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最新研究 – 抑鬱藥治胃病 胃部如「小腦袋」 情緒壓抑可致胃痛

【明報專訊】每10個香港人,就有1人有「胃病」。大多數人照胃鏡都找不出病因,食胃藥亦沒法紓緩。究竟身體哪裏出問題? ▲息息相關——醫生解釋,情緒壓力與胃功能失調息息相關,逾半難治性胃功能失調患者都有焦慮徵狀。(RyanKing999@iStockphoto/明報製圖)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發表最新研究,指出抗抑鬱藥有效治療胃功能失調,改善腹脹、早飽等徵狀。原來,腦部與腸胃分裂自同一組細胞,共用同一類神經傳遞物質,因此胃部是「小腦袋」;當壓力大、情緒差時,胃就成為「出氣袋」。 經常出現胃痛、上腹部灼熱,容易感到飽脹等徵狀,大家最擔心是胃潰瘍、胃癌等嚴重疾病。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教授胡志遠表示,俗稱「消化不良」的胃功能失調,與胃潰瘍、胃癌等結構性胃病的早期病徵十分相似,難以區分。但後者病情一旦惡化,會出現嚴重徵狀,如大便出血、嘔吐、貧血等。 中大:抗抑鬱藥治不明胃病 胡志遠續指,要區分兩者,可從病因入手,胃潰瘍、胃癌等胃病源於消化道結構出問題,胃功能失調則找不到病因,「無論照胃鏡、做掃描、驗血等,都找不出」。另一分別為發病情况,胃功能失調患者在發病一周後,病情會緩和,結構性胃病患者則會持續發病,病情愈來愈差。 ▲(明報製圖) 「全港有一成多人患有胃功能失調。」胡指出,從臨牀經驗發現,近年病患有年輕化趨勢,最年輕的患者為小學生,部分患者清早上學前未食早餐已經胃痛。 年紀輕輕,為何受胃痛纏擾?胡解釋,胃功能失調由多種致病機制互為引發,其中壓力情緒為「上游病因」,具早期影響,常為發病根源;壓力大時,胃部成為「出氣袋」,令胃痛覺神經線過分敏感,「飲了小量凍飲,胃部以為你飲毒藥」,情况如警鐘誤鳴。 胡續指,腦部與腸胃分裂自同一組細胞,共用同一類神經傳遞物質,因此胃部稱得上是「小腦袋」。當小朋友每天忙溫書考試,大腦有時會抑壓情緒壓力,然而壓力和情緒不會消失,結果投射至「小腦袋」,出現胃痛及胃脹徵狀。 治療胃功能失調,胃酸抑制劑及胃促動藥為常用的第一線藥物,但中大研究顯示,不足三成患者對這些藥物有良好反應。胡志遠引述研究指出,胃功能失調者的胃蠕動速度減慢,對胃酸較敏感,因此胃酸抑制劑及胃促動藥能紓緩徵狀。但兩種藥物皆不治本,亦只宜間歇使用,長期服用可能帶來副作用,如骨質疏鬆、胃細胞變化等。 其餘近七成,即本港逾50萬患者對一線藥物治療沒有效果?胡志遠指出,此類患者屬於「難治性胃功能失調」,現時未有研究解釋到治療無效的原因,但發現這類患者多數同時有其他功能性腸胃病,如腸易激綜合症,另外逾半難治性胃功能失調患者有焦慮徵狀。 研究:六成病人治療有效 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證實,低劑量的三環抗抑鬱藥「米帕明」,有效治療難治性胃功能失調。研究結果是否意味抗抑鬱藥能成為胃功能失調的靈丹妙藥? ▲胡志遠(鄧安琪攝) 中大在2005至2010年期間招募107名患有難治性胃功能失調,對胃酸抑制劑及促胃腸動力藥均沒有良好反應的病人參與研究。胡志遠指出,在研究中,六成服用三環抗抑鬱藥的患者認為治療有效,另有近兩成的患者出現副作用,如口乾、便秘、視力模糊或渴睡,亦有5名患者服藥後認為治療無效。 胡解釋,該5名患者胃功能失調的情况較嚴重,抑鬱情况較差,未來或需轉服其他血清素及情緒藥物。 三環類抗抑鬱藥非人人適用 另外,抗抑鬱藥非人人適用,如青光眼患者、懷孕婦女、對三環類抗抑鬱藥有過敏反應的人士等。胡強調,病人接受抗抑鬱藥治療前,須經醫生評估,並在監督下用藥。 他指出,治療難治性胃功能失調時,醫生宜多管齊下,讓病人理解前因後果,覺察胃部不適與情緒壓力相關,學習調適生活節奏。他又建議,若胃部持續不適超過兩星期,應求醫檢查。 文:鄧安琪、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父母吵架 影響孩子情緒 拒絕上學 重度抑鬱患者 四成現時無法可治 青木瓜水紓緩痛風 長飲脾胃受罪 只消腫痛 不減尿酸 Read more

胡途中西:針灸解背痛 心理作用?

他一九八三年在上海中醫學院畢業,三年後遠赴美國留學,九二年取得馬里蘭大學生理學博士學位。在來港出任港大中醫藥學院院長前,勞教授是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醫學院教授暨中西結合治療中心中醫部(Centre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 Division of Chinese Medicine)總監。 作為念中醫出身的學者,勞力行教授深信中醫藥的療效,認為它可以幫助患者解除疾病的枷鎖。他分享當年在美國行醫時,一個受背痛困擾多年的病人的經歷。這個病人曾試過不同治療,包括藥物及物理治療等,但痛楚仍未消失,輾轉下來到勞教授的大學醫學院診所求診。當時,病人接受針灸治療後,背痛頓時減輕不少。儘管如此,由於這個病人首次接受針灸治療,對這數支幼針便能夠治好纏繞多時的背痛半信半疑,再加上曾嘗過多次治療失敗的經驗,故認為這只是出於心理作用的安慰劑效果(placebo effect),病灶並沒有真正消除,更認為過了不久痛楚便會再次出現。當時勞教授也沒有多作辯解,着病人一星期後覆診。最後,因為各種原因,這位病人的覆診時間一再推遲,但背痛並無復發,病人才不得不相信,針灸真箇成功幫助她脫離背痛的困擾。 有系統羅列針灸療效 勞力行教授相信,每位中醫師都遇過相似的病患,以醫術令患者從滿腹狐疑變為心悅誠服。不過,透過這些病患的個人經歷,並不足以把中醫藥推廣予西方社會。今天針灸在外國已相當流行,其止痛療效廣為外國所認同及接受,當中轉捩點來自二十多年以來有關針灸的臨牀醫學研究報告,有系統地羅列出針灸的療效,令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把針灸納入為認可的醫療儀器。 這也可以說是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應用於中醫藥的成功例子。勞力行教授指出,循證醫學是透過統合各項科學化的研究報告,以評估治療方案的成效,最終找出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即使這套方法是由現代醫學發展出來,也可應用於中醫藥及其他醫學,因為天下間所有病人對治療的期望並無二致,均希望藥到病除。因此,無論是中醫或是西醫的研究,均是以消除病徵為最終目的,而循證醫學作為其中一個能讓西醫有效了解及掌握中醫療效的途徑,有助推動中西醫合作,讓病人獲得最大福祉。 文:胡志遠(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主任)

Read more

【中醫治療】胡途中西:再續中醫緣

【明報專訊】港人對中醫中藥一點也不陌生,生病時「看中醫,服中藥」的習慣更一直流行於香港社會,香港政府早於二十年前回歸後,已成立專責部門管理中醫藥事務,而當時出任該部門主管的,正是前衛生署副署長、現任中大中醫學院客座教授梁挺雄教授。 當年,梁挺雄教授走馬上任,代表政府與中醫業界溝通。身為西醫的他,首要的任務是要在短時間內學習中醫藥的基本概念,甚至重新操練生疏的普通話,以便往中國內地取經,學習當地對中醫藥規管的手法等等。當時,他與團隊籌辦過百次大大小小的研討會議,聽取中醫藥業界對立法的各方意見,箇中過程實是充滿着各種大小挑戰。香港的中醫藥在過往二十年有長足的發展,並在社會上逐漸提升專業的地位,實在是梁教授篳路藍縷之功。 西醫梁挺雄 卻當中醫主管 回想當年為何擔任中醫藥事務主管一職,梁挺雄教授認為全是因緣際會。猶記得當時他的上司、前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認為他熱愛中國文化,具備一份對中醫傳統敬仰的心,而且十分尊敬中醫長輩,於是便委予他重任,整個過程可算是「誤打誤撞」而來。儘管梁教授已自官場退下,但對中醫的熱情卻絲毫沒有減退,離開官場後他旋即投身教育界,並選擇參與培育中醫學生的工作,繼續中醫結緣,這一切全出於他對中醫藥的一份特殊感情。 他雖然接受現代西醫訓練,卻充分感受到中醫對健康的幫助,尤其在養生方面,許多中醫曾給予他不少具體的建議,令他深受中醫保健養生的教益。另外,從公共衛生角度來說,他體會香港的西醫水平很高,令香港的人均壽命位於世界前列,但患者生活質素尚有改善空間。眼見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所衍生的沉重醫療負擔,梁教授希望透過發展中醫,增強中醫在整個治療體系所扮演的角色,有望縮短病人留院時間之餘,也助紓緩目前醫療人員的壓力。 加強中醫學生對西醫了解 梁教授投身教育行列後,首要着力在強化中西醫溝通,發掘雙方在教育、科研、服務、發展等層面上的合作。當前政府已落實將會在將軍澳興建首間香港中醫院,中醫醫療服務在未來數年將面臨重大發展及機遇,市民除了期望中醫畢業生要有穩健的中醫基礎知識,也宜具備與西醫合作溝通的能力。為此,梁教授現正於中大中醫學院負責協助優化中醫課程,在維持現有的傳統中醫教學上,加強中醫學生對西醫的了解。如此一來,既能保留中醫傳統的核心基礎,傳承寶貴的中醫知識;也能為中醫學生提供接觸西醫知識的機會,裝備他們以應付日後中醫院的工作。他也着手與醫管局合作,探討讓準中醫師到醫院臨牀學習的可行性,為培養中醫人才創造有利條件。 籌備網上英語講授中醫基礎課程 在讓中醫學習西醫知識的同時,讓西醫多認識中醫也同等重要。現時,中大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正與中大中醫學院合作,籌備於網上學習平台Coursera共同建立全世界第一個以英語講授的網上中醫基礎課程,為世界各地以英語為母語的普羅大眾與醫療工作者,深入淺出地講解中醫醫學概念,提供一個認識中醫的國際渠道。盼望中醫與西醫業界、以至其他醫療專業能加緊合作,使治療選擇日趨多元化,讓病人能受惠於醫療合作的成果。 文:胡志遠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主任) Read more

【中醫治療】胡途中西:由盲腸炎開始

【明報專訊】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東西醫學中心主任許家傑教授,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從香港遠赴美國修讀化學,當時年紀輕輕的他已經立下志向,希望從中藥研發提取新的西藥,造福人類。殊不知這個念頭在數年之後變得更宏大——由開發新型藥物演變為參與創立新型醫學,而這個轉變可是來自一篇《紐約時報》的報道。 針灸艾條 紓緩術後脤氣 一九七一年,是國際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年份,一場「乒乓外交」打開了中美建交的契機,而當時在美國《紐約時報》任職的資深傳媒人James Reston,為了報道美國尼克遜總統歷史性的訪問,也前往這個陌生的東方國度一探究竟。可是,當他抵達北京不久便患上急性盲腸炎,需於當地醫院接受切除手術。手術過程順利,但術後腸道蠕動能力回復需時,令James Reston的腸胃因脹滿氣體而感到不適。當James Reston向當時醫院醫療團隊的中醫師表達了他的不適後,只見醫師拿出數支數吋長的幼針,分別扎在他的手肘及膝蓋附近,並拿着一根像點燃了的雪茄(後來才知道這是艾條),在他的腹部之上晃動一番。過了約二十分鐘後,James Reston便感到腸道開始蠕動起來,脹痛不適也逐漸消失,這個奇妙變化,為他帶來極大衝擊。在他的個人認知層面,只有藥物手術才能治好疾病,從未曾想像幾根幼針也能夠消痛治病。他把這次的治病過程寫成一篇報道,分享他這次「不可思議」的經歷。 報道於《紐約時報》刊登後,在美國民間產生極大迴響,美國人紛紛對「針灸」產生莫大好奇。許教授雖然成長於香港,卻未曾見過針灸,當看見美國人對它的讚歎,令他產生興趣,開始認識及探究針灸、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當時針灸應用於麻醉,以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手術。許教授萌生在美國利用UCLA的平台,建構結合中西醫雙方優點的新醫學之大工程。 成功建立一門結合中西醫學優點的新醫學談何容易,必須要透徹了解兩門醫學的醫理及臨牀應用,才能盡得精華以取長補短,並爭取得到業界及病人的支持和信任。故當時許教授不僅要掌握西方醫學各個專科理論,還要熟讀中醫典籍與中西醫結合的文獻,箇中艱辛可想而知。 能夠通曉中醫西醫的人對發展中西醫結合治療乃非常重要,可是這類人才卻寥寥可數,可遇不可求。筆者某一次跟一位從商的校友傾談,他提及隨着生意規模擴張,當老闆的已經不可能熟悉旗下生意的每一項運作,希望生意繼續順暢運作,必須羅致擁有相關專業能力,並與公司文化理念一致的人才,共同經營才是上策。現時,中大的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匯集了不同專科的中醫及西醫,他們各有專長,深信中西醫各有優點,互補不足才能為病人帶來最大的利益。 文:胡志遠(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主任) Read more

【中醫治療】胡途中西:結合醫學中心朝行晚拆

【明報專訊】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東西方結合醫學主任許家傑教授,是中西醫結合醫學的權威。早在1993年,他已經萌生建立結合醫學診所的念頭,以「病人為本」為依據,把結合醫學的研究結果應用於臨牀之上,既可收集更多臨牀數據以作分析,也可幫助那些欲在西醫以外尋求出路的病人。 可是,當時美國醫學界對結合醫學的認識及信心不足,再加上正值美國經濟下滑,故此醫學院對投放資源於結合醫學上顯得猶豫及謹慎。經過許教授的多番努力,終獲醫學院撥出地方資源,讓結合醫學中心與腎臟及心臟移植中心共用診所,並以自負盈虧的模式運作。 針灸止痛代替倚賴嗎啡 如是者,醫學中心每星期開診三天半,每次結合醫學中心休息後,便得把診所空間還原給腎臟及心臟移植中心,連用作推拿的病牀也得摺疊起來。這個「朝行晚拆」的場景令我不禁想起香港舊式排檔的經營情景——檔主每天早上搭架擺檔,晚上打烊後則把排架拆除,經營環境並不理想。 在如此情况下,結合醫學中心還是做出成績來,由當初的「半間」診所發展成三間具規模的獨立醫學中心。以整體觀的概念,評估病患,強調身心靈、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聯與平衡,提供病患全方位的醫療保健服務,其中結合針灸的鎮痛與減壓治療更成為中心的服務重點。由於美國是處方嗎啡類止痛藥物使用量最大的國家,不少患者更因長期服用嗎啡類藥物而出現便秘,甚至死亡,需另覓方法解決。美國權威醫學會已提出,透過針灸止痛正好為長期倚賴嗎啡類止痛藥物的患者提供非藥物治療,是不少各種慢性痛症患者的首選。 與美國相比,香港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認識及接受程度較高,但建立結合醫學診所並非易事,亦需要跟其他醫療項目爭取資源,及力求達至收支平衡。故此,不少結合醫學中心也會選擇一些既普遍、同時亦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上擁有優勢等疾病範疇作試點,如中風復康、糖尿病併發症、皮膚病及婦科疾病等,冀望可以在大眾及業界之內建立更多口碑及信心。 另一個美國與香港結合醫學界正同時面對的難題,便是缺乏擁有中西醫結合治療經驗的人才,應付日益增加的臨牀需要及推動相關研究。儘管這可能拖慢中西醫結合的發展,但從正面角度看待,正正由於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得大家認同,所以才有殷切的需求。我相信,這樣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醫學項目,對所有有志濟世為懷,或渴望在醫學開拓一個新領域的人才均具有吸引力,願意投身成為推動中西醫結合發展的一員。 文:胡志遠(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主任)

Read more

【中醫治療】胡途中西:中醫的預防醫學

【明報專訊】隨着大腸鏡檢查逐漸普及,我從過往治療大腸癌的崗位,走到預防疾病前線,教育市民大眾如何防患於未然,關注預防疾病這一環;再加上發現自己已逐漸步向知命之年,不知不覺踏進各類慢性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需要加緊注意健康,不禁思考預防醫學的重要。 經濟條件及衛生環境的改善,令死於傳染病的人數大幅下降,人均壽命也得以延長;隨之而來的卻是與人口老化及富庶生活習慣相關的慢性疾病,例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均逐漸變得普遍。但其實不少疾病,都可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及定期接受檢查等預防方法,延緩甚至減低發病風險,或可減輕發病時的嚴重及複雜程度,從而降低治療過程對患者造成的身心甚至經濟負擔。 一般人以為預防醫學是西醫的概念,其實中醫有預防醫學的概念,中醫認為﹕「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即最好的醫治是在疾病尚未發生之時便將之消滅於無形,其後由此觀念衍生了各種養生保健之道。中醫的養生方法是因應每個人的身體特質、情志及作息習慣等,再按照四季環境變化而制定,因人而異。這與近年西醫強調的個人化治療十分相似,家庭醫生可按照個人的病歷、家族病史及生活起居等,作出相應的健康建議,減低患病風險。由此可見,中醫及西醫在預防醫學之上有不少合作空間,可互補長短,兩者結合有助更有效實踐預防疾病的計劃。 四時養生如「個人化治療」 事實上,港人對中醫的養生概念並不陌生,例如少吃煎炸肥膩的「熱氣」食物、喝涼茶以「下火解燥」、大病過後需要補身以固本培元等知識,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當中,也有不少人習慣在無病無痛日子,請教中醫調理身體之法。只是市民的這些保健知識都較為零碎,令效果不彰。倘若能夠把中西醫的各種防病養生方法整合並深化起來,並有系統地推動,相信會有很多人樂於接受實行,改善整體健康。 港人人均壽命能夠冠絕全球,本地先進完善的醫療設備及技術功不可沒;倘若一套全面的疾病預防及養生知識及技巧,能夠在社會上普及實踐,可令人活得既長久又健康,「質」「量」兼備,香港距離健康城市的目標便不遠矣。 文:胡志遠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主任) Read more

【中醫治療】胡途中西:是醫師,也是建築師

【明報專訊】我曾經以媒人來比喻我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所扮演的角色——為西醫及中醫作媒,先讓雙方認識、交流、合作,然後結合彼此的知識來共事。不約而同地,前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余秋良教授也認同,中西醫結合在不少的情况下就像一場婚姻——只要雙方情投意合,剩下需要處理的也只是「繁文縟節」等程序問題,這些都可透過磋商而解決。 IJOP梳理中西醫協作困難 不過,余教授更相信他活像一把犁刀——就是翻鬆土壤,盡可能把窒礙中西醫結合治療的雜草異物清除,整理出一幅讓中西醫結合治療茁壯成長的好土壤。例如他近年積極推動的中西醫醫學平台及中西醫協作路向調查(IJOP),便是一個為了找出梳理中西醫協作困難的計劃,包括以專訪面談及問卷調查的形式,去了解中西醫結合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難處;以及以病患為主,探討雙方協作的可行模式等。此平台也會舉辦不同類型的研討會、專題講座及公開交流會議等,令中醫西醫有更多機會互相交流認識。余教授希望這個平台可產生一個驅動中西醫結合的摩打(引擎),讓中醫西醫雙方認同協作,並吸引更多醫護界人士加入這個行列,這樣才能夠將此持續發展下去。 建構平台 打破中西醫「代溝」 我也認同發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的過程中,充滿各種大大小小的程序問題。而IJOP就像一個放大鏡般,詳細查找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棘手細節,並有系統地分析,然後讓大家出謀獻策,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例如發現中醫西醫雙方欠缺有效溝通語言時,負責醫學訓練的大學或其他機構,能否提供短期課程或自學教材,以打破藩籬;又或某些中西結合治療方案因欠缺臨牀數據支持而難以推行時,附屬於大學的研究診所可否在收集臨牀數據一事上幫一把呢? 而我和中大醫學團隊的工作之一,正是努力建構一個穩固的平台及框架,讓各大有心有才的醫護人員更心無旁騖地貢獻其所長,令中西醫結合治療更上一層樓。 原來,我們不僅是媒人,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建築師,而中西醫結合的宏偉建築正是在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構建起來。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主任 文﹕胡志遠醫生 Read more

胡途中西:中西合璧的醫管局前總裁

【明報專訊】願意放下成見了解中醫的西醫並不多,能夠身體力行在臨牀上試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更是少數,毋懼體制障礙、大力推動同業把中醫融合於原來的治療方案的更是少數中的少數,而曾任醫管局總裁的黃譚智媛教授便是其中之一。她退休前已在醫管局推行不少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政策,退休後更是不遺餘力,務求令中西醫結合治療在專業及大眾層面也得以普及。 跌打體現科學智慧 黃譚智媛教授多年來對「中西醫結合治療」投入不少心力,因她深信中醫藥在治療疾病上有其過人之處。她記得她的爸爸某次因骨折看跌打,跌打師傅除了以夾板替爸爸固定受傷位置外,還吩咐他回家後,以傷肢提起盛滿了水的水桶然後打圈。小時候的她對跌打師傅竟然不是要求受傷的爸爸多作休息,而是活動傷肢感到好奇,而且她的爸爸也確實迅速痊癒,回復活動能力。後來當她成為醫學生,涉獵有關骨折治療時,才恍然發現當年跌打師傅的醫囑,既能產生牽引作用(traction)來校準骨折患處接駁的位置,又可幫助肌肉及關節保持適當活動,減少肌肉萎縮,毋須待骨折位置完全癒合後才開始物理治療等復康運動,較傳統西醫要求骨折患者先行休息六星期才活動的建議,更能夠保存患者的活動能力,令她對中醫建立了一份理性的信任。 氣功配合中藥緩病情 及後,丈夫患病的經歷,更進一步加強她對中醫的信心。當年她丈夫罹患第四期肝癌,醫生估計他的壽命僅約三周至三個月左右。此時,她的友人說練習氣功配合中藥或有助病情,在無藥可施的情况下,她的丈夫抱着姑且一試的心態嘗試。當練習氣功一段日子,以及按中醫指示持續服用中藥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她丈夫體內的腹水竟在一日間經尿液排出體外,原來阻塞的肝門靜脈也逐漸暢通,她丈夫的精神及身體狀態大有改善,活了兩年多的時間,最後才因其他健康問題而過身。這次經歷促使她研究郭林氣功,發現它能夠在早上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水平,並調控細胞的信息傳遞物質,這可能解釋了它能夠強身健體的原因,令她更感受到中醫的博大精深。 這些年,中醫藥固本培元、內外兼治的功效,在她和她家人身上所帶來的幫助,成為黃譚智媛教授促進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推動力。 作者簡介:接受西方醫學教育的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因緣巧合,參與中西醫結合研究,尋覓醫療新路向。(隔周見報) 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主任胡志遠

Read more

【中醫治療】胡途中西:雙贏

【明報專訊】學貫中西的梁頌名教授是我的良師益友,每當我遇到任何有關中醫的問題,他也是我的「頭號求救對象」。某天,我向他請教如何在臨牀上結合中西醫,他信手拈來一個平常例子: 補氣藥緩解血壓藥副作用 一位伯伯已經服用降血壓藥物十多年,病情控制尚算不過不失,不過藥物的副作用令這位伯伯欠缺食慾,雙腳乏力,連外出走動的興致也欠缺了,整天沒精打采地困在家裏過日子,輾轉之下,伯伯的家人找上了梁頌名教授。梁教授替伯伯望聞問切一番後,認為伯伯的證型屬於「陰虛陽亢型」,雖然中藥可治療這證型的高血壓,但療效未必及得上伯伯所服用的西藥,於是梁教授建議伯伯繼續服用西藥,與此同時給伯伯處方具補氣作用的中藥,着伯伯在每劑西藥之間服用,以緩解西藥的副作用。不久,伯伯的力氣及食慾慢慢得到改善,他的血壓也得到良好控制,最後竟還能夠減少服用的西藥劑量。梁教授猶記得,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伯伯的兒子分享他爸爸某一天興奮道:「我終於可以去茶樓飲茶喇﹗」這簡單的一句,不僅說明伯伯重拾胃口,雙腳回復力量,更清楚表達出他能夠真正擺脫疾病的束縛,重獲良好生活質素的喜悅。 中西藥互補 切合病人需要 梁頌名教授所舉的例子,不僅令我意識到以中西醫藥處理患者的不同需要,是中西醫結合治療其中一個可行模式,更令我明白到兩者要結合成功,中西醫雙方也必須擁有謙虛的心。西醫的降血壓療效確有可取之處,於是梁教授並沒有強行以中藥全盤取代,令伯伯不用冒病情惡化之險;而西醫也得承認,即使近代西藥的副作用已較以往大為減少,但仍有部分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較差,藥物副作用在他們身上較明顯,經過利弊權衡後,為了控制對生命威脅性更大的疾病,患者也得無奈地接受這些副作用對生活的影響。 可是從病人的角度來看,藥物一方面雖然紓緩了一些病徵,另一方面卻同時帶來不適,治療還不算完全成功,身體依然被疾病所限制,只是換了個方式而言。倘若有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在不大幅降低西藥藥效的情况下,能幫助患者改善生活質素,又何必故步自封,抱持拒抗態度呢?這種雙贏局面,相信是各人都樂於見到的。 作者簡介:接受西方醫學教育的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因緣巧合,參與中西醫結合研究,尋覓醫療新路向。(隔周見報) 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主任胡志遠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