大於二」,同時感染可令病情嚴重,社會同時流行兩種病毒亦會對醫療系統構成嚴重影響。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認為,現已無理據支持維持口罩令,亦不認為新冠仍屬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如仍是,政府應繼續維持所有防疫措施,而非只撤剩口罩令,質疑邏輯矛盾。 明報記者(新冠疫情) Read more

【矯齒】 隱形牙箍服務 事主用牙套後牙齒神經痛牙齦萎縮無牙醫跟 消委會:箍牙屬專業醫學治療

【明報專訊】消委會去年接獲13宗關於隱形牙箍服務投訴,發現部分隱形牙套公司的矯齒療程模式為自助或半自助,不設本港註冊牙醫作牙科檢查及於療程跟進。其中有投訴人花1.8萬元在一間牙套公司買療程,在佩戴到第9副牙套後,感到牙齒劇痛及神經痛,其後更發現牙齦萎縮,但只獲「職員」建議用漱口水處理及停用牙套。消委會認為政府應密切留意這類模式運作及無註冊牙醫跟進的矯齒服務對消費者的風險,並深入研究如何能為消費者提供較全面保障;如有需要,須考慮是否規管這類矯齒服務。 近年興起隱形牙套矯齒療程,以無礙外觀及方便清潔作招徠。(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牙醫:錯位可致牙髓壞死牙肉縮 自助箍牙 小心甩牙 牙套矯齒去年收13宗投訴 事主:隱形牙套令神經痛牙齦萎縮 無牙醫跟 近年興起隱形牙套矯齒療程,以無礙外觀及方便清潔招徠。其中一名投訴人林小姐花1.8萬元在一間牙套公司買療程,一名「職員」為她評估。但她佩戴到第九副牙套後,感到牙齒劇痛及神經痛,牙縫變闊,其後更發現牙齦萎縮,但只獲建議用漱口水處理及停用牙套。林遂要求與公司負責人面談,但只獲安排「助理職員」會面,對投訴及要求諸多推搪,最終消委會介入,惟公司只願按比例退回5800元,林認為公司未能提供適切服務,不接受相關退款。 消委會去年9至12月派員以顧客身分到6間隱形牙套品牌公司,接受網上免費評估或到訪牙套公司接受免費諮詢,發現只有4間稱會由本港註冊牙醫負責牙科檢查及跟進療程;有一間只提供3D牙齒掃描,不設牙科檢查,並聲稱由「矯正醫生」支援療程,療程期間僅透過應用程式遙距監察箍牙進度;另一間公司要求消費者先購買療程才安排牙科檢查,但療程沒有牙醫跟進。 相關文章:長者常見牙齒問題:裂齒、牙肉收縮 恆常檢查避免問題惡化 「矯正醫生」僅遙距監察療程 以「沒有牙醫跟進的半自助療程」模式運作的一間公司收費1.5萬至1.9萬元,消委會職員在即時通訊軟件遞交一張牙齒照片後,該公司便稱其「專業團隊」認為適合接受其隱形牙套療程,並提及「香港牙科醫生免費跟進」。不過,當消委會職員實地到訪後,該公司稱只提供療程前牙醫檢查及掃描,不會有牙醫跟進療程,牙套公司亦不會主動聯絡顧客監察療程進度。 相關文章:【敏感牙齒原因】牙肉萎縮、琺瑯質磨蝕致敏感牙齒 5個預防方法要注意 消委會:箍牙屬專業醫學治療 資歷難證 未必受監管 消委會強調,箍牙屬專業醫學治療,未有註冊牙醫跟進可導致嚴重後果,籲消費者勿隨意接受未設牙科檢查或牙醫跟進的療程。消委會又說,本港註冊牙醫的醫學治療受《牙醫註冊條例》及其附屬法例規管,是次調查發現部分療程聲稱由「海外註冊牙醫」或「矯正醫生」遙距跟進,難證資歷,且未必受本港法例監管,消費者欠缺保障。 (消委報告) Read more

【酗酒】昏迷猝死 醫生指酒後1小時血液內酒精濃度高 飲酒前先吃麵包芝士宜慢飲

【明報專訊】一名中年漢前晚於旺角聯合廣場一間酒樓參與公司團年飯,疑不勝酒力,不省人事,翌日由酒樓職員發現昏迷,由接報到場救護員證實死亡。急症科醫生彭繼茂表示,酒後1小時血液內的酒精濃度會最高,亦最為危險,其時中央神經會受酒精影響,令人昏迷,甚至未能控制咽喉,令嘔吐物阻塞氣道,無法暢順呼吸致死。他提醒市民,酒家如見有人醉倒昏迷,應幫忙聯絡家人或召救護車,「唔好諗住由得佢喺度瞓」。若飲酒前宜先吃麵包、芝士等可減慢酒精吸收,慢慢飲亦可降低醉酒機率,最重要是量力而為。 (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肝炎與肝癌】小貼士:酒精引發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酗酒昏迷猝死 醫生指頂酒酗酒者同高危 酒後1小時血液內酒精濃度高 急症科醫生彭繼茂表示,醉酒猝死不論年齡均有可能發生,如沒飲酒習慣的人在宴會幫人「頂酒」,易不自量力「飲多咗」;酗酒者則因肝已適應酒精,「飲醉都唔知」,兩種情况同樣高危。 彭繼茂續指,血液內的酒精濃度在酒後一小時最高,最為危險,其時中央神經會受酒精影響,令人昏迷,甚至未能控制咽喉,令嘔吐物阻塞氣道,無法暢順呼吸致死。 籲召白車「唔好由得佢瞓」 勿空肚飲酒 慢飲減醉酒機會 彭繼茂續指,飲酒前吃麵包、芝士等可減慢酒精吸收,慢慢飲亦可降低醉酒機率,最重要是量力而為;同行朋友或酒家如發現有人醉酒昏迷應協助,懂急救者可先檢查呼吸脈搏,適時為醉酒者打開氣道及做心外壓,不懂急救亦可召救護車或聯絡家人,「唔好諗住由得佢喺度瞓,等佢聽朝自己醒」。 警方昨早7時許接報案,指聯合廣場「百好名宴」有身上有酒氣的食客於偏廳昏迷。救護員到場,當場證實47歲李姓男子死亡,其親友事後到場協助了解。案件暫列屍體發現,死因待驗屍確定。據了解,李為裝修工人,有飲酒習慣,無病歷;公司前晚在酒樓筵開5席團年飯,眾人飲紅酒、烈酒,李其後疑不勝酒力在酒樓休息,同事先後離開,至昨早職員在偏廳執拾,發現他昏迷不醒、身體冰凍。 相關文章:【糖尿病】高血糖增中風機會2至4倍 了解11個中風風險因素 控制三高預防10個貼士 Read more

【新冠患者】核酸檢測Ct值35或以上傳染性低毋須隔離 快測呈陽即病毒量較高仍須隔離 確診者到指定診所不設抗疫的士

下周一(16日)起,政府將調整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的判定標準,如檢測Ct值為35或以上會一律界定為陰性,並不會獲發隔離令,亦毋須進入社區隔離設施。至於快速抗原測試陽性者,政府指由於快測結果不會呈現Ct值,靈敏度亦比核酸檢測低,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時其病毒量較高,快測陽性個案仍須按照隔離令的原定指示繼續隔離。另外,專接新冠患者往返居所及醫療設施如指定診所等地的專屬的士車隊14日起(本周六)停止服務。政府發言人提醒,確診者日後若由隔離地方外出求診,應戴上貼面外科口罩,避免逗留人多擠迫場所。截至1月2日逾29.2萬名病人獲處方新冠口服藥,當中逾10萬人處方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逾19.2萬人處方輝瑞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 社區檢測中心(明報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新冠陽性】數據:55%第6天快測呈陰性 醫衛局稱九成染疫密切接觸者5天內驗出 縮檢疫隔離期 新冠核酸檢測Ct值35或以上者16日起視作陰性 毋須隔離 政府解釋,因應疫情發展,加上考慮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Ct值達35或以上的個案一般傳染性極低,衛生防護中心評估相關風險後作有關決定。調整後的判定標準同樣適用於在社區檢測中心及檢測站的免費及自費檢測,其中自費檢測的陰性證明可用作跨境等用途。 隔離中人士未接獲防護中心通知 仍須繼續隔離 政府將安排下周一前經核酸檢測確診而Ct值達35或以上,並仍然持有有效隔離令的人士,取消其隔離令,並安排身處隔離設施的相關人士有序離開。 若隔離人士未有接獲衛生防護中心的主動通知,則須按照隔離令的原定指示繼續隔離,直至他們在檢測陽性後第4天起連續兩天取得快速抗原測試陰性結果為止。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服新冠口服藥切忌自行停藥 醫生提醒4件事:快測轉陰仍要留意血氧、心跳… 抗疫的士14日起停運 確診者外出求診應戴口罩 另外,因應政府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專接新冠患者往返居所及醫療設施如指定診所等地的專屬的士車隊本周六(14日)起停止服務。政府發言人提醒,確診者日後若由隔離地方外出求診,應戴上貼面外科口罩,避免逗留人多擠迫場所。 抗疫的士今年2月18日起啟用,由政府聯同的士業界設立,最初約300部,患者可免費乘搭,政府向每名司機提供每日3000元津貼。政府表示,截至前日(10日)車隊已完成超過37萬宗行程。 逾29萬人獲處方新冠口服藥 醫管局昨在立法會回覆書面查詢時表示,截至1月2日逾29.2萬名病人獲處方新冠口服藥,當中逾10萬人處方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逾19.2萬人處方輝瑞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醫管局表示新冠病人需要的藥物備存量充足,兩款口服藥庫存未達使用期限。政府(13日)提醒,現時兩款已註冊的新冠口服藥物(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及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只可向公私營醫療機構及醫生供應,病人只可經由註冊醫生按需要獲處方有關藥物,零售藥房不能向供應商採購以及向市民銷售有關口服藥物。任何人售賣或轉售新冠口服藥物,包括無償供應,均屬違法。 每名確診病人僅處方一個新冠口服藥療程 一般而言,新冠確診病人只會獲處方一個新冠口服藥療程(一個療程來說,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含有30粒藥片;而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則含有40粒膠囊)。市民若在診症後獲處方新冠口服藥物,應按醫生指示服用,並完成整個療程。 相關文章:藥劑師:撲熱息痛有紓痛退燒 與布洛芬功效同兼具消炎 惟哮喘者要注意 勿買散裝藥 撲熱息痛用作紓緩發燒疼痛症狀 勿過量服用 另外,政府(13日)表示,含「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成分的藥物在本港整體供應維持穩定,市民不需要囤積有關藥物。 「撲熱息痛」用於紓緩疼痛及發燒症狀。建議在服用任何藥物前諮詢醫護人員的意見。若服用「撲熱息痛」數天後病徵仍持續,應盡快求醫。服用過量的「撲熱息痛」可能會導致肝臟嚴重損傷,正常成年人在24小時內不應服用超過4000毫克「撲熱息痛」(以一粒含「撲熱息痛」500毫克的藥片計算,正常成年人一日不可服用超過8粒),而兒童或有特定病况的人士,更應減少服用量。 (新冠疫情) Read more

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明報專訊】(編者按:香港正逐步解除包括「社交距離」在內的防疫措施,會否步美國後麈,受到新冠、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簡稱RSV等3個病毒夾攻,令入院病人大幅上升,兒童病牀也供不應求……仍是未知之數。但流感季節已開始,RSV季節亦步亦趨……) 相關文章:【冬季流感】保護自己及身邊人 及早接種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 (衛生處方) 新冠、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美國三料疫症夾攻 打從2019年開始,過去3年香港人過的都不是好日子,先是社會動亂,跟着是新冠肆虐,大大影響市民的人身安全及自由,也打擊了社會整體經濟,個別行業更是苦不堪言;跟着來個俄烏戰爭,雖發生在十萬八千里外,但嚴重影響了世界經濟,香港也未能獨善其身。好不容易等到了2022年尾,眼見新冠疫情似已受控,雖然官方報道的染疫個案日見新高,已超過每日2萬之數,但重症數目沒有同步上升,許多防疫禁令已解除,連「安心出行」也取消了,又重新與內地通關,算是新一年一點好消息。 怎知打開電視一看,外電報道的新聞卻不是那麼樂觀,首先是俄烏戰爭形勢不但沒有緩和,反而有愈趨嚴峻的趨勢;再而看到美國醫療系統再度淪陷,不過今次不單是因為新冠,塞滿醫院的也不是體弱多病老人,而是本來身體健康的兒童。作惡的病毒除了新冠,還有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簡稱RSV)。3個病毒夾攻,入院病人大幅上升,兒童病牀更是供不應求,兒童深切治療部亦有人滿之患,許多接受訪問的兒科醫生都在電視上吐苦水。美國人更把這個三毒來朝的疫情稱為「三料疫症」(triplendemic)。 本港RSV春夏屬高峰季節 其實,流行性感冒是每年冬天都爆發的流行病,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在新冠肆虐之前,每年這個時候正是流感高峰期,大量病人湧到醫院,弄到急症室和病房頻頻告急,醫管局及政府高層都要循例到各醫院探探班,還要對着鏡頭保證要增加資源,以防災情重臨。可是年復年,流感氾濫還是「一年一度燕歸來」,情况始終沒有太大改善。至於RSV,則是所有兒科醫生都耳熟能詳的兒童病,整年都有個案,不過香港以春夏為高峰季節,和外國大多以冬天和初春為高峰期略有不同。 兒童「免疫缺口」 易交叉感染 RSV和流感都導致呼吸道感染,大部分病人病情輕微,但兩者都可以引起嚴重,甚至致命重症;長者、長期病患,以及嬰兒尤其容易受荼毒。今次美國災難級「三料疫症」,原因是新冠方興未艾,又正值流感高峰期,加上突如其來多了許多RSV感染,令兒童病房不勝負荷,有兒科專家更呼籲總統拜登宣布國家正處於緊急狀態,好方便調撥資源,支援受影響的醫院。 為何RSV感染會突然上升?有專家認為過去兩年多,各地因為新冠都採取了許多預防措施,好像限制人群聚集及餐聚、強制戴口罩、學校停課、在家工作等,兒童少了機會和其他人,尤其是其他兒童接觸,受到病毒自然感染的機率大大減少,身體對病毒的免疫能力無可避免地降低。現在新冠疫情稍有紓緩,各種預防措施包括「社交距離」逐漸撤銷,正處於對病毒「免疫缺口」(immunity gap)期的兒童,在RSV季節恢復免口罩的群體生活,怎不相互交叉感染,令RSV個案飈升。 步美國後塵?慎防病毒聯軍致措手不及 香港正逐步解除包括「社交距離」在內的防疫措施,會否步美國後麈,也來個triplendemic尚是未知之數。但流感季節已開始,RSV季節亦步亦趨,我們不可掉以輕心,要做足準備,以防給病毒聯軍殺個措手不及。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英國疫情再反彈新增5萬宗確診 專家警告今冬將受三重打擊:新冠、流感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SV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日均增至逾萬劑 研究:接種3針後打二價 增BA.4/5變異病毒中和抗體效力

【明報專訊】港大醫學院一項已於《刺血針》發表的研究發現,已打3針者如及時接種二價疫苗,能增強針對BA.2.12.1及BA.4/5變異病毒株的中和抗體效力。另外,本報翻查近日復必泰二價接種數據,發現自當局預告目標通關日期後一周,日均接種劑次大增約一倍至逾萬。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認為,市民或因不了解二價疫苗是優先免費提供予香港居民,通關後非港人須自費接種等安排,故擔心通關後需與內地人「爭針」,令接種者增。營運多個疫苗接種站的梁國齡表示,近日到場打針者大部分要求打二價,二價接種率較開打初期明顯上升,估計港人見近日疫情嚴重,擔心通關後再爆疫。 相關文章:復必泰二價疫苗作為第3、4和第5針安排 已接種3針康復後6個月可打第5針(16日起預約) 復必泰二價疫苗接種倍增至一日逾萬劑 港大研究:已打3針接種二價 增強BA.12.1及BA.4/5中和抗體效力 港大醫學院一項已於《刺血針》發表的研究發現,及時接種第3針疫苗比起兩針更有效減低Omicron BA.2突破感染,並降低染疫反應,已打3針者如及時接種二價疫苗,能增強針對BA.2.12.1及BA.4/5變異病毒株的中和抗體效力。 另外,近日注射疫苗人數上升。崔俊明稱,政府早前已表明二價疫苗優先免費提供予香港居民,通關後非港人須自費接種,屆時疫苗供應理應分「兩條隊」,認為市民或因不了解安排,擔心通關後需與內地人「爭針」,故接種者增。他稱最近兩地的治療紓緩藥物緊張,料將令更多市民考慮打加強劑,呼籲當局留意情况適時增購二價疫苗。 二價疫苗可預約為第3針或第5針 新冠康復者建議康復後6個月接種 復必泰二價疫苗於12月1日開打,初期供高風險群組作第4針,後來擴至滿18歲可作第3針及第5針。翻查政府疫苗接種網站資料,二價疫苗初期單日接種低於1萬,至政府陸續公布通關安排後明顯上升,上月28日具體表明盼1月15日前通關起,除元旦兩日假期外每日接種數字均逾萬(見圖)。 【接種安排:本港自12月9日起,18歲或以上人士可預約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作為第3劑(或康復人士的第2劑)疫苗;12月16日起,已完成接種4劑疫苗的18歲或以上人士(或已接種第3劑及曾受感染的成年康復人士,在於完成最後一次接種或康復6個月後),如選擇接種加強劑作保護,可預約接種第5劑(或康復人士的第4劑)疫苗。有關人士可選擇科興、復必泰原始病毒株或復必泰二價疫苗。】 止痛退燒藥搶購潮 擴至止瀉藥 另外,通關在即,本港近日「搶藥潮」持續,最新一波由止痛退燒藥擴至止瀉藥。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張德榮昨稱,數日前起觀察到多了市民買止瀉藥物,相信因近期內地流傳有新冠新變種病毒株會引起肚瀉,而本港止瀉藥供應尚餘3至4個月存貨,呼籲毋須搶購。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表示,家庭醫生均稱不缺藥,形容市民現時缺的不是藥物而是信心。近日染疫者除難買藥,亦因疫情持續而難約醫管局指定診所及遙距診症,醫管局昨稱近日名額已倍增至每日4000個,逾半會預留給長者及兒童等高風險群組,建議輕症者改向私家醫生求醫。 撲熱息痛料一兩周內有供應 藥劑師:不用囤積多於5日藥 內地近日錄得數宗帶OmicronXBB.1.5變種病毒株個案,內地專家日前澄清沒證據顯示新病毒株會引起肚瀉,但內地最近仍有搶止瀉藥潮。張德榮昨向本報稱,多了市民買止瀉藥,平均每人一兩盒,未如撲熱息痛般一次買四五盒,但有上升趨勢;而本地生產撲熱息痛應一兩周內有供應,惟料無法應付內地需求。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在港台《千禧年代》稱,預計本地撲熱息痛藥物生產商1月中可提供更多貨,提醒市民不用囤積多於5日藥,亦不應買無原裝盒、不是寫繁體字或散裝藥物,藥物儲存不妥或影響效用。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發燒、頭痛、咳嗽 撲熱息痛、布洛芬、止瀉藥、止咳藥、複方西藥服食方法要注意 藥劑師:忌過量重複用藥 醫局籲輕症者向私醫求醫 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部門主管梁堃華昨在同一節目談及指定診所及遙距診症安排,稱需求隨個案上升增加,已預留名額讓70歲以上長者、5歲以下小童、懷孕28周或以上孕婦、免疫差者的高風險群組預約,長者通常一兩日內可處理到,建議輕症者向私醫求醫,名單已上載至政府網及HA Go應用程式參考。衛生防護中心昨亦在facebook提醒,隔離令訂明染疫者全程戴貼面外科口罩,可使用點對點交通外出求診。林哲玄稱,現時新冠患者輪候醫管局遙距診症要五六天,市民難有信心,獲派口服藥亦已過最佳服用時間,促當局邀請更多家庭醫生遙距診症。 (新冠疫情) Read more

藥劑師:撲熱息痛有紓痛退燒 與布洛芬功效同兼具消炎 惟哮喘者要注意 勿買散裝藥

【明報專訊】港人常用退燒藥「必理痛」的搶購潮近日蔓延至其他品牌,本報昨日到北區多間藥房及藥行觀察,發現「樂信」、「幸福」等大品牌含撲熱息痛成分的止痛退燒藥基本上缺貨,只剩一至兩間仍有小量存貨,必理痛其他配方如腰背及關節痛、經痛配方亦全數售罄。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建議,市民可購買含同一成分的退燒止痛藥水取代;另可在藥劑師監售下購買含「布洛芬(Ibuprofen)」的藥物,亦可用冰敷額頭或凍水洗澡降溫。崔提醒,哮喘患者服用布洛芬等相關藥物時需留意會否誘發病發,購買時更要注意以下事項,勿買散裝藥。撲熱息痛可紓緩發燒、輕度痛楚 藥劑師:可轉購「布洛芬」藥 功效同 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搶購潮由「必理痛」蔓延至其他品牌,崔俊明建議,市民可購買含同一成分的退燒止痛藥水取代;另可在藥劑師監售下購買含「布洛芬」的藥物,亦可用冰敷額頭或凍水洗澡降溫。翻查衛生署藥物辦公室網站,本港現時有91種已註冊的藥劑製品含布洛芬成分。 相關閲讀:【新冠患者】發燒、頭痛、咳嗽 撲熱息痛、布洛芬、止瀉藥、止咳藥、複方西藥服食方法要注意 藥劑師:忌過量重複用藥 服用布洛芬哮喘者要注意 須藥劑師監管下售賣 崔俊明解釋,撲熱息痛主要作用為紓緩輕度痛楚、發燒;「布洛芬」同樣有上述效果,另具消炎功效,惟哮喘患者服用相關藥物時需留意會否誘發病發。他補充,布洛芬須在藥劑師監管下售賣,提醒市民勿在藥房向普通售貨員買藥,亦要避免買散裝藥,以保障藥物質素。崔俊明透露,學會如無意外將發出指引,提醒有需要的市民如未能買藥有何注意事項。 相關閲讀:【兒童健康】小朋友染疫發燒如何護理 4類常見傳染病家長要知道 小朋友眼敏感、鼻敏感怎辦?關注孩子身心健康 港註冊撲熱息痛藥劑製品逾700個 政府發言人昨稱,現有756個已註冊藥劑製品含撲熱息痛,個別品牌退燒藥因短時間內需求急增而供應緊張,但其他品牌仍供應充裕,又強調公營醫療系統儲存量充足,並擬將增購的藥物預留給有需要者,包括個別因「地區性藥物短缺」而未能買藥的市民。 崔俊明亦再呼籲市民勿囤積藥物「看門口」,近日公立醫院改向門診病人每次只處方4星期的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片,他建議病人家中若仍有存貨,可提醒醫生毋須開藥。 政府:其他品牌供應充裕 公醫系統儲量足 港九藥房總商會料約七成顧客是幫內地親友買藥,每次購入4至5盒;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港府主動向內地了解需否提供協助,例如可將去年初購入內地生產的止痛退燒藥「對乙酰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供給內地,以免分薄市面供應。 相關閲讀:兒童哮喘難斷尾?家長注意:及早診斷、勿自行停藥 7個預防貼士 藥房觀察有以「藥房版必理痛」招徠 實非必理痛 本報記者昨到上水一帶10間藥房、兩間萬寧及1間屈臣氏,均無必理痛產品存貨,小部分藥房仍有其他品牌含撲熱息痛藥物。屈臣氏原擺放退燒及傷風感冒藥的貨架空空如也,有標示列明每人限購兩件;萬寧亦無有關藥物出售。 記者到訪的所有藥房均將不同藥物放當眼處,有藥房以「藥房版必理痛止痛退熱片」作招徠,實際上是另一廠出產含撲熱息痛藥物;有藥房出售的「感冒藥」則不含上述成分。有兩間藥房仍有賣「幸福止痛素」,售60元(30粒)及12元(4粒),亦有藥房只售散裝撲熱息痛,一排10粒售35元。 崔俊明估計,藥廠待長假後可全面加大生產量,透過減少其他藥物產量,集中生產退燒藥,相信未來一周有更多供應。他引述有藥廠表示有信心維持公營機構藥物需求,公院近日改向門診病人每次只處方4星期藥物,有助「買時間畀藥廠整(生產)藥」。 Read more

港12歲以上第3針接種率逾83% 學者:混合免疫屏障5月已穩固

【明報專訊】截至昨(28日)晚8時,本港12歲或以上市民的第3針接種率為83.2%,其中年滿80歲長者的第3針接種率為63.53%,較上周六增0.11個百分點。醫衛局長盧寵茂曾稱疫苗通行證將是最後撤銷的措施之一,上周六(24日)他重申「一老一幼接種率仍低」,不適宜取消。事隔4日,政府以本港已「築起穩固防疫屏障」為由,全面撤銷實施逾10個月的疫苗通。有公共衛生學者質疑,不少專家和學者早於半年前提出本港具「混合免疫」保護,不見得免疫屏障過去數個月有何改變。 相關文章:復必泰二價疫苗作為第3、4和第5針安排 已接種3針康復後6個月可打第5針(16日起預約) 學者:混合免疫屏障5月已穩固 孔繁毅:應視感冒處理 隨着本港逐步放寬防疫,盧寵茂最近多次被問到維持疫苗通的理據,他本月中形容有關措施曾對推高疫苗接種率發揮效用,維持措施是為要繼續推動接種,以及保護未打針的長者和幼童進入高危場所,並質疑要求撤銷疫苗通者是「幫倒忙」。他最新一次回應維持疫苗通的理據是於上周六,當時稱一老一幼接種率仍低。 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牀教授孔繁毅向本報表示,本港混合免疫早於今年5月已非常穩固,一直以來重症比例很低,新冠早已在港成為風土病,應視為感冒般處理。 80歲以上長者63.53%打3針 3歲以下幼童逾22%打首針 截至昨晚8時,12歲或以上市民的第3針接種率為83.2%,其中年滿80歲長者的第3針接種率為63.53%,較上周六增0.11個百分點。至於疫苗通未涵蓋的半歲至3歲幼童,至昨晚第一針接種率僅22.94%,較上周六增加0.3個百分點。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及孔繁毅等4名港大學者今年7月提出,本港應於今夏逐步放寬防疫,以產生由自然感染和疫苗注射構成的「混合免疫」屏障。盧寵茂當時反駁有關說法,指「純屬理論」,未能保護市民。昨記者會公布取消疫苗通時,盧寵茂引用已打3針者及已打兩針並曾感染者的「有效接種率」達94%為理據,形容「已建立穩固防疫屏障」,惟未有使用「混合免疫」字眼。 相關文章:【兒童健康】小朋友染疫發燒如何護理 4類常見傳染病家長要知道 小朋友眼敏感、鼻敏感怎辦?關注孩子身心健康 學者:長幼接種率近月未變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認同,本港混合免疫屏障過去半年來都非常高,不見得現在有何轉變,包括長者和幼童接種率,質疑為何待今天才大幅放寬措施。 (新冠疫情) Read more

類鼻疽感染有季節性 風暴後空氣可存活 理大港大分析深水埗個案屬吸入性感染 籲住戶颱風後關窗

【明報專訊】本港今年錄得43宗類鼻疽個案,近八成集中於深水埗。理大聯同港大醫學院分析類鼻疽在西九龍區的擴散情况,其中在白田邨重建計劃第十期地盤附近一個空氣樣本,培植出類鼻疽伯克氏菌,首次證實風暴吹襲後的空氣帶有存活的類鼻疽伯克氏菌,並估計深水埗個案的傳播途徑屬吸入性感染,但目前未能確認造成類鼻疽爆發的源頭。團隊估計,類鼻疽感染個案明年將增加,呼籲倘遇上颱風,居所接近山坡的市民,在颱風後數天應把窗户保持關閉,另建議政府加強綠化帶。 相關文章:類鼻疽潛伏期2至4周 深水埗區配水庫傳播途徑未明 常見病徵、死亡率、高危人士 預防感染7點注意(更新11月18日) 本港類鼻疽感染有季節性 風暴後採樣 白田邨地盤空氣檢活菌 本港今年錄得43宗類鼻疽個案,近八成集中於深水埗,當局上月將之列入須呈報的法定傳染病,至今仍未查出爆發原因。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早前於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表示,經當局調查,未有證據顯示有任何因素令類鼻疽於深水埗擴散。 理大與港大的研究團隊經環境調查後發現,香港類鼻疽感染有明顯季節性,於颱風及暴雨後較常出現感染個案。團隊今年8至10月在深水埗採集20個空氣及泥土樣本,並於8月15日(即風暴「木蘭」襲港後第5日),在白田邨重建地盤附近的空氣樣本,培植出類鼻疽伯克氏菌,首次證實風暴吹襲後的空氣帶有存活的類鼻疽伯克氏菌。 確診類鼻疽個案與白田鄒空氣樣本 同屬「ST-1996」菌株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指出,團隊將九龍西聯網醫院確診的38宗類鼻疽個案與白田邨空氣樣本做全基因組排序及比對,證實兩者基因相近,同屬於一種全新名為「ST-1996」的菌株。他解釋,經比對後發現該菌株最早見於2016年的深水埗區個案,當時白田邨地盤仍未動工,故團隊認為白田邨重建計劃第十期地盤並非爆發源頭。 引風向資料 陽性樣本疑嘉頓山吹至 團隊其後將調查範圍擴大至嘉頓山及石硤尾公園一帶,收集的48個泥土樣本及17個污水樣本中,有11個泥土樣本對類鼻疽伯克氏菌核酸檢測呈陽性,即細菌曾於以上地方出現,污水樣本則均呈陰性。團隊據8月15日採樣當日錄得的風向資料,懷疑陽性空氣樣本由嘉頓山吹至。 18確診13肺炎 吸入感染病徵 另外,今年8至10月確診類鼻疽的18宗個案中,13人患肺炎,團隊指出屬吸入性感染病徵,經臨牀證據及分子流行病學分析,推斷深水埗類鼻疽的傳播途徑屬吸入性感染,但未能確定這是否唯一傳播途徑導致爆發,故暫時未確定傳播源頭。 研究團隊又指,由2016至2022年,深水埗區消失了逾16萬平方米植被面積,故當遇到大雨,類鼻疽菌會由深層土壤層向表層移動,使鬆散的泥土容易氣溶膠化,受到強風驅散時,有可能經空氣傳播。 相關文章:【疫苗接種】50歲以上人士可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 長者打肺炎球菌疫苗等的9個問題(更新10月10日) 團隊呼籲颱風後住戶保持窗戶關閉 團隊估計,類鼻疽感染個案明年將增加,呼籲倘遇上颱風,居所接近山坡的市民,在颱風後數天應把窗户保持關閉,另建議政府加強綠化帶。蕭傑恒表示,團隊已將地盤泥土樣本分析結果匯報衛生防護中心,中心曾往地盤調查和消毒。本報昨向中心查詢如何跟進,以確保深水埗居民健康,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