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3大徵狀:持續疲倦、皮膚痕癢及變深色 膽管持續發炎可致肝硬化

當感到疲倦,一般人睡一覺後精神便會回復飽滿。若長時間疲倦未有改善,並伴有皮膚痕癢及全身皮膚變深色,就要特別留意,因為可能與一種罕見的疾病──「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有關,此疾病常見有3大徵狀,患者中九成都是女性,必須盡早診斷並治療,否則當膽管持續發炎,或會影響肝臟組織,嚴重或致肝硬化。 相關文章:【世界肝炎日】嚴防丙肝 早期肝硬化多無明顯病徵 及早處理免致肝衰竭、肝癌(客座隨筆)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徵狀不明顯 體內抗體攻擊膽管致發炎 嚴重可致肝硬化 betway体彩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醫生表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是由於膽管長期發炎,導致膽汁積聚肝臟內,令肝組織受損。醫學界目前仍未完全掌握此病的成因及誘發因素,但相信與自身免疫系統有關,病人的體內製造抗體攻擊膽管細胞,由於膽管負責運送膽汁到腸道;一旦膽管受到破壞,膽汁便無法排走,一直不理會的話,會引致肝臟纖維化,甚至肝硬化。事實上,有不少病人是在出現肝硬化後,才發現是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所致。 九成患者多為女性吸煙及有家族史人士注意 此疾病的病發年齡多為50至60歲,九成患者都是女性,吸煙人士及家族有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患者,有較大機會患上此病。徐醫生指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的病徵不明顯,即使出現病徵,徵狀也並非十分特別,加上此疾病屬罕見,令醫生難以立即聯想到可能是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常見3大徵狀 1. 持續疲倦:患者會感到異常疲倦,即使休息和睡覺後仍覺沒有精神。 2.皮膚痕癢:通常在手臂、腿部和背部位置,但不會伴隨紅疹、風癩、皮膚紅腫等。 3. 全身皮膚變深色:由於身體無法排走多餘膽汁和毒素,膽黃素累積皮下便會令皮膚變深色。 相關文章: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驗抗體、免疫球蛋白肝穿刺助確診 當懷疑病人患上此病,醫生需要進行肝纖維化掃描及超聲波掃描,在腹部表面以非入侵方式量度肝臟有否纖維化或硬化,先排除肝臟的結構問題,並透過檢驗血液中的「抗粒線體自身抗體」(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以及IgM免疫球蛋白是否比一般高,加上肝臟穿刺抽取細胞,如發現有發炎的膽管細胞便能確診。 口服膽酸類藥控制膽管發炎 徐醫生指出,早年此疾病稱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但近年被正名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原因是部分病人只是膽管發炎,只要在疾病發現初期以藥物治療,有助延緩肝硬化的程度。 確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的患者可以服用藥物控制病情,口服膽酸類藥物(Ursodeoxycholic acid)可有效控制膽管發炎,改善皮膚痕癢及變深色等徵狀,長遠目標希望減低演變成肝硬化的機會。 Read more

【糖尿病護理皮膚5貼士】血糖偏高影響血管兼易致皮膚病變 無故現紅色疹塊是警號

糖尿病是會影響全身系統的疾病,除了容易出現血管和神經系統病變,亦會影響病人的自身免疫系統。高血糖會令白血球不能有效地對抗微生物,削弱病人的抵抗力,增加感染機會,同時由於血液循環差,導致傷口難以癒合和復原,如果不及早處理,傷口會出現水泡或潰爛,若發生於腳部,嚴重更可能要截肢。糖尿病患者應如何護理皮膚呢?留意以下5個貼士。 Read more

【淋巴癌】分四期有多種方法治療 留意3大淋巴癌警號 及早確診治癒率高

大名娛樂老闆林建名因淋巴癌(Lymphoma)於1月8日病逝。究竟淋巴癌來襲,患者會有哪些徵狀呢?原來無故發燒、晚間冒汗及皮膚痕癢等都可能是患淋巴癌的警號!淋巴癌是香港十大癌症之一,每年有超過1,000宗確診新症,淋巴癌初期徵狀可能不明顯,故有「沉默殺手」的稱號。有專科醫生指出,淋巴細胞遍布全身,因此身體任何位置都有機會出現淋巴癌,並可能擴散至骨髓和其他器官。 Read more

【過敏系列】 花生過敏嚴重者隨時致命?

一般食物過敏,病人捱過皮膚痕癢紅腫一段時間便沒事。但嚴重的食物過敏卻完全是另一回事,病人可能會出現極嚴重的過敏反應、呼吸困難,甚至死亡,絕不能掉以輕心。這些症狀更常見於花生過敏。 脫敏治療 助患者適應致敏原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都暗藏陷阱,例如一些含有花生成分的醬汁或零食,病人難以完全避免。為保障病人即使誤服亦安全,醫生會為合適的病人進行脫敏治療,讓病人的身體逐漸適應花生的致敏原,長遠達至根治的效果。 betway体彩 過敏病科中心主任李德康醫生說:「花生內的致敏原會刺激病人身體在短時間內製造大量免疫球蛋白E(IgE),並促使肥大細胞製造多種物質,包括會引發過敏症狀的組織胺。故如果能先注射藥物抑制病人的IgE水平,再讓病人在安全情况下接觸致敏原(口服脫敏治療),就能慢慢增加病人對花生的耐受性。」 第12周花生療程 逐步增加進食分量 進行花生脫敏治療的患者,先要接受為期18周的藥物注射,視乎其過敏程度及體重而決定劑量及注射的頻密程度。當病人的免疫球蛋白E數量降低後,於第12周才開始進食花生療程,由極小量開始,然後逐漸增加分量。每次進食花生,都必須到醫院由醫護人員監察下進行,進食後逗留最少兩小時觀察反應及量度血壓,確保安全才能離開醫院。 由於花生過敏患者即使接觸極小量的花生,都足以激發過敏反應,所以進行脫敏治療的病人,在治療初期,會在監察下進食花生粉。betway体彩 過敏病科中心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說︰「治療期間我們採用花生粉,因可準確量度適合的劑量供患者服食。由於花生粉入口非常乾涸,我們將其混入蘋果蓉或其他食物中,方便進食。當確定病人能接受後,才逐漸增加分量。」 紓緩嚴重症狀 減誤服風險 一般來說,經過26周療程後,病人已可每天進食9粒花生或同等分量的花生粉,相比在接受療程之前,病人僅進食少於一粒花生亦出現嚴重症狀的情况,已大為改善。而且他們能安全進食這分量的花生,代表他們外出飲食的風險可大大減低。整個療程為期3年。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過敏系列】濕疹影響可大可小 找出源頭根治有法

濕疹令人困擾,不少人甚至會千方百計找尋或嘗試各種治療濕疹的方法。究竟濕疹對成人、幼兒患者帶來多大影響?濕疹主要是受到食物刺激所致嗎?至今仍無法根治嗎? ▲(網上圖片)濕疹患者會因痕癢而抓傷皮膚,出現細菌感染、長期紅腫、結痂丶變厚和流血等情況,對日常生活影響很大。 betway体彩 過敏病科中心兒童免疫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陳偉明醫生指出,濕疹是免疫系統失調所引發,是混合性過敏反應的一種,成因主要是受到環境或食物致敏原刺激所引致,加上高危遺傳因素的影響之下而形成。嚴重的濕疹屬全身性問題,不單影響外表,還有心理及情緒亦會一併受到打擊,情況不容忽視。 患者易抓傷皮膚 致細菌感染、紅腫 根據數字顯示,香港平均4至5人當中,有1人患有濕疹。濕疹患者皮膚較乾,甚至有龜裂的情況,而且皮屑亦會脫落,以及痕癢非常。不少患者會因痕癢而抓傷皮膚,出現細菌感染、長期紅腫、結痂丶變厚和流血等情況。 陳醫生表示,近年更令人關注的是多了早於嬰幼兒時期已出現的濕疹。特別是嬰幼兒濕疹,如處理不好更可能會影響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和成長發展的進程。「醫院所見,現時大約每4名初生嬰兒當中便有1名患有濕疹,而部分在出生後的兩星期已發病。」 ▲betway体彩 過敏病科中心兒童免疫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陳偉明醫生表示,現時治療濕疹已不再是「治標不治本」,只要找出患者致敏源頭,再以「脫敏免疫治療」,可望根治濕疹。 陳醫生又稱,有研究亦指,開刀生產的嬰兒較順產分娩嬰兒有較大機會患上濕疹。這是由於順產過程中嬰兒會接觸母體的益生菌,因而鞏固其免疫系統,但開刀嬰兒未能取得母體的益生菌,因此會增加患濕疹機會。 至於長期患有濕疹對患者日常影響很大,以幼兒為例,小孩子身體的抵抗力相對大人較弱,如抓傷皮膚,細菌有可能會走進皮膚內,導致長期發炎。加上痕癢會影響睡眠質素,生長荷爾蒙在睡眠狀態分泌較多。所以如因痕癢而不能安睡,會對成長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故患長期嚴重濕疹的兒童體型會較細小及瘦弱。 脫敏免疫治療 針對致敏源頭 對濕疹患者而言,樂觀面對及早接受治療是最為重要的。陳醫生強調,現時治療濕疹已不再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案。近年醫學界對治療濕疹已有大突破—「脫敏免疫治療」可望根治濕疹。 治療主要是先找出患者致敏的源頭,然後以針對性的脫敏療程為患者脫敏。現時濕疹患者不但有多種非類固醇藥物可以有效治癒濕疹引起的症狀,而且致敏原引發的濕疹患者可以使用脫敏免疫治療,有望根治濕疹,所以濕疹已不是不治之症。 提提你:嬰幼兒要戒食「高致敏」食物? 預防濕疹有多種有效的方法,陳醫生表示,不少父母常以為戒食或愈遲食一些「所謂高致敏」食物會愈好,其實這想法錯誤。 「國際研究證明,在餵哺母乳時或嬰兒一歲前引入愈多種類的食物,對訓練嬰兒身體的耐受性愈有利,亦更有效減低食物敏感和其他過敏症,包括濕疹的患病率。」故此,除非經醫生確診食物過敏,否則愈早給予嬰幼兒接觸多元化食品,有助減低日後的過敏風險。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過敏系列】 過敏與壓力惡性循環 病徵因人而異

壓力爆表,往往會從身體表達出來。有些人會呼吸困難或皮膚痕癢,但往往反覆檢驗也成因不明,最後原來背後是壓力作祟。 壓力與過敏症互為因果,壓力大有機會誘發過敏症病徵;過敏症亦會增加病人的身心壓力,形成惡性循環。betway体彩 過敏病科中心主任李德康醫生解釋,當一個人長期承受壓力時,會影響體內的皮質醇(壓力荷爾蒙)和其他化學物質的水平,長遠會改變免疫系統運作,令免疫系統的肥大細胞爆破分泌組織胺,從而引發出過敏徵狀。 其實在過敏病科的學說中,壓力並不是一個致敏原,但它會誘發病人本身的過敏問題,病徵因人而異。例如有些病人呼吸困難、容易氣喘,最初以為是哮喘。後來到過敏病科求診時才發現是與壓力有關的聲帶活動失調過敏病症「Paradoxical vocal cord motion disorder (PVCM)」。聲帶在說話時無法正常開合,引致呼吸困難。較常見的還有緊張時肚痛,原來是患上腸易激綜合症。另外,亦有些人會皮膚發炎痕癢,醫生診症時發現痕癢的位置只在手、腳、背部等手指能接觸的位置。此類病人其實是患上神經性皮膚炎,他們會不斷抓癢,但結果只會愈抓愈癢。 李醫生指,因情緒壓力而導致身體出現各種過敏徵狀的病人,如果接受一段長時間治療仍未有好轉,可以考慮接受心理輔導或催眠治療來紓緩壓力,過敏病徵或有機會不藥而癒。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