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血壓血糖 減腦退化風險

(明報圖片) 【明報專訊】健康血壓血糖 減腦退化風險 腦退化症影響全球5000萬人,每年新增1000萬病人。世界衛生組織強調,此症並非年老的正常現象,而是慢性的腦部疾病,影響患者記憶、思考、行為、情緒和活動能力。世衛更發出新指引,強調人們可以通過運動、不吸煙、不酗酒、控制體重、健康飲食及保持健康的血壓、血糖和膽固醇水平,降低腦退化症風險。 腦退化症不單影響患者,對照顧者及家人亦帶來巨大壓力,包括健康、情感和經濟上的壓力,極需要外界支援。世衛已將腦退化症列為公共衛生工作重點,呼籲各界積極面對,增加公眾對此病的認識,為患者及照顧者提供支援,加強腦退化症的研究等。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Read more

【中風及康復系列】矯形工具 助中風病人改善腳下垂

中風病人經危急時期後,及後容易出現中風後軟癱、患肢乏力,有機會因下肢肌肉力量過弱,在走路時足部無法完全提高離開地面,出現腳下垂(拖腳)的情況。隨後肌張力上升,甚至因為長期不平衡的高肌張力引致永久性肌肉縮短(攣縮),引致關節變形。義肢矯形師可以利用不同矯形肢具,協助患者避免肢體攣縮及改善腳下垂問題,提升生活質素。 betway体彩 義肢矯形師梁永健解釋,中風患者若出現攣縮,常見會引致肌肉痛、衛生問題及阻礙復康等,因此他們需要用矯形肢具,以承托軟癱患肢及避免攣縮等情況。若患者同時有腳下垂的情況,可配用合適下肢肢具,提升腳前掌,鞏固足踝,以幫助他們支撐身體,減少體力消耗,讓他們穩健步行。 不同物料、設計腳托 保護及承托程度有別 下肢肢具/腳托可有不同物料及設計,以提供不同程度的保護及承托。通常會由矯形師先為病人檢查及評估其能力及病情,視乎需要,再決定使用的物料及設計。 若中風病人需要穿着腳托,梁永健有以下一些建議: 應 不應 .根據醫生指示穿戴使用.使用腳托,宜穿襪子.選擇合適鞋具配合,勿穿過大鞋子 .不要使用腳托蹲下.上落樓梯時,勿只放半腳掌在樓梯表面.如有不適,不要忍耐及拖延求診,盡快進行調校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中風及康復系列】中風後患者失語、難嚥?言語治療助復康

中風令病人腦部受損,除了患肢癱瘓無力外,亦有機會影響如言語、溝通及吞嚥功能,出現有口難言、難以進食的情況,這些功能障礙會對患者健康、生活質素、社交、以及心理方面帶來負面影響。透過言語治療,可助患者逐漸恢復語言溝通及進食的能力。 Read more

【中風及康復系列】中風病人出院後 社康護士全方位陪伴踏上康復之路

扭開樽蓋或打開藥袋,看似十分簡單的動作,但對於中風病人來說,這些都是殊不容易的任務。在復康過程中,病人如何克服生活上的種種困難?無論是小至選擇合適的進食工具,大至插喉餵食,甚或是教導照顧者應從何做起……社康護士都會為病人及照顧者排解疑難,邁向康復之路。 病例:40多歲的李先生,因中風送院,經治療後逐漸康復並可以出院。由於中風後發現患了糖尿病,他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留院期間由護士協助打針服藥,但醫生擔心病人回家後用藥及糖尿控制會出現問題,遂安排社康護士上門探訪跟進。 病人回家後,方發現要單靠自己打開針蓋,上針頭及調校藥物劑量,都無法做到,家中也沒有人照顧,在只有右手可活動的情况下,如何是好? betway体彩 社康護士主任邱碧瑞表示,為了讓病人按時準確用藥,初期需每天上門跟進李先生注射胰島素情况,同時亦會教導他嘗試用雙腿及其他工具協助,從而逐步能夠自行注射藥物。 她坦言,中風病人要面對不少後遺症和生活上的影響,當中最大的困難是來自半身癱瘓所帶來的肢體局限,即使是一些生活上瑣碎的事情,如打開藥袋、扭開門鎖或扣衣鈕等等,都可能無法自行處理。 協助復康病人 需隨機應變 每名病人所面對的困難都不一樣,作為社康護士,除了要與醫生及不同專職醫護人員組成合作團隊,為病人度身設計復康計劃外,每次上門服務也需要臨場應變。 「像70多歲的張伯伯,中風後需要插胃喉餵食,若能使用可調校的睡床會較合適,但他堅決不肯更換原來的睡床,更不肯離開其狹窄的房間,故每次用餐,家人便把普通的墊作靠背,然後由家人站在床邊用手吊起灌食袋及喉管進行餵食,這樣做其實不安全。」 邱碧瑞說,面對張伯伯的態度,她必須靈活應變,就地取材勸伯伯改用軟墊墊背;又利用床舖上的吊櫃,裝上小扣,然後用衣架吊起灌食袋及喉管餵食。「高度剛好可以符合喉管餵食營養奶的流速,讓伯伯可以安全灌食。」同時,她還要教導伯伯及其照顧者掌握餵食的技巧及衛生等事項。 擔當病人同伴角色 全方位照顧 社康護士的角色是病人的同伴,希望幫助他們重回生活的正常軌道,「而不會困在家中,甚至是長期留在房間」,過程中會因應病人的個別情况和需要,提供全方位的協助,例如照顧技巧、併發症處理,又會協助病人尋求社會資源,如上門家居照顧、日間訓練及病人小組等。「由病人本身到居住環境,以至照顧者,我們都會幫助病人一步一步走上康復之路。」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中風及康復系列】中風急救ASAP 減後遺症加快康復

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你又知道原來本港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人被中風「侵襲」,當中近八成屬於血管阻塞造成的缺血性中風,隨時可致命外,更可引致嚴重殘障,病者需依賴別人照顧日常起居……究竟急性中風的溶栓治療成效有多大?如何能減低中風的影響和加快康復呢? 病例:70歲的黃伯伯某天進食早餐後,發現左邊身體突然無力,站起來時出現困難,連說話亦變得「唔清唔楚」,懷疑是中風,於是立即求醫,並確診為缺血性中風,瞬即獲醫生處方接受溶栓治療後,在轉送病房時已經能夠說話,手腳活動能力亦逐漸恢復。3個多月後,檢查顯示他已從中風中康復過來,生活一切如常。 betway体彩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吳炳榮醫生表示,二、三十年前醫生對於中風仍是束手無策,即使搶救及時,惟無法改變腦細胞已被破壞,致病人康復後需要別人照顧起居,例如穿衣服、上廁所,甚至需插喉餵食。 「自有溶栓治療,對急性缺血性中風病者便出現了很大的改變。若能及早送院、經醫生診斷後適合接受溶栓治療的病人,藥物有助溶解阻塞血管的血塊,令血液再次流通,挽救一些未完全壞死或未受影響的腦細胞。」故此中風有「黃金3小時」的救治概念,即發生缺血性中風後3小時內接受溶栓治療,可帶來更佳的治療效果。 適切接受溶栓治療 增康復機會 吳醫生引述研究數據指,每7名接受溶栓治療的病人,便多一人能夠重拾自理能力,而在臨床所見,他亦見到愈來愈多的病人通過適切的治療後,康復程度大有改善。 「即使送院時情况屬嚴重者,如前文提到的黃伯伯,康復關鍵是能夠盡早接受適當的治療,有些病人甚至可以恢復工作能力,把中風對工作、生活的影響、後遺症減少。」 縱使中風救治講求「快」,但單靠臨床症狀,未必能分辨屬哪類型的中風,必須透過腦部電腦掃描及其他檢查才能確定。吳醫生強調,中風病者接受即時掃描,兩、三分鐘已有結果,不會對治療造成延誤,反而胡亂判斷及治療後果更不堪設想。 提防小中風 預防有法 值得一提的是「小中風」。「有時中風症狀可能只是短暫性出現,一般會於1小時內消退,如突然感到一邊肢體無力但維持不久,即有可能發生小中風。一旦沒有及時跟進小中風的問題,病人再次中風的機會十分高。」 吳醫生籲市民要謹記四字的中風口訣——「談笑用兵」: 「談」:表達或說話有困難; 「笑」:面部表情不對稱; 「用」:一邊手腳無力; 「兵」:若出現以上任何一種情况,便要立即找「救兵」前往求診,以免延誤治療。 要預防中風,吳醫生還有以下貼士: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要有適量運動、飲食要均衡,並且控制體重、紓緩壓力及遠離煙酒,若有高血壓等「三高」問題,更要妥善處理,相信能減少八至九成的中風風險。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中風及康復系列】職業治療助中風患者 復康訓練應對生活所需

betway体彩 職業治療師梁偉邦表示:「有些病情嚴重的病人,早期要長期臥床,有機會產生壓瘡。」職業治療師會因應患者需要,為他們選擇適合的輔助工具,例如減壓床褥、坐墊等;如病人病情好轉可以進食,職業治療師也會為病人進行坐姿評估,選擇適合的椅子及安排特別設計的食具,以確保他們進食安全。 Read more

【中風及康復系列】中風後 足部護理注意事項多

病人在中風後,根據患者中風的病情,肌肉張力會有所變化,病發初期的肌肉會變得鬆弛軟弱無力;其後因着病情的治療及情况,部分患者會有機會出現肌肉痙攣,令四肢變得僵硬,限制了關節活動幅度。 Read more

【中風及康復系列】中風後物理治療 助患者重拾活動能力

中風會破壞病人的活動能力,物理治療師的角色,正是要協助病人重拾活動能力。無論病人仍臥病在床,還是已經可下床走動,都可進行物理治療。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