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你要知】無懼新型冠狀病毒? 孕婦、新手爸媽防疫攻略 15招傍身開心迎BB

當懷孕、分娩遇上仍在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定必令孕婦、新手爸媽十分緊張兼有萬個擔心,由佗B到分娩會否感染胎兒?出入醫院產檢、湊BB如何做到最佳防疫?疫情下坐月少洗頭、餵母乳是否都屬「高危」?一次過由兩位專科醫生專業指導:孕婦、新手爸媽防疫攻略,有以下10招傍身,兼懂得放鬆情緒,自然能夠開心迎接和照顧BB健康成長啦! Read more

孕婦旅遊小貼士

農曆新年前後都是旅遊旺季,不少人都會一家大細趁此機會去旅行,有些孕婦亦不避嫌挺着大肚子同行。其實如果孕婦身體健康,一樣可以乘搭飛機出埠,最重要是做好出門準備,緊記以下的孕婦旅遊小貼士! ▲(網上圖片) betway体彩 婦產科專科醫生李君婷醫生建議,孕婦上機後要多活動手腳,旅途中由於孕婦可能會出現水腫,宜穿上鬆身和舒適的衣服。 betway体彩 婦產科專科醫生李君婷醫生指,其實現時未有規定孕婦懷孕多少周才能或不能乘搭飛機,反而是視乎孕婦的身體狀况而定。當然懷孕周數愈大,航空公司拒絕孕婦上機的機會愈大。一般航空公司會要求懷孕24或28周過後的孕婦出示近期的醫生證明,即約一星期或十天內的醫生紙。所以孕婦在安排行程時,緊記在出發前進行產前檢查,亦要留意回程時間,以確保醫生證明在回程時依然有效,否則可能要在當地做產檢以取證明。 出發前做好產前檢查 飛機上要多活動手腳 孕婦順利上機後,有些細微地方同樣要多加注意。例如避免進食飛機餐中的冷盤;每30分鐘至一小時便要起身活動手腳,刺激身體血液循環,也可以穿壓力襪、多飲水,防止出現深層靜脈血管栓塞。坊間有指飛機氣壓會影響胎兒,其實這是謬誤,反而孕婦有機會因氣壓導致水腫,使中耳或耳膜感到不適。 旅途中切忌進行高強度活動 小心人多碰撞 到埗後,孕婦要小心活動,避免搬抬重物,搬行李等粗重工作就請同行的人代勞;當然不能進行高強度、撞擊、刺激和高溫的活動,例如滑雪、潛水、玩機動遊戲、浸溫泉等等;如果要到樂園等人多擠迫的地方必須小心碰撞。 穿着鬆身衣服 切忌生冷食物  另外由於孕婦可能會出現水腫,穿衣應以鬆身和舒適為主;乘車時安全帶應扣在肚的下方;不應進食生冷、未完全熟透的食物,部分海鮮可能含有重金屬,孕婦要慎重選擇才可進食。 Read more

長期卧牀、不運動弄巧反拙 紮起宮頸防BB趕出閘

【明報專訊】新生命的來臨為父母帶來無限喜悅,但如果小寶寶提早出生,發育未成熟,健康問題可能接踵而來。 坊間流傳長期臥牀、避免運動、戒寒涼食物可以減低早產風險,婦產科專科醫生說統統沒有科學根據;然而,曾經早產、懷有多胞胎、子宮頸過短及鬆弛等都是早產高危因素,可透過藥物和手術減低風險。 根據香港婦產科學會的統計,本港約4%的初生嬰兒屬早產,即每20名新生兒便有1人於妊娠37周以前出世。 16至24周超聲波檢查宮頸 「早產的高危因素有很多,例如曾經試過早產、懷有多胞胎及自身疾病等等,而檢測宮頸狀况亦有助醫生預測早產的風險。」婦產科專科醫生卓筠嬈解釋,宮頸過短或鬆弛擴張,可能會令子宮頸無法承托胎兒重量,導致羊膜突出陰道,一旦穿羊水便代表胎兒需要出生,因此建議在懷孕16至24周時,以超聲波檢查宮頸,若發現異常,醫生可以嘗試以藥物及手術等方法,盡量拖延胎兒至足月才出生。 服藥、手術、「反牀」 盡量拖延 遇到子宮頸過短及鬆弛個案,若沒有感染、胎兒異常等情况,醫生可處方藥物黃體酮素,甚至可建議孕婦接受宮頸環紮手術或置放宮頸環托。 卓筠嬈表示,宮頸環托較為簡單,方法是從陰道放入環托,箍住子宮頸及承托子宮,幫助卸走部分壓力,避免宮頸因為受壓過早打開而引發早產。至於宮頸環紮手術,則是使用縫線將子宮頸作一個環形的縫合,待足月或孕婦作動時再將之剪開取出,便可以正常生產,但太遲鬆綁可能會出現宮頸爆裂及大量出血。 卓指出,曾有病人因為子宮頸病變而做過多次宮頸環切手術,在首次懷孕至20周時流產。這名病人後來再次懷孕,並於妊娠12周開始監察宮頸,結果發現有過短及鬆弛。一般孕婦可以用陰道鏡及腹腔鏡等微創方式進行宮頸環紮手術,可是她的宮頸實在太短,需要開腹才能紮住宮頸。但香港並沒有開腹進行宮頸環紮手術的經驗,於是將病人轉介公立醫院,並從韓國請來有相關經驗的專家,由香港和韓國醫生一起施手術,病人並一直服用黃體酮,最終成功令胎兒成長至足月才剖腹生產。 藥物及手術只能盡量拖延BB出生的時間,卻未必一定能做到足月,「另一病人在23周肚痛及宮縮,檢查發現宮頸已張開至3度,而她的第一胎亦在34周便出生,因此屬於早產的高危族群」。由於她沒有感染或其他健康問題,「反牀」(頭低腳高)睡一晚後,宮縮情况停止,突出的羊胎膜亦縮回子宮,於是處方黃體酮及進行宮頸環紮手術,最終在29周時再次有作動的徵狀,胎兒出世。 年輕女性做宮頸手術應注意 卓筠嬈稱,醫生會盡量採取措施避免孕婦早產,而孕婦除了要定期做產檢,若出現作早產徵狀,例如有宮縮或出血,宜求醫檢查清楚。她又提醒,年輕女性若發現子宮頸病變,即使要做手術也應盡量減少影響範圍,否則宮頸太短會增加日後胎兒早產風險。 對於有早產風險、特別是早期早產的高危孕婦,有時需要在危急關頭做抉擇。卓筠嬈指出,若胎兒達24周或以上,法例列明若有生命迹象便要搶救,但不足24周,出生後是否搶救,便要父母抉擇。 文:張意宇 採訪:鄭寶華 圖:劉焌陶、資料圖片 編輯:林信君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 www.mingpaohealth.com/doc.htm

Read more

知多啲:帶氧運動強心肺 有益分娩

【明報專訊】每一位媽媽也希望胎兒足月及健康出生,坊間不少「保胎」貼士,例如避開寒涼食物、減少運動、長期臥牀休息等,但婦產科專科醫生卓筠嬈強調,這些都沒有足夠醫學理據支持可以減低早產風險,反而可能會帶來健康影響。 卓筠嬈指出,不少人也錯誤認為絕對卧牀休息,即「郁都唔郁、咩都唔做」,可以減低早產風險,實際上不單無助預防早產,臨牀研究更顯示可能有增加血管栓塞風險及導致負面情緒。她稱,孕婦即使因為狀况而需要多休息,也不等於生活在牀上,在家中正常活動是可以的。 宮縮監察儀無助防早產 有些準媽媽會購買宮縮監察儀,藉以監察子宮是否有收縮,從而提防早產發生。卓筠嬈稱,研究已證實這類儀器無助預防早產,甚至可能「仲衰咗」,因為會增加媽媽的擔心及經常求醫,又或可能因此而額外多服用一些子宮放鬆藥物。 她又稱,傳統相信寒冷食物會增加胎兒提早出生風險,但其實無證據支持相關說法,而維他命及其他營養補充劑,如維他命C、D及E,或益生菌等,對預防早產也是「無乜幫助」;至於鈣及奧米加魚油,用在高危人士身上可能有些許幫助,至於一般孕婦只要保持均衡飲食已足夠。 除了避忌飲食,有些準媽媽也會擔心做運動會導致早產。卓筠嬈直指這是錯誤的觀念,醫學上沒有任何理據,並且反建議孕婦要做適當的帶氧運動,有助強健心肺,對健康及分娩有益無害。 對於懷孕期間夫婦應否繼續行房,卓筠嬈認為保持正常生活是可以,但就經驗顯示若孕婦有宮頸較短的情况,便可能需要停止親密行為。

Read more
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