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嚴防丙肝 早期肝硬化多無明顯病徵 及早處理免致肝衰竭、肝癌(客座隨筆)

每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大家對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又有多少認識呢? 肝硬化是很棘手的疾病,一旦發生,若不及早處理,可引致肝衰竭,甚至肝癌。根據臨牀數據,每年約1%至3%肝硬化患者會發展成肝癌。丙型肝炎(簡稱「丙肝」)病毒可引起慢性肝炎,繼而造成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因此,避免或減低病毒對肝臟損害是非常重要。一旦確診肝硬化,必須定期監察,必要時盡快接受藥物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慢性丙肝不及早處理 增肝硬化風險 早期多無明顯病徵 肝硬化早期,大多沒有明顯病徵,肝功能檢測也可以接近或完全正常,因此大部分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患病,這階段稱為「代償期」肝硬化。直至出現腹水、食道出血和黃疸等症狀,肝硬化已經相當嚴重,肝臟喪失大部分功能,此階段稱為「失代償期」肝硬化,治療變得較為困難,存活率也大幅降低。「代償期」肝硬化存活期中位數為12年以上,而「失代償期」肝硬化只有2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慢性丙肝患者若不及早治療,20年內出現肝硬化風險為15%至30%。現時有非常有效針對丙肝的藥物,只要依從醫生指示,盡早服藥,慢性丙肝絕對可根治。 全口服藥 療程短成效高 丙肝病毒經由血液傳播,高危途徑包括共用針筒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為,過往亦有由紋身、穿耳、輸血和洗腎而感染,但近年已少見。治療丙肝需要及早確診和用藥。傳統藥物面世近20年,採用干擾素和利巴韋林來抑制病毒,療程約1年,成效約有五至六成;近年出現全口服抗病毒藥,能清除體內病毒,治療目標是完成療程12星期後體內檢測不到丙肝病毒。 全口服抗病毒藥療程約8至12星期,95%至99%患者可根治,副作用較傳統藥物低。醫生選擇口服藥時,會因應病人肝功能、肝纖維化程度、感染丙肝基因型和過往治療等作考慮。須注意,個別藥物不可用於失代償期肝硬化(即已出現併發症如黃疸、腹水、肝腦病變)的病人,否則可能產生嚴重副作用。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單學成(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牛津大學:類固醇消炎藥「地塞米松」能治新冠重症 死亡率減1/3

【明報專訊】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周二(16日)稱,發現廉價又普及的類固醇消炎藥「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能將新冠病毒感染嚴重患者的死亡率降低約1/3。這是疫情發展至今首種得到臨牀印證的可減少患者死亡風險的藥物,對貧窮國家患者尤為有利。 Read more

【淋巴癌】淋巴癌症狀百變 治療方法多 及早對症根治機會高

淋巴癌是本港常見且症狀百變的癌症,因而增加了對付淋巴癌的困難。除了因為病徵隨着受淋巴癌影響的器官而變異外,再加上以年長人士患病佔多,令治療添上變數。不過,隨着醫學界對淋巴癌的認知增加了,近年淋巴癌的治療選擇也多了,包括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及骨髓移植等等,為病人帶來更高的根治機會! Read more

停藥無徵狀 才算精神病復元?

【明報專訊】11月5日,一對同患精神病的母子,在荃灣寓所燒炭自殺同亡;10月26日,懷疑有過度活躍症及抑鬱傾向的21歲青年,以菜刀斬父親;近期接連發生多宗懷疑精神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倫常慘劇。很多精神病人即使出現徵狀多年,家人亦未必懂得處理。如何協助精神受困擾的人復元? 很多有精神病患經驗的朋友不時被人問及,「你是否完全康復了?」 其實何謂康復? 是不再依賴藥物過活,還是徵狀不復存在?生命從來不是直線一條,生活亦不止病患一個面向。復元不是康復的終站,而是走過幽谷後的生存狀態;是接受生命不完美的同時,擁抱仍存在無限可能的自己;是經歷不可彌補的失去過後,重尋和演好生活中每個角色。 在生命的裂縫處活出自在,是謂整全的復元(Holistic Recovery)。 ■個案 家有「妄想企業家」 年約40歲的阿詩,20年前失戀後開始出現如幻聽和妄想等思覺失調的徵狀。她覺得自己是做生意的人才,早晚會成為像蓋茨一樣富可敵國的大人物。她辭掉工作,並蒐集不同公司的宣傳印刷品和報紙廣告,對街上免費派發的各類傳單和小冊子更是來者不拒。她深信有朝一日自己可以將這些不同行業的公司合併,建立一己之跨國企業,創造財富之餘造福人群。 阿詩每天蒐集回來的多張廣告和產品招紙珍而重之,日積月累下家中漸漸囤積起多座「紙山」。起初和她同住的父母和弟弟也極力容忍,但家中衛生情况日差,每天出入時更要先移走堆積在門前的發霉紙品。數年前某天阿詩要外出,母親攔住大門,喝令她好好執拾。阿詩一時怒火中燒,順手拎起身邊的水杯便擲向母親,後者當場頭破血流。 垃圾問題襲母親 恨錯難返 二人的哭鬧聲驚動了街坊,未幾警察蜂擁而至,情緒失控的阿詩幾乎是被五花大綁的送進醫院,最後被強制留院接受治療。留院8個多月,阿詩情况大有好轉,除了對藥物反應良好,徵狀漸受控制外,她在住院期間亦感受到家人對她的不離不棄,和父母及弟弟的關係亦逐漸好轉過來。然而好景不常,阿詩出院後不久母親便被診斷患上末期癌症,短短兩個月內便撒手人寰。望着母親嚥氣的一刻,阿詩心中滿是悔疚。為何自己過去沒有好好善待母親?現在連要補償也來不及了。 家人鼓勵 重新維繫家庭 幸好家人在這個困難的時刻不但沒有諉過於阿詩,更鼓勵她重新振作,重新找回自己在家中以至社會的角色和位置。現在阿詩在超級市場當收銀員,公餘會參加由議員辦事處舉辦的進修課程,或約父親和弟弟飲茶,努力維持家人之間的關係。「父親和弟弟不擅辭令,但飲茶時他們特別多話,關係特別融洽。」回首人生上半場,阿詩直言自己幾乎把家庭毁掉了,現在她卻如膠水般把碎片黏貼在一起。「雖有裂痕,但總算是一家人。」 ■專家之言 合適工作增自信助復元 從以上個案,我們發現所謂「復元」其實包含多個層次﹕ 1. 徵狀的復元 精神病患有相當程度是類似一個人出現健康問題,即身體出現疾病。當患者作出干擾他人(如強迫儲物)甚至暴力行為時,經專業評估後先以藥物控制徵狀,可讓病者及家人有一個喘息的機會,好好冷靜下來,彼此重修關係並計劃將來。這是復元最基本的一個層面。 2. 功能的復元 很多人抱持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除非徵狀完全消失及不用服藥,否則病人不算康復過來。其實「無病無痛」亦不代表活得健康快樂,只要學會與徵狀共存甚至共舞,並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己角色和位置,病人已算踏上了復元之路。有復元人士曾言﹕「現在我常問自己,終日一個人百無聊賴的呆在家中或中心,實在很難過。」合適的工作不但可以解悶,更可提升復元人士的自信和自我效能感。即使是一些無償工作,如家務和義工等,只要家人和社區人士願意支持、配合和給予機會,一樣可令復元人士「邊學邊做」,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3. 服務和環境層面的復元 治療不只是要減少病人徵狀、管理風險和處理危機,同等重要的工作還包括在服務和社會層面上作出介入,令社福制度和社會氛圍變得更包容、更人本、更尊重個體,令每個人也可發揮能耐並有所成長。如此一來,家中氣氛更融洽,各人心情好轉了,自然有利復元。 然而知易行難,改變亦非一蹴而就,牽涉範疇既深而廣,更需要眾多專業和社區持份者一起參與。香港大學明年1月11至12日舉辦「復元4.0﹕服務與倡議」國際學術會議(詳情見www.socsc.hku.hk/rsp4),以復元為主題的交流平台,內容包括最新復元理論的闡述、研究及服務發展。期望透過會議讓大家積極對話,推動實證為本的復元服務,擴展創新介入手法,將之融入常規服務中。 ■知多啲 家人善待 勿與患者爭論 近年本港發生多宗家人懷疑患上精神病卻未有及時得到專業協助,最終引致暴力事件的倫常慘劇。一如阿詩的個案,很多病人即使出現徵狀多年,家人亦未必懂得處理。以下是幾點建議,供有需要的讀者參考﹕ 1. 嘗試明白復元人士的憂慮並提供支援,如當他們擔心找不到合適工作時,可協助他們約見社工,或陪同他們到社區中心、勞工處求助;切勿就病人的想法或行為和他們爭論。 2. 關顧自己的身心狀態,注意飲食和休息,學習放鬆和善待自己;多向親友或專業人士傾訴,切忌把自己封閉孤立起來。 3. 留意家人行為、思想和情緒方面的變化,若發現持續出現徵狀甚至惡化,宜盡快尋求專業協助;全港19區共有24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提供外展服務,接觸社區中懷疑有精神困擾之人士。 4. 尋求專為精神病人照顧者或家人提供的支援服務,如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的精神康復者家屬資源及服務中心,會為照顧者提供輔導和家人朋輩服務,協助同路人助人自助。 5. 善用一些由非政府組織或社福機構運作的網上平台,如由東華三院黃竹坑服務綜合大樓成立的「友心情」(www.radioicare.org),為公眾介紹正確的精神健康資訊,包括怎樣協助精神受困擾的親友就診(由徐慕菁醫生主講),以及與復元人士的相處之道(由曾繁光醫生主講)等。 文:謝樹基(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精神健康及社會政策小組召集人)、劉頡偉(註冊社工) (本版為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個案無關)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睡眠窒息診斷 九東聯網增200名額

【明報專訊】醫院管理局九龍東醫院聯網將於明年1月起整合睡眠窒息症診斷服務,由聯合醫院及靈實醫院共提供7張指定病牀、每年1200個診症名額,較去年多200個。以往急症醫院會於流感高峰期暫停睡眠診斷服務,以釋出急症病牀,整合後可全年提供服務,聯網冀縮短病人輪候時間至約一年。 冀輪候減至一年 九龍東聯網公布2017/18年度工作計劃,將於明年1月開展跨專業睡眠診斷服務,由聯合及靈實分別提供400及800個診症名額,預計每周分別有10個及20個名額,整體比2016年多200個。 將軍澳醫院及靈實醫院行政總裁劉業添稱,現時聯網內3間醫院的睡眠診斷服務輪候時間不一,當中將軍澳醫院有約3000人等候,輪候時間超過3年;靈實及聯合醫院的輪候時間約一年。聯網期望透過整合服務至兩間醫院,可集中運用資源,縮短輪候時間至約一年。 聯網增183人手 靈實醫院內科部門主管林偉民說,本港有約4.4%成人、5.8%男童及3.8%女童患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睡覺時上呼吸道易因阻塞,導致腦部及其他器官短暫缺氧,影響精神及增加中風風險。 從事工程業、現年57歲的羅先生於10多年前患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睡覺時每小時窒息約80次,但他不習慣戴呼吸機,拒絕接受治療。由於睡眠質素欠佳,導致他日間無精打采,他曾於駕車時入睡而駛至逆行線,幸無釀成意外。 羅兩年前感體力大不如前,遂重新求醫並戴呼吸機入睡,現時睡眠質素改善,體重亦下降約20磅。 此外,九龍東聯網會增加183名員工,包括3名醫生及74名護理人員,並增加58張病牀,聯合、將軍澳及靈實分別佔18張急症、20張急症及20張康復病牀。

Read more

【有片:銀髮族養生】誰偷走了長者食慾? 藥丸吃到飽 寂寞嚥不下

【明報專訊】食得是福,可是不少老友記愈食愈少。 長者無胃口,可能是自然衰老過程:牙齒鬆脫,消化力減弱;或疾病所致:甲狀腺疾病、炎症;亦可能是情緒困擾:抑鬱、孤獨感;甚至受藥物影響。當無胃口加上消瘦,最擔心是癌症來襲。 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才可讓長者再享口福,吸收充足營養。 76歲的李婆婆早前跌倒導致大腿骨骨折,手術後傷口已逐漸癒合,卻不願做運動,寧願日日卧牀,胃口亦日漸變差。老人科專科醫生黎嘉慧說,見到婆婆食不下咽,家人甚為擔心,於是向醫生求助。醫生評估顯示婆婆有抑鬱徵狀,處方抗抑鬱藥物,但兩三星期後仍未見起色;再抽血檢查發現婆婆原來甲狀腺功能低下,醫生處方補充甲狀腺素藥物後,婆婆逐漸康復,胃口明顯改善,並積極參與物理治療。 92歲病人 日服12種藥 另一名92歲病人,求診時胃口甚差,每餐只吃得下兩口粥,人自然逐漸消瘦和虛弱,要坐輪椅到診症室,而且常有肚痛不適,擔心自己患有重病。黎嘉慧檢查病人藥單,發現每日要服用12種藥物,建議他停服鈣片和通便藥水,兩星期後覆診,他的胃口完全回復正常,「每餐食到大半碗飯」,並且可以自己行入診症室。 味覺退化兼牙痛 食而無味 黎嘉慧指出,長者食慾不振很常見,自然老化過程中,味覺、嗅覺、咀嚼和吞嚥能力減弱,唾液、胃酸、膽汁和消化酵素分泌減少,導致消化力減弱,加上平日活動少,腸道蠕動減慢,都會令長者「食得無後生嗰陣咁多」。不過,除了老化過程,生理、心理和社交問題都可能有影響: ‧疾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癌症、感染(肺炎、尿道炎、肺癆)、腎衰竭、肝病和晚期認知障礙症 ‧情緒:抑鬱症 ‧生活問題:退休、孤獨、喪偶及金錢 另一個常見影響胃口的元兇,是服用大量藥物——多重用藥(Polypharmacy),黎嘉慧指出,多重用藥指同時服用5種或以上藥物。「不少長者都有慢性病,每日食十粒八粒藥很普遍,真的吃藥也吃飽。」 「部分止痛藥、抗生素、補腦藥、血壓藥和心臟藥,會影響胃口或有惡心的副作用;鈣片可令腸道蠕動減慢或致腹痛,通便藥物會令胃氣、腸氣增多,引起腹脹。」黎嘉慧指出,長者長期每日服用多過5種藥,可增加食慾不振的機率。因此,檢查病人的用藥紀錄,是診治長者食慾不振非常重要的一環;治療方案往往不是「開藥」,而是「減藥」。 了解真正食量 評估改變 「長者或家人求診時,通常說『唔想食』、『食得少』、『無胃口』,首先要了解什麼意思,問清楚每餐食量,每日進食次數及食物種類等,因為隨身體機能改變,飲食習慣會與以往有分別,例如每餐食得少了,但就少食多餐,加起來其實吃得不少。」她說,長者間中一餐吃少了未必是大問題,但若出現一些警號,便要盡快求醫跟進,包括新近出現的食慾下降、體重減輕、肚痛、嘔吐、發燒、咳嗽、失眠及情緒低落等。醫生會評估他們的用藥紀錄及身體狀况,例如牙齒及健康狀况,有需要會安排驗血、照X光、超聲波,接受老人抑鬱及認知能力評估,找出影響食慾的原因,對症下藥改善問題。 文:張意宇 圖:蘇智鑫、資料圖片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拆解毒品謬誤 逢場作戲濫藥 一次可奪命

【明報專訊】早前西九龍文化區舉行電子音樂節,懷疑場內有人吸毒,四人昏迷,一男子送院不治,警方在場內檢獲搖頭丸及藍精靈。 有社工估計,當日有不少「社交型」吸毒人士,主要在派對聚會上濫藥,自以為用藥次數不多,認為是安全「用藥」,傷害低。 偶一為之,真的沒有傷害? 西九文化區苗圃公園舉行的「Road to Ultra」電子音樂節,警方在場內檢獲搖頭丸及藍精靈。香港基督教服務處PS33藥物濫用者輔導服務中心主任吳新健指出,搖頭丸早年隨派對熱潮興起而大熱,但隨警方掃蕩派對及的士高場所開始沒落,同時有新毒品的興起,搖頭丸已經沉靜一時。他估計今次大型音樂節,吸引了當年曾熱中於派對的人士參與,但這些人現時已甚少濫藥,卻因為這次活動,以為偶一為之不會有大礙,但即使服用與過往相同的劑量,身體也受不了。另外,相信有些人是首次吸毒而出事,加上當日天氣酷熱易脫水,因而多人不適。 不少人對搖頭丸等毒品存有錯誤觀念,認為比較海洛英或白粉,這些毒品對身體傷害較小,不容易上癮……吳新健逐一拆解。 未即時覺察生理變化 累積更多問題 謬誤(1)偶一為之,次數不多,不會上癮,傷害性低。 吳﹕有些人只在周末或假期的派對聚會上濫藥,一星期一至兩次,未必有事,反而阻礙他們求助。他以K仔為例,當持續吸食,身體很快便呈現一連串問題,例如腹痛、尿頻、小便赤痛、鼻塞、呼吸困難等,較易令人醒覺,社工可及早介入。相反,那些「偶然用家」未必即時留意到生理變化,間接拉長了吸毒時期,累積更多問題,影響家庭及個人生活。 有一名40歲男士,年輕時曾濫用K仔及搖頭丸,他本身熱愛打籃球,懂得留意身體狀態,上癮後出現尿頻,即時醒覺,主動戒毒,成功脫除K仔癮兩年多。不過,原來他一直沒有戒除搖頭丸,偶爾參加派對,和太太及朋友一起服食搖頭丸,以「話當年」的心態,重拾舊日回憶。 起初他很久才濫藥一次,派對完結後翌日正常上班,也覺得沒有影響。後來當他與太太感情有異,經常為管教子女爭吵,夫妻不和;不知不覺間,濫藥情况加劇,以毒品遮掩問題,更經常舉行派對,甚至連開3日3夜,藉此減少夫婦間爭執。 由於這名男士曾接受戒毒輔導,有相關認知,明白自己以毒品維繫夫妻關係,長遠下去,只會令夫婦關係破裂,因此主動求助。其實偶然濫藥,情况猶如潛伏在身體的病菌,身體健康時,問題未顯現出來,但身體差時問題就會爆發。 另外,不少自恃有經驗的吸毒人士,自行調節分量,以為可以減低傷害。但由於毒品不受監管,劑量和純度不一,容易出現風險。舉例有人之前一晚服用2至3粒搖頭丸,但停用一段時間,重新再食時,減少劑量,先食一粒可減低過量風險,但藥效已令身體承受不到。此外,聽說有拆家為減低成本會滲入其他物質,例如K仔會混入止痛藥,甚至是來歷不明的白色粉末,隨時一次便食壞人。 以為沒影響 其實暗地拖垮生活 謬誤(2)濫藥是派對流行社交活動,有人免費派發,更有朋友相伴,何樂而不為? 吳﹕有一名中年女士視吸毒為社交之一,對朋友送上毒品照單全收,嘗試多種毒品,對毒品的戒心低。起初她以為毒品對自己沒影響,但原來暗地裏拖垮了生活。吸毒後,整個人沒精打采,經常昏睡,令她不能正常工作,生活節奏亦很混亂。沒有穩定收入,住屋也成問題,於是經常去不同朋友家裏借宿,朋輩間都是吸毒人士,因而經常接觸各類藥品,利用毒品作「Mood control」提升自己情緒,加上渴望別人關心,獲朋友認同,持續吸毒。 原來她有抑鬱症,加上毒品令生活不穩定,最終成為惡性循環。其實戒毒不太難,轉換生活模式才最難。現時希望為她尋找資源,安排住屋問題,讓生活安定。 另外,在一些派對上,有些人飲酒後,還會吸用可卡因煙,認為酒醉後可借吸可卡因煙解酒提神,但此舉不但掩蓋了酒精的傷害,久而久之變成「套餐」般,一飲酒就想到毒品,更難戒癮。而且又煙又毒品,對身體的傷害更大。 食安眠藥成癮 生活麻木變「機械人」 謬誤(3)安眠藥、咳丸及咳水不是毒品,傷害性低。 吳:安眠藥及咳水是一個易被忽視的濫藥陷阱,很多人第一粒安眠藥都是經醫生處方,通常醫生處方不會多於兩星期;但有些人見藥物有用,貪方便或節省診金,自行到不良藥房購買。沒有醫生監察下長期服用,容易成癮,身體亦產生耐藥性,服藥劑量愈來愈多,隨時引發用藥過量。他們認為「這些藥由醫生開出,不是毒品。K仔及搖頭丸等才是毒品,我不會試食」,但長期食用安眠藥一樣會上癮,產生不同問題。 有一名30多歲男士經營電腦公司,本身不去夜場,生活圈子不涉及毒品,但工作壓力大至失眠,服用醫生處方安眠藥覺得有效,認為可紓緩情緒,之後自行配藥,後來愈食愈多更成癮,每日食7至10粒,持續兩年。後來他發現自己開始對一切活動麻木,失去生活熱誠,連性慾也沒有,猶如「機械人」,反思「難道下半生人要無感覺地生活?」故下定決心戒除。戒安眠藥要逐步減藥,需要醫生主理。這名男士更主動由老闆變回打工仔,減低工作壓力,成功脫癮。 咳水及咳丸亦是社區容易接觸的藥物。一名從事物業管理的男士,本身有濫用咳丸習慣,平日只在假期用藥,以為自己控制得宜,不受影響。但一次在工作期間被客人指摘後,心情欠佳,忍不住狂食咳丸,劑量更是平常一倍,情緒失控,之後衝上天台危坐欄柵,幸好及時被同事制止。每個人總會有失意的時候,身體會有記憶,會記得服藥後的感覺,在不如意時自然產生渴求,可能愈食愈多。 文:許朝茵 圖:許朝茵、資料圖片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未言氣餒積極治療 帶病回校勉勵學生 患罕見癌訓導:難題總有法解決

【明報專訊】訓導主任總給人一種嚴厲且不近人情的形象,任教中學多年的訓導主任李潔瑩(Sylvia),不但與學生打成一片,更是不少學生眼中的傾訴對象。Sylvia去年證實患有罕見的癌病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簡稱PMP),性格堅強的她未曾氣餒,完成一個又一個化療。當社會上接二連三發生學生自殺事件,為勉勵學生努力面對難題,即使留院期間,她亦特意「請假」返校舉行講座,希望透過自身經歷,讓學生明白「總有方法解決難題」。 腹腔充滿啫喱狀物質 李潔瑩去年2月剖腹誕下龍鳳胎,醫生說李的腹腔充滿啫喱狀物質,籲她立即檢查,「那一刻由很高興,瞬間變得震驚」。經檢查後,醫生證實她患有第四期PMP,李想到任教的中六學生,將手術時間定在12月,打算先完成上學期的教學,「怎料7月時,腹部忽然擴大,像懷孕般」,只得即時做手術,切除子宮、部分腸道等部位,緊接是一連串化療,「他們(醫生)將化療水不停灌進腹部來清洗黏液,每次需23小時,辛苦得整個人在顫抖」。今年3月,她因PMP引起腸塞再度入院,腹部多了個造口袋,自此一直留院注射營養液及化療,近期才獲批每天9小時外出時間。 為教學生考導遊牌 患病前的李潔瑩皮膚飽滿,每天精神奕奕地教導學生。她在廖寶珊紀念書院原任教地理科及旅遊與款待課程,為了讓學生有更多代入感,她更特意考取導遊和領隊證,認為「可以用第一身經驗,向學生講解如何做導遊的過程」。李潔瑩自言是一名黑白分明的訓導主任,而在學生眼中,她是可靠的傾訴對象。她說自己會給予學生解釋事件的機會,「很多學生對『有你講無人講』的態度反感,希望你能站在他的角度思考」;簡單一個動作,她讓學生感受被尊重。她還花心思,為一名害怕上學的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她每天分派一個「小任務」給他,如協助整理遲到名單,「這樣做可令他必須回來,慢慢他不再害怕上學」。 體重大降 學生認不得 今年7月李潔瑩回校向學生分享她的抗癌故事,想起當天,李潔瑩說因病,體重由原本130多磅下降至70多磅,學生們已認不出她,輕聲互問:「她是李主任嗎?好像是又好像不是。」當了教師20多年,在報章上看到一宗又一宗因學生不堪壓力而輕生的新聞,令她心痛非常。面對一連串不幸,她告訴學生,自己從沒自怨自艾,每一秒都想着如何治療,把握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她更希望有天能完全康復,重返崗位。 明報記者 王丹麟

Read more

健康情報:胃脹胃痛注意!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定期舉行「中醫藥防治常見病專題講座」,八月將講解治療腸胃不適,以及更年期婦女如何調治體質。 中醫治療腸胃不適 都市人生活緊張、食無定時、飲食不節,中醫如何治療胃脹、胃氣、胃痛等腸胃疾病 更年期婦女如何調治體質 更年期多發生於45至55歲婦女身上,卵巢功能衰退,荷爾蒙分泌減少。講座會探討更年期絕經、潮熱、盜汗及情緒失調等徵狀,介紹不同體質的治療及保健法 講者﹕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師蔡穎輝及余嘉欣 日期﹕8月20日(周日) 時間﹕上午10:00至中午12:0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費用﹕免費 查詢﹕8100 0538 網上報名﹕www.scm.hku.hk/files/Media/Event/centrallibrary2017 整理:鄭寶華 Read more
X
Baidu
map