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高靈敏化驗技術ddPCR追蹤血癌殘存微量癌細胞減復發 養和冀研用於肝癌乳癌

【明報專訊】血癌為本港十大致命癌症之一,每年有數以千計新症。當中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屬惡化最快的一類,癌細胞可在數周甚至數日內迅速增長和惡化,病人5年內平均只有三成存活率,接受化療或標靶治療後仍須密切追縱變異基因變化、監察體內有否殘留可致復發的微量癌細胞。betway体彩 2018年起引入「數碼滴液聚合酶鏈式反應測試 」(ddPCR),靈敏度及解析度較傳統PCR檢測方法高100倍,至今為118名白血病患者監測病情變化,當中包括113名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3名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及淋巴瘤病人各1人。該院臨牀病理科及分子病理科主任馬紹鈞醫生稱,盼將技術擴展到肝癌、乳癌等固體癌症。 相關文章:【血癌病徵】認識血癌三大類: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 影響造血、免疫能力 養和採ddPCR化驗技術追蹤血癌殘存微量癌細胞 精準治療減復發 馬紹鈞形容,相比傳統檢測方法,ddPCR有如將眾多DNA分子從大房分隔到不同細房中尋找目標,有助精準檢測及量度微量癌細胞(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近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有基因突變,另有四成有融合基因。「要偵測殘存的MRD,一般會採用細胞分析,即流式細胞測試;或分子學分析,包括:新一代基因排序系統(NGS) 、定量PCR (RQ-PCR)及數碼滴液PCR (ddPCR),而數碼滴液PCR技術在靈敏度、解析度及準確度方面均達到非常高的水平。」他強調,ddPCR技術會因應患者的變異基因類別度身訂做檢測試劑,可追蹤及鎖定罕見突變基因。 他補充,ddPCR與「流式細胞測試」價錢相若,新症者因需時訂造試劑等,故要約兩個月才可完成檢測,舊症只需5日就能收到數據,有助及早識別白血病患者病情會否復發或緩解,另有助判斷患者需否移植骨髓,減低不必要後遺症。 相關文章:乳癌患者年齡中位數50.6歲 注意4高危因素:少運動從未餵哺母乳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5年內復發機會高 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主任梁憲孫醫生表示,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為例,屬高復發率的癌症,在患者首次確診的5年內,出現復發的機會極大;由於部分病人出現罕見的基因變異或融合基因,大大增加治療複雜性。「病人癌病經治療後,我們仍要繼續留意病人體內殘留的白血病細胞水平。精準檢測微量癌細胞水平,有助我們『追捕』漏網之魚,盡快干預癌細胞的增長。數碼滴液PCR正好提供了精細的量化數據,讓醫生深度了解病人病情是否達至完全緩解,有助準確預後,預警復發,及判斷是否需進行骨髓移植。」 2018引入技術 為118名白血病人進行監測 betway体彩 2018年引入技術,至今已為118名白血病患者監測病情變化,當中曾發現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對標靶藥有抗藥性,及時轉藥半年後已達深度緩解。其中有58歲、患有NPM1+ FLT3-ITD+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女患者,染色體正常。經化療後完全緩解。但其NPM1基因突變不是常見類型,故度身訂造ddPCR測試用作MRD監察,結果發現病人可達至MRD陰性,維持一年多,患者的預後比較樂觀。 另一53歲男性患者,患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攜帶有費城染色體及BCR::ABL1融合基因,惟其BCR斷點罕見,未能以常規定量PCR來量度MRD。醫院以ddPCR測試作MRD監察。結果發現病人在用第一代CML標靶藥12個月後,融合基因拷貝比先前升了5倍,並對標靶藥產生抗藥性。醫生讓患者轉服第二代CML標靶藥,在用藥6個月已達至深度緩解。 相關文章:【淋巴癌】分四期有多種方法治療 留意3大淋巴癌警號 及早確診治癒率高 冀研究用於肝癌、乳癌 馬紹鈞補充,養和過去數年在ddPCR技術累積不少經驗,未來將研究在淋巴癌,其他固體癌症如肝癌、乳癌等採用同一技術,現時進度樂觀。 另外,醫管局回覆查詢時表示,局方自2020年開始使用ddPCR技術,以監察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人。 Read more

人體新器官曝光 「間質」蔓延全身 吸震兼助長癌擴散

【明報專訊】美國科學家確認於人體皮膚下及主要組織和器官周邊有一個全新器官,並有可能是癌細胞在體內擴散的快速通道。專家相信新發現有助研究癌症擴散機制,並開發檢測癌症的新方法。 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細胞和組織構成的結構,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稱為間質(interstitium)的新器官位於皮膚裏面,以及在腸、肺、血管與肌肉等器官及組織的周邊找到,向來只被視為連接體內器官的締結組織。紐約大學病理學家泰澤(Neil Theise)與紐約市醫療機構Mount Sinai Beth Israel的醫學專家卡爾—洛克(David Carr-Locke)及貝尼阿斯(Petros Benias)合作,利用聚焦激光顯微內窺鏡檢查逾13名病人的膽管,並分析其冷凍切片樣本,搜尋癌症迹象,發現樣本裏有一些與此前人體解剖學不符的不知名腔狀空間,內裏充滿液體,相信就是間質原本的形態。 可界定為人體最大器官 專家指出,以往研究人體組織時需在醫學顯微鏡上固定樣本,過程中會將樣本內的液體除去,或導致間質結構被破壞,令人以為它是扁平的組織,而觀察活細胞及冷凍組織樣本則可保持間質的結構。新研究顯示,間質實際上是互相連接、充滿液體的空間,由強韌而有彈性的網狀蛋白質支撐,形成佈滿全身的網絡。科學家相信,它可被界定為人體最大的器官,作用之一是做「避震器」,保護身體組織免受衝擊損害。 研究亦發現,間質連接了與人體免疫反應有關的淋巴系統,而現有證據顯示,在間質出現的癌細胞往往是首先出現擴散的地方,說明癌細胞可能透過間質進入淋巴系統,再迅速擴散至身體其他地方。 癌細胞或經間質進入淋巴系統 泰澤指出,間質符合現時對器官的定義,即擁有同一結構或同一功能,他相信新發現可能帶來重大的醫學發展,例如未來可能透過直接抽取間質內的液體樣本,用於診斷體內是否有癌細胞等,亦可能有助了解發炎等免疫機制。研究報告刊於《科學報告》期刊。 耶魯大學醫學院教授內桑森(Michael Nathanson)認為今次研究可能改變對人體結構的認知,但需進一步研究間質的功能及它對人體的確實影響,對間質是否能稱為器官亦有保留,「它可能像血管一樣存在於各器官中,但本身並非器官」。 (獨立報/CNN)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